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小麦秸秆处理复合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50


一种小麦秸秆处理复合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秸秆处理复合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好氧堆肥是一种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由专性或兼性好氧菌降解有机物并转化为腐殖质的生化过程,由于其降解速度快,减量效果好,所得产物作为有机肥或者土壤调理剂,具有极大的农业应用价值,在农业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领域应用广泛。因此,采用好氧堆肥技术处理小麦秸秆是一种经济、环保的方法。在好氧堆肥过程中,堆肥的腐熟进程与微生物直接相关,针对不同物料,通过接种菌剂的方式,改变堆体内的微生物分布格局,提高可高效降解此种物料的微生物数量和比例,是实现高品质与快速堆肥的关键。

然而部分研究发现,接种外源菌剂对堆肥基本没有效果,并未缩短堆肥进程和提高堆肥品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菌剂本身质量不过关,目前市面上针对秸秆类农业废弃物的菌剂良莠不齐,部分菌剂所含菌种数量少、活性低,各菌之间有拮抗作用等;另一方面,传统接种方法很难保证菌剂中的微生物发挥其潜在降解能力。秸秆中难以降解的物质主要是木质纤维素,即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这些物质大部分在高温期和腐熟期进行降解。传统接种法在堆肥起始所接入的针对三素降解的微生物,经过升温期这个堆体环境剧烈变化的阶段,会有相当一部分在与本土微生物的竞争过程中死亡,外源微生物并不一定能在竞争中胜出;进入高温期后,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菌剂中的微生物又有一部分被淘汰;进入腐熟期后,微生物数量大幅下降,本土微生物已不具备绝对竞争优势,但初始接种的外源微生物在此时数量也已较少,所发挥的降解作用有限。

因此,现有技术在小麦秸秆堆肥发酵过程中存在接种外源菌剂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在小麦秸秆堆肥发酵过程中存在接种外源菌剂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小麦秸秆处理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用于堆肥初期快速起温的ZY1菌剂、用于堆肥高温期降解麦秆的ZY2菌剂、用于堆肥腐熟期降解麦秆的ZY3菌剂;

所述ZY1菌剂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0~2份、戊糖片球菌1~3份、褐球固氮菌1~3份、植物乳杆菌0~2份、产朊假丝酵母1~3份、酿酒酵母0~2份、解脂假丝酵母1~2份;

所述ZY2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2份、两种地衣芽孢杆菌各1~2份、热球状尿素芽孢杆菌1~3份、烟曲霉0~2份、黑曲霉1~3份;

所述ZY3菌剂包括两种假单胞菌各0~2份、三种里氏木霉各1~2份、粗糙脉孢菌0~2份、绿色木霉1~3份、黄孢原毛平革菌1~2份菌剂。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为粉末状。

优选的,所述两种地衣芽孢杆菌包括CICC-21740地衣芽孢杆菌1(Bacilluslicheniformis)、ACCC-19747地衣芽孢杆菌2(Bacillus licheniformis)。

优选的,所述两种假单胞菌包括假单胞菌B5-16(Pseudomonas.sp)、假单胞菌B6-15(Pseudomonas.sp)。

优选的,所述三种里氏木霉包括ACCC-30912里氏木霉1(Trichoderma reesei)、ACCC-30597里氏木霉2(Trichoderma reesei)、CGMCC-3.3711里氏木霉3(Trichodermareesei)。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总有效活菌数大于1×10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上文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处理复合菌剂,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所述复合菌剂中各菌种扩繁所需培养基分别置入无菌容器;

S20:将所述各菌种接种至包含所需培养基的无菌容器中进行扩繁分别获得

扩繁后培养基;

S30:将所述扩繁后培养基分别离心分离得到所述各菌种的繁殖菌体;

S40:在所述各菌种的繁殖菌体中分别添加脱脂牛奶,混匀后分别在-80℃预冻8-10h,随后分别在-50℃真空冻干,得到干燥的固体粉末后再分别研

磨粉碎得到所述复合菌剂中各菌种的载菌粉末;

S50:按照如权利要求1所述比例将各菌种的载菌粉末混合分别制备所述ZY1、

ZY2和ZY3菌剂。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方法,将如上文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处理复合菌剂中的所述ZY1、ZY2和ZY3菌剂按照不同发酵阶段分别与包含小麦秸秆的堆肥材料接触。

