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柜体、电气综合柜及储能集装箱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柜体、电气综合柜及储能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储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柜体、电气综合柜及储能集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全国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尤其随着国内的用电需求增大,各种电气综合柜的使用越来越多。

然而,储能领域中随着对高储能密度的需求的日益急迫,电气综合柜的尺寸被进一步压缩。国内的柜体的连接方式一般是把骨架焊接在面板上,通过焊接各个面板构成柜体,但由于电气综合柜的尺寸的压缩,柜体内各部件的安装密度增大,对柜体的骨架结构的支撑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由于安装空间的限缩,柜体内各部件的安装方式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柜体、电气综合柜及储能集装箱,至少有利于提高柜体的支撑强度,以及提高操作人员在柜体内安装各种部件的便携性。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柜体,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顶盖、底座以及连接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的若干立柱;若干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安装于任意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柜体的柜深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柜体具有相对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前侧更靠近所述柜体的柜门;若干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安装于位于所述后侧且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柜体的柜宽方向;其中,沿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横梁和部分所述第二横梁错位安装于同一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柜体的柜高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部,任一所述端部沿所述第三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安装耳,两个所述安装耳中更靠近所述顶盖的一者为上安装耳,另一者为下安装耳;其中,所述上安装耳具有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柜体外的第一限位槽,所述下安装耳具有开口沿所述第三方向朝向所述底座的第二限位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所述端部具有的两个所述安装耳安装于同一所述立柱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的一侧上;所述柜体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并实现所述上安装耳和所述立柱之间的固定;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并实现所述下安装耳和所述立柱之间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具有的两个所述端部中更靠近所述后侧的一者为后端部,所述后端部还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凸出于两个所述安装耳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安装于所述立柱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的一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立柱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所述凸出部还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柜体还包括:若干竖梁,所述竖梁安装于沿所述第三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横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柜体还包括:铜排,所述铜排安装于固定有所述竖梁的两个所述第二横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柜体还包括:三段式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或者,电缆夹,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柜体的柜深为250mm~750mm;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柜体的柜宽为600mm~850mm;沿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柜体的柜高为1.2m~1.9m。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气综合柜,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柜体。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根据上述所述的电气综合柜,沿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储能集装箱的箱高大于所述柜体的柜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设计一种新的柜体,柜体的骨架结构除了包括主框架外,还包括若干第一横梁和若干第二横梁,如此,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增设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增强柜体的支撑强度,满足在柜体上设置高安装密度的各种部件,以降低柜体因为局部区域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的概率;另一方面,增设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可以作为柜体上的安装挂件,操作人员无需使得每一部件均与柜体的主框架直接固定,可将柜体内的部件安装于第一横梁和/或第二横梁上,以借助第一横梁和/或第二横梁实现柜体内的部件与柜体的相对固定,从而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在柜体内安装各种部件的便携性。

而且,部分第一横梁和部分第二横梁沿第三方向上错位安装于同一立柱上,有利于借助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支撑同一立柱的不同区域,以进一步降低立柱因为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柜体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中主框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的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中第一横梁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的一种后视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的另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的又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随柜体尺寸的压缩以及柜体内各部件的安装密度的增大,柜体的的支撑强度有待提高,以及柜体内各部件的安装方式有待改善。

