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垃圾收集装置、地埋垃圾箱和一体式分类地埋垃圾箱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05:17


垃圾收集装置、地埋垃圾箱和一体式分类地埋垃圾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是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地埋垃圾箱和一体式分类地埋垃圾箱。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投口和分类箱为了方便制造,一般设计成方型,实际使用时投口挡板不需要开合到90°,因此有一部分空间是浪费的,同时地埋式垃圾箱的投口一般为上置,而投口未设置在垃圾箱的中央位置,导致投放垃圾时垃圾先在位于投口位置的垃圾箱堆高,而此时垃圾箱四周仍有空间,势必造成垃圾箱空间利用率低的情况,同时垃圾箱投口位置的垃圾堆叠过高在转运过程中也会存在垃圾散落的现象,不便于垃圾的快速清运,现有地埋式垃圾箱没有对有害垃圾进行收集,在使用期间,居民产生的有害垃圾不能与其他垃圾同时收集,收集功能不全,同时机箱的利用率没有达到最优化,大大降低了机箱空间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地埋垃圾箱和一体式分类地埋垃圾箱,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地埋式垃圾箱存在的垃圾箱空间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转运过程中垃圾容易散落、不便于垃圾快速清运以及收集功能不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箱,垃圾箱包括导向板和具有容纳腔的投放箱,投放箱上部前侧设有内外连通的上投口,对应上投口下侧位置的投放箱内固定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上侧具有进入上投口内的垃圾能够由前至后由上至下滑动的导向面,导向板下侧后端向下弯折后与投放箱下部内侧固定连接并将容纳腔分隔为前容纳室和后容纳室,对应导向板前端下方位置的投放箱前侧设有与前容纳室相连通的前投口。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导向面可为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的斜面或者为弧面或者由若干个从前至后倾角逐渐增大的斜面形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地埋垃圾箱,包括支撑架、盖板和垃圾收集装置,支撑架上侧固定安装有盖板,盖板上侧由左至右设有至少一个垃圾箱,垃圾箱的投放箱前部下侧设有内外连通的下投口,投放箱下侧固定安装于盖板上侧,盖板上侧设有与下投口上下对应的安装孔,支撑架下侧固定有能够放置至少一个垃圾筒的底板,底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至少一个液压油缸,每个液压油缸底部均与支撑架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对应下投口后侧位置的垃圾箱的导向板下部前侧和垃圾箱的投放箱后部下侧之间可具有由上至下由前至后倾斜的倾斜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一体式分类地埋垃圾箱,包括机箱和地埋垃圾箱,盖板中部上侧固定安装有具有安装腔的机箱,机箱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垃圾箱,支撑架下侧固定有底板,底板上侧能够放置两个分别与最左方下投口和最右方下投口相对应的垃圾筒,对应最左方上投口和最右方上投口之间位置的机箱上部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一投口,对应第一投口位置的机箱内侧密封固定安装有与机箱内壁形成开口向前的容纳槽的收集隔板,对应容纳槽下侧位置的机箱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液压油缸,对应每个液压油缸位置的机箱、盖板和底板上均设有上下贯通的连通孔,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长后下端能够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机箱的连通孔、盖板的连通孔和底板的连通孔后位于支撑架下方。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三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左方的垃圾箱可为第一垃圾箱,右方的垃圾箱为第二垃圾箱,第一垃圾箱上部右侧与机箱上部左侧通过左右贯通的左连通孔相连通,机箱上部右侧与第二垃圾箱上部左侧通过左右贯通的右连通孔相连通,第二垃圾箱的前投口左下方设有右满容积报警装置,右满容积显示装置包括色表盘、转轴、推板和配重,对应第二垃圾箱的前投口左下方位置的第二垃圾箱下部内侧转动安装有前后向且后端位于导向板下部前方的转轴,转轴上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扇形板状结构的色表盘,色表盘前侧设有用于提示第二垃圾箱能继续投放垃圾的第一标识层,对应第一标识层位置的第二垃圾箱前侧设有内外连通的观察孔,转轴下部外侧固定安装有呈左高右低状倾斜的推板,推板下端于前投口下方的前容纳室内装满垃圾时能够向下摆动并使第一标识层转过观察孔,转轴左部外侧固定安装有配重,色表盘后方固定安装有与垃圾箱内壁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保护槽的保护壳,色表盘后方的保护壳内壁上设有用于提示垃圾箱盛满的第二标识层,第一垃圾箱的投放箱1前侧设有与右报警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左满容积报警装置。