优选的,所述发酵阶段根据小麦秸秆堆肥的温度划分为升温期、高温期和腐熟期。

优选的,接种均按照堆肥初始湿重0.3%~0.5%的比例接种对应菌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麦秸秆处理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用于堆肥初期快速起温的ZY1菌剂、用于堆肥高温期降解麦秆的ZY2菌剂、用于堆肥腐熟期降解麦秆的ZY3菌剂。本发明通过将不同发酵阶段所需的菌种分为三种复合菌剂,能充分发挥各菌种在不同发酵阶段的降解发酵能力,避免各菌之间有拮抗作用;分阶段加入适合的菌种能够有效避免菌种与本土微生物的竞争过程中死亡,从而提升降解效果。本发明的三次接种法接种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对麦秆的降解率,堆肥产品的腐熟程度和品质,以及堆肥进程的缩短均有显著提升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小麦秸秆堆肥发酵过程中存在接种外源菌剂利用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ZY1菌剂的制备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ZY2菌剂的制备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ZY3菌剂的制备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ZY1、ZY2、ZY3菌剂的制成品图;

图5为本发明三次接种与对照组、初始接种的堆肥温度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三次接种与对照组、初始接种的堆肥pH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三次接种与对照组、初始接种的堆肥电导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若无特殊说明,以下所涉及的材料、试剂等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若无特殊说明,所述方法均为本领域公知的方法。除非另外定义,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为保证外源菌剂在麦秆堆肥中的添加效果,提高堆肥品质,加快堆肥进程,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堆肥化高效降解小麦秸秆的高质量微生物复合菌剂。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秸秆处理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用于堆肥初期快速起温的ZY1菌剂、用于堆肥高温期降解麦秆的ZY2菌剂、用于堆肥腐熟期降解麦秆的ZY3菌剂;

所述ZY1菌剂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0~2份、戊糖片球菌1~3份、褐球固氮菌1~3份、植物乳杆菌0~2份、产朊假丝酵母1~3份、酿酒酵母0~2份、解脂假丝酵母1~2份;所述ZY1菌剂包括共7种菌种。

所述ZY2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2份、两种地衣芽孢杆菌各1~2份、热球状尿素芽孢杆菌1~3份、烟曲霉0~2份、黑曲霉1~3份;所述ZY2菌剂包括共6种菌种。

所述ZY3菌剂包括两种假单胞菌各0~2份、三种里氏木霉各1~2份、粗糙脉孢菌0~2份、绿色木霉1~3份、黄孢原毛平革菌1~2份,所述ZY3菌剂包括共8种菌种。

所述复合菌剂为粉末状。

所述两种地衣芽孢杆菌包括CICC-21740地衣芽孢杆菌1(Bacilluslicheniformis)、ACCC-19747地衣芽孢杆菌2(Bacillus licheniformis)。

所述两种假单胞菌包括假单胞菌B5-16(Pseudomonas.sp)、假单胞菌B6-15(Pseudomonas.sp)。

所述三种里氏木霉包括ACCC-30912里氏木霉1(Trichoderma reesei)、ACCC-30597里氏木霉2(Trichoderma reesei)、CGMCC-3.3711里氏木霉3(Trichoderma reesei)。

所述复合菌剂总有效活菌数大于1×1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菌剂包含三种菌剂,共21株菌的来源如下:

其中4种菌种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分别为:

CICC-22662褐球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

CICC-1768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CICC-32696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

CICC-21740地衣芽孢杆菌1(Bacillus licheniformis)。

其中8种菌种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分别为:

ACCC-19746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CCC-11095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ACCC-21182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CCC-1937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CCC-19747地衣芽孢杆菌2(Bacillus licheniformis)、

ACCC-30367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ACCC-30912里氏木霉1(Trichoderma reesei)、

ACCC-30597里氏木霉2(Trichoderma reesei)。

其中4菌种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分别为:

CGMCC-1.12961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

CGMCC-1.7266热球状尿素芽孢杆菌(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CGMCC-3.3711里氏木霉3(Trichoderma reesei)、

CGMCC-3.630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

其中5种菌种购自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为:

