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12:4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重型物料的垂直运输一般由塔吊完成。塔吊具有从地面到楼面一步到位的特点,从地面起吊,经过一段运输,直接到楼面的应用点卸料。但塔吊在吊运过程中,难以避免雨、雪、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使其运力受到的影响很大。同时,塔吊在吊运重型物料时,往往只能采用高倍率配速,这使其吊运速度十分缓慢。超高层建筑的高区施工,对物料运输速度要求很高,塔吊往往难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超高层建筑的重型物料垂直运输采用塔吊吊运存在吊运速度缓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包括:

提升装置,包括定滑轮、驱动机构和吊索,所述定滑轮可拆卸地安装于建筑结构的外立面,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定滑轮的下方,所述吊索具有用于连接重型物料的第一端和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第二端,所述吊索的中部缠绕于所述定滑轮;以及

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可翻转地安装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部可翻转地安装有用于搁置所述重型物料的载料板,所述载料板的翻转方向与所述基板的翻转方向同向设置,所述基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基板的高速液压缸,所述载料板与所述基板之间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载料板的低速液压缸,所述载料板固设有供所述重型物料抵靠的靠背板。

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通过附墙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外立面,所述附墙架包括:

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道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埋设于所述外立面;

固定轴,安装于所述预埋件;以及

附墙架本体,所述附墙架本体的内侧的上部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可拆卸地挂设于一道所述附墙架的固定轴,所述附墙架本体的内侧的下部抵靠于所述外立面,所述定滑轮可转动地所述附墙架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附墙架本体的厚度自所述附墙架本体的上端向所述附墙架本体的下端逐渐变厚。

进一步的,所述附墙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附墙架本体的内侧的下部的散力板,所述附墙架本体的内侧的下部压抵于所述外立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运输车,所述底座固设于所述运输车。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架设有铰接轴,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管,所述载料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套管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管分别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铰接轴,所述第一连接套管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管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套管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管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套管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管交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卷扬机,所述吊索的第二端卷绕于所述卷扬机的滚筒。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安装提升装置,其中,将定滑轮可拆卸地安装于建筑结构的外立面,将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定滑轮的下方,将吊索的中部缠绕于所述定滑轮,并将所述吊索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使得所述定滑轮设置于重型物料到达楼层的上方、所述吊索的第二端下放至所述建筑结构的底层;

将重型物料搁置于底座的载料板;

将搁置有所述重型物料的所述底座转运至所述底层;

将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重型物料;

启动高速液压缸以快速翻转基板;

启动低速液压缸以低速翻转载料板,使得所述重型物料竖向设置;

启动所述驱动机构以卷收所述吊索,进而将所述重型物料提升至到达楼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解决了超高层施工中高区物料运输难度大、重型物料运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的重型物料垂直运输效率比大型塔吊更快,对保证超高层施工高区施工进度及保证项目总工期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结构简单,运力强大,制作成本比塔吊低,但运输速度比塔吊高,并且能减小雨雪大风等天气因素的影响。解决了超高层建筑高区物料运输的问题,突破了行业瓶颈,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其转化价值集中体现在高区重型物料运输方面,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或提前交付,创造显著的工期效益。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墙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包括:提升装置1和底座2。

其中,提升装置1,包括定滑轮11、驱动机构12和吊索13。

具体的,定滑轮11可拆卸地安装于建筑结构的外立面30。驱动机构12设置于定滑轮11的下方。

吊索13具有用于连接重型物料4的第一端和连接于驱动机构12的第二端。吊索13的中部缠绕于定滑轮1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提升装置提升重型物料。

底座2的上部可翻转地安装有基板21。基板21的上部可翻转地安装有载料板22。载料板22用于搁置重型物料4。载料板22的翻转方向与基板21的翻转方向同向设置。基板21与底座2之间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基板21的高速液压缸23。载料板22与基板21之间安装有用于驱动载料板22的低速液压缸24。载料板22固设有供重型物料4抵靠的靠背板。

高速液压缸23与低速液压缸24的区别在于,高速液压缸23的荷载较大,低速液压缸24的荷载较小。

通过两级液压缸的设置能有效减小单根液压缸的长度,将荷载较大的高速液压缸与荷载较小的低速液压缸分开,进行合理配置。

本发明的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解决了超高层施工中高区物料运输难度大、重型物料运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的重型物料垂直运输效率比大型塔吊更快,对保证超高层施工高区施工进度及保证项目总工期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结构简单,运力强大,制作成本比塔吊低,但运输速度比塔吊高,并且能减小雨雪大风等天气因素的影响。解决了超高层建筑高区物料运输的问题,突破了行业瓶颈,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其转化价值集中体现在高区重型物料运输方面,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或提前交付,创造显著的工期效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参阅图1和图2所示,定滑轮11通过附墙架14可拆卸地安装于外立面30,具体的,附墙架14包括:多道预埋件、固定轴141、附墙架本体。

其中,多道预埋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预埋件埋设于外立面30。固定轴141安装于预埋件的外侧。预埋件的外侧连接有支承杆。支承杆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垂直于外立面,固定轴沿外立面的墙面方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设置。固定轴连接于支承杆,支承杆的远离外立面的一端与外立面之间连接有斜撑。

附墙架本体的内侧的上部连接有挂钩142。挂钩142可拆卸地挂设于一道附墙架的固定轴141。附墙架本体的内侧的下部抵靠于外立面30。定滑轮11可转动地附墙架本体。

在本实施例中,附墙架本体整体呈下粗上细的形状。具体的,附墙架本体的厚度自附墙架本体的上端向附墙架本体的下端逐渐变厚。

继续参阅图4所示,附墙架还包括散力板143。散力板143安装于附墙架本体的内侧的下部且压抵于外立面30。

在本实施例中,定滑轮的轴心与固定轴的轴心之间连线与外立面(墙体)的夹角一般小于30°,以控制附墙架本体对外立面的局部压力。同时,采用散力板分散对外立面的局部压力。散力板的上部设置防钩斜板,用于防止附墙架上升时其垫板钩住附着点。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的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还包括运输车20。底座2固设于运输车20。

再结合图1和图2所示,将底座安装于运输车中,将重型物料通过运输车转运至建筑结构的底层。通过底座上两级液压缸翻转重型物料,使得靠背板支撑于翻转后的重型物料。

参阅图2和图3所示,底座2架设有铰接轴。基板2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管。载料板2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套管。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分别可转动地套设于铰接轴。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错位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交替设置。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驱动机构12为卷扬机。吊索13的第二端卷绕于卷扬机的滚筒。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型物料垂直运输设备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提升装置1,其中,将定滑轮11可拆卸地安装于建筑结构的外立面30,将驱动机构12设置于定滑轮11的下方,将吊索13的中部缠绕于定滑轮11,并将吊索13的第一端连接于驱动装置,使得定滑轮11设置于重型物料4到达楼层的上方、吊索13的第二端下放至建筑结构的底层。

S2:将重型物料4搁置于底座2的载料板22。

S3:将搁置有重型物料4的所述底座2转运至底层。

S4:将第二端连接于重型物料4。

S5:启动高速液压缸23以快速翻转基板21。

S6:启动低速液压缸24以低速翻转载料板22,使得所述重型物料4竖向设置。

在重型物料翻转后搁置于靠背板。

S7:启动驱动机构12以卷收吊索13,进而将重型物料4提升至到达楼层。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分类

0612011474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