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吸合锁及车辆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吸合锁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合锁以及一种具有该吸合锁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车门一般通过设置吸合锁,以实现车门的打开或关闭。其中,在车门关闭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如衣物被夹、手指被夹等紧急情况,此时需要设置脱开机构,通过脱开机构暂停吸合锁的吸合、或使吸合锁由全锁状态或半锁状态切换为全开状态,以暂停车门的关闭或紧急停止车门关闭。

然而,目前的吸合锁搭载的电致动脱开机构,可能存在失灵的情况,导致车辆在紧急情况下,无法阻止车门关闭或无法打开车门,从而降低车辆的安全保障,同时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紧急解锁的吸合锁,以及具有该吸合锁的车辆。具体包括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合锁,包括吸合机构和脱开机构,所述吸合机构包括吸合传动组件和锁舌,所述锁舌与所述吸合传动组件抵持,所述脱开机构包括外开组件和第一脱开组件,所述外开组件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脱开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脱开组件位于所述外开组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吸合传动组件之间,且所述第一脱开组件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吸合传动组件抵持,所述第一端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脱开组件推动所述吸合传动组件转动,以解除所述吸合传动组件与所述锁舌之间的抵持。

本发明通过设置外开组件,并设置所述外开组件与第一脱开组件转动连接,能够使得所述外开组件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脱开组件转动。

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脱开组件与所述吸合传动组件抵持,使得所述第一脱开组件转动时能够推动所述吸合传动组件转动,以解除所述吸合传动组件与所述锁舌之间的抵持,进而暂停或停止所述吸合锁的吸合锁定过程。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脱开组件,能够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用户能够自主暂停或停止所述吸合锁的吸合锁定过程,进而提高所述吸合锁的安全性,并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同时,所述第一脱开组件采用机械结构之间的配合以实现传动、连接等,各机构之间的配合度较高,进而降低所述吸合锁的制作成本。

一种实施例,所述脱开机构还包括第二脱开组件,所述吸合传动组件还包括锁止臂,所述锁止臂位于所述锁舌远离所述吸合传动组件的一侧,所述外开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脱开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锁止臂之间,且所述第二脱开组件与所述第二端转动连接并与所述锁止臂抵持,所述第二端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脱开组件推动所述锁止臂转动,以解除所述锁止臂与所述锁舌之间的抵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锁止臂,并设置所述锁止臂与所示锁舌抵持,能够实现所述吸合锁的锁止功能,即通过所述锁舌和所述锁止臂之间的抵持,以使得所述吸合锁处于全锁或者半锁状态,进而实现所述吸合锁的锁定功能。通过设置所述外开组件与所述第二脱开组件转动连接,能够使得所述外开组件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脱开组件转动。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脱开组件与所述锁止臂抵持,使得所述第二脱开组件转动能够推动所述锁止臂转动,解除所述锁止臂和所述锁舌之间的抵持,进而能够形成所述吸合锁的解锁效果。

一种实施例,所述锁舌朝向所述吸合传动组件的一侧凸设有卡合部,所述吸合传动组件朝向所述锁舌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卡合部对应的抵持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抵持部相互抵持;所述吸合传动组件包括挡轴,所述挡轴凸设于所述抵持部上,所述第一脱开组件与所述挡轴抵持,所述第一脱开组件推动所述挡轴转动并带动所述抵持部朝向远离所述锁舌的方向转动,以解除所述吸合传动组件与所述锁舌之间的抵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抵持部上凸设挡轴,并设置所述第一脱开组件与所述挡轴抵持,以使得所述第一脱开组件推动所述挡轴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抵持部朝向远离所述锁舌的方向转动,进而能够解除所述吸合传动组件与所述锁舌之间的抵持。进一步的,通过凸设所述挡轴,能够提高所述第一脱开组件与所述吸合传动组件之间的配合度,并提高所述第一脱开组件带动所述吸合传动组件转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所述吸合锁的安全性能。

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脱开组件包括脱开驱动臂和脱开传动臂,所述脱开驱动臂位于所述挡轴与所述脱开传动臂之间,且分别与所述挡轴和所述脱开驱动臂抵持,所述脱开传动臂与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端转动并带动所述脱开传动臂朝向靠近所述脱开驱动臂的方向移动,所述脱开传动臂推动所述脱开驱动臂转动,以推动所述挡轴转动。