假单胞菌B5-16(Pseudomonas.sp)、

假单胞菌B6-15(Pseudomonas.sp)、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dontia chrysosporium)、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实施例2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实施例1所述一种小麦秸秆处理复合菌剂,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所述菌剂中细菌和酵母菌扩繁所需培养基,分装在不同的三角瓶中进行灭菌,得到摇瓶培养基,配置所述菌剂中真菌扩繁所需的培养基,灭菌后倒入不同的培养皿中,得到平板培养基;

(2)在-20℃冰箱中取出用20%甘油保存的菌种,解冻后在生物安全柜中将各细菌和酵母菌接种至步骤(1)的摇瓶培养基中,各真菌接种至步骤(1)的平板培养基中;

(3)将步骤(2)的摇瓶培养基置于恒温摇床培养箱中进行摇床培养,将步骤(2)的平板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待摇瓶培养基中的细菌和酵母菌浓度达到1×10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方法中,所述菌种须在各自最适宜生长的培养基中进行扩大生产,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热球状尿素芽孢杆菌接种至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接种至MRS培养基;褐球固氮菌接种至固氮培养基;产朊假丝酵母、解脂假丝酵母接种至麦芽浸粉培养基;酿酒酵母接种至YPG培养基;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烟曲霉、黑曲霉、里氏木霉、粗糙脉孢菌、绿色木霉、黄孢原毛平革菌接种至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地衣芽孢杆菌视具体菌株接种至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或营养肉汤培养基。

实施例3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复合菌剂在好氧堆肥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原料混合:将秸秆粉碎,使用粪便做辅料调节堆体C/N在20~40之间,加水调节含水率至60%~70%,边加水边将堆肥物料混匀,装填至8~20L的堆肥桶中。

(2)菌剂接种:本发明采用三次接种法,在堆肥初始接种ZY1菌剂,在堆温降至45℃时接种ZY2菌剂,在堆温降至30℃时接种ZY3菌剂,每次接种均按照堆肥初始湿重0.3%~0.5%的比例接种对应菌剂。接种菌剂时通过翻堆将物料与菌剂充分混匀。

(3)堆肥发酵:调节通风速率至0.05L·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菌种来源广泛,搭配合理,相互无拮抗作用,所包含的三种菌剂分工明确,ZY1菌剂可使堆体初期快速起温,ZY2菌剂可在高温期有效降解麦秆,ZY3菌剂可在腐熟期进一步降解麦秆,三者相互协同,作用互补。

(2)本发明所提供的菌剂制备方法,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对设备要求低,所用菌种均可在市面上购得,成本低廉。

(3)本发明所提供的菌剂在堆肥中的应用方法,尤其是三次接种法,可有效避免外源微生物与本土微生物的竞争,更好地发挥菌剂在堆肥中的添加作用。ZY1菌剂在堆肥起始接入,所含微生物主要针对物料中易被降解的淀粉、脂肪、糖类等物质,其大量繁殖使堆体快速过渡到高温期。进入高温期后,容易降解的物质所剩不多,微生物只能选择利用难降解的底物如木质纤维素,首先利用本土嗜热微生物对三素进行初步降解,待堆体温度降至45℃时,本土嗜热微生物逐渐消亡,此时接入ZY2菌剂,取代本土嗜热微生物的优势地位,发挥其三素降解作用,进一步降解麦秆。温度降至30℃时,堆体内微生物数量较少,此时接入ZY3菌剂,其所含的嗜温真菌较易繁殖和发挥作用。

实施例4

1.菌种来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处理复合菌剂包含三种菌剂,共21株菌。

其中4种菌种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分别为:

CICC-22662褐球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

CICC-1768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CICC-32696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

CICC-21740地衣芽孢杆菌1(Bacillus licheniformis)。

其中8种菌种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分别为:

ACCC-19746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CCC-11095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ACCC-21182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CCC-1937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CCC-19747地衣芽孢杆菌2(Bacillus licheniformis)、

ACCC-30367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ACCC-30912里氏木霉1(Trichoderma reesei)、

ACCC-30597里氏木霉2(Trichoderma reesei)。

其中4菌种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分别为:

CGMCC-1.12961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

CGMCC-1.7266热球状尿素芽孢杆菌(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CGMCC-3.3711里氏木霉3(Trichoderma reesei)、

