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喷射推进的曲形管道穿线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5:04


一种基于喷射推进的曲形管道穿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用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喷射推进的曲形管道穿线器。

背景技术

电缆敷设是指沿经勘査的路由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架空、地下(管道和直埋)、水底、墙壁和隧道等几种敷设方式。合理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对保证线路的传输质量、可靠性和施工维护等都是十分重要的;长途通信电缆为保证其通信安全可靠,一般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市内主干电缆(中继和用户主干电缆)为保证其通信安全可靠、安装更换方便和市容美观等,一般采用管道敷设方式。市内配线电缆可采用架空和墙壁敷设方式,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将逐步为管道敷设方式所取代。

在电缆的敷设中,为了保护电缆不受腐蚀,需要在电缆的外部设置防护管道,通常采用先铺设管道,后将电缆穿过管道,但是在敷设的过程中通常管道较长,且电缆在较长时,自身的刚性较差,进而使得管道穿线难以进行;因此,在穿线过程中,现有的技术中,通过电磁吸引的方式,牵引电缆穿过管道,进而便于电缆的穿管的进行,但是在采用电磁吸引穿线时,若管道为金属材质的,则会对电磁产生屏蔽的效果,进而使得电磁力不能穿过管道作用在管道内部的部件上,进而使得电磁吸引穿线无法进行,进而使得管道穿线难以进行,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主体内部的气体产生部件迅速产生的大量气体,并通过气体冲击管壁产生反推力,进而带动绳索完成穿管的工作,因此不需要涉及到电磁力的使用,进而不会受到管道材质的限制;进而解决了弯曲的长管道在进行电缆穿管困难的问题和通过电磁力吸引电缆进行穿管时受到管道材质限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喷射推进的曲形管道穿线器。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弯曲的长管道在进行电缆穿管困难的问题和通过电磁力吸引电缆进行穿管时受到管道材质限制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喷射推进的曲形管道穿线器,包括主体、气体产生部件和尾喷;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气体产生部件,所述气体产生部件用于产生气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与所述尾喷;所述尾喷与所述气体产生部件连接;所述尾喷的一端均匀间隔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轴线倾斜设置。

工作时,在电缆的敷设中,为了保护电缆不受腐蚀,需要在电缆的外部设置防护管道,通常采用先铺设管道,后将电缆穿过管道,但是在敷设的过程中通常管道较长,且电缆在较长时,自身的刚性较差,进而使得管道穿线难以进行;因此,在穿线过程中,现有的技术中,通过电磁吸引的方式,牵引电缆穿过管道,进而便于电缆的穿管的进行,但是在采用电磁吸引穿线时,若管道为金属材质的,则会对电磁产生屏蔽的效果,进而使得电磁力不能穿过管道作用在管道内部的部件上,进而使得电磁吸引穿线无法进行,进而使得管道穿线难以进行;因此在本方案中,在进行管道穿线时,将主体放置进管道内部并且在尾喷的后部固定连接绳索,后通过内部的气体产生部件迅速的产生大量的气体,进而使得大量的气体通过尾喷的出气孔向外喷出气体,由于主体等位于管道的内部,进而使得从出气孔喷出的气体冲击到管道的内壁上,同时由于出气孔倾斜设置,进而在喷气的过程中,产生推动主体向前的推力,进而使得主体在管道内部向前,进而带动尾喷后部的绳索在管道内运动,进而使得绳索穿过管道,后将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到电缆上,从管道的另一端的拖拽绳索,进而使得电缆穿过管道,进而完成电缆穿管的工作;由于在穿管的过程中,通过主体内部的气体产生部件迅速产生的大量气体,并通过气体冲击管壁产生反推力,进而带动绳索完成穿管的工作,因此不需要涉及到电磁力的使用,进而不会受到管道材质的限制,进而增加了穿线器的使用场景,进而增加了穿线器的实用性;同时由于尾喷中喷出的气体冲击在管壁上,且尾喷与管道都是圆柱状结构,出气口沿着尾喷的圆柱状结构一周设置,进而使得在管道的一周范围内都有气体喷出,进而使得尾喷在管道一周范围内都受到反推力的作用,进而减少了尾喷与管道内壁的接触,进而减少了尾喷和主体在管道内部移动时的阻力,进而使得尾喷和主体更容易穿过管道,进而使得管道穿线变的更简便易行。

