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跨骑式车辆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跨骑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式车辆。

背景技术

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9-301244号中公开一种具有托架的机动二轮车。托架配设于头管的前方。托架用于装载行李。

发明内容

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9-301244号中,托架具有靠背支承部。靠背支承部经由支架被螺栓紧固于前叉。由此,托架被固定于前叉。在该情况下,当在托架的载置部装载行李时,由所装载的行李产生的力矩会作用于支承托架的前叉。其结果,具有在将行李装载于托架时对车身产生的力矩变大的问題。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方式为一种跨骑式车辆,具有头管和托架,其中,所述头管构成车身;所述托架被配设于所述头管的前方且能够装载行李,所述跨骑式车辆具有仪表支撑件和安装部,其中,所述仪表支撑件位于比所述头管靠前方且比所述托架靠后方的位置,用于安装仪表;所述安装部用于将所述托架安装于所述车身,所述安装部被至少安装于所述仪表支撑件。

由此,托架与仪表支撑件的连接部位接近托架。其结果,能够减小在将行李装载于托架时对车身产生的力矩。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跨骑式车辆还具有上梁,该上梁被枢支于所述头管,所述上梁的上端部在所述仪表支撑件的后方位于该仪表支撑件的上方。

由此,当乘坐于跨骑式车辆的乗员观察前方时,安装部因上梁而不易视觉观察。其结果,能够提高跨骑式车辆的外观性。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跨骑式车辆还具有前照灯,该前照灯被配设于所述头管的前方,所述托架具有装载部和延伸部,其中,所述装载部用于载置所述行李;所述延伸部从所述装载部向上方延伸,所述前照灯位于所述装载部的下方。

由此,能够避免托架妨碍前照灯的配光。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仪表在所述装载部的后方被固定于所述仪表支撑件,所述装载部具有随着接近所述仪表而扩展的形状,所述托架还具有折弯部,该折弯部从所述装载部的后端部向所述仪表支撑件延伸,从所述仪表的侧方到后方向所述跨骑式车辆的车宽方向内侧折弯。

由此,能够确保仪表的配置空间的同时将托架和仪表安装于仪表支撑件。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托架还具有直线部,该直线部从所述装载部的后端部向后方呈直线状延伸且与所述折弯部连结,在所述直线部上安装有用于安装挡风板的安装支撑件。

由此,能够确保仪表的配置空间的同时在跨骑式车辆的前部安装挡风板。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仪表支撑件被安装于所述上梁,俯视观察时位于比所述上梁靠前方的位置。

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在将行李装载于托架时对车身产生的力矩。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跨骑式车辆还具有下梁,该下梁被枢支于所述头管,多个所述安装部是第1安装部和第2安装部,其中,所述第1安装部具有将所述托架紧固于所述仪表支撑件的第1紧固部;所述第2安装部具有将所述托架紧固于所述下梁的第2紧固部。

由此,由于托架被紧固于车身的上部和下部,因此能够将托架牢固地固定于车身。另外,由于托架和车身不是联结后被一起固定,因此能够不易使各紧固部松动。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托架具有棒状部件的外框,所述安装部具有通过使所述托架的后端部形成为平面状而构成的平面部,所述平面部与所述仪表支撑件面接触。

由此,能够同时提高托架相对于仪表支撑件的安装性和安装部的外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图2是将头管周边放大后的左视图。

图3是将前照灯周边放大后的主视图。

图4是将托架、仪表及顶梁(top bridge)周边放大后的俯视图。

图5是将仪表、仪表支撑件及顶梁周边放大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跨骑式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0的左视图。机动二轮车10通过将动力单元12的驱动力经由传动链条14向后轮16传递而行驶。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机动二轮车10前进的方向为前方,对前后、左右及上下的方向进行说明。

机动二轮车10具有车身框架18(车身)。在车身框架18的前端部配设有头管22。头管22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转向柱20。在转向柱20的上端部固定有作为上梁的顶梁24。在转向柱20的下端部固定有作为下梁的底梁26。

