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演化模拟方法和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演化模拟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演化模拟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建设中遭遇的环境日趋复杂。在地裂缝灾害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隧道衬砌作为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部位,有必要开展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数值模拟是研究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现有研究仍存在如下难题:

(1)数值模型多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过度简化了实际复杂地层的高度非均质性及离散本质,难以完全真实模拟地裂缝的扩展及传播规律,导致不能准确预测并量化表征地裂缝的活动发展趋势。

(2)响应分析多基于传统力学方法,地震荷载与地裂缝活动相耦合时的动力学响应特征分析尚有不足,难以精确判断耦合动力学响应诱发隧道结构失效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导致无法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隧道结构抗震设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演化模拟方法和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演化模拟方法,包括:

搭建振动台模型,并采用所述振动台模型进行地震载荷模拟试验,获取试验数据;

以所述振动台模型为基础,采用修正晶格弹簧-离散裂缝网络耦合数值方法建立数值仿真模型;

基于所述数值仿真模型构建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

基于所述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完成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模拟。

可选地,搭建振动台模型,并采用所述振动台模型进行地震载荷模拟试验,获取试验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研究资料;所述研究资料包括研究区域及与所述研究区域相邻区域的基础地质数据、水文地质数据、工程地质数据、环境地质数据、地质灾害评估数据、地震地质数据和工程勘察数据;

根据所述研究资料以及试验采用振动台的规模和性能,基于量纲分析和相似性理论构建振动台模型;

采用所述振动台模型进行地震载荷模拟试验,获取试验数据。

可选地,基于所述数值仿真模型构建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具体包括:

设置所述数值仿真模型的最优输入参数数据集;

将所述最优输入参数数据集中的输入参数输入所述数值仿真模型得到局部力学特征和损伤生成方式,以获取局部接触力矢量分布特征;

基于矩张量反演方法处理所述试验数据得到处理结果;

对所述处理结果和所述局部接触力矢量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对比分析结果;

当所述对比分析结果一致时,基于所述数值仿真模型构建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

当所述对比分析结果不一致时,重新设置所述数值仿真模型的最优输入参数数据集,并返回“将所述最优输入参数数据集中的输入参数输入所述数值仿真模型得到局部力学特征和损伤生成方式,以获取局部接触力矢量分布特征”的步骤,直至所述对比分析结果一致。

可选地,设置所述数值仿真模型的最优输入参数数据集,具体包括:

建立所述数值仿真模型的MLSM晶格节点的输入参数与等效晶格单胞材料弹性模量及尺度特征参数间的量化关系;

基于最小二乘法建立所述试验数据与模拟结果残差的目标函数;

根据所述量化关系,采用离散型牛顿多次迭代校准方法使所述目标函数的值为最小值;

将使所述目标函数的值为最小值时对应的输入数据作为所述数值仿真模型的最优输入参数,得到所述最优输入参数数据集。

可选地,基于所述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完成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模拟,具体包括:

采用El Centro波与Taft波作为加载载荷,在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基础上开展计算力学仿真实验研究,采集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的局部力学特征;

分析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的局部力学特征,以完成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模拟。

可选地,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模拟包括:开展地震输入信号与结构损伤演化特征研究以及探索耦合动力响应诱发隧道衬砌结构损伤破坏的作用机制。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调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施上述提供的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演化模拟方法。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以构建的振动台模型为基础,采用修正晶格弹簧-离散裂缝网络耦合数值方法建立数值仿真模型,接着,基于数值仿真模型构建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并基于这一模型完成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模拟,能够完全真实模拟地裂缝的扩展及传播规律,准确预测并量化表征地裂缝的活动发展趋势,同时,能够精确判断耦合动力学响应诱发隧道结构失效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隧道结构抗震设计提供更为明确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演化模拟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演化模拟方法的实施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MLSM模型的晶格弹簧模型单元与对应晶格单胞示意图;其中,图3的(a)为三角晶格单胞示意图,图3的(b)为正方形晶格单胞示意图,图3的(c)为六边形晶格单胞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演化模拟方法和设备,能够完全真实模拟地裂缝的扩展及传播规律,准确预测并量化表征地裂缝的活动发展趋势,同时,能够精确判断耦合动力学响应诱发隧道结构失效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隧道结构抗震设计提供更为明确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模拟方法,包括:

