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自密实堆石分级入仓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40


一种自密实堆石分级入仓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密实堆石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密实堆石分级入仓装置。

背景技术

自密实堆石是指将大粒径的块石直接堆放入仓,然后从堆石体的表面浇筑无需任何振捣的专用自密实堆石混凝土。

现有技术中,自密实堆石的卸料是将自密实堆石直接卸料至指定地点,这就导致较大的自密实堆石与较小的自密实堆石不易分离,不适应需求不同的工况。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区分大小不同的自密实堆石,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密实堆石分级入仓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密实堆石分级入仓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密实堆石分级入仓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原料的接料部;所述接料部端部设置有用于运输原料第一分级部;所述第一分级部处设置有用于对原料分级的第二分级部;所述接料部包括接料盘,所述接料盘固定于地面,且所述接料盘中部开设有脱料口,所述脱料口内壁转动设置有抬升杆,所述抬升杆侧壁固定有螺旋抬升板,且接料盘上固定有用于阻碍原料脱离螺旋抬升板的防护筒;所述防护筒顶部设置有分级部件,且第一分级部连接于所述分级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被卸下后,在接料部、第一分级部、第二分级部处进行分级入仓,使原料的大小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其更为密实,提升了施工完成后的牢固程度,除此之外,分级入仓使同一仓库能容纳的原料增加,提升了仓库的利用效率。

可选的,所述接料盘包括若干端部相互连接的组合板,所述组合板呈梯形,且相邻两组合板之间通过转动连接,所述接料盘底部滑动设置有抬升筒,所述抬升筒顶部抵接于组合板底部,且抬升筒运动带动组合板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合板可转动,组合板转动时,其侧壁接触或不接触,在完成带动较大原料运动的同时,可以对较小原料进行初步筛选分级,便于原料入仓过程的进行。

可选的,所述分级部件包括固定于防护筒顶部的第一分级板,所述第一分级板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分级板上固定有第二分级板,所述第二分级板与所述第一分级板垂直,且所述第一分级板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分级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分级板与第二分级板相互垂直,使第二分级板在第一分级板上对于原料具有限制作用,减小了原料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级部截面呈倒“m”形设置,且第一分级部的两通道宽度不同,且第一分级部与第一分级板连接处固定有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二分隔板均呈倾斜设置且二者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分隔板端部靠近第一分级板,所述第二分隔板端部远离所述第一分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分级部截面呈倒“m”形设置,且第一分级部的两通道宽度不同,使不同大小的原料可进入到两宽度不同的通道内,完成再次分级,使规格不同的原料被转移至不同地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级部上开设有若干制动槽,所述制动槽内侧壁转动设置有制动盘,所述制动盘上固定有两第一制动杆,所述制动槽内转动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制动杆转动的第二制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制动杆带动第一制动杆运动,第一制动杆具有限制原料位置的作用,随第一制动杆的转动,原料被均匀运输。

可选的,所述第二制动杆转轴置于所述制动盘转轴上方,且所述第二制动杆转轴上开设有制动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动导向面与第一分级部底面接触,在第一制动杆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分级部转动,从而便于原料运输过程的进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级部侧壁开设有若干分散槽,所述第二分级部侧壁抵接于所述第一分级部侧壁,且所述分散槽连通于所述第二分级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震动过程中,第一分级部上的原料通过分散槽转移至第二分级部中,完成原料的再次筛选。

可选的,所述接料盘底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动带侧壁设置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可以将接料盘底部的原料转移至预定地点,便于原料分级入仓过程的进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级部与所述第二分级部底部均可拆卸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调节架顶部固定有若干调节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架顶部设置有调节弹簧,便于对第一分级部的震动提供缓冲力,比那与第一分级部震动过程的进行。

可选的,所述调节架包括第一架体与若干增高部,所述调节弹簧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顶部,所述增高部设置于第一架体底部并与第一架体呈可拆卸连接;所述增高部正对于第一架体的端部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侧壁呈倾斜设置,所述增高部底部与所述第一架体底部均开设有用于穿设支撑柱的支撑孔,所述滚轮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增高部数量比那与调节调节架高度,从而便于原料入仓过程的进行。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原料被卸下后,在接料部、第一分级部、第二分级部处进行分级入仓,使原料的大小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其更为密实,提升了施工完成后的牢固程度,除此之外,分级入仓使同一仓库能容纳的原料增加,提升了仓库的利用效率;

