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窄边框高散热的车载液晶显示屏背光源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一种窄边框高散热的车载液晶显示屏背光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窄边框高散热的车载液晶显示屏背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车载显示屏产品向着“窄边框”、“高散热”的方向不断发展。,车载背光源是位于车载显示屏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车载显示屏的视觉效果。

授权号为“CN 111103729 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窄边框高散热的车载液晶显示屏背光源结构,包括位于上层的中胶框、叠于中胶框下面的多个膜片、叠于膜片下面的导光板、叠于导光板下面的反射片,位于反射片下面的下框组件,安装于下框组件下折弯边内侧的灯条,下框组件与中胶框扣合,组成车载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所述下框组件包括一侧长边折弯的下铝框和三侧直角折弯围拢的侧钢框,下铝框通过多个铆钉与侧钢框铆接,形成四侧围拢的下框组件。”

但是,上述结构在装配时,需要人工将下铝框与侧钢框叠放后,通过铆钉枪等设备将下铝框与侧钢框进行铆接,且在铆接的过程中会使用多个铆钉,从而增加了下框组件的制作时间,制作效率较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窄边框高散热的车载液晶显示屏背光源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边框高散热的车载液晶显示屏背光源结构,包括上框,上框下侧叠设有多个膜片,膜片下侧叠设有导光板,导光板下侧叠设有反射片,反射片下侧设置有一侧长边弯折的导热板和三边钢框,三边钢框上设置有插接组件,导热板通过插接组件插入三边钢框内,上框与导热板和三边钢框相扣合,三边钢框的厚度为1-1.5mm,上框的厚度为1.7-2mm。

优选的,导热板的一侧长边弯折后形成安装条,安装条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凸起,安装条上还安装有灯带。

优选的,三边钢框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短边框和一个长边框,长边框与短边框呈90度角固定连接,两个短边框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设有若干第二凸起,长边框上也设置有若干第一凸起。

优选的,插接组件包括一组上下对称的第二夹板和两组上下对称的第一夹板,两组上下对称的第一夹板分别安装于两个短边框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上,两个短边框远离长边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一组上下对称的第二夹板安装于长边框上,导热板插入上下对称的第一夹板和上下对称的第二夹板之间的缝隙中,且安装条与挡块相抵接。

优选的,上框的两条长框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上框的两条短框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相配合,第二凹槽与第二凸起相配合。

优选的,上框下侧还安装有背框,导热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导热条和两个第二导热条,第一导热条和第二导热条延伸进背框内;

两个第一导热条前侧与背框前侧壁抵接,两个第二导热条后侧与背框后侧壁抵接,背框前侧壁上还设置有风扇组件,背框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出风口。

优选的,风扇组件包括风扇箱,风扇箱内设置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固定设置于风扇箱前侧壁上,微型电机的后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向后转动贯穿风扇箱上侧壁,转动杆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上左右对称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上固定设有转动轴,转动轴转动贯穿风扇箱两侧壁,转动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设有叶片。

优选的,背框后侧壁上还固定设有冷却箱,冷却箱内固定设有冷却块,冷却箱上对称贯通连接有第一盘管,冷却箱两侧对称安装有调速箱,调速箱与背框后侧壁固定连接,第一盘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调速箱,且第一盘管盘设于第二导热条周侧;

两个调速箱均贯通连接有第二盘管,第二盘管盘设于两个第一导热条周侧。

优选的,转动杆上固定设有转动筒,转动筒上固定设有坡型环,转动筒上安装有左右分设的滑动杆,滑动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安装有上下对称的夹持滑块,夹持滑块夹持在坡型环上,且滑动杆相互靠近的一侧与冷却箱左右两侧壁滑动连接,滑动杆后端还固定设有第一梯形块;

调速箱内设置有挤压板,挤压板与调速箱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挤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贯穿调速箱,驱动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梯形块,第一梯形块与第二梯形块相配合,驱动杆上还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调速箱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梯形块上。

优选的,两个调速箱相互远离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贯通连接第一盘管,第一开口处安装有第一单向阀,两个第一单向阀的阀门方向相反;

两个调速箱前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贯通连接第二盘管,第二开口处安装有第二单向阀,两个第二单向阀的阀门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窄边框高散热的车载液晶显示屏背光源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导热板通过插接组件插入三边钢框内,直接插接形成了“下框组件”,之后上框对插接完成后的“下框组件”进行限位即可,减少了铆钉使用,制作工艺更为简单,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的A出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背光源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上框与背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背框的内部结构仰视图一;