顶梁24和底梁(bottom bridge)26对左右一对前叉28进行支承。各前叉28以使前轮30可旋转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在各前叉28上覆盖有圆筒状的灯支撑件保持架32。

在顶梁24的上部固定有车把杆36。车把杆36具有左右一对车把把手34(参照图3)。在车把杆36上固定有2个闪光灯38和2个后视镜40。2个闪光灯38是左右一对方向指示器。2个后视镜40配置于车把杆36的左右两侧。在灯支撑件保持架32的前方固定有前照灯支撑件44。前照灯支撑件44对前照灯42进行支承。

在顶梁24的前方配设有仪表46和附件插座(accessory socket)48。在顶梁24的前方配设有作为行李架的托架50。托架50配设于前照灯42的上方。在托架50的后部安装有作为安装支撑件的挡风板支撑件52。在挡风板支撑件52上安装有挡风板54。在挡风板支撑件52的后部设置有棒状部件56。在棒状部件56上铺设有线束(未图示)等。

在车身框架18的下部悬挂有动力单元12。动力单元12一体地构成发动机和变速器。在动力单元12的左侧安装有换挡踏板58。用于驾驶员(乘员)放置脚部的脚踏60设置为左右一对。在动力单元12的后方设置有枢轴64。枢轴64设置于车身框架18的下端部。枢轴64以可摆动的方式支承摆臂62。摆臂62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后轮16。在枢轴64的下方配置有中心支架66和侧支架68。

动力单元12的驱动力经由传动链条14向后轮16传递。在摆臂62上安装有链条罩70和左右一对后脚踏72。链条罩70覆盖传动链条14的上方。在车身框架18的后部连续地形成有金属制的后挡泥板74。摆臂62的后端部经由左右一对后减震器76悬挂于车身框架18的后部。

在驾驶员就座的座椅78的下方配设有燃料箱80。动力单元12的上方的车身框架18被车身罩82覆盖。车身框架18和车身罩82具有从前方朝向后方向下方倾斜的形状。车身框架18和车身罩82中的位于座椅78与车把杆36之间的部分构成为跨骑部84。驾驶员用脚部跨骑于跨骑部84。在跨骑部84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行李架86。行李架86沿车身罩8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多个支撑件88从行李架86向下方延伸。多个支撑件88贯穿车身罩82而与车身框架18连结。据此,行李架86被固定于车身框架18。

在燃料箱80的左侧配设有空气滤清器箱90。空气滤清器箱90的进气管92从后减震器76的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通过而与罩部件96连接。罩部件96安装于后托架94。

后托架94固定于后挡泥板74的上部。在后挡泥板74的左侧配设有收纳箱98。收纳箱98悬挂于后托架94。在后挡泥板74的后部固定有尾灯100和左右一对闪光灯102。

图2是将图1的头管22周边放大后的左视图。另外,图3是将图1的前照灯42周边放大后的主视图。

以接近右侧的车把把手34的方式固定有开关盒104。在开关盒104中设置有启动开关等。以接近左侧的车把把手34的方式固定有开关盒106。在开关盒106中设置有喇叭开关等。在各开关盒104、106的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分别固定有后视镜40的支撑件108。

各闪光灯38具有透镜。各闪光灯38通过由橡胶等形成的支撑件部件112固定于车把杆36。在车把杆36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车把把手34。

参照图1~图5来说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机动二轮车10的特征性结构。特征性结构是指,与托架50安装于车身框架18有关的结构。如上所述,托架50配设于构成车身框架18的头管22的前方。托架50能够装载行李。

如图2、图3及图5所示,在头管22与托架50之间配设有仪表支撑件120。在仪表支撑件120上安装有仪表46。仪表支撑件120配设于头管22的前方且托架50的后方。仪表支撑件120为平板状的部件。仪表支撑件120固定于顶梁24的底面。仪表支撑件120在图5的俯视观察中位于比顶梁24靠前方的位置。因此,如图2所示,顶梁24的上端部24a位于仪表支撑件120的后方且位于仪表支撑件120的上方。仪表支撑件120随着接近头管22而向斜下方倾斜。仪表支撑件120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与仪表46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

