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刮离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刮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刮离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申请号为号201910694457.X的一种污水处理用中心传动刮泥机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其包括安装组件、刮泥组件和辅助驱动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池体、支撑板、支撑立柱、桥架和排泥管,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池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池体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辅助驱动电机、齿轮和齿环,主驱动电机带动转轴和刮泥板转动时,可以启动辅助驱动电机,使得辅助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带动齿环和传动杆转动。

但在此专利中,在辅助驱动组件驱动刮泥组件的驱动下,对沉淀在池底下的泥沙产生刮力,且同时对池内水体产生搅动,从而破坏池体内的静置状态,泥沙以及杂质均扬起,并进一步的被泥沙裹挟沉淀在池底内的漂浮物被搅动而漂浮在水面上,上述专利在针对于漂浮物的处理上没有相关结构,造成污泥刮离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刮离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于污水处理池水面漂浮物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刮离结构,包括:

支撑组件,其纵向的安装于污水处理池内部;

刮泥组件,其协同支撑组件对污水处理池内部的污水进行刮除,其包括有安装于支撑组件上的刮泥件以及输泥件;

除渣件,其安装于支撑组件上并配合刮泥组件清理污水处理池表面的漂浮物;

除渣件与刮泥件均安装于支撑组件上且位于不同高度用于清理污水处理池内的杂物。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置于污水处理池内部并延伸于污水处理池底部的排污管道,排污管道外安装有支撑桁架,排污管道于污水处理池内部的结构体上开设有若干导入口用于杂质的进入;

刮泥件包括有安装于排污管道上并环向包裹排污管道的若干延伸环,若干延伸环同心且直径逐渐增大向排污管道周向扩散,于直径最大的延伸环上环向等距的安装有若干刮泥板,刮泥板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泥沙进入的端口,端口的开设长度小于刮泥板的机构宽度,于刮泥板上开设有用于导向泥沙的导向口。

优选的,所述除渣件包括有套接于排污管道上的静置盘以及置于静置盘上端并与排污管道相接的旋盘,旋盘侧壁上安装有若干用于漂浮物附着的附着柱;

静置盘的侧壁上滑动的安装有用于推离漂浮物脱离污水处理池范围的导料套,导料套呈半弧状设置,其弧面弧度适配于附着柱弧度,于导料套上滑动的安装有用于剔除附着于附着柱上的漂浮物的驱离套。

优选的,所述输泥件包括有于导向口对接安装的导料管,导料管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抽吸置于导料管内泥沙高度的抽吸泵,导料管上端设置有向排污管道内输送泥杂质的输送套,输送套与导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料套上开设有溢水口以向外溢出流水,驱离套背离静置盘的一端安装有扩散套以增大对漂浮物的推离过程中的包裹范围。

优选的,若干所述刮泥板之间填装有用于限制杂质漂浮的限位网,限位网距污水处理池池底的高度不小于刮泥板与污水处理池池底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静置盘上适配于导料套的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开设长度小于静置盘的自身厚度且均不与静置盘任一端面贯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刮离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利用安装在支撑组件上的除渣件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漂浮物进行处理,首先经过设置在除渣件中包括有的附着柱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对漂浮物产生连带效果,漂浮物跟随附着柱进行转动,直至与导料套相遇后,一方面将附着柱上的附着漂浮物驱离,另一方面,将从附着柱上带离的漂浮物清除出污水处理池,由此,增加了污水处理池内的杂质去除效率。

通过在刮泥板上开设的导向口,泥沙通过导向口进入刮泥板,且相邻导向口之间的刮泥板结构体将沉淀在池底而成为整块的泥沙进行分割,从而增强了刮泥板对泥沙的刮除效果。

利用安装在若干刮泥板之间的限位网,利用限位网将受到刮泥板转动而扬起的杂质进行阻挡,一方面对在杂质中裹挟的漂浮物产生阻挡的收集效果,另一方面对于沉淀后裹挟产生的直径较大的泥沙块则在其扬起后产生切割效果,提高对池底泥沙完整性的破坏效果,增强对于泥沙的刮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刮离结构的整体结构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刮离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刮离结构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刮离结构的除渣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刮离结构的刮泥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刮离结构的刮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组件;11、排污管道;12、支撑桁架;2、刮泥组件;21、刮泥件;211、延伸环;212、刮泥板;213、端口;214、限位网;22、输泥件;221、导料管;222、输送套;3、除渣件;31、静置盘;32、旋盘;34、附着柱;35、导料套;36、驱离套;37、溢水口;38、扩散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刮离结构,包括:纵向的安装于污水处理池内部的支撑组件1,协同支撑组件1对污水处理池内部的污水进行刮除的刮泥组件2,刮泥组件2包括有安装于支撑组件1上的刮泥件21以及输泥件22,安装于支撑组件1上并配合刮泥组件2清理污水处理池表面的漂浮物的除渣件3,除渣件3与刮泥件21均安装于支撑组件1上且位于不同高度用于清理污水处理池内的杂物。

