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变节距高速吹瓶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5-31 01:29:11


一种变节距高速吹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吹塑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节距高速吹瓶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制造业中,吹瓶机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生产各种塑料瓶,如饮料瓶、清洁剂瓶等,在传统的吹瓶机设计中,加热和吹制过程通常是分开进行的。这种分离的作业流程可能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因为每个瓶胚需要在两个不同的工作站之间转移,从而增加了生产时间和能源消耗。此外,由于瓶胚在转移过程中可能会失去理想的加热温度,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变节距高速吹瓶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节距高速吹瓶机,

包括工作台、储料机构、第一抓取机构、压胚机构、运输机构、加热机构、第二抓取机构、放置机构、第三抓取机构、吹瓶机构、第四抓取机构,所述储料机构用以存储待吹制的瓶胚,所述第一抓取机构设置在所述储料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抓取机构用以抓取所述储料机构上的瓶胚,所述压胚机构用以对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抓取的瓶胚先一步压胚作业,压胚后的瓶胚经所述第一抓取机构输送至所述运输机构上,所述运输机构用以输送瓶胚至所述加热机构内,所述加热机构用以对瓶胚加热,所述第二抓取机构用以抓取加热后的瓶胚,所述放置机构用以放置加热后的瓶胚,所述第二抓取机构抓取加热后的瓶胚输送至所述放置机构内存储,所述第三抓取机构用以抓取所述放置机构内的瓶胚并运输至所述吹瓶机构处,所述吹瓶机构用以对瓶胚进行吹制作业,所述第四抓取机构抓取吹制后的瓶子并运输至瓶子存放处。

可选的,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翻转架、第一翻转杆、第一翻转气缸、第一夹持臂、第一夹持气缸,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支架上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第一翻转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两组所述固定座之间,所述第一翻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转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架包括连接架、翻转板,所述连接架设置为两组,所述翻转板的一端设置在两组所述连接架之间,所述连接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翻转杆经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连接架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凹槽相连通,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第一翻转杆经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安装孔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第一夹持臂设置在所述翻转板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夹持臂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夹持臂的开启与闭合,所述第一翻转气缸用以控制所述第一翻转杆的转动,从而实现瓶胚的抓取与输送。

可选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输送带、输送板、转动台、输送架,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输送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所述转动台设置在所述输送板上,所述输送架设置在所述转动台上,所述输送带呈环形输送且穿过所述加热机构,所述转动台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输送架转动,所述输送板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输送板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转动台设置为若干组,所述输送架与所述转动台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抓取机构设置在所述运输机构的出料端,所述第二抓取机构结构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结构一致。

可选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放置台、推送气缸、放置架,所述放置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推送气缸设置在所述放置架的上端,所述放置台的侧壁与所述推送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放置台朝向所述第二抓取机构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第二抓取机构上设置有限位板的一端,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放置台的一侧,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放置槽之间形成放置区,所述放置区用以置放加热后的瓶胚,当所述第二抓取机构抓取加热后的瓶胚运输至所述放置机构时,所述推送气缸推动所述放置台朝向所述限位板方向移动,从而所述放置槽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所述放置区,加热后的瓶胚定位放置在所述放置区内。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工作架,所述第三抓取机构、吹瓶机构、第四抓取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工作架上,所述工作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三抓取机构、第四抓取机构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工作架上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第三抓取机构、第四抓取机构沿所述滑轨的表面左右滑动,所述第三抓取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夹持臂、第二夹持气缸,所述第二支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夹持臂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夹持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夹持臂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气缸用以控制所述第二夹持臂的开启与闭合,所述第二夹持臂位于所述放置区的正上方,用以夹取所述放置区的瓶胚,夹取完成后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三抓取机构与瓶胚整体移动至所述吹瓶机构处,所述吹瓶机构抓取瓶胚进行吹瓶作业,所述第三抓取机构复位等待抓取下一批次的瓶胚。

可选的,所述第四抓取机构结构与所述第三抓取机构结构一致,所述第四抓取机构夹取完成后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四抓取机构与吹制后的瓶子整体移动至瓶子存放处落取存放,所述第四抓取机构复位等待抓取下一批次的瓶子。

