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桁架纵向移动系统及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40


一种桁架纵向移动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桁架纵向移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使用贝雷梁施工完成后,原有塔吊就不能再利用来直接拆除吊离贝雷桁架,所以会在施工结构梁板时,预先按适当间距预埋吊环,然后利用预埋的吊环和手动葫芦辅助进行贝雷桁架的拆除工序,或是预留吊洞,使用钢丝绳与牵引机对贝雷桁架进行拆除施工。

上述拆除贝雷桁架的方式对于施工安全具有一定风险,拆除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桁架纵向移动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拆除贝雷桁架的方式对于施工安全具有一定风险,拆除难度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桁架纵向移动系统,包括底板,还包括限位组件、轮滑组件和辅助组件;

所述辅助组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轮滑组件包括转轴和滚筒,所述转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辅助组件连接,每个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滚筒,所述滚筒呈倒漏斗状。

其中,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槽钢和工字钢,所述槽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槽钢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分别相对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工字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中间;所述转轴分别贯穿所述槽钢和所述工字钢。

其中,所述底板具有多个钻孔,多个所述钻孔分别贯穿所述底板。

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底座和卡扣配件,所述底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末端;所述卡扣配件与所述底座连接。

其中,所述底座具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卡扣配件包括稳固钢板和稳固螺栓,所述稳固钢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稳固钢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凹槽上;两个所述稳固钢板的两侧分别贯穿有所述稳固螺栓,所述稳固螺栓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

一种桁架纵向移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螺栓将底板固定于楼板上;

将所需平移的贝雷桁架放置于滚筒上,并对准末端的凹槽内,进行贝雷桁架的整体推移;

贝雷桁架到规定位置后,末端底座处装好卡扣配件。

本发明的一种桁架纵向移动系统及方法,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楼板上,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支撑所述转轴,供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两个漏斗状的所述滚筒,所述底板的前端放置一个所述滑轮组件,跨中段放置一个所述滑轮组件,增大装置的工作效益,同时减少偏移,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位贝雷桁架。使用时,将所需平移的贝雷桁架放置于所述滚筒上,并对准末端的所述凹槽内,进行贝雷桁架的整体推移,贝雷桁架到规定位置后,末端所述底座处装好所述卡扣配件,完成单次贝雷桁架的纵移过程,提升整体桁架纵向移动的效率,且通过所述限位组件提升整体桁架的对准精度,缩短工期,可直接焊接制作完成,无需再加工,操作、控制、使用都很方便,且安全系数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桁架纵向移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桁架纵向移动系统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桁架纵向移动系统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用效果的搭设完成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用效果的拆除过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桁架纵向移动方法的步骤图。

图中:101-底板、102-转轴、103-滚筒、104-槽钢、105-工字钢、106-钻孔、107-底座、108-凹槽、109-稳固钢板、110-稳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为:

请参阅图1至图5,其中,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桁架纵向移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桁架纵向移动系统的后视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桁架纵向移动系统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用效果的搭设完成图。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用效果的拆除过程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桁架纵向移动系统:包括底板101、限位组件、轮滑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轮滑组件包括转轴102和滚筒103,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槽钢104和工字钢105,所述底板101具有多个钻孔106,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底座107和卡扣配件,所述底座107具有两个凹槽108,所述卡扣配件包括稳固钢板109和稳固螺栓110。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辅助组件与所述底板101连接,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底板101连接,所述转轴1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转轴102分别与所述辅助组件连接,每个所述转轴10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滚筒103,所述滚筒103呈倒漏斗状。所述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101上,用于支撑所述转轴102,供所述转轴102转动,由一根直径20mm的钢管作为所述转轴102,其上安装两个外径50mm,内径37.5mm的倒漏斗状所述滚筒103作为贝雷桁架支撑点,在所述底板101的前端放置一个所述滑轮组件,跨中段放置一个所述滑轮组件,增大装置的工作效益,同时减少偏移,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位贝雷桁架。