支撑组件1用于支撑刮泥组件2、除渣件3,使其在污水处理池内能够稳定安装,刮泥组件2将沉淀在污水处理池内的杂质进行刮除并向排污管道11内输送使其排出污水处理池,除渣件3则将漂浮在污水处理池表面的漂浮物进行处理,并将其排出污水处理池外,从而达到对污水处理池内部的污泥的整体处理作业。

输泥件22包括有于导向口对接安装的导料管221,导料管221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抽吸置于导料管221内泥沙高度的抽吸泵,导料管221上端设置有向排污管道11内输送泥杂质的输送套222,输送套222与导入口连接。

支撑组件1包括有置于污水处理池内部并延伸于污水处理池底部的排污管道11,排污管道11外安装有支撑桁架12,支撑桁架12呈矩形设置,由此确保排管道的稳定安装,排污管道11于污水处理池内部的结构体上开设有若干导入口用于杂质的进入,导入口与排污管道11内部贯通,排污管道11于污水处理池池底的结构体直径大于置于污水处理池内部的结构体,其相对于置于污水处理池内部的结构体较大直径的设置,降低堵塞风险,防止后续发生堵塞而造成的维修困难。

刮泥件21包括有安装于排污管道11上并环向包裹排污管道11的若干延伸环211,延伸环211的扩散范围于支撑桁架12的结构体内,从而保证支撑桁架12对排污管道11支撑不被延伸环211破坏,若干延伸环211同心且直径逐渐增大向排污管道11周向扩散,于直径最大的延伸环211上环向等距的安装有若干刮泥板212,刮泥板212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泥沙进入的端口213,端口213的开设长度小于刮泥板212的机构宽度,于刮泥板212上开设有用于导向泥沙的导向口,泥沙通过导向口进入刮泥板212,且相邻导向口之间的刮泥板212结构体将沉淀在池底而成为整块的泥沙进行分割,从而增强了刮泥板212对泥沙的刮除效果,若干刮泥板212之间填装有用于限制杂质漂浮的限位网214,限位网214距污水处理池池底的高度不小于刮泥板212与污水处理池池底的高度,限位网214将受到刮泥板212转动而扬起的杂质进行阻挡,一方面对在杂质中裹挟的漂浮物产生阻挡的收集效果,另一方面对于沉淀后裹挟产生的直径较大的泥沙块则在其扬起后产生切割效果,提高对池底泥沙完整性的破坏效果,增强对于泥沙的刮离效果,即此完成污泥的去除作业。

除渣件3包括有套接于排污管道11上的静置盘31以及置于静置盘31上端并与排污管道11相接的旋盘32,旋盘32侧壁上安装有若干用于漂浮物附着的附着柱34,静置盘31的侧壁上滑动的安装有用于推离漂浮物脱离污水处理池范围的导料套35,导料套35呈塑料材质设置,导料套35上开设有溢水口37以向外溢出流水,进而能够在不受外力时漂浮在水面上,静置盘31上适配于导料套35的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开设长度小于静置盘31的自身厚度且均不与静置盘31任一端面贯通,导料套35呈半弧状设置,其弧面弧度适配于附着柱34弧度,于导料套35上滑动的安装有用于剔除附着于附着柱34上的漂浮物的驱离套36,驱离套36利用丝杆实现在导料套35上的滑动,且丝杆置于导料套35内部,从而增强对丝杆本身的保护,且驱离套36背离静置盘31的一端安装有扩散套38以增大对漂浮物的推离过程中的包裹范围,旋盘32同轴的连接有安装于排污管道11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在带动旋盘32转动的过程中,同时也带动附着杆的转动,附着柱34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对漂浮物产生连带效果,漂浮物跟随附着柱34进行转动,直至与导料套35相遇,导料套35的一端呈倒角设置,便于附着柱34对导料套35的按压,在导料套35受到附着柱34的重力作用后,导料套35逐渐向下运动,并逐渐形成附着柱34内接在导料套35内部,此时利用控制器控制与丝杆连接的驱动源,驱动丝杆转动,于丝杆连接的驱离套36向背离静置盘31的方向运动,从而将附着柱34上附着的漂浮物驱离,完成漂浮物的去除作业。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651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