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的逐年提升,其对于充电桩的需求量也在大大增加,但是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均是“一对一”充电,这就导致其使用效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92110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接口电动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的顶面设有进风口,充电桩本体的顶面外壁设有安装座,安装座设有安装孔、进风口位于安装孔内,安装座上设有防尘罩;充电桩本体的顶面内壁设有风扇,风扇与进风口位置相对应;充电桩本体的两相对侧壁的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出风口,各出风口的外侧设有挡风板,挡风板顶部与充电桩本体的侧壁铰接,挡风板的自由端向下垂落、并遮挡出风口;各出风口的下方均设有电磁铁,电磁铁嵌设于充电桩本体的内壁。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其带电的接口长期裸露在外,当出现强降雨和强风天气时,接口容易进水,导致其内部出现短路现象,降低了使用的安全性。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以及多个电性连接于充电桩本体的充电枪,

所述充电枪通过折叠收纳架连接于充电桩本体;

所述折叠收纳架包括通过弹性伸缩导向杆连接于充电桩本体侧壁的“L”型支架以及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于“L”型支架一侧的旋转门,所述“L”型支架的底部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对充电枪承载的支撑限位机构,所述“L”型支架的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对充电枪夹持的夹持固定机构,且所述“L”型支架的背部设置有驱动机构;

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于旋转门,且连接轴的外壁转动连接于“L”型支架,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固定有卷筒一,卷筒一的外壁卷绕有绞绳一,绞绳一的另一端固定于充电桩本体的内壁,且所述卷筒一与“L”型支架的相对一侧扣接有涡卷弹簧。

优选地:所述旋转门的表面粘接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L”型支架的侧壁设置有与充电枪插口匹配的限位凸柱。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L”型支架侧壁的驱动杆二以及滑动连接于驱动杆二内侧的驱动杆一,所述驱动杆一的端面固定有抵触块,抵触块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夹爪,夹爪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驱动杆二的外壁。

在前述方案中更佳的方案是:所述支撑限位机构包括与充电枪外形契合的限位筒以及固定安装于限位筒底部的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滑动连接于“L”型支架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板、电动机和转盘,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于“L”型支架的侧壁,所述电动机固定安装于支撑板的侧壁,且所述转盘通过主轴固定连接于电动机的输出轴外壁,所述转盘的内壁分别开设有凸轮槽一和凸轮槽二。

同时,所述驱动杆一通过其侧壁固定安装的限位杆一活动限位配合于凸轮槽一的内壁,所述驱动杆二通过其侧壁固定安装的限位杆二活动限位配合于凸轮槽二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所述外扩口与内敛口二在同一圆周角度上。

同时,所述主轴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凸柱,充电桩本体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定滑轮,卷筒二的外壁卷绕有绞绳二,绞绳二卷绕于所述定滑轮后端部固定于“L”型支架的侧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更优的方案:所述主轴的外壁还固定有卷筒三,所述充电枪的线束转动连接于卷筒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设置充电枪,利用“L”型支架的支撑和旋转门的阻挡,能使得充电枪在不使用时完全置于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再配合旋转门进行全包围式的收纳,从而可防止充电枪进水和沾染灰尘,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2.本发明,通过设置绞绳一、卷筒一和涡卷弹簧,其一方面能使得使用状态时旋转门处于水平,不会影响操作,另一方面也能在收纳时保证与充电桩本体贴合,实现密封,且其状态切换完全与“L”型支架的位置同步,无需另设动力源和控制节点,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增加了便捷性。

3.本发明,通过设置限位凸柱,其能对充电枪的插口进行二级保护,从而可增加使用寿命,并且在此基础上设置夹持固定机构与支撑限位机构,其能自动实现使用时充电枪与限位凸柱的脱离以及收纳时充电枪与限位凸柱的结合,从而能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4.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其巧妙的利用凸轮槽一与凸轮槽二的结构特征以及转盘与卷筒二的传动特性,一方面同时实现了“L”型支架的运动、驱动杆一与驱动杆二的同步运动和驱动杆一与驱动杆二的相对运动,从而简化了动力布置和控制链布置,另一方面,其也能增加装置的同步性。

