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22:51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户不仅期望空调具有更快的制冷和制热速度,还越来越关注空调的舒适性能。

然而,为了实现更加快速地制冷和制热,难免需要进行大风量送风。但是,当风速过大的冷风或热风直吹人体时,必然会引起人体的不适。人体长期被冷风直吹还会引发空调病。

因此,如何实现空调的舒适送风成为空调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使导风板具有导风功能和引流混风功能,以使送风气流更加舒适。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使导风板具有扬风功能,以实现冷风上扬吹出。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包括:

导风板本体,用于可转动地安装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导风板本体上开设有贯穿的引流口;以及

扬风部,凸出设置于导风板本体朝向出风口的第一侧面,并配置成在送风气流流经第一侧面时改变气流方向,以在第一侧面处形成负压,从而带动导风板本体另一侧的环境空气经引流口汇入送风气流。

可选地,扬风部包括从引流口的气流上游边缘沿气流方向逐渐远离第一侧面的扬风板。

可选地,扬风板在第一侧面上的投影至少覆盖引流口。

可选地,扬风板沿气流方向的末端超出引流口,以与第一侧面限定出与引流口连通的引流通道。

可选地,扬风部还包括多个沿导风板本体的转动轴线的平行方向间隔排列的连接筋,每个连接筋连接扬风板和导风板本体。

可选地,扬风板在第一侧面的投影位于导风板本体的范围内。

可选地,扬风板为中心轴线平行于导风板本体的转动轴线,且凸面朝向导风板本体的弧形板。

可选地,导风板本体为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长条形;导风板本体的转动轴线方向平行于导风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且引流口为长度方向平行于导风板本体的长度方向的长条形。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开设有出风口;和导风板,其为根据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其中导风板本体可转动地安装于出风口处。

可选地,导风板还包括至少一个转臂,其一端连接位于壳体内部的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导风板本体,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导风板本体绕转臂的第一端向上转动地关闭出风口,或向下转动地打开出风口;且出风口处还安装有内导板,其位于导风板的内侧。

本发明的导风板具有混风功能。在送风气流流经导风板本体的第一侧面时,导风板本体上设置的凸出第一侧面的扬风部改变了送风气流的流动方向,使其远离导风板本体的第一侧面,从而使导风板本体第一侧面处气流密度变小,形成负压。在负压区域的吸引下,导风板本体的第二侧的环境空气通过导风板本体上开设的引流口进入负压区域,随即汇入送风气流,形成混风效应。在空调制冷时,环境空气的混入能适当提升送风气流的温度;在空调制热时,环境空气的混入能适当降低送风气流的温度,这都使送风气流更加舒适。

本发明仅通过在导风板本体上开口,并增设一个扬风部就实现了混风功能,设计非常巧妙,结构非常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其他结构不需要改动,非常利于量产推广。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导风板使扬风部包括从引流口的气流上游边缘沿气流方向逐渐远离第一侧面的扬风板。在导风板进行导风时,可使送风气流在扬风板的作用下上扬吹出,既生成了负压区域,又使送风气流的上吹角度(向上出风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更小,以更好地避开人体。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导风板使扬风板沿气流方向的末端超出引流口,以与第一侧面限定出与引流口连通的引流通道,可对环境空气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使其与送风气流的夹角更小,使两者混合地更加柔和。避免环境空气直接通过引流口,垂直地进入送风气流内,引发噪音过大等问题。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导风板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导风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被进一步打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导风板50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导风板50的剖视图,相比图1进行了放大处理;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各图中用实心箭头示意了送风气流的风向,用空心箭头示意了环境空气的汇入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风板50一般性地可包括导风板本体51以及一个扬风部52。导风板本体51用于可转动地安装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10的出风口12处(绕x轴转动,x轴在图中标示出)。导风板50的作用是打开、关闭出风口12,还可以用于调节出风口12的出风角度。从壳体10的内部经出风口12吹出的气流为送风气流。在空调制冷时,送风气流为冷风;在空调制热时,送风气流为热风。

