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呼吸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0:48


一种呼吸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肺功能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肺是人体的窗户;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是维持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功能。肺有多种功能,如呼吸功能、内分泌功能、代谢功能。呼吸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从外环境中摄取氧,并排出二氧化碳。正常成年男性肺活量约3500毫升,女性约2500毫升,30岁后,肺活量开始减少,每10年下降9%~27%。提高肺功能,进行肺部的保养是非常必要的。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 111001136 B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呼吸内科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锻炼机构、调节机构、过滤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接头、固定环、固定盘、第一筒体、支撑杆、滤网、消毒海绵和滤筒;所述底座的顶面边缘处安装所述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一筒体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滤网,所述滤网的顶面安装侧壁为弧形的所述固定盘;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置所述消毒海绵和所述滤筒,所述消毒海绵包裹所述滤筒;所述滤网底面的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且所述接头顶端的所述支撑杆抵触所述固定环的底面。

现有技术中的肺功能训练装置依然存在如下的缺点:现有训练装置使用时,唾液并不会完全被固定环和固定盘收集,因此会有一定量的唾液依然会进入到锻炼机构中,从而在一段时间后影响锻炼机构的正常运行;此外,现有训练装置中多个第二筒体内的浮球的运动情况不稳定,同时,存在气体绕过浮球直接排出第二筒体的情况,导致装置无法正常使用;另外,训练者肺功能的能力强弱无法直观的展现,使得训练者无法清楚的获知其每次训练时达到的训练效果是否有提升。

因此本发明在此提出一种呼吸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呼吸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前端侧壁上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筒体的一端安装有吹嘴,所述筒体前端的底壁上安装有收集盒,所述筒体的顶壁上安装有多个升降筒,所述升降筒的上部螺纹安装有盖体,所述升降筒的上部均通过支管与主管安装,且支管固定在升降筒的盖体上,所述主管的末端连通安装有U形透明管,所述U形透明管固定在筒体的顶壁上,所述U形透明管内设有第一液体,所述U形透明管远离主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筒体前端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位于靠近进气管的一侧,所述第一隔板的顶端与筒体的内顶壁密封且固定,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与筒体的内底壁之间留有气道,且第一隔板的底端位于收集盒的瓶口上方,所述第一隔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筒体的前内侧壁以及后内侧壁密封且固定,所述第二隔板位于远离进气管以及第一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隔板的底端与筒体的内底壁密封且固定,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与筒体的内顶壁之间留有气道,所述第二隔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筒体的前内侧壁以及后内侧壁密封且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共同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第二隔板顶部气道的下方;

所述筒体的内壁且靠近第二隔板的一侧安装有导向斗,所述筒体内设有多个第一气囊,且第一气囊均位于导向斗远离第二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气囊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气囊通过连通管连通安装,所述导向斗远离第二隔板的一侧通过连通管与其中一个第一气囊安装,所述第一气囊的外侧均设有水盒,所述第一气囊和水盒均与升降筒上下对应,所述水盒与升降筒的内部连通,且水盒内设有第二液体,所述第二液体的液面顶部与升降筒的顶部之间设有气体。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升降筒内均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端均固定有加压块,且加压块延伸至水盒内并与第一气囊的上表面接触,所述调节杆包括套管和定位杆,所述套管与定位杆的底部滑动安装,所述定位杆的顶部与升降筒的盖体固定,所述定位杆的上部螺纹安装有调节螺帽,所述定位杆的下部绕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套管的顶部固定,所述弹簧的顶端延伸至调节螺帽的下侧,且与其滑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前端的底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收集盒的瓶口与筒体底壁的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筒体与收集盒螺纹可拆卸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盒为透明塑料或者玻璃制成,且收集盒的外侧壁上标注有刻度尺。

进一步地,所述U形透明管为透明塑料或者玻璃制成,所述U形透明管靠近第二气囊一端的外侧壁上标注有刻度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体为黑色、红色、蓝色或黄色的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远离吹嘴一端延伸至筒体前端的内部,且进气管的气口向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压块呈椭圆球状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筒体的前端下部安装收集盒,并在筒体前端内部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过滤板,可对训练者吹入的肺部空气进行过滤出唾液,并将唾液收集在收集盒内。

