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显示基板、柔性线路板和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产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柔性线路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折叠手机为节约整机空间,Panel(面板)舌头区域与传统的矩形设计不同,采用异型设计,然而采用异型设计,在进行PAD Bending(焊盘绑定)工艺时,因COF(覆晶薄膜)对Panel的拉力作用范围仅限于COF宽度区域,就会导致在panel边缘形成褶皱,最终导致亮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柔性线路板和显示装置,解决覆晶薄膜对面板的拉力作用范围仅限于覆晶薄膜的宽度区域,导致在面板边缘形成褶皱,最终导致亮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的非显示区,沿第一方向,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区域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延伸出一凸出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所述凸出部包括第一子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域的相对的两侧的第二子区域和第三子区域;

所述第一子区域上设置有用于与覆晶薄膜绑定连接的第一绑定区,所述第二子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区域均为部分凹陷呈异形设置;

所述第一子区域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柔性线路板连接的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区的相对的两侧。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绑定区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域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绑定区的两侧。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区域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绑定区的相对的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区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中部。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的1/3,所述第二连接区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的1/3。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均为一连续的区域。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子连接区,所述第二连接区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子连接区。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绑定区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区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绑定区的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包括用于与覆晶薄膜绑定连接的第二绑定区,以及用于与上述的显示基板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区连接的第三连接区,用于与上述的显示基板上的所述第二连接区连接的第四连接区,所述第三连接区和所述第四连接区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区的相对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区和所述第四连接区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绑定区的相对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区和所述第四连接区均为连续的区域。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三连接区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子连接区,所述第四连接区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四子连接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覆晶薄膜和上述柔性线路板,所述覆晶薄膜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一绑定区绑定连接的第一绑定部,所述第二端设置用于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绑定连接的第二绑定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的设置,与柔性线路板连接,从而在不增加覆晶薄膜的宽度的基础上,增大面板的受力范围,避免褶皱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柔性线路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显示基板;2覆晶薄膜;3柔性线路板;10褶皱区域;11凸出部;101第一子区域;12第二子区域;13第三子区域;111第一绑定区;31第二绑定区;32第三连接区;33第四连接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Panel(面板)舌头区域与传统的矩形设计不同,采用异型设计,然而采用异型设计,在进行PAD Bending(焊盘绑定)工艺时,因COF(覆晶薄膜)对Panel的拉力作用范围仅限于COF宽度区域,就会导致在panel边缘形成褶皱(参考图1中的褶皱区域10),最终导致亮线。

参考图2和图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1,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的非显示区,沿第一方向(参考图2中的X方向),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区域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延伸出一凸出部11,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参考图2中的Y方向)上,所述凸出部11包括第一子区域101和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域101的相对的两侧的第二子区域102和第三子区域103;

所述第一子区域101上设置有用于与覆晶薄膜2绑定连接的第一绑定区111,所述第二子区域102和所述第三子区域103均为部分凹陷呈异形设置;

所述第一子区域101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柔性线路板3连接的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区111的相对的两侧。

显示基板1通过覆晶薄膜2与柔性线路板3连接,所述第一绑定区111用于与覆晶薄膜2绑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的设置均与柔性线路板3连接,也就是说,在不增加所述覆晶薄膜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的前提下,通过增设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以与所述柔性线路板3连接,从而增大了所述凸出部11的受力面积,避免了褶皱的发生。

示例性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绑定区111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域101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绑定区111的两侧。

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绑定区111的两侧,使得所述凸出部11受力均匀,有效的避免褶皱的产生。

示例性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区域101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绑定区111的相对的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区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中部。

示例性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的1/3,所述第二连接区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的1/3。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区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中部,是为了有效的避免褶皱的产生,而所述第一连接区的长度所占所述第一部分的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述第二连接区的长度所占所述第二部分的比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区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区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即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一绑定区11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区和所述第一绑定区111之间具有间隙,避免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的设置影响所述覆晶薄膜2与显示基板1的绑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以下介绍本实施例中的几种结构形式。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均为一连续的区域。连续区域的设置简化制作工艺。

示例性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子连接区,所述第二连接区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子连接区。

示例性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绑定区111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区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绑定区111的长度。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避免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的设置对其他器件的设置产生干涉。

参考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3,包括用于与覆晶薄膜2绑定连接的第二绑定区31,以及用于与上述的显示基板1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区连接的第三连接区32,用于与上述的显示基板1上的所述第二连接区连接的第四连接区33,所述第三连接区32和所述第四连接区33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区31的相对的两侧。

显示基板1通过覆晶薄膜2与柔性线路板3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区32域所述显示基板1的所述第一连接区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区33与所述显示基板1的所述第二连接区连接,在不增加所述覆晶薄膜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的前提下,通过上述连接方式,以使得所述显示基板1与所述柔性线路板3连接,从而增大了所述凸出部11的受力面积,避免了褶皱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第三连接区32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第四连接区33的连接,是虚拟连接,例如仅仅是通过粘结层粘结在一起,并没有任何信号传递等实际功能作用。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连接区32和所述第四连接区33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绑定区31的相对的两侧。

所述第三连接区32和所述第四连接区33对称设置,使得所述显示基板1受力均匀,有效的避免褶皱的产生。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连接区32和所述第四连接区33均为连续的区域。

示例性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三连接区32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子连接区,所述第四连接区33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四子连接区。

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三子连接区和间隔设置的所述第四子连接区,可以降低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1,覆晶薄膜2和上述柔性线路板3,所述覆晶薄膜2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一绑定区111绑定连接的第一绑定部,所述第二端设置用于与所述柔性线路板3绑定连接的第二绑定部。

所述显示基板1的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柔性线路板3的所述第三连接区32对应连接,所述显示基板1的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柔性线路板3的所述第四连接区33对应连接,增大了所述凸出部11的受力面积,减少褶皱的产生,甚至可以消除褶皱。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均为连续的区域,所述第三连接区32和所述第四连接区33均为连续的区域,且所述第三连接区32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连接区的形状相符,所述第四连接区33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连接区的形状相符。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连接区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子连接区,所述第三连接区32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子连接区,多个所述第三子连接区与多个所述第一子连接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区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子连接区,所述第四连接区33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四子连接区,多个所述第四子连接区与多个所述第二子连接区一一对应设置。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连接区为具有第一图案的图案化结构,所述第三连接区32为与所述第一图案相对应的图案化结构,例如所述第一图案为镂空图案所述第二连接区为具有第二图案的图案化结构,所述第四连接区33为与所述第二图案相对应的图案化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相同,以使得所述显示基板1受力均匀(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出部11整体为实体,图案化结构的设置仅是在其表面设置的图案,并没有镂空设置)。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和背板。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47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