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发夹自动组装机及装配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一种发夹自动组装机及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夹自动组装机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发夹包括销轴、弹簧以及两个夹体。销轴穿设于扭簧以及两个夹体,且扭簧分别抵接于对应的夹体,以使两个夹体铰接、并在扭簧的弹力达到夹紧或放松的目的。现有的发夹大多由人工进行组装,效率低下。或者是结合设备实现半自动,需要人工将夹体置于夹具内完成组装。需要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夹自动组装机及装配方法,有利于提高发夹的生产效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夹自动组装机,所述发夹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夹体,两所述夹体分别为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所述发夹自动组装机包括:

机体;

夹具,所述夹具包括转盘以及多个安装于所述转盘的工装,所述转盘转动安装于所述机体,多个所述工装绕所述转盘的周向设置,所述工装用于固定所述夹体;

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组件与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件能够输送所述第一夹体至对应的所述工装,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能够输送所述第二夹体至对应的所述工装;

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取料组件用于取所述工装内的所述发夹,所述取料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以及第二输送组件绕所述夹具的周向间隔布置。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工装具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以及第三工位,所述转盘转动对应角度时,所述工装在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以及所述第三工位依次切换;

所述工装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能够将所述第一夹体输送至所述工装,所述工装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能够将所述第二夹体输送至所述工装,所述工装位于所述第三工位时,所述取料组件能够将取所述工装内的所述发夹。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体包括主夹体与副夹体,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副输送组件与第二副输送组件,所述第一副输送组件与所述第二副输送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一副输送组件与所述第二副输送组件沿所述转盘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副输送组件能够输送所述副夹体至对应的所述工装,所述第二副输送组件能够输送所述主夹体至对应的所述工装。

可选的,所述发夹自动组装机还包括第一安装组件以及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能够对所述主夹体以及所述副夹体之间装配第一销轴与第一扭簧,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能够对所述主夹体以及所述第二夹体之间装配第二销轴与第二扭簧;

沿所述转盘的周向,所述第一副输送组件、所述第二副输送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安装组件以及取料组件依次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工位包括第一副工位以及第二副工位,所述工装还包括第四工位以及第五工位,沿所述转盘的周向,所述第一副工位、所述第二副工位、所述第四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五工位以及第三工位依次间隔设置,所述转盘转动对应角度时,所述工装在所述第一副工位、所述第二副工位、所述第四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五工位以及第三工位依次切换;

所述工装位于所述第一副工位时,所述第一副输送组件能够输送所述副夹体至所述工装,所述工装位于所述第二副工位时,所述第二副输送组件能够输送所述主夹体至所述工装,所述工装位于所述第四工位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能够装配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一扭簧,所述工装位于所述第五工位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能够装配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第二扭簧。

可选的,所述转盘转动的角度范围为30度-90度,所述第一副工位、所述第二副工位、所述第四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五工位以及第三工位依次切换。

可选的,沿所述转盘的周向,相邻两所述工装的对应的圆心角为20度-40度。

可选的,所述取料组件包括驱动件以及气动夹爪,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气动夹爪抓取所述发夹。

可选的,所述工装具有避让缺口,所述发夹置于所述工装内时,所述发夹的部分位于所述避让缺口;

针对同一所述工装,所述避让缺口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避让缺口分别位于所述发夹的两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所述的发夹自动组装机的装配方法,包括:

所述转盘转动至预设角度,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将所述第一夹体输送至所述工装;

所述转盘转动至预设角度,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将所述第二夹体输送至所述工装;

所述转盘转动至预设角度,所述取料组件能够将所述工装内的成品所述发夹取出。

本申请一种发夹自动组装机及装配方法,输送装置将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输送至工装,然后对发夹进行组装,最后将组装后的发夹通过取料组件取出,有利于提高发夹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一种发夹自动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发夹自动组装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工装与副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工装与主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工装与发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工装与发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工装与发夹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省略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其中一输送组件的部分结构视图;

图10为图9中移除输送线的部分结构视图;

图11为图10中衔接件在第二位置的结构视图;

图12为图11中部分部件的爆炸视图;

图13为图10中部分部件的爆炸视图;

图14为图13中推动件推动夹体至工装内的结构视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发夹的自动组装机中在衔接件处的局部结构视图;

