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50


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和笔电等应用越来越广泛,手机、笔记本电脑渗透了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个人信息和机密信息的保护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手机和笔电,关联的个人信息多,一旦泄露后果严重。而当下最主要的防窥是外贴百叶窗膜,虽然简单方便,严重影响视效,亮度损失一半,且有摩尔纹,最致命的是无法一键切换,当常规使用时,无法使用广视角模式,损失了屏幕的分享效果,因此一键切换才是最理想的防窥技术。

但是,OLED显示面板在实现一键防窥技术时,常常会额外设置防窥像素以及与防窥像素相对设置的防窥遮光层。其中,防窥遮光层的设置会影响临近正常显示像素的发光,若拉远正常显示像素与防窥像素的距离,又会大大降低正常显示像素的开口率,若将距离拉近,则会导致部分正常显示像素被遮光,部分正常显示像素不被遮挡,进而导致视角色偏,影响视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在防窥视角下大角度观看其显示画面时,即便是有防窥遮光层遮挡亮度,也几乎不会发生色偏。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发光组,所述发光组包括防窥子像素及发光颜色互不相同的第一显示子像素、第二显示子像素和第三显示子像素,所述防窥子像素的发光颜色至少与所述第一显示子像素、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和所述第三显示子像素其中的一者发光颜色不同,所述第一显示子像素、所述防窥子像素与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排布;遮光层,设于所述发光组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遮光层包括防窥遮光部和辅助遮光部,其中,所述防窥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防窥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并与所述第一至第三显示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所述第一显示子像素和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防窥子像素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辅助遮光部,并与所述辅助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所述第三显示子像素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辅助遮光部,并与所述辅助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沿着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显示子像素、所述防窥子像素与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子像素在第二方向上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子像素和与其相邻的所述辅助遮光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和与其相邻的所述辅助遮光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三显示子像素和与其相邻的所述辅助遮光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为第三间距;所述防窥遮光部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显示子像素、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均为第四间距;其中,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第三间距及所述第四间距均相等。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子像素、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防窥子像素的一侧边缘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显示子像素的边缘错位设置;其中,所述辅助遮光部包括第一遮光块和第二遮光块,所述第一遮光块与所述第二遮光块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错位设置;所述第三显示子像素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遮光块,并与所述辅助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所述第一显示子像素和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防窥子像素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遮光块,并与所述第二遮光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像素单元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其中一所述像素单元的所述第一遮光块的侧边与另一所述像素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一遮光块的侧边相接,其中一所述像素单元的所述第二遮光块的侧边与另一所述像素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二遮光块的侧边相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辅助遮光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遮光块和第二遮光块;所述第三显示子像素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遮光块,并与所述辅助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所述第一显示子像素和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防窥子像素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遮光块,并与所述第二遮光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防窥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凸出于所述第一显示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凸出于所述第三显示子像素的相对两侧设置;所述第二遮光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凸出于所述第一显示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遮光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凸出于所述第三显示子像素的相对两侧的距离均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遮光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凸出于所述第一显示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的距离均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且范围小于或等于25μm。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距的且范围小于或等于25μm。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的防窥显示面板,所述防窥显示面板与所述壳体连接。

本申请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防窥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子像素在第一方向上远离防窥子像素的一侧设置有辅助遮光部,且第三显示子像素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辅助遮光部。因此,当用户沿着第一方向在防窥视角下大角度依次观看到的是第一显示子像素、防窥子像素与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发出的光线时:

若第二显示子像素受到防窥遮光部的影响,使其光线强度弱于第一显示子像素以及第三显示子像素;第一显示子像素、第三显示子像素发出的部分光线也会被辅助遮光部遮挡,最终使得第二显示子像素的光线强度不会明显弱于第一显示子像素以及第三显示子像素,进而解决防窥遮光部造成的色偏问题,以达到优化防窥显示面板开口率,增强其寿命的目的。

