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屏体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屏体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屏体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能够折叠和弯曲的柔性屏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使用体验感,因此,柔性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滑卷屏技术中,通常是将柔性屏卷设在转轴组件上,通过拉伸和收卷来改变柔性屏的显示面积。但是,在柔性屏的拉伸过程中,柔性屏上容易出现鼓包,导致其平整度较差,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柔性屏的拉伸过程中,柔性屏上容易出现鼓包,导致其平整度较差,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屏体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体支撑结构,用于显示装置,屏体支撑结构包括:框体;滑卷轴,绕一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框体;及支撑组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框体上,第一方向垂直于滑卷轴的轴向,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层和连接于支撑层的多个支撑单体,各支撑单体分别设于支撑层面向滑卷轴的一侧,且各支撑单体均包括与滑卷轴的圆周面相匹配的第一圆弧面,在支撑层相对框体移动的过程中,至少部分支撑单体相对框体转动至其第一圆弧面与滑卷轴的圆周面贴合。

上述的屏体支撑结构,通过在支撑组件的支撑层面向滑卷轴的一侧设置支撑单体,并在支撑单体上设置与滑卷轴的圆周面相匹配的第一圆弧面,如此,在支撑层相对框体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过程中,至少部分支撑单体的第一圆弧面与滑卷轴的圆周面贴合,使得支撑组件上与滑卷轴配合的部分能够保持张紧状态,不至于出现由于变形累积和结构堆积导致的鼓包现象,提高了支撑组件的平整度,因此使得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层包括卷绕部和分别连接于卷绕部两侧的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滑卷轴的轴向;在卷绕部上,支撑单体的第一圆弧面与滑卷轴的圆周面贴合。如此设置,卷绕部上的支撑单体能够对卷绕部形成较佳的支撑,使得卷绕部保持张紧状态而避免出现变形累积和结构堆积导致的鼓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支撑单体还包括连接于支撑层的第一支撑面、设于第一支撑面和第一圆弧面之间且连接于第一支撑面的第一过渡面、设于第一支撑面和第一圆弧面之间且连接于第一圆弧面的第二过渡面。这样的设计使得支撑单体的第一支撑面能够对支撑层进行支撑,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在第一支撑面和第一圆弧面之间起到良好的过渡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渡面与第二过渡面呈角度设置,且在卷绕部上,相邻两个支撑单体的两个第二过渡面相互贴合。通过设置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之间的相对角度,使得卷绕部上相邻两个支撑单体之间能够借助于两个第二过渡面实现相互贴合,提高了支撑组件的结构稳定程度,有利于保持支撑组件的平整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滑卷轴的轴向的截面内,滑卷轴的圆周面的周长C与第一圆弧面的弧长L满足:C=nL,其中,n为任意正整数。如此,使得滑卷轴的圆周面能够被支撑单体的第一圆弧面所等分,便于支撑单体的结构设置,支撑单体与滑卷轴之间的配合连接更紧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框体上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支撑组件上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滑块收容于滑槽中,以使支撑组件能够相对框体沿第一方向移动。如此设计,在支撑组件能够相对框体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同时,使得支撑组件与框体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提高了屏体支撑结构整体的结构稳固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框体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第一框体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第二框体;滑卷轴连接于第一框体或第二框体,滑槽设于第一框体或第二框体上。通过设置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其中,第一框体可以作为移动端,第二框体可以作为固定端,便于屏体支撑结构中各零部件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块的数量为多个,各滑块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支撑单体上,且滑块沿滑卷轴的轴向凸伸至支撑层之外。通过将多个滑块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支撑单体上,使得各支撑单体能够随滑块在滑槽中移动,各支撑单体能够随各滑块的位置变化对支撑层进行适应性地支撑,进一步提升了支撑层的平整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滑块均包括面向支撑层设置的第二支撑面和面向滑卷轴设置的第二圆弧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二圆弧面分别连接于滑槽的内壁。通过在滑块上设置面向支撑层的第二支撑面和面向滑卷轴的第二圆弧面,当滑块滑动至与滑卷轴对应位置处时,能够借助于第二圆弧面适应性地改变自身角度以适应其位置变化,也有利于支撑单体的第一圆弧面与滑卷轴的圆周面紧密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支撑单体还包括连接于支撑层的第一支撑面,各第二支撑面分别与各第一支撑面平齐。如此设置,使得支撑单体的第一支撑面与滑块的第二支撑面共面,提高了支撑单体与滑块配合处的平整程度,也便于支撑单体与滑块的加工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的屏体支撑结构;及柔性屏,柔性屏连接于支撑层背离滑卷轴的一侧,以使柔性屏能够随支撑层相对框体移动,并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切换。