优选的,所述气体产生装置包括隔板、中轴、空心轴和转板;所述主体中空设置;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中部设置有所述中轴;所述中轴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中轴中空设置,所述中轴的外部均匀间隔设置有一号通孔;所述中轴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与所述中轴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轴外部均匀间隔开设有二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与所述二号通孔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空心轴的一端与所述尾喷连接,所述空心轴内部与所述尾喷的内部连通;所述空心轴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转板;所述转板与所述空心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两侧设置有气体产生物质;所述气体产生物质混合后能产生气体;所述气体产生过程中产生热量。

工作时,在穿线之前,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在中轴的圆周方向上错位,进而使得空心轴的内部与主体的内部隔绝开,同时使得隔板两侧的气体产生物质隔绝开,进而使得此时的穿线器处于稳定状态,进而方便穿线的安装;在将主体安装好后,通过转动转板,进而带动空心轴转动,进而使得二号通孔相对一号通孔出现转动,进而使得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重合,进而使得空心轴的内部与隔板两侧的空间连通,进而使得隔板两侧的气体产生物质混合,进而迅速的产生大量的气体,进而使得气体进入到尾喷的内部,进而使得气体通过尾喷上的斜孔喷出,进而使得气体冲击到管道的内壁上,进而产生推动主体向前运动的反推力,进而使得主体带动绳索向前运动,进而使得绳索穿过管道,进而方便后续的电缆穿线;由于通过采用混合气体产生物质进而产生大量的气体的方式,进而不需要通过外部进行动力的提供,进而使得穿线器的主体能够完全进入到管道的内部,进而解决了管道内部空间狭小,动力不易提供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的中轴和空心轴,进而在使用时使用者只需要转动转板使得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重合即可,进而使得操作简便,进而使得穿线工作简便异形,同时通过中轴和空心轴的设置,在一次使用完成后,转动转板,使得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错位后,即可使得穿线器恢复到原状,在向隔板的两侧冲入对应的气体产生物质后,即可实现穿线器的重复利用,进而提高了穿线器的利用率,进而降低了穿线的成本。

优选的,所述中轴的一端与所述尾喷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工作时,由于通过气体产生物质的混合而产生大量的气体,由于物质在混合的过程中在不同位置混合的均匀性不一定是一致的,进而使得每个位置产生的气体的量不一致,进而使得不同的出气口喷出的气体的量不一定保持一致,进而使得尾喷和主体在径向上的受力不能保持平衡,若尾喷与主体之间均为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而使得主体和尾喷在运动的过程中会由于径向受力不平衡而造成径向的偏转,进而使得主体的轴线和管道的轴线不平行,进而导致主体和尾喷卡死在管道的内部,进而造成管道穿线的失败;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尾喷和中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进而在尾喷上的出气孔在圆周方向上出气量不一致,进而导致径向上产生的推力不平衡时,使得尾喷能够旋转,进而尾喷圆周方向上部平衡的力转变成促使尾喷旋转的动力,进而防止主体和尾喷出现径向上的偏转,进而防止出现主体和为尾喷的轴线与管道的轴线不平行的状况,进而防止主体和尾喷卡死在管道的内壁,进而保证穿线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优选的,所述尾喷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插板,所述插板与所述尾喷固定连接;所述尾喷的一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凹槽。

工作时,由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尾喷上的出气孔必须要完全进入到管道内部,才能通过出气孔喷出的气体产生推动主体向前的推力,因此在主体完全进入到管道内部的时候,操作者无法很好的固定住主体,进而无法很好的转动转板,进而导致穿线器启动困难;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套筒,进而在进行穿线前,将尾喷上的插板插入到套筒的凹槽内部,随后将套筒套在管道的外壁上,进而使得主体和尾喷完全进入到管的内部,进而使得在刚开始有气体喷出时,喷出的气体能够作用在管道的内壁上,进而使得喷出的气体能产生反推力,由于套筒和尾喷在轴向上没有互相约束,进而在反推力的作用下,能使得尾喷上的插板能够与凹槽脱离,进而使得穿线能顺利的进行;由于凹槽具有一定的深度,进而在插板插在凹槽内部时,限制了尾喷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而在套筒套在管道外壁上时,使得主体和尾喷的轴线与管道的轴线重合,进而使得主体和管道内部不接触,进而使得管道和主体之间的摩擦阻力小,进而使得尾喷和主体更容易穿过管道,进而使得管道穿线变的更简便易行。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外部设置有润滑层;所述润滑层的稠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工作时,在遇到管道的曲线段时,由于主体具有一定的体积,进而使得主体与管道之间往往会有接触,若主体的外部较为粗糙,则在与管道内壁接触时的摩擦阻力较大,进而使得主体在管道内的移动受阻,进而造成主体移动的停止,进而造成管道穿线的失败;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在主体的外部设置有润滑层,在主体接触到管道内部时,通过设置的润滑层,使得主体与管道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进而在经过管道曲线段主体与管道内壁接触时,主体受到的摩擦阻力小,进而使得主体的移动受阻小,进而防止主体在管道内部停止移动,进而防止管到穿线的失败;同时由于气体产生过程中的产生热量,进而使得润滑层的稠度降低,进而使得润滑层的粘性降低,进而使得润滑层的润滑想过增加,进一步的使得主体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进一步的减小主体在移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进一步的防止主体在管道内部停止移动,进一步保证管道穿线的顺利进行。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Al