一种实施例,所述脱开传动臂为长杆结构,并包括相对的第一传动端和第二传动端,所述第一传动端与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端与所述脱开驱动臂抵持;所述第一端转动并带动所述脱开传动臂沿所述第一传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端相对的方向移动。

一种实施例,所述脱开传动臂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贯穿所述脱开传动臂,且所述滑动槽沿所述第一传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端相对的方向延伸;所述吸合锁还包括所述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在与所述滑动槽对应的位置凸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穿过所述滑动槽,并在所述滑动槽中沿所述第一传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端相对的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滑动槽与所述滑动轴之间的配合,即所述滑动轴穿过所述滑动槽并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能够在所述脱开传动臂移动过程中,形成导向作用,以限定所述脱开传动臂的移动方向,避免所述脱开传动臂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提高所述脱开机构的各机构的传动性能,并提高所述吸合锁的安全性能。

一种实施例,所述脱开驱动臂与所述脱开传动臂抵持的表面设为弧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脱开驱动臂与所述脱开传动臂抵持的表面设为弧面,能够减小所述脱开驱动臂与所述脱开传动臂之间的滑动摩擦,降低所述脱开驱动臂与所述脱开传动臂之间的滑动磨损,提高所述脱开驱动臂和所述脱开传动臂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所述吸合锁的使用寿命。

一种实施例,所述脱开传动臂与所述脱开驱动臂抵持的表面设为弧面。

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脱开组件包括外开驱动部和外开摇臂,所述外开驱动部位于所述外开组件和所述外开摇臂之间,并分别与外开组件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外开摇臂抵持,所述外开摇臂远离所述外开驱动部的一端与所述锁止臂抵持;所述第二端转动并带动所述外开驱动部转动,所述外开驱动部驱动所述外开摇臂转动,并推动所述锁止臂朝向远离所述锁舌的方向转动,以解除所述锁止臂与所述锁舌之间的抵持。

一种实施例,所述外开驱动部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所述外开驱动部回复至第一初始位置。一种实施例,所述外开摇臂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所述外开摇臂回复至第二初始位置。

一种实施例,所述锁止臂包括半锁止臂,当所述锁舌与所述半锁止臂抵持时,所述吸合锁处于半锁状态。

一种实施例,所述锁止臂包括全锁止臂,当所述锁舌与所述全锁止臂抵持时,所述吸合锁处于全锁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车门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合锁,所述车门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所述吸合锁设于所述车体和所述车门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车门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能够使得所述车门能够相对于所述车体形成开门或关门的效果。通过在所述车体和所述车门之间设置吸合锁,能够使得所述车门与所述车体形成锁定或解锁的效果。同时,因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使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吸合锁,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具备了所述吸合锁所有可能具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合锁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吸合锁隐去部分结构后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吸合锁隐去部分结构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吸合锁处于半锁状态时隐去部分结构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吸合锁处于全锁状态时隐去部分结构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吸合锁处于全开状态时隐去部分结构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所示图2所示吸合锁隐去部分结构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脱开传动臂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A结构一侧视角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发明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可以包括”、“包含”、或“可以包含”表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件等的存在,并不限制其他的一个或多个更多功能、操作、元件等。此外,术语“包括”或“包含”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相应特征、数目、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而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目、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车辆1包括车体10和车门20,所述车体10用于实现所述车辆1的驾驶、载人、载物等功能。所述车门20转动连接于所述车体10上,即所述车门20可以相对于所述车体10转动,以实现所述车辆1的开门或关门的效果,进而使得用户能够进入至所述车体10内部、或从所述车体10内部出来。

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所述车门20相对于所述车体10朝向远离所述车体10的方向转动时,则所述车门20相对于所述车体10打开,将使得所述车体10向外露出一开口,用户经开口进入至所述车体10内部,以乘坐或驾驶所述车辆1,或用户经开口从所述车体10出来,以离开所述车辆1。换言之,当所述车门20相对于所述车体10朝向远离所述车体10的方向转动时,将形成所述车门20打开的效果,以便于用户进入所述车体10内部或从所述车体10内部出来。

