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降低原油与CO2最小混相压力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一种降低原油与CO2最小混相压力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降低原油与CO

背景技术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激增,CO

目前,CO

随着油藏的更深入的开采,大量油藏都进入了三次采油的阶段。针对一部分埋藏较深以及原油较重的油藏进行CO

宋新民等人研究的《中国石油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技术进展及展望》中指出,虽然目前国际普遍认为C

目前,降低CO

添加共溶剂的方法可以达到降低CO

超临界CO

碳氢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只有在CO

目前已有的研究中的降混剂的降混幅度大部分在23%以下,因此亟需研究一种不仅能够降低C

同时,根据油藏深度以及油藏位置,井下温度是变化的,当油藏温度发生变化时,如何保障降混效果,也要纳入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原油与CO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原油与CO

本此研究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的增强CO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降低原油与CO

(1)注入:先将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超临界CO

(2)焖井:待注入完成后焖井,使得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随着超临界CO

(3)驱替:待焖井结束后,注入CO

(4)当日产油量下降至1t/d,结束本轮次的生产,重复步骤(1)至步骤(3),直至累计产油量达到预期值停止采油。

优选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占储层中原油质量的0.5%-1.3%。

优选的,当储层的温度t介于60℃≤t<75℃,选择注入占储层中原油质量的0.5wt%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储层的温度介于75℃≤t<90℃,选择注入占储层中原油质量的0.8wt%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储层温度介于90℃≤t<105℃,选择注入占储层中原油质量的1.0wt%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储层温度介于105℃≤t≤120℃,选择注入占储层中原油质量的1.3wt%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超临界CO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焖井时长为30d。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采用近混相驱的驱替方式。经实验验证,近混相驱驱油效率接近混相驱,同时近混相驱注入压力更低,所需成本相较混相驱更少,经济效益更高。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CO

优选的,储层类型为C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降低原油与CO

(2)本发明针对原油组分C

(3)本发明提供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大的温度适用性范围,可以在60~120℃范围内选择不同的浓度进行使用,在不同储层温度实现良好的降混效果。

(4)本发明注入时使用的近混相驱能够实现和混相驱几乎相同的采收率,同时采用近混相驱能够在降低混相压力25.35%的基础上,再减少(10%~15%)MMP的注入压力,采用近混相驱所需成本相较混相驱更少,经济效益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验例2不同表活剂降低混相压力程度柱状图;

图2为实验例3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Span20和1712氟表面活性剂SMF不同比例降低混相压力程度柱状图;

图3为实验例4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浓度降低混相压力程度柱状图;

图4为实验例6未添加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采收率柱状图;

图5为实验例6添加1.0wt%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采收率柱状图;

图6为模拟例1未添加表活剂的可视化油气混溶情况模拟图;

图7为模拟例1添加1.0wt%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可视化油气混溶情况模拟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降低原油与CO

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注入:将体积比为1:(100-120)的降混剂SF和超临界CO

(2)焖井:待注入完成后焖井30d,使得SF能随着超临界CO

(3)待焖井结束后,注入CO

(4)当日产油量下降至1t/d,结束本轮次的生产,重复步骤(1)至步骤(3),直至累计产油量达到预期值。

当储层的温度t介于60℃≤t<75℃,选择注入占储层中原油质量的0.5wt%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储层的温度介于75℃≤t<90℃,选择注入占储层中原油质量的0.8wt%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储层温度介于90℃≤t<105℃,选择注入占储层中原油质量的1.0wt%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储层温度介于105℃≤t≤120℃,选择注入占储层中原油质量的1.3wt%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实验例1

实验用油碳数分布测定

实验用油来源:某低渗油藏原油。

表1

表1是原油组分测定后给出的C

实验例2

利用界面张力消失法筛选非离子降混剂

一、实验目的

测试八种表面活性剂加入原油后的IFT(平衡界面张力)随压力变化,利用界面张力消失法测原油中加入不同表活剂后的MMP,并计算降混率。

二、实验条件

(1)实验温度:90℃;

