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21:13


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侧前方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可以植入体积更大的椎间融合器,有助于植骨骨性融合,可以更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以及前凸及冠状面平衡,同时还可以间接减压,从而减少神经损伤及粘连。由于该手术方式入路损伤小,是较新的脊柱外科手术方式,所以得到普遍推广应用。

为了达到恢复椎间隙高度以及间接减压的目的,OLIF手术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将椎间隙撑开,由于OLIF手术操作空间比较狭小,故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金属片状撑开器或者试膜撑开器,更有术者甚至是直接放弃了撑开器,而直接将cage(椎间融合器)敲入椎间间隙。以上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对于片状撑开器来说,在撑开椎间隙时,支撑片的边缘始终与两椎体上下终板抵接,而支撑片又比较薄,终板与支撑片的接触面积就会很小,这样就会导致终板的局部压强过大,极易造成破损;对于试膜撑开器来说,试膜需要逐渐打入两椎体之间,而在初始打入时只有试膜前端的局部区域与上下终板接触,因此该种撑开方式同样存在由于终板的局部压强过大而导致终板破损的风险;而直接将cage敲入椎间间隙的方式同样存在上述诸多问题;此外,片状撑开器和试膜撑开器均有多种尺寸规格,不但价格方面较贵,且在撑开椎间隙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按照由小到大逐级试用不同尺寸的撑开器,直至确定能够将椎间隙撑开的合适尺寸的撑开器,这使得手术过程较为繁琐。

中国专利文献:CN201720162715.6,申请日20170222,专利名称为:一种椎间隙撑开装置。公开了一种椎间隙撑开装置,用于腰椎后路滑脱复位及植骨融合内固定等手术中撑开椎间隙,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椎间隙撑开装置,包括椎间插入片与撑开钳,椎间插入片包括片体、支撑部与连接头,撑开钳包括钳头与钳柄;支撑部设在所述片体后端,连接头设在所述支撑部上,连接头用于连接撑开钳的钳头,钳头上设有与连接头相配合的凹槽。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一种椎间隙撑开装置,采用椎间插入片与撑开钳的结合设计,可以简单有效的地撑开椎间隙,并且做到撑开的间隙内外宽度相近,不会出现撑开的椎间隙前窄后宽的情况,避免强行置入椎间融合器或试模时出现终板骨折及椎间融合器塌陷等问题,有利于手术加快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从而减轻病人痛苦;但是该实用新型中的装置仍然存在椎间隙撑开过程中终板损伤的风险,以及撑开操作方式较为繁琐的问题。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体积小,尤其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椎间撑开手术操作使用,且能够保证与椎体终板的接触面积,避免终板应力过大而导致损伤风险的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体积小,尤其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椎间撑开手术操作使用,且能够保证与椎体终板的接触面积,避免终板应力过大而导致损伤风险的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所述的椎间水囊撑开装置包括注水管道和水囊本体;所述的注水管道呈“Y”型结构;所述的水囊本体设于注水管道上侧两端,且水囊本体底部平面与注水管道之间分别为一体密封连接;所述的注水管道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的水囊本体常规状态下呈平面状,注水膨胀后为立体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注水管道采用医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水囊本体注水后呈长方体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水囊本体为双层结构或加长结构,采用医用加厚PVC材料制成。

本发明优点在于:

1、通过注水管道末端分别向水囊本体中注水,水囊本体在注水后便会自动膨胀并渐渐鼓起成形,通过与注水管道之间的相反支撑作用力,便可将上下两端椎体向反方向移动,从而有效撑开椎间隙。

2、待椎间隙被撑开后,可直接将cage放入两个注水后的水囊本体之间,即将cage放入椎间隙中,从而起到恢复椎间隙高度以及间接减压的目的。

3、水囊本体在注水后呈长方体结构,具有六个面,注水管道上侧两端是与水囊本体底部的平面连接的,故这使得cage在进入两个长方体水囊本体之间的路径是通畅的,在cage放入椎间隙中后,通过将注水管道将水囊本体中的水排出后,直接抽出水囊本体即可。

4、本发明中的水囊撑开装置,只有注水管道和水囊本体两个简单结构,体积小,且使用时均是以未注水状态进出椎间隙,工作时水囊本体与体外仅靠一根注水管道相连,利于操作的进行,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椎间撑开手术操作使用,且材料均可采用现有医用材质,价格十分便宜。

5、由于本发明中的水囊本体在注水后是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而众所周知椎体上下缘并不是平面,而是有曲度的,故水囊本体在注水后能够有效的与椎体终板贴合,增加与终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可分散终板的应力,防止终板压强过大而造成损伤的风险,可更好的保护终板。

