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台式智能炒菜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40


台式智能炒菜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台式智能炒菜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出现各式各样的智能炒菜机,该类智能炒菜机按照设定的菜谱对食材进行自动烹饪,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炒菜机由于部件多和所实现的功能诸多,导致其整机体积庞大且多为立式机,另外,该类炒菜机中各功能装置结构复杂,各装置之间的配合需占用较大空间,如何在满足智能炒菜机烹饪所需功能的同时确保炒菜机体积小巧适于家庭一直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课题。

而油烟处理装置作为智能炒菜机的一大重要功能模块,要达到对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进行过滤处理的效果,通常其体积较大,且在油烟处理装置经过长期工作后,其内的过滤介质达到使用寿命时需进行更换,通常现有炒菜机的油烟处理装置均安装在炒菜机内,占用较多空间,因此,如何将油烟处理装置的结构在炒菜机上进行合理布局,且使油烟处理装置易于清洗、维护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涉及烹饪的多种功能且体积小并适用于家庭使用的台式智能炒菜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台式智能炒菜机,包括机门、安装炒锅装置的烹饪腔体、包含下料装置和调料输送装置在内的食料组合模块和用于对炒锅装置的炒锅内产生的油烟进行过滤处理的油烟处理模块;食料组合模块以作为烹饪腔体顶部的一部分的方式安装在烹饪腔体之上,油烟处理模块以作为烹饪腔体后侧面和顶部的另一部分的方式安装在烹饪腔体后侧,机门可将烹饪腔体的前侧敞口和所述下料装置的食材盒入口封闭;所述烹饪腔体为由食料组合模块的底面、油烟处理模块的内侧部表面、机门内侧面、炒菜机左侧板、右侧板及底板所围合构成封闭式的腔体。

优选的,所述油烟处理模块通过铰接连接结构以可向后翻转并打开烹饪腔体的方式安装在炒菜机的机架的左后柱和右后柱上。

优选的,所述油烟处理模块包括呈扁平矩形体的背部壳体和位于背部壳体上方且与背部壳体连通的顶部壳体,顶部壳体的宽度大于背部壳体的宽度,且背部壳体连接在顶部壳体底部靠后的位置,由背部壳体前侧面至顶部壳体底面之间形成可安装炒菜机的锅盖组件的空间,由背部壳体内至顶部壳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至少两种过滤等级的油烟处理通道。

优选的,所述背部壳体的长度小于所述顶部壳体的长度,当该油烟处理模块置于运行状态对应的工作位置时,所述背部壳体嵌置于所述左后柱和右后柱之间,顶部壳体突出背部壳体的两侧底边分别抵压于所述机架的左上梁和右上梁的顶面,顶部壳体的底面盖合在烹饪腔体的顶部偏后位置,背部壳体的前侧面密封盖合在烹饪腔体的后侧,且背部壳体的后侧面和顶部壳体的后侧面组合构成炒菜机的后侧面。

优选的,所述锅盖组件包括可盖合在所述炒锅的锅口上且与炒锅同步旋转的锅盖,所述锅盖的背板通过至少一组传动连接结构与安装在所述背部壳体的前侧面上的驱动电机相连,在背板的下部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使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连接结构驱使锅盖在锅盖至炒锅之间的空间内以运动轨迹为弧形的方式伸出或缩回。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上部固接在所述背板上,连接件的下端以铰接结构安装在将驱动电机固定在背部壳体前侧面上的基座上,所述传动连接结构为双连杆结构,所述双连杆结构由主动杆和从动杆组成,所述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杆的一端铰接,从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食料组合模块还包括容纳下料装置和调料输送装置的箱体,该箱体的后侧面贴合在所述顶部壳体的前侧面,箱体的底面置于烹饪腔体顶部偏前位置以与顶部壳体组合构成烹饪腔体顶部的整块顶盖板;所述箱体包括由正面板、背面板及围板构成的底部呈开口的长方体罩体和盒架,所述盒架从该开口插入且将长方体罩体内分割成中部的下料区和位于下料区左、右两侧的调料输送区,所述下料装置和调料输送装置分别安装在该下料区和调料输送区内。

优选的,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承接食材盒的基架框、安装在基架框上的仓门板、控制仓门板打开的开门电机和开门机构及将已打开的仓门板由下向上复位的关门电机和关门机构,当所述仓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其内表面与食材盒的盒口边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盒架包括支撑板、电机安装板、顶板及用于承托所述基架框的承托框,顶板下表面、电机安装板内表面及承托框上表面围合形成所述下料区,所述开门电机与所述关门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所述开门电机与所述关门电机的输出轴均穿过所述电机安装板置于所述承托框的下方,所述基架框可携食材盒以倒置的方式插入所述下料区内,并置于所述承托框与所述顶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开门机构包括固接在开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压片、安装在所述承托框上的顶轴和固接在所述基架框内使得仓门板封闭在所述盒口边上的门锁组件,所述开门电机可带动所述压片旋转,使得压片抵压顶轴,顶轴向上移动并促使所述门锁组件将仓门板打开。

优选的,所述关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所述关门电机输出轴上的转动轴和固接在转动轴上的推杆组成,在基架框插入所述下料区中且当仓门板打开并完成下料后,所述关门电机将带动转动轴和推杆向上旋转,推杆托起仓门板向上转动,使得仓门板复位至与门锁组件卡接。

优选的,所述调料输送装置包括可将调料送至所述炒锅内的输送主管,在输送主管的始端设有可按主控电路的指令向其内吹气的气泵,输送主管上间隔设有若干组调料泵出组件,所有调料泵出组件沿输送主管方向由始端至末端并列设置。

优选的,所述调料泵出组件包括转接头、调料泵、盛放调料的调料瓶及快接结构,该转接头的基体上设有调料泵入的进料通道和调料泵出的出料通道,进料通道与出料通道密封相隔且其内端面均为封闭面,基体的断面外轮廓形状呈“8”字形,所述进料通道的调料出口和出料通道的进料口分别为“8”字形的两个洞口;所述调料瓶置于调料泵正下方,所述调料瓶通过所述快接结构与进料通道的调料入口相连通,所述调料出口与调料泵的泵入口连通,调料泵的泵出口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在出料通道上设有贯穿该出料通道并延伸至出料通道之外且与该出料通道相通的连接管,相邻转接头之间的连接管通过密封连接件相接,所有连接管和密封连接件构成所述输送主管。

优选的,所述调料输送装置为两套,对应的,所述围板的左侧面、支撑板的上表面、电机安装板的外表面、顶板的上表面及围板的右侧面围合形成位于下料区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所述调料输送区,两套所述调料输送装置分别安装在这两个调料输送区内。

优选的,在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外表面上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调料泵的主体部分的外形呈圆柱体,调料泵以其主体部分的顶面朝向连接板且通过安装架以平卧的方式固定在连接板的上部,在连接板与主体部分的顶面之间设有铺设输送主管的空间,在所述围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与所述调料瓶对应的位置设有可取出或放入所述调料瓶的调料瓶入口。

本发明的台式智能炒菜机,利用各功能部件充当炒菜机外部框架的一部分的同时,使各功能部件的内侧面与炒菜机侧板等围合构成安装炒菜机的炒锅装置的密封式的烹饪腔体,将炒锅装置烹饪时产生的油烟聚集在该烹饪腔体内再通过油烟处理模块进行集中处理排放,使得炒菜机功能齐全的同时整体体积小,便于进入家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炒菜机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炒菜机打开机门时的立体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油烟处理模块向后翻转以打开烹饪腔体时的右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油烟处理模块与炒菜机的分解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油烟处理模块中的背部壳体分解视图:

图6为图5的油烟处理模块中顶部壳体的剖面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油烟处理模块另一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图8为图7中油烟处理模块的分解视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传动连接结构为双连杆结构时,锅盖组件处于盖合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传动连接结构为双连杆结构时,锅盖组件处于初始位时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传动连接结构为齿轮传动结构时,锅盖组件处于盖合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传动连接结构为齿轮传动结构时,锅盖组件处于初始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箱体爆炸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开门电机、关门电机、开门机构和关门机构的安装关系图;

图15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料盒组件a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料盒组件a中基框的俯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料盒组件a中基架框与食材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料盒组件a的俯视图;

图21为图20中B-B’截面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料盒组件a中门锁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料盒组件a中门锁组件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料盒组件b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料盒组件b的爆炸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料盒组件b中基框的俯视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料盒组件b中门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料盒组件b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料盒组件b的俯视图;

图32为图20中C-C’截面示意图;

图33为图21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34为本发明中调料输送装置与炒菜机的分解视图;

图35为本发明中箱体的截面图;

图36为本发明中调料输送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37为本发明中调料泵与输送主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发明中调料输送装置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台式智能炒菜机(以下简称炒菜机100),通过对包含食材投放与添加调味料的食料组合模块400和油烟处理模块200等各功能部件围绕炒菜机100的机架110进行合理的布局,达到使炒菜机100既包含烹饪的多种功能又可使整机小型化的目的。

