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背光区光强的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21:15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背光区光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背光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背光区光强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背光显示器通常包括背光板和液晶显示面板(LCD)。液晶显示面板由具有红、绿、蓝滤色器图案的滤色器基板和液晶层构成。背光板由发光二极管(LED)或荧光光源组成。液晶显示面板自身不具备发光性能。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背光板照射并选择性的过滤部分颜色,从而显示不同颜色的图像。

目前常用的背光板为边条式背光板或直下式背光板。相关技术中,通过点亮整个背光板上的LED灯以获取整个背光板的光强分布信息,基于背光板的光强分布信息对视频图像信号进行处理以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视频图像。由于背光板的光强分布信息是在点亮整个背光板上的LED灯的情况下获取的,因此背光板的背光亮度不能随显示内容的变化而动态调节,使得图像显示内容偏暗时,背光板的光强利用率不高,造成能量浪费。加之液晶显示面板的透过率无法调节为0%,导致液晶显示器显示视频图像时对比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背光区光强的方法,以根据待显示的图像视频分别调节背光板上每一背光区的光强,提高背光板的光强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部分,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包括:

显示器主控电路,用于接收图像视频信号,并根据所述图像视频信号确定所述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初始透过率以及初始亮度;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图像视频信号,计算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并针对每一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所述灰度值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根据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分别确定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背光板上每一背光区的光强;

调整电路,用于根据所述背光板上的每一所述背光区的光强,确定所述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并根据每一像素点的亮度调整该像素点的透过率,使得所述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与透过率的乘积与该像素点的所述初始亮度和所述初始透过率的乘积相等。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图像视频信号,计算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红、绿、蓝通道值,并根据所述红、绿、蓝通道值确定该像素点的灰度值;

针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所述灰度值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

将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作为对应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

根据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分别确定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所述背光板上的每一所述背光区的光强。

可选地,在将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作为对应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针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对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使得该图像区域和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二目标灰度值之间的差异百分比均处于预设百分比范围内;并

将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二目标灰度值对应作为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直到针对所有所述图像区域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按照第一预设方向和/或第二预设方向对所有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包括:

针对坐标为(s,t)的所述图像区域,将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4个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中的最大值乘以系数K,得到平滑灰度值,其中K大于0且小于1,坐标为(s+1,t)、(s,t+1)、(s+1,t+1)的图像区域为图像区域(s,t)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

针对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与所述平滑灰度值中的较大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按照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包括:

针对坐标为(s,t)的所述图像区域,将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4个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中的最大值乘以系数K,得到平滑灰度值,坐标为(s-1,t)、(s,t-1)、(s-1,t-1)的图像区域为图像区域(s,t)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

针对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与所述平滑灰度值中的较大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部分,提供一种确定背光区光强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部分中任一种显示控制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图像视频信号,计算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并针对每一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所述灰度值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

根据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分别确定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所述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

可选地,所述针对每一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所述灰度值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包括:

针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所述灰度值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

将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作为对应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

根据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分别确定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所述背光板上的每一所述背光区的光强。

可选地,在将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作为对应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之前,包括:

针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对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使得该图像区域和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二目标灰度值之间的差异百分比均处于预设百分比范围内;并

将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二目标灰度值对应作为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直到针对所有所述图像区域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地,按照第一预设方向和/或第二预设方向对所有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地,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包括:

针对坐标为(s,t)的所述图像区域,将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4个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中的最大值乘以系数K,得到平滑灰度值,其中K大于0且小于1,坐标为(s+1,t)、(s,t+1)、(s+1,t+1)的图像区域为图像区域(s,t)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

针对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与所述平滑灰度值中的较大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

可选地,按照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包括:

针对坐标为(s,t)的所述图像区域,将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4个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中的最大值乘以系数K,得到平滑灰度值,坐标为(s-1,t)、(s,t-1)、(s-1,t-1)的图像区域为图像区域(s,t)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

针对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与所述平滑灰度值中的较大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部分,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部分中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处理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图像视频信号,可以计算出该图像视频的每一帧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针对每一帧图像中的每一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可以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根据每一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可以分别确定每一图像区域对应的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其中,每一图像区域分别与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区域相对应,该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区域分别与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相对应。如此,可以实现根据待显示的图像视频中每一帧图像,分别调节背光板上每一背光区的光强,而根据图像视频中连续帧图像的变化可以动态的调节背光板上每一背光区的光强,从而提高背光板的光强利用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处理单元的具体执行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将图像分成多个图像区域后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背光区光强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背光显示器通常包括背光板和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由具有红、绿、蓝滤色器图案的滤色器基板和液晶层构成。背光板由发光二极管或荧光光源组成。液晶显示面板自身不具备发光性能。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背光板照射并选择性的过滤部分颜色,从而显示不同颜色的图像。

