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是自动地分析血液及其他生物学样品并输出结果的装置,在医院、医疗检查设施中是必须的装置。

在这样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用于反应的试剂按每个试剂被分注到容器中,该容器被配置在试剂保冷库内的试剂设置部。进而,试剂保冷库的内部为了稳定地保管试剂,例如保冷5℃~12℃程度。

在自动分析装置中,一般为了从设置于试剂保冷库内的试剂容器内吸引试剂,在试剂保冷库设置有试剂吸引用的贯通孔。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抑制由此引起的结露产生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59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试剂保冷库中,在出厂检查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停止时、现场维护中的长期保管时,有时在进行运转的期间从冷气导入路径导入到试剂保冷库内部的空气中含有水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可能在试剂保冷库内部产生结露,产生的结露水滞留在试剂保冷库的内壁底面,进而被长时间放置,因此优选去除。因此,一般考虑如下方法:将试剂保冷库的内部以暴露于外部空气的方式开放,自然干燥,或分解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手工作业的擦拭作业来去除结露。但是,前者需要较长地保持干燥时间,另外,在试剂保冷库内的内壁底面难以目视确认结露的完全除去。另外,后者有可能发生自动分析装置分解时的部件缺失风险、损伤风险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高效地使试剂保冷库干燥。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该试剂保冷库具有隔热结构,且对收纳试剂的多个试剂容器进行保冷并进行容纳,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的特征在于,以在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内部环绕的方式流动温度比所述试剂保冷库内的温度高的暖风。

其他解决手段在实施方式中适当记载。

发明效果

能够高效地使试剂保冷库干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试剂保冷库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暖风流动的试剂保冷库的铅垂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暖风流动的试剂保冷库的水平剖视图。

图5是表示从开闭盖的开闭口观察时的试剂保冷库的内部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暖风流动的试剂保冷库的铅垂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暖风流动的试剂保冷库的铅垂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暖风流动的试剂保冷库的俯视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暖风流动的试剂保冷库的水平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适当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进行说明。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自动分析装置200]

首先,参照图1,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自动分析装置200的整体结构进行概略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自动分析装置200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自动分析装置200是使检体与试剂反应并测定该反应后的反应液的装置。

自动分析装置200具有试剂保冷库1、检体分注部201、反应台210、反应容器搬送部221、检体分注吸头/反应容器保持部222。自动分析装置200还具有试剂分注部202、试剂搅拌部203、处理部230、检测部241、架搬送线250、控制装置301以及温度控制装置302。另外,在自动分析装置200中具备检体分注吸头废弃口261。

在进行检体的分析的过程(分析过程)中,用户将分析所需的试剂容器T1设置于试剂保冷库1。另外,为了除去由在试剂保冷库1内产生的结露引起的液滴,在进行本实施方式中进行的试剂保冷库1的干燥的过程(干燥过程)中,自动分析装置200的分析动作是停止的状态,由用户将试剂容器T1从试剂保冷库1除去。

架搬送线250是用于向检体分注位置等搬送架251的线。在架251中,能够载置多个分注了检体的检体容器T2。当架251到达检体分注位置时,检体分注部201吸引分注于检体容器T2的检体,并向设置于反应台210的反应容器T3排出检体。

检体分注吸头/反应容器保持部222保管用于检体分注的一次性检体分注吸头T4、反应容器T3。另外,在图1的例子中,在检体分注吸头/反应容器保持部222的左侧保管有反应容器T3,在右侧保管有检体分注吸头T4。

反应容器搬送部221将反应容器T3向反应容器一次存放部222a搬送,进而从反应容器一次存放部222a向反应台210搬送反应容器T3。检体分注吸头T4由反应容器搬送部221搬送到吸头一次存放部222b,再搬送到吸头安装部223。检体分注部201通过吸头安装部223安装检体分注吸头T4后,从载置于架251的检体容器T2向设置于反应台210的反应容器T3吸引/排出检体。

试剂保冷库1保管分注有试剂的试剂容器T1。如图1所示,三个试剂容器T1被用作一组的套装。在分析过程中,为了稳定地保管试剂,将试剂收纳在试剂容器T1中,通过试剂保冷库1进行保冷。在试剂保冷库1中具有保管试剂容器T1的盘即试剂盘101。另外,试剂保冷库1为了将库内保持为恒定的温度而具有隔热功能。通过由用户打开设置于试剂保冷库1的盖150的开闭盖152,用户能够访问试剂容器T1。另外,在盖150的一部分设置有作为试剂吸引用的孔的试剂吸引孔153。此外,关于试剂保冷库1的各结构另行后述。

试剂分注部202通过试剂吸引孔153吸引收纳于试剂容器T1的试剂,并向反应容器T3排出。另外,在容纳于试剂盘101的试剂容器T1中分别收纳有用于检体的分析的各种试验试剂作为试剂。

反应台210是用于在恒温下进行检体与试剂的反应的盘。通过加热器(未图示)将反应台210的温度保持为预定的温度,由此促进检体与试剂的反应。反应容器T3在反应台210保持有多个,成为使检体和试剂混合而反应的场所。

处理部230进行由检测部241进行的检体分析前处理。设置于反应台210的反应完成后的反应容器T3被搬送部231搬送到处理部230。之后,在通过前处理清洗机构232用磁铁捕捉了磁性粒子的状态下,从反应容器T3排除反应液,分注缓冲液。然后,反应容器T3被搬送部231搬送到检测部241。