上述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支撑组件的支撑层面向滑卷轴的一侧设置支撑单体,并在支撑单体上设置与滑卷轴的圆周面相匹配的第一圆弧面,如此,在支撑层相对框体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过程中,至少部分支撑单体的第一圆弧面与滑卷轴的圆周面贴合,使得支撑组件上与滑卷轴配合的部分能够保持张紧状态,不至于出现由于变形累积和结构堆积导致的鼓包现象,提高了支撑组件的平整度,因此,被支撑层所支撑的柔性屏也具有良好的平整度,使其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中支撑组件与滑卷轴在一种状态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中支撑组件与滑卷轴在另一种状态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中支撑单体与滑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中支撑组件与框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中滑块与滑槽的配合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屏体支撑结构;

100:框体,110:第一框体,111:第一压框,112:第一中框,113:盖板,120:第二框体,121:第二压框,122:第二中框,130:滑槽;

200:滑卷轴;

300:支撑组件,310:支撑层,311:卷绕部,312:第一平直部,313:第二平直部,320:支撑单体,321:第一圆弧面,322:第一支撑面,323:第一过渡面,324:第二过渡面,330:滑块,331:第二支撑面,332:第二圆弧面;

20:柔性屏;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相关技术中,可滑卷的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和转轴组件,该柔性屏卷设在转轴组件上,通过拉伸和收卷能够改变柔性屏的显示面积,使得该显示装置能够在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例如,柔性屏具有固定侧和滑移侧,在转轴组件的带动下,柔性屏的滑移侧与固定侧产生相对运动,对柔性屏进行拉伸,使其逐渐展开,直至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但是,在柔性屏的拉伸过程中,柔性屏上容易出现鼓包,导致其平整度较差,影响显示效果。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对柔性屏上出现鼓包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时发现:当显示装置处于收起状态时,由于柔性屏卷设在转轴组件上,柔性屏整体呈弯折状态,柔性屏中在滑移侧的靠近转轴组件的位置处会出现层叠结构材料堆积的现象。随后在对柔性屏进行拉伸的过程中,滑移侧的屏体缩短,固定侧的屏体伸长,柔性屏中的层叠结构受力不断变化,由于弯曲应力的存在导致柔性屏拱起从而出现鼓包。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10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10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10中支撑组件300与滑卷轴200在一种状态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10中支撑组件300与滑卷轴200在另一种状态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体支撑结构10,该屏体支撑结构10可用于显示装置,具体地,屏体支撑结构10包括框体100、滑卷轴200及支撑组件300。其中,滑卷轴200绕一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框体100,支撑组件300沿第一方向x可移动地设置于框体100上,第一方向x垂直于滑卷轴200的轴向,支撑组件300包括支撑层310和连接于支撑层310的多个支撑单体320,各支撑单体320分别设于支撑层310面向滑卷轴200的一侧,且各支撑单体320均包括与滑卷轴200的圆周面相匹配的第一圆弧面321,在支撑层310相对框体100移动的过程中,至少部分支撑单体320相对框体100转动至其第一圆弧面321与滑卷轴200的圆周面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屏体支撑结构10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显示装置中,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s)显示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装置等。