此外,当用户沿着第一方向在防窥视角下大角度依次观看到的是第二显示子像素、防窥子像素与所述第一显示子像素发出的光线时,其解决防窥遮光部造成的色偏问题的原理同用户沿着第一方向在防窥视角下大角度依次观看到的是第一显示子像素、防窥子像素与所述第二显示子像素发出的光线。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未设置遮光层时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设置遮光层后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其中一像素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图2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设置遮光层后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其中一像素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设置遮光层后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其中一像素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四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设置遮光层后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四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其中一像素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五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设置遮光层后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五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其中一像素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衬底;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2、像素界定层;3、驱动电路层;4、发光器件;41、显示阳极;42、显示发光部;43、显示阴极;5、像素单元;51、第一显示子像素;52、第二显示子像素;53、第三显示子像素;54、防窥子像素;6、遮光层;61、防窥遮光部;62、辅助遮光部;621、第一遮光块;6211、第一遮光条;6212、第二遮光条;622、第二遮光块;6221、第三遮光条;6222、第四遮光条;7、封装层;71、第一无机层;72、第二无机层;73、有机层;d1、第一间距;d2、第二间距;d3、第三间距;d4、第四间距;h1、第一距离;h2、第二距离;101、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防窥显示面板。防窥显示面板例如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其中,显示面板可包括衬底1和像素界定层2,此衬底1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此非显示区可环绕显示区设置,其中,像素界定层2可设置在衬底1的显示区上。

应理解的是,显示面板还可包括驱动电路层3,此驱动电路层3可先于像素界定层2、像素单元5形成在衬底1上,此驱动电路层3可包括薄膜晶体管、走线等电路结构,以用于驱动后文提到的发光器件4发光,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举例而言,衬底1可为采用玻璃制作而成的刚性基板,但不限于此,也可为采用聚酰亚胺(简称)等材料制作而成的柔性基板,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不限于为刚性不可弯折的面板,也可为柔性可弯折的面板。

此外,衬底1包括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相交。

应理解的是,第一方向a为衬底1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b为衬底1的长度方向;或者,第一方向a为衬底1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b为衬底1的宽度方向。

如图4所示,像素界定层2可具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像素开口及位于相邻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界定部,换言之,像素界定层2整体可看作呈栅格状镂空结构层,镂空区域即为本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像素的像素开口,而非镂空区域即为本实施例的像素界定部。

示例的,此像素界定部远离衬底1的表面为平面,且此像素界定层2可采用PI等材料制作而成。

应理解的是,像素界定层2的每一像素开口内均一一对应设有多个发光器件4。也就是说发光器件4与像素开口的数量可以是相同的。

进一步地,发光器件4可包括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堆叠形成的显示阳极41、显示发光部42和显示阴极43。

应当理解的是,各显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阳极41相互间隔设置,以能够使得各显示发光二极管之间相互独立驱动,各显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阴极43可相互连接以形成一整个面电极,以降低加工成本。

如图4所示,显示发光部42可位于像素开口内,也就是说,在制作显示装置时,可先制作像素界定层2,在制作完像素界定层2后在制作显示发光部42,以使显示发光部42形成在像素开口内。举例而言,此显示发光部42可采用蒸镀等方式形成在像素开口内。

应当理解的是,显示发光部42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材料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空穴注入层与显示阳极41接触,电子注入层与显示阴极43接触,但不限于此,显示发光部42也可以仅包括空穴传输层、发光材料层和电子传输层,或是其他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如图4所示,显示阴极43可在形成显示发光部42之后形成,并与显示发光部42接触。此显示阴极43可以包括包含有Li、Ca、LiF/Ca、LiF/Al、Al、Mg、Ag、Pt、Pd、Ni、Au、Nd、Ir、Cr、BaF2、Ba、其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的低功函数材料层,例如:显示阴极43可包括采用Ag和Mg的混合物制作而成的低功函数材料层。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器件4可包括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发光器件4的显示发光部42的发光颜色不同,比如:红色类型发光器件4、绿色类型发光器件4、蓝色类型发光器件4等,红色类型发光器件4指的是显示发光部42的发光颜色为红色,绿色类型发光器件4指的是显示发光部42的发光颜色为绿色,蓝色类型发光器件4指的是显示发光部42的发光颜色为蓝色。