检测部241进行在反应容器T3中反应完成的液体中的成分等的检测。控制装置301控制自动分析装置200的各部的各种动作,并且进行根据由检测部241进行的检测结果来求出检体中的预定成分的浓度的运算处理。另外,控制装置301与执行试剂保冷库1的温度控制的温度控制装置302连接。

使用完的检体分注吸头T4被废弃到检体分注吸头废弃口261。

<第一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2~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试剂保冷库1进行说明。另外,在图2~图5的说明中,适当参照图1。

[试剂保冷库1]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试剂保冷库1的概要结构的铅垂剖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暖风流动的试剂保冷库1的铅垂剖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暖风流动的试剂保冷库1的水平剖视图。另外,图5是表示从图3的开闭盖152的开闭口151观察的情况下的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在图2和图3中示出图1中的A-A剖视图,在图4中示出图2中的B-B剖视图。

首先,参照图2对试剂保冷库1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试剂保冷库1具有试剂盘101、内壁103、隔热材料141。另外,试剂保冷库1具有马达111、驱动部112作为旋转驱动系统。此外,试剂保冷库1具有热交换器121、温度传感器122、散热器123、风扇124、管道125作为冷却系统。进而,试剂保冷库1具有排水管131、管132、送风机133作为冷却系统。

如图1和图2所示,试剂保冷库1整体具有圆筒状的形状。而且,如图2所示,试剂保冷库1在其内部设置有试剂盘101。试剂盘101形成为俯视呈圆形。此外,如图2所示,试剂盘101形成为截面呈大致己字形。即,试剂盘101的截面由コ字状的部件形成。コ字状部以空间部朝向上侧(Z方向)的方式形成。在由该コ字状部形成的空间中形成保持试剂容器T1(参照图1)的试剂容器保持部102。此外,试剂保冷库1的形状是任意的,但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以同一圆上的距试剂保冷库1的内壁103的距离均等的方式形成为圆筒状。通过试剂容器保持部102,多个试剂容器T1在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沿着周向被保持为放射状(参照图1)。进而,在试剂容器保持部102的周围,以覆盖试剂保持部的下侧、内侧以及外侧的方式设置有内壁103。在内壁103与试剂容器保持部102之间设有预定的距离。另外,在试剂盘101的底面设置有开口孔104。关于开口孔104在后面叙述。

另外,如图2所示,在试剂盘101的底面与内壁103的底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空间S1。并且,在试剂盘101的侧面与内壁103的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空间S2和间隙空间S4。

(旋转驱动系统)

另外,试剂盘101与中心轴171连接(未图示)。中心轴171具有圆筒形状或圆锥形状,设置在试剂保冷库1的中心。

在分析过程中,设置于试剂保冷库1的外部的马达111以旋转轴C2为中心旋转,由此马达111的旋转经由驱动部112传递到试剂盘101。由此,试剂盘101进行以旋转轴C1为中心的旋转。

(冷却系统)

另外,如上所述,在试剂保冷库1中,热交换器121、温度传感器122、散热器123、风扇124、管道125、排水管131、管132、送风机133构成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进行分析过程时的试剂(试剂容器T1(参照图1))的冷却。另外,冷却系统由温度控制装置302进行温度控制。具体而言,温度控制装置302通过控制热交换器121和风扇124的动作来进行试剂保冷库1的温度管理。另外,如图4所示,热交换器121在内壁103的周向上具备多个(在图4的例子中为四个)。另外,如图4所示,管132以通过所设置的所有热交换器121的上方的方式设置。另外,关于冷却系统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另外,在图2以及图3中,为了容易观察图,相对于图4,使管132的排出口位置错开。并且,在图3中,为了容易观察附图,将排水管131的直径表示得较大。

(隔热结构)

如图2所示,在内壁103的周围设置有隔热材料141。试剂保冷库1被隔热材料141隔热,成为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的热难以向外部释放的结构。隔热材料141优选由例如以发泡聚苯乙烯、发泡聚氨酯为代表的热导率低的材料构成。

(盖150)

另外,试剂盘101的上部设置有盖150。另外,在盖150设置有开闭口151,开闭口151能够通过开闭盖152进行开闭。用户打开开闭盖152,从开闭口151更换试剂容器T1(参照图1)。此外,盖150以及开闭盖152由与隔热材料141相同的隔热部件构成,构成为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的热不会向外部散逸。

而且,如图2所示,试剂吸引孔153形成于盖150,外部空气与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经由试剂吸引孔153连通。即,在盖150形成有试剂分注部202所具备的试剂分注喷嘴202a能够通过的试剂吸引孔153。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和外部经由试剂吸引孔153连通。通过将试剂分注喷嘴202a插入试剂吸引孔153,试剂分注部202从设置于试剂容器保持部102的试剂容器T1吸引试剂。此外,在图1、图3以及图4所示的例子中,具备三个试剂吸引孔153,但试剂吸引孔153的数量不限于三个。

另外,如图2所示,在盖150与试剂盘101之间形成有间隙空间S3。

(试剂盘101的结构)

试剂盘101具有沿着铅垂方向(Z方向)的第一面101A和相对于该第一面101A垂直的(沿着水平方向(X方向)的)第二面101B。其中,如图2所示,第二面101B构成试剂容器保持部102的一部分。