框体100用于固定、容纳屏体支撑结构10中的不同部件,其具体形状、结构不限。滑卷轴200用于供显示装置中的柔性屏卷绕,滑卷轴200绕一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框体100,当滑卷轴200绕该轴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柔性屏被收卷,其显示面积减小,当滑卷轴200绕该轴线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柔性屏被展开,其显示面积增大。柔性屏被收卷或展开时,滑卷轴200的具体转动方向可以根据使用需求人为进行设置,此处不作限定。

支撑组件300用于设置在柔性屏的下方以对其进行支撑,支撑组件300沿第一方向x可移动地设置于框体100上。如图1至图2所示,当支撑组件300相对框体100沿第一方向x或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移动时,可以带动柔性屏绕滑卷轴200转动以进行收卷或展开,第一方向x为垂直于滑卷轴200的轴向的任意方向,示例性地,在图1和图2中,第一方向x为图中的左右方向,滑卷轴200的轴向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支撑组件300可以直接与框体100滑动连接,也可以借助于连接件与框体100间接滑动连接。

请参阅图3至图5,具体地,支撑组件300包括支撑层310和连接于支撑层310的多个支撑单体320。其中,支撑层310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复合结构,且支撑层310具有一定的可弯曲性以使其能够与柔性屏一同被卷绕在滑卷轴200上,支撑层310的表面形状和大小可以与柔性屏适配以对柔性屏进行更好地支撑。支撑层310面向滑卷轴200的一侧设有多个支撑单体320,支撑单体320的数量、形状、具体结构不限,各支撑单体320上均设有与滑卷轴200的圆周面相匹配的第一圆弧面321,在支撑层310相对框体100沿第一方向x的移动过程中,支撑层310上与滑卷轴200对应位置处的支撑单体320与滑卷轴200相接触,且至少部分支撑单体320的第一圆弧面321与滑卷轴200的圆周面贴合,如此,使得支撑层310的卷绕部311分能够始终被支撑单体320所支撑而保持张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圆弧面321与滑卷轴200的圆周面相匹配是指第一圆弧面321所在圆的半径等于滑卷轴200的圆周面所在圆的半径,如此,第一圆弧面321能够与滑卷轴200的圆周面紧密贴合,而第一圆弧面321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不限。

本申请实施例的屏体支撑结构10通过在支撑组件300的支撑层310面向滑卷轴200的一侧设置支撑单体320,并在支撑单体320上设置与滑卷轴200的圆周面相匹配的第一圆弧面321,如此,在支撑层310相对框体100沿第一方向x的移动过程中,至少部分支撑单体320的第一圆弧面321与滑卷轴200的圆周面贴合,使得支撑组件300上与滑卷轴200配合的部分能够保持张紧状态,不至于出现由于变形累积和结构堆积导致的鼓包现象,提高了支撑组件300的平整度,因此使得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层310包括卷绕部311和分别连接于卷绕部311两侧的第一平直部312和第二平直部313,第一平直部312和第二平直部313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设置,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且垂直于滑卷轴200的轴向;在卷绕部311上,支撑单体320的第一圆弧面321与滑卷轴200的圆周面贴合。

卷绕部311是指支撑层310上卷绕于滑卷轴200上呈弯曲状态的部分,第一平直部312和第二平直部313是指支撑层310上没有卷绕于滑卷轴200上而呈平直状态的部分,第一平直部312和第二平直部313位于卷绕部311的两侧且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第二方向y为与滑卷轴200的轴向和第一方向x两两垂直的方向,示例性地,在图4和图5中,第一方向x为图中的左右方向,第二方向y为图中的上下方向,滑卷轴200的轴向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卷绕部311、第一平直部312和第二平直部313是根据其所对应的不同位置或根据其所起到的不同作用来进行划分的,它们各自的区域大小不限,它们在支撑层310上所处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支撑层310的移动,它们各自的界线都在实时发生变化。如此设置,卷绕部311上的支撑单体320能够对卷绕部311形成较佳的支撑,使得卷绕部311保持张紧状态而避免出现变形累积和结构堆积导致的鼓包。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10中支撑单体320与滑块330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支撑单体320的形状、具体结构不限,示例性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各支撑单体320还包括连接于支撑层310的第一支撑面322、设于第一支撑面322和第一圆弧面321之间且连接于第一支撑面322的第一过渡面323、设于第一支撑面322和第一圆弧面321之间且连接于第一圆弧面321的第二过渡面324。