上述右满容积报警装置还可包括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和第三保护板,保护壳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保护板,第一保护板左侧与垃圾箱左侧内壁密封固定连接,第一保护板右侧位于转轴右方,第一保护板后侧密封固定安装有下侧位于推板下方的第二保护板,第二保护板前侧与转轴后端相靠近,第二保护板前侧密封固定安装有下端左侧与推板下端右侧相靠近的第三保护板,第三保护板左端上侧与第一保护板后部下侧密封固定连接,右方的下投口与第二垃圾箱左侧内壁之间有左高右低状倾斜的右导向面,左方的下投口与第一垃圾箱右侧内壁之间有呈左低右高状倾斜的左导向面。

上述左方的垃圾箱可为第一垃圾箱,右方的垃圾箱为第二垃圾箱,第一垃圾箱的上投口内设有左投放拉门,左投放拉门下侧与第一垃圾箱的投放箱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左投放拉门下端后侧固定连接有呈前高后低状倾斜的左挡风板,第二垃圾箱的上投口内设有与左投放拉门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右投放拉门,右投放拉门下端后侧固定连接有与左挡风板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右挡风板。

上述第一垃圾箱的前投口可设有左投放推门,左投放推门上端与第一垃圾箱的投放箱内侧铰接连接,第一垃圾箱的投放箱内侧固定安装有后侧与左投放推门下端前侧相接触的左下档条,第二垃圾箱的前投口设有与左投放推门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右投放推门,第二垃圾箱的投放箱内侧固定安装有与左下档条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右下档条。

上述第一垃圾箱的投放箱上部后侧、第二垃圾箱的投放箱上部后侧和机箱上部后侧均可左右间隔设有若干个内外连通的储物口,每个储物口均设有储物门,对应每个储物口位置的投放箱后部内侧均固定有分隔板并形成位于箱体后端上方的储物腔。

上述第一垃圾箱的投放箱和第二垃圾箱的投放箱下部后侧均可设有与后容纳室连通的出料口,每个出料口内均设有柜门。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垃圾收集装置通过设置导向板,能够利用前容纳室和后容纳室对不同的垃圾进行收集,同时使上投口和下投口位于同一侧,便于居民投放垃圾;地埋垃圾箱通过一个垃圾箱和升降架,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空间较紧张的区域;一体式分类地埋垃圾箱能够使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垃圾进入前投口内通过下投口和安装孔后直接落入下方的垃圾筒内,简化垃圾箱的结构,投放容量大,能够对多种类型的垃圾集中收集,具有成本低、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三个垃圾箱固定安装在一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实施例二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实施例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实施例三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6中A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投放箱,2为导向板,3为前容纳室,4为后容纳室,5为左投放拉门,6为右投放拉门,7为左挡风板,8为左投放推门,9为右投放推门,10为盖板,11为底板,12为液压油缸,13为支撑架,14为色表盘,15为转轴,16为推板,17为保护壳,18为配重,19为第一标识层,20为第二标识层,21为保护槽,22为第一保护板,23为第二保护板,24为第三保护板,25为机箱,26为观察孔,27为储物腔,28为上投口,29为前投口,30为下投口,31为倾斜面,32为安装孔,33为垃圾筒,34为收集隔板,35为右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2、3所示,该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箱,垃圾箱包括导向板2和具有容纳腔的投放箱1,投放箱1上部前侧设有内外连通的上投口28,对应上投口28下侧位置的投放箱1内固定连接有导向板2,导向板2上侧具有进入上投口28内的垃圾能够由前至后由上至下滑动的导向面,导向板2下侧后端向下弯折后与投放箱1下部内侧固定连接并将容纳腔分隔为前容纳室3和后容纳室4,对应导向板2前端下方位置的投放箱1前侧设有与前容纳室3相连通的前投口29。

