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人的感觉器官中接受信息最多的是视觉器官(眼睛),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需要越来越多地利用丰富的视觉信息,因而显示技术在当今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自出现至今,显示技术发展迅猛,先后出现了阴极射线管技术(CRT)、等离子体显示(PDP)、液晶显示(LCD),乃至最新的OLED显示、micro LED显示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当今显示技术正在朝着窄边框化、高对比度、高分辨力、全彩色显示、低功耗、可靠性高、长寿命以及薄而轻的方向快速迈进,有机发光显示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深入。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已集成了触控功能。由于触控层一般设置于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从而当发光器件发光时,触控层中触控线会影响显示效果,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也是显示行业重点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显示功能层,显示功能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显示功能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器件,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触控层,触控层位于显示功能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触控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触控线,多条触控线交叉形成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的网格结构,发光器件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开口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至少一条触控线上形成至少一个隔断;全反射结构,全反射结构位于显示功能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全反射结构与隔断对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全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隔断至少部分交叠。

基于同一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全反射结构,全反射结构与隔断对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全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隔断至少部分交叠,即在隔断对应处设置有全反射结构,全反射结构位于显示功能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从而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隔断所对应处时,这部分光线可通过全反射结构实现全反射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有效改善显示面板在部分视角时亮度存在差异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的显示面板中A部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所述的显示面板沿B-B’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所述的显示面板沿C-C’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述的显示面板中A部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5所述的显示面板沿D-D’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2所述的显示面板沿C-C’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所述的显示面板中E部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2所述的显示面板沿B-B’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述的显示面板中F部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述的显示面板中A部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述的显示面板沿G-G’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显示面板中A部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所述的显示面板沿B-B’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2所述的显示面板沿C-C’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衬底基板10可以为刚性基板,衬底基板10的材料为玻璃。衬底基板10也可以为柔性基板,衬底基板10的材料为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

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功能层20,显示功能层20位于衬底基板10的一侧,显示功能层20包括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器件21,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可选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垂直。

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层30,阵列层30位于衬底基板10和显示功能层20之间,阵列层30包括走线和像素电路,像素电路与发光器件21电连接,像素电路用于控制与其电连接的发光器件21,像素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等结构。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22,像素定义层22的材料包括绝缘材料,像素定义层22包括多个第二开口221,发光器件21位于第二开口221内。发光器件2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211、发光层212和第二电极213。继续参考图3,像素定义层22包括暴露第一电极211的第二开口221,有机发光材料即发光层212填充在该第二开口221内,一个第二开口221限定一个发光器件21实际发光的区域。

在实际使用时,可以设置第一电极211为阳极,第二电极213为阴极;或者,设置第一电极211为阴极,第二电极213为阳极。在进行图像显示时,在第一电极211和第二电极213之间施加一偏置电压,空穴和电子突破界面能障,向发光层212迁移。在发光层212上,电子和空穴复合产生激子,激子不稳定,释放出能量,将能量传递给发光层212中有机发光物质的分子,使其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很不稳定,受激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辐射跃迁而产生发光现象。

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40,封装层40位于显示功能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封装层40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封装层。具体的,封装层40位于第二电极213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可选的,封装层40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无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和无机封装层。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封装层40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可以包括任意数量层叠的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但至少包括一层有机材料和至少一层无机材料交替沉积,且最下层与最上层为无机材料构成。

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50,触控层50位于显示功能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触控层50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51。第一触控电极层51包括多条触控线511,多条触控线511交叉形成具有多个第一开口512的网格结构,发光器件2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开口51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触控线511并不是指用于将触控电极与驱动芯片绑定区连接的触控走线,而是指用于形成触控电极的线。具体的,触控线511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触控线511a和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触控线511b。各触控线彼此交叉并电连接,形成具有多个第一开口512的网格结构。发光器件2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开口51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即构成网格结构的各触控线511(包括触控线511a和触控线511b)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像素定义层2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例性的示出了触控电极52用于形成互容式触控电极。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触控电极52也可以用于形成自容式触控电极,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层51包括多个触控电极52,触控电极52包括多条触控线511,相邻的触控电极52之间通过隔断513绝缘。即为了实现显示面板中至少部分触控电极52之间相互绝缘,从而至少一条触控线511上形成至少一个隔断513,相邻的触控电极52之间可通过隔断513实现绝缘。

显示面板还包括全反射结构60,全反射结构60位于显示功能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全反射结构60与隔断513对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全反射结构60和与其对应的隔断513至少部分交叠。

具体的,多条触控线511交叉形成具有多个第一开口512的网格结构,发光器件2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开口51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即发光器件21的四周设置有触控线511,且触控线511位于显示功能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从而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会经其四周的触控线511反射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由于至少一条触控线511上形成至少一个隔断513,即隔断513对应处无触控线511,从而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隔断513所对应处时无触控线对其进行反射,从而造成显示面板在部分视角时亮度存在差异,出现斜纹等现象,影响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全反射结构60,全反射结构60与隔断513对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全反射结构60和与其对应的隔断513至少部分交叠,即在隔断513对应处设置有全反射结构60,全反射结构60位于显示功能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从而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隔断513所对应处时,这部分光线可通过全反射结构60实现全反射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有效改善显示面板在部分视角时亮度存在差异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参考图1-图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触控层50还包括无机层53和保护层54,第一触控电极层51位于无机层53远离显示功能层10的一侧,保护层54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层51远离无机层53的一侧。