即在支撑单体320中,其借助于第一支撑面322与支撑层310连接,第一支撑面322可以是平面,借助于第一圆弧面321与滑卷轴200连接,借助于第一过渡面323和第二过渡面324连接第一支撑面322与第一圆弧面321,第一过渡面323和第二过渡面324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第一过渡面323与第二过渡面324可以同为平面或曲面,也可以互不相同,这样的设计使得支撑单体320的第一支撑面322能够对支撑层310进行支撑,第一过渡面323和第二过渡面324在第一支撑面322和第一圆弧面321之间起到良好的过渡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在支撑单体320中,第一过渡面323和第二过渡面324用于连接第一支撑面322与第一圆弧面3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渡面323与第二过渡面324呈角度设置,且在卷绕部311上,相邻两个支撑单体320的两个第二过渡面324相互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渡面323和第二过渡面324同为平面,且第一过渡面323与第二过渡面324不共面,两者之间具有一个夹角,该夹角可以为锐角、直角或钝角,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进行灵活设置,通过设置第一过渡面323和第二过渡面324之间的相对角度,使得卷绕部311上相邻两个支撑单体320之间能够借助于两个第二过渡面324实现相互贴合,提高了支撑组件300的结构稳定程度,有利于保持支撑组件300的平整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通过调整第一过渡面323和第二过渡面324之间的相对角度,也可以使得卷绕部311上相邻两个支撑单体320之间能够借助于两个第一过渡面323实现相互贴合,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支撑单体320的结构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滑卷轴200的轴向的截面内,滑卷轴200的圆周面的周长C与第一圆弧面321的弧长L满足:C=nL,其中,n为任意正整数。

通过令滑卷轴200的圆周面的周长C与第一圆弧面321的弧长L满足:C=nL,即n个支撑单体320彼此围绕可以完全包裹滑卷轴200,如此,使得滑卷轴200的圆周面能够被支撑单体320的第一圆弧面321所等分,便于支撑单体320的结构设置,支撑单体320与滑卷轴200之间的配合连接更紧密。示例性地,在图4和图5中,n=8,在其他的实施例中,n还可以为其他正整数。

为了令支撑层310在被卷绕后更加平整,可以令第一平直部312或第二平直部313上相邻两个支撑单体320的第一支撑面322之间的间距为L1,令卷绕部311上相邻两个支撑单体320的第一支撑面322之间的间距为L2,当L1=L2时,即相邻两个支撑单体320在被卷绕前后的间隙既没有增大,也没有减小,因此,支撑层310可以保持平整。与此同时,设每个支撑单体320在图3和图4中所示截面中的宽度为L3,设卷绕部311上相邻两个支撑单体320的中心线之间所夹的圆弧弧长为L4,设各支撑单体320的中心线到其第一支撑面322的边缘之间的夹角为α°,设卷绕部311所在圆的半径为R,因此有:

L4=πR/4……(1);

L4=(παR/180)*2+L2……(2);

α=arcsin(L3/2R)……(3);

联立上式(1)、(2)、(3)可解出L1=L2=πR/4-(πR/90)*arcsin(L3/2R)。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卷绕部311所在圆的半径R、每个支撑单体320在图3和图4中所示截面中的宽度L3,来计算并设置第一平直部312或第二平直部313上相邻两个支撑单体320的第一支撑面322之间的间距L1,以及卷绕部311上相邻两个支撑单体320的第一支撑面322之间的间距L2,来提高支撑层310的平整度。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10中支撑组件300与框体100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支撑结构10中滑块330与滑槽130的配合结构放大示意图。

请结合图3至图6并参阅图7和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框体100上设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滑槽130,支撑组件300上设有与滑槽130相匹配的滑块330,滑块330收容于滑槽130中,以使支撑组件300能够相对框体100沿第一方向x移动。

