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30


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中央处理器(CPU)是电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计算机在使用中,CPU会产生大量的热量,CPU升温过高会对降低整个计算机的运行速度,甚至会对计算机造成致命的危害。

现有应用较广的液冷散热装置为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其主要包括冷头,水管,冷排和风扇。冷头的一端直接接触CPU,另一端是采用CNC等工艺方法切削出的微通道,冷头主要以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从CPU区域传递至微通道的各个壁面区域,液体介质经过微通道时主要以热对流的方式实现热量传递,冷头内包含泵机,通过泵机实现液体介质从冷头到冷排的循环流动,液体介质流经冷排的水路时将热量传递给冷排的各个壁面区域,最后通过风扇带走冷排的热量。

由于现有的液冷散热装置主要利用冷头与CPU的接触进行热传导,而常见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对有限,例如冷头常采用铜材料,其导热系数约为375W/(M.K),使得散热功率受限,并且CPU的尺寸会极大程度上限制冷头的尺寸,从而进一步地限制散热功率,进而影响液冷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此外,现有的液冷散热装置往往需要将冷排设置于机箱边缘,并通过水管进行连接,再以多组风扇进行散热,使得整个系统集成度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液冷散热装置依靠冷头与CPU的接触进行热传导而实现,受冷头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尺寸的限制,导致散热功率低和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其中,所述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包括:

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热管和液冷箱;所述热管具有蒸发段和冷凝段,CPU产生的部分热量能够传递至所述蒸发段,所述冷凝段设置于所述液冷箱内;所述液冷箱盛装有冷却液且开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

第二散热组件,包括泵液件、冷排和出风件,所述CPU产生的部分热量能够传递至所述冷排,所述冷排具有液路和气路,所述液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第二进液口和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第二出液口,所述泵液件与所述液路连通,使得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液冷箱和所述液路中循环流动;所述出风件与所述气路对应设置,所述气路能够与所述液路热交换。

优选地,所述冷凝段设置在所述蒸发段的上方,所述热管还具有连通所述冷凝段和所述蒸发段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呈倾斜设置;

所述热管围设在所述冷排的外部,所述连通部设置在所述冷排的侧方;所述液冷箱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冷凝段呈倾斜设置,所述冷凝段靠近所述蒸发段的一端低于所述冷凝段远离所述蒸发段的一端;所述蒸发段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冷凝段,使得两个所述冷凝段在所述液冷箱中呈交叉设置。

优选地,所述冷凝段包括第一冷凝部和第二冷凝部;所述第一冷凝部呈倾斜设置且其顶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冷凝部的连接孔,所述第二冷凝部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冷凝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延伸管,每个所述延伸管倾斜设置,使得两个所述冷凝段上的所述延伸管相互交叉设置。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冷凝段上的所述第二冷凝部中,每个所述延伸管的长度不同;

沿所述第一冷凝部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延伸管的长度尺寸呈等差数列变化。

优选地,所述热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热管沿所述气路的延伸方向排布。

优选地,所述液冷箱形成为方体的结构;

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方体的对角线两端,所述冷凝段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之间连通有多条液路,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液路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气路。

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

导流件,设置在所述冷排和所述出风件之间,所述导流件形成有连通所述出风件和所述气路的导流腔,至少部分的所述导流腔的腔壁形成为倾斜设置的导流部。

优选地,所述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还包括:

底座,与所述蒸发段连接,所述冷排与所述底座的顶部相贴合;