工作时,通过化学反应式,Al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所述之间的上部设置与所述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轮上设置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与所述转板固定连接。

工作时,在主体在管道内部向前移动时,进而带动转轮转动,并且释放绳索,通过设置的转轮,进而使得绳索在向管道内部一定时,减少与管道内部的接触,进而减小了主体移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进而使得主体的移动受阻小,进而防止主体在管道内部停止移动,进而防止管到穿线的失败;同时通过转轮的转动,能够实现绳索的有序释放,进而防止在绳索移动过程中打结,进而防止绳索的浪费,进而降低了管道穿线的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在电缆的敷设中,为了保护电缆不受腐蚀,需要在电缆的外部设置防护管道,通常采用先铺设管道,后将电缆穿过管道,但是在敷设的过程中通常管道较长,且电缆在较长时,自身的刚性较差,进而使得管道穿线难以进行;因此,在穿线过程中,现有的技术中,通过电磁吸引的方式,牵引电缆穿过管道,进而便于电缆的穿管的进行,但是在采用电磁吸引穿线时,若管道为金属材质的,则会对电磁产生屏蔽的效果,进而使得电磁力不能穿过管道作用在管道内部的部件上,进而使得电磁吸引穿线无法进行,进而使得管道穿线难以进行;因此在本方案中,在进行管道穿线时,将主体放置进管道内部并且在尾喷的后部固定连接绳索,后通过内部的气体产生部件迅速的产生大量的气体,进而使得大量的气体通过尾喷的出气孔向外喷出气体,由于主体等位于管道的内部,进而使得从出气孔喷出的气体冲击到管道的内壁上,同时由于出气孔倾斜设置,进而在喷气的过程中,产生推动主体向前的推力,进而使得主体在管道内部向前,进而带动尾喷后部的绳索在管道内运动,进而使得绳索穿过管道,后将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到电缆上,从管道的另一端的拖拽绳索,进而使得电缆穿过管道,进而完成电缆穿管的工作;由于在穿管的过程中,通过主体内部的气体产生部件迅速产生的大量气体,并通过气体冲击管壁产生反推力,进而带动绳索完成穿管的工作,因此不需要涉及到电磁力的使用,进而不会受到管道材质的限制,进而增加了穿线器的使用场景,进而增加了穿线器的实用性;同时由于尾喷中喷出的气体冲击在管壁上,且尾喷与管道都是圆柱状结构,出气口沿着尾喷的圆柱状结构一周设置,进而使得在管道的一周范围内都有气体喷出,进而使得尾喷在管道一周范围内都受到反推力的作用,进而减少了尾喷与管道内壁的接触,进而减少了尾喷和主体在管道内部移动时的阻力,进而使得尾喷和主体更容易穿过管道,进而使得管道穿线变的更简便易行。