目前常用的背光板为边条式背光板或直下式背光板。相关技术中,通过点亮整个背光板上的LED灯以获取整个背光板的光强分布信息或者基于每一LED灯的性能参数拟合整个背光板的光强分布信息,基于背光板的光强分布信息对视频图像信号进行处理以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视频图像。由于背光板的光强分布信息是在点亮整个背光板上的LED灯的情况下获取的,因此背光板的背光亮度不能随显示内容的变化而动态调节,使得显示内容偏暗时,背光板的光强利用率不高,造成能量浪费。加之液晶显示面板的透过率无法调节为0%,导致液晶显示器显示视频图像时对比度较差。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背光区光强的方法,以实现根据待显示的图像视频分别调节背光板上每一背光区的光强,提高背光板的光强利用率的目的。

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应用于使用直下式背光板的显示器。还需说明的是,本公开后续实施例中的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表征显示器的显示面板(LCD)上每一像素点。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控制装置100包括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包括:显示器主控电路101,用于接收图像视频信号,并根据所述图像视频信号确定所述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初始透过率以及初始亮度;处理单元1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图像视频信号,计算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并针对每一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所述灰度值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根据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分别确定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背光板上每一背光区的光强;调整电路103,用于根据所述背光板上的每一所述背光区的光强,确定所述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并根据每一像素点的亮度调整该像素点的透过率,使得所述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与透过率的乘积与该像素点的所述初始亮度和所述初始透过率的乘积相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悉的是,相关技术中,在显示器显示视频图像之前,显示器主控电路101接收待显示的图像视频信号,并根据该图像视频信号确定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时该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的初始透过率,以及每一像素点在背光板的初始光强下对应的初始亮度。

应当说明的是,将背光板划分为多个背光区后,可以对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分别进行控制。一种可实现的背光板划分实施方式,可以将背光板划分为相同大小的多个背光区,每一背光区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或荧光光源。不难理解的是,直下式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分别对应显示器上的一个像素区域。而在显示器上显示视频图像的每一帧图像时,该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区域对应显示每一帧图像中的一个图像区域。也就是说,每一背光区对应待显示图像中的一个图像区域。

处理单元102根据接收到的图像视频信号,针对该图像视频信号中的每一帧图像,计算该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针对该图像的每一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灰度值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根据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确定该图像区域对应的背光区的光强。如此,根据每一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可以分别确定背光板上每一背光区的光强。

根据某一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确定该图像区域对应的背光区的光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将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转换为亮度调节系数a,该背光区的驱动电路根据该调节系数a控制该背光区中各光珠的亮度,根据各光珠的亮度确定该背光区的光强。其中,根据调节系数a确定背光区的光强的表达式可以为L(s,t)=a·T(s,t)

调整电路103根据处理单元102中确定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确定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并根据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调整该像素点的透过率,以使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与透过率的乘积与该像素点的初始亮度和初始透过率的乘积相等。

需说明的是,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与透过率的乘积始终与该像素点的初始亮度和初始透过率的乘积相等,这有利于在调整背光板上每一背光区的光强后,不影响显示器上所呈现的视频图像效果。

采用这种方式,处理单元102根据接收到的图像视频信号,可以计算出该图像视频的每一帧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针对每一帧图像中的每一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可以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根据每一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可以分别确定每一图像区域对应的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如此,可以实现根据待显示的图像视频中每一帧图像,分别调节背光板上每一背光区的光强,而根据图像视频中连续帧图像的变化可以动态的调节背光板上每一背光区的光强,从而提高背光板的光强利用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参见图2,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单元102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20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图像视频信号,计算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红、绿、蓝通道值,并根据所述红、绿、蓝通道值确定该像素点的灰度值。

不难理解的是,每一像素点有红、绿、蓝三个通道。每一通道的灰阶表征红、绿、蓝在每一像素点中的比重。因此,本公开上述通道值表征对应通道的灰度值。通过分别计算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红、绿、蓝通道值,并可以将该像素点的红、绿、蓝通道值中的最大值作为该像素点的灰度值。也可以将红、绿、蓝通道值的平均值或者加权和值作为该像素点的灰度值。其中,不难理解的是,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与该像素点的亮度相对应。