可选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储料架、储料板、储料支架、第三翻转气缸、第三翻转杆,所述储料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储料架上,所述储料板上开设有物料输送通道,瓶胚沿所述物料输送通道运输,所述第一抓取机构用以抓取所述物料输送通道内的瓶胚,所述第三翻转气缸设置在所述储料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三翻转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翻转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储料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翻转杆上,所述储料支架上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物料输送通道内,所述分隔板用以将所述物料输送通道分割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用以放置待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抓取的瓶胚,所述第二区域内用以放置待流通至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瓶胚,所述第一区域内具有一组瓶胚,所述第二区域内具有若干组瓶胚;

所述第三翻转气缸带动所述第三翻转杆与所述储料支架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分隔板转动,当所述分隔板的下端转动脱离所述物料输送通道时,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瓶胚经所述物料输送通道滚动至所述第一区域内,此时所述第三翻转气缸复位带动所述分隔板复位,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瓶胚被所述分隔板阻挡,进而实现瓶胚的均匀输送上料。

可选的,所述物料输送通道的底部设置有触发按钮,所述触发按钮与所述第三翻转气缸电连接,当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瓶胚脱离时,此时所述触发按钮无触碰导致断开,进而带动所述第三翻转机构开启,进而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瓶胚流动至所述第一区域内,当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瓶胚触碰所述触发按钮时,所述触发按钮开启,带动所述第三翻转机构闭合,进而实现瓶胚的自动化输送上料。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现了从瓶胚的储存、加热到吹制的整个生产流程的自动化,这种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意味着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瓶子,同时减少了因人为操作错误导致的生产缺陷,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减少物料损耗,本申请的设计有助于节省能源和降低运行成本,精确的机械控制和自动化流程确保了瓶胚的均匀加热和吹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抓取机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运输机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抓取机构、放置机构、第三抓取机构、第四抓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抓取机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放置机构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储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2-储料机构,3-第一抓取机构,4-压胚机构,5-运输机构,6-加热机构,7-第二抓取机构,8-放置机构,9-第三抓取机构,10-吹瓶机构,11-第四抓取机构,12-第一支架,13-第一翻转杆,14-第一翻转气缸,15-第一夹持臂,16-第一夹持气缸,17-固定座,18-连接架,19-翻转板,20-凹槽,21-定位孔,22-输送板,23-转动台,24-输送架,25-放置台,26-推送气缸,27-放置架,28-放置槽,29-限位板,30-放置区,31-工作架,32-滑轨,33-第二支架,34-第二夹持臂,36-储料架,37-储料板,38-储料支架,39-第三翻转气缸,41-物料输送通道,42-分隔板,43-第一区域,44-第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节距高速吹瓶机,

包括工作台1、储料机构2、第一抓取机构3、压胚机构4、运输机构5、加热机构6、第二抓取机构7、放置机构8、第三抓取机构9、吹瓶机构10、第四抓取机构11,所述储料机构2用以存储待吹制的瓶胚,所述第一抓取机构3设置在所述储料机构2的一侧,所述第一抓取机构3用以抓取所述储料机构2上的瓶胚,所述压胚机构4用以对所述第一抓取机构3抓取的瓶胚先一步压胚作业,压胚后的瓶胚经所述第一抓取机构3输送至所述运输机构5上,所述运输机构5用以输送瓶胚至所述加热机构6内,所述加热机构6用以对瓶胚加热,所述第二抓取机构7用以抓取加热后的瓶胚,所述放置机构8用以放置加热后的瓶胚,所述第二抓取机构7抓取加热后的瓶胚输送至所述放置机构8内存储,所述第三抓取机构9用以抓取所述放置机构8内的瓶胚并运输至所述吹瓶机构10处,所述吹瓶机构10用以对瓶胚进行吹制作业,所述第四抓取机构11抓取吹制后的瓶子并运输至瓶子存放处;