利用各功能部件充当炒菜机100外部框架的一部分的同时,使各功能部件的内侧面与炒菜机侧板等围合构成安装炒菜机100的炒锅装置700的密封式的烹饪腔体130,将炒锅装置700烹饪时产生的油烟聚集在该烹饪腔体130内再通过油烟处理模块200进行集中处理排放,使得炒菜机100功能齐全的同时整体体积小,便于进入家庭使用,同时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可使需要进行拆卸清洗或更换的部件便于维护,解决现有炒菜机的一大痛点。

本发明的炒菜机100,其整体呈矩形体形状,外轮廓尺寸:宽a为400-500cm,深b为500-600cm,高h为600-700cm,优选的,宽为550cm,深为480cm,高为630cm,炒锅容积为6升。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炒菜机100包括机架110、设置在机架110内用于安装炒锅装置700的烹饪腔体130、用于对炒锅装置700的炒锅710内产生的油烟进行过滤处理的油烟处理模块200、设置在油烟处理模块200上且可盖合或打开所述炒锅装置700的炒锅710锅口的锅盖组件300、包含下料装置500和调料输送装置600在内的食料组合模块400和可将烹饪腔体130的前侧敞口和所述下料装置500的食材盒入口4111封闭的至少一个机门140(若采用两个机门,则分为上机门和下机门,上机门用于封闭下料装置500的食材盒入口4111,下机门用于封闭烹饪腔体130的前侧敞口),在机门140上设有人机交互机。

下面对上述各功能部件的具体结构及安装位置进行详细描述。

1、机架110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机架110由左前柱111、左后柱112、左上梁113、左下梁、右前柱115、右后柱116、右上梁117、右下梁118、前上梁119及前下梁120构成(以图1纸面方向为例,上、下、左、右分别为炒菜机100的上、下、左、右,纸内方向为炒菜机100的后,纸外方向(指向观察者方向)为炒菜机100的前。指向炒菜机100内部的方向为内,指向炒菜机100之外的方向为外,下同)。

左上梁113和左下梁分别架接在左前柱111和左后柱112的上端和下端,右上梁117和右下梁118分别架接在右前柱115和右后柱116的上端和下端,前上梁119和前下梁120分别架接在左前柱111和右前柱116的上端和下端,炒菜机左侧板贴合在由左前柱111、左下梁、左后柱112和左上梁113围合成的方框内壁上,同样,炒菜机右侧板贴合在由右前柱115、右下梁118、右后柱116和右上梁117围合成的方框内壁上,炒菜机底板置于炒菜机底部的机架110内且跨接在炒菜机左侧板和炒菜机右侧板之间,所述食料组合模块400以作为烹饪腔体130顶部的一部分的方式固接在左上梁113和右上梁117上,油烟处理模块200以作为烹饪腔体130后侧面以及顶部的另一部分的方式固接在左后柱112和右后柱117上,所述机门140的左侧边通过铰接结构安装在所述左前柱111上,所述烹饪腔体130为由食料组合模块400的底面、油烟处理模块200的内侧部表面、机门140的内侧面、炒菜机左侧板、右侧板及底板所围合构成封闭式的腔体。

上述设置可以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

2、油烟处理模块200

本发明的油烟处理模块200可以模块化的方式制造成标准件,之后再通过快速拆装结构安装至炒菜机100上,该快速拆装结构为铰接连接结构,即油烟处理模块200通过该铰接连接结构以可向后翻转并打开所述烹饪腔体130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左后柱112和右后柱116上,其可充当炒菜机100的背部门板,同时可使油烟处理模块200及固接在油烟处理模块200上的锅盖组件300和需配置的管线等易于拆卸、更换及清洗,再结合所述机门140,形成前后均可打开的结构,使得炒菜机100烹饪腔体140内部易于擦洗。

具体的,如图3-图4所示,所述油烟处理模块200包括呈扁平的矩形体形状的背部壳体210和位于背部壳体210上方且与背部壳体210连通的顶部壳体220(同样以图1纸面方向为例,上、下、左、右分别为油烟处理模块及其各部件的上、下、左、右,纸内方向为油烟处理模块的后,纸外方向(指向观察者方向)为油烟处理模块的前。指向油烟处理模块内部的方向为内,指向油烟处理模块之外的方向为外,下同);优选的,所述背部壳体210和顶部壳体220均为长方体形状。

具体的,所述顶部壳体220的宽度大于背部壳体210的宽度(该宽度是指:顶部壳体和背部壳体在炒菜机100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背部壳体210连接在顶部壳体220底部靠后的位置,即所述油烟处理模块200在Y、Z轴所在平面的截面外轮廓形状呈“7”字型;该设置可使顶部壳体220底面与背部壳体210前侧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空间,本发明将所述锅盖组件300巧妙的安装在该夹角空间内,由此,大大提高炒菜机100内空间的利用率。当该油烟处理模块200装配在炒菜机100上时,背部壳体210的前侧面与顶部壳体220的底面组合构成所述油烟处理模块200的内侧部表面,背部壳体210的后侧面与顶部壳体220的后侧面组合构成炒菜机100的后侧面。

所述背部壳体210的长度可以与所述顶部壳体220的长度相同(该长度是指:顶部壳体和背部壳体在炒菜机100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下同),此时,所述左后柱112和右后柱116的后侧面抵压在背部壳体210的前侧面上,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背部壳体210的长度小于所述顶部壳体220的长度,优选的,背部壳体210连接在顶部壳体220底部靠后的居中位置,且背部壳体210的长度略小于所述左后柱112和右后柱116之间的最短距离以使所述背部壳体210可嵌入所述左后柱112和右后柱116之间使背部壳体210的后侧面、顶部壳体220的后侧面和左、右后柱116的后侧面处在同一平面。该结构可充分利用左后柱112和右后柱116之间的空间。

具体的,在位于所述背部壳体210下部的左、右两侧位置对称设有两个轴套2127,对应的,在所述左后柱112和右后柱116上与所述轴套2127对应的位置设有轴孔1161,在对应侧的所述轴孔1161和轴套2127内穿接有转轴290,转轴290与左、右后柱116固定连接,转轴290与轴套2127转动连接,转轴290也可以与轴套2127固接,同时与轴孔1161转动连接,通过轴接方式以将油烟处理模块200可绕转轴290由前向后进行翻转的安装在左后柱112和右后柱116上。

本发明也可以采用合页、卡槽与转轴290连接等方式实现油烟处理模块200的翻转。

本发明的油烟处理模块200,当该油烟处理模块200置于运行状态对应的工作位置时,其背部壳体210嵌置在左后柱112和右后柱116之间,背部壳体210的前侧面密封盖合在烹饪腔体130的后侧,此时,所述锅盖组件300置于烹饪腔体130内且可与安装在烹饪腔体130内的炒锅装置700配合进行烹饪。顶部壳体220突出背部壳体的两侧底边分别抵压于所述左上梁113和右上梁117的顶面,顶部壳体220的底面盖合在烹饪腔体130的顶部偏后位置,顶部壳体220的前侧面贴合在炒菜机100的食料组合模块400的后侧面,食料组合模块400的底面盖合在烹饪腔体130的顶部偏前位置以与顶部壳体220构成烹饪腔体130顶部的整块顶盖板,顶部壳体220的顶面同食料组合模块400的顶面齐平,即本发明的油烟处理模块200充分利用炒菜机100内较小的空间将油烟处理模块200与锅盖装置300紧凑的设置在一起,可实现对炒菜机100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进行多级过滤处理的同时,还在炒菜机100的整体框架中可充当后侧面(后侧板)和部分顶盖板的作用,使炒菜机100功能齐全且整体体积小巧、外形整洁美观。

由背部壳体210内至顶部壳体220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至少两种过滤等级的油烟处理通道,优选的,所述背部壳体210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液体过滤室230和中效处理区240,顶部壳体220内设有高效处理区250。

下面对背部壳体210、顶部壳体220及设置在背部壳体210和顶部壳体220内的油烟过滤通道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的背部壳体210和顶部壳体220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

第一种结构如下:

1、背部壳体210

如图5所示,所述背部壳体210由背基板211和与背基板211密封连接的方形金属罩体212围合而成,所述方形金属罩体212包括罩板2121和围合在罩板2121周边的左侧板2123、右侧板2124及下板2125(以图5纸面方向为例,上、下、左、右分别为图中各部件的上、下、左、右,纸内方向为后,纸外方向(指向观察者方向)为前。指向部件内部的方向为内,指向部件之外的方向为外,下同),在左侧板2123、右侧板2124及下板2125的顶边(朝向背基板210的边为顶边)均沿垂直对应板的方向向外延伸出凸边2128,在凸边2128与背基板211之间设有密封件以将方形金属罩体212密封连接在所述背基板211上,在下板2125上设有允许油烟进入背部壳体210内的进气孔2126,方形金属罩体212的上侧为开口状,以使所述背部壳体210的顶部呈敞口213,在背部壳体210内设有横向设置的镂空隔板214以将背部壳体210内部空间分隔成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液体过滤室230和中效处理区240。

本发明采用将同一壳体分隔成可进行初级和中级过滤的两个部分,充分利用背部壳体210内的空间,使液体过滤室230与中效处理区240之间实现无缝连接,有利于在中效处理区240过滤分离后的水分子或油质直接滴漏至液体过滤室230内进行接储后排出。