CGMCC-3.630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

其中5种菌种购自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为:

假单胞菌B5-16(Pseudomonas.sp)、

假单胞菌B6-15(Pseudomonas.sp)、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dontia chrysosporium)、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本实施例各菌种用量如下表所示:

2.复合菌剂制备方法

(1)按照图1、图2、图3配制各菌种扩大培养所需培养基,其中细菌、酵母菌使用液体培养基,分装在不同的三角瓶中进行灭菌,得到摇瓶培养基。真菌使用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倒入不同的培养皿中,得到平板培养基。以上培养基除酿酒酵母所用YPG培养基为自配外,其余均为市售成品培养基。以上灭菌除MRS培养基为118℃灭菌15min外,其余均为121℃灭菌15min;

(2)在-20℃冰箱中取出用20%甘油保存的菌种,解冻后在生物安全柜中将各细菌和酵母菌接种至步骤(1)的摇瓶培养基中,各真菌接种至步骤(1)的平板培养基中;

(3)将步骤(2)的摇瓶培养基置于恒温摇床培养箱中进行摇床培养,摇床转速为130r/min,将步骤(2)的平板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恒温摇床培养箱和恒温箱温度按照图1、图2、图3中各菌对应的最适生长温度进行设置;

(4)使用细菌浊度仪定期检测摇瓶培养基中的细菌和酵母菌浓度,待其达到108cfu/ml后,将菌液在4℃下10000r/min离心5min,得到细菌和酵母菌菌体。待真菌生长5天后,基本长满平板,加适量无菌水,轻轻刮下菌体,使用血球计数板对其进行计数,调整真菌浓度至10

(5)按照每100ml菌液离心所得菌体加10ml的10%脱脂牛奶的比例,向菌体中添加脱脂牛奶,混匀后在-80℃冰柜中进行预冻8-10h,随后在真空冷冻干燥机中-50℃真空冻干,得到干燥的固体粉末后再分别研磨粉碎,最终按质量比等比例混合均匀,形成三种菌剂,即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实物照片见图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公开如实施例4所制备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在堆肥中的应用方法。

设置不添加外源菌剂的对照组、三次接种和初始接种共三个处理组,其中三次接种具体为:在堆肥初始接种ZY1菌剂,在堆肥度过高温期,温度降至45℃时翻堆接种ZY2菌剂,在堆体温度降至30℃时翻堆接种ZY3菌剂。初始接种即在堆肥初始将ZY1、ZY2、ZY3菌剂全部接种。本例所述三种菌剂均采用实施例4中的方法制得,菌剂接种总量为堆肥初始鲜重的1.2%,如在三次接种中,三次接菌重量均为堆肥初始鲜重的0.4%。

堆肥装置采用8L自制堆肥桶,底物为小麦秸秆+模拟人粪便,模拟人粪便配方为:麦麸粉37.5%,市售酵母粉37.5%,花生油20%,氯化钾4%,磷酸二氢钙1%。按照最终干物料C/N比为25:1调节麦秆与模拟人粪便的比例,调节物料含水率为65%,设置堆肥周期为20d,通风量为0.4L/min,持续通风至堆肥结束,每4天进行一次采样。

通过温度计监测堆体中心温度,其变化曲线见图5;通过pH计和电导率仪检测堆体pH和EC值,其变化曲线见图6、图7;在堆肥初始和结束测定物料湿重和含水率算出物料干重和减重率,测定初始和结束时干物料VS含量,结合前后干重算出有机质降解率,通过GI表征堆肥对种子的毒害作用程度,反映堆肥腐熟度,其数据对比见表1。

表1不同处理下小麦秸秆堆肥化处理的效果比较

结合图5和表1数据可以看出,排除前6h由于堆肥原料中所含大量食用酵母菌导致的升温外,与对照组相比,初始接种组和三次接种组均可使堆体快速升温。初始接种组由于起始接种的微生物数量较多,其升温幅度和速度均快于三次接种;然而,初始接种组在达到60℃后温度开始迅速下降,这是由于堆体温度变化过于剧烈,多种微生物无法适应而死亡,堆体无法维持高温。三次接种组起始仅加了起爆菌剂ZY1,促进了堆体快速起温,在堆体经过降温至45℃时翻堆加入ZY2菌剂,其温度回升的幅度和高温期持续时间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温度降至30℃时接种ZY3菌剂,温度再次出现明显回升,说明后两次接种的外源菌顺利扩繁并发挥了各自的降解作用,有利于加快堆肥进程和物料的持续降解。