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

I(i,j)=max(R(i,j),G(i,j),B(i,j)),其中,(i,j)为像素点的坐标,I(i,j)为该像素点的灰度值。

S202、针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所述灰度值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

示例地,S202具体可以是针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所述灰度值中的最大灰度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或者,将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所述灰度值的均值扩大N倍后作为该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其中N为大于零的数。

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针对每一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对应的灰度值中的最大灰度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示例地,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每一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

另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针对每一图像区域,计算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对应的灰度值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扩大N倍后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其中,N可以为1.5、2、2.1等大于0的值,对此本公开不做具体限制。

再示例地,S202具体可以是采用如下计算公式计算每一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

Value=n×Max+(1-n)×Avg,其中,Value表征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Max表征该图像区域内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中最大的值,Avg表征该图像区域内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的平均值,n为0~1的常数。

S203、针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对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使得该图像区域和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二目标灰度值之间的差异百分比均处于预设百分比范围内。

示例地,参见图3,针对图3中编号为00的图像区域,该图像区域的相邻图像区域为01、10、11的图像区域,因此该图像区域的部分相邻图像区域为01、10、11中的至少一者。

再示例地,继续参见图3,针对图3中编号为11的图像区域,该图像区域的相邻图像区域的编号为00、01、02、10、12、20、21、22,因此该图像区域的部分相邻图像区域为00、01、02、10、12、20、21、22中的至少一者。

再示例地,继续参见图3,针对图3中编号为01的图像区域,该图像区域的相邻图像区域的编号为00、10、11、12、02,因此该图像区域的部分相邻图像区域为00、10、11、12、02中的至少一者。

示例地,假设针对图像区域00,对该图像区域00的第一目标灰度值,以及该图像区域00的部分相邻图像区域01、10、11的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00以及图像区域01、10、11的第二目标灰度值,其中,图像区域00、01、10、11的第二目标灰度值中任意两个值之间的差异百分比均处于预设百分比范围内。其中预设百分比范围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设置为0至5%,或者设置为5%至10%、再或者设置为0至15%。

S204、将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二目标灰度值对应作为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直到针对所有所述图像区域进行平滑处理后,将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

示例地,继续参见图3,首先针对图像区域00,确定该图像区域00以及部分相邻图像区域01、10、11的第二目标灰度值之后,将图像区域00、01、10、11的第二目标灰度值对应作为图像区域00、01、10、11的第一目标灰度值。接着,针对图像区域01,确定该图像区域01以及部分相邻图像区域02、11、12的第二目标灰度值之后,将图像区域01、02、11、12的第二目标灰度值对应作为图像区域01、02、11、12的第一目标灰度值;再接着,针对图像区域02,确定该图像区域02以及部分相邻图像区域03、12、13的第二目标灰度值之后,将图像区域02、03、12、13的第二目标灰度值对应作为图像区域02、03、12、13的第一目标灰度值,如此直到确定针对图3中所有图像区域进行平滑处理后,将每一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作为对应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

S205、根据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分别确定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所述背光板上的每一所述背光区的光强。

根据上述步骤S201至S204确定的每一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分别确定背光板上对应背光区的光强,可以避免相邻背光区的光强差异过大。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02可以按照第一预设方向和/或第二预设方向对所有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

继续参见图3,第一预设方向可以为从00、01、02、03、10、11至33的方向,第二预设方向为第一预设方向的倒序。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单元102可以按照第一预设方向依次针对每一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另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单元102可以按照第二预设方向依次针对每一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再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单元102可以先按照第一预设方向依次针对每一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然后按照第二预设方向再次针对每一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又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单元102可以并行按照第一预设方向、二预设方向依次针对每一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02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包括:

针对坐标为(s,t)的所述图像区域,将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4个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中的最大值乘以系数K,得到平滑灰度值,其中K大于0且小于1,坐标为(s+1,t)、(s,t+1)、(s+1,t+1)的图像区域为图像区域(s,t)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针对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与所述平滑灰度值中的较大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