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所述车门20相对于所述车体10朝向靠近所述车体10的方向转动时,则所述车门20相对于所述车体10关闭,将与所述车体10共同形成一乘坐空间,以对乘坐于所述车体10内部的用户形成保护的效果。换言之,当所述车门20相对于所述车体10朝向靠近所述车体10的方向转动时,将形成所述车门20关闭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所述车体10与所述车门20之间还设有吸合锁30(请参阅图2),以通过所述吸合锁30实现所述车门20相对于所述车体10关闭或打开的效果。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所述吸合锁30处于全锁状态或半锁状态时,所述车门20相对于所述车体10形成关闭的效果,并能够保持所述车门20与所述车体10之间的锁定,进而对乘坐于所述车体10内部的用户或放置于所述车体10内部的物品形成保护的效果。

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所述吸合锁30处于全开状态时,所述车门20相对于所述车体10解锁,不形成锁定,即所述车门20可以相对于所述车体10转动,以打开所述车门20。

其中,设于所述车体10与所述车门20之间的所述吸合锁30的数量可以与车门20的数量一一对应,即所述吸合锁30的数量与所述车门20的数量相等,且在每一个所述车门20与所述车体之间10均设有一个所述吸合锁30。

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合锁30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吸合锁30隐去部分结构后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吸合锁30至少可以包括吸合机构31、脱开机构32和壳体机构33。所述吸合机构31的至少部分结构和所述脱开机构32的至少部分结构均收容于所述壳体机构33内部。

其中,所述吸合机构31用于实现所述吸合锁30的吸合锁定功能,进而以在所述车门20关闭时,实现所述车门20与所述车体10之间的锁定,避免所述车门20相对于所述车体10转动,影响位于所述车体10内部的用户或物品造成安全。所述脱开机构32用于实现所述吸合锁30的全开状态,即所述脱开机构32可以用于实现暂停或停止所述吸合锁30的吸合锁定过程,也可以解除所述车门20与所述车体10之间的锁定,使得所述车门20可以相对于所述车体10转动打开,进而形成打开所述车门20的效果。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机构3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部331和第二安装部332,且所述第一安装部33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332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333,以使得所述吸合机构31的至少部分结构和所述脱开机构32的至少部分结构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333内部,进而形成对所述吸合机构31和所述脱开机构32的保护作用。

所述吸合机构31的至少部分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或所述第二安装部332上,所述脱开机构32的至少部分机构也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或所述第二安装部332上,进而通过所述壳体机构33能够实现对所述吸合机构31和所述脱开机构32的支撑和定位作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33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332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后期维护或维修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333内部的所述吸合机构31和所述脱开机构32。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33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332可以为但不限于通过卡合、螺栓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33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332还可以通过一体成型、胶粘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吸合机构31包括吸合传动组件311和锁止组件312,所述吸合传动组件311转动以与所述锁止组件312形成抵持,并驱动所述锁止组件312转动。换言之,所述吸合传动组件311与所述锁止组件312相互抵持,以通过所述吸合传动组件311驱动所述锁止组件312形成吸合锁定的效果,进而实现所述吸合机构31的吸合锁定功能,即实现所述吸合机构31的半锁或全锁状态。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吸合传动组件311包括吸合摇臂3111和吸合臂3112,所述吸合摇臂3111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机构33上,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合摇臂3111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部331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部332的一侧,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安装部331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部332的一侧凸设有第一旋转轴3311,所述吸合摇臂3111设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相匹配的旋转孔(图未示),所述吸合摇臂3111通过所述旋转孔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上,并可绕着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吸合摇臂311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之间的转动连接。

所述吸合摇臂3111还具有相对设置的驱动端3111a和传动端3111b,所述驱动端3111a用于驱动所述吸合摇臂3111绕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传动端3111b转动。