如图5所示,各个试剂容器保持部102由设置于试剂盘101的分隔部106分隔。

另外,如图5所示,在试剂盘101上,在分隔试剂容器保持部102的分隔部106的上部形成有凹部105。如图5所示,凹部105构成为在试剂盘101的上表面连成圆环状。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凹部105具有コ字型的台阶形状,但不限于此,凹部105也可以具有大致半圆形状、大致半椭圆形状等形状。此外,试剂盘101的上部是指与盖150对置的部分。

(干燥过程)

接着,主要参照图3和图4,并且适当参照图2、图5对干燥过程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图3是在图2中追加了气流的图。因此,在图3中,试剂保冷库1的各结构与图2相同,对与图2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在图3中省略了间隙空间S1~S4)。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提出了一种试剂保冷库1的干燥方法,其通过使暖风从开闭口151流入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箭头A1)来使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干燥。

在进行干燥时,自动分析装置200的分析动作停止,试剂容器T1(参照图1)被去除。

然后,由用户打开开闭盖152,从开闭口151将暖风从试剂保冷库1的外部导入到内部(箭头A1)。暖风例如为40℃左右,但不限于此温度。

然后,如图3所示,暖风被以相对于试剂盘101的水平方向倾斜预定角度的方式送风。

导入到试剂保冷库1的暖风是由加热器等加热装置(未图示)从试剂保冷库1的外部生成的、温度比外部空气高的空气,优选是湿度低的干燥的空气。例如,可以通过将一端与加热装置(未图示)连接的软管(未图示)的另一端插入开闭口151,将暖风导入试剂保冷库1内。

补充说明,暖风(箭头A1)优选为比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的温度高的温度的风。另外,暖风(箭头A1)优选为即使被导入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而被冷却也不会结露那样的露点温度的暖风,但只要是能够对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进行干燥那样的暖风即可。

如图3所示,暖风吹到第一面101A与第二面101B相交的部位P1。结果,形成相对于试剂保冷库1向水平方向(x方向)和铅垂方向(z方向)这两个方向分支的气流。箭头A2表示分支的两个方向的气流中的沿着第一面101A流动的气流(暖风)。另外,用箭头A3表示沿着第二面101B流动的气流(暖风)。

沿着沿铅垂方向的第一面101A的壁面流动的暖风(箭头A2)朝向试剂容器保持部102的底面流动。然后,其大部分通过开口孔104到达内壁103的底面。如图4所示,到达内壁103的底面的暖风在间隙空间S1(参照图2)沿着内壁103的底面分支为纸面顺时针方向的暖风(箭头A21)和纸面逆时针方向的暖风(箭头A21)。暖风朝向流体阻力低的一方流动,但在此情况下,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流体平行都没有大的差别,因此以在双方大致等量流动的方式分支。即,暖风(箭头A21)以沿着内壁103的圆周方向环绕的方式流动。另外,暖风如箭头A22那样在间隙空间S2中上升,也如箭头A24那样在间隙空间S4中上升。另外,箭头A24所示的暖风通过中心轴171的周边后,通过部件间的间隙部与箭头A3所示的暖风合流。

另外,图3的箭头A22所示的上升气流朝向开闭口151上升,其一部分从开闭口151向试剂保冷库1的外部泄漏,但大部分与后述的箭头A3所示的暖风合流。通过箭头A22、A23、A24所示的暖风流动,能够均匀地加热试剂保冷库1的侧面。

在间隙空间S1中向内壁103的圆周方向流动的暖风(箭头A21)一边扩散一边对试剂盘101的底面和内壁103的底面整体进行加热(参照图4)。由此,试剂保冷库1的下部空间被均匀地加热。

另外,被加热的空气的密度变小、变轻,因此形成相对于内壁103的铅垂方向上升的气流(上升气流)。因此,在间隙空间S1流动的暖风(箭头A21)也产生上升气流,该上升气流通过开口孔104在试剂容器保持部102的内部上升,或者在间隙空间S2、间隙空间S4上升(箭头A22~A24)。通过该上升气流,试剂盘101的侧面和内壁103的侧面被均匀地加热。另外,箭头A23所示的暖风中的在间隙空间S4上升的暖风在通过中心轴171的周边之后,通过部件间的间隙部与箭头A3所示的暖风合流。

另外,如图3所示,沿着相对于试剂保冷库1沿水平方向的第二面101B流动的暖风(箭头A3)在间隙空间S3(参照图2)形成向圆周方向环绕的气流。在间隙空间S3中流动的暖风(箭头A3)一边在圆周方向上扩散,一边对试剂盘101的上表面和盖150的底面整体进行加热。结果,能够均匀地加热试剂保冷库1的上部空间。

并且,如图5所示,在第二面101B形成凹部105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凹部105增大间隙空间S3的截面积。在间隙空间S3流动的暖风(箭头A3)中的、在凹部105的部分流动的暖风(图5的箭头A31)通过由凹部105的部分形成为圆环状的空间而流动。因此,箭头A31所示的暖风不会阻碍向圆周方向的气流,能够在由凹部105的部分形成为圆环状的空间环绕。结果,能够提高加热效果。此外,箭头A3所示的暖风也分为顺时针的气流和逆时针的气流,但在图5中仅示出顺时针的气流。凹部105优选以箭头A31所示的气流能够尽可能多地流通的截面积设置。

返回图3的说明。

如上所述,被加热的空气的密度小且变轻,因此形成箭头A3所示的暖风也上升的气流。因此,箭头A3所示的暖风到达试剂吸引孔153时,从该试剂吸引孔153向外部放出(箭头A32)。