本申请通过整合储料机构2和四个抓取机构,实现了从瓶胚的存储到最终吹制成型瓶子的全自动化生产流程。这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线的运行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操作错误的可能性,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此外,自动化流程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停机时间,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所述第一抓取机构3包括第一支架12、第一翻转架、第一翻转杆13、第一翻转气缸14、第一夹持臂15、第一夹持气缸16,所述第一支架1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支架12上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座17,所述第一翻转杆13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两组所述固定座17之间,所述第一翻转杆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转气缸1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架包括连接架18、翻转板19,所述连接架18设置为两组,所述翻转板19的一端设置在两组所述连接架18之间,所述连接架18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翻转杆13经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座17连接,所述连接架18的一端侧壁开设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连接架18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21,所述定位孔21与所述凹槽20相连通,所述凹槽20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21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第一翻转杆13经所述定位孔21与所述安装孔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架18上,所述第一夹持臂15设置在所述翻转板19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6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夹持臂15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6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夹持臂15的开启与闭合,所述第一翻转气缸14用以控制所述第一翻转杆13的转动,从而实现瓶胚的抓取与输送。

本申请第一抓取机构3的设计包括了翻转架、翻转杆和夹持气缸等组件,这些组件的协同工作使得瓶胚的抓取和输送过程更加稳定。这种稳定性对于保持瓶胚在加热和吹制过程中的质量至关重要。减少了因为瓶胚移动不稳定而导致的生产缺陷,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本申请通孔允许第一翻转杆13穿过并与固定座17连接,确保了翻转杆在运动中的稳定性和精确对位。

定位孔21和安装孔的设置使得组件的安装和定位更加简便和准确。这些孔位的设计允许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快速而牢固地将翻转杆固定在连接架18上,这对于维护和组件更换提供了便利。

拆卸设置使第一抓取机构3实现模块化的组装和拆卸,使得维护和更换部件更加方便。如果某个部分发生故障,可以快速地拆卸和替换,减少了机器的停机时间。

所述运输机构5包括输送带、输送板22、转动台23、输送架24,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输送板22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所述转动台23设置在所述输送板22上,所述输送架24设置在所述转动台23上,所述输送带呈环形输送且穿过所述加热机构6,所述转动台23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输送架24转动,所述输送板22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输送板22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转动台23设置为若干组,所述输送架24与所述转动台23一一对应设置。

运输机构5的设置考虑了瓶胚在加热前后的有效传输,确保了瓶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物理保护。这种设计减少了因为瓶胚在传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而可能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同时也优化了生产流程,减少了时间延迟。

本申请中,转动台23通过精确控制瓶胚的转动,可以确保每个瓶胚都均匀地受到加热和吹制,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并且转动机构使得输送架24能够旋转,这样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调整瓶胚的位置,提高了机器操作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采用电动旋转台,通过电机驱动来实现平稳和可控的旋转动作。电动旋转台可以精确地控制转速和角度,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和重复性的应用场景。此外,电动旋转台通常配备编码器,以提供位置反馈,确保转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所述第二抓取机构7设置在所述运输机构5的出料端,所述第二抓取机构7结构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3结构一致。

第二抓取机构7与第一抓取机构3的结构一致性简化了生产线的设计和维护工作。这种一致性确保了操作人员可以更容易地掌握机器的使用方法,并且在需要维修时,可以更快速地诊断和解决问题。

所述放置机构8包括放置台25、推送气缸26、放置架27,所述放置架27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推送气缸26设置在所述放置架27的上端,所述放置台25的侧壁与所述推送气缸26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放置台25朝向所述第二抓取机构7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放置槽28,所述第二抓取机构7上设置有限位板29的一端,所述限位板29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放置台25的一侧,所述限位板29与所述放置槽28之间形成放置区30,所述放置区30用以置放加热后的瓶胚,当所述第二抓取机构7抓取加热后的瓶胚运输至所述放置机构8时,所述推送气缸26推动所述放置台25朝向所述限位板29方向移动,从而所述放置槽28与所述限位板29之间形成所述放置区30,加热后的瓶胚定位放置在所述放置区30内。

