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发动机及摩托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发动机及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冷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而现有的风冷和水冷发动机排气侧冷却结构较为复杂,以风冷式为例,一般采用风道贯穿缸头,这就导致对缸头结构限制比较高;而且风冷式缸头在燃烧室附近会设置散热叶片,使得散热叶片大材料使用比较多导致成本高,而且不管是风冷式还是水冷式都只能布置在缸头上,极大限制了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改善了发动机排气侧缸体和缸头冷却效果,同时优化了发动机外观的冷却结构;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发动机的摩托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及摩托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及摩托车,包括

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排气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排气侧向内凹陷形成凹槽;

横筋,沿横向设置于发动机本体的排气侧,所述横筋沿竖向分布有多个,相邻所述横筋之间形成风道;

竖筋,设置于发动机本体且位于排气侧的两侧;

位于排气口两侧的竖筋将吹向排气侧的风进行分割,被分割的风通过凹槽和风道向发动机本体的排气侧中心进行汇集。

可选的,所述竖筋与凹槽连接处设置有聚风面,所述聚风面为曲面或斜面。

可选的,所述竖筋向外侧倾斜设置。

可选的,所述竖筋的横截面为上窄下宽。

可选的,位于排气侧的两侧所述竖筋靠近发动机本体的火花塞侧及链腔侧设置。

可选的,凹槽在发动机本体向内凹陷的距离范围4-9mm。

可选的,相邻所述横筋之间的距离范围2-6mm。

可选的,所述横筋远离发动机本体的一端与发动机本体之间的距离范围4-9mm。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本体包括缸头和缸体,所述缸头和缸体的分模线设置于竖筋,所述竖筋自上而下贯穿设置于缸头和缸体,所述竖筋远离发动机本体的一端与发动机本体之间的距离范围4-9mm。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上述任一种发动机,由于上述的发动机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发动机的摩托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在发动机本体排气侧布置横筋和竖筋再配合发动机本体上设置的凹槽,摩托车在行驶中风迎面吹向发动机,竖筋将迎面吹来的风进行分割,被分割的风通过凹槽及横筋向发动机本体排气侧中心进行汇集,强制增加排气侧的冷却风量,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沿B-B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竖筋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发动机本体;11、缸头;12、缸体;2、凹槽;3、横筋;4、竖筋;5、聚风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发动机。

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1、横筋3和竖筋4,发动机本体1的排气侧设置有排气口,发动机本体1的排气侧向内凹陷形成凹槽2,横筋3沿横向设置于发动机本体1的排气侧,横筋3沿竖向分布有多个,相邻横筋3之间形成风道;竖筋4设置于发动机本体1且位于排气侧的两侧;位于排气口两侧的竖筋4将吹向排气侧的风进行分割,被分割的风通过凹槽2和风道向发动机本体1的排气侧中心进行汇集,通过在发动机本体1排气侧布置横筋3和竖筋4再配合发动机本体1上设置的凹槽2,摩托车在行驶中冷却风从发动机本体1正面吹来,吹向排气侧,在冷却风吹到发动机本体1的排气侧后被两条竖筋4进行分割,同时强制让被分割的冷却风流向横筋3,风通过横筋3之间形成的风道的引导,从发动机本体1的两侧向凹槽2中心方向流动,被分割的冷却风通过凹槽2和横筋3向发动机本体1排气侧中心进行汇集,强制增加排气侧的冷却风量,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发动机本体1包括缸头11和缸体12,在本实施例中,排气侧为迎风面,缸头11上设置有排气口。

缸头11和缸体12的分模线设置于竖筋4,在本实施例中,缸体12和缸头11分模线设置在竖筋4的顶部,有效避免将缸头11和缸体12的分模线设计在本体上或是叶片上影响发动机外观,优化外观。

竖筋4的横截面为上窄下宽,对风的分割效果佳,提高了排气侧表面风量。

竖筋4用于分割从发动机正面吹来的冷却风,并将其引流并汇集至凹槽2的中心方向流动。竖筋4凸出于缸头11和缸体12设置,竖筋4远离发动机本体1的一端与发动机本体1之间的距离范围4-9mm。

竖筋4自上而下贯穿设置于缸头11和缸体12。竖筋4布置数量与排气口有关,以单排发动机为例,排气口设置有一个时,竖筋4设置为两个,竖筋4布置在排气口两侧;排气口设置有两个时,竖筋4设置为三条,以此类推。在本实施例中,竖筋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排气侧的两侧。位于排气侧的两侧竖筋4靠近发动机本体1的火花塞侧及链腔侧设置。

竖筋4可沿竖直方向设置也可向外侧倾斜,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竖筋4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提高了风的汇集效果。

缸体12上因竖筋4之间没有排气口遮挡,被分割的两侧冷却风在横筋3及凹槽2的倒流下向凹槽2的中间汇集后形成对流碰撞,并与正面吹来的冷却风进行对流碰撞,对流碰撞能提高该侧中间位置风速流动,增加换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缸头11上的横筋3数量与排气口面积有关,使得设置在缸头11上的横筋3基本覆盖排气口,横筋3在缸体12的安装数量根据缸体12的高度进行适用性布置。缸头11上被分割的两侧冷却风在横筋3和凹槽2的倒流下,吹向排气口,这样除了从正面吹向排气口的冷却风,发电机本体的两侧也有冷却风向排气口吹来,增大该处的风量及流速,加强对排气口的冷却。

横筋3布置在两个竖筋4之间,并与竖筋4相连接。横筋3的布置不仅能引导风流动,因相邻的横筋3之间的间距比较小,形成较窄的风道,提高了冷却风的流速,同时横筋3本身也增加了发动机本体1的散热面积。

横筋3远离发动机本体1的一端与发动机本体1之间的距离范围4-9mm。

相邻横筋3之间的距离范围2-6mm。处于该范围内形成的风道,不仅聚风效果好,而且进入到该风道的流速较快,加强了对排气口的冷却。

凹槽2结构设置在位于排气侧最外的两侧竖筋4之间,凹槽2的设计会增大散热面积,以及该处流动的风量。

凹槽2在发动机本体1向内凹陷的距离范围4-9mm。位于该距离范围内时,聚丰效果佳,散热效果佳。

竖筋4与凹槽2连接处设置有聚风面5,聚风面5为曲面或斜面。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与竖筋4连接处采用R型弧线形成的曲面进行连接,有效避免该区域形成冷却风流动死区,影响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为发动机的宽度方向,竖向为发动机的高度方向。

本发明增加了缸头11缸体12排气侧表面风量及风速分布,从而增大对流换热系数,强化换热效果,提高冷却效率。

本发明应用的现有风冷或水冷发动机上会加强对缸头11、缸体12的排气侧冷却效果,从而让整机热负荷能有更好的改善,同时还能解决缸头11和缸体12分模线影响外观的问题。

本发明有效提高发动机冷却效率,降低热负荷,同时结构简单,成本增加少,常规的缸头11、缸体12结构都能应用,同时还能解决缸头11分模线对发动机外观的影响,优化外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上述的发动机。由于该摩托车采用了上述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启动装置和摩托车发动机以及摩托车
  • 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及摩托车用发动机
技术分类

0612011649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