5.本发明,通过设置卷筒三,其可对充电枪的线束进行卷绕,从而可防止因线束杂乱造成的隐患,并且卷筒三与主轴固定,其可随着“L”型支架的位置改变而改变,无需另外控制,增加了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的折叠收纳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的夹持固定机构和支撑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的固定机构和支撑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的卷筒二与绞绳二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的卷筒三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桩本体、2-折叠收纳架、3-充电枪、4-密封垫、5-旋转门、6-连接轴、7-“L”型支架、8-驱动机构、9-弹性伸缩导向杆、10-夹持固定机构、11-支撑限位机构、12-绞绳一、13-卷筒一、14-涡卷弹簧、15-导向滑杆、16-限位筒、17-夹爪、18-抵触块、19-驱动杆一、20-驱动杆二、21-限位杆一、22-限位杆二、23-连杆、24-限位凸柱、25-支撑板、26-电动机、27-主轴、28-转盘、29-凸轮槽一、30-凸轮槽二、31-内敛口一、32-外扩口、33-内敛口二、34-卷筒二、35-绞绳二、36-定滑轮、37-卷筒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如图1-9所示,包括充电桩本体1以及多个电性连接于充电桩本体1的充电枪3,且所述充电枪3通过折叠收纳架2连接于充电桩本体1。

所述折叠收纳架2包括通过弹性伸缩导向杆9连接于充电桩本体1侧壁的“L”型支架7以及通过连接轴6转动连接于“L”型支架7一侧的旋转门5,所述“L”型支架7的底部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对充电枪3承载的支撑限位机构11,所述“L”型支架7的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对充电枪3夹持的夹持固定机构10,且所述“L”型支架7的背部设置有驱动机构8。

所述连接轴6固定连接于旋转门5,且连接轴6的外壁转动连接于“L”型支架7,所述连接轴6的外壁固定有卷筒一13,卷筒一13的外壁卷绕有绞绳一12,绞绳一12的另一端固定于充电桩本体1的内壁,且所述卷筒一13与“L”型支架7的相对一侧扣接有涡卷弹簧14。

所述旋转门5的表面粘接有密封垫4。

本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充电枪3将车辆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实现充电,且充电结束后,可通过驱动机构8驱动“L”型支架7向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移动,在移动的同时,由于绞绳一12松弛,连接轴6受到涡卷弹簧14的扭力作用驱动卷筒一13旋转,从而对绞绳一12收卷,同时,连接轴6会随着卷筒一13移动,从而带动旋转门5旋转至竖直状态并与充电桩本体1的侧壁贴合,实现充电枪3的收纳,再次使用时,驱动机构8驱动“L”型支架7向外侧移动,从而卷筒一13受到绞绳一12的拉拽作用转动,从而使得连接轴6转动,旋转门5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

本装置,通过设置充电枪3,利用“L”型支架7的支撑和旋转门5的阻挡,能使得充电枪3在不使用时完全置于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再配合旋转门5进行全包围式的收纳,从而可防止充电枪3进水和沾染灰尘,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另外,通过设置绞绳一12、卷筒一13和涡卷弹簧14,其一方面能使得使用状态时旋转门5处于水平,不会影响操作,另一方面也能在收纳时保证与充电桩本体1贴合,实现密封,且其状态切换完全与“L”型支架7的位置同步,无需另设动力源和控制节点,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增加了便捷性。

为了解决固定和夹持问题;如图5所示,所述“L”型支架7的侧壁设置有与充电枪3插口匹配的限位凸柱24。

所述夹持固定机构10包括滑动连接于“L”型支架7侧壁的驱动杆二20以及滑动连接于驱动杆二20内侧的驱动杆一19,所述驱动杆一19的端面固定有抵触块18,抵触块18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夹爪17,夹爪17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连杆23,连杆2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驱动杆二20的外壁。

所述支撑限位机构11包括与充电枪3外形契合的限位筒16以及焊接于限位筒16底部的导向滑杆15,所述导向滑杆15滑动连接于“L”型支架7的内壁。

当驱动杆一19相对驱动杆二20滑动时,从而可通过连杆23带动夹爪17旋转,实现对充电枪3侧边的夹持和松夹。

当充电枪3由不使用状态向使用状态运动时,首先驱动杆一19与驱动杆二20在保持夹持状态下随着“L”型支架7同步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驱动杆一19与驱动杆二20还会同步相对于“L”型支架7移动,从而将充电枪3从限位凸柱24上拔下,直至“L”型支架7运动至最外侧,旋转门5旋转至水平状态时,驱动杆一19相对驱动杆二20移动,夹爪17对充电枪3松夹,同时旋转门5挤压导向滑杆15使得限位筒16上升,通过限位筒16对充电枪3限位,此时使用者可取走充电枪3使用,使用外壁后,使用者将充电枪3放置于限位筒16上,随后“L”型支架7向内侧滑动,且同时旋转门5旋转,驱动杆一19相对驱动杆二20运动,对充电枪3夹持,然后导向滑杆15与限位筒16受到重力下滑,驱动杆一19与驱动杆二20相对“L”型支架7滑动,将充电枪3插于限位凸柱24的外侧,完成固定。

