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可调式智能降噪耳机及其降噪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一种可调式智能降噪耳机及其降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降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式智能降噪耳机及其降噪方法。

背景技术

头戴式耳机一般是由头带、耳壳以及发声单元构成,使用时将头带佩戴在头部,将耳壳对准耳部,发声单元连接电子设备发出声音信息,使用者便可以听到所发出的声音,耳机接受来自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可与媒体播放器分离,仅利用一个插头就能连接,能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独自聆听音响,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

但是一般的传统耳机在使用时,外界的环境杂音会影响使用者听取声音的效果,而传统的头带式耳机并不具备可以隔绝这些环境噪音的功能,从而对使用者的对音频的听取造成影响;

其次,传统的头戴式耳机在贴近耳朵部位的扬声器周围会设置海绵垫,利用海绵垫可以使使用者的耳朵更加舒适,但是这种结构会让使用者的耳朵部位的空气难以流通,在炎热的环境下,使用者的耳部会燥热难耐,而传统的头戴式耳机并不具备将使用者耳部周围空气进行冷却的功能;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调式智能降噪耳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智能降噪耳机及其降噪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智能降噪耳机及其降噪方法,包括耳机组件,所述耳机组件的外侧两端均设有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的内侧均设有冷却耳罩组件,将耳机组件套在使用者头部,降噪组件在工作状态下可以隔绝外界杂音,使耳机组件所发出的声音不被外界噪音所干扰,冷却耳罩组件在工作状态下可以使耳机组件与耳部的接触部位的空气进行冷却,从而使使用者的耳部更加舒适;

所述耳机组件包括有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耳机壳体上均活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之间连接有耳机头带,所述耳机壳体的外侧安装有开关件,所述耳机壳体的外侧设有音量控制组件,所述耳机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发声元件,所述开关件、音量控制组件均与发声元件电性连接,所述耳机壳体均固定安装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音孔,发声元件接受来自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并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使用者的耳部贴近密封罩便可以听到声音,密封罩上开设的音孔可以使声音更好的发出,耳机头带可以将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开关件可以控制设备的开启与关闭,音量控制组件可以控制设备所发出声音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降噪组件包括有隔音套壳,所述隔音套壳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耳机壳体的外侧,所述隔音套壳将密封罩套住,所述隔音套壳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隔音套壳的内部注有冷媒液,所述隔音套壳的内部前侧设有排出泵,所述排出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出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出管贯穿耳机壳体并与其固定套接,所述隔音套壳的内部后侧设有回收泵,所述回收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贯穿耳机壳体并与其固定套接,所述隔音套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微小型真空泵,所述微小型真空泵与隔音套壳的内部空腔相互连通,该设备的声音从密封罩所开设的音孔处发出,隔音套壳将其套接从而可以隔绝音孔部位与外界环境,当微小型真空泵启动时,使隔音套壳的内部空腔开始负压,隔音套壳内部所注有的冷媒液开始汽化,达到一定真空度后,排出泵将汽化的冷媒液驱动并排出隔音套壳的内部,此时隔音套壳的内部空腔处于接近真空的状态,从而使外界噪声被隔绝,从而使其所罩住的密封罩处的发声不被外界噪声所干扰,从而实现其降噪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耳罩组件包括有环形基座,所述环形基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套接在隔音套壳与密封罩之间,所述环形基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环套,所述活动环套的外端固定安装有海绵垫环,所述活动环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热曲管,所述换热曲管的外端管道入口固定安装有吸气风机,所述换热曲管的内侧管道出口固定安装有排气风机,所述活动环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基座的前侧与排出管的管道末端相互连通,所述环形基座的后侧与回收管的管道末端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环套收纳在环形基座中时,吸气风机位于隔音套壳的内侧并被遮挡,所述活动环套从环形基座中伸出时,吸气风机从隔音套壳处漏出,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排出泵电性连接,当微小型真空泵启动使隔音套壳的内部空腔开始负压,隔音套壳内部所注有的冷媒液开始汽化,达到一定真空度后,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使用者耳部温度较高时,启动排出泵将汽化的冷媒液通过排出管排入到环形基座的内部,并使活动环套从环形基座中伸出,使得吸气风机漏出,此时汽化的冷媒液在吸收热量,不断与换热曲管中的气流进行换热,在吸气风机的驱动下,空气从外界被吸入并经过换热曲管被吸热变冷,并从排气风机处排入使用者耳部环境周围,从而达到冷却的效果,汽化后的冷媒液在回收泵的驱动下通过回收管重新吸回冷媒液的内部。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设有降噪组件,该设备的声音从密封罩所开设的音孔处发出,隔音套壳将其套接从而可以隔绝音孔部位与外界环境,当微小型真空泵启动时,使隔音套壳的内部空腔开始负压,隔音套壳内部所注有的冷媒液开始汽化,达到一定真空度后,排出泵将汽化的冷媒液驱动并排出隔音套壳的内部,此时隔音套壳的内部空腔处于接近真空的状态,从而使外界噪声被隔绝,从而使其所罩住的密封罩处的发声不被外界噪声所干扰,从而实现其降噪的功能。