其中,发光器件4可理解为显示装置中的一个子像素,相邻的红色类型发光器件4、绿色类型发光器件4、蓝色类型发光器件4以及发光颜色类型至少与红色类型发光器件4、绿色类型发光器件4或蓝色类型发光器件4不同的发光器件4可组成一个发光组,一个发光组与遮光层6组成一个像素单元5。发光组包括防窥子像素54、发光颜色互不相同的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和第三显示子像素53。其中,防窥子像素54的发光颜色至少与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和第三显示子像素53其中的一者发光颜色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显示子像素51为绿色类型发光器件4形成,第二显示子像素52由红色类型发光器件4形成,第三显示子像由蓝色类型发光器件4形成,防窥子像素54由除发光为红色、绿色、蓝色类型以外的其他发光器件4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防窥子像素54由黄色类型发光器件4形成,第一显示子像素51为绿色类型发光器件4形成,第二显示子像素52由红色类型发光器件4形成,第三显示子像由蓝色类型发光器件4形成。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第三显示子像以及防窥子像素54也可以是其他颜色类型的发光器件4形成。只要满足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第三显示子像发光颜色类型不同,且防窥子像素54与其他三种显示子像素任一发光颜色类型不同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子像素51、防窥子像素54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在第一方向a上依次间隔排布。即防窥子像素54位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之间。

应理解的是,当防窥子像素54位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之间时,防窥子像素54发出的光能够方便与第一显示子像素51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同时进行混光,进而相对于防窥子像素54位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整体的某一侧,其更方便混光,最终使得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防窥子像素54位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之间后,沿着第一方向a,防窥子像素54的宽度小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的像素,避免防窥子像素54过宽,进而占用像素单元5开口区的面积,导致开口率下降。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为防窥子像素54占用像素单元5的像素开口的面积,还可以将防窥子像素54直接设置于像素界定部远离衬底1的一侧,进而无需在第一显示子像素51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之间预留过多间距以形成像素开口用于容纳防窥子像素54的发光器件4。也就是说,防窥子像素54可以直接设置于原非防窥显示面板的非开口区。

遮光层6,设于发光组远离衬底1的一侧,遮光层6包括防窥遮光部61和辅助遮光部62。

应理解的是,遮光层6可以采用金属或者非金属形成。其中,当遮光层6为金属时,需配合圆形偏光片和或减反层使用。遮光层6的厚度范围为0.1-0.6μm;可选的,其厚度为0.1μm、0.2μm、0.3μm、0.4μm、0.5μm或0.6μm。当遮光层6为非金属时,其厚度范围为0.5-3μm,可选的,其厚度为0.5μm、0.55μm、0.79μm、0.8μm、1.2μm或1.5μm。

值得注意的是,该遮光层6不等同于相邻两色阻层之间的黑矩阵层。其色阻层之间的黑矩阵层只能是由光刻胶堆叠而成,且相邻两色阻层之间的黑矩阵层在各像素单元5之间是不能断开的,同时,相邻两色阻层之间的黑矩阵层是用于防止相邻两像素单元5之间混光。而本申请的遮光层6在各像素单元5之间是可以断开的,并不仅限于光刻胶堆叠而成,其作用是用于减小各子像素的发光强度,而非防止相邻两像素单元5之间的混光,最重要的是,本本申请的遮光层6在各像素单元5之间是可以断开的,或者在同一像素单元5内也可以是断开设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窥遮光部61与辅助遮光部62同层设置,方便采用同一道光罩工序制成,进而节约成本。

应理解的是,防窥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7,封装层7设置于衬底1上,并覆盖于发光组。防窥遮光部61与辅助遮光部62可以同层设置于封装层7与发光组之间,也可以设置于封装层7内部,或者设置于封装层7远离衬底1的一侧。

举例而言,封装层7包括第一无机层71、第二无机层72和有机层73,有机层73位于第一无机层71与第二无机层72之间。其中,第一无机层71与第二无机层72均用于水氧隔离,第一无机层71相对于第二无机层72更靠近于衬底1设置。防窥遮光部61与辅助遮光部62共同位于第一无机层71与有机层73之间,平通过有机层73的平坦化作用使其有机层73远离第一无机层71的一侧为平面,方便后续工序的制作。

防窥遮光部6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覆盖防窥子像素54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并与第一至第三显示子像素53在衬底1基板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第一显示子像素51和第二显示子像素52在第一方向a上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一侧均设置有辅助遮光部62,并与辅助遮光部6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第三显示子像素53在第一方向a上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辅助遮光部62,并与辅助遮光部6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

此外,防窥遮光部6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防窥子像素54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应理解的是,由于防窥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子像素51在第一方向a上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一侧设置有辅助遮光部62,且第三显示子像素53在第一方向a上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辅助遮光部62。因此,当用户沿着第一方向a在防窥视角下大角度依次观看到的是第一显示子像素51、防窥子像素54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发出的光线时:

若第二显示子像素52受到防窥遮光部61的影响,使其光线强度弱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以及第三显示子像素53;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三显示子像素53发出的部分光线也会被辅助遮光部62遮挡,最终使得第二显示子像素52的光线强度不会明显弱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以及第三显示子像素53,进而解决防窥遮光部61造成的色偏问题,以达到优化防窥显示面板开口率,增强其寿命的目的。

此外,当用户沿着第一方向a在防窥视角下大角度依次观看到的是第二显示子像素52、防窥子像素54与第一显示子像素51发出的光线时,其解决防窥遮光部61造成的色偏问题的原理同用户沿着第一方向a在防窥视角下大角度依次观看到的是第一显示子像素51、防窥子像素54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发出的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子像素51、防窥子像素54和第二显示子像素52沿着第二方向b位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同一侧。此时,由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防窥子像素54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在第一方向a上依次间隔排布,因此,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和第三显示子像素53共同围绕防窥子像素54设置,进而可以使得防窥子像素54发出的光与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和第三显示子像素53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发出的光混合,进一步地方便提高防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子像素51和与其相邻的辅助遮光部62在第一方向a上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第二显示子像素52和与其相邻的辅助遮光部62在第一方向a上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第三显示子像素53和与其相邻的辅助遮光部62在第一方向a上的间距为第三间距d3;防窥遮光部61和与其相邻的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在第一方向a上的间距均为第四间距d4;其中,第一间距d1、第二间距d2、第三间距d3及第四间距d4均相等。

也就是说,沿着第一方向a: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第三显示子像素53与其最近的辅助遮光部62的垂直间距处处相等,且等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与其最近的防窥遮光部61的垂直间距。

应理解的是,当沿着第一方向a: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第三显示子像素53与其最近的辅助遮光部62的垂直间距处处相等,且等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与其最近的防窥遮光部61的垂直间距时,可以达到相同视角下,即便是有防窥遮光部61的遮挡,几乎完全可以保证不会发生色偏,进而达到优化开口率,增大防窥显示面板寿命的设计。

示例的,第一间距d1、第二间距d2、第三间距d3及第四间距d4的值小于或等于25μm。

可选地,第一间距d1、第二间距d2、第三间距d3及第四间距d4的值为5μm、5.6μm、6.5μm、7.1μm、8.2μm、9.7μm、10μm、11μm或12.5μm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一侧边与第一显示子像素51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侧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另一侧边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侧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此时,沿着第一方向a,辅助遮光部62的宽度处处相同。

应理解的是,沿着第一方向a,相邻两像素单元5中的其中一像素单元5的辅助遮光部62与其最近的另一像素单元5的辅助遮光部62之间可以上间隔设置的,也可以是相接的。此外,沿着第二方向b,辅助遮光部6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为连续不断的;或者,沿着第二方向b,辅助遮光部6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以每一像素单元5的边界处相互断开。

实施例二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防窥显示面板与实施例一中的防窥显示面板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辅助遮光部62非连续不断的。

在本实施例中,沿着第二方向b,辅助遮光部6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遮光块621和第二遮光块622。第三显示子像素53在第一方向a上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遮光块621,并与辅助遮光部6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第一显示子像素51和第二显示子像素52在第一方向a上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遮光块622,并与第二遮光块62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

可以理解的是,在同一像素单元5内,沿着第一方向a,第一遮光块621包括第一遮光条6211和第二遮光条6212,第一遮光条6211位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一侧,第二遮光条6212位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另一侧。在相邻的像素单元5中:其中一像素单元5的第一遮光条6211与另一像素单元5的第二遮光条6212相邻设置,而第一遮光条6211与第二遮光条6212可以是相接也可以是间隔设置。

相应地,在同一像素单元5内,沿着第一方向a,第二遮光块622包括第三遮光条6221和第四遮光条6222,第三遮光条6221位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一侧,第四遮光条6222位于第二显示子像素52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一侧。在相邻的像素单元5中:其中一像素单元5的第三遮光条6221与另一像素单元5的第四遮光条6222相邻设置,而第三遮光条6221与第四遮光条6222可以是相接也可以是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沿着第二方向b:防窥遮光部6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凸出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以及第二显示子像素5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设置。