2.本发明中在穿线之前,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在中轴的圆周方向上错位,进而使得空心轴的内部与主体的内部隔绝开,同时使得隔板两侧的气体产生物质隔绝开,进而使得此时的穿线器处于稳定状态,进而方便穿线的安装;在将主体安装好后,通过转动转板,进而带动空心轴转动,进而使得二号通孔相对一号通孔出现转动,进而使得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重合,进而使得空心轴的内部与隔板两侧的空间连通,进而使得隔板两侧的气体产生物质混合,进而迅速的产生大量的气体,进而使得气体进入到尾喷的内部,进而使得气体通过尾喷上的斜孔喷出,进而使得气体冲击到管道的内壁上,进而产生推动主体向前运动的反推力,进而使得主体带动绳索向前运动,进而使得绳索穿过管道,进而方便后续的电缆穿线;由于通过采用混合气体产生物质进而产生大量的气体的方式,进而不需要通过外部进行动力的提供,进而使得穿线器的主体能够完全进入到管道的内部,进而解决了管道内部空间狭小,动力不易提供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的中轴和空心轴,进而在使用时使用者只需要转动转板使得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重合即可,进而使得操作简便,进而使得穿线工作简便异形,同时通过中轴和空心轴的设置,在一次使用完成后,转动转板,使得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错位后,即可使得穿线器恢复到原状,在向隔板的两侧冲入对应的气体产生物质后,即可实现穿线器的重复利用,进而提高了穿线器的利用率,进而降低了穿线的成本。

3.本发明中由于通过气体产生物质的混合而产生大量的气体,由于物质在混合的过程中在不同位置混合的均匀性不一定是一致的,进而使得每个位置产生的气体的量不一致,进而使得不同的出气口喷出的气体的量不一定保持一致,进而使得尾喷和主体在径向上的受力不能保持平衡,若尾喷与主体之间均为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而使得主体和尾喷在运动的过程中会由于径向受力不平衡而造成径向的偏转,进而使得主体的轴线和管道的轴线不平行,进而导致主体和尾喷卡死在管道的内部,进而造成管道穿线的失败;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尾喷和中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进而在尾喷上的出气孔在圆周方向上出气量不一致,进而导致径向上产生的推力不平衡时,使得尾喷能够旋转,进而尾喷圆周方向上部平衡的力转变成促使尾喷旋转的动力,进而防止主体和尾喷出现径向上的偏转,进而防止出现主体和为尾喷的轴线与管道的轴线不平行的状况,进而防止主体和尾喷卡死在管道的内壁,进而保证穿线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4.本发明中由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尾喷上的出气孔必须要完全进入到管道内部,才能通过出气孔喷出的气体产生推动主体向前的推力,因此在主体完全进入到管道内部的时候,操作者无法很好的固定住主体,进而无法很好的转动转板,进而导致穿线器启动困难;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套筒,进而在进行穿线前,将尾喷上的插板插入到套筒的凹槽内部,随后将套筒套在管道的外壁上,进而使得主体和尾喷完全进入到管的内部,进而使得在刚开始有气体喷出时,喷出的气体能够作用在管道的内壁上,进而使得喷出的气体能产生反推力,由于套筒和尾喷在轴向上没有互相约束,进而在反推力的作用下,能使得尾喷上的插板能够与凹槽脱离,进而使得穿线能顺利的进行;由于凹槽具有一定的深度,进而在插板插在凹槽内部时,限制了尾喷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而在套筒套在管道外壁上时,使得主体和尾喷的轴线与管道的轴线重合,进而使得主体和管道内部不接触,进而使得管道和主体之间的摩擦阻力小,进而使得尾喷和主体更容易穿过管道,进而使得管道穿线变的更简便易行。

5.本发明中在遇到管道的曲线段时,由于主体具有一定的体积,进而使得主体与管道之间往往会有接触,若主体的外部较为粗糙,则在与管道内壁接触时的摩擦阻力较大,进而使得主体在管道内的移动受阻,进而造成主体移动的停止,进而造成管道穿线的失败;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在主体的外部设置有润滑层,在主体接触到管道内部时,通过设置的润滑层,使得主体与管道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进而在经过管道曲线段主体与管道内壁接触时,主体受到的摩擦阻力小,进而使得主体的移动受阻小,进而防止主体在管道内部停止移动,进而防止管到穿线的失败;同时由于气体产生过程中的产生热量,进而使得润滑层的稠度降低,进而使得润滑层的粘性降低,进而使得润滑层的润滑想过增加,进一步的使得主体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进一步的减小主体在移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进一步的防止主体在管道内部停止移动,进一步保证管道穿线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穿线器的爆炸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穿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主体和尾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穿线器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穿线器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尾喷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体1、气体产生部件2、尾喷3、出气孔4、隔板5、中轴6、空心轴7、转板8、一号通孔9、二号通孔10、插板11、套筒12、凹槽13、支架14、转轮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基于喷射推进的曲形管道穿线器,包括主体1、气体产生部件2和尾喷3;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气体产生部件2,所述气体产生部件2用于产生气体;所述主体1的一端设置与所述尾喷3;所述尾喷3与所述气体产生部件2连接;所述尾喷3的一端均匀间隔设置有出气孔4;所述出气孔4轴线倾斜设置。