2、本发明可对过滤后的肺部空气通过导向斗依次导入到每个第一气囊内,肺部空气可使第一气囊鼓起,鼓起的过程中使得第二液体的液面上升,并将升降筒内的气体通过支管驱赶至主管内,气体进入到U形透明管内,使得第一液体由U形透明管的底部向其右侧移动,最后使得第二气囊鼓起,第一液体的位置可通过U形透明管右侧的刻度尺进行确定,从而使得训练者可获知其肺功能的能力强弱。

3、本发明通过在升降筒内设置调节杆,并在调节杆的底部安装与第一气囊接触的加压块,通过调节杆可调节加压块对第一气囊的压力大小,从而调节训练者的训练难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训练装置可对训练者训练时吹入的唾液实现简单高效的收集,确保训练装置正常使用,训练时,通过将肺部空气吹入第一气囊内,利用第一气囊带动第二液体的液面变化,并最终控制第一液体的位置改变,然后配合U形透明管上的刻度尺即可获知训练者的训练效果,此外调节杆控制加压块可实现训练难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呼吸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筒体前段的内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调节杆在升降筒内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收集盒的整体事宜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气囊在干瘪状态下与水盒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气囊在鼓起状态下与水盒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二气囊在干瘪状态下与U形透明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二气囊在鼓起状态下与U形透明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筒体、2收集盒、3进气管、4升降筒、5支管、6主管、7U形透明管、8第二气囊、9第一液体、10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滤网、13导向斗、14第一气囊、15连通管、16水盒、17第二液体、18气体、19调节杆、20加压块、21套管、22定位杆、23弹簧、24调节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9,一种呼吸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的前端侧壁上安装有进气管3,进气管3远离筒体1的一端安装有吹嘴,筒体1前端的底壁上安装有收集盒2。

筒体1前端的底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收集盒2的瓶口与筒体1底壁的螺纹孔螺纹配合,筒体1与收集盒2螺纹可拆卸安装。

收集盒2为透明塑料或者玻璃制成,且收集盒2的外侧壁上标注有刻度尺。收集盒2用于收集训练者的肺部空气中携带的唾液。通过收集盒2上的刻度尺可查看收集盒2内部唾液的容积,可将收集盒2与筒体1拆卸分离,从而及时进行清理。

训练者通过吹嘴和进气管3将肺部空气吹入筒体1的前端内部。

筒体1的顶壁上安装有多个升降筒4,升降筒4的上部螺纹安装有盖体,升降筒4的上部均通过支管5与主管6安装,且支管5固定在升降筒4的盖体上,主管6的末端连通安装有U形透明管7,U形透明管7固定在筒体1的顶壁上,U形透明管7内设有第一液体9,U形透明管7远离主管6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气囊8;第一液体9为黑色、红色、蓝色或黄色的液体。U形透明管7为透明塑料或者玻璃制成,U形透明管7靠近第二气囊8一端的外侧壁上标注有刻度尺。

第一液体9应尽量避免使用透明的液体,从而方便透过U形透明管7查看第一液体9的位置。

透过U形透明管7可直接获知第一液体9的位置,并参照刻度尺,进行位置的详细确定或记录。

筒体1前端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隔板10和第二隔板11,第一隔板10位于靠近进气管3的一侧,第一隔板10的顶端与筒体1的内顶壁密封且固定,第一隔板10的底端与筒体1的内底壁之间留有气道,且第一隔板10的底端位于收集盒2的瓶口上方,第一隔板10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筒体1的前内侧壁以及后内侧壁密封且固定,第二隔板11位于远离进气管3以及第一隔板10的一侧,第二隔板11的底端与筒体1的内底壁密封且固定,第二隔板11的顶端与筒体1的内顶壁之间留有气道,第二隔板11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筒体1的前内侧壁以及后内侧壁密封且固定;第一隔板10与第二隔板11之间共同安装有滤网12,滤网12位于第二隔板11顶部气道的下方。