图6为本发明的图5的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背框内的风的流向图;

图8为本发明的背框的内部结构仰视图二。

图中:1、导热板;2、安装条;3、三边钢框;4、长边框;5、短边框;6、第一凸起;7、第二凸起;8、第二夹板;9、第一夹板;10、挡块;11、灯带;12、反射片;13、膜片;14、上框;15、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17、第一导热条;18、背框;19、第二导热条;20、第一盘管;21、滑动杆;22、调速箱;23、冷却箱;24、挤压板;25、转动筒;26、第二锥齿轮;27、转动轴;28、风扇箱;29、微型电机;30、叶片;31、第二盘管;32、第一锥齿轮;33、转动杆;34、坡型环;35、夹持滑块;36、第二梯形块;37、第一梯形块;38、驱动杆;39、第二单向阀;40、第一单向阀;41、导光板;42、出风口;4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窄边框高散热的车载液晶显示屏背光源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上框14,上框14下侧叠设有多个膜片13,膜片13下侧叠设有导光板41,导光板41下侧叠设有反射片12,反射片12下侧设置有一侧长边弯折的导热板1和三边钢框3,三边钢框3上设置有插接组件,导热板1通过插接组件插入三边钢框3内,上框14与导热板1和三边钢框3相扣合,三边钢框3的厚度为1-1.5mm,上框14的厚度为1.7-2mm。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将导热板1通过插接组件插入三边钢框3内,之后将多个膜片13、导光板41、反射片12按顺序叠放好后,将上框14与导热板1和三边钢框3相扣合即可;本发明中导热板1通过插接组件插入三边钢框3内,直接插接形成了“下框组件”,之后上框14对插接完成后的“下框组件”进行限位即可,减少了铆钉使用,制作工艺更为简单,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更高。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导热板1的一侧长边弯折后形成安装条2,安装条2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凸起6,安装条2上还安装有灯带11。

其中,优选的,三边钢框3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短边框5和一个长边框4,长边框4与短边框5呈90度角固定连接,两个短边框5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设有若干第二凸起7,长边框4上也设置有若干第一凸起6。

其中,优选的,插接组件包括一组上下对称的第二夹板8和两组上下对称的第一夹板9,两组上下对称的第一夹板9分别安装于两个短边框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上,两个短边框5远离长边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10,一组上下对称的第二夹板8安装于长边框4上,导热板1插入上下对称的第一夹板9和上下对称的第二夹板8之间的缝隙中,且安装条2与挡块10相抵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将导热板1插入上下对称的第一夹板9和上下对称的第二夹板8之间的缝隙中,此时安装条2与挡块10抵接,从而完成“下框组件”的制作,仅需通过导热板1与第一夹板9与第二夹板8形成的缝隙进行插接即可,操作简便,制作效率高。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1-2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上框14的两条长框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15,上框14的两条短框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凹槽16,第一凹槽15与第一凸起6相配合,第二凹槽16与第二凸起7相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上框14与导热板1和三边钢框3相扣合时,只需通过若干第一凹槽15与若干第一凸起6的配合,若干第二凹槽16与多干第二凸起7的配合,即可完成,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实用性强。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1-3的基础上,如图4-5、7所示,上框14下侧还安装有背框18,导热板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导热条17和两个第二导热条19,第一导热条17和第二导热条19延伸进背框18内;

两个第一导热条17前侧与背框18前侧壁抵接,两个第二导热条19后侧与背框18后侧壁抵接,背框18前侧壁上还设置有风扇组件,背框18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出风口42。

其中,优选的,风扇组件包括风扇箱28,风扇箱28内设置有微型电机29,微型电机29固定设置于风扇箱28前侧壁上,微型电机29的后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3,转动杆33向后转动贯穿风扇箱28上侧壁,转动杆33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32,第一锥齿轮32上左右对称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6,第二锥齿轮26上固定设有转动轴27,转动轴27转动贯穿风扇箱28两侧壁,转动轴27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设有叶片3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启动微型电机29,转动杆33开始旋转,转动杆33带动第一锥齿轮32旋转,第一锥齿轮32带动第二锥齿轮26旋转,第二锥齿轮26带动转动轴27旋转,转动轴27带动叶片30旋转出风,此时,风会吹向第一导热条17和第二导热条19,进行散热;而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导热条17前侧与背框18前侧壁抵接,两个第二导热条19后侧与背框18后侧壁抵接,可以在背框18内形成一个风的流道(如图7所示),即风在吹过第一导热条17后再吹过第二导热条19,之后从出风口42排出,可以更加完善的完成对第一导热条17和第二导热条19的降温操作,降温速度快,降温效果好。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1-4的基础上,如图4-6、8所示,背框18后侧壁上还固定设有冷却箱23,冷却箱23内固定设有冷却块,冷却箱23上对称贯通连接有第一盘管20,冷却箱23两侧对称安装有调速箱22,调速箱22与背框18后侧壁固定连接,第一盘管20的另一端贯通连接调速箱22,且第一盘管20盘设于第二导热条19周侧;