具体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吸合锁30还包括执行器(图未示)和牵引线34,所述牵引线3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执行器和所述驱动端3111a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执行器拉动所述牵引线34移动,进而以拉动所述驱动端3111a绕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转动。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执行器拉动所述牵引线34驱动所述驱动端3111a逆时针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仅以所述执行器拉动所述牵引线34进而驱动所述吸合摇臂3111绕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转动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并不代表所述吸合摇臂3111仅能够通过执行器和所述牵引线34之间的配合而驱动。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吸合摇臂3111还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包括丝杆、气缸、液压缸等结构或者装置驱动而转动。

同时,本文中所述的“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转动”均指所述吸合锁30内部的各机构或各结构在所述第一安装部331的平面方向上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转动。例如,上述所述驱动端3111a逆时针转动可以理解为所述驱动端3111a在所述第一安装部331的平面方向上逆时针转动。

一种实施例,所述吸合摇臂3111还设有复位弹性件(图未示),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端3111a弹性连接,并用于执行所述吸合摇臂3111的复位功能,即驱动所述吸合摇臂3111的所述驱动端3111a朝向远离所述执行器的方向运动。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当所述驱动端3111a朝向远离所述执行器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吸合摇臂3111为顺时针转动。其中,所述复位弹性件可以但不限于为弹簧等弹性元件。

换言之,当所述执行器拉动所述牵引线34,进而拉动所述驱动端3111a朝向靠近所述执行器的方向运动,以形成所述吸合摇臂3111绕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转动的效果。当所述执行器停止通过牵引线34拉动所述驱动端3111a时,所述复位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驱动端3111a朝向远离所述执行器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驱动端3111a回复至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当所述牵引线34或所述复位弹性件驱动所述驱动端3111a绕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转动时,所述驱动端3111a驱动所述吸合摇臂3111绕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传动端3111b绕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转动。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驱动端3111a绕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顺时针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所述传动端3111b绕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顺时针转动。当所述驱动端3111a绕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逆时针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所述传动端3111b绕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逆时针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图2所示吸合锁30隐去部分结构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吸合臂31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端31121和第二转动端31122,所述第一转动端31121与所述传动端3111b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与所述锁止组件312抵持;所述传动端3111b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转动端31121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驱动所述锁止组件312转动。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转动端31121与所述吸合摇臂3111的所述传动端3111b转动连接,并能够绕所述传动端3111b转动,且所述吸合臂3112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吸合摇臂3111的转动方向相反,即所述吸合摇臂3111在所述壳体机构33的平面方向上的转动方向,和所述第一转动端31121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在所述壳体机构33的平面方向上的转动方向相反。

换言之,当所述吸合摇臂3111的所述传动端3111b绕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顺时针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端31121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逆时针转动。当所述吸合摇臂3111的所述传动端3111b绕所述第一旋转轴3311逆时针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端31121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顺时针转动。

其中,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端31121可通过铆接的方式实现与所述传动端3111b的转动连接。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端3112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或装置实现与所述传动端3111b的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与锁舌3121抵接,并可以相对于所述锁舌3121滑动。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当所述驱动端3111a带动所述传动端3111b逆时针转动时,所述传动端3111b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端31121顺时针转动,进而以使得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顺时针转动。可以理解的,当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朝向靠近所述锁舌3121的方向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仅以所述吸合摇臂3111逆时针转动和所述吸合臂3112顺时针转动作为示例性说明。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吸合摇臂3111和所述吸合臂3112的转动方向还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转动至与所述锁舌3121抵持,且当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持续转动时,将使得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形成相对于所述锁舌3121滑动的效果,进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推动所述锁舌3121顺时针转动。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锁舌3121朝向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凸设有卡合部3121a,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设有与所述卡合部3121a相匹配的抵持部31224。当所述抵持部31224与所述卡合部3121a抵持并相对于所述卡合部3121a滑动时,通过所述锁舌3121的所述卡合部3121a和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的所述抵持部31224之间的抵持,能够形成通过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驱动所述锁舌3121顺时针转动的效果。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7,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吸合锁30处于半锁状态时隐去部分结构后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吸合锁30处于全锁状态时隐去部分结构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吸合锁30处于全开状态时隐去部分结构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锁止组件312包括所述锁舌3121和锁止臂3122,所述锁舌3121与所述锁止臂3122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朝向所述第二安装部332的一侧,并均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转动。