另外,如上所述,在内壁103的底部流动的暖风(箭头A21)也一边在内壁103的底面沿圆周方向流动,一边通过上升气流在间隙空间S2(参照图2)、间隙空间S4、试剂容器保持部102的内部上升(箭头A23)。箭头A23所示的暖风中,在间隙空间S2、试剂容器保持部102上升的暖风一边进行箭头A3所示的合流等,一边最终从试剂吸引孔153向外部放出(箭头A32)。

这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不分解试剂保冷库1而容易地均匀地加热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上部、下部、侧面)。由此,能够降低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的相对湿度,能够在短时间内使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成为干燥状态。其结果,能够高效且均匀地除去由于保冷时的结露而产生的液滴,并且能够均匀地去除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试剂保冷库1的干燥方法中,在出厂检查后、即自动分析装置200被用户使用的状态下,在自动分析装置200停止时、即向自动分析装置200的供电停止的状态下进行。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没有向自动分析装置200的供电,也能够使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干燥。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不改变现有的试剂保冷库1的结构而高效地进行试剂保冷库1的干燥。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通过暖风对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进行加热时,能够通过环绕的暖风使内壁103的温度在铅垂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均匀。由此,能够容易地使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的温度分布均匀化。因此,内壁103的材质优选使用例如以铜或铝为代表的热导率高的材料。

发明人在开闭口151开口的状态下进行试剂保冷库1的自然干燥的情况下,在21小时中试验性地模拟的结露状态导致的液滴被除去8成左右。与此相对,进行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干燥方法的结果是,在将暖风导入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后45分钟,试验性地模拟的结露状态导致的液滴被大致除去。这样,关于基于本实施方式的结露导致的液滴的除去效率,发明人能够确认显著的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暖风的流动的试剂保冷库1的铅垂剖视图。另外,图6与图2及图3同样地表示图1的A-A剖视图。在图6中,对与图3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首先,开闭口151开口。而且,在开闭口151设置有与试剂保冷库1分开准备的暖风送风用盖160。在暖风送风用盖160设置有相对于试剂盘101的水平方向倾斜预定角度的贯通孔161。

例如,一端与加热器等加热装置(未图示)连接的软管(未图示)的另一端设置在设置于暖风送风用盖160的贯通孔161的上部。由此,暖风通过贯通孔161被导入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箭头A1)。导入后的暖风的气流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此处的说明。此外,暖风送风用盖160优选由与隔热材料141相同的材料构成为具有隔热结构。

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200的效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从外部导入的暖风经由设置于暖风送风用盖160的贯通孔161被送风至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箭头A1)。此时,通过在开口的开闭口151设置暖风送风用盖160,能够缩小基于开闭口151的开口面积。由此,能够抑制暖风以外的外部空气侵入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并且,能够通过暖风送风用盖160缩小开闭口151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抑制导入到试剂保冷库1的暖风从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向外部泄漏。即,能够提高试剂保冷库1的密闭性,能够以比第一实施方式短的时间进行高效的干燥。

进而,通过预先将贯通孔161的倾斜角度设定为适当的角度,能够不进行微调整而使暖风吹到试剂盘101的第一面101A和第二面101B相交的部位P1。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出厂检查后、即自动分析装置200被用户使用的状态下,即使在自动分析装置200停止时没有向自动分析装置200供电的状态下,也能够使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干燥。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导入的暖风(图3以及图6的箭头A1)被朝向中心轴171导入,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朝向试剂保冷库1的周向,相对于水平方向以预定的角度导入。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图7以及图8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通过将用于试剂保冷库1的冷却的构造转用于加热用的构造来使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干燥的方法。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暖风的流动的试剂保冷库1的铅垂剖视图。另外,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暖风流动的试剂保冷库1的水平剖视图。图7表示图1的A-A剖视图,图8表示图7的B-B剖视图。另外,在图7和图8中,对与图3和图4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试剂保冷库1的干燥过程在试剂保冷库1的开闭盖152关闭的状态下进行。另外,如图7和图8所示,在内壁103的底面的下侧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热交换器121a~121d(121)。另外,在图7中,仅在纸面右侧存在热交换器121,但纸面左侧为了说明排水管131、管132等的构造,为了方便,省略了热交换器121的图示。管132的一端与送风机133连接。另外,排水管131以间隙空间S1(参照图2)与试剂保冷库1的外部连通的方式设置。管132设置于排水管131的内部,由此从试剂保冷库1的外部向内部引入。并且,排水管131在内壁103的底部开口(上方开口部131a)。此外,如后所述,从作为管132的末端的管排出口132a排放由冷却产生的水滴。排水管131具有将从管排出口132a排放的水滴向试剂保冷库1的外部排放的功能。另外,在图7中,为了容易观察图,相对于图8,使管排出口132a的位置错开。

另外,如上所述,如图7所示,管132通过设置于排水管131的内部而从未设置热交换器121的部分贯通内壁103的底面并被引入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并且,如图8所示,管132的路径以围绕试剂盘101的中心轴171一周的方式设置在内壁103的底面上。因此,如图8所示,管132经由所有热交换器121a~121d的上方。

特别是,在管132被引入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时,通过排水管131的内径侧,从而具有不在内壁103设置其他孔即可的优点。即,通过将从管排出口132a排放的水滴的排放口与外部空气的导入口设为同一孔,能够减少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孔。由此,能够提高试剂保冷库1的密闭性。另外,能够利用同一孔进行从管排出口132a排放的水滴的排水和外部空气的导入。关于管132的设置将在后面说明。