工作时,在电缆的敷设中,为了保护电缆不受腐蚀,需要在电缆的外部设置防护管道,通常采用先铺设管道,后将电缆穿过管道,但是在敷设的过程中通常管道较长,且电缆在较长时,自身的刚性较差,进而使得管道穿线难以进行;因此,在穿线过程中,现有的技术中,通过电磁吸引的方式,牵引电缆穿过管道,进而便于电缆的穿管的进行,但是在采用电磁吸引穿线时,若管道为金属材质的,则会对电磁产生屏蔽的效果,进而使得电磁力不能穿过管道作用在管道内部的部件上,进而使得电磁吸引穿线无法进行,进而使得管道穿线难以进行;因此在本方案中,在进行管道穿线时,将主体1放置进管道内部并且在尾喷3的后部固定连接绳索,后通过内部的气体产生部件2迅速的产生大量的气体,进而使得大量的气体通过尾喷3的出气孔4向外喷出气体,由于主体1等位于管道的内部,进而使得从出气孔4喷出的气体冲击到管道的内壁上,同时由于出气孔4倾斜设置,进而在喷气的过程中,产生推动主体1向前的推力,进而使得主体1在管道内部向前,进而带动尾喷3后部的绳索在管道内运动,进而使得绳索穿过管道,后将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到电缆上,从管道的另一端的拖拽绳索,进而使得电缆穿过管道,进而完成电缆穿管的工作;由于在穿管的过程中,通过主体1内部的气体产生部件2迅速产生的大量气体,并通过气体冲击管壁产生反推力,进而带动绳索完成穿管的工作,因此不需要涉及到电磁力的使用,进而不会受到管道材质的限制,进而增加了穿线器的使用场景,进而增加了穿线器的实用性;同时由于尾喷3中喷出的气体冲击在管壁上,且尾喷3与管道都是圆柱状结构,出气口沿着尾喷3的圆柱状结构一周设置,进而使得在管道的一周范围内都有气体喷出,进而使得尾喷3在管道一周范围内都受到反推力的作用,进而减少了尾喷3与管道内壁的接触,进而减少了尾喷3和主体1在管道内部移动时的阻力,进而使得尾喷3和主体1更容易穿过管道,进而使得管道穿线变的更简便易行。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气体产生装置包括隔板5、中轴6、空心轴7和转板8;所述主体1中空设置;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隔板5;所述隔板5与所述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隔板5的中部设置有所述中轴6;所述中轴6与所述隔板5固定连接;所述中轴6中空设置,所述中轴6的外部均匀间隔设置有一号通孔9;所述中轴6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空心轴7;所述空心轴7与所述中轴6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轴7外部均匀间隔开设有二号通孔10;所述一号通孔9与所述二号通孔10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空心轴7的一端与所述尾喷3连接,所述空心轴7内部与所述尾喷3的内部连通;所述空心轴7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转板8;所述转板8与所述空心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隔板5的两侧设置有气体产生物质;所述气体产生物质混合后能产生气体;所述气体产生过程中产生热量。