导风板本体51上开设有贯穿的引流口515,引流口515贯穿导风板本体51的两个侧面。导风板本体51在关闭出风口12时朝向出风口12内部的一侧为第一侧,其表面为第一侧面511;朝向壳体10的外部的一侧为第二侧,其表面为第二侧面512。

扬风部52凸出设置于导风板本体51朝向出风口12的第一侧面511。扬风部52配置成在送风气流流经第一侧面511时改变气流方向,以在第一侧面511处形成负压,从而带动导风板本体51第二侧的环境空气经引流口515汇入送风气流。

也就是说,由于扬风部52相比导风板本体51的第一侧面511向外凸出,可对送风气流施加阻碍,迫使其不能顺沿着第一侧面511继续平稳流动,而是远离第一侧面511。这就使导风板本体51第一侧面511处气流密度变小,形成负压区域(图4中的S区域大致表示负压区域范围)。在负压区域的吸引下,导风板本体51的第二侧的环境空气通过导风板本体51上开设的引流口515进入负压区域,然后汇入到送风气流中,形成混风效应。在空调制冷时,环境空气混入送风气流能适当提升送风气流的温度;在空调制热时,环境空气的混入能适当降低送风气流的温度,这都使送风气流更加舒适,实现了空调的舒适送风。

可以理解的是,扬风部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连接点位于引流口515的气流上游侧,这样其产生的负压区域才能对引流口515内的环境空气产生吸引作用。

本发明仅通过在导风板50上开口并增设一个扬风部52就实现了混风功能,设计非常巧妙,结构非常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其他结构不需要改动,非常利于量产推广。

定义导风板本体51靠近送风气流上游的一端为迎风端(B端),靠近送风气流下游的一端为出风端(A端)。送风气流在导风板本体51第一侧面511的流动方向是朝向出风端的。引流口515的气流上游边缘指的引流口515的接近导风板本体51迎风端的边缘,引流口515的与气流上游边缘(C边)相对的另一边为气流下游边缘(D边),如图2和图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扬风部52包括从引流口515的气流上游边缘(C边)沿气流方向逐渐远离第一侧面511的扬风板521。或者说,扬风板521从第一侧面511上延伸出,延伸方向朝向送风气流下游侧,且延伸过程中逐渐远离第一侧面。在扬风板521的引导下,送风气流逐渐远离导风板50的第一侧面511,在第一侧面511处生成了负压区域。本实施例是使扬风板521的起始端与引流口515的边缘直接相接,使两者的连接过渡段更加平滑,利于更好地引导气流。

在导风板50发挥混风作用时,可使其第一侧面511朝上设置。如此一来,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能兼顾出风角度和风量。例如,为了提升送风舒适性,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制冷时,通常希望导风板引导冷风尽量竖直向上地吹出。但是,传统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在转动至接近极限的上吹角度时,导风板与出风口所在平面的夹角太小,即开度很小(导风板的开度指的是其打开出风口的程度,导风板完全关闭出风口时,开度为零。导风板完全打开出风口时(参考图5),开度为100%,出风最为顺畅),导风板将严重遮挡出风口,风量变得很小。这就限制了导风板的导风角度范围。特别是在竖向导风时,难以兼顾导风角度和风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扬风板521可将风上扬引导。所以,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制冷运行时,无需将导风板本体51转动至过于接近竖直的状态(即接近关闭出风口的状态),这样保证导风板50有足够大的开度,避免风量受到影响。由此而言,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兼顾了送风角度和风量。

如图3所示,可使扬风板521在第一侧面511上的投影至少覆盖引流口515,扬风板521可避免环境空气直接通过引流口515垂直地进入送风气流内,引发噪音过大等问题。进一步地,可使扬风板521沿气流方向的末端(E端)超出引流口515(指的是超过引流口515的气流下游边缘D边),以与第一侧面511限定出与引流口515连通的引流通道516。引流通道516能对环境空气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使其与送风气流汇合时,两股气流的夹角更小,混合地更加柔和。