本公开实施提供一种柜体、电气综合柜及储能集装箱,柜体的骨架结构除了包括主框架外,还包括若干第一横梁和若干第二横梁,如此,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增设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增强柜体的支撑强度,满足在柜体上设置高安装密度的各种部件的同时,降低柜体因为局部区域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的概率;另一方面,增设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可以作为柜体上的安装挂件,操作人员无需使得每一部件均与柜体的主框架直接固定,可将柜体内的部件安装于第一横梁和/或第二横梁上,以借助第一横梁和/或第二横梁实现柜体内的部件与柜体的相对固定,从而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在柜体内安装各种部件的便携性。而且,部分第一横梁和部分第二横梁沿第三方向上错位安装于同一立柱上,有利于借助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支撑同一立柱的不同区域,以进一步降低立柱因为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柜体的支撑强度。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公开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实施例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柜体,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柜体100包括:主框架101,主框架101包括顶盖102、底座103以及连接顶盖102和底座103的若干立柱104;若干第一横梁105,第一横梁105安装于任意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立柱104之间,第一方向X为柜体100的柜深方向,沿第一方向X上,柜体100具有相对的前侧110和后侧120,前侧110更靠近柜体100的柜门;若干第二横梁106,第二横梁106安装于位于后侧120且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立柱104之间,第二方向Y为柜体100的柜宽方向;其中,沿第三方向Z上,部分第一横梁105和部分第二横梁106错位安装于同一立柱104上,第三方向Z为柜体100的柜高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中主框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的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情况下,参考图1,主框架101中至少包括4个立柱104,立柱104沿第三方向Z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4个立柱104的上端分别与顶盖102的4个拐角固定,4个立柱104的下端分别与底座103的4个拐角固定,4个立柱104、顶盖102和底座103共同搭建成一个呈长方体的主框架101。实际应用中,为提高主框架101整体的承载强度,除上述4个立柱104之外,顶盖102的棱边和底座103的棱边之间还可以设置其他的立柱104。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第一横梁105和部分第二横梁106错位安装于同一立柱104上指的是,部分第一横梁105和部分第二横梁106安装于同一立柱104沿第三方向Z上的不同区域上。如此,使得立柱104沿第三方向Z上的更多区域被不同的横梁支撑,从而有利于提高立柱104的结构稳定性,以降低立柱104因为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柜体100整体的支撑强度。其中,该段描述中的横梁指的是第一横梁105或第二横梁106。

此外,一方面,柜体100的骨架结构除了包括主框架101外,还包括若干第一横梁105和若干第二横梁106。其中,第一横梁105安装于任意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立柱104之间,以避免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立柱104倾斜,从而有利于借助第一横梁105提高立柱104的结构稳定性,以降低立柱104因为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柜体100整体的支撑强度;第二横梁106安装于位于后侧120且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立柱104之间,以避免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立柱104倾斜,从而有利于在不影响操作人员打开柜体100的柜门进行相应操作的同时,借助第二横梁106提高立柱104的结构稳定性,以降低立柱104因为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柜体100整体的支撑强度。

另一方面,增设的第一横梁105和第二横梁106可以作为柜体100上的安装挂件,操作人员无需使得每一部件均与柜体100的主框架101直接固定,可将柜体100内的部件安装于第一横梁105和/或第二横梁106上,以借助第一横梁105和/或第二横梁106实现柜体100内的部件与柜体的相对固定,从而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在柜体100内安装各种部件的便携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沿第二方向Y上,位于左侧的2个立柱104之间的第一横梁105和位于右侧的2个立柱104之间的第一横梁105一一对应,有利于使得不同立柱104受到的支撑作用相同,以提高柜体100中不同区域之间的承载强度的均匀性。实际应用中,位于左侧的2个立柱104之间的第一横梁105的数量可以与位于右侧的2个立柱104之间的第一横梁105的数量可以不同,且位于左侧的2个立柱104之间的第一横梁105的排布位置与位于右侧的2个立柱104之间的第一横梁105的排布位置也可以不同,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示意出柜体100上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立柱104之间安装有8个沿第三方向Z上间隔排布的第一横梁105,实际应用中,对柜体100上安装的沿第三方向Z上间隔排布的第一横梁105的数量不做限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而且,本公开一实施例对沿第三方向Z上相邻的第一横梁105之间的间距不做限制,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沿第一方向X上,柜体100的柜深D为250mm~750mm;沿第二方向Y上,柜体100的柜宽W为600mm~850mm;沿第三方向Z上,柜体100的柜高H为1.2m~1.9m。