其中,第一遮光块62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凸出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相对两侧设置;第二遮光块62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凸出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以及第二显示子像素5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遮光条6211与第三遮光条6221位于同一侧,第二遮光条6212与第四遮光条6222位于同一侧时:第一遮光条6211向着远离第三遮光条6221的一侧相对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一侧沿着第二方向b凸出部分设置,第一遮光条6211向着靠近第三遮光条6221的一侧相对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另一侧沿着第二方向b凸出部分设置,第二遮光条6212向着远离第四遮光条6222的一侧相对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一侧沿着第二方向b凸出部分设置,第二遮光条6212向着靠近第四遮光条6222的一侧相对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另一侧沿着第二方向b凸出部分设置。第三遮光条6221向着远离第三遮光条6221的一侧相对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的一侧沿着第二方向b凸出部分设置,第三遮光条6221向着靠近第一遮光条6211的一侧相对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的另一侧沿着第二方向b凸出部分设置,第四遮光条6222向着远离第二遮光条6212的一侧相对于第二显示子像素52的一侧沿着第二方向b凸出部分设置,第四遮光条6222向着靠近第二遮光条6212的一侧相对于第二显示子像素52的另一侧沿着第二方向b凸出部分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沿着第二方向b:第一遮光块62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凸出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相对两侧的距离均为第一距离h1;即第一遮光条6211与第二遮光条6212沿着第二方向b相对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两侧分别凸出的距离均为第一距离h1。

第二遮光块62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凸出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以及第二显示子像素5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的距离均为第二距离h2;即第三遮光条6221沿着第二方向b相对第一显示子像素51的两侧分别凸出的距离以及第四遮光条6222沿着第二方向b相对第二显示子像素52的两侧分别凸出的距离为第二距离h2。其中,防窥遮光部61沿着第二方向b分别对应凸出于防窥子像素54的相对两侧的距离小于h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距离h1与第二距离h2相等,且范围小于或等于25μm。举例而言,第一距离h1与第二距离h2的值为5μm、5.6μm、6.5μm、7.1μm、8.2μm、9.7μm、10μm、11μm或12.5μm等。

此外,沿着第二方向b:相邻两像素单元5中,其中一像素单元5的第一遮光条6211与另一像素单元5的第三遮光条6221也可以是间隔设置的,其中一像素单元5的第二遮光条6212与另一像素单元5的第四遮光条6222也可以是间隔设置的。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沿着第二方向b:相邻两像素单元5中,其中一像素单元5的第一遮光条6211与另一像素单元5的第三遮光条6221也可以是相接的,其中一像素单元5的第二遮光条6212与另一像素单元5的第四遮光条6222也可以是相接的。

关于防窥显示面板灯其他结构,请参照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防窥显示面板与实施例一中的防窥显示面板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一侧边与第一显示子像素51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侧边未对齐;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另一侧边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侧边未对齐。因此,相应的辅助遮光部62的设计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在第一方向a上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一侧边缘与其相邻的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边缘错位设置。相应地,辅助遮光部62包括第一遮光块621和第二遮光块622,第一遮光块621与第二遮光块622沿着第一方向a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第三显示子像素53在第一方向a上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遮光块621,并与辅助遮光部6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第一显示子像素51和第二显示子像素52在第一方向a上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遮光块622,并与第二遮光块62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第三显示子像素53以及防窥子像素54的排列方式不同以及所占用的面积不同,可能会导致沿着第一方向a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一侧边与第一显示子像素51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侧边未对齐以及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另一侧边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侧边未对齐。

此时,通过将第一遮光块621与第二遮光块622沿着第一方向a错位设置能够保证第一间距d1、第二间距d2与第三间距d3同样相等。

可以理解的是,沿着第一方向a,在同一像素单元5内:第一遮光块621包括第一遮光条6211和第二遮光条6212,第一遮光条6211位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一侧且靠近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遮光条6212位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另一侧且靠近第二显示子像素52;第二遮光块622包括第三遮光条6221和第四遮光条6222,第三遮光条6221位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一侧,第四遮光条6222位于第二显示子像素52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一侧。

举例而言,沿着第一方向a,第一子像素的侧边相对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最靠近第一子像素的侧边凸出设置时,第一遮光条6211与第三遮光条6221错位设置,且第一遮光条6211与第二遮光条621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三遮光条6221与第四遮光条6222之间的间距。

