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离并网储能逆变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一种离并网储能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并网储能逆变器。

背景技术

储能逆变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储存在蓄电池内,当发生断电的情况后,逆变器再将蓄电池内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供用户使用,能够为用户提供电网电能与蓄电池电能之间的双向转换,能够突破光伏逆变器只能在白天使用的局限性。

在电网系统故障的情况下,储能逆变器能够将储存的直流电直接转换为交流电供电网系统使用,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能够大大降低用电成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当处于用电高峰期时,储能逆变器会将太阳能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入电网供广大用户使用,而处于用电低谷期时,储能逆变器又会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储存起来,能够实现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双向转换,而且能够为断电时的用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储能逆变器还具有能够为电网提供更加稳定、谐波含量较少的纯净电流,这不仅符合当今社会节能减排的趋势和要求,更加提升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品质。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储能逆变器,申请号为CN202110893594.3公开了一种离并网储能逆变器,包括逆变器的柜体,柜体的两侧开口,柜体的两侧设置有通闭柜体开口的盖板,盖板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盖板与柜体活动连接,柜体内设有当柜体温度大于阈值温度时推动盖板打开柜体的推动组件。柜体内的电路元器件在发热时,温度大于阈值温度时,推动组件推动盖板打开,以增大柜体内部的散热通道,加快柜体的散热速度,以使得柜体内部不易出现过热导致内部元器件损坏的问题。散热孔可供柜体日常散热。在柜体内散热完毕之后,重新盖上盖板,以使得人们不会轻易触碰到柜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也使得柜体内不易积灰。但是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专利仅仅依靠具有形变功能的受热膨胀气球推开盖板,使逆变器两侧张开;首先能实现如此张力的受热膨胀气球是否具有足够的推力推开盖板存疑,因除了需要具有推动盖板的动力之外,还需要计算扭簧的扭矩,且具有形变性质的材料在长时间使用过后必定会产生大幅损耗,导致后期功能性降低甚至丧失;此外将逆变器两侧的盖板打开并不能加快空气流通,只是扩大散热面积,散热降温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离并网储能逆变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离并网储能逆变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离并网储能逆变器,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部安装有逆变器组件,所述柜体的顶端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柜体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支架,所述柜体的后侧面板嵌装有进风网,所述进风网的顶部设置有接线口,所述接线口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接线板,所述接线板的表面开有多个透风孔,所述柜体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且散热风扇位于防护框的底部,所述散热风扇的机壳外周表面套接有导热铜套,所述导热铜套的表面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贯穿延伸至柜体的底部,并连接有水冷接头,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安装有第一导风管,所述第一导风管靠近出风口处顶端接通有分支管,且分支管的另一端贯穿至防护框内,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导风管,所述柜体的两侧表面前端均开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外部设置有导风罩,所述柜体的两侧表面均安装有多个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的一端位于导风罩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为扁平状,所述柜体的内部安装有测温传感器,所述测温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框位于柜体外部的表面两侧均安装有挂接耳,所述防护框的外部设置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表面开有多个槽口,所述挤压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弹性片,且弹性片位于槽口的两侧,所述挤压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板,且导向板位于防护框的两侧,所述导向板的外表面均安装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挂接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杆的弹性拉力大于弹性片的弹性拉力,所述弹性片为波浪形状,且末端设置有橡胶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热铜套的两端均连接有金属网,且金属网分别位于散热风扇的进出风口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挤压板内侧的弹性片以及外部的弹簧杆可对电线接头处进行挤压,避免了接头与逆变器松脱而影响工作,同时在逆变器工作的过程中,由散热风扇对接线板处的电线接头和内部的逆变器组件进行降温,有效避免逆变器温度过热而发生线路短路,且在对逆变器内部进行降温之后,吹出的风经过导向吹向外部的散热鳍片,进一步提升降温效果达到强制散热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柜体内部结构侧向视图;