(2)实验用气:二氧化碳,纯度99.99%,青岛信科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3)实验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712氟表面活性剂SMF是一种具有高表面活性的非离子氟化表面活性剂,可有效降低油气的IFT。购自福建三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FCO-80是一种非离子型氟表面活性剂,易溶于酮类、卤代烃类等有机溶剂。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较好的相容性。表面活性剂FCO-80可以降低气液IFT,增强油基体系的分散性、流平性和润湿性;因此,它们也被广泛应用于清洗、涂装等行业,购自中国广州杰路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pan20/60/80通常用作气相色谱的固定液、乳化剂和润湿剂,购自国药有限公司;AP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临沂亿群化工,含量99%;AEO-9(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购自于无锡桑德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活性物含量≥99%,为无色透明液体;SPO-15(脂肪醇聚氧丙烯醚),购自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

(4)实验用油:实验例1使用原油;

(5)实验仪器:Tracker-H界面张力仪,法国TECLIS公司生产,最高工作压力20MPa,最高工作温度200℃。

三、实验步骤:1)清洁管线、高温高压反应釜。2)针管中吸入去离子水,在常温常压下对界面张力仪进行校正。3)连接实验仪器,加热高温高压反应釜至实验温度(90℃),注入CO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每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1wt%浓度加入到原油中,测得原油的降混率(见图1)。从结果可以得出,SMF和Span20具有最佳的降混效果能够达到15.42%和15.76%的降混率。因此最终选择1712氟表面活性剂SMF和Span20进行后续的复配。

实验例3

Span20和1712氟表面活性剂SMF不同比例的复配

一、实验目的:测试Span20和1712氟表面活性剂SMF以总质量浓度为1wt%(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占原油总质量的比例,下同),不同质量例加入原油后的IFT(平衡界面张力)随压力变化,利用界面张力消失法测原油中加入不同比例表活剂后的MMP,并计算降混率。

二、实验条件

(1)实验温度:90℃;

(2)实验用气:二氧化碳,纯度99.99%,青岛信科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3)实验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20,、1712氟表面活性剂SMF;

(4)实验用油:实验例1使用原油;

(5)实验仪器:Tracker-H界面张力仪,法国TECLIS公司生产,最高工作压力20MPa,最高工作温度200℃。

三、实验步骤:

与实验例1的步骤相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如图2所示,通过以2:8、3:7、4:6、1:1、6:4、7:3、8:2七个质量例的复配,最终测定Span20和1712氟表面活性剂SMF以总质量浓度为1wt%,Span20与SMF质量比为1:1时具有25.35%的降混率,降混效果最好。而且复配后得到的SF能够实现的降混率,远高于Span20或SMF单独使用时能够实现的降混率,这说明两者的复配实现了协同作用,促进了SF进一步提升降混率。

实验例4

Span20和1712氟表面活性剂SMF不同浓度的复配

一、实验目的:测试等质量比Span20和1712氟表面活性剂SMF,以不同质量浓度加入原油后的IFT(平衡界面张力)随压力变化,利用界面张力消失法测原油中加入不同比例表活剂后的MMP,并计算降混率。

二、实验条件

(1)实验温度:90℃;

(2)实验用气:二氧化碳,纯度99.99%,青岛信科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3)实验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20,1712氟表面活性剂SMF;

(4)实验用油:实验例1使用原油;

(5)实验仪器:Tracker-H界面张力仪,法国TECLIS公司生产,最高工作压力20MPa,最高工作温度200℃。

三、实验步骤:

与实验例1的步骤相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如图3所示,通过将质量浓度为0.25%、0.5%、0.8%、1.0%、1.3%、1.5%六个浓度区间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混合最终测定,当等质量Span20和1712氟表面活性剂SMF复配成SF后,在实验条件限定为90℃时,原油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0wt%的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时,降混效果最好,降混率为25.35%。