需说明的是,K为大于0且小于1的小数,用于表征相邻图像区域的灰度值差异,K的值越接近1表征相邻图像区域的灰度值越接近。

具体地,按照上述第一预设方向对每一图像区域进行平滑处理的过程中,针对坐标为(s,t)的图像区域进行平滑处理时,坐标为(s+1,t)、(s,t+1)、(s+1,t+1)的图像区域为图像区域(s,t)的部分相邻图像区域。假设坐标为(s,t)、(s+1,t)、(s,t+1)、(s+1,t+1)的图像区域分别对应的4个第一目标灰度值分别为T(s,t)、T(s+1,t)、T(s,t+1)、T(s+1,t+1)。将T(s,t)、T(s+1,t)、T(s,t+1)、T(s+1,t+1)中的最大值Tm乘以系数K,得到平滑灰度值Tm*K。接着,针对坐标为(s,t)的图像区域,将T(s,t)和Tm*K中的较大者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同样地,针对坐标为(s+1,t)的图像区域,将T(s+1,t)和Tm*K中的较大者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针对坐标为(s,t+1)的图像区域,将T(s,t+1)和Tm*K中的较大者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针对坐标为(s+1,t+1)的图像区域,将T(s+1,t+1)和Tm*K中的较大者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

以图3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假设第一预设方向为00、01、02、03、10、11至33的方向。用(s,t)表征每一图像区域的位置,其中,s表征图像区域的行,t表征图像区域的列。针对坐标为(0,0)的图像区域进行平滑处理时,坐标为(1,0)、(0,1)、(1,1)的图像区域为图像区域(0,0)的部分相邻图像区域。将坐标为(0,0)、(1,0)、(0,1)、(1,1)的图像区域对应的4个第一目标灰度值中的最大值乘以系数K,得到平滑灰度值。接着针对坐标为(0,0)、(1,0)、(0,1)、(1,1)的每一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与该平滑灰度值中的较大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02按照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包括:

针对坐标为(s,t)的所述图像区域,将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4个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中的最大值乘以系数K,得到平滑灰度值,坐标为(s-1,t)、(s,t-1)、(s-1,t-1)的图像区域为图像区域(s,t)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针对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与所述平滑灰度值中的较大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

以图3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第二预设方向为33、32、31、30、23、22至00的方向。用(s,t)表征每一图像区域的位置,其中,s表征图像区域的行,t表征图像区域的列。针对坐标为(3,3)的图像区域进行平滑处理时,坐标为(2,3)、(3,2)、(2,2)的图像区域为图像区域(3,3)的部分相邻图像区域。将坐标为(3,3)、(2,3)、(3,2)、(2,2)的图像区域对应的4个第一目标灰度值中的最大值乘以系数K,得到平滑灰度值。接着针对坐标为((3,3)、(2,3)、(3,2)、(2,2)的每一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与该平滑灰度值中的较大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确定背光区光强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显示控制装置中的处理单元102,参见图4,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图像视频信号,计算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并针对每一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所述灰度值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

S402、根据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分别确定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所述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

采用这种方法,根据接收到的图像视频信号,计算出该图像视频的每一帧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针对每一帧图像中的每一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可以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根据每一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可以分别确定每一图像区域对应的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如此,可以实现根据待显示的图像视频中每一帧图像,分别调节背光板上每一背光区的光强,而根据图像视频中连续帧图像的变化可以动态的调节背光板上每一背光区的光强,从而提高背光板的光强利用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针对每一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所述灰度值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包括:

针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所述灰度值确定该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

将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作为对应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

根据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分别确定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所述背光板上的每一所述背光区的光强。

可选地,在将每一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作为对应图像区域的所述目标灰度值之前,包括:

针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根据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对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使得该图像区域和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二目标灰度值之间的差异百分比均处于预设百分比范围内;并

将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二目标灰度值对应作为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灰度值,直到针对所有所述图像区域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地,按照第一预设方向和/或第二预设方向对所有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地,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包括:

针对坐标为(s,t)的所述图像区域,将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4个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中的最大值乘以系数K,得到平滑灰度值,其中K大于0且小于1,坐标为(s+1,t)、(s,t+1)、(s+1,t+1)的图像区域为图像区域(s,t)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

针对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与所述平滑灰度值中的较大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

可选地,按照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对每一所述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以及该图像区域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包括:

针对坐标为(s,t)的所述图像区域,将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所述图像区域对应的4个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中的最大值乘以系数K,得到平滑灰度值,坐标为(s-1,t)、(s,t-1)、(s-1,t-1)的图像区域为图像区域(s,t)的所述部分相邻图像区域;

针对坐标为(s,t)、(s-1,t)、(s,t-1)、(s-1,t-1)的每一所述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目标灰度值与所述平滑灰度值中的较大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灰度值。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其中各个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显示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确定背光区光强的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相关技术
  •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背光区光强的方法
  •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获取背光板光强分布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51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