可选的,触控层50还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层55,第二触控电极层55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层51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二触控电极层55包括多个跨桥551,部分两个相邻的触控电极52通过跨桥551电连接。

无机层53可包括第一无机层531和第二无机层532,第一无机层531位于第二触控电极层55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二无机层532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层5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55之间,从而实现第一触控电极层5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55之间相互绝缘。可选的,第一无机层531和第二无机层532的材料可以相同。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无机层53还可以包括其他无机层结构,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无机层53包括多个镂空部531,保护层54填充镂空部531,镂空部531与隔断513对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镂空部531和与其对应的隔断513至少部分交叠;

无机层53的折射率大于保护层54的折射率;

镂空部531的侧壁5311至少部分复用为全反射结构60。

具体的,无机层53中设置有镂空部531,镂空部531与隔断513对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镂空部531和与其对应的隔断513至少部分交叠,即无机层53中与隔断513的对应处设置有镂空部531。触控层50还包括保护层54,保护层54覆盖第一触控电极层51中触控线511和无机层53。由于无机层53中设置有镂空部531,从而保护层54会填充镂空部531,无机层53的折射率大于保护层54的折射率,即可利用光线由高折射率材料进入低折射率材料发生全反射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原理,使得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由无机层53射向镂空部531的侧壁5311、无机层53与保护层54的界面时,这部分光线会发生全反射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即镂空部531的侧壁5311至少部分可复用为全反射结构60,从而实现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隔断513所对应处时,这部分光线可通过全反射结构60实现全反射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且这部分光线发生全反射后的传播方向与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经与全反射结构60相邻的触控线511反射后的传播方向趋于相同,有效改善显示面板在部分视角时亮度存在差异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同时复用镂空部531的侧壁5311至少部分为全反射结构60时,仅需在无机层53中与隔断513的对应处设置有镂空部531,并通过保护层54填充镂空部531即可实现全反射结构60的设置,工艺制程简单,有利于减少生产成本。

图5是图1所述的显示面板中A部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5所述的显示面板沿D-D’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图5和图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也可在触控线511的隔断513处设置无机部70,无机部70位于无机层53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保护层54覆盖无机部70,无机部70的折射率小于保护层54的折射率,从而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由保护层54射向无机部70的侧壁、保护层54与无机部70的界面时,这部分光线会发生全反射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即无机部70的侧壁至少部分可复用为全反射结构60,从而实现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隔断513所对应处时,这部分光线可通过全反射结构60实现全反射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有效改善显示面板在部分视角时亮度存在差异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的,无机部70的材料为绝缘材料,无机部70的设置不会影响触控线511的设置,从而无机部70可填充于触控线511的隔断513处,即无机部70的设置尺寸与触控线511的隔断513的尺寸相匹配,示例性的,当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触控线511a存在隔断513时,从而该隔断513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和与该隔断513相对应的无机部70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相同,从而可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在部分视角时亮度存在差异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全反射结构6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仅需满足在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全反射结构60时可在全反射结构60上发生全反射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即可,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7是图2所述的显示面板沿C-C’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7所述的显示面板中E部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参考图1、图2、图7和图8,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触控线511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触控线511a,至少一条第一触控线511a上形成至少一个隔断513;

与第一触控线511a上隔断513相对应的镂空部531为第一镂空部531a;

第一镂空部531a的侧壁5311包括第一侧壁5311a,第一侧壁5311a沿第二方向Y位于第一镂空部531a的一侧;

无机层53包括第一表面533,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一表面533位于无机层53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

第一侧壁5311a和第一表面533之间的夹角小于90°。

具体的,触控线511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触控线511a,至少一条第一触控线511a上形成至少一个隔断513,与第一触控线511a上隔断513相对应的镂空部531为第一镂空部531a,第一镂空部531a的侧壁5311包括第一侧壁5311a,从而沿第二方向Y位于第一镂空部531a的一侧的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与其相邻的第一侧壁5311a时,这部分光线会在第一侧壁5311a上发生全反射,然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

第一侧壁5311a与无机层53的第一表面533之间的夹角为θ2,θ2小于90°,即由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指向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方向,第一侧壁5311a和与其相邻的发光器件21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即第一侧壁5311a朝向靠近与其相邻的发光器件21的方向倾斜,从而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与其相邻的第一侧壁5311a时,该部分光线在第一侧壁5311a上发生全反射后的传播方向与显示正视角之间的夹角较小,从而有利于这部分光线在第一侧壁5311a上发生全反射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示例性的示出了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触控线511a上设置隔断513时,与该隔断513对应设置的第一镂空部531a的结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触控线511b上设置隔断513时,与该隔断513对应设置的第一镂空部531的结构可参考上述实施例进行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9是图2所述的显示面板沿B-B’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图10是图9所述的显示面板中F部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参考图1、图2、图7-图1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线511a包括第一侧面5111和第一底面5112,第一侧面5111沿第二方向Y位于第一触控线511a的一侧,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一底面5112位于第一触控线511a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一侧面5111和第一底面5112之间的夹角为θ1;