当所述锁舌3121与所述锁止臂3122相互转动至不同位置时,即所述锁舌3121与所述锁止臂3122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转动,将与所述锁止臂3122形成不同的锁止状态,即使得所述锁舌3121与所述止臂3122实现所述吸合锁30的半锁状态、全锁状态和全开状态。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锁舌3121与所述锁止臂3122抵持时,使得所述吸合锁30可以处于全锁或者半锁状态,进而能够实现所述吸合锁30的吸合锁定功能。当所述锁舌3121与所述锁止臂3122相互处于非抵持状态时,所述吸合锁30处于全开状态。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锁止臂3122包括半锁止臂3122a和全锁止臂3122b,当所述锁舌3121与所述半锁止臂3122a抵持时,所述吸合锁30处于半锁状态。当所述锁舌3121与所述全锁止臂3122b抵持时,所述吸合锁30处于全锁状态。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驱动所述锁舌3121顺时针转动,并驱动所示锁舌3121的所述卡合部3121a顺时针转动至第一位置S1时,所述锁舌3121与所述半锁止臂3122a之间配合并形成为半卡合效果,以形成所述吸合机构31处于半锁状态的效果,进而使得所述吸合锁30处于半锁状态。其中,所述吸合锁30处于半锁状态为所述车门20与所述车体10之间未完全锁定。

如图6所示,当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继续推动所述锁舌3121顺时针转动,并驱动所示锁舌3121的所述卡合部3121a顺时针转动至第二位置S2时,所述锁舌3121与所述全锁止臂3122b之间形成完全卡合,以使得所述吸合机构31完全吸合锁定。

换言之,当所述卡合部3121a转动至第二位置S2时,通过所述锁舌3121与所述锁止臂3122完全卡合,能够实现所述吸合锁30的全锁状态,进而使得所述车门20相对于所述车体10关闭,并使得所述车门20相对于所述车体10完全锁定。

如图7所示,当所述锁舌3121的所述卡合部3121a转动至第三位置S3时,所述锁舌3121与所述锁止臂3122之间完全脱开,即所述卡合部3121a与所述抵持部31224不形成抵持,使得所述吸合机构31处于完全脱开的状态,进而以实现所述吸合锁30的全开状态。

换言之,当所述卡合部3121a转动至第三位置S3时,通过所述锁舌3121与所述锁止臂3122完全脱开,能够实现所述吸合锁30处于全开状态,进而使得所述车门20可以相对于所述车体10转动,以便于用户顺利从所述车体10内部进出,或从所述车体10内部顺利放取物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图8为所示图2所示吸合锁30隐去部分结构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脱开机构32包括外开组件321、第一脱开组件322和第二脱开组件323(请参阅图10所示),所述外开组件32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211和第二端3212。

所述第一脱开组件322位于所述第一端3211和所述吸合传动组件311之间,且所述第一脱开组件322与所述第一端3211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吸合传动组件311抵接,所述第一端3211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脱开组件322推动所述吸合传动组件311转动,以解除所述吸合传动组件311与所述锁舌3121之间的抵持,进而能够暂停或者停止所述吸合锁30的吸合锁定过程。

具体的,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合臂3112设有挡轴31123。所述挡轴31123固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朝向所述第二安装部332一侧,即凸设于所述抵持部31224上,并朝向所述第二安装部332向外延伸。

所述第一脱开组件322包括脱开驱动臂3221和脱开传动臂3222,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位于所述挡轴31123与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之间,且分别与所述挡轴31123和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抵持。

如图8所示,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用于驱动所述吸合臂3112朝向远离所述锁舌3121的方向运动,即解除所述锁舌3121的所述卡合部3121a与所述锁止臂3122的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之间的抵持,进而形成暂停所述吸合锁30吸合过程的效果。

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上,其相对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挡轴31123形成抵持,进而推动所述挡轴31123转动并带动所述抵持部31224朝向远离所述锁舌3121的方向转动,以解除所述吸合传动组件311与所述锁舌3121之间的抵持。

换言之,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与所述挡轴31123抵持,能够以推动所述吸合臂3112转动。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顺时针转动时,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将与所述挡轴31123形成抵持,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端31122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端31121逆时针转动。