(关于内壁103的冷却以及加热)

如图7所示,多个热交换器121各自的温度由安装于各个热交换器121的附近的温度传感器122测定。并且,图7所示的温度控制装置302基于由温度传感器122测定出的温度,将各个热交换器121的温度调节为预先设定的温度。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将热交换器121的温度设定得较低,即通过将热交换器121用作冷却器来冷却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此时,内壁103被安装于内壁103的外侧的热交换器121直接冷却。如后所述,在冷却时也进行使用管132的冷却。

另一方面,在干燥过程中,内壁103被加热。此时,通过将热交换器121的温度设定得较高,试剂保冷库1的内壁103被加热后的内壁103加热。即,内壁103的冷却和加热通过预先根据用途变更热交换器121的设定温度来切换。换言之,在使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干燥时,将在分析过程时用作冷却器的热交换器121转用为加热器。热交换器121使用例如以珀尔帖元件为代表的、通过施加电流而从一个面吸热并从另一个面散热的热交换器。另外,如后所述,在干燥过程中,管132被热交换器121加热,由此从管132放出暖风。

即,在检体的分析过程中,热交换器121吸收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热,向试剂保冷库1的外部散热,由此热交换器121作为对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器发挥功能。而且,在干燥过程中,热交换器121吸收试剂保冷库1的外部的热,并向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散热,由此热交换器121作为对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发挥功能。在各个热交换器121中,如图7所示,在与内壁103侧相反的一侧安装有散热器123,形成有扩大传热面。另外,在散热器123的附近形成有风扇124。在冷却时,散热器123的热通过由风扇124产生的强制对流而向管道125排气。管道125是通向自动分析装置200的外部的流路。

(管132)

如上所述,管132贯通试剂保冷库1的隔热材料141和内壁103,从试剂保冷库1的外部被导入到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参照图7)。然后,如上所述,沿着试剂保冷库1的内壁103的底面配置成大致圆形(参照图8)。如图8所示,位于管132的顶端的管排出口132a朝向作为排水管131的一端的上方开口部131a形成。另外,也可以是管排出口132a的铅垂投影以存在于排水管131的上方开口部131a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即,管排出口132a也可以存在于排水管131的上方开口部131a之上。

如图7和图8所示,外部空气由送风机133送入管132。导入到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的外部空气在管132的内部流通,并从管排出口132a吹出。在分析过程中的冷却时,热交换器121被用作冷却器,因此在管132的内部流通的外部空气被各个热交换器121(121a~121d)冷却。具体而言,在管132中流通的外部空气经由被各个热交换器121冷却的内壁103而被冷却。因此,从管排出口132a喷出冷风。此时,在后述的冷却时,在管132的内部产生的结露产生的水滴也从管排出口132a排出。如上所述,排出的水滴经由排水管131向试剂保冷库1的外部排放(参照图7)。通过从这样的管132吹出的冷气和由热交换器121冷却的内壁103来冷却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

另外,关于干燥过程中的使用了管132的试剂保冷库1的干燥在后面叙述。

这样,管132通过直接安装于内壁103的底面而在分析过程中被冷却,在进行干燥的过程中被加热。

作为送风机133,例如能够使用隔膜泵、离心风扇、压电风扇等。另外,为了防止尘埃、细菌侵入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优选在外部空气导入前设置未图示的过滤器等。过滤器一般设置于送风机133。

(通过管132进行的干燥)

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干燥过程进行说明。

在干燥过程中,由送风机133导入管132的外部空气在铺设于内壁103的底面的管132的内部流通(图8的虚线A40)。并且,外部空气在通过管132时被各个热交换器121(21a~121d)充分加热(参照图8)。具体而言,经由被各个热交换器121加热后的内壁103对在管132中流通的外部空气进行加热。因此,从管排出口132a排出的外部空气成为暖风。即,相对湿度下降的状态的干燥空气从管排出口132a向间隙空间S1(参照图2)放出。放出到间隙空间S1(参照图2)的暖风在间隙空间S1(参照图2)中形成向圆周方向环绕的气流(图7和图8的箭头A41)。通过从这样的管132吹出的暖风和被热交换器121加热的内壁103对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进行加热。

在间隙空间S1(参照图2)中流动的暖风(图7和图8的箭头A41)一边在圆周方向上扩散,一边对试剂盘101的底面和内壁103的底面的整体进行加热。由此,能够均匀地加热试剂保冷库1的下部。被加热的空气的密度小且变轻,因此形成相对于内壁103的铅垂方向上升的气流(上升气流)(图7的箭头A42及箭头A45)。通过这样的上升气流,能够均匀地加热试剂保冷库1的侧面。如图7所示,箭头A42所示的上升气流的一部分通过在试剂容器保持部102的底面开口的开口孔104,经由试剂容器保持部102到达试剂保冷库1的上部。或者,箭头A42所示的上升气流的剩余部分通过间隙空间S2(参照图2)内而到达试剂保冷库1的上部。到达试剂保冷库1的上部的暖风沿着试剂盘101的沿水平方向的第二面101B流动(图7的箭头A43)。而且,沿着第二面101B流动的暖风(图7的箭头A43)在间隙空间S3(参照图2)扩散并且在试剂保冷库1的圆周方向上环绕。由此,试剂盘101的上表面和盖150的底面整体被均匀地加热。由此,能够均匀地加热试剂保冷库1的上部。另外,箭头A45所示的暖风通过中心轴171的周边后,通过部件间的间隙部与箭头A43所示的暖风合流。