在一些例子中,柜体100的柜深D可以为280mm、300mm、320mm、350mm、400mm、450mm、480mm、500mm、550mm、600mm或650mm等;沿第二方向Y上,柜体100的柜宽W可以为630mm、650mm、700mm、720mm、750mm、800mm或820mm等;沿第三方向Z上,柜体100的柜高H为1.3m、1.4m、1.5m、1.6m、1.7m或1.8m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底座103上还具有叉车孔113,便于操作人员利用叉车对底座103进行夹持和运输。基于此,在底座103形成于主框架101中,以及在柜体100中安装完各部件之后,便于操作人员利用叉车对柜体100整体进行夹持和运输。

在一些情况下,在柜体100的位置不再经常变化的情形下,在底座103朝向柜门的一侧安装一个装饰板,以遮蔽叉车孔113,以利用装饰板提高柜体100整体的封闭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2个叉车孔113沿第一方向X正对,以便于叉车中的同一插持部贯穿沿第一方向X正对的2个叉车孔113,实现对对底座103或柜体100的夹持。

需要说明的是,以沿第一方向X正对的2个叉车孔113为一对叉车孔113,图1和图2中均以底座103包括沿第二方向Y上间隔排布的2对叉车孔113,共4个叉车孔113为示例,实际应用中,对底座103上具有的叉车孔113的数量不做限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相邻2对叉车孔113在第二方向Y上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2和图3,第一横梁105沿第一方向X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部115,任一端部115沿第三方向Z上具有相对的两个安装耳125,两个安装耳125中更靠近顶盖102的一者为上安装耳125a,另一者为下安装耳125b;其中,上安装耳125a具有开口沿第二方向Y朝向柜体100外的第一限位槽135,下安装耳125b具有开口沿第三方向Z朝向底座103的第二限位槽145。

其中,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中第一横梁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设置开口朝向不同的第一限位槽135和第二限位槽145,在安装第一横梁105的过程中,无需操作人员与位于后侧120的立柱104直接接触,将第一横梁105从柜门处伸入柜体100内部即可将第二限位槽145与事先设置在立柱104上的紧固件卡接,实现下安装耳125b和立柱104之间的限位,然后,由于第一限位槽135和第二限位槽145的开口朝向不同,因而能够以与第二限位槽145卡接的紧固件为轴旋转第一横梁105,使得第一限位槽135可以与事先设置在另一立柱104上的紧固件卡接,实现上安装耳125a和立柱104之间的限位,从而将第一横梁105安装于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立柱104之间。

具体的,由于下安装耳125b具有开口沿第三方向Z朝向底座103的第二限位槽145,因而可以先凭借第二限位槽145与立柱104上设置的与下安装耳125b适配的紧固件沿第三方向Z上的卡合,实现第一横梁105和立柱104的初步定位;然后,由于上安装耳125a具有开口沿第二方向Y朝向柜体100外的第一限位槽135,以及立柱104上设置的与上安装耳125a适配的紧固件,使得第一横梁105能够以与第二限位槽145卡接的紧固件为轴逆时针旋转,使得上安装耳125a旋转至第一限位槽135与立柱104上的紧固件卡合。如此,有利于提高第一横梁105与立柱104的适配度,以提高操作人员将第一横梁105安装至立柱104上的便携性,以及避免第一横梁105不便于安装在立柱104上的现象。

