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输送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51:08


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目前,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方式,如球囊扩张、血管斑块旋切、支架扩张、瓣膜手术等,在手术过程中产生栓子。这些栓子是血管内的块状物,栓子顺着血流方向进入狭窄血管中会引起身体远端部分的血管堵塞,例如在瓣膜修复或更换手术中,对钙化瓣膜的操纵可导致钙化材料、组织颗粒和其它碎屑移动,钙化材料、组织颗粒和其它碎屑有可能形成块状物,从而形成栓塞。栓塞如果处于心脏、大动脉或者脑部,栓塞可引起身体任何部分的梗塞,栓塞性碎屑可迁移,通过循环系统并且造成血管闭塞、血凝块和脑血管意外以及中风,可能导致脑梗塞、心肌梗塞、肺栓塞,甚至死亡。减少这些并发风险的一个方法是在手术治疗点的下游设置栓塞保护器,捕捉手术过程中脱落的斑块、血栓等任何可能堵塞血管的栓子,保护末端狭小血管不被堵塞。同时栓子一旦被捕捉,栓塞保护器在回收鞘管离开病人的身体过程中,会有栓子脱落的风险,造成新的血管栓塞,增加了手术风险。

现有栓塞保护装置的产品可以分为抽吸类装置和滤网类装置。抽吸类装置使用扩张球囊将远端血管闭塞,手术后经抽吸导管抽出栓子和斑块,从而避免血管栓塞,但是这种方式会造成血管局部缺血,增大了手术风险;滤网类装置将滤网放置在远端血管,阻隔栓子和斑块流向末端狭小血管,然后通过回收导管回收带有栓子的滤器,此方式不需阻隔血流,应用广泛。

栓塞保护装置需在介入手术之前放置到病变位置远端,现有技术一种输送装置可以同时实现输送功能和回收功能,请参阅图1,栓塞保护器21包括导丝22及设置于导丝22上的滤网23,滤网23的两端通过显影套管24固定在导丝22上。请参阅图2,输送装置11包括输送段12、回收段13及设置于输送段12和回收段13之间的中间段14,中心段14为实心结构,即,输送段12和回收段13之间不连通。输送段12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入路导丝交换口15及输送孔16,入路导丝交换口15用于穿入入路导丝17,输送孔16用于输送时穿入栓塞保护器21的导丝22。回收段13上设置有回收孔18,回收孔18用于回收时穿入栓塞保护器21的导丝22。在使用过程中,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栓塞保护器21预先装载在输送装置11的输送段12中,使栓塞保护器21的导丝22从输送孔16穿出,通过入路导丝17将输送装置11输送到病变位置远端,撤回入路导丝17,然后释放栓塞保护器21,栓塞保护器21从输送段12远离回收段13的一端释放到目标位置,撤回输送装置11。手术完成后,将输送装置11调换到回收段13,沿栓塞保护器21的导丝22的近端从回收孔18穿入,将回收段13沿着导丝22输送至指定位置,向近端拉动导丝22以将栓子的栓塞保护器21拉入回收段13进行回收。上述输送装置11在输送和回收中,需要将导管撤回并调换端口,操作较复杂,回收过程中,滤网23进入回收段13时容易挤压分割滤网23中的栓子,造成栓子从滤网23中脱落,引起远端血管阻塞,增大手术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包括:

输送外管,及

第一输送内管,所述第一输送内管插设于所述输送外管内,并固定于所述输送外管的内壁,所述第一输送内管的远端端面伸出所述输送外管,所述第一输送内管包括第一管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近端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输送外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在回收过程中与抽吸装置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两端切换,简化了器械的操作,而且回收过程中,第一输送内管的近端连接抽吸装置,抽吸装置可以捕获从栓塞保护器中逃逸出来的栓子,从而防止从栓塞保护器逃逸的栓子流向远端血管而造成远端血管的栓塞,提高手术安全性。