图3是图2中防护框和导热铜套内部结构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柜体后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接线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柜体侧面出风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挤压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控制面板;3、安装支架;4、进风网;5、接线口;6、防护框;7、接线板;8、透风孔;9、散热风扇;10、导热铜套;11、循环管道;12、水冷接头;13、第一导风管;14、分支管;15、第二导风管;16、出风口;17、导风罩;18、散热鳍片;19、测温传感器;20、挂接耳;21、挤压板;22、槽口;23、弹性片;24、导向板;25、弹簧杆;26、挂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并网储能逆变器,包括柜体1,柜体1的内部安装有逆变器组件,柜体1的顶端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2,柜体1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支架3,柜体1的后侧面板嵌装有进风网4,进风网4的顶部设置有接线口5,接线口5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防护框6,防护框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接线板7,接线板7的表面开有多个透风孔8,柜体1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9,且散热风扇9位于防护框6的底部,散热风扇9的机壳外周表面套接有导热铜套10,导热铜套10的表面设置有循环管道11,循环管道11贯穿延伸至柜体1的底部,并连接有水冷接头12,散热风扇9的出风口安装有第一导风管13,第一导风管13靠近出风口处顶端接通有分支管14,且分支管14的另一端贯穿至防护框6内,第一导风管1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导风管15,柜体1的两侧表面前端均开有出风口16,出风口16的外部设置有导风罩17,柜体1的两侧表面均安装有多个散热鳍片18,且散热鳍片18的一端位于导风罩17内部。

进一步的,第一导风管13的出风口为扁平状,柜体1的内部安装有测温传感器19,测温传感器19与控制面板2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防护框6位于柜体1外部的表面两侧均安装有挂接耳20,防护框6的外部设置挤压板21,挤压板21的表面开有多个槽口22,挤压板2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弹性片23,且弹性片23位于槽口22的两侧,挤压板2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板24,且导向板24位于防护框6的两侧,导向板24的外表面均安装有弹簧杆25,弹簧杆25的另一端安装有挂接头26。

进一步的,弹簧杆25的弹性拉力大于弹性片23的弹性拉力,弹性片23为波浪形状,且末端设置有橡胶条。

进一步的,导热铜套10的两端均连接有金属网,且金属网分别位于散热风扇9的进出风口两端。

具体的,安装时,首先在安装位置上安装有循环水冷组件,之后将安装支架3架设在循环水冷组件外部固定,将循环水冷组件与水冷接头12相连接,之后将需要与逆变器连接的电线卡入挤压板21的槽口22内,并将电线夹在弹性片23内部,之后将电线的插头与逆变器的接线板7上的插孔相连接,将挤压板21向防护框6的一侧推动,使电线的插头部分抵靠在弹性片23末端的橡胶条上,再继续推动挤压板21压缩弹性片23,导向板24位于防护框6的两侧之后,将弹簧杆25上的挂接头26与防护框6外侧的挂接耳20相挂接,从而实现对电线的稳定,避免接头处出现松动而出现故障;在使用时,散热风扇9从进风网4处吸入空气,并吹向第一导风管13,由于第一导风管13的风口处逐渐缩小,从而使风压增大,小部分风顺着分支管14进入至防护框6内,从而对电线接头部分进行散热,接线板7表面的透风孔8可进一步加快接头区域的风流动,可有效抑制接头区域产生高温,同时剩余的风从第一导风管13进入至第二导风管15,第二导风管15对柜体内部进行吹风,且在此过程中,测温传感器19若监测到柜体1内部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则启动外部的循环水冷组件,冷却水通过循环管道11进一步对散热风扇9进行降温,可辅助散热风扇9的电机进行降温,同时因热传递原因,使得吹出的风温度降低,最后风从柜体1的吹风口16排出,经过导风罩17将风吹向散热鳍片18处,使散热鳍片18区域的风流速度增快,提升降温效率。

本发明通过挤压板内侧的弹性片以及外部的弹簧杆可对电线接头处进行挤压,避免了接头与逆变器松脱而影响工作,同时在逆变器工作的过程中,由散热风扇对接线板处的电线接头和内部的逆变器组件进行降温,有效避免逆变器温度过热而发生线路短路,且在对逆变器内部进行降温之后,吹出的风经过导向吹向外部的散热鳍片,进一步提升降温效果达到强制散热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33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