而且,上安装耳125a中第一限位槽135的开口沿第二方向Y朝向柜体100外,使得上安装耳125a和立柱104上的紧固件配合能够限制第一横梁105沿第三方向X上的上下移动以及沿第二方向Y超柜内的移动;下安装耳125b中第二限位槽145的开口沿第三方向Z朝向底座103,使得下安装耳125b和立柱104上的紧固件配合能够限制第一横梁105沿第三方向X上的向下移动以及沿第二方向Y上的左右移动。如此,基于上安装耳125a和下安装耳125b的设计,在第一横梁105与立柱104固定后,可以进一步限制第一横梁105向各个方向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2和图3,一端部115具有的两个安装耳125安装于同一立柱104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两侧的一侧上;柜体100还可以包括:第一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穿过第一限位槽135并实现上安装耳125a和立柱104之间的固定;第二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穿过第二限位槽145并实现下安装耳125b和立柱104之间的固定。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均可以为螺栓和螺母的组合固定件,前述描述中设置于立柱104上的紧固件即为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中的螺栓。在另一些情况下,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均可以为螺钉,前述描述中设置于立柱104上的紧固件即为还未拧紧的螺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1和图3,第一横梁105具有的两个端部115中更靠近后侧120的一者为后端部115b,后端部115b还具有沿第一方向X上凸出于两个安装耳125的凸出部155,凸出部155安装于立柱104沿第二方向Y相对的两侧的一侧上。其中,第一横梁105具有的两个端部115中更靠近前侧110的一者为前端部115a。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横梁105的同一端部115上具有的两个安装耳125均与立柱104的同一侧壁固定连接,在此基础上,第一横梁105的后端部115b还设计有凸出部155,凸出部155与立柱104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如此,使得第一横梁105的后端部115b可以与同一立柱104的2个不同侧壁均固定连接,以避免后端部115b与立柱104的某一侧壁的连接关系被破坏时第一横梁105从立柱104上脱落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横梁105和立柱104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使得同一第一横梁105上可以安装更多或者质量更重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2和图3,部分凸出部155位于立柱104和第二横梁106之间,凸出部155还与第二横梁106固定。如此,同一凸出部155不仅可以用于加强第一横梁105和立柱104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可以用于实现第二横梁106和立柱104之间的固定连接,如此,使得第一横梁105、第二横梁106和立柱104之间两两固定连接,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横梁105和立柱104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第二横梁106和立柱104之间的连接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部分第一横梁105和部分第二横梁106错位安装于同一立柱104上的基础上,剩余第一横梁105也可以同时与立柱104和剩余第二横梁106固定连接。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哪些第一横梁105和哪些第二横梁106需要错位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2和图3,第一横梁105上可以具有若干第一安装孔165,位于第一横梁105沿第二方向Y上靠近柜体100内部的一侧。基于此,操作人员借助紧固件和凸出部155上的第一安装孔165可以实现第一横梁105和立柱104的一个侧壁的固定连接,还可以实现部分第一横梁105和部分第二横梁106的固定连接;操作人员借助紧固件和其他的第一安装孔165可以实现柜体100内的部件,例如电缆夹或三段式导轨,和第一横梁105的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第一安装孔165可以是通孔,而且,若干第一安装孔165可以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阵列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2和图3,第一横梁105上可以具有若干第二安装孔175,也位于第一横梁105沿第二方向Y上靠近柜体100内部的一侧。基于此,操作人员借助紧固件和第二安装孔175可以实现柜体100内的其他部件,例如线缆,和第一横梁105的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第二安装孔175可以是通孔,而且,若干第二安装孔175可以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为若干第一安装孔165和若干第二安装孔175在第一横梁105上的排布情况的一种示例,实际应用中,本公开一实施例对第一横梁105上具有的第一安装孔165的数量、第二安装孔175的数量、若干第一安装孔165的排布方式以及若干第二安装孔175的排布方式均不做限制,在此也不一一穷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不同第一横梁105上安装孔的类型、数量以及排布方式均可以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处的安装孔为第一安装孔165或第二安装孔175。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二横梁106上可以具有若干第三安装孔116,位于第二横梁106沿第一方向X上靠近柜体100内部的一侧。基于此,操作人员借助紧固件和第三安装孔116可以实现柜体100内的部件,例如铜排,和第二横梁106的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2,部分第二横梁106上也可以不具有第三安装孔116。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三安装孔116可以是通孔,而且,若干第三安装孔116可以沿第二方向Y间隔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为若干第三安装孔116在第二横梁106上的排布情况的一种示例,实际应用中,本公开一实施例对第二横梁106上具有的第三安装孔116的数量以及若干第三安装孔116的排布方式均不做限制,在此也不一一穷举。