所述CPU的表面与所述蒸发段和所述底座的底部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通过两种散热途径对CPU进行散热,其中途径一首先利用具有极高的导热系数的热管将CPU产生的部分热量传递至热管的多处区域,再通过液冷箱中的冷却液与热管直接进行强迫对流换热,换热后的冷却液输向冷排的液路中;途径二能够使得CPU产生的部分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冷排;最终两种途径传递的热量均与空气形成强迫对流,如此使得CPU液冷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和散热效率显著提升,从而保证CPU运行顺畅。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中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中热管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中冷凝段在液冷箱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中冷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中冷排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中导流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热管;111-蒸发段;112-冷凝段;1121-第一冷凝部;1122-第二冷凝部;1123-延伸管;113-连通部;12-液冷箱;121-第一进液口;122-第一出液口;13-泵液件;21-冷排;211-液路;2111-第二进液口;2112-第二出液口;212-气路;213-第一安装部;214-第二安装部;215-定位部;22-出风件;31-出液管路;32-进液管路;40-导流件;41-导流部;42-导流腔;5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其包括第一散热组件以及第二散热组件。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的上述部件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热管11和液冷箱12;热管11是一种传热元件,热管11的导热系数可达10000~100000W/(M.K),其远远大于常见的冷头材料的导热系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热管11具有蒸发段111和冷凝段112,CPU产生的部分热量能够传递至蒸发段111,再通过热管11的相变特性将热量传递至冷凝段112,由于热管11的导热系数远远大于常见的冷头材料的导热系数,该阶段相比于采用冷头的散热方式能够大幅提升散热功率。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冷凝段112设置于液冷箱12内,蒸发段111设置在液冷箱12的外部,冷凝段112能够与液冷箱12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却液能够流出液冷箱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液冷箱12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用于盛装冷却液,液冷箱12的箱壁开设有第一进液口121和第一出液口122,使得冷却液能够经由第一进液口121进入容纳腔中,且容纳腔中的冷却液能够经由第一出液口122流出液冷箱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液口121和第一出液口122均可以形成为圆形、矩形等孔状结构,只要保证其能够与容纳腔连通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冷凝段112与液冷箱1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可以是密封圈或密封胶,以避免液冷箱12中的冷却液泄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散热组件包括泵液件13、冷排21和出风件22,CPU产生的其余的部分热量能够传递至冷排21,如此使得CPU产生的部分热量能够经由除热管11之外的另一种途径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双重换热,从而进一步提升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出风件22能够产生风流,以加快空气流动,从而实现对冷排21散热。在本实施例中,泵液件13为液泵;出风件22为风扇,通过控制风扇的转速能够调节对冷排21的散热效率。然而出风件22的结构不仅限于此,只要能够对冷排21实现散热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冷排21具有液路211和气路212,出风件22与气路212对应设置,使得出风件22转动形成的风流能够流经气路212,以提升冷排21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气路212能够与液路211热交换,使得出风件22产生的风流流经气路212以带走液路211中的热量,更具体地,液路211形成有与第一出液口122连通第二进液口2111和与第一进液口121连通第二出液口2112,泵液件13与液路211连通,使得冷却液在液冷箱12和液路211中循环流动,具体地,液冷箱12中与冷凝段112热交换后的冷却液能够从第一出液口122流出并由第二进液口2111进入冷排21的液路211中,由第一出液口122输送至冷排21中的热量与CPU产生的部分热量在吹风件的作用下均能够与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如此使得冷排21的热量通过空气强迫对流的方式进行传递。此外,液路211中冷却液在热交换后经由第二出液口2112流出冷排21并经由第一进液口121重新输送回液冷箱12,使得液冷箱12中的冷却液能够不断地与冷凝段112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冷凝段112设置在蒸发段111的上方,热管11还具有连通冷凝段112和蒸发段111的连通部113,连通部113设置在冷排21的侧方,使得热管11形成为能够围设在冷排21的外部的结构,液冷箱12设置在第二散热组件的上方,如此设置在保证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的散热功能的同时巧妙地利用了空间结构,使得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中的各个部件的安装位置可以尽可能地集成在相同的区域,如此提升了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整体的集成度,从而能够合理利用机箱内部空间且便于拆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冷凝段112呈倾斜设置,具体地,冷凝段112靠近蒸发段111的一端低于冷凝段112远离蒸发段111的一端;蒸发段111的两侧均设置有冷凝段112,使得两个冷凝段112在液冷箱12中呈交叉设置,以便于热管11内部冷凝时产生的液体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至蒸发段111,从而实现加快换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连通部113呈倾斜设置,连通部113与蒸发段1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以进一步便于热管11内部冷凝时产生的液体流回蒸发段111。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5所示,冷凝段112包括第一冷凝部1121和第二冷凝部1122;第一冷凝部1121与连通部113连接,第一冷凝部1121伸入液冷箱12中且呈倾斜设置;第一冷凝部112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连接第二冷凝部1122的连接孔,第二冷凝部1122包括多个沿第一冷凝部11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延伸管1123,每个延伸管1123倾斜设置,使得两个冷凝段112上的延伸管1123相互交叉,如此在冷却液由第一进液口121向第一出液口122的流动过程中,交叉设置的延伸管1123可增加冷却液的湍流运动强度,使得冷却液与热管11之间的热量交换更加充分。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冷凝部1121的上表面形成为倾斜设置的平面结构,如此便于在平整的表面上开设与延伸管1123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连接孔。每个冷凝段112上的延伸管1123的倾斜方向相同,如此便于制造,且能够在第一冷凝部1121上尽可能地设置数量较多的延伸管1123,以提升增加冷却液的湍流运动强度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冷凝段112上的延伸管1123与该冷凝段112上的第一冷凝部1121的夹角相同,使得每个冷凝段112上的延伸管1123相互平行设置。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延伸管1123与第一冷凝部1121之间的夹角为90°,然而该角度可以根据所需的冷却液湍流运动效果进行改变。

