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多功能三用折叠包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0:39


多功能三用折叠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三用折叠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购物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用的置物包,现有的双肩包为人们的出行以及携带物品提供了方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目前双肩包的样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双肩包均只具备传统的置物功能。首先,其功能和应用范围比较单一;其次,基本上没有产品把背包和手持包及提包整合在一起进行设计,同时兼具收纳和美观的作用;此外,对于背包和提包来讲体积一般比较大,不便于携带,造成了每次外出或者不同功能需要的时候,就要更换包包款式,不能达到一包多用。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其缺陷,有必要对现有包包的设计提出新的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三用折叠包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三用折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包;提包;背包;其中,所述手持包与所述提包一体式车缝连接;一般情况下,所述提包折叠于所述手持包内;当需要手提置物时,所述提包可从所述手持包内伸展出来;其中,所述提包上隐藏设置有肩带,所述肩带可从提包内伸出以变形为背包。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持包的顶部设置有双面拉链,其中,所述双面拉链包括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所述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相对于拉链轨道内外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拉链上设置有手持提手。

进一步,所述提包从所述手持包内伸展出来的情况下,所述手持包构成所述提包侧壁的一部分。

进一步,所述提包的相对的两个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口袋和第二口袋,其中,所述第一口袋内隐藏设置有第一提手,所述第二口袋内隐藏设置有第二提手,所述第一提手和所述第二提手可分别从所述第一口袋和第二口袋内伸出,共同构成所述提包的提手。

进一步,所述提包的第一开口处设置有一延伸部,其中,所述延伸部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向内折叠设置于所述提包内,其中,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提包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三拉链。

进一步,所述延伸部的第二开口处设置有锁紧带,可通过所述锁紧带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进一步,所述锁紧带的两端均悬空设置,其中,所述锁紧带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公扣,所述锁紧带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公扣,所述提包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公扣和第二公扣相对应的第一母扣和第二母扣,所述第一公扣与所述第一母扣相配合扣接,所述第二公扣与所述第二母扣相配合扣接,共同构成左右肩带。

多功能三用折叠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从手持包到提包的变化过程中:利用手持提手将第二拉链拉开,将提包整体从手持包内伸展出来;打开提包相对的两个侧外壁上分别设置的第一口袋和第二口袋,拉出第一口袋内隐藏设置的第一提手以及第二口袋内隐藏设置的第二提手;将提包的第一开口处设置的延伸部通过第一开口向内折叠设置于提包内;

从提包到背包的变化过程中:将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分别折叠隐藏设置于第一口袋和第二口袋内;通过第一开口处从提包内伸展出延伸部;将锁紧带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公扣以及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公扣分别拉出,然后分别与提包的底部两侧设置的与第一公扣和第二公扣相对应的第一母扣和第二母扣相配合扣接,共同构成左右肩带;

从背包到手持包的变化过程中:将锁紧带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公扣以及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公扣分别与提包的底部两侧设置的与第一公扣和第二公扣相对应的第一母扣和第二母扣相脱离;将延伸部整体折叠隐藏于提包内;然后通过第二拉链将提包整体折叠设置于手持包内;

如此循环。

进一步,从手持包到提包的变化过程中,将提包整体从手持包内伸展出来后,其中,手持包成为提包整体的一部分,可通过第一拉链将手持包隐藏到提包内。

此外,延伸部与提包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三拉链,其中,可通过第三拉链打开或封闭提包的第一开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作为一种多功能三用折叠包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手持包、提包和背包,手持包和提包相连接,一般情况下,提包隐藏于手持包内,当需要购物手提置物时,提包可从手持包内伸展出来,手持包则构成提包整体的一部分,同时提包内隐藏设置有肩带,所述肩带可从提包内伸出以变形为双肩包,本发明同时兼具收纳、美观及便携的作用,并且一方面手持包的拉链,使得提包可折叠隐藏于其内,另一方面手持包又可构成提包整体的一部分,兼具多种功能,通过结构设计以及多样化包包的设计理念,可以形成一包三用的结构用途,大大方便人们以及满足生活上的实质需求,因此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从手持包变换到提包的中间状态结构示意图一,其中,延伸部处于伸展状态;

图2为本发明呈背包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从手持包变换到提包的中间状态结构示意图二,其中,延伸部处于伸展状态;