图16为图15中衔接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17为夹体对应的衔接件的结构视图;

图18为夹体对应的衔接件的结构视图;

图19为夹体对应的衔接件的结构视图;

图20为图1中抓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抓取组件抓取发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0中抓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发夹自动组装机装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自动组装机;

10、机体;

20、夹具;21、转盘;

30、工装;31、主体;311、固定槽;3111、槽口;32、第一壁;321、第二壁;322、第三壁;323、第四壁;324、第五壁;325、第一限位部;326、第二限位部;327、第三限位部;328、第一限位凸台;329、第二限位凸台;33、限位件;331、限位头;332、导向斜面;34、底座;35、中间座;36、顶座;37、限位凹槽;38、避让缺口;

40、发夹;41、夹体;411、第一夹体;4111、主夹体;4112、副夹体;4113、第一侧;4114、第二侧;4115、延伸边;4116、容纳槽;4117、锯齿状结构;412、第二夹体;4121、第三侧;4122、第四侧;4123、第一限位凹槽;4124、第二限位凹槽;

50、输送组件;51、输送线;511、出料槽;512、出料口;52、衔接件;521、第一驱动部;522、衔接部;523、衔接通道;524、挡板;53、推动件;531、第二驱动部;532、推板;54、第一输送装置;541、第一副输送装置;542、第二副输送装置;55、第二输送装置;

60、取料组件;61、驱动件;62、气动夹爪;621、夹爪;622、基座;63、接料槽;

70、安装组件;71、第一安装组件;72、第二安装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2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夹自动组装机100,发夹40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夹体41,两夹体41分别为第一夹体411与第二夹体412;发夹自动组装机100包括机体10、夹具20、输送组件50、安装组件70以及取料组件60,夹具20、输送组件50、安装组件70以及取料组件60均安装于机体10,输送组件50用于输送第一夹体411与第二夹体412,安装组件70能够对第一夹体411以及第二夹体412之间装配销轴与扭簧,取料组件60能够将装配后的发夹40取出。装配后的发夹40具有销轴以及扭簧,销轴与扭簧作用在两夹体41之间,两夹体41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达到夹紧或放松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8所示,第一夹体411具有第一侧4113以及第二侧4114,第一侧4113与第二侧4114相背设置,第二夹体412具有第三侧4121以及第四侧4122,第三侧4121与第四侧4122相背设置;各夹体41进行装配时,第三侧4121朝向第二侧4114,并与第二侧4114接触。发夹40在空间上具有一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发夹40的长度方向与发夹40的宽度方向呈垂直设置;发夹40的长度方向与夹体41的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发夹40的宽度方向与夹体41的宽度方向呈平行设置。例如,发夹40的长度方向为图7中的X方向,发夹40的宽度方向为图7中的Y方向。第一夹体411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第一夹体411为分体结构时,第一夹体411包括主夹体4111以及副夹体4112,主夹体4111与副夹体4112铰接,主夹体4111与第二夹体412铰接。第一侧4113包括主夹体4111的一侧与副夹体4112的一侧,第二侧4114包括主夹体4111的一侧与副夹体4112的一侧;第一侧4113可以是连续性的,也可以是非连续性的;第二侧4114可以是连续性的,也可以是非连续性的。其中,第一侧4113大致呈平面;沿发夹40的宽度方向,第二侧4114的两侧具有延伸边4115,延伸边4115与第二侧4114之间形成容纳槽4116,第二夹体412的部分可以位于容纳槽4116内;第三侧4121大致呈平面,第四侧4122大致呈平面。第一侧4113可以为弧形面,第二侧4114可以为弧形面,第三侧4121可以为弧形面,第四侧4122可以为弧形面。延伸边4115可以位于副夹体411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延伸边4115背向第二侧4114的一端具有锯齿状结构4117。在本实施例中,发夹40为鳄鱼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夹具20包括转盘21以及多个安装于转盘21的工装30,转盘21转动安装于机体10,多个工装30绕转盘21的周向设置,工装30用于固定夹体41;工装30能够将发夹40的各夹体41进行固定,以能够便于发夹40的装配。其中,转盘21可以通步进电机进行驱动。工装30的至少部分伸出转盘21;工装30通过焊接过螺栓固定于转盘21。其中,输送组件50、安装组件70以及取料组件60绕转盘21周向间隔布置。发夹自动组装机100在安装状态下,转盘21大致绕竖直轴线转动。沿转盘21的周向,相邻两工装30的对应的圆心角为20度-40度,以使夹具20的结构更加紧凑。优选地,相邻两工装30的对应的圆心角为25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工装30包括主体31以及多个限位件33,主体31具有固定槽311,固定槽311具有供夹体41进出固定槽311的槽口3111,固定槽311具有与槽口3111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325,第一限位部325能够与第一侧4113接触;各限位件33活动安装于主体31,各限位件33能够与第二侧4114和/或第四侧4122接触,并能够限制对应的夹体41脱离固定槽311。发夹40的夹体41置于主体31的固定槽311内时,多个限位件33与第一限位部325相互配合,以能够将第一夹体411以及第二夹体412固定在固定槽311内,有利于增加夹体41在固定槽311内的牢固性。多个限位件33沿发夹4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以能够使得加强发夹40的固定的牢固性。其中,限位件33成对设置,针对同对限位件33,两个限位件33沿发夹40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同样能够加强发夹40固定的牢固性。其中,限位件33的数量为至少六对;其中,四对限位件33能够与第一夹体411的第二侧4114面接触,两对限位件33能够与第二夹体412的第四侧4122面接触;四对限位件33能够与第一夹体411的第二侧4114面接触可以布置为:两对限位件33能够与主夹体4111的第二侧4114面接触,另外两对限位件33能够与副夹体4112的第二侧4114面接触。其中,两对限位件33与副夹体4112的第二侧4114面接触时,各限位件33与锯齿状结构4117的槽相配合。