所述背部壳体210也可以为金属冲压或塑胶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在液体过滤室230内填充有液体过滤介质,中效处理区240设有水雾海绵或钢丝球,从进气孔2126进入液体过滤室230中的油烟气体与液体过滤介质接触过滤后从液体过滤介质中穿出排入中效处理区240,再经过中效处理区240中的水雾海绵或钢丝球对经液体过滤介质过滤后的油烟气体进行再次过滤处理。

所述液体过滤介质为对人体无害的亲水性液体或亲油性液体,或者在液体过滤室230的进气孔2126至出气孔的通道方向上由下至上依次为所述亲水性液体层和亲油性液体层。

具体的所述液体过滤介质可以为清洁剂调和液、水或食用油,或者水和食用油的组合体。本发明优选后三者,其可起到较佳过滤效果,同时成本低。

本发明的油烟处理模块200采用对人体无害的亲水性液体或亲油性液体对油烟气体进行初级过滤,使油烟气体中的油分子和/或水溶性物质被充分吸附过滤后再通过中效处理区240进行再次过滤,可大大提高油烟处理效率,同时高浓度的油烟气体经过低成本的亲水性液体或亲油性液体进行过滤后再进入中效处理区240进行过滤,可减少中效处理区240中过滤层的更换频率,从而降低油烟过滤成本。

2、顶部壳体220

如图6所述,所述顶部壳体220为长方形箱体,为便于顶部壳体220与背部壳体210的连接,所述背基板211向上延伸出一凸缘,同时沿罩板2121的上侧边向前(远离背基板211的方向)延伸出一垂直罩板2121的凸条板2122,在所述顶部壳体220的底部靠后侧位置设有连通口224,所述凸缘从所述连通口224内插入顶部壳体220内,使凸条板2122抵接于顶部壳体220的底面期间密封连接,凸缘紧贴在所述顶部壳体220的后侧内壁其间锁接,所述连通口224与所述敞口213密封连通,且背基板211与顶部壳体220的后侧面可视为齐平,而由背部壳体210前侧面(即罩板2121的外表面)至顶部壳体220底面之间形成直角相交的两个面,以构成安装炒菜机100的锅盖组件300的空间。

在所述顶部壳体220内设有将其分隔为上腔222和下腔223的带通气孔2211的横隔板221,所述下腔223为高效处理区250,上腔222内设有若干个排气风机226,在所述与上腔222对应的顶部壳体220的顶面和/或后侧面设有若干排气通孔2261,排气风机226通过通气孔2211将高效处理区250的气体抽出后再从所述排气通孔2261排出。

在所述高效处理区250内设有活性炭海绵以对从中效处理区240过滤后的气体进行最终过滤处理。

进一步的,为使进入到高效处理区250内的气体充分与活性炭海绵进行充分接触,在顶部壳体220内部设有与其底部间隔且固接在顶部壳体220内壁的环形支架225,所述活性炭海绵架置于所述环形支架225上,使顶部壳体220底部形成聚集气体的空间,以使气体可与活性炭海绵充分接触。

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排气风机226为两个或三个。

优选的,在所述锅盖组件300上设有出烟口301,所述进气孔2126通过气体管道302与出烟口301连通,所述锅盖组件300在盖合炒锅710锅口的过程中,所述出烟口301始终高于液体过滤介质在液体过滤室230中的最高高度,气体管道302在进气孔2126和出烟口301之间呈U形设置。

进一步的,为有效将炒锅710内的油烟气体排至液体过滤室230中,在气体管道302近出烟口301的位置设有抽风机。

通过在锅盖组件300上设置出烟口301,可将在锅盖组件300闭合在炒锅装置700上进行烹饪时产生的气体聚集在炒锅装置700的炒锅710内,并通过出烟口301进行排出,同时通过气体管道将油烟输送至油烟处理模块200中。

第二种结构如下:

1、背部壳体210

如图7所示,所述背部壳体210可以为由金属冲压或塑胶注塑一体成型的顶部呈开口的长方形箱体,也可以为由金属焊接或塑料板胶粘而成。

在背部壳体210上设有盖合在顶部开口处的上横隔板2181,在上横隔板2181下方间隔设置有下横隔板2182,在上横隔壁和下横隔板2182之间设有若干竖隔板219,在每一个竖隔板219上均开过烟口2191,相邻两竖隔板219上的过烟口2191上下错位设置,位于所述下横隔板2182下方的背部壳体210为液体过滤室230,其内填充有液体过滤介质,所述上横隔板2181和下横隔板2182之间构成中效处理区240,在其内设有钢丝球或水雾海绵,在背部壳体210内的靠右侧设有可将炒菜机100的炒锅710和所述烹饪腔体130内的油烟气体送入液体过滤室230内的输送管道219,该输送管道217上端向上延伸以使其进气口2171置于顶部壳体220内高效处理区250上方,输送管道217的下端依次穿过上横隔板2181和下横隔板2182向下延伸以使其出气口2172置于液体过滤室230的底部,且该输送管道217与上横隔板2181和下横隔板2182之间均密封连接,在下横板的靠左侧位置设有第一出气孔2183,在上横隔板2181上位于输送管道217的左侧设有第二出气孔2184,以在中效处理区240内形成经液体过滤室230过滤后的气体从左至右按“N”形流动方式穿过的油烟通道。

所述液体过滤介质在背部壳体210内的液位也可以高于所述下横隔板2182置于上横隔板2181下方,可使经过中效处理区240是油烟气体经过液体过滤和钢丝球的双重过滤。

该结构中的液体过滤介质、钢丝球和水雾海绵在油烟处理过程中的作用与上一种结构中的作用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2、顶部壳体220

如图7-8所示,所述顶部壳体220由背板261、前侧板262、左侧板263、右侧板264、底板265及顶板266围合围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左侧板263、前侧板262和右侧板264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且通过左侧板263和右侧板264的后侧边与背板261固接,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背部壳体210的后侧板215和背板261为一块一体成型的板,该结构可使炒菜机100的后侧面整洁美观。

为使锅盖组件300有更多安装空间,如图8所示,所述底板265的中部呈上凸型,在底板265与所述上横隔板2181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该缺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面积与上横隔板2181相等,所述背部壳体210的前侧板216向上延伸并插入缺口与缺口前侧的底板265密封连接。

该顶部壳体220充分利用空间,以满足锅盖组件300安装空间,同时确保顶部壳体220内部空间最大化。

进一步的,在顶部壳体220内设有可将顶部壳体220分为上下两层的密封隔板227,所述密封隔板227至底板265之间构成所述高效处理区250,密封隔板227上表面至顶板266之间构成安装排气风机226和腔体抽气风机281等的空间。

具体的,为达到处理效果的同时节约成本,可在高效处理区250内设置多种不同过滤介质来满足不同程度的油烟处理效果,同时可使进入放置不同过滤介质的腔室内的气体以紊流方式流动,在高效处理区250的横向方向上间隔设有若干个板面与气流方向相垂直的竖直隔板228,在每块竖直隔板228上的设定位置设有气孔2281,具体的所述竖直隔板228有两块,分别将高效处理区250内从右至左依次分隔成第一区间271、第二区间272及第三区间273三个区间,所述第二出气孔2184置于第一区间271内。

在第一区间271、第二区间272、第三区间273内分别设有过滤等级依次降低的过滤介质,经过第一区间271处理后的油烟气体油烟浓度已降低,所以设置在其后的处理区间内的油烟过滤介质无需再适用成本高的高效过滤介质,该设计可使油烟经过多级处理后排出的同时,还可节约成本。

排气风机226设置在第三区间273的上方,在与排气风机226的进气口对应的密封隔板227上开设有第三出气孔,所述第三出气孔与进气口密封相接,在顶部壳体220上设有若干个可将排气风机226抽出的气体排出顶部壳体220的排气通孔2261。

所述腔体抽气风机281设置在第二区间272上方,所述腔体抽气风机281的进烟管2811向下依次穿过密封隔板227、底板265置于所述安装炒菜机100的锅盖组件300的空间内,所述腔体抽气风机281的排烟管2812通过安装在第一区间271上方的汇集管285与从下向上依次穿过底板265和密封隔板227的输送管道217的进气口2171相连通。

通过密封隔板227将控制油烟处理的电气部件安装在一个与油烟处理通道密封隔离的空间内,避免受油烟影响,同时将这些部件进行集中设置,可使结构紧凑美观。

在第一区间271内还设有锅体抽气风机282和或向锅体内充气的增压泵283,所述锅体抽气风机282的抽烟管2821和增压泵283的出气管2831均向下穿过密封隔板227和底板265分别与所述锅盖组件300上的出烟口301和进气口2833相接,锅体抽气风机282的出烟管2822也通过汇集管285与输送管道217的进气口2171相连通,所述增压泵283的进气管穿过顶部壳体220置于顶部壳体220外。

在所述密封隔板227上开设有与高效处理区250连通的第一进气孔268,所述第一进气孔268设置在第一区间271上方,第一进气孔268密封连接冷却风机284的出口,所述冷却风机284的进口通过设置在顶板266上的第二进气孔269与外部连通,以对高效处理区250内输送冷风来冷却气体,增强过滤效果。