2.所述接料盘包括若干端部相互连接的组合板,所述组合板呈梯形,且相邻两组合板之间通过转动连接,所述接料盘底部滑动设置有抬升筒,所述抬升筒顶部抵接于组合板底部,且抬升筒运动带动组合板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3是第一制动杆与第二制动杆位置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放大图。

图5是支撑柱与支撑孔连接方式剖视图。

图6是转轴与转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接料部;2、第一分级部;3、第二分级部;4、接料盘;5、脱料口;6、抬升杆;7、螺旋抬升板;8、防护筒;9、组合板;10、抬升筒;11、第一分级板;12、第二分级板;13、第一分隔板;14、第二分隔板;15、制动槽;16、制动盘;17、第一制动杆;18、第二制动杆;19、制动导向面;20、分散槽;21、传送带;22、滚轮;23、调节架;24、调节弹簧;25、第一架体;26、增高部;27、支撑柱;28、支撑孔;29、支撑筒;30、连接杆;31、转轴;32、转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密实堆石分级入仓装置。参照图1,自密实堆石分级入仓装置包括接料部1,接料部1用于接收原料,接料部1处设置有第一分级部2,第一分级部2用于对原料进行初步分级并对原料起到了运输作用,第一分级部2处设置有第二分级部3,第二分级部3用于对原料进行二次分级,第二分级部3同时可以起到对原料分级的作用;第一分级部2与接料部1之间设置有转移装置,转移装置便于将原料从接料部1上转移至第一分级部2,从而便于原料初步分级过程的进行。

参照图1和图2,接料部1包括接料盘4,接料盘4设置于地面,并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接料盘4中部开设有脱料口5,脱料口5与接料盘4呈同轴设置,脱料口5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抬升杆6,抬升杆6与接料盘4呈同轴设置,同时抬升杆6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螺旋抬升板7,螺旋抬升板7呈螺旋状设置于抬升杆6侧壁,在抬升杆6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螺旋抬升板7同步转动,地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抬升电机,抬升电机上键连接有抬升齿轮且抬升齿轮啮合于抬升杆6,抬升电机启动带动抬升杆6转动,便于抬升杆6工作过程的进行;地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筒,接料盘4与支撑筒外壁连接,同时支撑筒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端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护筒8,防护筒8套设至抬升杆6外部并与抬升杆6呈同轴设置,同时防护筒8转动不会影响螺旋抬升板7的转动,;防护筒8顶部设置有设置有分级部件,且第一风机部连接于分级部件。

参照图1和图2,接料盘4包括若干组合板9,若干组合板9端部相互连接,且组合板9呈梯形,即组合板9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支撑筒外侧壁,组合板9水平设置时,相邻两组合板9侧壁相互不接触,组合板9倾斜设置时,相邻两组合板9侧壁相互接触,此时接料盘4呈倾斜设置,原料置于接料盘4上时,会朝向脱料口5处运动,便于工作过程的进行,接料盘4底部设置有抬升筒10,地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抬升油缸,抬升油缸用于带动抬升筒10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抬升筒10顶部抵接于组合板9底部,在抬升筒10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组合板9运动,便于控制组合板9的倾斜程度,使原料能够更快速的运动至脱料口5处,同时相邻两组合板9之间的间隙可筛选较小原料,达成初步筛选的效果。

参照图1、图2和图3,分级部件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防护筒8顶部的第一分级板11,第一分级板11呈圆环状且第一分级板11呈倾斜设置,其靠近防护筒8的位置高于远离防护筒8的位置,抬升杆6转动带动螺旋抬升板7转动,将原料运输至第一分级板11处,倾斜设置的第一分级板11便于原料脱离;第一分级板11上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固定有若干第二分级板12,第二分级板12端面与第一分级板11端面相互垂直,同时若干第二分级板12在第一分级板11上呈非均匀分布,相邻两第二分级板12之间的间隔不同,便于转移不同规格的原料;起到了再次筛选的作用,同时在选用间隔后,其他间隔可用挡板封闭,减小原料位置偏移的可能。

参照图1、图3和图4,第一分级板11与第一分级部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第一分级部2截面呈倒“m”形设置,及第一分级部2存在两个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且两通道的宽度不同,第一通道宽度大于第二通道宽度,便于对原料进行筛选;第一分级部2与第一分级板11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分隔板13与第二分隔板14,第一分隔板13与第二分隔板14均呈倾斜设置,且二者倾斜方向相反,第一分隔板13与第二分隔板14靠近第一分级板11的部分呈相互远离,且第一分隔板13端部较为靠近第一分级板11,第二分隔板14端部较为远离第一分级板11,同时第二分隔板14连接于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的挡板,原料可通过第一分隔板13与第二分隔板14之间的空间进入到第一通道中,或通过第二分隔板14与第一分级部2之间的空间进入到第二通道中,完成对于原料的再次筛选,同时第一分隔板13与第二分隔板14具有限制原料大小的作用。