此外,图2中示意出柜体100上安装有3个沿第三方向Z上间隔排布的第二横梁106,实际应用中,对柜体100上安装的沿第三方向Z上间隔排布的第二横梁106的数量不做限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而且,本公开一实施例对沿第三方向Z上相邻的第二横梁106之间的间距不做限制,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4,柜体100还可以包括:若干竖梁108,竖梁108安装于沿第三方向Z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106之间。其中,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的一种后视图。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横梁106整体为沿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长条状型材,在第三方向Z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106之间设置竖梁108,使得第二横梁106沿第二方向Y上的部分区域可以被竖梁108支撑,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二横梁106的结构稳定性,以降低第二横梁106因为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柜体100整体的支撑强度。而且,基于竖梁108类似于加强筋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第二横梁106的承载强度,使得同一第二横梁106上可以安装更多或者质量更重的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4中以沿第三方向Z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106之间设置有2个竖梁108为示例,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第二横梁106上安装的部件的质量或数量灵活调整位于两个第二横梁106之间的竖梁108的数量。此外,并非任意沿第三方向Z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106之间均需要设置竖梁108,实际应用中可基于不同第二横梁106上所安装的部件的不同,选择安装的部件较多或者部件的质量较重的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106,以在两个第二横梁1066之间设置竖梁108。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4,相邻的2个竖梁108之间沿第二方向Y上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最靠近立柱104的竖梁108与该立柱104之间沿第二方向Y上的间距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大致相等,换言之,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的比值约为1,例如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的比值为0.8~1.2。如此,有利于使得若干竖梁108给第二横梁106提供均匀的支撑,使得第二横梁106上沿第二方向Y上不同区域的承载强度大致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柜体100可以还包括:铜排109,铜排109安装于固定有竖梁108的两个第二横梁106上。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描述中位于柜体100内部的部件把包括铜排109。而且,由于铜排109的质量较大,对第二横梁106的支撑强度的要求高,因而在设计第二横梁106的基础上,至少在部分沿第三方向Z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106之间设置竖梁108,以对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106进行加固,避免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106因受力过大而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4,柜体100还可以包括:熔断器119,安装于铜排109上,且熔断器119与铜排109一一对应;沿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2个铜排109以及与其对应的2个熔断器119为一对部件,一对部件的居中区域设置有1个竖梁108。换言之,竖梁108位于一对部件中的2个熔断器119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铜排109和熔断器119的总质量更大,将竖梁108设置于一对部件中的2个熔断器119之间,即将竖梁108设置于第二横梁106受力较大的区域,以针对性地给第二横梁106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避免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106因受力过大而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铜排109整体沿第三方向Z上延伸,同一铜排109至少与设置有竖梁108的2个第二横梁106均固定连接。如此,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单个第二横梁106的受力大小,以降低第二横梁106因受力过大而变形的概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质量较大的铜排109与柜体10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降低铜排109从柜体100上脱落的概率。此外,部分铜排109可以与沿第三方向Z上依次相邻的3个第二横梁106均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任一沿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铜排109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三间距,最靠近立柱104的铜排109与该立柱104之间沿第二方向Y上的间距为第四间距,第三间距和第四间距大致相等,换言之,第三间距和第四间距的比值约为1,例如第三间距和第四间距的比值为0.8~1.2。换言之,若干铜排109沿第二方向Y上均匀排布。如此,有利于使得若干铜排109实际给第二横梁106的作用力均匀分布在第二横梁106上,避免第二横梁106的局部区域受力过大而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以为柜体100中安装有沿第二方向Y上间隔排布的4个铜排109为示例,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铜排109的数量以及多个铜排109的排布方式。此外,图4中仅为铜排109和熔断器119的一种具体图示,本公开一实施例对铜排109和熔断器119的具体构造不做过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柜体100还可以包括:三段式导轨129,安装于第一横梁105上。