该结构的背部壳体210和顶部壳体220之间采用同一块板作为其外围板在外观上减少拼接痕迹,使整体整洁美观,同时减少需进行密封的连接点,密封性能更佳,同时内部油烟通道长,且过滤等级多,能够使炒锅710内和腔体内的油烟气体均经过处理后再排出。

2、锅盖组件300

本发明的锅盖组件300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炒锅装置,同时也作为烹饪过程中油烟聚集排出口,其以可在锅盖350和炒锅710锅口之间的空间内以运动轨迹为弧形的往复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背部壳体210的内侧壁(前侧面)上。

将锅盖组件300安装在油烟处理模块200上,并可与油烟处理模块一同向后翻转,其便于对锅盖组件300进行拆卸清洗,同时通过从炒菜机后侧打开烹饪腔体的方式对锅盖组件300进行拆卸,可节省从前侧打开门板后拆卸锅盖组件300所需的烹饪腔体的空间,从而减少炒菜机整体体积。

当油烟处理模块200盖合在炒菜机100上时,所述锅盖组件300置于所述烹饪腔体130内且位于所述炒锅710的后上方(以图9所在的纸面为参考方向,指向右的方向为前/正,指向左的方向为后/背)。

具体的,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所述锅盖组件300与炒锅710锅口之间的空间内设设定两个位置:初始位和盖合位,本发明的锅盖组件300中的锅盖350是以移动轨迹为圆弧形的方式在初始位和盖合位之间移动。

所述初始位(也称初始位置)是指:锅盖350处于未启动工作状态所处的位置,此时,锅盖350呈竖直设置且未盖合在炒锅的锅口上(此时炒锅正接收炒菜机的下料装置投放的食材、将烹饪好的食材倒出至餐盘中或者其他锅口无需遮挡的情形);

所述盖合位(也称盖合位置)是指:当需封闭炒锅锅口烹制菜品时,锅盖350在锅盖组件300中传动连接结构的驱使下,由初始位伸出至盖合在锅口上时所处的位置,此时锅盖350为向前倾斜的状态。

本发明的锅盖组件300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所述锅盖350、传动连接结构、驱动电机330和基座340。

2.1、锅盖350的背板351

如图9至图12所示,所述背板351为拱形平板,其设置在锅盖350的最靠后的位置上。

为使锅盖350稳定安装,在背板351的下部还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背板35与固接在背部壳体210上的基座340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与背板351锁接或一体成型的两个对称分布的支脚352,分别为左支脚和右支脚,左、右支脚352为长条板状,两个支脚352的上部分别连接在背板351的背面下部的两侧,左、右支脚352的下端设有铰接孔,两个铰接孔分别与基座340的左、右侧板的下部铰接。

2.2、基座340和驱动电机330

所述基座340承载锅盖350的重量,基座340是前部为敞口的长方体围盒,其背面固接在背部壳体210上。

所述驱动电机330固定安装在基座340的右侧板的上部,其输出轴向左穿入基座340的空腔内(指向空腔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下同)。

2.3、传动连接结构

所述传动连接结构用于将驱动电机330的动力由支脚352传递至背板351上,以使锅盖350在初始位和盖合位之间按需切换移动。

其结构优选以下两种:

1)双连杆结构310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双连杆结构310由相互平行且为长条形的主动杆和从动杆构成。

为提高锅盖350移动时的稳定性,双连杆结构310的数量为两组,分别对称设置在基座340空腔内的左侧和右侧且结构和尺寸大小相同。

左、右主动杆通过一根跨接在基座340两侧板上的转轴315安装在基座340的上部:

在左、右主动杆的后端分别设有杆孔,转轴315左端的形状为D型,左主动杆311的杆孔形状与转轴315左端的形状相同,转轴315左端依次穿过左主动杆311的杆孔和基座340的左侧板;转轴315的右端具有D形的轴孔,驱动电机330安装在基座340的右侧板的外侧,驱动电机330的输出轴依次穿过基座340的左侧板和右主动杆313的杆孔并插入所述轴孔中,转轴315与左、右主动杆之间相对固定,转轴315与基座340之间铰接,由此,所述输出轴旋转,即可通过转轴315带动右主动杆313和左主动杆311同步旋转。

左、右从动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主动杆的内侧,为确保两组双连杆结构310同步工作,增强可靠性,左主动杆311的前端与左从动杆312的后端相接,右主动杆313的前端与右从动杆314的后端相接,其间通过一根穿设其中的连接轴316相接在一起,两个从动杆的后端可与该连接轴316相对旋转;左、右从动杆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的支脚352的上端铰接。

为使锅盖350移动至盖合位或初始位后稳定定位,在基座340上设有限位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由基座340的顶板341和安装在基座340左、右侧板之间且位于所述转轴315下方的横板或凸块(图中未示出)构成。锅盖350返回至初始位时,两根主动杆抵接在所述顶板341上;当锅盖350移动至盖合位,两根主动杆抵接于所述横板或凸块上,可限制驱动电机330继续旋转。

以下为双连杆结构310驱使锅盖350在初始位和盖合位之间切换一次的动作过程:

锅盖350处于初始位置,如需盖合锅口配合炒锅烹饪:

炒锅向后翻转(翻转角度优选为60°)使其锅口由朝上的位置转动至朝向设置在炒锅后的锅盖350上;

炒菜机的主控电路控制驱动电机330启动,其输出轴驱动左主动杆311和转轴315携右主动杆313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指由右向左看,下同)旋转,从而带动对应的从动杆的后端绕连接轴316顺时针旋转,从动杆的前端即向对应的支脚352施加向前的推力,且由于支脚352的约束,使得在该推力作用下,支脚352携背板351及锅盖350中的其他部件绕支脚352的铰接孔的的中心线由竖直状态向前下方旋转,锅盖350和支脚352的移动轨迹为圆心角角度为30°的圆弧形,此时,锅盖350到达盖合位,盖盘353紧密扣合在锅口上。

如锅口需打开:

驱动电机330驱使两根主动杆逆时针旋转,在主动杆的带动下,两根从动杆的后端绕连接轴316顺时针旋转,其后端拉动支脚352,使得锅盖350由倾斜状态沿伸出时的圆弧形路径缩回至竖直状态,即锅盖350回至初始位。

2)齿轮传动结构

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齿轮传动结构由主动齿轮321和从动齿轮322构成,两者优选柱形齿轮,为便于设置机械限位结构,所述从动齿轮322的形状优选为半圆形,从动齿轮322位于主动齿轮321的前下方且可与主动齿轮321外啮合。

齿轮传动结构的数量为两组,分别对称设置在基座空腔内的左侧和右侧,其结构和尺寸大小相同。

左、右主动齿轮321通过旋转轴326安装在基座侧板的上部,安装方式与上述左主动杆311、右主动杆313与基座之间的安装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左、右从动齿轮322的安装孔分别与基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铰接,在两个从动齿轮322的内侧端面的前部均安装有向内延伸的圆柱形的导向块323,对应地,在左、右支脚的中部开设有长条形的导向孔324,导向块323卡置在对应的导向孔324内。优选地,为提高支脚移动时的稳定性,可在导向块323的内端面上增设圆形的帽扣,该帽扣将支脚扣置在其与从动齿轮322的端面之间。

从动齿轮322逆时针旋转,导向块323在对应的导向孔324内向上滑动;从动齿轮322顺时针旋转,导向孔324则随之下滑,导向块323滑动过程中同时向支脚施加前后方向上的外力,以驱使锅盖移动。

优选地,导向块323下滑的终点位置(此时锅盖旋转至盖合位)为导向孔324的底端,即导向孔324起到限位的作用,约束锅盖继续前移;为使锅盖稳定处于初始位上,在基座的左、右侧板上位于从动齿轮322的前下方安装有用于限制从动齿轮322继续逆时针转动的限位挡块325。

以下为齿轮传动结构驱使锅盖在初始位和盖合位之间切换一次的动作过程:

锅盖处于初始位,主动齿轮321与对应的从动齿轮322前端的轮齿为待啮合状态,如需盖合锅口,驱动电机启动:

其输出轴驱动左侧的主动齿轮321和旋转轴326携右侧的主动齿轮321逆时针旋转,主动齿轮321与对应的从动齿轮322啮合,从而带动两个从动齿轮322顺时针旋转,使得导向块323推动对应的支脚,支脚即携背板及锅盖整体绕支脚的铰接孔的中心线由竖直状态向前下方旋转,移动轨迹为圆心角角度为30°的圆弧形,导向块323也随之逐步下滑至导向孔324的底端,锅盖即到达盖合位。

如锅口需打开:

驱动电机驱使左侧的主动齿轮321和右侧的主动齿轮321顺时针旋转,主动齿轮321与对应的从动齿轮322啮合,带动从动齿轮322逆时针旋转,其上的导向块323在由对应的导向孔324的底端向上滑动的同时,也拉动支脚携锅盖缩回至初始位。