参照图1、图3和图4,第一分级部2上开设有若干制动槽15,制动槽15内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制动盘16,制动盘16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第一制动杆17,两第一制动杆17关于制动盘16径向对称,制动槽15内设置有第二制动杆18,第二制动杆18用于带动制动盘1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制动杆17转动;第二制动杆18呈“L”形,且第二制动杆18的转轴置于转动盘转轴上方,即,第二转动杆转动竖直状态时,与其中一第一制动杆17接触,并带动制动盘16转动,带动其转动至竖直方向的底部时,由于转轴位置不同,第一制动杆17与第二制动杆18分离,即此时两第一制动杆17位置互换,不会影响下次转动过程的进行;第二制动杆18转轴上开设有制动导向面19,制动导向面19呈水平设置,且与第一分级部2底部接触,地面上通过螺栓固定于制动台,第二制动杆18设置于制动台上且制动台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制动电机,制动电机转轴键连接于第二制动杆18,因此在第二制动杆18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制动杆17位置发生变化,起到了拦截原料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二制动杆18转轴形状的限制,在运动过程中,第二制动杆18带动第一分级部2震动,便于驱动原料运动。

参照图1、图3和图4,第一分级部2侧壁开设有若干分散槽20,若干分散槽20大小不同,第二分级部3侧壁抵接于第一分级部2侧壁,同时分散槽20连通于第二分级部3,分散槽20下端面抵接于第一分级部2内侧底部,便于原料的转移,在转动过程中,大小不一的原料会转移至第二分级部3中,完成分拣效果。

参照图1、图5和图6,接料盘4底部设置有传送带21,传送带21用于接收接料盘4上掉落的原料,并将其转移至指定地点,传送带21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22,滚轮22便于传送带21的运动,从而便于将传送带21端部转移至不同地点,同时传送带21靠近接料盘4的端部固定有若干转轴,转轴将接料盘4底部包围且预留出气缸位置,且转轴上转动连接有转环,气缸可置于转环内,同时其与传送带21连接,便于将原料转移至传送带21上进行运输;第一分级部2与第二分级部3底部均设置有调节架23,调节架23底部设置有滚轮22,调节架23顶部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有若干调节弹簧24,调节弹簧24端部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有支板,支板与第一分级部2、第二分级部3接触,从而对第一分级部2、第二分级部3起支撑作用,同时调节弹簧24可以起到缓冲和调节作用,滚轮22便于控制调节架23位置调节,使原料运动至指定地点。

参照图1、图5和图6,调节架23包括第一架体25与若干增高部26,调节弹簧24固定于第一架体25顶部,增高部26设置于第一架体25底部并与第一架体25之间呈可拆卸连接,通过调节增高部26数量,可调节调节架23高度,从而对第一分级部2与第二分级部3高度进行调节,增高部26正对于第一架体25的端部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有支撑柱27,支撑柱27侧壁呈倾斜设置,即支撑部呈圆台状,增高部26底部与第一架体25底部均开设有支撑孔28,支撑孔28用于穿设支撑柱27,由于支撑柱27侧壁倾斜设置,故即使支撑孔28变形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稳定性较高,滚轮2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于最底部的增高部26上的支撑孔28内,便于控制调节架23的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自密实堆石分级入仓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将堆石原料卸料至接料盘4上,组成接料盘4的组合板9往复转动,使原料转移至脱料口5处,同时较小原料掉落至传送带21上运输至指定地点,完成初步分级;移动至脱料口5的原料在螺旋抬升板7的作用下上升,由于始终有原料运动,因此远离脱料口5的原料对靠近脱料口5的原料提供推力,是螺旋抬升板7在转动过程中可带动原料上升至第一分级板11处进行二次分级,此处分级为人工筛选合适大小间隔,筛选完成后,进入到第一分级部2,在第一分隔板13与第二分隔板14的作用下进行上次分级,并进入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内,并在运动过程中转移至第二分级部3内,完成四次分级,同时第一分级部2、第二分级部3、接料盘4有对应的传送带21接收原料并转移至不同位置,完成原料分级入仓。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崩塌失稳实验的堆石体密实成型装置
  • 一种堆石混凝土密实度测定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86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