实验例5

利用界面张力消失法测定0.5wt%、0.8wt%、1.0wt%以及1.3wt%SF复配表活剂的温度适应性研究

一、实验目的:测试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SF降低混相压力程度。

二、实验条件

(1)实验温度:60℃、75℃、90℃、105℃、120℃;

(2)实验用气:二氧化碳,纯度99.99%,青岛信科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3)实验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5wt%SF、0.8wt%SF、1.0wt%SF以及1.3wt%SF;

(4)实验用油:实验例1使用原油;

(5)实验仪器:Tracker-H性界面张力仪,法国TECLIS公司生产,最高工作压力20MPa,最高工作温度200℃。

三、实验步骤:

将不同浓度的SF加入到原油中充分搅拌后,放置于烘箱内恒温一段时间,确保表活剂均匀分散在原油中,之后对原油样品进行IFT不同温度下的IFT随压力变化测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温度较高时,油气分子的能量更高,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更加剧烈,因此需要更多的表活剂分子参与,才能够达到较好的降混效果。但是当温度较低时,油气分子的作用力减弱,过量的表活剂分子反而会结合CO

表2

实验例6

利用一维岩心驱替实验测定原油中添加1wt%表活剂SF后不同压力下的采收率变化

一、实验目的:测试添加表活剂SF之后近混相到混相压力的采收率变化情况,以验证表活剂SF在实际开采过程对原油采收率的增加幅度。

二、实验条件

(1)实验温度:90℃;

(2)实验用气:二氧化碳,纯度99.99%,青岛信科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3)实验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wt%SF;

(4)实验用油:实验例1使用原油;

(5)实验岩心:天然岩心,水测渗透率30~40mD;

(6)实验仪器:岩心夹持器、回压阀、柱塞泵、压力采集器,中间容器;

(7)驱替压力点:驱替实验设计原油中添加和未添加表活剂SF两组对照实验,每组实验设置5个驱替压力点。同时每组实验选定三个非混相压力点、一个近混相压力点和一个混相压力点。

未添加表活剂SF的原油和CO

同样原油中添加表活剂SF之后,原油和CO

三、实验步骤:

(1)岩心抽真空饱和水,测孔隙体积以及水测渗透率;

(2)在实验温度下进行油驱水,测定岩心含油饱和度及束缚水饱和度;

(3)注CO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未加入表活剂之前,近混相和混相驱采出程度分别为78.06%和81.38%(见图4),加入表活剂SF之后,CO

模拟例1

利用分子模拟软件测试原油中添加1wt%SF后,表活剂SF的降低混相压力微观机理一、模拟目的:通过模拟手段从分子尺度直观的看到加入表活剂的混溶情况

二、模拟条件

(1)模拟温度:90℃;

(3)实验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式:Span20:C

三、模拟步骤:

(1)首先利用Visualizer Tools模块构建油相分子,CO

(2)后利用AC模块建立了由油相盒子、CO

(3)其中实际原油C

(4)模型采用等温等压系综(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ensemble,NPT)。系综内粒子数、温度与压力恒定不变。其中系统的温度由Nosé-Hoover温度控温方法控制,压力由Berendsen方法控制。

四、模拟结果与分析

模拟的可视化结果中,红色的代表CO

通过分析添加表活剂分子之后的油气相互作用能可以得知:未添加表活剂的油气体系的平均相互作用能为-1002.29kCal/mol,在加入Span 20、1712氟表面活性剂SMF和SF后体系的平均相互作用能分别为-1128.75kCal/mol、-1252.68kCal/mol、-1519.17kCal/mol。单独加入复配表活剂的一种时,油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小于加入复配表活剂的油气相混作用能,所以复配表活剂能够更加有效促进油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油气混溶。

之后又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CO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气溶性表面活性剂降低二氧化碳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一种基于气溶性表面活性剂降低二氧化碳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分类

0612011651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