2.本发明设有冷却耳罩组件,当微小型真空泵启动使隔音套壳的内部空腔开始负压,隔音套壳内部所注有的冷媒液开始汽化,达到一定真空度后,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使用者耳部温度较高时,启动排出泵将汽化的冷媒液通过排出管排入到环形基座的内部,并使活动环套从环形基座中伸出,使得吸气风机漏出,此时汽化的冷媒液在吸收热量,不断与换热曲管中的气流进行换热,在吸气风机的驱动下,空气从外界被吸入并经过换热曲管被吸热变冷,并从排气风机处排入使用者耳部环境周围,从而达到冷却的效果,汽化后的冷媒液在回收泵的驱动下通过回收管重新吸回冷媒液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耳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降噪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降噪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冷却耳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冷却耳罩组件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换热曲管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耳机组件;101、耳机壳体;102、安装架;103、耳机头带;104、开关件;105、音量控制组件;106、发声元件;107、密封罩;2、降噪组件;201、隔音套壳;202、冷媒液;203、排出泵;204、排出管;205、回收泵;206、回收管;207、微小型真空泵;3、冷却耳罩组件;301、环形基座;302、活动环套;303、海绵垫环;304、换热曲管;305、吸气风机;306、排气风机;307、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可调式智能降噪耳机及其降噪方法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智能降噪耳机及其降噪方法,包括耳机组件1,所述耳机组件1的外侧两端均设有降噪组件2,所述降噪组件2的内侧均设有冷却耳罩组件3;

在本实施例中,该耳机在使用时,可将耳机组件1套在使用者头部,降噪组件2在工作状态下可以隔绝外界杂音,使耳机组件1所发出的声音不被外界噪音所干扰,冷却耳罩组件3在工作状态下可以使耳机组件1与耳部的接触部位的空气进行冷却,从而使使用者的耳部更加舒适,上述各组件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会在后续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2,所述耳机组件1包括有耳机壳体101,所述耳机壳体10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耳机壳体101上均活动安装有安装架102,所述安装架102之间连接有耳机头带103,所述耳机壳体101的外侧安装有开关件104,所述耳机壳体101的外侧设有音量控制组件105,所述耳机壳体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发声元件106,所述开关件104、音量控制组件105均与发声元件106电性连接,所述耳机壳体101均固定安装有密封罩107,所述密封罩107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音孔;

在本实施例中,发声元件106接受来自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并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使用者的耳部贴近密封罩107便可以听到声音,密封罩107上开设的音孔可以使声音更好的发出,耳机头带103可以将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开关件104可以控制设备的开启与关闭,音量控制组件105可以控制设备所发出声音的大小,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使用的常规技术手段,因此不做具体说明。