为了能够进一步对发夹40的进行固定,参考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8所示,主体31还包括两个第二限位部326以及两个第三限位部327,两个第二限位部326能够分别与第一夹体411接触,以能够限制第一夹体41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运动,两个第三限位部327能够分别与第二夹体412接触,以能够限制第二夹体41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运动。固定槽311具有第一壁32、第二壁321、第三壁322、第四壁323以及第五壁324,第一壁32与第二壁321沿发夹40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三壁322与第四壁323沿发夹4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五壁324与槽口3111相对设置;第一限位部325包括至少部分第五壁324,第二限位部326包括至少部分第一壁32与至少部分第二壁321,第三限位部327包括至少部分第三壁322与至少部分第四壁323,以便于加工第一限位部325、第二限位部326以及第三限位部327。其中,第三壁322包括第一限位凸台328,第四壁323包括第二限位凸台329,第三限位部327包括第一限位凸台328与第二限位凸台329,第二夹体412具有与第一限位凸台328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4123、以及与第二限位凸台329配合的第二限位凹槽4124,以能够便于加工第一限位部325、第二限位部326以及第三限位部327。第一夹体411位于固定槽311内时,第一夹体411沿自身长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壁32以及第二壁321接触,第一夹体411的第一侧4113与第五壁324接触;第二夹体412位于固定槽311内时,第二夹体412的第一限位凹槽4123与第一限位凸台328相配合,第二限位凹槽4124与第二限位凸台329配合,第二夹体412的第三侧4121与第一夹体411的第二侧4114接触。其中,第一限位部325与主夹体4111的第一侧4113以及副夹体4112的第一侧4113接触。第一限位凸台328能够位于第一限位凹槽4123内,沿第二夹体412的长度方向,第一限位凸台328的至少其中一侧壁能够与第一限位凹槽4123的侧壁接触;第二限位凸台329能够位于第二限位凹槽4124内,沿第二夹体412的长度方向,第二限位凸台329的至少其中一侧壁能够与第二限位凹槽4124的侧壁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8所示,主体31包括底座34、中间座35和顶座36,中间座35位于顶座36与底座34之间,底座34、中间座35与顶座36围成固定槽311,中间座35包括第一壁32、第二壁321以及第五壁324,底座34包括第三壁322,顶座36包括第四壁323。底座34大致为板状结构,中间座35大致为板状结构,顶座36大致为板状结构;发夹40位于固定槽311内时,沿发夹40的宽度方向,底座34、中间座35和顶座36依次叠置设置。底座34与中间座35通过焊接或螺栓等方式固定连接;中间座35与顶座36通过焊接或螺栓等方式固定连接。其中,限位件33分别安装于底座34与顶座36。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8所示,限位件33包括限位头331以及弹性件(图未示),主体31具有限位凹槽37,弹性件位于限位凹槽37内,限位件33的部分位于限位凹槽37内,弹性件的一端与限位凹槽37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头331连接,弹性件能够驱使限位头331的部分位于限位凹槽37外。底座34与顶座36均具有限位凹槽37;限位头331为柱状或球冠状;限位头331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夹体411、第二夹体412进相抵的导向斜面332。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头331抵接,另一端与限位凹槽37的底壁抵接;弹簧能够驱使限位头331的部分露出限位凹槽37内。