相对固定,盖圈354锁接在盖盘353的背面,转接板355的边缘、内圈和外圈的断面形状均为倒置的“V”形,转接板355可旋转地夹置在内、外圈之间。

所述固定座356的外轮廓形状为圆形,在固定座356上设有凹位,对应地,在转接板355上间隔设有朝中轴线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的卡板,转接板355以其卡板与对应的凹位卡接固定的方式与固定座356可拆卸安装连接,在固定座356的前端面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具有弹性的定位销357,在转接板355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357数量相同的定位孔,卡板与凹位卡接到位的同时,定位销357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以限制转接板355与固定座356在圆周方向上相对旋转。

拆卸时,通过按压定位销357,再旋转转接板355,使卡板与对应的卡块相脱离,即可将转接板355携盖盘353和旋转组件整体从固定座356上拆卸下来,十分便捷。

在转接板355的中部区域开设有出烟口301和椭圆状的调料注入口,在固定座356上设有与该出烟口301和调料注入口分别对应的烟孔和料孔,锅内的油烟由与烟孔和出烟口301连接的气体管道进入炒菜机的油烟处理模块内进行过滤净化;在所述料孔上设有向前延伸的调料输送管610,调料输送管610可插入调料注入口内,调料输送管610与条形孔孔壁之间留有允许转接板355能够旋转一定角度的空间,烹制所需的调味料由调料输送管610添加至炒锅内。

所述背板351固接在固定座356的背面,在背板35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出烟口301相对应容许所述气体管道和调料输送管610穿过的开口。

锅盖350处于盖合位上时,盖盘353适配扣合在炒锅的锅口上进行密封,炒锅旋转烹饪过程中,带动盖盘353携旋转组件和盖圈354同步旋转。

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即实现将锅盖组件300稳定安装在烹饪腔体130内,各部件之间安装十分紧凑,可降低在烹饪腔体130内的占用空间;

通过将锅盖350移动轨迹设置为圆弧形,支脚352在移动时的运动轨迹围合的面积大约是圆心角为30°的扇形,移动时下部几乎不占用空间,而相比现有的通过齿轮结构或推杆结构等复杂结构驱使锅盖350直线移动的方案(在安装锅盖350时需将其设置为倾斜状态,此设置占用了一部分可用的烹饪腔体130空间,而移动时的运动轨迹围合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本发明的锅盖组件300具有占用空间小,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锅盖350在无需扣置在锅口上时自动缩回,为炒菜机中其他装置与炒锅的配合工作腾出空间,且回至初始位时双连杆结构310和锅盖350均为竖直状态,进一步降低了锅盖组件300的占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3、食料组合模块400

所述食料组合模块400以整体固接在所述左上梁113和右上梁117上的方式置于炒菜机机架110的顶部,所述食料组合模块400由所述下料装置500、两套所述调料输送装置600及箱体410组成,所述下料装置500和两套所述调料输送装置600均设置于箱体410内,该箱体410的底面、顶面、前侧面及后侧面即为所述食料组合模块400的底面、顶面、前侧面及后侧面。具体的,如图1-2、13-14及图34-35所示,所述箱体410由正面板411(以图2纸面方向为例,上、下、左、右分别为箱体410内各部件的上、下、左、右,纸内方向为箱体410内各部件的后,纸外方向(指向观察者方向)为箱体410内各部件的前。指向箱体410内部的方向为箱体410内各部件的内,指向箱体410之外的方向为箱体410内各部件的外,下同)、背面板412、围板413和固接在背面板412上且置于围板413内的盒架414组成,所述围板413的后侧边与背面板412固接、前侧边与正面板411固接,以构成一个底部开口且用于容置盒架414、下料装置500和调料输送装置600的长方体罩体,所述盒架414以从长方体罩体的底部开口插入并与长方体罩体固接的方式安装在长方体罩体内,且将长方形罩体内分割成中部的下料区418和位于下料区418左、右两侧的调料输送区417,所述下料装置500和调料输送装置600分别安装在该下料区418和调料输送区417内。

具体的,所述盒架414包括两个支撑板4141、两个电机安装板4142、顶板4143和用于承托下料装置500的基架框的承托框4144,两个支撑板4141在同一水平面上间隔设置,两个电机安装板4142以与支撑板4141相垂直的方式固接在支撑板4141的内侧边(两个支撑板4141相对的两条边为其各自的内侧,支撑板4141上与内侧边相对的另一侧为外侧边,下同),顶板4143架接于两电机安装板4142的顶边且与支撑板4141平行,两个支撑板4141的外侧边分别连接在围板413的左侧底边和右侧底边,所述支撑板4141、电机安装板4142及顶板4143可一体成型。所述承托框4144为矩形框,其以水平放置的方式跨接在两个电机安装板4142之间且置于所述顶板4143的下方,承托框4144的后侧边抵接于背面板412。

具体的,所述食料组合模块400通过将支撑板4141的外侧底边固接在左上梁113和右上梁117上的方式置于炒菜机机架110顶部。

如图14和图15所示,顶板4143下表面、电机安装板4142内表面及承托框4144上表面围合形成所述下料区418,在所述正面板411上设有相应的食材盒入口4111,使得下料装置500中的基架框可携食材盒以倒置的方式插入该下料区418内;围板413的左侧面(即箱体410的左侧面)、支撑板4141的上表面、电机安装板4142的外表面、顶板4143的上表面及围板413的右侧面(即箱体410的右侧面)围合形成位于下料区418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所述调料输送区417,两套所述调料输送装置600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调料输送区417内。

下面分别对下料装置和调料输送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3.1、下料装置500

所述下料装置500安装于所述下料区418内且置于所述炒锅装置700的炒锅710的锅口的正上方(此时,炒锅710锅口朝上且炒锅710的轴线垂直地平面)。

结合图13至图33所示,下料装置500包括下料盒组件、开门电机53、开门机构54、关门电机55和关门机构56;所述下料盒组件包括基架框51和食材盒52。

3.1.1下料盒组件

结合图13至图33所示,下料盒组件用于承装烹饪所需的食材,并以倒置的方式插入所述下料区418内,炒菜机100烹饪时主控中心可向所述开门电机53发出指令使得下料盒组件中的食材按序投入所述炒锅710内,在下料完成后向所述关门电机55发出指令将下料盒组件中的仓门板516由下向上复位。在本发明中具有以下两种下料盒组件:

1)下料盒组件a

结合图13、图16与图17所示,下料盒组件包括基架框51、食材盒52,所述基架框51包括基框511(即边框)、横梁512、仓门板516、仓门固定件517和门锁组件57。

如图17所示,所述基框511具有前、后、左、右四个边框,所述横梁512两端分别连接在左边框5113与右边框5114上,边框与横梁512围合形成窗孔514。

结合图16至图19所示,所述窗孔514内边缘凹设有承接食材盒52的承托位5141,所述食材盒52的底部可由上至下嵌入所述窗孔514内,食材盒52的盒口边522位于食材盒52承托位5141内,食材盒52的上表面与横梁512的上表面齐平。当食材盒52设有两个盛放食材的仓格521时,为使得基架框51承托食材盒52更牢靠,在边框与横梁512之间还设有竖梁513,将窗孔514分为两个,两个仓格521可对应放入相应的窗孔514内。

结合图16至图20所示,所述仓门固定件517安装在前边框5110和后边框5112的上表面,仓门固定件517作为所述仓门板516与基框511连接的过渡件,并用于限定仓门板516的位置。在所述仓门固定件517上设有条形缺口5171,仓门板516的约束端5161可插入该条形缺口5171内,所述约束端5161与该条形缺口5171间通过快速拆装结构连接。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快速拆装结构优选使用弹性碰珠组件连接结构,其具体结构为:在所述仓门固定件517设有安装弹性碰珠组件的通道,该弹性碰珠组件中的碰珠5172部分可为带有子弹头型的部件或钢珠,其头部可裸露于通道之外,在该通道内设有可使碰珠5172部分向外弹出和向内压入的弹簧5173。对应地,在所述约束端5161上设有碰珠孔5163,碰珠5172部分上裸露在外的头部可嵌入该碰珠孔5163内。仓门板516以碰珠5172的中轴线为轴转动,由于约束端5161与碰珠5172部分的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仓门板516转动更自由(约束力小)。使用该弹性碰珠5172组件连接结构方便仓门板516的安装生产以及在炒菜机100下料完成且烹饪结束后方便用户拆卸清洗仓门板516。

结合图17与图20所示,在所述横梁512上安装有门锁组件57,用于锁定仓门板516的自由端5162,使得仓门板516盖合在食材盒52盒口上,仓门板516的内表面的边缘贴合在所述盒口边522上。结合图23至图25所示,所述门锁组件57包括按键571、传动杆572、可阻挡仓门板516打开的锁扣573和设于按键571下方的弹性件574。所述锁扣573设置在正对所述自由端5162中央的位置,锁扣573分为套接部5731、连接臂5732和扣部5733,扣部5733、连接臂5732和套接部5731围合形成锁定区5734,仓门板516的自由端5162可置于该锁定区5734内,扣部5733与所述自由端5162抵接,所述套接部5731固定套接在连接轴上;所述按键571分为按部5711和连接部5712,所述连接部5712固定套接在连接轴的外端(指向基架框51中轴线为内,反之为外,下同),所述按部5711与所述扣部5733反向设置,按部5711前端朝向远离仓门板516的方向,当所述按部5711受到抵压时,按键571将带动传动杆572和锁扣573以传动杆572的中轴线为轴转动,使得所述锁扣573向远离仓门板516的方向转动,所述扣部5733脱离与所述仓门板516自由端5162的卡接(可将脱离卡接称为解锁),此时,所述自由端5162可离开锁定区5734自由沿所述约束端5161转动。当按部5711所受抵压消失后,处于按部5711下方的弹性件574将按部5711顶起,使得按键571转动复位至初始位置,所述锁扣573跟随转动恢复原位;该弹性件574可为压簧或弹片或扭簧,如图14所示,为安装方便,本实施例优选使用压簧5741。