工作时,在穿线之前,一号通孔9和二号通孔10在中轴的圆周方向上错位,进而使得空心轴7的内部与主体1的内部隔绝开,同时使得隔板5两侧的气体产生物质隔绝开,进而使得此时的穿线器处于稳定状态,进而方便穿线的安装;在将主体1安装好后,通过转动转板8,进而带动空心轴7转动,进而使得二号通孔10相对一号通孔9出现转动,进而使得一号通孔9和二号通孔10重合,进而使得空心轴7的内部与隔板5两侧的空间连通,进而使得隔板5两侧的气体产生物质混合,进而使得迅速的产生大量的气体,进而使得气体进入到尾喷3的内部,进而使得气体通过尾喷3上的斜孔喷出,进而使得气体冲击到管道的内壁上,进而产生推动主体1向前运动的反推力,进而使得主体1带动绳索向前运动,进而使得绳索穿过管道,进而方便后续的电缆穿线;由于通过采用混合气体产生物质进而产生大量的气体的方式,进而不需要通过外部进行动力的提供,进而使得穿线器的主体1能够完全进入到管道的内部,进而解决了管道内部空间狭小,动力不易提供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的中轴和空心轴7,进而在使用时使用者只需要转动转板8使得一号通孔9和二号通孔10重合即可,进而使得操作简便,进而使得穿线工作简便异形,同时通过中轴和空心轴7的设置,在一次使用完成后,转动转板8,使得一号通孔9和二号通孔10错位后,即可使得穿线器恢复到原状,在向隔板5的两侧冲入对应的气体产生物质后,即可实现穿线器的重复利用,进而提高了穿线器的利用率,进而降低了穿线的成本。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中轴的一端与所述尾喷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工作时,由于通过气体产生物质的混合而产生大量的气体,由于物质在混合的过程中在不同位置混合的均匀性不一定是一致的,进而使得每个位置产生的气体的量不一致,进而使得不同的出气口喷出的气体的量不一定保持一致,进而使得尾喷3和主体1在径向上的受力不能保持平衡,若尾喷3与主体1之间均为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而使得主体1和尾喷3在运动的过程中会由于径向受力不平衡而造成径向的偏转,进而使得主体1的轴线和管道的轴线不平行,进而导致主体1和尾喷3卡死在管道的内部,进而造成管道穿线的失败;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尾喷3和中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进而在尾喷3上的出气孔4在圆周方向上出气量不一致,进而导致径向上产生的推力不平衡时,使得尾喷3能够旋转,进而尾喷3圆周方向上部平衡的力转变成促使尾喷3旋转的动力,进而防止主体1和尾喷3出现径向上的偏转,进而防止出现主体1和为尾喷3的轴线与管道的轴线不平行的状况,进而防止主体1和尾喷3卡死在管道的内壁,进而保证穿线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如图1、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尾喷3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插板11,所述插板11与所述尾喷3固定连接;所述尾喷3的一端设置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内部设置有凹槽13。

工作时,由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尾喷3上的出气孔4必须要完全进入到管道内部,才能通过出气孔4喷出的气体产生推动主体1向前的推力,因此在主体1完全进入到管道内部的时候,操作者无法很好的固定住主体1,进而无法很好的转动转板8,进而导致穿线器启动困难;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套筒12,进而在进行穿线前,将尾喷3上的插板11插入到套筒12的凹槽13内部,随后将套筒12套在管道的外壁上,进而使得主体1和尾喷3完全进入到管的内部,进而使得在刚开始有气体喷出时,喷出的气体能够作用在管道的内壁上,进而使得喷出的气体能产生反推力,由于套筒12和尾喷3在轴向上没有互相约束,进而在反推力的作用下,能使得尾喷3上的插板11能够与凹槽13脱离,进而使得穿线能顺利的进行;由于凹槽13具有一定的深度,进而在插板11插在凹槽13内部时,限制了尾喷3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而在套筒12套在管道外壁上时,使得主体1和尾喷3的轴线与管道的轴线重合,进而使得主体1和管道内部不接触,进而使得管道和主体1之间的摩擦阻力小,进而使得尾喷3和主体1更容易穿过管道,进而使得管道穿线变的更简便易行。

所述主体1的外部设置有润滑层;所述润滑层的稠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工作时,在遇到管道的曲线段时,由于主体1具有一定的体积,进而使得主体1与管道之间往往会有接触,若主体1的外部较为粗糙,则在与管道内壁接触时的摩擦阻力较大,进而使得主体1在管道内的移动受阻,进而造成主体1移动的停止,进而造成管道穿线的失败;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在主体1的外部设置有润滑层,在主体1接触到管道内部时,通过设置的润滑层,使得主体1与管道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进而在经过管道曲线段主体1与管道内壁接触时,主体1受到的摩擦阻力小,进而使得主体1的移动受阻小,进而防止主体1在管道内部停止移动,进而防止管到穿线的失败;同时由于气体产生过程中的产生热量,进而使得润滑层的稠度降低,进而使得润滑层的粘性降低,进而使得润滑层的润滑想过增加,进一步的使得主体1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进一步的减小主体1在移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进一步的防止主体1在管道内部停止移动,进一步保证管道穿线的顺利进行。

所述隔板5的一侧设置有Al

工作时,通过化学反应式,Al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套筒1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架14;所述支架14一端与所述套筒12固定连接;所述之间的上部设置与所述转轮15;所述转轮15与所述支架14转动连接;所述转轮15上设置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与所述转板8固定连接。