步骤100:搭建振动台模型,并采用振动台模型进行地震载荷模拟试验,获取试验数据。该步骤的实现过程可以为:

步骤1001:获取研究资料。这一研究资料主要是指研究区域及与研究区域相邻区域(即周围区域)的基础地质数据、水文地质数据、工程地质数据、环境地质数据、地质灾害评估数据、地震地质数据和工程勘察数据等。

步骤1002:根据研究资料以及试验采用振动台的规模和性能,基于量纲分析和相似性理论设计并构建振动台模型。

步骤1003:采用振动台模型进行地震载荷模拟试验,获取试验数据。具体的,该步骤的实现过程为:

步骤10031:根据步骤1001中调研的研究资料,选择制备的振动台模型的地震响应信号,以真实模拟地震载荷。这里的地震响应信号包括不但不限于广泛应用的地震波信号El Centro波与Taft波等。

步骤10032:布置数据测点。在构建的振动台模型上设置感应器件,以获取地震响应特征,即应力、应变、位移、加速度等。

步骤10033:采集实验数据。施加步骤10031中模拟的地震响应信号,并基于动态信号采集系统,将振动台模型的力学特征参数信号借由传感器拾取,变为电信号输出经调理后进行采样,采样信号经处理后送达计算机,从而获取振动台模型的试验应力、应变、位移、加速度等参数测量结果。

步骤10034:计算地震参数。在地震工程领域动力学分析中,地震波的地面峰值加速度、持时和频率特征是主要的三个分析参数。其中,峰值加速度、及地面峰值速度是最基本物理量。对步骤10033中获取的参数测量结果进行后续处理,开展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具体包括地裂缝两侧的加速度响应峰值及放大系数、地裂缝两侧的加速度响应衰减规律、地裂缝加速度响应的上下盘效应等。

步骤101:以振动台模型为基础,采用修正晶格弹簧-离散裂缝网络耦合数值方法建立数值仿真模型(简称MLSM-DFN模型)。在这一步骤中,综合原样土介质的各向异性程度模拟确定数值仿真模型的晶格排布方式,进而生成具有合理网格精度的晶格节点的位置坐标。

步骤102:基于数值仿真模型构建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

步骤1021:设置数值仿真模型的最优输入参数数据集。

建立数值仿真模型的MLSM晶格节点的输入参数(如弹簧刚度、质点密度、晶键长度、微转动惯量等)与等效晶格单胞(如图3所示)材料弹性模量及尺度特征参数间的量化关系。

基于最小二乘法建立试验数据与模拟结果残差的目标函数。

根据量化关系,采用离散型牛顿多次迭代校准方法使目标函数的值为最小值。

将使目标函数的值为最小值时对应的输入数据作为数值仿真模型的最优输入参数,得到最优输入参数数据集。

步骤1022:将最优输入参数数据集中的输入参数输入数值仿真模型得到局部力学特征和损伤生成方式,以获取局部接触力(偶)矢量分布特征。局部力学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作用在单个晶格节点的作用力及作用力偶数目、类型(拉压作用,或剪切作用)。损伤生成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张开型、滑开型、撕开型等。

步骤1023:基于矩张量反演方法处理试验数据得到处理结果。

步骤1024:对处理结果和局部接触力矢量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对比分析结果。

步骤1025:当对比分析结果一致时,基于数值仿真模型构建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该步骤中,在数值仿真模型的基础上,根据调研资料获取典型隧道结构(如马蹄形、圆形等)参数资料,通过移除代表隧道结构的晶格节点,并对代表衬砌结构的晶格节点赋予给定的输入参数(如粘聚力、内摩擦角、膨胀角、阻尼系数等),以建立地裂缝带含隧道衬砌结构的MLSM-DFN模型,这一MLSM-DFN模型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图4中,不同材料的晶格节点用不同颜色表示,代表地裂缝和地层的晶键分别用白色和黑色表示。