滑槽130在框体100上的具体位置不限,滑块330在支撑组件300上的具体位置也不限,滑块330与滑槽130相匹配,即当滑块330收容于滑槽130中时,滑块330能够沿滑槽130沿第一方向x滑动,而在其他方向上,滑槽130对滑块330形成限位避免滑块330脱离,如此设计,在支撑组件300能够相对框体100沿第一方向x移动的同时,使得支撑组件300与框体100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提高了屏体支撑结构10整体的结构稳固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框体100包括第一框体110和第二框体120,第一框体110沿第一方向x可移动地连接于第二框体120;滑卷轴200连接于第一框体110或第二框体120,滑槽130设于第一框体110或第二框体120上。

如图3所示,示例性地,第一框体110还可以包括第一压框111、第一中框112和盖板113,通过第一压框111、第一中框112和盖板113的相互配合,可以将滑卷轴200以及部分的支撑组件300固定、收容在内,同时,第二框体120可以包括第二压框121和第二中框122,通过第二压框121和第二中框122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剩余部分的支撑组件300固定、收容在内,以第一框体110作为移动端,以第二框体120作为固定端,第一框体110可相对第二框体120沿第一方向x移动以带动支撑组件300中的支撑层310相对第二框体120移动,进而带动柔性屏绕滑卷轴200转动以进行收卷或展开。通过设置第一框体110和第二框体120,其中,第一框体110可以作为移动端,第二框体120可以作为固定端,便于屏体支撑结构10中各零部件的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6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00中滑块330的数量为多个,各滑块330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支撑单体320上,且滑块330沿滑卷轴200的轴向凸伸至支撑层310之外。通过将多个滑块330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支撑单体320上,使得各支撑单体320能够随滑块330在滑槽130中移动,各支撑单体320能够随各滑块330的位置变化对支撑层310进行适应性地支撑,进一步提升了支撑层310的平整度。

滑块330与滑槽130相匹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滑块330均包括面向支撑层310设置的第二支撑面331和面向滑卷轴200设置的第二圆弧面332,第二支撑面331和第二圆弧面332分别连接于滑槽130的内壁。通过在滑块330上设置面向支撑层310的第二支撑面331和面向滑卷轴200的第二圆弧面332,当滑块330滑动至与滑卷轴200对应位置处时,能够借助于第二圆弧面332适应性地改变自身角度以适应其位置变化,也有利于支撑单体320的第一圆弧面321与滑卷轴200的圆周面紧密贴合。

滑块330与支撑单体3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固定,请参阅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支撑单体320还包括连接于支撑层310的第一支撑面322,各第二支撑面331分别与各第一支撑面322平齐。如此设置,使得支撑单体320的第一支撑面322与滑块330的第二支撑面331共面,提高了支撑单体320与滑块330配合处的平整程度,也便于支撑单体320与滑块330的加工设置。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请结合以上各附图并参阅图9,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的屏体支撑结构10及柔性屏20,柔性屏20连接于支撑层310背离滑卷轴200的一侧,以使柔性屏20能够随支撑层310相对框体100移动,并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切换。

柔性屏20可以设置在支撑组件300中支撑层310的上方,当支撑组件300相对框体100沿第一方向x或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移动时,可以带动柔性屏20绕滑卷轴200转动以进行收卷或展开,其中,当滑卷轴200绕该轴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柔性屏20被收卷,其显示面积减小,当滑卷轴200绕该轴线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柔性屏20被展开,其显示面积增大。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支撑组件300的支撑层310面向滑卷轴200的一侧设置支撑单体320,并在支撑单体320上设置与滑卷轴200的圆周面相匹配的第一圆弧面321,如此,在支撑层310相对框体100沿第一方向x的移动过程中,至少部分支撑单体320的第一圆弧面321与滑卷轴200的圆周面贴合,使得支撑组件300上与滑卷轴200配合的部分能够保持张紧状态,不至于出现由于变形累积和结构堆积导致的鼓包现象,提高了支撑组件300的平整度,因此,被支撑层310所支撑的柔性屏20也具有良好的平整度,使其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633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