结合图16和图25所示,当所述门锁组件57打开后(即自由端5162未处于锁定区5734内),需关门时,用户可将仓门板516复位,给予向下按压力,仓门板516自由端5162将抵接在扣部5733上方,在扣部5733上与自由端5162抵接的面设为斜面,仓门板516自由端5162可沿该斜面向下移动,挤压所述扣部5733向远离仓门板516一端移动,按键571跟随转动,抵压所述压簧5741,当自由端5162脱离与该斜面抵接,落入锁定区5734后,所述压簧5741回位使按部5711抬起,锁扣573锁定仓门板516自由端5162。

如图20和图24所示,两个门锁组件57可横向并列集成安装在组件架575内形成一个门锁模块,用于分别锁定两个相对设置的仓门板516。

如图16和图19所示,仓门板516与食材盒52扣合在食材盒52盒口上时,仓门板516的下表面与盒口边522直接贴合,为使密封效果更好,在所述仓门板516内表面与所述盒口边522的贴合面上设有密封圈518或密封垫,优选地,所述密封圈518嵌入设置所述仓门板516内表面的凹槽内,有利于食材盒52内盛放流体食材(如蛋液等),增加烹饪的多样性,满足用户多种烹饪需求。

如图18至图21所示,为保证仓门板516在炒菜机100烹饪过程中顺利打开,在仓门板516的约束端5161所在区域设有扭力弹簧58,当下料盒组件倒置放入炒菜机100内时,炒菜机100内的开门机构54将按压按键571,此时,仓门板516在扭力弹簧58的作用下,快速绕碰珠5172旋转至打开位置,避免仓门板516与盒口边522在某些具有粘性食材的浸润下,粘合在一起,仓门板516无法靠自身及仓格521内食材重力打开,影响下料。

在前一个菜品烹饪结束后,用户需更换食材盒52或清洗食材盒52,再放入下一烹饪菜品所需食材,为节省操作步骤,如图18所示,可在食材盒52内配置一个与食材盒52内各仓格521的形状相似且为一次性使用的用于盛放食材的薄套盒524,所述薄套盒524的盒边可夹在基框511与食材盒52盒边之间,优选可降解的纸盒或软质塑料制作的薄套盒524,用户可直接更换薄套盒524,放入装有食材的薄套盒524,提升使用体验感。而食材盒52优选为硬质塑料制成,且在其盒壁上凸设有卡块523,可卡接固定在窗孔514内。

如图16至图18所示,为避免清洗下料盒组件时有油水残留在基框511上的各角落内,长时间积攒而滋生细菌,在满足各部件的安装及整体强度的情况下,所述边框、所述横梁512及所述竖梁513均设为镂空状,避免积水以及利于基架框51整体通风干燥。

2)下料盒组件b

结合图26至图33所示,下料盒组件包括基架框51、食材盒52,所述基架框51包括基框511(即边框)、横梁512、仓门板516、仓门固定件517和门锁组件57。

结合图26至图28所示,所述基框511具有前、后、左、右四个边框,所述横梁512两端分别连接在左边框5113与右边框5114上,边框与横梁512围合形成窗孔514。窗孔514与所述食材盒52的盒口数量相同,当食材盒52具有两个以上的仓格521时,在边框与横梁512之间还设有竖梁513,将原窗孔514分隔为两个窗孔514,使得所有窗孔514的大小与相对应的仓格521的开口(即盒口)的大小相同。

如图26和图27所示,所述食材盒52可由下至上卡接在所述基架框51的基框511的底表面上,所述基框511的前边框5110与后边框5112上设有条状的卡环515,卡环515两端可转动地插入所述边框侧壁上的转孔内,在所述食材盒52的前盒边与后盒边下表面设有条状的卡槽,当将食材盒52置于基架框51底表面,且所述盒口与所述窗孔514上下正对时,所述卡环515可向下翻转卡在所述卡槽上,以使食材盒52与基架框51固定连接。在所述窗孔514内边缘上套接有密封圈518,使得盒口与窗孔514之间无间隙连通。所述仓门板516可盖合在所述窗孔514上,当仓门板516扣合所述窗孔514时,仓门板516与窗孔514之间通过所述密封圈518密封连接,使得食材密封在所述仓格521内,有利于在食材盒52内盛放流体食材(如蛋液等),增加烹饪的多样性,满足用户多种烹饪需求。

结合图26与图30所示,在前边框5110和后边框5112的上表面上设有所述仓门固定件517,仓门固定件517作为所述仓门板516与基框511连接的过渡件,并用于限定仓门板516的位置。所述仓门板516的约束端5161可通过快速拆装结构或铰接结构以可相对仓门固定件517旋转的方式连接该仓门固定件517上。

a、快速拆装结构

结合图30至图31所示,在所述仓门固定件517上设有条形缺口5171,仓门板516的约束端5161可插入该条形缺口5171内,所述约束端5161与该条形缺口5171间通过快速拆装结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快速拆装结构优选使用弹性碰珠组件连接结构,如图32和图33所述,其具体结构为:在所述仓门固定件517设有安装弹性碰珠组件的通道,该弹性碰珠组件中的碰珠5172部分可为带有子弹头型的部件或钢珠,其头部可裸露于通道之外,在该通道内设有可使碰珠5172部分向外弹出和向内压入的弹簧5173。对应地,在所述约束端5161上设有碰珠孔5163,碰珠5172部分上裸露在外的头部可嵌入该碰珠孔5163内。仓门板516以碰珠5172的中轴线为轴转动,由于约束端5161与碰珠5172部分的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仓门板516转动更自由(约束力小)。使用该弹性碰珠5172组件连接结构方便仓门板516的安装生产以及在炒菜机100下料完成且烹饪结束后方便用户拆卸清洗仓门板516。

b、铰接结构

如图26所示,所述仓门固定件517为凸设在前边框5110与后边框5112上的安装块,在所述仓门固定件517内设有通孔,对应地,所述约束端5161也设有贯穿孔,铰接轴5174可穿过所述贯穿孔及所述通孔,其两端套接有锁圈,使得仓门板516铰接在仓门固定件517上,且可绕铰接轴5174自由转动。

结合图26、图29和图30所示,在所述横梁512上安装有门锁组件57,用于锁定仓门板516的自由端5162,使得仓门板516盖合在窗孔514上。所述门锁组件57包括按键571、传动杆572、可阻挡仓门板516打开的锁扣573和设于按键571下方的弹性件574。所述锁扣573设置在正对所述自由端5162中央的位置,锁扣573分为套接部5731、连接臂5732和扣部5733,扣部5733、连接臂5732和套接部5731围合形成锁定区5734,仓门板516的自由端5162可置于该锁定区5734内,扣部5733与自由端5162抵接,所述套接部5731固定套接在连接轴上;所述按键571分为按部5711和连接部5712,所述连接部5712固定套接在连接轴的外端(指向基架框51中轴线为内,反之为外,下同),所述按部5711与所述扣部5733反向设置,按部5711前端朝向远离仓门板516的方向,当所述按部5711受到抵压时,按键571将带动传动杆572和锁扣573以传动杆572中轴线为轴转动,使得所述锁扣573向远离仓门板516的方向转动,所述扣部5733脱离与所述仓门板516自由端5162的卡接,此时,所述自由端5162可离开锁定区5734自由沿所述约束端5161转动。当按部5711所受抵压消失后,处于按部5711下方的弹性件574将按部5711顶起,使得按键571转动复位至初始位置,所述锁扣573跟随转动恢复原位;该弹性件574可为压簧或弹片或扭簧,为节省安装空间,本实施例优选使用单扭簧5742。

如图26和图30所示,当所述门锁组件57打开后(即自由端5162未处于锁定区5734内),需关门时,用户可将仓门板516复位,给予向下按压力,仓门板516自由端5162将抵接在扣部5733上方,在扣部5733上与自由端5162抵接的面设为斜面,仓门板516自由端5162可沿该斜面向下移动,挤压所述扣部5733向远离仓门板516一端移动,按键571跟随转动,抵压所述压簧5741,当自由端5162脱离与该斜面抵接,落入锁定区5734后,所述压簧5741回位使按键571抬起,锁扣573锁定仓门板516自由端5162。