两个调速箱22均贯通连接有第二盘管31,第二盘管31盘设于两个第一导热条17周侧。

其中,优选的,转动杆33上固定设有转动筒25,转动筒25上固定设有坡型环34,转动筒25上安装有左右分设的滑动杆21,滑动杆21相互靠近的一侧安装有上下对称的夹持滑块35,夹持滑块35夹持在坡型环34上,且滑动杆21相互靠近的一侧与冷却箱23左右两侧壁滑动连接,滑动杆21后端还固定设有第一梯形块37;

调速箱22内设置有挤压板24,挤压板24与调速箱22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挤压板24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杆38,驱动杆38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贯穿调速箱22,驱动杆38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梯形块36,第一梯形块37与第二梯形块36相配合,驱动杆38上还套设有弹簧43,弹簧43的一端固定在调速箱22上,弹簧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梯形块36上。

其中,优选的,两个调速箱22相互远离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贯通连接第一盘管20,第一开口处安装有第一单向阀40,两个第一单向阀40的阀门方向相反;

两个调速箱22前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贯通连接第二盘管31,第二开口处安装有第二单向阀39,两个第二单向阀39的阀门方向相反。

其中,第一盘管20和第二盘管31内均设置有冷却液。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转动杆33开始旋转后,转动杆33会带动转动筒25旋转,转动筒25旋转带动坡型环34旋转,坡型环34带动两个滑动杆21上下移动,且当一侧的滑动杆21上升时,另一侧的滑动杆21下降,滑动杆21上下移动带动第一梯形块37上下移动,第一梯形块37上下移动与第二梯形块36相配合,第二梯形块36推动驱动杆38左右滑动,驱动杆38带动挤压板24左右滑动,挤压板24将调速箱22内的冷却液推入到第二盘管31或第一盘管20内;

例如,当右侧的第一梯形块37与右侧的第二梯形块36相配合时,右侧的挤压板24向右移动,左侧的挤压板24也会向右移动(左侧的第一梯形块37与左侧的第二梯形块36不接触),此时,右侧的挤压板24会将右侧的调速箱22内的冷却液推入到右侧的第一盘管20内,右侧第一盘管20内的冷却液会回流到冷却箱23中,而左侧的挤压板24向右移动,左侧的调速箱22内产生负压,会将左侧的第一盘管20内的冷却液吸入左侧的调速箱22内;

之后当左侧的第一梯形块37与左侧的第二梯形块36相配合时,左侧的挤压板24向左移动,右侧的挤压板24也会向左移动(右侧的第一梯形块37与右侧的第二梯形块36不接触),此时,左侧的挤压板24会将左侧的调速箱22内的冷却液推入到第二盘管31内,也就是说此时左侧的调速箱22内的冷却液是上一步中从左侧的第一盘管20吸入到左侧的调速箱22内的冷却液,而右侧的挤压板24向左移动产生负压,第二盘管31内的冷却液会进入到右侧的调速箱22内,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冷循环通道,且随着第一梯形块37与第二梯形块36的每一次配合,冷却液都会产生一次流动,从而在冷却箱23内冷却块的作用下,冷却液的温度波动较小,冷却的效果更佳;

同样的,上述水冷的流通是一个逆时针的方向运行,亦可采用顺时针的方向运行,且第一盘管20盘设于第二导热条19周侧,第二盘管31盘设于两个第一导热条17周侧,可以更加有效的完成降温;而通过风冷和水冷的结合,风可以第一盘管20和第二盘管31上散发的冷气吹拂到第一导热条17和第二导热条19上,使得上述结构降温效果更佳,降温效果更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安装简易快速的窄边框窗扇框架结构
  • 液晶显示屏边框圆角衔接结构
  • 一种窄边框高散热的车载液晶显示屏背光源结构
  • 一种窄边框高散热的车载液晶显示屏背光源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649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