步骤1026:当对比分析结果不一致时,重新设置数值仿真模型的最优输入参数数据集,并返回步骤1022,直至对比分析结果一致。

步骤103:基于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完成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模拟。

步骤1031:采用El Centro波与Taft波作为加载载荷,在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基础上开展计算力学仿真实验研究,采集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的局部力学特征。

步骤1032:分析地裂缝带隧道结构剖面的MLSM-DFN模型的局部力学特征,以完成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模拟。其中,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模拟包括:开展地震输入信号与结构损伤演化特征研究以及探索耦合动力响应诱发隧道衬砌结构损伤破坏的作用机制。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演化模拟方法能够分为三大部分:(1)地裂缝场地的地震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2)地裂缝场地的地震响应计算动力学仿真模拟。(3)地裂缝场地的地震响应计算动力学仿真模拟。这三大部分间的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的:

(1)地裂缝场地的地震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基于相似性理论、勘探资料设计并制作典型地裂缝带场地的地震响应振动台试验模型,通过合理布置振动台试验边界、载荷施加方式及测点位置,采集试验数据,并通过理论公式计算以获取关键特征参数。采集的试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测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时域信息等。获取的关键特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测点的峰值加速度、持时和频率特征、地裂缝两侧测点的加速度响应峰值及放大系数、地裂缝两侧测点的加速度响应衰减规律、地裂缝加速度响应的上下盘效应等。

具体的,该步骤的地裂缝场地的地震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的具体过程如下:

(11)研究资料调研:收集研究区域及附近区域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评估、地震地质、工程勘察等研究资料。

(12)设计制备模型:根据(11)与试验采用振动台的规模及性能,基于量纲分析与相似性理论,设计并制作振动台模型试验。例如,采用层状剪切变形土箱,根据相似定理进行设计并制备研究区域原样土与地裂缝带模型土。其中,相似性理论与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

相似理论能将工程实际与模型试验联系起来,揭示具体工程的实际问题,因此在试验理论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理论上,模型试验设计必须要以相似性理论为基础,满足相似三定理:相似正定理(相似第一定理)、П定理(相似第二定理)、相似逆定理(相似第三定理)。相似性理论具体是指两个相似的系统,单值条件相同,其相似判据的数值也相同。当一现象由n个物理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且这些物理量中含有m种基本量纲时,则能得到(n-m)个相似判据。凡具有同一特性的现象,当单值条件(系统的几何性质、介质的物理性质、起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等)彼此相似,且由单值条件的物理量所组成的相似判据在数值上相等时,则这些现象必定相似。

基于此,需满足振动台模型的静力相似关系为:

式中,F为力(N)。g为重力加速度(m/s

根据相似第二定理和量纲分析法,取长度L、弹性模量E、密度ρ为基本量纲,可推出相似判据为:

故可得相似指标为:

式中,π

(13)模拟地震响应:根据步骤(11)中调研的地震资料信息,选择用于步骤(12)制备的振动台模型的地震响应信号,以真实模拟地震载荷。

(14)布置数据测点:在步骤(12)制备的振动台模型代表地裂缝模型土两侧的代表研究区域原样土体合理布置土应力计、微型土压力传感器、土应变计、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拉线位移计、压电陶瓷微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加速度传感器等以获取地震响应特征,即应力、应变、位移、加速度等。

(15)采集实验数据:施加步骤(13)中设置的模拟地震响应,并基于动态信号采集系统,将振动台力学特征参数信号借由传感器拾取,变为电信号输出经调理后送至采样模块采样,采样信号经处理后送达计算机,从而获取振动台模型试验的应力、应变、位移、加速度等参数测量结果。