本申请放置区30的形成为加热后的瓶胚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定位点,这有助于确保瓶胚在吹瓶过程中的正确位置摆放,从而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推送气缸26的使用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通过自动推动放置台25,将加热后的瓶胚准确地移动到放置区30,这种自动化提高了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由于推送气缸26的快速响应,放置区30的创建和瓶胚的定位可以迅速进行,这样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整体的生产速度。

推送气缸26的使用减少了操作员与高温瓶胚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受伤的风险,并保护了瓶胚不受污染。

放置区30的设置允许吹瓶机更容易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瓶胚,因为放置区30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通过调整限位板29和推送气缸26来改变。

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工作架31,所述第三抓取机构9、吹瓶机构10、第四抓取机构11均设置在所述工作架31上,所述工作架31上设置有滑轨32,所述第三抓取机构9、第四抓取机构11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32上,所述工作架31上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第三抓取机构9、第四抓取机构11沿所述滑轨32的表面左右滑动,所述第三抓取机构9包括第二支架33、第二夹持臂34、第二夹持气缸,所述第二支架33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32上,所述第二夹持臂34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3上,所述第二夹持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夹持臂34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气缸用以控制所述第二夹持臂34的开启与闭合,所述第二夹持臂34位于所述放置区30的正上方,用以夹取所述放置区30的瓶胚,夹取完成后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三抓取机构9与瓶胚整体移动至所述吹瓶机构10处,所述吹瓶机构10抓取瓶胚进行吹瓶作业,所述第三抓取机构9复位等待抓取下一批次的瓶胚。

本申请第三抓取机构9和第四抓取机构11的滑动设计使得瓶胚的抓取和放置过程更加迅速和准确,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申请滑轨32和移动机构的结合提供了精确的位置控制,确保瓶胚可以被准确地移动到吹瓶机构10的正确位置。

由于第三抓取机构9和第四抓取机构11可以沿着滑轨32左右滑动,它们可以连续地进行工作,无需停止生产线,这样可以减少生产中断,提高生产连续性。

自动化的抓取和移动减少了对人工操作的依赖,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精确的机械操作确保了每个瓶胚都能接受均匀的处理,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第三抓取机构9的复位功能允许快速转换到下一批次的瓶胚,这样可以在不同批次之间迅速切换,提高了机器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采用伺服电机系统,可以提供精确的速度和位置控制,适用于需要连续变速和精确定位的应用。

所述第四抓取机构11结构与所述第三抓取机构9结构一致,所述第四抓取机构11夹取完成后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四抓取机构11与吹制后的瓶子整体移动至瓶子存放处落取存放,所述第四抓取机构11复位等待抓取下一批次的瓶子。

第四抓取机构11的设计确保了吹制后的瓶子能够被安全、准确地运输至存放处。这种设计减少了因为瓶子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撞或摔落而导致的损坏,确保了产品的完整性和质量。

所述储料机构2包括储料架36、储料板37、储料支架38、第三翻转气缸39、第三翻转杆,所述储料板37倾斜设置在所述储料架36上,所述储料板37上开设有物料输送通道41,瓶胚沿所述物料输送通道41运输,所述第一抓取机构3用以抓取所述物料输送通道41内的瓶胚,所述第三翻转气缸39设置在所述储料架36的侧壁上,所述第三翻转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翻转气缸39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储料支架38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翻转杆上,所述储料支架38上设置有分隔板42,所述分隔板42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物料输送通道41内,所述分隔板42用以将所述物料输送通道41分割为第一区域43、第二区域44,所述第一区域43内用以放置待所述第一抓取机构3抓取的瓶胚,所述第二区域44内用以放置待流通至所述第一区域43内的瓶胚,所述第一区域43内具有一组瓶胚,所述第二区域44内具有若干组瓶胚;

所述第三翻转气缸39带动所述第三翻转杆与所述储料支架38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分隔板42转动,当所述分隔板42的下端转动脱离所述物料输送通道41时,所述第二区域44内的瓶胚经所述物料输送通道41滚动至所述第一区域43内,此时所述第三翻转气缸39复位带动所述分隔板42复位,所述第二区域44内的瓶胚被所述分隔板42阻挡,进而实现瓶胚的均匀输送上料。

上述设计具有以下效果:

均匀输送上料:通过分隔板42将物料输送通道41分割为两个区域,可以实现瓶胚的均匀输送,确保每次只有一组瓶胚进入第一抓取机构3的工作范围,从而避免了瓶胚的堆积和混乱。

自动化分配:第三翻转气缸39的动作使分隔板42能够旋转,这样可以自动地将瓶胚从第二区域44输送到第一区域43,提高了上料的自动化程度。

连续生产流程:由于分隔板42的动作是周期性的,这保证了瓶胚可以连续不断地供给到生产线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减少人工干预:这种自动化的输送机制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降低了劳动成本和潜在的人为错误。

提升生产稳定性:通过精确控制瓶胚的输送,可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瓶胚质量的一致性。

简化机械结构:这种设计简化了机械结构,因为它减少了需要额外机械装置来分隔和输送瓶胚的需求。

所述物料输送通道41的底部设置有触发按钮,所述触发按钮与所述第三翻转气缸39电连接,当所述第一区域43内的瓶胚脱离时,此时所述触发按钮无触碰导致断开,进而带动所述第三翻转机构开启,进而所述第二区域44内的瓶胚流动至所述第一区域43内,当所述第一区域43内的瓶胚触碰所述触发按钮时,所述触发按钮开启,带动所述第三翻转机构闭合,进而实现瓶胚的自动化输送上料。

触发按钮和第三翻转气缸39的电连接系统具有以下效果:

自动化控制:触发按钮的设计实现了对瓶胚输送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工监控和干预的需要。

连续生产流程:系统的自动化确保了瓶胚可以连续不断地供给到生产线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减少了停机时间。

智能反馈机制:触发按钮与第三翻转气缸39的电连接构成了一个智能反馈机制,能够根据瓶胚的存在与否自动调整翻转机构的状态。

节省能源:由于系统仅在需要时才激活翻转机构,这有助于节省能源和降低运行成本。

提升安全性:自动化系统减少了操作员与机械部件的直接接触,从而提高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减少物料损耗:通过精确控制瓶胚的输送,系统有助于减少因手动操作不当导致的物料损耗。

本申请中触发按钮作为一个传感器,来检测瓶胚是否到达或离开了特定的区域。当瓶胚离开第一区域43,触发按钮会因为没有被触碰而断开,这个信号会被用来激活第三翻转气缸39,使得分隔板42移动,允许第二区域44的瓶胚滚动到第一区域43。相反,当瓶胚到达第一区域43并触碰到触发按钮时,按钮会闭合,发送信号使第三翻转气缸39复位,分隔板42也随之复位,阻止更多的瓶胚进入第一区域43。

本申请在使用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储料阶段:储料机构2中存储的瓶胚通过物料输送通道41均匀输送至第一抓取机构3的工作范围内。

抓取与压胚:第一抓取机构3抓取位于储料机构2的瓶胚,并将其输送至压胚机构4,压胚机构4对瓶胚进行预处理,确保其形状适合后续的加热和吹制。

瓶胚传输:压胚后的瓶胚由第一抓取机构3放置到运输机构5上,运输机构5将瓶胚输送至加热机构6。

加热:加热机构6对瓶胚进行均匀加热,以达到适合吹制的温度。

二次抓取与放置:加热后的瓶胚由第二抓取机构7抓取,并放置在放置机构8中,等待吹制。

吹瓶准备:第三抓取机构9从放置机构8中抓取加热后的瓶胚,并将其运输至吹瓶机构10处。

吹制作业:吹瓶机构10对瓶胚进行吹制,形成最终的瓶子产品。

成品抓取与存放:第四抓取机构11抓取吹制后的瓶子,并将其运输至瓶子存放处。

本申请实现了从瓶胚的储存、加热到吹制的整个生产流程的自动化,这种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意味着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瓶子,同时减少了因人为操作错误导致的生产缺陷,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减少物料损耗,本申请的设计有助于节省能源和降低运行成本,精确的机械控制和自动化流程确保了瓶胚的均匀加热和吹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变节距高速吹瓶机
  • 一种塑料瓶胚吹瓶机变节距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62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