根据需求,可根据不同的垃圾分类处理需求,设置多个垃圾箱,多个垃圾箱中的投放箱1由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不同的垃圾箱粘贴不同垃圾名称的标识贴纸,如废塑料金属、废纸玻璃和有害垃圾等标识贴纸。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适用于不同需求,增大适用范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导向板2,能够将容纳腔合理利用,能够利用前容纳室3和后容纳室4对不同的垃圾进行收集,同时导向板2的导向面创造了便于可回收物下滑的斜面,使上投口28和前投口29位于同一侧,便于居民投放垃圾,也能够节省材料和节省空间。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具有成本低、简便、高效的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垃圾收集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所示,导向面为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的斜面或者为弧面或者由若干个从前至后倾角逐渐增大的斜面形成。

根据需求,导向面为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的斜面。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加工制作导向板2,也便于将其固定在投放箱1内。

实施例二:如附图4、5所示,该地埋垃圾箱包括支撑架13、盖板10和垃圾收集装置,支撑架13上侧固定安装有盖板10,盖板10上侧由左至右设有至少一个垃圾箱,垃圾箱的投放箱1前部下侧设有内外连通的下投口30,投放箱1下侧固定安装于盖板10上侧,盖板10上侧设有与下投口30上下对应的安装孔32,支撑架13下侧固定有能够放置至少一个垃圾筒33的底板11,底板1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至少一个液压油缸12,每个液压油缸12底部均与支撑架13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根据空间需求可设置一个垃圾箱,使用时可在底板11上侧放置下侧均沿周向间隔分布有四个万向轮的垃圾筒33,底板11前后两侧均可通过安装有扭力弹簧的铰接轴铰接连接有过渡板,支撑架13升起后,拉出垃圾筒33时,垃圾筒33的轮子压在过渡板上使其翻转后与地坑表面接触,也可在支撑架13升起后人工翻转过渡板与地坑表面接触,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移动时并与地面接触后可以将支撑架13升起。在使用过程中,设置一个垃圾箱和支撑架13,适用于空间较紧张的区域,通过设置盖板10,能够将支撑架13和安装垃圾筒33的地坑进行密封,防止在使用时气味到处飘散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通过设置前投口29和下投口30,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垃圾进入前投口29内能够通过下投口30和安装孔32后直接落入下方的垃圾筒33内,能够简化垃圾箱的结构,降低制作成本。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具有成本低、简便、高效的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地埋垃圾箱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4、5所示,对应下投口30后侧位置的垃圾箱的导向板2下部前侧和垃圾箱的投放箱1后部下侧之间具有由上至下由前至后倾斜的倾斜面31。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倾斜面31,占用垃圾箱的投放箱1很小的空间扩展下投口30的尺寸,使垃圾更容易从下投口30落下,落下的垃圾均匀分布在垃圾筒33内,当垃圾堆满后,清运人员将支撑架13升起,从出口处拉出垃圾筒33的时候位于前容纳室3内的垃圾会进入垃圾筒33后部的空间,避免出现垃圾散落清理不便于快速清运的现象。

实施例三:如附图6、7、8所示,该一体式分类地埋垃圾箱包括机箱25和地埋垃圾箱,盖板10中部上侧固定安装有具有安装腔的机箱25,机箱25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垃圾箱,支撑架13下侧固定有底板11,底板11上侧能够放置两个分别与最左方下投口30和最右方下投口30相对应的垃圾筒33,对应最左方上投口和最右方上投口之间位置的机箱25上部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一投口,对应第一投口位置的机箱25内侧密封固定安装有与机箱25内壁形成开口向前的容纳槽的收集隔板34,对应容纳槽下侧位置的机箱25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液压油缸12,对应每个液压油缸12位置的机箱25、盖板10和底板11上均设有上下贯通的连通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伸长后下端能够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机箱25的连通孔、盖板10的连通孔和底板11的连通孔后位于支撑架13下方。