另外,由于在输送过程中,入路导丝在第一输送内管内,栓塞保护器的导丝位于第二输送内管内,入路导丝与栓塞保护器的导丝不会发生缠绕在一起的现象,方便了手术的操作。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内管伸出所述输送外管的部分设置有斜孔,所述斜孔设置于靠近所述输送外管中心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斜孔的孔径不大于0.5mm,所述斜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输送内管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60°。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内管的远端为封闭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内管伸出所述输送外管的长度为2mm~10m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输送内管,所述第二输送内管与所述第一输送内管并排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内管插设于所述输送外管内,并固定于所述输送外管的内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内管的远端端面位于所述输送外管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内管的远端端面与所述输送外管的远端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为10mm~20m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内管为多根,多根所述第一输送内管均固定于所述输送外管的内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内管由外至内包括第一外层及第一内层,所述第一内层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层的内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栓塞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输送装置在输送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输送装置在回收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输送装置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输送装置的输送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输送外管的中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的输送装置的第一输送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所示的输送装置的第二输送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5所示的输送装置在输送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5所示的输送装置在回收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在输送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的输送装置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将使用时距离操作者近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距离操作者远的一端称为“远端”,并依据此原理定义输送装置任一部件的“近端”和“远端”。“轴向”一般是指输送装置输送时的长度方向,“径向”一般是指输送装置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并依据此原理定义输送装置的任一部件的“轴向”和“径向”。

本申请提供一种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可同时用于输送和回收栓塞保护器。本申请的栓塞保护器为现有技术,结构可参照图1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当然,栓塞保护器也可以不限于图1所示的结构,任何符合条件的栓塞保护器均包括在此范围内。

请参阅图5及图6,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100包括输送外管110、第一输送内管120及第二输送内管130,第一输送内管120及第二输送内管130并排排列,且均插设于输送外管110内,并均固定于输送外管110的内壁。请一并参阅图10,输送外管110用于支撑栓塞保护器21,能够提供较大的支撑性能和较好的输送性能。第一输送内管120的内径小于第二输送内管130的内径,第一输送内管120用于牵引入路导丝17,第二输送内管130用于输送和回收栓塞保护器21。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输送内管130也可以省去,输送外管110的内腔除去第一输送内管120的空间用于输送和回收栓塞保护器21。

请参阅图6,输送外管110、第一输送内管120及第二输送内管130的截面均为圆形,第一输送内管120的外径与第二输送内管130的外径之和与输送外管110的内径。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内管120与第二输送内管130的截面也可以为椭圆等,输送外管110的内壁可以构成第一输送内管120的一部分,即输送外管110的一部分与第一输送内管120共同构成椭圆形截面,同理,输送外管110的内壁也可以构成第二输送内管130的一部分,即输送外管110的一部分与第二输送内管130共同构成椭圆形截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内管120与第二输送内管130并排贴合,输送外管110包裹在第一输送内管120与第二输送内管130的外侧,并通过热熔或粘结等工艺固定。

输送外管110的外径为4F-7F(French)。请一并参阅图7,输送外管110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层111、中间层112及内层113。外层111的材质为Pebax(聚醚嵌段聚酰胺)、PA(聚酰胺)、PC(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在一实施例中,外层111远离中间层112的表面还设置有亲水涂层,以减小输送装置100的推送摩擦力。中间层112为刚性层,主要为编织网状结构。中间层112的材质为不锈钢304V、不锈钢316L、镍钛合金等金属材料,以保证输送外管110的支撑性能。请一并参阅图8,中间层112采用编织丝编织形成编织网结构,在一实施例中,编织丝的数量为10、16、18或32根,编织丝的丝径为0.0005inch(0.0127mm)~0.004inch(0.1016mm)。在一实施例中,中间层112靠近远端位置的编织网的编织密度小于靠近近端位置的编织网的编织密度,以使得输送外管110的远端具有较好的柔顺性,近端具有较好的推送性能。内层113的材质为PTFE(聚四氟乙烯)、FEP(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可以减小栓塞保护器21与输送外管110管壁的摩擦力。