由图6可以看出,三种处理的pH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堆肥初期物料分解产生的氨大部分以NH

观察图7,对照组EC值随着堆肥时间逐渐升高,而三次接种和初始接种组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一般认为,最终堆肥产品EC值越低,对种子发芽的盐分胁迫程度越低,最终三次接种组EC值最低,说明三次接种有利于提高堆肥的腐熟程度。

由表1可以看出,物料减重率、有机质降解率的大小均为三次接种组>初始接种组>对照组,说明接种本发明所述菌剂可大幅提高堆肥过程中麦秆和粪便的降解率。对照组至堆肥结束GI仍未达到70%,而三次接种组在8d即到70%以上,最终GI高达105.66%,说明其堆肥进程快于初始接种组,堆肥品质优于初始接种组。总体来看,采用本发明的三次接种法接种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对麦秆的降解率,堆肥产品的腐熟程度和品质,以及堆肥进程的缩短,均有显著提升效果。

实施例6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秸秆处理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用于堆肥初期快速起温的ZY1菌剂、用于堆肥高温期降解麦秆的ZY2菌剂、用于堆肥腐熟期降解麦秆的ZY3菌剂。本实施例各菌种用量如下表所示:

本实施例未述及的制备方法请参见实施例2,应用方法请参见实施例3,其它未述及的必要技术内容为前文已公开或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本发明通过将不同发酵阶段所需的菌种分为三种复合菌剂,能充分发挥各菌种在不同发酵阶段的降解发酵能力,避免各菌之间有拮抗作用;分阶段加入适合的菌种能够有效避免菌种与本土微生物的竞争过程中死亡,从而提升降解效果。本发明的三次接种法接种该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对麦秆的降解率,堆肥产品的腐熟程度和品质,以及堆肥进程的缩短均有显著提升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小麦秸秆堆肥发酵过程中存在接种外源菌剂利用率低的问题。

实施例7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秸秆处理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用于堆肥初期快速起温的ZY1菌剂、用于堆肥高温期降解麦秆的ZY2菌剂、用于堆肥腐熟期降解麦秆的ZY3菌剂。本实施例各菌种用量如下表所示:

本实施例未述及的制备方法请参见实施例2,应用方法请参见实施例3,其它未述及的必要技术内容为前文已公开或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本发明通过将不同发酵阶段所需的菌种分为三种复合菌剂,能充分发挥各菌种在不同发酵阶段的降解发酵能力,避免各菌之间有拮抗作用;分阶段加入适合的菌种能够有效避免菌种与本土微生物的竞争过程中死亡,从而提升降解效果。本发明的三次接种法接种此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对麦秆的降解率,堆肥产品的腐熟程度和品质,以及堆肥进程的缩短均有显著提升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小麦秸秆堆肥发酵过程中存在接种外源菌剂利用率低的问题。

实施例8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秸秆处理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用于堆肥初期快速起温的ZY1菌剂、用于堆肥高温期降解麦秆的ZY2菌剂、用于堆肥腐熟期降解麦秆的ZY3菌剂。本实施例各菌种用量如下表所示:

/>

本实施例未述及的制备方法请参见实施例2,应用方法请参见实施例3,其它未述及的必要技术内容为前文已公开或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本发明通过将不同发酵阶段所需的菌种分为三种复合菌剂,能充分发挥各菌种在不同发酵阶段的降解发酵能力,避免各菌之间有拮抗作用;分阶段加入适合的菌种能够有效避免菌种与本土微生物的竞争过程中死亡,从而提升降解效果。本发明的三次接种法接种此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对麦秆的降解率,堆肥产品的腐熟程度和品质,以及堆肥进程的缩短均有显著提升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小麦秸秆堆肥发酵过程中存在接种外源菌剂利用率低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灵芝液态深层发酵胞外液及其发酵方法和应用
  • 一种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樟芝胞外多糖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4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