工作时,在主体1在管道内部向前移动时,进而带动转轮15转动,并且释放绳索,通过设置的转轮15,进而使得绳索在向管道内部一定时,减少与管道内部的接触,进而减小了主体1移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进而使得主体1的移动受阻小,进而防止主体1在管道内部停止移动,进而防止管到穿线的失败;同时通过转轮15的转动,能够实现绳索的有序释放,进而防止在绳索移动过程中打结,进而防止绳索的浪费,进而降低了管道穿线的成本。

工作时,在电缆的敷设中,为了保护电缆不受腐蚀,需要在电缆的外部设置防护管道,通常采用先铺设管道,后将电缆穿过管道,但是在敷设的过程中通常管道较长,且电缆在较长时,自身的刚性较差,进而使得管道穿线难以进行;因此,在穿线过程中,现有的技术中,通过电磁吸引的方式,牵引电缆穿过管道,进而便于电缆的穿管的进行,但是在采用电磁吸引穿线时,若管道为金属材质的,则会对电磁产生屏蔽的效果,进而使得电磁力不能穿过管道作用在管道内部的部件上,进而使得电磁吸引穿线无法进行,进而使得管道穿线难以进行;因此在本方案中,在进行管道穿线时,将主体1放置进管道内部并且在尾喷3的后部固定连接绳索,后通过内部的气体产生部件2迅速的产生大量的气体,进而使得大量的气体通过尾喷3的出气孔4向外喷出气体,由于主体1等位于管道的内部,进而使得从出气孔4喷出的气体冲击到管道的内壁上,同时由于出气孔4倾斜设置,进而在喷气的过程中,产生推动主体1向前的推力,进而使得主体1在管道内部向前,进而带动尾喷3后部的绳索在管道内运动,进而使得绳索穿过管道,后将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到电缆上,从管道的另一端的拖拽绳索,进而使得电缆穿过管道,进而完成电缆穿管的工作;由于在穿管的过程中,通过主体1内部的气体产生部件2迅速产生的大量气体,并通过气体冲击管壁产生反推力,进而带动绳索完成穿管的工作,因此不需要涉及到电磁力的使用,进而不会受到管道材质的限制,进而增加了穿线器的使用场景,进而增加了穿线器的实用性;同时由于尾喷3中喷出的气体冲击在管壁上,且尾喷3与管道都是圆柱状结构,出气口沿着尾喷3的圆柱状结构一周设置,进而使得在管道的一周范围内都有气体喷出,进而使得尾喷3在管道一周范围内都受到反推力的作用,进而减少了尾喷3与管道内壁的接触,进而减少了尾喷3和主体1在管道内部移动时的阻力,进而使得尾喷3和主体1更容易穿过管道,进而使得管道穿线变的更简便易行;在穿线之前,一号通孔9和二号通孔10在中轴的圆周方向上错位,进而使得空心轴7的内部与主体1的内部隔绝开,同时使得隔板5两侧的气体产生物质隔绝开,进而使得此时的穿线器处于稳定状态,进而方便穿线的安装;在将主体1安装好后,通过转动转板8,进而带动空心轴7转动,进而使得二号通孔10相对一号通孔9出现转动,进而使得一号通孔9和二号通孔10重合,进而使得空心轴7的内部与隔板5两侧的空间连通,进而使得隔板5两侧的气体产生物质混合,进而使得迅速的产生大量的气体,进而使得气体进入到尾喷3的内部,进而使得气体通过尾喷3上的斜孔喷出,进而使得气体冲击到管道的内壁上,进而产生推动主体1向前运动的反推力,进而使得主体1带动绳索向前运动,进而使得绳索穿过管道,进而方便后续的电缆穿线;由于通过采用混合气体产生物质进而产生大量的气体的方式,进而不需要通过外部进行动力的提供,进而使得穿线器的主体1能够完全进入到管道的内部,进而解决了管道内部空间狭小,动力不易提供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的中轴和空心轴7,进而在使用时使用者只需要转动转板8使得一号通孔9和二号通孔10重合即可,进而使得操作简便,进而使得穿线工作简便异形,同时通过中轴和空心轴7的设置,在一次使用完成后,转动转板8,使得一号通孔9和二号通孔10错位后,即可使得穿线器恢复到原状,在向隔板5的两侧冲入对应的气体产生物质后,即可实现穿线器的重复利用,进而提高了穿线器的利用率,进而降低了穿线的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喷射推进的曲形管道穿线器
  • 一种地下管道穿线用助推器、推进器和推进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3789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