参照图3和图4,所述降噪组件2包括有隔音套壳201,所述隔音套壳20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耳机壳体101的外侧,所述隔音套壳201将密封罩107套住,所述隔音套壳20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隔音套壳201的内部注有冷媒液202,所述隔音套壳201的内部前侧设有排出泵203,所述排出泵2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出管204,所述排出管204贯穿耳机壳体101并与其固定套接,所述隔音套壳201的内部后侧设有回收泵205,所述回收泵20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回收管206,所述回收管206贯穿耳机壳体101并与其固定套接,所述隔音套壳2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微小型真空泵207,所述微小型真空泵207与隔音套壳201的内部空腔相互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该设备的声音从密封罩107所开设的音孔处发出,隔音套壳201将其套接从而可以隔绝音孔部位与外界环境,当微小型真空泵207启动时,使隔音套壳201的内部空腔开始负压,隔音套壳201内部所注有的冷媒液202开始汽化,达到一定真空度后,排出泵203将汽化的冷媒液202驱动并排出隔音套壳201的内部,此时隔音套壳201的内部空腔处于接近真空的状态,从而使外界噪声被隔绝,从而使其所罩住的密封罩107处的发声不被外界噪声所干扰,从而实现其降噪的功能。

参照图5-图7,所述冷却耳罩组件3包括有环形基座301,所述环形基座30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套接在隔音套壳201与密封罩107之间,所述环形基座30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环套302,所述活动环套302的外端固定安装有海绵垫环303,所述活动环套3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热曲管304,所述换热曲管304的外端管道入口固定安装有吸气风机305,所述换热曲管304的内侧管道出口固定安装有排气风机306,所述活动环套30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07,所述环形基座301的前侧与排出管204的管道末端相互连通,所述环形基座301的后侧与回收管206的管道末端相互连通,所述活动环套302收纳在环形基座301中时,吸气风机305位于隔音套壳201的内侧并被遮挡,所述活动环套302从环形基座301中伸出时,吸气风机305从隔音套壳201处漏出,所述温度传感器307与排出泵203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微小型真空泵207启动使隔音套壳201的内部空腔开始负压,隔音套壳201内部所注有的冷媒液202开始汽化,达到一定真空度后,当温度传感器307检测到使用者耳部温度较高时,启动排出泵203将汽化的冷媒液202通过排出管204排入到环形基座301的内部,并使活动环套302从环形基座301中伸出,使得吸气风机305漏出,此时汽化的冷媒液202在吸收热量,不断与换热曲管304中的气流进行换热,在吸气风机305的驱动下,空气从外界被吸入并经过换热曲管304被吸热变冷,并从排气风机306处排入使用者耳部环境周围,从而达到冷却的效果,汽化后的冷媒液202在回收泵205的驱动下通过回收管206重新吸回冷媒液202的内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微小型真空泵207启动后,将隔音套壳201内部的空间负压并达到一定的真空度后便可关闭微小型真空泵207,从而避免微小型真空泵207的运转所产生的噪音对耳机所发出的声音造成影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该设备的声音从密封罩107所开设的音孔处发出,隔音套壳201将其套接从而可以隔绝音孔部位与外界环境,当微小型真空泵207启动时,使隔音套壳201的内部空腔开始负压,隔音套壳201内部所注有的冷媒液202开始汽化,达到一定真空度后,排出泵203将汽化的冷媒液202驱动并排出隔音套壳201的内部,此时隔音套壳201的内部空腔处于接近真空的状态,从而使外界噪声被隔绝,从而使其所罩住的密封罩107处的发声不被外界噪声所干扰,从而实现其降噪的功能,当微小型真空泵207启动使隔音套壳201的内部空腔开始负压,隔音套壳201内部所注有的冷媒液202开始汽化,达到一定真空度后,当温度传感器307检测到使用者耳部温度较高时,启动排出泵203将汽化的冷媒液202通过排出管204排入到环形基座301的内部,并使活动环套302从环形基座301中伸出,使得吸气风机305漏出,此时汽化的冷媒液202在吸收热量,不断与换热曲管304中的气流进行换热,在吸气风机305的驱动下,空气从外界被吸入并经过换热曲管304被吸热变冷,并从排气风机306处排入使用者耳部环境周围,从而达到冷却的效果,汽化后的冷媒液202在回收泵205的驱动下通过回收管206重新吸回冷媒液202的内部。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降噪空气导管麦克风、降噪安全耳机及降噪安全蓝牙耳机
  • 一种降噪耳机的配置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降噪耳机
  • 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耳机降噪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65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