之后,沿着第二面101B流动的暖风(图7的箭头A43)从试剂吸引孔153向外部放出(图7的箭头A44)。另外,箭头A42所示的暖风中的、未与箭头A43所示的暖风合流的暖风也从试剂吸引孔153向外部放出(图7的箭头A44)。

另外,除了利用从管132排出的暖风进行加热以外,还进行前述那样的内壁103的底部被热交换器121直接加热而产生的液滴的干燥。

另外,由于管132的流路变长,压力损失升高。因此,向管132的内部导入外部空气的送风机133优选即使在管132的压力损失高的环境下也能够送风。此外,导入到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的外部空气的流量优选为在分析过程时经由试剂吸引孔153侵入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的外部空气以上、或者经由试剂吸引孔153向试剂保冷库1的外部泄漏的外部空气以上。即,送风机133具有能够使导入的外部空气通过管132,进而从试剂吸引孔153向外部排出的程度的风量。

但是,为了降低因外部空气的导入而损失的热量,提高热交换效率,也希望不将外部空气的导入量增加到必要以上。即,若在管132的内部流通的外部空气的流量大,则由热交换器121进行的热交换(冷却、加热)的效率降低。因此,调整送风机133的流量,以成为适当地进行由热交换器121进行的热交换的程度的流量。

另外,管132的截面形状能够变形,例如也能够设为矩形、圆形、梯形形状。另外,管132不需要是一根,例如也可以设置多根管132,或者相对于一根管132,存在多个管排出口132a。相对于一根管132,存在多个管排出口132a是指一根管132在中途分支而存在多个管排出口132a。此外,管132的材质例如优选为以铜、铝为代表的热导率高的材料。由此,能够提高经由内壁103的热交换器121对管132的冷却或加热的效率。

如上所述,通过均匀地加热试剂保冷库1的上部、侧面和下部,能够降低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的相对湿度。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使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成为干燥状态。其结果,能够高效地除去因产生的结露而产生的液滴。特别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在分析过程中用作冷却系统的结构在干燥过程中用作加热系统。由此,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干燥的装置,就能够使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干燥。此外,由送风机133导入的外部空气优选为湿度尽可能低的干燥的空气。另外,通过使热交换器121的设定温度为高温,能够进一步促进干燥。并且,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在现场维护中的长期保管时不分解自动分析装置200,并且即使不像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那样通过设置于试剂保冷库1的外部的加热装置导入暖风,也能够使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干燥。

另外,由热交换器121产生的暖风优选为温度比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的温度高的风。另外,暖风优选为即使被导入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而被冷却也不会结露那样的露点温度的暖风,但只要是能够对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进行干燥那样的暖风即可。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暖风流动的试剂保冷库1的水平剖视图。另外,图9是相当于图7的B-B截面的图。另外,在图9中,对与图8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对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试剂保冷库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省略对重复的部分的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试剂保冷库1中,管132的最下游侧的管排出口132a位于热交换器121a的附近。此外,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管排出口132a位于热交换器121a的附近,但管排出口132a也可以位于热交换器121b~121d中的任一个的附近。

并且,在分析过程中,热交换器121a的温度被设定为比其他热交换器121b~121d低。另外,在分析过程中,从管排出口132a排出的外部空气(冷气)最初通过热交换器121a的上部。由此,从管排出口132a排出的外部空气(冷气)与其他热交换器121b~121d上的内壁103的表面相比被冷却而扩散到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即,位于热交换器121a之上的内壁103的表面温度和空气比位于热交换器121b~121d之上的内壁103的表面温度和空气低。其结果,能够使结露的产生范围限定于热交换器121a的上部周边而变窄。

另一方面,在干燥过程中,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由送风机133(参照图7)导入管132内的外部空气通过热交换器121b~121d的上方,并作为暖风从管排出口132a排出。在此情况下,各个热交换器121a~121d被相同程度地加热。如上所述,在设置有热交换器121a的部位的周边的内壁103集中产生结露。因此,通过从管排出口132a放出的暖风(箭头A51)和热交换器121a对内壁103的热,能够积极地使在热交换器121a的周围产生的结露干燥。此外,从管排出口132a放出的暖风(箭头A51)成为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气流,在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环绕。此外,通过热交换器121a加热内壁103,也能够使在内壁103产生的结露所产生的液滴干燥。

进而,在干燥过程中,通过将热交换器121a的温度设定得比其他热交换器121b~121d高,能够在更短时间内高效地进行基于干燥的液滴除去。此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即使在现场维护中的长期保管时不分解自动分析装置200且不从外部导入由加热装置产生的暖风,也能够使试剂保冷库1的内部干燥。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热交换器121a的安装面的周围与内壁103的底面的厚度方向的距离比其他热交换器121b~121d的设置部短,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即,也可以将热交换器121a设置成比其他热交换器121b~121d更靠近内壁103的底面。由此,在分析过程中,与其他热交换器121b~121d相比,即使不将热交换器121a设定为低温,也能够起到与图9所示的结构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内壁103,从管排出口132a向热交换器121a的上部周边安装罩。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限定结露的产生范围,并且能够在干燥过程中进行高效的液滴除去。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以及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内壁103上朝向上方开口部131a设置倾斜。由此,能够使因冷却时的结露而产生的液滴朝向排水管131流动,因此能够高效地除去液滴。