其中,所述槽钢1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槽钢104分别与所述底板101固定连接,并分别相对位于所述底板101的两侧;所述工字钢105与所述底板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101的中间;所述转轴102分别贯穿所述槽钢104和所述工字钢105。所述底板101采用1.5米×3米的10mm厚钢板,两侧焊接两根长度3m的14#的所述槽钢104,中间焊接一根长度3m的14#的所述工字钢105。

其次,多个所述钻孔106分别贯穿所述底板101。在所述底板101上开六个直径20mm的所述钻孔106,作为固定螺栓的孔位。

同时,所述底座107与所述底板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101的末端;所述卡扣配件与所述底座107连接。两个所述凹槽108分别位于所述底座107远离所述底板101的一侧。在所述底板101的末端设置所述底座107,其上开两个所述凹槽108,每个凹槽108两侧开孔作为所述卡扣装配处。

另外,所述稳固钢板10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稳固钢板109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凹槽108上;两个所述稳固钢板109的两侧分别贯穿有所述稳固螺栓110,所述稳固螺栓110与所述底座107螺纹连接。贝雷桁架到规定位置后,将所述稳固钢板109放置在所述凹槽108上,通过所述稳固螺栓110贯穿所述稳固钢板109后与所述底座107螺纹连接,进而将所述稳固钢板109固定在所述凹槽108上,将贝雷桁架固定在所述底座107上。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桁架纵向移动系统,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底板101于楼板上,将所需平移的贝雷桁架置于所述滚筒103上,对准末端的所述凹槽108内,然后进行贝雷桁架的整体推移,到规定位置后,末端所述底座107处装好所述卡扣配件,即完成单次贝雷桁架的纵移过程。对于悬空楼板施工前,在下一层两侧楼板边缘提前布置好所述桁架纵向移动系统,贝雷桁架通过塔吊吊至所述桁架纵向移动系统上,且横跨悬空段,悬空楼板施工完成后,提前使用贝雷桁架加长某一单侧(对于两侧高程不同时,选择大高程侧),其后通过钢丝绳连接整体贝雷桁架,使用卷扬机牵引单侧至楼层内,期间保证悬空段贝雷桁架重量小于或等于加长段贝雷桁架,整体迁移出悬空后,及时拆散贝雷桁架至单片,然后运输至指定位置保存。提升整体桁架纵向移动的效率,且通过所述限位组件提升整体桁架的对准精度,缩短工期,可直接焊接制作完成,无需再加工,操作、控制、使用都很方便,且安全系数更高。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为: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6,其中,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桁架纵向移动方法的步骤图。本实施例的一种桁架纵向移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通过螺栓将底板101固定于楼板上;

S202:将所需平移的贝雷桁架放置于滚筒103上,并对准末端的凹槽108内,进行贝雷桁架的整体推移;

S203:贝雷桁架到规定位置后,末端底座107处装好卡扣配件。

具体的,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底板101于楼板上,将所需平移的贝雷桁架置于所述滚筒103上,对所述凹槽108内,然后进行贝雷桁架的整体推移,到规定位置后,末端所述底座107处装好所述卡扣配件,即完成单次贝雷桁架的纵移过程。对于悬空楼板施工前,在下一层两侧楼板边缘提前布置好所述桁架纵向移动系统,贝雷桁架通过塔吊吊至所述桁架纵向移动系统上,且横跨悬空段,悬空楼板施工完成后,提前使用贝雷桁架加长某一单侧,其后通过钢丝绳连接整体贝雷桁架,使用卷扬机牵引单侧至楼层内,期间保证悬空段贝雷桁架重量小于或等于加长段贝雷桁架,整体迁移出悬空后,及时拆散贝雷桁架至单片,然后运输至指定位置保存。提升整体桁架纵向移动的效率,且通过所述限位组件提升整体桁架的对准精度,缩短工期,可直接焊接制作完成,无需再加工,操作、控制、使用都很方便,且安全系数更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或多种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空间桁架单元快速装配系统及方法
  • 一种基于VTK的桁架天线的可视化系统及方法、终端
  • 一种基于移动增强现实的模具设计教学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一种桁架机器人纵向移动装置
  • 一种桁架机器人纵向移动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8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