第一侧壁5311a和第一表面533之间的夹角为θ2;

其中,θ1=θ2。

具体的,第一触控线511a包括第一侧面5111和第一底面5112,第一侧面5111沿第二方向Y位于第一触控线511a的一侧,从而沿第二方向Y位于第一触控线511a的一侧的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与其相邻的第一侧面5111时,这部分光线会在第一侧面5111上发生反射,然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同时,沿第二方向Y位于第一镂空部531a的一侧的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与其相邻的第一侧壁5311a时,这部分光线会在第一侧壁5311a上发生全反射,然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第一侧面5111和第一底面5112之间的夹角为θ1,第一侧壁5311a和第一表面533之间的夹角为θ2,其中,θ1=θ2。即第一侧面5111和第一底面5112之间的夹角与第一侧壁5311a和第一表面533之间的夹角相同,从而使得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与其相邻的第一侧面5111、并在该第一侧面5111上发生反射的效果与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与其相邻的第一侧壁5311a、并在该第一侧壁5311a上发生全反射的效果趋于相同,有效改善显示面板在部分视角时亮度存在差异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的,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从而第一触控线511a中第一侧面5111和第一底面5112之间的夹角小于90°,相应的,第一侧壁5311a和第一表面533之间的夹角也小于90°。

继续参考图1-图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隔断513的长度大于与其对应的镂空部531的长度。

具体的,第一触控电极层51位于无机层53远离显示功能层10的一侧,即触控线511位于无机层53远离显示功能层10的一侧,在第一触控线511a上设置隔断513时,沿第一方向X,第一触控线511a中隔断513的长度大于与其对应的镂空部531的长度,从而镂空部531的设置不会影响第一触控线511a的设置,第一触控线511a可设置在无机层53平坦的表面。

当然,在第二触控线511b上设置隔断513时,隔断513和与其对应的镂空部531的结构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触控线511a上设置隔断513时隔断513和与其对应的镂空部531的结构进行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继续参考图1-图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22,像素定义层22包括多个第二开口221,发光器件21位于第二开口221内;

触控线51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像素定义层2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

镂空部53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像素定义层2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

具体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22,像素定义层22包括多个第二开口221,发光器件21位于第二开口221内,像素定义层22中第二开口221限定与其对应的发光器件21实际发光的区域,触控线51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像素定义层2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从而避免触控线511的设置影响第二开口221内发光器件21的正常发光。

同理,镂空部53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像素定义层2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从而避免镂空部531的设置影响第二开口221内发光器件21的正常发光。

图11是图1所述的显示面板中A部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述的显示面板沿G-G’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图11和图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线511a的第一侧面5111和与其相邻的发光器件21的间距为d1;

第一镂空部531a的第一侧壁5311a和与其相邻的发光器件21的间距为d2;

其中,d1>d2。

具体的,第一触控电极层51位于无机层53远离显示功能层10的一侧,即触控线511位于无机层53远离显示功能层10的一侧,即第一镂空部531a的第一侧壁5311a与第一触控线511a的第一侧面5111的设置高度不同。第一镂空部531a的第一侧壁5311a和与其相邻的发光器件21的间距小于第一触控线511a的第一侧面5111和与其相邻的发光器件21的间距,即相对于第一触控线511a的第一侧面5111,第一镂空部531a的第一侧壁5311a更靠近与其相邻的发光器件21,从而可减小发光器件21发出的相同角度的光线射向第一触控线511a的第一侧面5111发生反射与其射向第一镂空部531a的第一侧壁5311a发生全反射的区别,从而使得发光器件21发出的相同角度的光线射向与第一侧面5111、并在该第一侧面5111上发生反射的效果与其射向第一侧壁5311a、并在该第一侧壁5311a上发生全反射的效果趋于相同,有效改善显示面板在部分视角时亮度存在差异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参考图1、图11和图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触控线511和像素定义层22之间的间距为H;

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无机层53的高度为h;

其中,

具体的,第一触控电极层51位于无机层53远离显示功能层10的一侧,即触控线511位于无机层53远离显示功能层10的一侧,即第一镂空部531a的第一侧壁5311a与第一触控线511a的第一侧面5111的设置高度不同。其中,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触控线511和像素定义层22之间的间距为H,无机层53的高度为h,其中,

时,发光器件21发出的光线照射至第一镂空部531a的第一侧壁5311a的角度也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图13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还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000,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全反射结构,全反射结构与隔断对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全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隔断至少部分交叠,即在隔断对应处设置有全反射结构,全反射结构位于显示功能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从而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隔断所对应处时,这部分光线可通过全反射结构实现全反射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有效改善显示面板在部分视角时亮度存在差异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相关技术
  • 层叠体以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面板、图像显示装置、带图像显示功能的反射镜、电阻膜式触摸面板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
  • EL显示面板、包含EL显示面板的EL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以及EL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 EL显示面板、具有EL显示面板的EL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以及EL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48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