在仪表支撑件120中的比顶梁24靠前方的部分,沿左右形成有安装孔(未图示)。仪表46以贯插于右侧的安装孔的状态被固定于仪表支撑件120。附件插座48以贯插于左侧的安装孔的状态被固定于仪表支撑件120。

托架50通过连结圆筒管等棒状部件122而构成。托架50具有装载部124和延伸部126。装载部124在前照灯42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延伸。行李被载置于装载部124。延伸部126从装载部124的后部向上方延伸。在将行李载置于装载部124时,延伸部126作为用于行李抵接的靠背部发挥功能。

装载部124在图4的俯视观察中具有随着接近仪表46而车宽方向上的宽度扩展的形状。装载部124的左右后端部朝向仪表支撑件120延伸。更详细而言,棒状部件122形成装载部124的外框128。棒状部件122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形成装载部124的左右后端部。即,棒状部件122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在图4的俯视观察中分别具有直线部130和折弯部132。各直线部130朝向后方且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呈直线状延伸。各折弯部132在直线部130的后端且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折弯,并向后方延伸。

各折弯部132的后端部延伸至仪表支撑件120的左右端部。各折弯部132的后端部构成为形成平面状的平面部134。各平面部134与仪表支撑件120的上表面进行面接触。在各平面部134形成有螺纹孔(未图示)。在仪表支撑件120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螺纹孔(未图示)。各平面部134的螺纹孔与仪表支撑件120的各螺纹孔连通。通过由螺钉部件136(第1紧固部)将平面部134的螺纹孔与仪表支撑件120的螺纹孔旋合而各平面部134被紧固于仪表支撑件120。因此,托架50经由各平面部134和各螺钉部件136被安装于仪表支撑件120。

这样,由各平面部134和各螺钉部件136构成用于将托架50安装于车身框架18(顶梁24)的第1安装部144。此外,在图2的侧视观察中,在托架50的直线部130向下方折弯延伸的前端形成有第1安装部144。第1安装部144在高度方向上与前照灯42重合。

在左右的直线部130上安装有挡风板支撑件52。各挡风板支撑件52从各直线部130向上方延伸。各挡风板支撑件52的前端部朝向上方向后方略微倾斜。挡风板54通过多个螺钉部件138安装于各挡风板支撑件52的前端部。由此,挡风板54被配置于延伸部126的后方。

在各挡风板支撑件52的后端部连结有圆筒管等棒状部件56。棒状部件56在车把杆36的前方且仪表46及仪表支撑件120的上方沿车宽方向延伸。棒状部件56的左右两端部以沿着各挡风板支撑件52的后端部的状态固定于各挡风板支撑件52的后端部。具体而言,棒状部件56的左右两端部以位于比各挡风板支撑件52的后端部靠后方的状态支承于各挡风板支撑件52的后端部。

在托架50上连结有一对托架支承部140。托架支承部140从装载部124的底部通过前照灯42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而向下方延伸,并与底梁26连结。具体而言,托架支承部140由圆筒管等棒状部件构成。一对托架支承部140在图3的主视观察中,从装载部124的底部的左右两侧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托架支承部140在前照灯42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部位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折弯,并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这样,左右一对托架支承部140从装载部124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向下方延伸,并延伸至底梁26的前方。即,在图3的主视观察中,左右一对托架支承部140以从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包围前照灯42的方式,从装载部124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向下方延伸。另外,各托架支承部140在图1及图2的侧视观察中,从装载部124的底部向斜下后方倾斜地延伸。