<控制装置301的硬件结构图>

图10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控制装置301的硬件结构的图。适当参照图1。

控制装置301由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等构成,具有存储器311、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312、由HD(Hard Disk;硬盘)、SSD(Solid StateDrive;固态驱动器)等构成的存储装置313。并且,控制装置301具有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314、显示器等输出装置315、通信装置316。通信装置316从温度控制装置302(参照图1)接收试剂保冷库1(参照图1)的温度信息,或者发送用于控制自动分析装置200的各部的控制信号。

在存储装置313中存储有程序。通过将该程序加载到存储器311并由CPU 312执行所加载的程序,来实现用于控制自动分析装置200的各部或者运算由自动分析装置200得到的检测结果的功能。

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前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必须具有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能够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也能够对某实施方式的结构添加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关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另外,所述的各结构、功能、各部、存储装置313等也可以通过将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用集成电路设计等而用硬件实现。另外,如图10所示,所述的各结构、功能等也可以通过CPU 312等处理器解释并执行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而由软件实现。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表、文件等信息除了存储在HD中以外,还能够存储在存储器311、SSD等记录装置、或者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卡、SD(Secure Digital;安全数字)卡、DVD(Digital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碟)等存储介质中。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控制线、信息线表示认为说明上需要的线,在产品上未必表示全部的控制线、信息线。实际上,可以认为几乎所有的结构相互连接。

符号说明

1—试剂保冷库;101—试剂盘;101A—第一面(第一个面);102B—第二面(第二个面);102—试剂容器保持部;103—内壁;104—开口孔(孔);105—凹部;106—分隔部;121—热交换器;121a—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121b~121d—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132—管;132a—管排出口(端部);141—隔热材料(隔热结构);150—盖(隔热结构、第一盖);151—开闭口(开口部);152—开闭盖(隔热结构);153—试剂吸引孔;160—暖风送风用盖(第二盖);161—贯通孔;200—自动分析装置;202—试剂分注部;202a—试剂分注喷嘴(试剂吸引喷嘴);301—控制装置;302—温度控制装置;A1—箭头(具有预定的角度并向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内部导入的暖风);A2、A3、A21~A24、A31、A32、A41~A45、A51—箭头(在试剂保冷库的内部环绕的暖风);S1—间隙空间(预定的距离、在内壁的底面与试剂盘之间形成的空间);S2—间隙空间(预定的距离);S3—间隙空间(形成于第二面与第一盖之间的空间);S4—间隙空间(预定的距离)。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该试剂保冷库具有隔热结构,且对收纳试剂的多个试剂容器进行保冷并进行容纳,

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保冷库具有:

试剂盘,其形成保持所述试剂容器的空间即试剂容器保持部;

内壁,其设置在所述试剂盘的外侧,且与所述试剂盘保持预定的距离;以及

第一盖,其对所述试剂盘和内壁的上部进行封盖,

所述试剂盘在所述试剂容器保持部的底面设有孔,并且具有:

第一面,其形成所述试剂容器保持部的一部分,且沿着铅垂方向;以及

第二面,其在所述第一面的上部与所述第一面连接,且向所述试剂保冷库的中心轴方向沿着水平方向形成,

所述第二面在与所述第一盖之间形成有空间,

所述第一盖具有:

试剂吸引孔,其是用于试剂吸引喷嘴插入的孔,该试剂吸引喷嘴用于吸引所述试剂;以及

开闭盖,其用于开闭在所述试剂保冷库中用于取出放入所述试剂容器的开口部,

从所述开口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具有预定的角度地向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内部导入温度比所述试剂保冷库内的温度高的暖风,由此以向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连接部导入的所述暖风分支为沿着所述第一面的暖风和沿着所述第二面的暖风的方式,以所述预定的角度导入所述暖风,以在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内部环绕的方式流动温度比所述试剂保冷库内的温度高的所述暖风。

2.(修改后)一种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该试剂保冷库具有隔热结构,且对收纳试剂的多个试剂容器进行保冷并进行容纳,

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保冷库具有:

试剂盘,其形成保持所述试剂容器的空间即试剂容器保持部;

内壁,其设置在所述试剂盘的外侧,且与所述试剂盘保持预定的距离;以及

第一盖,其对所述试剂盘和内壁的上部进行封盖,

所述试剂盘在所述试剂容器保持部的底面设有孔,并且具有:

第一面,其形成所述试剂容器保持部的一部分,且沿着铅垂方向;以及

第二面,其在所述第一面的上部与所述第一面连接,且向所述试剂保冷库的中心轴方向沿着水平方向形成,

所述第二面在与所述第一盖之间形成有空间,

所述第一盖具有:

试剂吸引孔,其是用于试剂吸引喷嘴插入的孔,该试剂吸引喷嘴用于吸引所述试剂;以及

开闭盖,其用于开闭在所述试剂保冷库中用于取出放入所述试剂容器的开口部,

从所述开口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具有预定的角度地向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内部导入温度比所述试剂保冷库内的温度高的暖风,由此以向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连接部导入的所述暖风分支为沿着所述第一面的暖风和沿着所述第二面的暖风的方式,以所述预定的角度导入所述暖风,以在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内部环绕的方式流动温度比所述试剂保冷库内的温度高的所述暖风,