请继续参阅图7,输送外管110的远端还设置有显影环115,显影环115设置于输送外管110的远端端面,显影环115用于显示输送过程及回收过程栓塞保护器21与输送外管110远端端面的相对位置,在输送过程中,当栓塞保护器21的滤网23的近端显影钢套24超过显影环115时,表明栓塞保护器21已离开输送外管110进入血管中,在回收过程中,当栓塞保护器21的滤网23的远端显影钢套24比显影环115更靠近近端时,表明栓塞保护器21已经回收到输送外管110中。在一实施例中,显影环115由可显影的金属材料制成,其材质可以是金属丝所用的材质可以是铂、钨、金、银、钽、镍钛合金、钴铬合金、铂钨合金、铂铱合金等。

第一输送内管120的内径为0.014inch(0.3556mm)~0.018inch(0.4572mm),第一输送内管120用于输送入路导丝17。请一并参阅图9,第一输送内管120包括第一管体121及设置于第一管体121近端的第一连接件122,第一连接件122用于在回收时连接抽吸装置31,在回收过程中,抽吸装置31可以捕获从栓塞保护器21中逃逸出来的栓子,从而防止从栓塞保护器21逃逸的栓子流向远端血管而造成远端血管的栓塞,提高手术安全性。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22为鲁尔接头。

请继续参阅图4,第一输送内管120的远端端面伸出输送外管11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内管120伸出输送外管110的长度为2mm~10mm,有利于抽吸装置31将回收过程中从栓塞保护器21内逃逸的栓子捕获,防止从栓塞保护器21逃逸的栓子流向远端血管,减少栓子阻塞血管的风险。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内管120伸出输送外管110的部分设置有斜孔123,斜孔123设置于第一输送内管120靠近第二输送内管130的一侧,以方便抽吸装置31对逃逸的栓子的捕获。在一实施例中,斜孔123的孔径不大于0.5mm,以防止抽吸装置31抽出的血液过多。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第一输送内管120的远端端口为封闭结构,入路导丝17从斜孔123进入第一输送内管120,可以使得抽吸装置31抽出的血液较少的同时捕获较多的血栓。在一实施例中,斜孔123的中心线与第一输送内管120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60°,有助于抽吸装置31对逃逸的栓子的捕获。在一实施例中,斜孔123的数量为1~3个,斜孔123靠近输送外管110的远端端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管体121由外至内包括第一外层124及第一内层125,第一内层125同轴设置于第一外层124内。第一外层124的材质为Pebax(聚醚嵌段聚酰胺)、PA(聚酰胺)、PC(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第一内层125的材质为PTFE(聚四氟乙烯)、FEP(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内管120的远端还设置有第一显影标记126,第一显影标记126用于指示输送装置100的最远端在血管内的位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显影标记126由可显影的金属材料制成,其材质可以是金属丝所用的材质可以是铂、钨、金、银、钽、镍钛合金、钴铬合金、铂钨合金、铂铱合金等。