此外,由于各像素单元5的所占面积相同,且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一侧边与第一显示子像素51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侧边未对齐以及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另一侧边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侧边未对齐。在相邻两像素单元5中:为保证沿着第一方向a第一遮光条6211、第二遮光条6212、第三遮光条6221与第四遮光条6222的宽度均相同,其中一像素单元5的第一遮光条6211与另一像素单元5的第三遮光条6221之间可以是间隔设置,其中一像素单元5的第二遮光条6212与另一像素单元5的第四遮光条6222之间也可以是间隔设置。

关于防窥显示面板灯其他结构,请参照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防窥显示面板与实施例三中的防窥显示面板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遮光块621与第二遮光块622在第一方向a的宽度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在第一方向a上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一侧边缘与其相邻的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边缘错位设置。相应地,辅助遮光部62包括第一遮光块621和第二遮光块622,第一遮光块621与第二遮光块622沿着第一方向a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第三显示子像素53在第一方向a上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遮光块621,并与辅助遮光部6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第一显示子像素51和第二显示子像素52在第一方向a上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遮光块622,并与第二遮光块62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具有间距。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第三显示子像素53以及防窥子像素54的排列方式不同以及所占用的面积不同,可能会导致沿着第一方向a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一侧边与第一显示子像素51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侧边未对齐以及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另一侧边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侧边未对齐。

此时,通过将第一遮光块621与第二遮光块622沿着第一方向a错位设置能够保证第一间距d1、第二间距d2与第三间距d3同样相等。

可以理解的是,沿着第一方向a,在同一像素单元5内:第一遮光块621包括第一遮光条6211和第二遮光条6212,第一遮光条6211位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一侧且靠近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遮光条6212位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另一侧且靠近第二显示子像素52;第二遮光块622包括第三遮光条6221和第四遮光条6222,第三遮光条6221位于第一显示子像素51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一侧,第四遮光条6222位于第二显示子像素52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一侧。

举例而言,沿着第一方向a,第一子像素的侧边相对于第三显示子像素53最靠近第一子像素的侧边凸出设置时,第一遮光条6211与第三遮光条6221错位设置,且第一遮光条6211与第二遮光条621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三遮光条6221与第四遮光条6222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像素单元5中:沿着第一方向a,其中一像素单元5的第一遮光块621的侧边与另一像素单元5相邻的第一遮光块621的侧边相接,其中一像素单元5的第二遮光块622的侧边与另一像素单元5相邻的第二遮光块622的侧边相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各像素单元5的所占面积相同,且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一侧边与第一显示子像素51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侧边未对齐以及第三显示子像素53的另一侧边与第二显示子像素52远离防窥子像素54的侧边未对齐。在相邻两像素单元5中:为保证沿着第一方向a第一遮光条6211、第二遮光条6212、第三遮光条6221与第四遮光条6222的宽度均相同,其中一像素单元5的第一遮光条6211与另一像素单元5的第三遮光条6221之间是相接的,其中一像素单元5的第二遮光条6212与另一像素单元5的第四遮光条6222之间是相接的。此时,第一遮光块621与第二遮光块622在第一方向a的宽度不同。

实施例五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防窥显示面板与实施例一中的防窥显示面板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辅助遮光部62是整面的。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遮光部62为整面设置的,通过在辅助遮光部62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开孔101,各像素单元5的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第三显示子像素53以及防窥子像素54分别从对应的开孔101露出。

可以理解的是,辅助遮光部62的开孔101面积分别与其对应露出的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第三显示子像素53以及防窥子像素54的面积大。也就是说,辅助遮光部6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子像素51、第二显示子像素52、第三显示子像素53以及防窥子像素54的正投影均间隔设置,以免影响发光效果。

实施例六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的防窥显示面板,防窥显示面板与壳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电子广告牌或手机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及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申请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冰箱以及冰箱控制方法和冰箱控制装置
  • 控制冰箱储存空间湿度的方法及装置、冰箱、存储介质
  • 冰箱直播方法和装置、冰箱、存储介质
  • 冰箱扫风控制方法、扫风装置以及扫风冰箱
  • 冰箱、冰箱压缩机能耗确定方法及装置
  • 一种确定冰箱压缩机极对数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4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