(16)计算地震参数:在地震工程领域动力学分析中,地震波的地面峰值加速度、持时和频率特征是主要的三个分析参数。其中,峰值加速度、及地面峰值速度是最基本物理量。对步骤(15)中获取的实验数据进行后续处理,开展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具体包括地裂缝两侧的加速度响应峰值及放大系数、地裂缝两侧的加速度响应衰减规律、地裂缝加速度响应的上下盘效应等,涉及到的公式如下:

式中,K

式中,W表示上下盘效应系数,A

(2)地裂缝场地的地震响应计算动力学仿真模拟:基于MLSM-DFN模型建立步骤(1)中的对应数值仿真模型,根据步骤(1)中采集的试验数据,采用但不限于离散型牛顿法建立目标函数,经过多次迭代校准获取该离散数值模型的细观输入参数,数值计算并采集该数值模型的局部力学特征以及损伤生成方式,获取局部接触力(偶)矢量分布特征等,并与步骤(1)中采用矩张量反演方式得到的给定区域损伤生成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MLSM-DFN模型用于典型地裂缝带地震响应研究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其中,细观输入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晶键长度、晶格节点的输入参数集(如粘聚力、内摩擦角、膨胀角、阻尼系数等)、系统数值阻尼系数等。局部力学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作用在单个晶格节点的作用力及作用力偶数目、类型(拉压作用,或剪切作用)。损伤生成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张开型、滑开型、撕开型等。

该步骤中,地裂缝场地的地震响应计算动力学仿真模拟的具体过程如下:

(21)建立数值模型:以步骤(1)中的振动台模型为基础,采用修正晶格弹簧-离散裂缝网络耦合数值方法建立对应的数值仿真模型(简称MLSM-DFN模型),综合原样土介质的各向异性程度模拟确定数值模型晶格排布方式,进而生成具有合理网格精度的晶格节点的位置坐标。

在勘探地球物理领域,基于非常规油气储层具有的特殊跨尺度力学行为,(Liu和Fu 2020b;2021)提出了修正晶格弹簧-离散裂缝网络耦合模型,简称MLSM-DFN模型,用于模拟及预测复杂裂缝系统多矿物组分介质的静、动力学响应特征。该模型采用MLSM方法模拟不同样本尺度的岩石骨架,DFN仿真复杂裂缝网络。其中,MLSM是(Liu等2020)基于广义连续介质力学中的一般偶应力理论基本思想,通过引入独立微转动惯量来修正传统非中心剪切型LSM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离散思想的数值方法。

具体的,①在MLSM模型中,包括不同形状的晶格节点,具体包括三角晶格、正方形晶格、六边形晶格,其中晶格节点采用拉压与剪切弹簧相连,以线弹性本构模型为例,晶格节点i和j的法向、切向作用力与力矩,

式中,d是晶键长度,K

式中,下标i和j分别表示晶格节点编号,u

该方法基于中心差分算法求解运动方程,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上标t、

②离散裂缝网络(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s,DFN)采用(Liu和Fu 2020b;Liu等2021)图像处理方法根据实际裂缝形态提取。

③并将上述②提取的DFN嵌入到上述步骤①MLSM代表的岩石骨架中(形如图4的(a)所示,但不带有衬砌结构),调整DFN穿过的晶键作用方向或弹簧刚度,进而模拟裂缝的物理性质与滑移趋势,从而建立复杂裂缝介质的MLSM-DFN模型。

(22)设置输入参数:建立步骤(21)中模型的MLSM晶格节点的输入参数(如弹簧刚度、质点密度、晶键长度、微转动惯量等)与等效晶格单胞材料弹性模量及尺度特征参数(即尺度效应表征参数)间的量化关系,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U

式中,U

基于最小二乘法建立关于步骤(15)振动台试验中获取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状态试验数据与模拟数据残差的目标函数f(x),如下式所示:

式中,x是待校准晶格节点的输入参数集(如粘聚力、内摩擦角、膨胀角、阻尼系数等)、系统数值阻尼等,N是用于校准的已有实验数据数量,d

(23)采集模拟数据:运行步骤(21)与(22)的数值模型,通过计算并采集该数值模型的局部力学特征以及损伤生成方式,获取局部接触力(偶)矢量分布特征等。

(24)对比修正模型:针对给定区域损伤生成方式开展对比研究,基于矩张量反演的方法处理步骤(15)中的应力、应变、位移、加速度等数据,将该结果与步骤(23)中得到进行对比分析,如结果一致,则进一步验证MLSM-DFN模型用于典型地裂缝带地震响应研究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如结果不一致,并重复步骤(22)-步骤(24),修正模型直到得到与步骤(1)中的结果相符的数值模拟数据。

其中,矩张量反演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损伤等效载荷理论,将损伤参数的反演转换成了对损伤等效载荷(矩张量)的识别,可用于区分不同的震源类型。矩张量一般基于直达纵波进行矩张量反演,一般反演公式为:

式中,n表示正交坐标轴的编号,a

式中,M

因而,可以进一步得到:

M=M

当M

式中,C

(3)裂缝带隧道衬砌的地震响应及损伤机制分析:在步骤(2)中构建的MLSM-DFN模型的基础上,根据调研资料获取典型隧道结构(如马蹄形、圆形等)参数资料,通过移除代表隧道结构的晶格节点,并对代表衬砌结构的晶格节点赋予给定的输入参数(如粘聚力、内摩擦角、膨胀角、阻尼系数等),以建立地裂缝带含隧道衬砌结构的MLSM-DFN模型,数值计算并采集该数值模型的局部力学特征以及损伤生成方式,获取局部接触力(偶)矢量分布特征等,以量化分析耦合动力响应诱发隧道衬砌结构损伤破坏的作用机制。

该步骤中,裂缝带隧道衬砌的地震响应及损伤机制分析的具体过程如下:

(31)构建衬砌模型:在步骤(2)中的MLSM-DFN模型的基础上,根据调研资料获取典型隧道结构(如马蹄形、圆形等)参数资料,通过移除代表隧道结构的晶格节点,并对代表衬砌结构的晶格节点赋予给定的输入参数(如粘聚力、内摩擦角、膨胀角、阻尼系数等),以建立地裂缝带含隧道衬砌结构的MLSM-DFN模型。

(32)采集模拟数据:采用结构抗震规范中主要采用的El Centro波与Taft波作为加载载荷,在步骤(31)构建的地裂缝带含隧道衬砌结构的MLSM-DFN模型基础上开展计算力学仿真实验研究,采集地裂缝带含隧道衬砌结构的MLSM-DFN模型的局部力学特征以及损伤生成方式,获取局部接触力(偶)矢量分布特征等。

(33)分析损伤机制:分析该数值模型的局部力学特征以及损伤生成方式、局部接触力(偶)矢量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地震输入信号与结构损伤演化特征相关性研究,综合信号处理、矩张量反演等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索耦合动力响应诱发隧道衬砌结构损伤破坏的作用机制。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基于相似性理论设计典型地裂缝场地特征的振动台物理模型,进行相关地震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引入一种新颖的跨尺度数值计算方法,实现地裂缝场地的地震响应数值仿真模拟。在此基础上,构建计及损伤演化特征的含衬砌结构地裂缝场地的精细数值模型,基于计算力学实验结果,与矩张量反演方法,提出了一种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机制研究方法。该方法能够获取细观局部力学特征参数关于时间、空间尺度的演化规律,量化分析地裂缝带隧道衬砌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用于开展地震输入信号与损伤演化特征相关性研究,对阐明耦合动力学响应诱发隧道衬砌结构损伤破坏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有望为地裂缝带隧道结构抗震设计提供机理更为明确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调取并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施上述提供的地裂缝带隧道衬砌地震响应及损伤演化模拟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相关技术
  • 一种模拟隧道衬砌裂缝有压渗水的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 一种铁路隧道衬砌损伤的实时地震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493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