6、水囊本体为双层结构或本体再延长结构,或针对椎体、椎间隙的不同情况,而设计成不同形状,从而术中以更契合终板,扩大与终板的接触面积,可用于重度骨质疏松患者cage植入时的终板保护。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的常规状态下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的水囊本体注水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的cage植入时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的cage置入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注水管道 2.水囊本体

3.椎间融合器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1-2,图1是本发明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的常规状态下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的水囊本体注水后结构示意图。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所述的椎间水囊撑开装置包括注水管道1和水囊本体2;所述的注水管道1呈“Y”型结构;所述的水囊本体2设于注水管道1上侧两端,且水囊本体2底部平面与注水管道1之间分别为一体密封连接;所述的水囊本体1常规状态下呈平面状,注水膨胀后为立方体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注水管道1可采用医用不锈钢等硬性材料制成;所述的水囊本体2可采用医用双层加厚PVC材料制成;所述的在术中拿掉椎间盘后,可将水囊本体2呈底部向下方式分别放入较小椎间隙中,注水通道1此时起到用于固定和支撑水囊本体2的作用;所述的通过注水管道1末端分别向水囊本体2中注水,水囊本体2在注水后便会自动膨胀并渐渐鼓起成形,此时,通过与注水管道1之间的相反支撑作用力,便可将上下两端椎体向反方向移动,从而有效撑开椎间隙;所述的待椎间隙被撑开后,可直接将cage放入两个注水后的水囊本体2之间,即将cage放入椎间隙中,从而起到恢复椎间隙高度以及间接减压的目的;所述的水囊本体2在注水后优选呈长方体结构,具有六个面,注水管道1上侧两端是与水囊本体2底部的平面连接的,故这使得cage在进入两个长方体水囊本体2之间的路径是通畅的;所述的在cage放入椎间隙中后,通过将注水管道1将水囊本体2中的水排出后,直接抽出水囊本体2即可;所述的本发明中的水囊撑开装置,只有注水管道1和水囊本体2两个简单结构,体积小,且使用时均是以未注水状态进出椎间隙,工作时水囊本体2与体外仅靠一根注水管道1相连,利于操作的进行,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椎间撑开手术操作使用,且材料均可采用现有医用材质,价格十分便宜;所述的由于本发明中的水囊本体2在注水后是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而众所周知椎体上下缘并不是平面,而是有曲度的,故水囊本体2在注水后能够有效的与椎体终板贴合,增加与终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可分散终板的应力,防止终板压强过大而造成损伤的风险,可更好的保护终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水囊本体2为双层结构或本体再延长结构,从而术中可扩大与终板的接触面积,用于重度骨质疏松患者cage植入时的终板保护;本实施例中的水囊本体2还可以针对椎体、椎间隙的不同情况,而设计成不同形状,例如注水后呈锥形等,以更契合终板。

本发明中的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通过注水管道末端分别向水囊本体中注水,水囊本体在注水后便会自动膨胀并渐渐鼓起成形,通过与注水管道之间的相反支撑作用力,便可将上下两端椎体向反方向移动,从而有效撑开椎间隙;待椎间隙被撑开后,可直接将cage放入两个注水后的水囊本体之间,即将cage放入椎间隙中,从而起到恢复椎间隙高度以及间接减压的目的;水囊本体在注水后呈长方体结构,具有六个面,注水管道上侧两端是与水囊本体底部的平面连接的,故这使得cage在进入两个长方体水囊本体之间的路径是通畅的,在cage放入椎间隙中后,通过将注水管道将水囊本体中的水排出后,直接抽出水囊本体即可;本发明中的水囊撑开装置,只有注水管道和水囊本体两个简单结构,体积小,且使用时均是以未注水状态进出椎间隙,工作时水囊本体与体外仅靠一根注水管道相连,利于操作的进行,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椎间撑开手术操作使用,且材料均可采用现有医用材质,价格十分便宜;由于本发明中的水囊本体在注水后是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而众所周知椎体上下缘并不是平面,而是有曲度的,故水囊本体在注水后能够有效的与椎体终板贴合,增加与终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可分散终板的应力,防止终板压强过大而造成损伤的风险,可更好的保护终板;水囊本体为双层结构或本体再延长结构,或针对椎体、椎间隙的不同情况,而设计成不同形状,从而术中以更契合终板,扩大与终板的接触面积,可用于重度骨质疏松患者cage植入时的终板保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
  • 一种撑开高度可调的医疗用椎间撑开器
技术分类

0612011326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