在夹体41进入固定槽311内时,夹体41由槽口3111进入,夹体41与限位头331的导向斜面332相抵,并推动限位头331向限位凹槽37内的移动,直至限位头331全部位于限位凹槽37内,在夹体41进入固定槽311内后,由于限位头331的外力消失,限位头331在弹簧的驱动下复位,限位头331的导向斜面332与夹体41相抵,以能够将夹体41限制在固定槽311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以及图9至图19所示,输送组件50包括输送线51、衔接件52以及推动件53,输送线51安装于机体10,输送线51用于输送夹体41,衔接件52活动安装于机体10,衔接件52能够位于夹具20与输送线51之间,推动件53活动安装于机体10,推动件53能够将夹体41由输送线51经衔接件52推动至夹具20。衔接件52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衔接件52处于第一位置下,衔接件52分别与夹具20以及输送线51衔接;衔接件52处于第二位置下,衔接件52避让夹具20,衔接件52处于第一位置,此时夹体41能够通过衔接件52进入至夹具20;待夹体41进入至夹具20后,衔接件52处于第二位置,衔接件52避让夹具20,以防止衔接件52干涉夹具20的运动。其中,衔接件52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且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输送线51与夹具20之间间隔一定距离,避免干涉夹具20沿传送方向运动。衔接件52能够位于夹具20与输送线51之间,推动件53活动安装于机体10,推动件53能够将夹体41由输送线51经衔接件52推动至夹具20。衔接件52的衔接指形成一供夹体41稳定通过的通道,且衔接件52的两端部分别与夹具20和输送线51形状互补,消除夹具20和输送线51的间隙,保持夹体41能够平稳被夹具20接收。当然,夹具20在成功接收夹体41后,衔接件52撤离,避免干涉夹具20运动。由于每个夹体41的形状可能互不相同,衔接件52的通道与夹体41轮廓适配,且衔接件52能够填补输送线51和夹具20之间的距离,以及撤离避免干涉夹具20的运动,实现了夹体41的自动化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9所示,衔接件52能够位于工装30与输送线51之间,推动件53能够将夹体41由输送线51经衔接件52推动至固定槽311内,工装30用于固定夹体41。衔接件52能够沿转盘21的转动轴线方向运动,衔接件52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沿转盘21的转动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推动件53能够沿垂直于转盘21的转动轴线方向运动。转盘21在水平面上转动,固定槽311的朝向沿径向,推动件53沿径向运动,衔接件52沿竖直方向运动。其中,衔接件52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沿转盘21的转动轴线依次布置;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夹具20停止运动,衔接件52衔接后,由推动件53将夹体41推送至夹具20内,衔接件52撤离避免影响夹具20向下一工位运动,完全实现了发夹40的自动化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9所示,衔接件52包括第一驱动部521与衔接部522,第一驱动部521安装于机体10,衔接部522安装于第一驱动部521,第一驱动部521能够驱动衔接部522运动。第一驱动部521为气缸、油缸等。衔接部522具有能够供夹体41通过的衔接通道523,输送线51具有出料槽511,衔接通道523能够衔接出料槽511与固定槽311。衔接部522还包括挡板524,衔接件52在第二位置下,挡板524能够遮挡出料槽511的出料口512,避免夹体41从出料口512掉落。结合衔接件52的运动方向,挡板524向上延伸。衔接件52处于第一位置下,衔接通道523的底壁、出料槽511的底壁以及固定槽311的底壁三者大致平齐,以便于夹体41依次经过出料槽511、衔接通道523以及固定槽311。推动件53包括第二驱动部531以及推板532,第二驱动部531安装于机体10,推板532能够伸入至出料槽511、并将出料槽511内的夹体41由衔接通道523推送至固定槽311。第二驱动部531为气缸、油缸等。推板532与夹体41的形状相适应,保持推送过程中夹体41姿态保持不变。每个衔接件52的通道截面的形状与相应的夹体41形状相适应,使得各夹体41能够准确置于固定槽311的相应位置内;相应的夹体41包括主夹体4111、副夹体4112以及第二夹体412。输送装置还包括振动盘,振动盘将主夹体4111、副夹体4112或第二夹体412输送至对应的输送线5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以及图20至图22所示,取料组件60包括驱动件61以及气动夹爪62,驱动件61安装于机体10,驱动件61能够驱动气动夹爪62抓取发夹40。