进一步地,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5所示,由于第一冷凝部1121呈倾斜设置,在每个冷凝段112上的第二冷凝部1122中,每个延伸管1123的长度不同;具体地,沿第一冷凝部1121的长度方向,多个延伸管1123的长度尺寸呈等差数列变化,其中与第一冷凝部1121的连接位置较低的延伸管1123的长度尺寸大于与第一冷凝部1121的连接位置较高的延伸管1123的长度尺寸,如此使得所有延伸管1123的顶部近似地位于同一平面,该平面接近于液冷箱12的顶部,避免冷却液无法流经延伸管1123,提升延伸管1123增加冷却液的湍流运动强度的可靠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散热组件中的热管11设置有多个,多个热管11沿气路212的延伸方向排布,使得所有的延伸管1123能够充满于液冷箱12内,如图5所示,相邻的每排延伸管1123彼此交叉设置,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加冷却液的湍流运动强度,以进一步地增强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液冷箱12形成为方体的结构(方体可以是正方体或长方体),第一进液口121和第一出液口122分别设置在方体的对角线两端,冷凝段112设置在第一进液口121和第一出液口122之间,以最大程度地延长冷却液的流经路径,使得冷却液能够与热管11充分热交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液口121的高度低于第一出液口122的高度,从而有利于箱体内部进行对流换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进液口2111和第二出液口2112之间连通有多条液路211,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排21形成为块状结构,块状结构中设置有多条供冷却液流通的通道,该通道即为液路211,每条液路211形成为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板形通道,多条液路211沿液路211的厚度方向(垂直于板形通道的方向)间隔排布,每两个相邻的液路211之间均设置有气路212,即在块状结构的冷排21中,通道的壁面之内形成为液路211,壁面之外形成为气路212,使得液路211和气路212在冷排21中交替设置,从而提升液路211与气路212的换热效果。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进液口2111设置在冷排21的底部,第二出液口2112设置在冷排21的顶部,使得在垂直于风流在冷排21中的流经路径的方向上,气路212和液路211均形成为条形结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进液口2111和第二出液口2112设置在冷排21的对角上,以延长冷却液在冷排21中的流经路径,提升冷却液在冷排21中的散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进液口2111和第二出液口2112均可以形成为圆形或矩形等孔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进液口121和第二出液口2112之间可以采用进液管路32连通,第一出液口122和第二进液口2111之间可以采用出液管路31连通。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冷排21的顶部形成有凸出的定位部215,用于安装泵液件13,使得泵液件13安装在冷排21和液冷箱12之间,定位部215围成框架结构,以对泵液件13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冷排21和出风件22之间的导流件40,对出风件22形成的风流起到导流作用,具体地,导流件40形成为矩形框架结构,导流件40形成有连通出风件22和气路212的导流腔42,至少部分的导流腔42的腔壁形成为倾斜设置的导流部41,使得导流件40面向冷排21的一端形成为扩口结构,如此保证出风件22形成的风流能够全部通过冷排21的气路212,以提升导流件40的导流效果,进而提升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的换热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导流件4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用于连接出风件22和冷排21。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冷排21面向出风件22的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导流件40和出风件22的第二安装部214。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还包括底座50,底座50与蒸发段111连接,冷排21与底座50的顶部相贴合,CPU的表面与蒸发段111和底座50的底部相贴合,如此使得CPU产生的热量能够经由热管11和冷排21两种途径进行散热,以提升整体的散热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冷排2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底座50的第一安装部213,使得冷排21能够固定在底座50上。