本装置,通过设置限位凸柱24,其能对充电枪3的插口进行二级保护,从而可增加使用寿命,并且在此基础上设置夹持固定机构10与支撑限位机构11,其能自动实现使用时充电枪3与限位凸柱24的脱离以及收纳时充电枪3与限位凸柱24的结合,从而能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为了解决驱动问题;如图5、6、7所示,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支撑板25、电动机26和转盘28,所述支撑板25焊接于“L”型支架7的侧壁,所述电动机26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撑板25的侧壁,且所述转盘28通过主轴27固定连接于电动机26的输出轴外壁,所述转盘28的内壁分别开设有凸轮槽一29和凸轮槽二30,所述驱动杆一19通过其侧壁焊接的限位杆一21活动限位配合于凸轮槽一29的内壁,所述驱动杆二20通过其侧壁焊接的限位杆二22活动限位配合于凸轮槽二30的内壁。

所述外扩口32与内敛口二33在同一圆周角度上。

所述主轴27的侧壁焊接有限位凸柱24,充电桩本体1的内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定滑轮36,卷筒二34的外壁卷绕有绞绳二35,绞绳二35卷绕于所述定滑轮36后端部固定于“L”型支架7的侧壁。

当电动机26启动时,其能带动主轴27转动,从而通过卷筒二34对绞绳二35的卷放配合弹性伸缩导向杆9的弹力实现“L”型支架7的移动,并且当转盘28旋转时,其会带动凸轮槽一29与凸轮槽二30旋转,当限位杆一21与限位杆二22运动之外扩口32与内敛口二33处时,其相对于“L”型支架7同步移动,当限位杆一21移动至内敛口一31处时,驱动杆一19相对驱动杆二20运动。

本装置,通过设置驱动机构8,其巧妙的利用凸轮槽一29与凸轮槽二30的结构特征以及转盘28与卷筒二34的传动特性,一方面同时实现了“L”型支架7的运动、驱动杆一19与驱动杆二20的同步运动和驱动杆一19与驱动杆二20的相对运动,从而简化了动力布置和控制链布置,另一方面,其也能增加装置的同步性。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可通过充电枪3将车辆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实现充电,且充电结束后,可通过驱动机构8驱动“L”型支架7向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移动,在移动的同时,由于绞绳一12松弛,连接轴6受到涡卷弹簧14的扭力作用驱动卷筒一13旋转,从而对绞绳一12收卷,同时,连接轴6会随着卷筒一13移动,从而带动旋转门5旋转至竖直状态并与充电桩本体1的侧壁贴合,实现充电枪3的收纳,再次使用时,驱动机构8驱动“L”型支架7向外侧移动,从而卷筒一13受到绞绳一12的拉拽作用转动,从而使得连接轴6转动,旋转门5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当充电枪3由不使用状态向使用状态运动时,首先驱动杆一19与驱动杆二20在保持夹持状态下随着“L”型支架7同步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驱动杆一19与驱动杆二20还会同步相对于“L”型支架7移动,从而将充电枪3从限位凸柱24上拔下,直至“L”型支架7运动至最外侧,旋转门5旋转至水平状态时,驱动杆一19相对驱动杆二20移动,夹爪17对充电枪3松夹,同时旋转门5挤压导向滑杆15使得限位筒16上升,通过限位筒16对充电枪3限位,此时使用者可取走充电枪3使用,使用外壁后,使用者将充电枪3放置于限位筒16上,随后“L”型支架7向内侧滑动,且同时旋转门5旋转,驱动杆一19相对驱动杆二20运动,对充电枪3夹持,然后导向滑杆15与限位筒16受到重力下滑,驱动杆一19与驱动杆二20相对“L”型支架7滑动,将充电枪3插于限位凸柱24的外侧,完成固定,当电动机26启动时,其能带动主轴27转动,从而通过卷筒二34对绞绳二35的卷放配合弹性伸缩导向杆9的弹力实现“L”型支架7的移动,并且当转盘28旋转时,其会带动凸轮槽一29与凸轮槽二30旋转,当限位杆一21与限位杆二22运动之外扩口32与内敛口二33处时,其相对于“L”型支架7同步移动,当限位杆一21移动至内敛口一31处时,驱动杆一19相对驱动杆二20运动。

实施例2:

一种多路并联式充电桩,如图9所示,为了解决便捷性问题;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主轴27的外壁还固定有卷筒三37,所述充电枪3的线束转动连接于卷筒三37。

本装置,通过设置卷筒三37,其可对充电枪3的线束进行卷绕,从而可防止因线束杂乱造成的隐患,并且卷筒三37与主轴27固定,其可随着“L”型支架7的位置改变而改变,无需另外控制,增加了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2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