图4为本发明从手持包变换到提包的中间状态结构示意图三,其中,延伸部处于伸展状态;

图5为本发明从手持包变换到提包的中间状态结构示意图四,其中,延伸部处于伸展状态;

图6为本发明呈手持包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双面拉链的局部放大A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呈提包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呈背包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9,多功能三用折叠包,其包括:手持包1;提包2;背包3;其中,手持包1与提包2一体式车缝连接;一般情况下,提包2折叠于手持包1内;当需要手提置物时,提包2可从所述手持包1内伸展出来;其中,提包2上隐藏设置有肩带,肩带可从提包2内伸出以变形为背包3。手持包1的顶部设置有双面拉链11,其中,所述双面拉链11包括第一拉链111和第二拉链112,所述第一拉链111和第二拉链112相对于拉链轨道内外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拉链112上设置有手持提手12。提包2从所述手持包1内伸展出来的情况下,所述手持包1构成所述提包2侧壁的一部分。当然,由于双面拉链11的设置,该手持包1既可以显露于提包2的侧壁外,也可以隐藏于提包2的侧壁内。

如图3和4所示,提包2的相对的两个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口袋21和第二口袋22,其中,所述第一口袋21内隐藏设置有第一提手23,所述第二口袋22内隐藏设置有第二提手24,所述第一提手23和所述第二提手24可分别从所述第一口袋21和第二口袋22内伸出,共同构成所述提包2的提手。

参照图1—图5,提包2的第一开口25处设置有一延伸部26,其中,所述延伸部26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25向内折叠设置于所述提包2内,其中,所述延伸部26与所述提包2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三拉链27。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拉链27位置设计比较巧妙,其实际上是设置在提包2的第一开口25处,可通过第三拉链27的开合来关闭和打开提包2。延伸部26的第二开口261处设置有锁紧带262,可通过所述锁紧带262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二开口261。锁紧带262的两端均悬空设置,其中,所述锁紧带26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公扣263,所述锁紧带26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公扣264,所述提包2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公扣263和第二公扣264相对应的第一母扣265和第二母扣266,所述第一公扣263与所述第一母扣265相配合扣接,所述第二公扣264与所述第二母扣266相配合扣接,共同构成左右肩带。

需要说明的是,锁紧带262的两端均悬空设置,延伸部26的开口处内卷车缝连接,形成有通道,该锁紧带262实际上是穿设于通道内,因此,通过拉紧锁紧带262的两端,可以封闭延伸部26的开口,放松紧锁紧带262的两端,则可以打开延伸部26的开口。

多功能三用折叠包的使用方法,可完成从手持包、提包到背包的相互转换变型,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从手持包到提包的变化过程中:利用手持提手将第二拉链拉开,将提包整体从手持包内伸展出来;打开提包相对的两个侧外壁上分别设置的第一口袋和第二口袋,拉出第一口袋内隐藏设置的第一提手以及第二口袋内隐藏设置的第二提手;将提包的第一开口处设置的延伸部通过第一开口向内折叠设置于提包内。从提包到背包的变化过程中:将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分别折叠隐藏设置于第一口袋和第二口袋内;通过第一开口处从提包内伸展出延伸部;将锁紧带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公扣以及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公扣分别拉出,然后分别与提包的底部两侧设置的与第一公扣和第二公扣相对应的第一母扣和第二母扣相配合扣接,共同构成左右肩带。从背包到手持包的变化过程中:将锁紧带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公扣以及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公扣分别与提包的底部两侧设置的与第一公扣和第二公扣相对应的第一母扣和第二母扣相脱离;将延伸部整体折叠隐藏于提包内;然后通过第二拉链将提包整体折叠设置于手持包内;如此循环。从手持包到提包的变化过程中,将提包整体从手持包内伸展出来后,其中,手持包成为提包整体的一部分,可通过第一拉链将手持包隐藏到提包内。延伸部与提包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三拉链,其中,可通过第三拉链打开或封闭提包的第一开口。

相对于传统背包而言,本发明巧妙的设计使得除了具备传统的置物功能以外,本发明还同时兼具收纳、美观、隐藏及便携的作用,方便实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以及相近的领域,这些都不构成对本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多功能三用折叠包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多功能折叠铝包窗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
技术分类

0612011219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