本实施例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泵液件13为提供冷却液强迫对流的动力,实现冷却液在冷排21的液路211、进液管路32、液冷箱12和出液管路31之间的循环流动。出风件22以空气强迫对流的方式,风流经过导流座之后流经冷排21的气路212,实现空气与冷排21壁面之间的对流换热。

对于CPU产生的热量,将同时以以下两种途径传递到冷排21:

途径一:CPU产生的部分热量,从热管11的蒸发段111,通过热管11的相变特性将热量传递至冷凝段112;液冷箱12中的冷却液与冷凝段112的外壁面相接触,实现对流换热的目的,由于冷凝段112中的延伸管1123彼此交叉分布于液冷箱12中,能够提升冷却液的湍流运动强度,使得冷却液与热管11之间的热量交换更加充分;冷却液在通过冷排21的液路211时,将热量传递给冷排21,最后通过气路212的空气强迫对流带走这部分热量。

途径二:由于底座50分别与CPU表面和冷排21相贴合,CPU产生的部分热量,主要以热传导的方式将这部分热量直接传递给冷排21,最后通过气路212的强迫对流带走这部分热量。

下面将本实施例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冷头的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进行比较,具体分析如下:

对于现有采用冷头的散热装置,将热量传递过程分为以下5个阶段:

阶段1:CPU区域产生的热量将通过与冷头接触后,主要以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至冷头的微通道各区域;记该阶段的热流量为Φ

阶段2:通过微通道与冷却液之间的强迫对流换热,将热量传递至冷却液;记该阶段的热流量为Φ

阶段3:回流的冷却液再通过强迫对流换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冷排;记该阶段的热流量为Φ

阶段4:冷排内部的热量从与冷却液接触侧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与空气接触侧;记该阶段的热流量为Φ

阶段5:冷排上的热量再通过空气强迫对流的方式进行传递;记该阶段的热流量为Φ

本发明途径一的热量传递过程也分为以下5个阶段:

阶段一:CPU区域产生的热量通过与热管11接触后,利用热管11的相变特性将热量从蒸发段111传递至冷凝段112;记该阶段的热流量为Φ

阶段二:通过热管11的冷凝段112与冷却液的强迫对流换热,将热量传递至冷却液;记该阶段的热流量为Φ

阶段三:回流的冷却液再通过强迫对流换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冷排21;记该阶段的热流量为Φ

阶段四:冷排21内部的热量从与冷却液接触侧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与空气接触侧;记该阶段的热流量为Φ

阶段五:冷排21上的热量再通过空气强迫对流的方式进行传递。记该阶段的热流量为Φ

对于常见的冷头材料,例如铜导热系数约为375W/(m·K),而热管11的导热系数可达10000~100000W/(m·K),因此,若将如上所述的Φ

除此之外,本发明中,还存在如上所述的途径二的热量传递过程,即底座50将CPU产生的部分热量传递至底座50的上表面,底座50上表面与冷排21下表面通过直接接触,以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至冷排21的各区域,之后再通过空气的强迫对流换热进行热量传递。因此,本发明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散热装置的整体散热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通过两种散热途径对CPU进行散热,其中途径一首先利用具有极高的导热系数的热管将CPU产生的部分热量传递至热管的多处区域,再通过液冷箱中的冷却液与热管直接进行强迫对流换热,换热后的冷却液输向冷排的液路中;途径二能够使得CPU产生的部分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冷排;最终两种途径传递的热量均与空气形成强迫对流,如此使得CPU液冷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和散热效率显著提升。

其次,本发明巧妙地设计了一种热管结构,并通过多个延伸管倾斜设置布置方式使得每个第一冷凝部上的延伸管彼此错位地布置在液冷箱中,如此在实现尽可能增加冷凝段外表面面积的同时,使得冷却液在液冷箱中的湍流运动强度增加,更加有利于进行对流换热。

此外,冷排结构采用液路和气路交替设置,能够有效提升冷排的对流换热效果,导流座既起到连接出风件和冷排的作用,又尽可能保证出风件产生的风流可全部通过冷排的气路,以进一步地提升冷排的对流换热效果。

最后,本发明布局合理,利用各零部件结构和空间特点,将各零部件集中布置,如此提升了一种CPU液冷散热装置整体的集成度,从而能够合理利用机箱内部空间且便于拆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光电热电复合自驱动的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低击穿电压雪崩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柔性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光电子注入型X射线探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MSM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 一种卷曲管状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卷曲半导体薄膜的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