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与所述开闭盖不同的第二盖,

在所述第二盖设置有贯通孔,使得以所述预定的角度向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连接部导入所述暖风。

3.(修改后)一种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该试剂保冷库具有隔热结构,且对收纳试剂的多个试剂容器进行保冷并进行容纳,

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保冷库具有:

试剂盘,其形成保持所述试剂容器的空间即试剂容器保持部;

内壁,其设置在所述试剂盘的外侧,且与所述试剂盘保持预定的距离;

第一盖,其对所述试剂盘和所述内壁的上部进行封盖;以及

热交换器,其能够对冷却和加热进行切换,

所述试剂盘在所述试剂容器保持部的底面设置有孔,并且在与所述第一盖之间形成有空间,

所述第一盖具有:

试剂吸引孔,其是用于试剂吸引喷嘴插入的孔,该试剂吸引喷嘴用于吸引所述试剂;以及

开闭盖,其用于开闭在所述试剂保冷库中用于取出放入所述试剂容器的开口部,

多个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内壁的底面与所述试剂盘相反的一侧,

在形成在所述内壁的底面与所述试剂盘之间的空间的内部设置有外部空气流通的管,

所述管设置为通过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方,

从所述管放出所述外部空气的端部设置于形成在所述内壁的底面与所述试剂盘之间的空间的内部,

在所述开口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热交换器进行加热,从而以在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内部环绕的方式流动温度比所述试剂保冷库内的温度高的暖风。

4.(修改后)一种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该试剂保冷库具有隔热结构,且对收纳试剂的多个试剂容器进行保冷并进行容纳,

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保冷库具有:

试剂盘,其形成保持所述试剂容器的空间即试剂容器保持部;

内壁,其设置在所述试剂盘的外侧,且与所述试剂盘保持预定的距离;

第一盖,其对所述试剂盘和所述内壁的上部进行封盖;以及

热交换器,其能够对冷却和加热进行切换,

所述试剂盘在所述试剂容器保持部的底面设置有孔,并且在与所述第一盖之间形成有空间,

所述第一盖具有:

试剂吸引孔,其是用于试剂吸引喷嘴插入的孔,该试剂吸引喷嘴用于吸引所述试剂;以及

开闭盖,其用于开闭在所述试剂保冷库中用于取出放入所述试剂容器的开口部,

多个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内壁的底面与所述试剂盘相反的一侧,

在形成在所述内壁的底面与所述试剂盘之间的空间的内部设置有外部空气流通的管,

所述管设置为通过多个所述热交换器的全部的上方,

从所述管放出所述外部空气的端部设置于形成在所述内壁的底面与所述试剂盘之间的空间的内部,

在所述开口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热交换器进行加热,从而以在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内部环绕的方式流动温度比所述试剂保冷库内的温度高的暖风。

5.(修改后)一种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该试剂保冷库具有隔热结构,且对收纳试剂的多个试剂容器进行保冷并进行容纳,

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保冷库具有:

试剂盘,其形成保持所述试剂容器的空间即试剂容器保持部;

内壁,其设置在所述试剂盘的外侧,且与所述试剂盘保持预定的距离;

第一盖,其对所述试剂盘和所述内壁的上部进行封盖;以及

热交换器,其能够对冷却和加热进行切换,

所述试剂盘在所述试剂容器保持部的底面设置有孔,并且在与所述第一盖之间形成有空间,

所述第一盖具有:

试剂吸引孔,其是用于试剂吸引喷嘴插入的孔,该试剂吸引喷嘴用于吸引所述试剂;以及

开闭盖,其用于开闭在所述试剂保冷库中用于取出放入所述试剂容器的开口部,

多个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内壁的底面与所述试剂盘相反的一侧,

在形成在所述内壁的底面与所述试剂盘之间的空间的内部设置有外部空气流通的管,

多个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第一热交换器以及作为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以外的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热交换器,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定为温度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低,

所述管设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全部的上方,并且设置为放出所述外部空气的端部不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上方,

从所述管放出所述外部空气的端部设置于形成在所述内壁的底面与所述试剂盘之间的空间的内部,

在所述开口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热交换器进行加热,并且所述管的放出所述外部空气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附近,从而以在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内部环绕的方式流动温度比所述试剂保冷库内的温度高的暖风。

6.(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试剂保冷库具备能够切换冷却和加热的热交换器,

所述热交换器进行加热,从而以在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内部环绕的方式流动所述暖风。

7.(删除)

8.(删除)

9.(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保冷库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保持部被分隔部彼此分隔,

在所述分隔部的上部设置有凹部。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第一项是将国际调查报告中被认为具有创造性的权利要求书第三项作为独立项。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第二项是将国际调查报告中被认为具有创造性的权利要求书第四项作为独立项。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第三项是将国际调查报告中被认为具有创造性的权利要求书第六项作为独立项。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第四项是将国际调查报告中被认为具有创造性的权利要求书第七项作为独立项。

修正后的权利要求第五项是以国际调查报告中被认为具有创造性的权利要求第八项为独立项。

修正后的权利要求的第六项是国际申请时的权利要求的第五项,引用修正后的权利要求的第一项。

相关技术
  • 一种白光LED用氮化物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以氮化物/碳纳米管作为隔层的锂硫电池正极、电池及制备方法
  • 一种相变纳米颗粒镶嵌的氮化物忆阻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氮化物表面增强拉曼基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氮化物LED的制备与无损界面分离方法
  • 一种氮化物LED的制备与无损界面分离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2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