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7:35


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民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尤其对于国内的在建项目厂区来说,生活污水造成的大量宝贵水资源失去了利用价值。另外施工现场为了达到环保要求采取的洒水车喷洒道路抑制扬尘,不仅增加了洒水车租赁成本,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水资源的浪费。

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亦故名为“中水”。大量用在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对于在建项目施工厂区来说,中水的利用通常还在绿植灌溉、洒水车道路喷洒等,中水资源的利用量、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仍有不足,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通过设置新的喷洒抑尘系统,替代洒水车,节约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生活产生的污水经排放管路排出,所述道路喷洒抑尘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井、提升井、调节池、初沉池、集水池、水解酸化池、生化反应池、二沉池、中水池、中水传输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污水经过所述格栅井过滤后依次经过所述提升井和所述调节池后进入所述初沉池进行初步沉淀,经过初步沉淀的所述污水依次经过所述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处理和所述生化反应池厌氧生物处理后进入所述二沉池进行二次沉淀,所述污水经过二次沉淀后成为中水,所述中水流入至所述中水池中,所述中水池内设有回用泵,所述中水池内的中水在所述回用泵的作用下通过所述中水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喷洒装置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格栅井的内部设有人工格栅,所述人工格栅用于节流所述污水中的悬浮物或漂浮物。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提升井内设有第一提升泵,所述第一提升泵用于将污水提升至所述调节池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调节池内设有pH值监控设备和pH值调节设备,所述pH值监控设备和所述pH值调节设备用于稳定所述调节池内的污水的pH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集水池内设有第二提升泵,所述集水池内的污水通过所述第二提升泵输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二沉池内设有污泥回流泵,所述二沉池内的污泥通过所述污泥回流泵回流至所述生化反应池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喷洒装置能够对景观、植被和道路进行喷洒。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中水传输装置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管道和若干输送泵,所述管道与所述喷洒装置连通,所述输送泵将所述中水由所述管道输送至所述喷洒装置。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初沉池用于沉淀所述污水中在所述格栅井未能截留的悬浮物并沉淀形成污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喷洒装置由若干横向管、若干竖向管、若干阀门及若干喷嘴组成,每根所述竖向管至少与一根所述横向管连通,每根所述竖向管至少连通一个所述喷嘴,每根所述竖向管上均设置有一个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竖向管的通断;所述中水传输装置将所述中水传输至若干横向管内,所述中水通过所述横向管进入所述竖向管并由所述喷嘴喷出。

分析可知,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初沉池、集水池、水解酸化池、生化反应池、二沉池和中水池将污水过滤为中水,再通过中水传输装置和喷洒装置利用中水来进行道路的喷洒和抑尘,取代了传统的洒水车。一方面中水回用,节约了用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再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新的喷洒抑尘系统,替代洒水车,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的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格栅井;2-提升井;3-调节池;4-初沉池;5-集水池;6-水解酸化池;7-生化反应池;8-二沉池;9-中水池;10-中水传输装置;11-喷洒装置;12-横向管;13-竖向管;14-阀门;15-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示例通过本发明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发明。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发明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所附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详细描述使用了数字和字母标记来指代附图中的特征。附图和描述中的相似或类似标记的已经用于指代本发明的相似或类似的部分。如本文所用的那样,用语“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可互换地使用,以将一个构件与另一个区分开,且不旨在表示单独构件的位置或重要性。

如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生活产生的污水经排放管路排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井1、提升井2、调节池3、初沉池4、集水池5、水解酸化池6、生化反应池7、二沉池8、中水池9、中水传输装置10和喷洒装置11。

污水经过格栅井1过滤后依次经过提升井2和调节池3后进入初沉池4进行初步沉淀,生活污水经过生活污水排放管路自流进入格栅井1进行过滤。格栅井1内设有人工格栅,主要作用是截留污水中的大块悬浮物和漂浮物,以保证整个系统机械设备的安全性。格栅井1在使用过程中至少每周清理一次。格栅井1的出水自流进入提升井2中。