工装30具有避让缺口38,发夹40置于工装30内时,发夹40的部分位于避让缺口38,以便于驱动夹爪621抓取发夹40。其中,针对同一工装30,避让缺口38数量为两个,两个避让缺口38分别位于发夹40的两侧;沿发夹40的宽度方向,两个避让缺口38依次设置。气动夹爪62包括基座622以及两夹爪621,基座622与驱动件61固定连接,两夹爪621活动安装于基座622,两夹爪621能够夹持发夹40的两侧。在取料组件进行抓取发夹40时,驱动件61驱动两夹爪621运动,两夹爪621靠近工装30,然后两夹爪621转动,分别抓取发夹40暴露在避让缺口38处的部分,直至两夹爪621夹住发夹40,驱动件61带动两夹爪621复位,此时两夹爪621带动发夹40脱离工装30,两夹爪621打开,发夹40掉落至接料槽63内。其中驱动件61为气缸、油缸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安装组件70包括第一安装组件71以及第二安装组件72,第一安装组件71能够对主夹体4111以及副夹体4112之间装配第一销轴与第一扭簧,第二安装组件72能够对主夹体4111以及第二夹体412之间装配第二销轴与第二扭簧。其中,第一安装组件71以及第二安装组件72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2所示,输送组件50包括第一输送组件50与第二输送组件50,第一输送组件50件能够输送第一夹体411至对应的工装30,第二输送组件50能够输送第二夹体412至对应的工装30;取料组件60用于取工装30内的发夹40,取料组件60、第一输送组件50以及第二输送组件50绕夹具20的周向间隔布置。工装30具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以及第三工位,转盘21转动对应角度时,工装30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以及第三工位依次切换;工装30位于第一工位时,第一输送组件50能够将第一夹体411输送至工装30,工装30位于第二工位时,第二输送组件50能够将第二夹体412输送至工装30,工装30位于第三工位时,取料组件60能够将取工装30内的发夹4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2所示,第一输送组件50包括第一副输送组件50与第二副输送组件50,第一副输送组件50与第二副输送组件50均安装于机体10,第一副输送组件50与第二副输送组件50沿转盘21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副输送组件50能够输送副夹体4112至对应的工装30,第二副输送组件50能够输送主夹体4111至对应的工装30。沿转盘21的周向,第一副输送组件50、第二副输送组件50、第一安装组件71、第二输送组件50、第二安装组件72以及取料组件依次间隔设置。第一工位包括第一副工位以及第二副工位,工装30还包括第四工位以及第五工位,沿转盘21的周向,第一副工位、第二副工位、第四工位、第二工位、第五工位以及第三工位依次间隔设置,转盘21转动对应角度时,工装30在第一副工位、及第二副工位、第四工位、第二工位、第五工位以及第三工位依次切换;工装30位于第一副工位时,第一副输送组件50能够输送副夹体4112至工装30,工装30位于第二副工位时,第二副输送组件50能够输送主夹体4111至工装30,工装30位于第四工位时,第一安装组件71能够装配第一销轴与第一扭簧,工装30位于第五工位时,第一安装组件72能够装配第二销轴与第二扭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转盘21转动的角度范围为30度-90度,第一副工位、及第二副工位、第四工位、第二工位、第五工位以及第三工位依次切换。例如,针对同一工装30;转盘21上的工装30处于第一副工位,第一副输送组件50输送副夹体4112至工装30;转盘21转动45度-65度,工装30由第一副工位切换至第二副工位,第二副输送组件50输送主夹体4111至工装30;转盘21转动45度-65度,工装30由第二副工位切换至第四工位,第一安装组件71将扭簧与销轴安装至主夹体4111与副夹体4112之间;转盘21转动45度-65度,工装30由第四工位切换至第二工位,第二输送组件50输送第二夹体412至工装30;转盘21转动45度-65度,工装30由第二工位切换至第五工位,第二安装组件72将扭簧与销轴安装至第一夹体411与主夹体4111之间;转盘21转动45度-65度,工装30由第五工位切换至第三工位,取料组件60将组装好的发夹40取出。