可使扬风板521在第一侧面511的投影位于导风板本体51的范围内。换言之,使扬风板521的末端(E端)相比于导风板本体51的出风端(A端)朝送风气流的上游方向缩进一段距离。还可以这样理解,在扬风板521的末端向导风板本体51的第一侧面511作垂线,垂足会落在第一侧面511本身而非第一侧面511的延长面上。这样可使导风板本体51凸出扬风板521的区段对引流通道516流出的环境空气进行一定地引导和阻挡,使其更好地与送风气流混合。也可避免导风板本体51在关闭出风口12时,使扬风板521与出风口12的上边缘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扬风部52还可包括多个沿导风板本体51的转动轴线的平行方向间隔排列的连接筋522,每个连接筋522连接扬风板521和导风板本体51,以实现结构上的连接。此外,连接筋522也能对环境空气进行了拆分,使气流更加柔和。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筋522相对引流口515位于送风气流下游侧。换言之,连接筋522将引流通道516分隔成多个小通道。可使扬风部52与导风板本体5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件,以便于加工制作。

可使多个连接筋522中的两个连接在扬风板521的沿导风板本体51的转动轴线方向的两端与第一侧面511之间,以封闭扬风板521的该两端与第一侧面511之间的间隔。这样可避免气流沿着导风板本体51的转动轴线方向流动,从而避免出现不利的涡流和噪音。

如图1至图4所示,可使扬风板521为中心轴线平行于导风板本体51的转动轴线,且凸面朝向导风板本体51的弧形板,以更好地送风气流上扬引导。可使导风板本体51为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长条形,使导风板本体51的转动轴线方向平行于导风板本体51的长度方向。使引流口515为长度方向平行于导风板本体51的长度方向的长条形,这使得导风板本体51的长度方向各处基本都有环境空气混入,使混风量更大。此外,导风板本体51整体可为第一侧面511为凹面的长条弧形板状。当然,导风板本体51整体可也可为平板状。

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也可使扬风板521并不完全覆盖引流口515。甚至,可使扬风板521在第一侧面511的投影落在引流口的上游区域,完全不落在引流口515上。或者,使扬风部52为凸出于第一侧面511的凸条,凸条的横截面弧形或三角形。具体结构不再详细介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图5是图4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被进一步打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1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导风板50。壳体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导风板50的导风板本体51可转动地安装在出风口12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导风板50还包括至少一个转臂53,其一端连接位于壳体10内部的驱动装置70,另一端连接导风板本体51。在驱动装置70的驱动下,转臂53带动导风板本体51绕转臂53的第一端向上转动地关闭出风口12,或向下转动地打开出风口12。可设置多个转臂53,使多个转臂53沿导风板本体5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驱动装置70包括电机,用于直接或间接地带动转臂53转动。

如图5所示,可使出风口12位于壳体10的前侧下部,朝前下方开设。使转臂53整体为具有一个折弯,且折弯开口朝下的弯臂。使驱动装置70安装在风道40的底壁处。设置弯臂的目的是:在导风板50打开出风口12的各个角度,均使第一侧面511朝向出风口12,使送风气流受到第一侧面511的引导,使第二侧面512背对出风口12,使其与环境空气接触,这样利于实现导风板50的混风功能。而且,设置弯臂也便于将导风板本体51转动至壳体10的下方,以完全避开出风口12吹出的送风气流,即彻底打开出风口12,使导风板50完全不阻挡气流。

在此基础上,可在出风口12处另设一个或多个内导板80,内导板80可转动地安装于出风口12处,且位于导风板50的内侧,用于调整出风口12的上下出风方向。即,使导风板50更多发挥开闭出风口以及混风作用,使内导板80发挥导风和上下摆风作用。

如图4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可包括蒸发器20、风机30、风道40、摆叶60。蒸发器20用于与从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送风气流(具体地,制冷时为冷风,制热时为热风)。风道40的进口面向蒸发器20,出口连通出风口12。风机30可为贯流风机,其设置在风道40的进口处,以促使空气从蒸发器20处流至出风口12处。摆叶60用于进行左右摆风。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相关技术
  • 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空调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壁挂式室内机
技术分类

0612011327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