需要说明的是,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的另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此外,图5中仅为三段式导轨129的一种具体图示,本公开一实施例对三段式导轨129的具体构造不做过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柜体100还可以包括:电缆夹139,安装于第一横梁105上。电缆夹139用于固定处于柜体100内部的部分线缆,避免柜体100内的线缆杂乱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的又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此外,图6中仅为电缆夹139的一种具体图示,本公开一实施例对电缆夹139的具体构造不做过多限制。

综上所述,柜体100的骨架结构除了包括主框架101外,还包括若干第一横梁105和若干第二横梁106,如此,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增设的第一横梁105和第二横梁106增强柜体100的支撑强度,满足在柜体100上设置高安装密度的各种部件的同时,降低柜体100因为局部区域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的概率;另一方面,增设的第一横梁105和第二横梁106可以作为柜体100上的安装挂件,操作人员无需使得每一部件均与柜体100的主框架101直接固定,可将柜体100内的部件安装于第一横梁105和/或第二横梁106上,以借助第一横梁105和/或第二横梁106实现柜体100内的部件与柜体100的相对固定,从而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在柜体100内安装各种部件的便携性。而且,部分第一横梁105和部分第二横梁106沿第三方向Z上错位安装于同一立柱104上,有利于借助第一横梁105和第二横梁106支撑同一立柱104的不同区域,以进一步降低立柱104因为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柜体100的支撑强度。

本公开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气综合柜。结合参考图1和图2,电气综合柜包括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100。需要说明的是,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部分在此不做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电气综合柜中一般均需要设置多种电学部件,因而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设计的包含若干第一横梁105和若干第二横梁106的柜体100十分适用于作为电气综合柜。

根本公开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储能集装箱包括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综合柜,结合参考图1和图2,沿第三方向Z上,储能集装箱的箱高大于柜体100的柜高H。需要说明的是,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部分在此不做赘述。

目前常规的应用于储能集装箱中的电气综合柜的柜体的高度和储能集装箱的高度一致,使得电气综合柜的柜体呈现为瘦高瘦高的形态,不利于操作人员对位于电气综合柜的柜体中的各电学部件进行操作,且不利于进一步缩小柜体在储能集装箱中占用的布局空间。例如,目前常用的电气综合柜的柜体的高度约为2米,柜体中与柜门对应的宽度约为600mm,柜体中与柜深对应的深度约为700mm。

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柜体100中,参考图1,沿第一方向X上,柜体100的柜深D为250mm~750mm;沿第二方向Y上,柜体100的柜宽W为600mm~850mm;沿第三方向Z上,柜体100的柜高H为1.2m~1.9m。如此,有利于降低柜体100在储能集装箱中占用的布局空间,以及通过第一横梁105和第二横梁106提高柜体内的电学部件的集成密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1和图2,第一方向X,即柜体100的柜深方向为储能集装箱中电池簇(图中未示出)的排列方向,换言之,多列电池簇沿第一方向X上排布。由前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一实施提供的柜体100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的三个尺寸中,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最小,从而使得沿第一方向X上,储能集装箱中更多的空间可以用来布局电池簇。如此,在不改变储能集装箱的尺寸的前提下,有利于在利用较小的布局空间容纳柜体100的同时,增加储能集装箱中沿第一方向X上排列的电池簇的列数,从而有利于在不改变储能集装箱的尺寸的前提下提高储能集装箱的储能密度。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改动与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灭火器喷射性能测试装置及灭火器喷射性能测试方法
  • 灭火器灭火性能智能测试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5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