在托架支承部140的下端部形成有螺纹孔(未图示)。另外,在底梁26上形成有螺纹孔(未图示)。托架支承部140的下端部的螺纹孔与底梁26的螺纹孔连通。因此,通过将螺钉部件142(第2紧固部)旋合于这些螺纹孔,托架支承部140被紧固于底梁26。由此,托架50经由托架支承部140的下端部和各螺钉部件142被安装于底梁26。

这样,由下方的托架支承部140的下端部和各螺钉部件142构成用于将托架50安装于车身框架18(底梁26)的第2安装部145。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采用各种结构。

以下记载能够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掌握的发明。

本发明的方式为一种跨骑式车辆(10),具有头管(22)和托架(50),其中,所述头管构成车身(18);所述托架被配设于所述头管(22)的前方且能够装载行李,所述跨骑式车辆(10)具有仪表支撑件(120)和安装部(144、145),其中,所述仪表支撑件位于比所述头管(22)靠前方且比所述托架(50)靠后方的位置,用于安装仪表(46);所述安装部用于将所述托架(50)安装于所述车身(18),所述安装部(144、145)被至少安装于所述仪表支撑件(120)。

由此,托架与仪表支撑件的连接部位接近托架。其结果,能够减小在将行李装载于托架时对车身产生的力矩。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跨骑式车辆(10)还具有上梁(24),该上梁被枢支于所述头管(22),所述上梁(24)的上端部(24a)在所述仪表支撑件(120)的后方位于该仪表支撑件(120)的上方。

由此,当乘坐于跨骑式车辆的乘员观察前方时,安装部因上梁而不易视觉观察。其结果,能够提高跨骑式车辆的外观性。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跨骑式车辆(10)还具有前照灯(42),该前照灯被配设于所述头管(22)的前方,所述托架(50)具有装载部(124)和延伸部(126),其中,所述装载部用于载置所述行李;所述延伸部从所述装载部(124)向上方延伸,所述前照灯(42)位于所述装载部(124)的下方。

由此,能够避免托架妨碍前照灯的配光。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仪表(46)在所述装载部(124)的后方被固定于所述仪表支撑件(120),所述装载部(124)具有随着接近所述仪表(46)而扩展的形状,所述托架(50)还具有折弯部(132),该折弯部从所述装载部(124)的后端部向所述仪表支撑件(120)延伸,从所述仪表(46)的侧方到后方向所述跨骑式车辆(10)的车宽方向内侧折弯。

由此,能够确保仪表的配置空间的同时将托架和仪表安装于仪表支撑件。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托架(50)还具有直线部(130),该直线部从所述装载部(124)的后端部向后方呈直线状延伸且与所述折弯部(132)连结,在所述直线部(130)上安装有用于安装挡风板(54)的安装支撑件(52)。

由此,能够确保仪表的配置空间的同时在跨骑式车辆的前部安装挡风板。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仪表支撑件(120)被安装于所述上梁(24),俯视观察时位于比所述上梁(24)靠前方的位置。

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在将行李装载于托架时对车身产生的力矩。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跨骑式车辆(10)还具有下梁(26),该下梁被枢支于所述头管(22),多个所述安装部(144、145)是第1安装部(144)和第2安装部(145),其中,所述第1安装部具有将所述托架(50)紧固于所述仪表支撑件(120)的第1紧固部(136);所述第2安装部具有将所述托架(50)紧固于所述下梁(26)的第2紧固部(142)。

由此,由于托架被紧固于车身的上部和下部,因此能够将托架牢固地固定于车身。另外,由于托架和车身不是联结后被一起固定,因此能够不易使各紧固部松动。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所述托架(50)具有棒状部件(122)的外框(128),所述安装部(144)具有通过使所述托架(50)的后端部形成为平面状而构成的平面部(134),所述平面部(134)与所述仪表支撑件(120)面接触。

由此,能够同时提高托架相对于仪表支撑件的安装性和安装部的外观性。

相关技术
  • 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
  • 跨骑型车辆
  • 跨骑式车辆、跨骑式车辆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跨骑式车辆、跨骑式车辆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分类

06120116499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