根据需求,可根据不同的垃圾分类处理需求,在投放箱1上分别粘贴不同垃圾名称的标识贴纸,如废塑料金属、废纸玻璃,在第一投口下方粘贴有害垃圾等标识贴纸,最左方垃圾箱下方的底板11左部上侧和最右方垃圾箱下方的底板11右部上侧均放置有盛放经对应位置下投口30和安装孔32下落的垃圾的垃圾筒33,垃圾筒33下侧均沿周向间隔分布有四个万向轮,底板11前后两侧均可通过安装有扭力弹簧的铰接轴铰接连接有过渡板,支撑架13升起后,拉出垃圾筒33时,垃圾筒33的轮子压在过渡板上使其翻转后与地坑表面接触,也可在支撑架13升起后人工翻转过渡板与地坑表面接触,液压油缸12上部固定安装于机箱25内,液压油缸12的油泵、电机和液压油箱均固定安装于收集隔板34下方的安装腔内。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盖板10,能够将支撑架13和安装垃圾筒33的地坑进行密封,防止在使用时气味到处飘散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通过设置两个垃圾箱,能够增加垃圾的投放容量,通过设置前投口29和下投口30,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垃圾进入前投口29内能够通过下投口30和安装孔32后直接落入下方的垃圾筒33内,能够简化垃圾箱的结构,降低制作成本,通过设置收集隔板34,能够对有害垃圾进行收集,如废电池、废灯管、废灯泡等,能够对多种类型的垃圾集中收集。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一体式分类地埋垃圾箱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6、7、8所示,左方的垃圾箱为第一垃圾箱,右方的垃圾箱为第二垃圾箱,第一垃圾箱上部右侧与机箱25上部左侧通过左右贯通的左连通孔相连通,机箱25上部右侧与第二垃圾箱上部左侧通过左右贯通的右连通孔相连通,第二垃圾箱的前投口29左下方设有右满容积报警装置,右满容积显示装置包括色表盘14、转轴15、推板16和配重18,对应第二垃圾箱的前投口29左下方位置的第二垃圾箱下部内侧转动安装有前后向且后端位于导向板2下部前方的转轴15,转轴15上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扇形板状结构的色表盘14,色表盘14前侧设有用于提示第二垃圾箱能继续投放垃圾的第一标识层19,对应第一标识层19位置的第二垃圾箱前侧设有内外连通的观察孔26,转轴15下部外侧固定安装有呈左高右低状倾斜的推板16,推板16下端于前投口29下方的前容纳室3内装满垃圾时能够向下摆动并使第一标识层19转过观察孔26,转轴15左部外侧固定安装有配重18,色表盘14后方固定安装有与垃圾箱内壁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保护槽21的保护壳17,色表盘14后方的保护壳17内壁上设有用于提示垃圾箱盛满的第二标识层20,第一垃圾箱的投放箱1前侧设有与右报警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左满容积报警装置。

根据需求,对应转轴15位置的垃圾箱前侧设有前后贯通的轴孔,轴孔内固定安装有前端封闭且后端开口的保护筒,转轴15前端转动安装于保护筒内,第一标识层19为涂刷于色表盘14前侧的绿色荧光漆。在使用过程中,当垃圾装满垃圾箱时,垃圾产生侧向压力,推动推板16使推板16的下端向左摆动,从而带动色表盘14转动并使第一标识层19转过观察孔26,提示居民寻找其他未堆满的投口,为居民提供便利,通过设置配重18,能够保证投放完垃圾后且未装满垃圾时推板16可以回弹,通过设置保护壳17,能够防止投放垃圾时对满容积报警装置造成损毁,同时能够支撑转轴15使表盘转动更加灵活。