进气管3远离吹嘴一端延伸至筒体1前端的内部,且进气管3的气口向下设置。肺部空气透过进气管3进入筒体1的前端内部后,首先向下运动,通过第一隔板10和第二隔板11的设置,可对肺部空气进行导向,且肺部空气在经过筒体1下侧的螺纹孔时,也就是收集盒2的瓶口处时,肺部空气中的大部分唾液受重力作用落入收集盒2,另外一部分唾液,可吸附在第一隔板10以及第二隔板11的侧壁上,但在积累一定量后,受到重力作用也可落入收集盒2内,肺部空气最后经过滤网12实现唾液的充分阻隔过滤,滤网2上吸附的唾液在积累一定量后,唾液受到重力作用落入收集盒2内。

筒体1的内壁且靠近第二隔板11的一侧安装有导向斗13,筒体1内设有多个第一气囊14,且第一气囊14均位于导向斗13远离第二隔板11的一侧,相邻的两个第一气囊14通过连通管15连通安装,导向斗13远离第二隔板11的一侧通过连通管15与其中一个第一气囊14安装,第一气囊14的外侧均设有水盒16,第一气囊14和水盒16均与升降筒4上下对应,水盒16与升降筒4的内部连通,且水盒16内设有第二液体17,第二液体17的液面顶部与升降筒4的顶部之间设有气体18。

过滤唾液后的肺部空气从第二隔板11顶部的气道流入导向斗13的左侧,通过导向斗13的引导可通过连通管15依次进入各个第一气囊14内,肺部空气使得第一气囊14鼓起,从而促使水盒16内的第二液体17的液面在升降筒4内升高,第二液体17将原本升降筒4顶部的气体18通过支管5和主管6驱赶至U形透明管7的左侧内部,此时U形透明管7底部的第一液体9便可以向U形透明管7的左侧内部移动,且第一液体9移动时又可以将U形透明管7右侧内部的气体向第二气囊8内驱赶,最终第二气囊8可鼓起。通过观察U形透明管7右侧刻度尺的数值,即可获知第一液体9的位置,从而反映出训练者肺功能的能力强弱。

每个升降筒4内均设有调节杆19,调节杆19的底端均固定有加压块20,且加压块20延伸至水盒16内并与第一气囊14的上表面接触,调节杆19包括套管21和定位杆22,套管21与定位杆22的底部滑动安装,定位杆22的顶部与升降筒4的盖体固定,定位杆22的上部螺纹安装有调节螺帽24,定位杆22的下部绕设有弹簧23,弹簧23的底端与套管21的顶部固定,弹簧23的顶端延伸至调节螺帽24的下侧,且与其滑动接触。

可通过改变调节杆19的长度,控制加压块20对第一气囊14的压力大小来调节本发明训练装置的训练难度(或者说强度)。

操作时,将升降筒4的盖体打开,然后旋转调节螺帽24,使其在定位杆22上的位置进行调整,然后将定位杆22重新插入套管21内,此时调节螺帽24对弹簧23的压迫力度得到调整,同时套管21以及加压块20的位置、加压块20对第一气囊14的压力均得到了调整。若加压块20对第一气囊14的压力增加或降低,训练者的训练难度便得到增加或降低。

其中,加压块20呈椭圆球状结构,椭圆球状的加压块20可避免对第一气囊14造成损伤甚至损坏。有利于保持寿命。

第一气囊14和第二气囊8均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例如可使用常见的气球,第一气囊14和第二气囊8在干瘪状态下的壁厚在3-5mm。具体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

本发明中,在训练者吹入肺部空气时,滤网12上吸附的唾液一部分会掉落至收集盒2内;在训练者停止吹气时,第一气囊14一方面由于自身弹性特点,另一方面收到第二液体17的压力下,可逐渐恢复干瘪状态,此时原本进入第一气囊14内的肺部空气可回流,从而对滤网12进行反吹,使得滤网2上的另一部分唾液最终可落入收集盒2内,因此本发明可对肺部空气中携带的唾液实现高效的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呼吸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 一种呼吸内科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01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