如图26和图30所示,两个门锁组件57可并列集成安装在所述横梁512上表面凸设的组件架575内形成一个门锁模块,用于分别锁定两个相对设置的仓门板516。

如图26、图30和图32所示,为保证仓门板516在炒菜机100烹饪过程中顺利打开,在仓门板516的约束端5161所在区域设有扭力弹簧58,当下料盒组件倒置放入炒菜机100内时,炒菜机100内的开门机构54将按压按键571,此时,仓门板516在扭力弹簧58的作用下,快速绕碰珠5172旋转至打开位置,避免仓门板516与所述密封圈518在某些具有粘性食材的浸润下,粘合在一起,仓门板516无法靠自身及仓格521内食材重力打开,影响下料。

在前一个菜品烹饪结束后,用户需更换食材盒52或清洗食材盒52,再放入下一烹饪菜品所需食材,为节省操作步骤,如图27所示,可在食材盒52内配置一个与食材盒52内各仓格521的形状相似且为一次性使用的用于盛放食材的薄套盒524,所述薄套盒524的盒边可夹在基框511与食材盒52盒边之间,优选可降解的纸盒或软质塑料制作的薄套盒524,用户可直接更换薄套盒524,放入装有食材的薄套盒524,提升使用体验感。而食材盒52优选为硬质塑料制成。

3.1.2、开门电机53与开门机构54

结合图13至图15所示,所述开门电机53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板4142的外侧面,开门电机输出轴531可穿过电机安装板4142置于所述承托框4144下方的中间位置,当下料盒组件插入所述下料区418内时,开门电机输出轴531正对于所述按键571。所述开门机构54包括压片541、顶轴组件542和安装在所述基架框51上的门锁组件57。所述压片541固接在所述开门电机输出轴531上,跟随其旋转。所述顶轴组件542固接在承托框4144下表面,且位于所述压片541上方,其由顶轴5421及轴套5422组成,所述轴套5422固定安装在承托框4144下表面上,所述顶轴5421可在轴套5422内上下移动,顶轴5421向上移动时可穿过所述承托框4144置于下料区418内,顶轴5421处于自然状态时,其上表面与所述承托框4144的上表面齐平。

在烹饪前,所述下料盒组件以倒置方式插入所述下料区418内,在烹饪时,所述开门电机53接受炒菜机100主控中心指令,按序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带动所述压片541旋转,使得压片541抵压顶轴5421底端,顶轴5421向上移动,其顶端触压所述下料盒组件中的按部5711,使得对应仓门板516脱离所述锁扣573卡接,仓门板516打开,食材盒52内食材落料至炒锅710内,完成下料步骤。

3、关门电机55与关门机构56

结合图2与图3所示,所述关门电机55安装在电机安装板4142外侧面,其输出轴可穿过电机安装板4142置于所述承托框4144前边框5110与后边框5112的下方。所述关门机构56包括转动轴561和推杆562。所述转动轴561一端固定套接在所述关门电机55的输出轴上,另一端可转动地置于相对一侧的所述电机安装板4142内;所述推杆562一端固接在转动轴561上,另一端悬空置于所述承托框4144的下方,推杆562数量与所述仓门板516数量相同,当下料盒组件倒置插入所述下料区418内时,推杆562位于所述仓门板516下方。

当仓门板516打开时,仓门板516抵接在推杆562上,仓门板516自由端5162指向炒锅710锅口,食材盒52内食材自由落入炒锅710或沿仓门板516滑落至炒锅710内时,有效避食材免落到炒锅710外。在某个仓门板516打开且对应仓格521内的食材下料完成后,所述关门电机55接受炒菜机100主控中心指令,带动转动轴561和推杆562向上旋转,推杆562将仓门板516向上托起,使得仓门板516复位落入所述锁定区5734内,重新封闭在所述盒口边522上。完成烹饪后,用户可将下料盒组件取出所述下料区418。

可以理解地,所述开门电机53及开门机构54是基于所述门锁组件57中按键571的位置而设置,所述关门电机55及关门机构56是基于仓门板516的位置而设置,而仓门板516的数量与食材盒52的仓格521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设置,不同的炒菜机100可根据仓格521数量和位置的不同对应设置仓门板516、开门电机53、开门机构54、关门电机55及关门机构56的位置,在此不再赘述。

3.2调料输送装置

本发明的所述调料输送装置600,其通过将多种调料的出口汇集在一根输送主管上进行输送,同时通过在输送主管611的始端6111设置气泵690,以对通过调料泵630泵出至输送主管611内的调料一个额外的输送动力,使按计量泵入输送主管611内的调料能全部输送至炒菜机100的炒锅内,保证调料输送管610内无残留调料,从而确保再次添加调料的味道和计量均不受影响。同时,通过将添加调料的调料泵出组件620沿输送主管方向并列设置,使调料输送装置600布局合理、整体排列紧凑、体积小、不占用炒菜机100过多空间。

本发明中的两套所述调料输送装置600分别以调料瓶630从围板413的左、右两侧边推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调料输送区417。两组调料输送装置600的结构及安装均相同,下面以安装在右侧的调料输送装置60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图34-图38所示,所述调料输送装置600包括连接板680、输送主管611、若干组调料泵出组件620及一个气泵690。

3.2.1、连接板680

如图13和图36所示,所述连接板680为将输送主管、若干组调料泵出组件620及一个气泵690集中连接在其一侧并固接于箱体410内且起加强箱体410的支撑强度和承托作用的板,所述连接板680呈板状结构并与箱体410的右侧面相平行的固接在所述电机安装板4142上,连接板680与箱体410的右侧面之间形成安装输送主管611、若干组调料泵出组件620及一个气泵690的空间,为进一步加强连接板680与所述箱体410的连接,所述连接板680的上部通过折弯边681与围板413的顶面连接。

3.2.2、输送主管611

所述输送主管可以是一根连通调料泵出组件620与锅盖组件300的调料输送管610上位于前段的部分(靠近调料泵630的一端为前,靠近锅盖组件300的一端为后);也可以为一根独立的管道,且在该独立的管道后连接有输送管612,由输送主管611与输送管612共同构成连通调料泵出组件620与锅盖组件300的调料道。

优选的,本发明采用硬质的输送主管611和软质的输送管612相接的结构,输送主管的作用为将若干组调料泵出组件620上的多个调料泵630(一组调料泵出组件620上设有一个调料泵630)的泵出口633串联在一根管道上,且使各调料泵630沿输送主管611的一侧由始端6111至末端6112(远离输送管612的一端为始端6111,与输送管612相接的一端为末端6112)并列设置,减少调料泵630与输送主管之间的管道路径,使结构更为紧凑,减小体积的同时提高调料输送的效率。

为便于将各调料泵630的泵出口633接至输送主管上,所述输送主管可以为由多根短管通过“T”型三分接头串联而成,“T”型三分接头的中部分支接头连接在所述调料泵630的泵出口633。

为便于整体装配和生产,本发明中,优选的,如图37所示,在调料泵630的泵出口633和泵入口632上设有一体结构的转接头640,所述转接头640的基体上设有调料泵入的进料通道641和调料泵出的出料通道642,进料通道641与出料通道642密封相隔且其内端面均为封闭面,基体的断面外轮廓形状呈“8”字形,所述进料通道641和出料通道642为“8”字形的两个洞,优选的,所述出料通道642和进料通道641呈水平分布且出料通道642位于进料通道641上方,即基体在竖直方向的断面外轮廓形状呈“8”字形,在进料通道641上靠近其内端面的位置设有调料入口645,优选的,所述调料入口645设置在进料通道641的正下方,且在调料入口645上设有带外螺纹的螺柱646,进料通道641的调料出口644与泵入口632连通,所述泵出口633与出料通道642的进料口647相连通,在出料通道642上设有贯穿该出料通道642并延伸至出料通道642之外且与该出料通道642相通的连接管643,优选的,所述连接管643水平设置且与出料通道642垂直,相邻转接头640之间的连接管643通过密封连接件648相接,所有连接管643和密封连接件648构成所述输送主管611。所述密封连接件648可以为带密封圈的二通接头。

3.2.3、调料泵出组件620

本发明的调料泵出组件620设有多组,分别用于盛放和添加不同的调料,如油、盐水、酱油、醋等,每组调料泵出组件620均包括所述调料泵630、所述转接头640、盛放调料的调料瓶660、快接结构650及调料瓶盒架670。下面以一组调料泵出组件62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3.2.3.1、调料泵630

如图36-37所示,所述调料泵630的主体部分631的外形呈圆柱体,所述泵入口632和泵出口633设置在主体部分631的顶面634,所述调料泵630通过安装架601以平卧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连接板680的外侧上部,所述主体部分631的顶面634朝向连接板680且主体部分631的中轴线垂直于连接板680,在连接板680与主体部分631的顶面634之间设有铺设转接头640的空间。

具体的,所述安装架601由带有中空通道的圆筒6011、沿圆筒6011顶边向圆周方向延伸的凸台6012及沿凸台6012上表面向上延伸的带内螺纹的空心柱6013,在所述主体部分631的顶面634向圆周方向延伸出一凸边635,凸边635上设有与空心柱6013对应的通孔6351。