如附图6、7、8所示,右满容积报警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板22、第二保护板23和第三保护板24,保护壳17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保护板22,第一保护板22左侧与垃圾箱左侧内壁密封固定连接,第一保护板22右侧位于转轴15右方,第一保护板22后侧密封固定安装有下侧位于推板16下方的第二保护板23,第二保护板23前侧与转轴15后端相靠近,第二保护板23前侧密封固定安装有下端左侧与推板16下端右侧相靠近的第三保护板24,第三保护板24左端上侧与第一保护板22后部下侧密封固定连接,右方的下投口30与第二垃圾箱左侧内壁之间有左高右低状倾斜的右导向面35,左方的下投口30与第一垃圾箱右侧内壁之间有呈左低右高状倾斜的左导向面。

根据需求,第一保护板22可呈左高右低状倾斜,第三保护板24与推板16相平行且位于推板16上方。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防止在投放垃圾时,垃圾落在配重18上影响色表盘14的指示作用,也能够防止投放垃圾时,垃圾进入推板16和配重18之间的空间内影响色表盘14指示的准确性,第三保护板24还能够对推板16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左导向面和右导向面35,能够使前容纳室3内的垃圾全部通过下投口30进入下方的垃圾筒33中,防止前容纳室3内积存垃圾。

如附图6、7所示,左方的垃圾箱为第一垃圾箱,右方的垃圾箱为第二垃圾箱,第一垃圾箱的上投口28内设有左投放拉门5,左投放拉门5下侧与第一垃圾箱的投放箱1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左投放拉门5下端后侧固定连接有呈前高后低状倾斜的左挡风板7,第二垃圾箱的上投口28内设有与左投放拉门5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右投放拉门6,右投放拉门6下端后侧固定连接有与左挡风板7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右挡风板。

根据需求,第一投口内设有第一投放拉门,第一投放拉门的铰接轴上安装有能够使第一投放拉门打开后复位的复位弹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防止投放箱1内灌风使垃圾从上投口28飞出飘散的现象,也能避免翻箱体内的垃圾造成不同种类垃圾混合的现象。

如附图6、7所示,第一垃圾箱的前投口29设有左投放推门8,左投放推门8上端与第一垃圾箱的投放箱1内侧铰接连接,第一垃圾箱的投放箱1内侧固定安装有后侧与左投放推门8下端前侧相接触的左下档条,第二垃圾箱的前投口29设有与左投放推门8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右投放推门9,第二垃圾箱的投放箱1内侧固定安装有与左下档条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的右下档条。

根据需求,投放推门左右两侧与投放箱1内侧之间均设有密封条。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利用投放推门不需要开到90°的特点设计导向板2,投放垃圾时导向板2不影响投放推门的开启,能够占用最小的公共资源达到垃圾收集空间的最大化。

如附图7所示,第一垃圾箱的投放箱1上部后侧、第二垃圾箱的投放箱1上部后侧和机箱25上部后侧均左右间隔设有若干个内外连通的储物口,每个储物口均设有储物门,对应每个储物口位置的投放箱1后部内侧均固定有分隔板并形成位于箱体后端上方的储物腔27。

根据需求,储物门上设有现有公知的门锁。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存放保洁工具和维护工具,能够增加本发明的空间利用率,也便于作业人员的维护和清扫。

如附图7所示,第一垃圾箱的投放箱1和第二垃圾箱的投放箱1下部后侧均设有与后容纳室4连通的出料口,每个出料口内均设有柜门。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后容纳室4内的垃圾堆满后进行转移,清理方便。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相关技术
  • 垃圾收集装置、地埋垃圾箱和一体式分类地埋垃圾箱
  • 围稳机构及具备该机构的分类垃圾存储用地埋式垃圾箱
技术分类

0612011241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