其中,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可以但不限于通过铆接、设置旋转轴等方式或结构实现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的转动连接。

如图8所示,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为长杆结构,并设于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和所述外开组件321之间,并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传动端3222a和第二传动端3222b。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的所述第一传动端3222a与所述外开组件321转动连接,并可以位于所述第一端3211和所述第二端3212之间。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与所述外开组件321的第一端3211转动连接。

当所述外开组件321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平移。换言之,即所述第一端3211转动并带动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沿所述第一传动端3222a和所述第二传动端3222b相对的方向移动。

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当所述外开组件321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顺时针转动时,所述外开组件321驱动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朝向靠近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的所述第二传动端3222b与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抵接,并能够相对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滑动,以当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朝向靠近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的方向移动时,能够与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抵接,并推动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顺时针转动。

一种实施例,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与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形成抵接的表面为弧面,以使得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在与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抵接并相对于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滑动时,能够减小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与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之间的滑动摩擦,降低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与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之间的滑动磨损,提高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和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所述吸合锁30的使用寿命。

一种实施例,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与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形成抵接的表面设为弧面。

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9,图9为图8所示脱开传动臂3222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的所述第二传动端3222b开设有滑动槽3223,所述滑动槽3223贯穿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且所述滑动槽3223沿所述第一传动端3222a与所述第二传动端3222b相对的方向延伸,即所述滑动槽3223沿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所述第一安装部331与所述滑动槽3223对应的位置凸设有滑动轴3312,所述滑动轴3312穿过所述滑动槽3223,并能够在所述滑动槽3223中沿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的长度方向滑动,以限定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的移动方向。

换言之,通过设置所述滑动轴3312在所述滑动槽3223中滑动,能够限定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只能够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平移,以通过所述滑动轴3312与所述滑动槽3223之间的配合,为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形成导向的效果。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阅图8。如图8所示,所述外开组件321的所述第二端321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朝向所述第二安装部332的一侧,且所述外开组件321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转动。所述第一端3211与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转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沿所述第一传动端3222a和第二传动端3222b相对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外开组件321在所述第一端3211位置还开设有牵引孔3213,所述牵引孔与安装于所述车门20上的开门把手(图未示)传动连接。

例如,可以通过牵引件(图未示)等结构或装置实现所述外开组件321与所述开门把手之间的传动连接,以当用于拉动所述车门20背离车体10一侧的所述开门把手时,能够驱动所述外开组件321转动。牵引件可以为图3中所示的所述牵引线34,也可以为如拉杆等能够所述外开组件321与所述开门把手之间传动连接的结构或装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当拉动所述开门把手时,通过所述开门把手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端3211绕所述第二端3212顺时针转动,以形成所述外开组件321整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顺时针转动的效果。其中,所述外开组件321可以但不限于通过铆接、设置旋转轴等方式或结构实现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31的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如图8所示,当拉动所述开门把手时,通过所述开门把手能够驱动所述外开组件321顺时针转动,进而能够驱动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朝向靠近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的方向移动,并推动与所述脱开传动臂3222抵持的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顺时针转动。当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顺时针转动时,能够推动与所述脱开驱动臂3221抵持的所述吸合传动组件311朝向远离所述锁舌3121的方向运动,能够形成解除所述吸合传动组件(311)与所述锁舌(3121)之间的抵持的效果,进而形成暂停或者停止所述吸合锁的吸合锁定过程,进而提高所述吸合锁的安全性,并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0,图10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A结构一侧视角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位于所述外开组件321的第二端3212与所述锁止臂3122之间,且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与所述第二端3212转动连接并与所述锁止臂3122抵持,所述第二端3212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推动所述锁止臂3122转动,以解除所述锁止臂3122与所述锁舌3121之间的抵持。

具体的,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包括外开驱动部3231和外开摇臂3232,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位于所述外开组件321和所述外开摇臂3232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外开组件321的所述第二端3212、和所述外开摇臂3232抵持,所述外开摇臂3232远离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的一端与所述锁止臂3122抵持。