调节池3的主要作用有三点:一是调节水量,缓冲生产线排水峰量,为后续污水处理系统提供稳定的运行条件;二是考虑到生产线排水所含的污染物浓度因时序不同存在差异,均衡后续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水质;三是污水的原水pH值波动较大,可在调节池3内设pH监控设备、pH调节设备,以稳定调节池3内污水的pH值,减少污水的pH值对后续生化反应中微生物的影响,调节池3出水自流进入初沉池4中,初沉池4出水自流进入集水池5。

经过初步沉淀的污水依次经过水解酸化池6水解酸化处理和生化反应池7厌氧生物处理后进入二沉池8进行二次沉淀,污水经过二次沉淀后成为中水,中水流入至中水池9中,中水池9内设有回用泵,中水池9内的中水在回用泵的作用下通过中水传输装置10传输至喷洒装置11中。

其中,集水池5用于收集初沉池4出水。集水池5内污水经第二提升泵提升进入水解酸化池6。水解酸化生物处理工艺是将系统控制在缺氧状态下的水解酸化阶段。原理是通过水解菌、产酸菌释放的酶促进污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发生生物催化反应,具体表现为断链和水溶。微生物则利用水溶性底物完成胞内生化反应,同时排出各种有机酸。在水解酸化过程中,污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质减少较少,而一些难降解大分子物质被转化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从而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和降解速度大幅度提高,水解酸化池6内的污水经水解酸化池6内的配水系统均匀配水后自流进入生化反应池7进行厌氧生物处理,生化反应池7的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8。生化反应池7流失的部分微生物在二沉池8中沉淀形成生化污泥,达到与污水分离的目的,从而将污水过滤为中水,过滤后的中水在中水传输装置10的传输下输送至喷洒装置11中,从而进行喷洒。

优选地,格栅井1的内部设有人工格栅,人工格栅用于节流污水中的悬浮物或漂浮物。

优选地,提升井2内设有第一提升泵,第一提升泵用于将污水提升至调节池3中。

优选地,调节池3内设有pH值监控设备和pH值调节设备,pH值监控设备用于监控调节池3内的污水的pH值,pH值调节设备用于调节调节池3内的污水的pH值,使调节池3污水的pH值维持于一个稳定值。

优选地,集水池5内设有第二提升泵,集水池5内的污水通过第二提升泵输送至水解酸化池6中。

优选地,二沉池8内设有污泥回流泵,二沉池8内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至生化反应池7中,由于污泥定量回流至生化反应池7中,从而调节生化反应池7内的微生物量。

优选地,初沉池4用于沉淀污水中在格栅井1未能截留的悬浮物并沉淀形成污泥,达到悬浮物与污水分离的目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初沉池4至少每天排泥2次,也可以视具体情况增加排泥次数。保证初沉池4没有大量污泥随水流入集水池5,保证后续工艺的安全运行。

优选地,喷洒装置11由若干横向管12、若干竖向管13、若干阀门14及若干喷嘴15组成,每根竖向管13至少与一根横向管12连通,每根竖向管13至少连通一个喷嘴15,每根竖向管上均设置有一个阀门14,阀门14用于控制竖向管13的通断;中水传输装置10将中水传输至若干横向管12内,中水由横向管12进入竖向管13并由喷嘴15喷出。

中水传输装置10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管道和若干输送泵,管道与喷洒装置连通,输送泵将中水由管道输送至所述喷洒装置,具体输送至喷洒装置11的横向管12内。将竖向管13分别设置在景观附近、植被附近和道路附近,喷洒装置11能够对景观、植被和道路进行喷洒。

喷洒装置11设置在景观附近、植被附近和道路的两边,在使用过程中喷嘴15可以360度旋转,从而保证道路能全方位的被喷洒到。按照时间开启阀门14,实现道路的喷洒,取代洒水车,节约施工现场的洒水车租赁费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该发明利用中水来进行道路的喷洒和抑尘,取代了传统的洒水车。一方面通过中水回用,节约了用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再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新的喷洒装置,替代了洒水车,节约了成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假设一个在建厂区,以一台洒水车每天的租赁费4000元,项目现场每天租赁6台洒水车来计算的话,利用该发明中的中水喷洒抑尘系统,每年可节约洒水车租赁费800多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
  • 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217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