装配顺序:先将多个转接头640以其连接管643均同轴的方式从前向后(以箱体410的正面板411所在方向为前,背面板412所在方向为后)并列设置,并将相邻转接头640之间的连接管643通过二通接头相连通,再将所述圆筒6011从主体部分631下方向上套入,空心柱6013穿过所述通孔6351且凸台6012抵接在凸边635的底表面,将调料泵630的泵入口632上的泵入接头和泵出口633的泵出接头分别插入所述进料通道641的调料出口644和出料通道642的进料口647,再从连接板680的内侧打入螺钉穿过连接板680与所述空心柱6013相接,以将转接头640夹接在所述连接板680外侧和主体部分631的顶面634之间,为进一步固定所述转接头640,在转接头640上设有可与连接板680进行固定连接的安装位。

本发明,通过将调料泵630的顶面634与连接板680之间通过安装架601间隔设置形成安装所述转接头640的空间(即形成输送主管611的走管空间),且多个调料泵630均以其中心轴垂直连接板680的方式固接在连接板680的上部且呈水平排列,多个调料泵630的下方所在平面与连接板680所在平面形成直角相交面,以构成用于安装调料瓶660等的直角空间,便于调料瓶660等的呈排列放置于调料泵630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调料泵630为隔膜泵。

3.2.3.2、调料瓶660

优选的,本发明的调料瓶660为方形结构,具体的,如图38所示,所述调料瓶660为长方体形状,且置于调料泵630正下方,调料瓶660通过快接结构650与所述进料通道641的调料入口645连通。

具体的,所述调料瓶660包括顶部开口的本体662和盖板661,所述盖板661通过按压卡入的方式与所述本体662的顶部可拆卸的连接,在盖板661的内侧壁6611(盖板661朝向本体662内部的一侧为内)设有成直角结构的内接接头651,内接接头651与盖板661一体成型,当盖合在所述本体662上时,内接接头651容置在本体662内,内接接头651的内连接端655垂直本体662底部且通过内接管663延伸至本体662底部,内接接头651的外连接端654朝向本体662的后侧壁(调料瓶660与调料泵630连接后,本体662朝向连接板680的一侧为后,下同),在本体662后侧壁上与外连接端654正对的位置开设有可使外连接端654与调料瓶660外部实现连接的对接口653,相应的,在所述调料入口645的螺柱646上固接有外接接头652,优选的,所述外接接头652的输入端656与输出端657呈直角设置,输出端657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接在螺柱646上以与进料通道641相通,其输入端656呈水平状态且朝向箱体410的右侧面,当将调料瓶660向连接板680方向推入时,所述输入端656从对接口653插入并与所述外连接端654实现快速插接。

优选的,所述外连接端654与对接口653之间存在间距,其作用为抽出调料瓶660时,内接管663内的调料在真空负压作用下回流,而残留在外接接头652上的调料在拔出过程中滴在间距中间,即滴在调料瓶660内,从而放置调料滴在调料瓶660外影响清洁。

所述外接接头652、对接口653及内接接头651构成所述快接结构650,通过快接结构650可实现调料瓶660的快速更换清洗或取出调料瓶660进行调料添加。

优选的,所述盖板661上开设有调料添加口,在调料添加口上设置顶盖板(翻盖式顶盖板或滑动式顶盖板)以打开或闭合所述调料添加口,调料添加口可便于调料的添加,在调料瓶660内调料用完需进行添加时,只需翻起或滑动顶盖板即可添加调料。

3.2.3.3、调料瓶盒架670

为承托调料瓶660及便于将调料瓶660准确推入与外接接头652实现连接,在调料泵630的下方还设有容纳调料瓶660的调料瓶盒架670,该调料瓶盒架670为方形且内部容置腔671的形状与调料瓶660外形相同且略大于调料瓶660外框的盒体状。

所述调料瓶盒架670可以为单个与调料瓶660适配的小盒体,也可以为一个大盒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多个可分别容纳调料瓶660的容纳腔,优选的,如图36所示,本发明中,所述调料瓶盒架670为一个大盒体,其可整体与连接板680和箱体410的右侧面进行连接。

具体的,所述调料瓶盒架670的内侧板(朝向连接板680的一侧为内,朝向箱体410右侧面的一侧为外,下同)通过连接柱673固定在连接板680上,所述连接柱673可与调料瓶盒架670一体成型,所述外接接头652穿过该内侧板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在调料瓶盒架670的外侧板设有可将调料瓶660放入调料瓶盒架670的容置腔671内的开口672,所述开口672的周边向外延伸的直角板与箱体410右侧边面固接(或通过连接在调料瓶盒架670的开口672外周的外置框架674与箱体410右侧面固接,与该开口672相对的箱体410侧边为可打开或闭合的侧盖板416,即在箱体410的右侧面上设有与调料瓶盒架670上的开口672对应的调料瓶入口415,在调料瓶入口415处设有可打开或闭合的侧盖板416。

在调料瓶660从所述开口672推入容置腔671的过程中,调料瓶盒架670以将调料瓶660限制为以直线移动的方式推入并使内接接头651与外接接头652准确对接。

通过将连接板680固接在电机支撑板4141上,同时将调料瓶盒架670的开口672朝向箱体410的右侧面且固接在箱体410的右侧面上的方式将调料输送装置600架接在所述调料输送区417内,更换调料时可从右侧面打开所述侧盖板416即可取出调料瓶660进行清洗或添加调料。

优选的,所述调料输送装置600还设有用于检测调料瓶660内最低液位的液位传感器603,所述液位传感器603包括套接在所述内接管663上的带磁铁的浮圈604和设置在调料瓶660外且靠近本体662后侧壁底部的霍尔接近开关605,为便于将霍尔接近开关605的位置接近所述浮圈604以确保信号的准确接收,所述调料瓶660的后侧臂下部设有向内接管663方向凹陷的凹位665,同样所述调料瓶盒架670后侧与所述凹位665相对的地方设有相同结构的凹位665,所述霍尔接近开关605通过支架606架至于所述凹位665内,以使霍尔接近开关605位于浮球处于最低位时的调料瓶660外的信号检测范围内,所述支架606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板680上。

3.2.4、气泵690

所述气泵690通过固定架602以竖立的方式固接在所述连接板680上,且气泵690靠近最前的调料泵630设置,对应的,排列在最前(以图36所在纸面为例,纸内方向为图中各部件的后,纸外方向(指向观察者方向)为图中各部件的前)的转接头640的前侧的连接管643的外置端为输送主管611的始端6111,排列在最后一个的转接头640的后侧的连接管643的外置端为输送主管611的末端6112,所述气泵690连接在输送主管611的始端6111,输送管612连接在输送主管611的末端6112。

为便于对输送主管611进行进一步清洗,在靠近气泵690的调料瓶660(位于最前的)为盛放有用于烹饪或清洗输送主管611所需的水,该调料瓶660连接有一进水管607,所述进水管607通过水泵向该调料瓶660内输送自来水,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添加水或烹饪完后需要对输送主管611进行清洗时,启动与该调料瓶660相接的调料泵630将该调料瓶660内的水泵入输送主管611,再通过气泵690将水吹入炒锅710内,以完成添加烹饪水或清洗输送主管611和输送管612,当该调料瓶660内的水达到最低液位时,所述霍尔接近开关605检测到水位信号发送给炒菜机100的主控电路,主控电路控制水泵开启并按设定时间向该调料瓶660内注入水(所述设定时间根据调料瓶660的最大容量进行设定)。

调料输送的工作原理:调料泵630开启工作时,气泵690也同时开启,调料泵630将调料依次从调料瓶660、快接结构650、进料通道641、调料泵630入口抽入调料泵内,再从调料泵630的泵出口633泵出经过出料通道642进入输送主管611内,在气泵690的作用下,调料依次沿输送主管611、输送管612进入炒菜机100的炒锅710内,气泵690的停止工作时间滞后于调料泵630的停止工作时间,即在调料泵630停止工作后,气泵690再持续工作5-10s的时间,优选为在调料泵630停止工作后5s气泵690停止工作,以完成将调料输送管610内的调料全部吹送至炒锅710内。

本发明中的调料泵630为自带止回阀,因此,在气泵690向输送主管611内吹气的过程中,不会将调料吹回调料泵630中以导致调料回流等现象。

本发明通过将调料泵630、调料瓶660、调料瓶盒架670及输送主管611进行合理的布局并集成安装在连接板680上,即可整装于所述箱体410的调料输送区417内,当将箱体410安装在炒菜机100机架110上时,所述下料装置500位于在炒菜机100炒锅710垂直设置时炒锅710锅口的正上方,调料输送装置600置于下料装置500两侧,且位于炒菜机100机架110上方的两侧,以使调料输送装置600充分利用炒菜机100的边角空间,同时与下料装置500构成外部整体形状呈长方体的独立模块,以充当炒菜机100的顶板,满足功能的同时,使炒菜机100整体外观整洁美观、内部结构布局合理、空间利用充分、整体体积小。

相关技术
  • 能自动清洗锅盖的开合盖机构及智能炒菜机
  • 一种点火后启动油烟机的智能炒菜机
  • 一种加配菜后启动油烟机的智能炒菜机
  • 台式智能炒菜机
  • 一种智能炒菜机的炒菜锅及其炒菜机
技术分类

0612011658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