请继续参阅图4,第二输送内管130的远端端面位于输送外管110的内部,即输送外管110的远端位置的内部只有第一输送内管120,输送外管110内未设置第二输送内管130的位置用于在回收过程中收容栓塞保护器21的滤网23,即,回收过程中,将栓塞保护器21的滤网拉入输送外管110的远端而无需进入第二输送内管130,也就是说,在回收过程中,栓塞保护器21的滤网23可以保持在输送外管110内而无需进一步收入第二输送内管130内,由于输送外管110的远端的内部空间大于第二输送内管130的内部空间,可以减小回收过程中由于内部空间小而挤碎栓塞保护器21的滤网23内的栓子进而造成栓子从滤网24中脱落,从而降低远端血管阻塞的风险,同时由于回收过程中导丝22在第二输送内管130内移动,第二输送内管130的内径可以与导丝22的丝径接近,从而可以避免在回收过程中输送装置100会偏向一侧而导致支架移位,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输送内管130的远端端面与输送外管110的远端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为10mm~20mm,可以使得栓塞保护器21的滤网23完全收纳在输送外管110内,以避免第二输送内管130挤压滤网23。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输送内管130的内径为0.02inch(0.508mm)~0.04inch(1.016mm)。请一并参阅图10,第二输送内管130由外之内包括第二外层131和第二内层132,第二内层132同轴设置于第二外层131内。第二外层131的材质为Pebax(聚醚嵌段聚酰胺)、PA(聚酰胺)、PC(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第二外层132的材质为PTFE(聚四氟乙烯)、FEP(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等高分子材料。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输送内管130还包括设置于近端的第二连接件133,第二连接件133为鲁尔接头,可以方便第二输送内管130连接注射器或其他装置。

请参阅图11及图12,在使用时,首先将栓塞保护器21收入输送装置100,导丝22从第二输送内管120内穿出,然后将第一输送内管110穿过入路导丝17,在入路导丝17的引导下将输送装置100的远端送入至目标位置,然后将收入输送装置100内的栓塞保护器21释放到目标位置。当手术完成后,需要将载有栓子的栓塞保护器21回收并撤出体外。在回收过程中,将栓塞保护器21的导丝22穿过第二输送内管130,使第二输送内管130沿着导丝22到达合适的位置,并在第一输送内管110的第一连接件122连接抽吸装置31,拉动栓塞保护器21的导丝22以将栓塞保护器21的滤网23拉进输送外管110内,同时启动抽吸装置31,抽吸装置31可以捕获回收时从滤网23中逃逸的栓子,最后将输送装置100连同栓塞保护器21一同撤出体外。

上述输送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两端切换,简化了器械的操作,而且回收过程中,导丝22可以在第二输送内管130内移动,第二输送内管130的内径可以与导丝22的丝径接近,从而可以避免在回收过程中输送装置100会偏向一侧而导致支架移位,同时带有栓子的滤网24能够回收到输送外管110内,由于输送外管110的空间较大,可以避免挤碎栓塞保护器21的滤网23内的栓子。此外,在回收过程中,还有通过在第一输送内管120连通抽吸装置31,利用抽吸装置31将逃逸的栓子捕获,防止栓子进入远端血管而造成远端血管堵塞,提高手术成功率。

另外,由于在输送过程中,入路导丝17在第一输送内管120内,栓塞保护器21的导丝22位于第二输送内管130内,入路导丝17与栓塞保护器21的导丝不会发生缠绕在一起的现象,方便了手术的操作。

请参阅图14及图15,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输送装置200与第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100的结构大体相同,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输送内管220为多根,多根第一输送内管220围绕第二输送内管230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内管220的数量为2~8个。

请一并参阅图15,多根第一输送内管220均匀分布于第二输送内管230的外周,输送外管210包裹在多根第一输送内管220的外周,并通过热熔或粘结工艺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输送内管220伸出输送外管210的部分均设置有斜孔223,斜孔223设置于朝向第二输送内管230的一侧,在回收过程中,每一第一输送内管220连接一抽吸装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内管220伸出输送外管210的长度不完全相等。在一实施例中,各第一输送内管220上的斜孔223错开设置,即斜孔223离输送外管210的远端端面的轴向距离不完全相等,有利于抽吸装置将散落在各个位置的栓子捕获。

在一实施例中,各第一输送内管220的远端均为封闭结构,第一输送内管220通过斜孔223与输送外管220的血流连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附接于药物输送装置的补充装置、药物输送装置的数字套筒和药物输送装置
  • 附接于药物输送装置的补充装置、药物输送装置的数字套筒和药物输送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8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