所述外开组件321的所述第二端3212转动并带动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转动,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驱动所述外开摇臂3232转动,并推动所述锁止臂3122朝向远离所述锁舌3121的方向转动,以解除所述锁止臂3122与所述锁舌3121之间的抵持。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所述外开组件321与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转动连接,能够使得所述外开组件321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转动。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与所述锁止臂3122抵持,使得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转动能够推动所述锁止臂3122转动,解除所述锁止臂3122和所述锁舌3121之间的抵持,进而能够形成所述吸合锁30的解锁效果,进而能够完全实现所述吸合锁30的开锁效果。

换言之,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通过驱动外开组件321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转动,进而解除所述锁止臂3122和所述锁舌3121之间的抵持,以使得所述吸合锁30处于全开状态。

一种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10。如图10所示,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设有第一复位弹簧3231a,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231a的一端与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固定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回复至第一初始位置。其中,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回复至第一初始位置,即为所述外开组件321的所述第二端3212未带动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转动时的位置。

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位于第一初始位置,当所述外开组件321的所述第二端3212转动并带动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转动后,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在转动过程中,将压缩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231a,以使得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231a蓄能。当所述第二端3212停止或者解除转动过程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231a将驱动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回复至第一初始位置。

一种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10。如图10所示,所述外开摇臂3232设有第二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所述外开摇臂3232回复至第二初始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初始位置为所述外开驱动部3231未驱动所述外开摇臂3232转动之前的位置。

通常的,车辆的车门一般通过设置吸合锁,以实现车门的打开或关闭。其中,在车门关闭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如衣物被夹、手指被夹等紧急情况,此时需要设置脱开机构,通过脱开机构暂停吸合锁的吸合、或使吸合锁由全锁状态或半锁状态切换为全开状态,以暂停车门的关闭或紧急停止车门关闭。

吸合锁搭载的电致动脱开机构,可能存在失灵的情况,如停电等情况,导致车辆在紧急情况下,无法阻止车门关闭或无法打开车门,从而降低车辆的安全保障,同时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同时,电致动脱开机构结构复杂、结构之间配合难度和精度较高,从而提高了吸合锁的成本。

而本申请吸合锁30通过设置锁舌3121和锁止臂3122,能够实现所述吸合锁30的锁止功能,即通过所述锁舌3121和所述锁止臂3122之间的抵持,以使得所述吸合锁30处于全锁或者半锁状态,进而实现所述吸合锁30的锁定功能。通过设置外开组件321,并设置所述外开组件321分别与第一脱开组件322和第二脱开组件323转动连接,能够使得所述外开组件321转动时,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脱开组件322和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转动。

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脱开组件322与所述锁舌3121抵持,使得所述第一脱开组件322转动时能够推动所述锁舌3121转动,以以解除所述吸合传动组件311与所述锁舌3121之间的抵持,进而暂停或停止吸合锁30的吸合锁定过程,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与所述锁止臂3122抵持,使得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转动能够推动所述锁止臂3122转动,进而能够形成所述吸合锁30的解锁效果。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脱开组件322和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能够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用户能够自主暂停或停止所述吸合锁30的吸合锁定过程,进而提高所述吸合锁30的安全性,并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换言之,当车辆搭载的电致动脱开机构失灵或车辆未搭载用于暂停或停止车门关闭的结构或装置时,通过本申请所述脱开机构32,能够在车门关闭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用户能够自主暂停或停止车门关闭过程,能够提高本申请吸合锁30的安全性,进而提高车辆1的安全保障,并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同时,所述第一脱开组件322和所述第二脱开组件323采用机械结构之间的配合以实现传动、连接等,各机构之间的配合度较高,进而降低所述吸合锁30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本申请车辆1因为设置了本申请吸合锁30,因此本申请车辆1具备了本申请吸合锁30所有的可能具备的有益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冰箱冷藏室的送风控制方法及冰箱
  • 一种具有简易风道结构的冰箱
  • 一种冰箱的风道组件
  • 一种冰箱冷藏室送风风道组件及一种冰箱冷藏室送风系统
  • 一种改变风向的冷藏风道、冷冻风道和含有此风道的冰箱
技术分类

0612011652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