如图1至图23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发夹自动组装机100的装配方法,发夹自动组装机100采用以上各实施例中的发夹自动组装机100。发夹自动组装机100的装配方法包括:

S100、转盘21转动至预设角度,第一输送组件50将第一夹体411输送至工装30。工装30在达到第一工位处停止,对应衔接件52运动至第一位置,对应推动件53推送第一夹体411至固定槽311,推动件53复位,衔接件52运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工装30的初始位置就在第一工位;也可能距离第一工位有一定距离,此时需要转盘21转动一定的角度,直至工装30处于第一工位。

第一夹体411包括主夹体4111与副夹体4112时,需要分别将主夹体4111与副夹体4112输送至工装30内,主夹体4111与副夹体4112的转配步骤包括:

S101、转盘21转动至预设角度,第一副输送组件50将副夹体4112输送至工装30。工装30在达到第一副工位处停止,对应衔接件52运动至第一位置,对应推动件53推送副夹体4112至固定槽311,推动件53复位,衔接件52运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工装30的初始位置就在第一副工位;也可能距离第一副工位有一定距离,此时需要转盘21转动一定的角度,直至工装30处于第一副工位。

S102、转盘21转动至预设角度,工装30由第一副工位切换至第二副工位,第一副输送组件50将主夹体4111输送至工装30。工装30在达到第二副工位处停止,对应衔接件52运动至第一位置,对应推动件53推送主夹体4111至固定槽311,推动件53复位,衔接件52运动至第二位置。转盘21转动至预设角度45度-65度,工装30由第一副工位切换至第二副工位。

S200、转盘21转动至预设角度,工装30由第二副工位切换至第四工位,第一安装组件71将扭簧与销轴安装至主夹体4111与副夹体4112之间。转盘21转动至预设角度45度-65度,工装30由第二副工位切换至第四工位,工装30在达到第二工位处停止,第一安装组件71将扭簧与销轴安装至主夹体4111与副夹体4112之间。

S400、转盘21转动至预设角度,工装30由第四工位切换至第二工位,第二输送组件50将第二夹体412输送至工装30。工装30在达到第二工位处停止,对应衔接件52运动至第一位置,对应推动件53推送第二夹体412至固定槽311,推动件53复位,衔接件52运动至第二位置。转盘21转动至预设角度45度-65度,工装30由第四工位切换至第二工位。

S500、转盘21转动至预设角度,工装30由第二工位切换至第五工位,第二安装组件72将扭簧与销轴安装至主夹体4111与副夹体4112之间。转盘21转动至预设角度45度-65度,工装30由第二工位切换至第五工位,工装30在达到第五工位处停止,第二安装组件72将扭簧与销轴安装至主夹体4111与副夹体4112之间。

S600、转盘21转动至预设角度,工装30由第五工位切换至第三工位,取料组件60将组装好的发夹40取出。转盘21转动至预设角度45度-65度,工装30由第五工位切换至第三工位,工装30在达到第三工位处停止,取料组件60将装配好的发夹40取出。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圆筒型快速装配的笔自动组装机的组装架体
  • 一种晶圆自动装配装置及自动装配方法
  •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自动涂油装配系统及其涂油装配方法
  • 一种防腐蚀全自动液体包装机的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小瓷砖贴片组的自动取装机及取装方法
  • 一种用于小瓷砖贴片组的自动取装机及取装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49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