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面板中经常配置有感光区用于设置摄像头以及其他光学器件,为了提高摄像头等在感光区处的感光效果,通常会将部分走线环绕设置在感光区的外周侧,但是由于走线长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位于感光区外部不同侧的显示效果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着使用者的使用观感。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具有第一区以及围设在第一区周侧的第二区,阵列基板包括衬底、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以及多条第一信号线,第一导体层设置于衬底一侧,第二导体层设置于第一导体层远离或靠近衬底的一侧。

多条第一信号线位于第二区内,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包括位于第一导体层内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第二导体层内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部分结构环绕第一区设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并联连接,且第一部分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区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还包括多条第二信号线,第二信号线位于第二区内,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包括位于第一导体层内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区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用于传递发光控制信号,第二信号线用于传递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位于第三部分背离或远离第一区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位于第三部分背离第一区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包括相同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体层位于第二导体层背离衬底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三导体层,第二信号线包括位于第三导体层内的第四部分,至少部分数据线中的第四部分连接于第三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导体层位于第一导体层朝向衬底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导体层位于第二导体层背离衬底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体层与第三导体层之间设有第一换线孔,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中的第四部分通过第一换线孔电连接于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位于第三部分背离第一区的一侧,第一换线孔在衬底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部分在衬底的正投影靠近第一区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第四部分包括环绕第一区设置的第一子部,以及连接第一子部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子部;

部分第四部分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子部,第三子部连接于第三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包括环绕第一区设置的第四子部,以及连接第四子部的第五子部,第五子部位于第四子部背离第一区的一侧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子部在衬底的正投影与多个第三部分在衬底的正投影交替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包括环绕第一区设置的第四子部,以及连接第四子部的第五子部,第五子部位于第四子部背离第一区的一侧,第二部分连接于第五子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包括金属钛以及金属铝。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包括环绕第一区设置的第六子部,以及连接于第六子部的第七子部,第七子部位于第六子部背离第一区的一侧;

第五子部连接于第六子部和第七子部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子部在衬底的正投影与第五子部在衬底的正投影重叠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体层设置于第一导体层靠近衬底的一侧,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导体层朝向衬底一侧的第四导体层,部分第一信号线包括位于第四导体层内的第五部分,第二部分的部分结构环绕第一区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部分与第一部分并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导体层位于第二导体层朝向衬底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包括环绕第一区设置的第六子部,第五部分包括环绕第一区设置的第八子部,多个第六子部在衬底的正投影与多个第八子部在衬底的正投影交替设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阵列基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在不改变多条第一信号线在第二导体层内走线布局的前提下,在第一导体层内额外增加第一部分,并使得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中位于第二导体层内的第二部分能够电连接至第一部分,以此在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中实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的并联连接,从而能够降低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所对应的电阻,进而降低第一信号线在第一区不同侧的负载差异,降低显示差异,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中的局部走线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区域Q处的局部走线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区域Q处的局部走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

10、衬底;

20、第一导体层;21、第一部分;211、第四子部;212、第五子部;22、第三部分;

30、第二导体层;31、第二部分;311、第六子部;312、第七子部;

40、第三导体层;41、第四部分;411、第一子部;412、第二子部;413、第三子部;

50、第四导体层;51、第五部分;511、第八子部;

H1、第一换线孔;

L1、第一信号线;L2、第二信号线;

A1、第一区;A2、第二区;

E1、第一边缘;E2、第二边缘;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第一方面,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具有第一区A1以及围设在第一区A1周侧的第二区A2,阵列基板包括衬底10、第一导体层20、第二导体层30以及多条第一信号线L1,第一导体层20设置于衬底10一侧,第二导体层30设置于第一导体层20远离或靠近衬底10的一侧。

多条第一信号线L1位于第二区A2内,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包括位于第一导体层20内的第一部分21,以及位于第二导体层30内的第二部分31,第二部分31的部分结构环绕第一区A1设置。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31并联连接,且第一部分21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区A1设置。

阵列基板至少具有第一区A1和第二区A2两个区域,第一区A1可以为感光区,即在后续形成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区A1可以用于布置摄像头以及其他光学器件,第二区A2围设在第一区A1的周侧,第二区A2可以对应于后续形成的显示面板中的正常显示区域。需要说明的是,阵列基板可以在第一区A1处对应设置有挖孔结构W,或者也可以不设有挖孔结构W。当第一区A1处不设有挖孔结构W时,在后续形成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区A1内也可以设有发光结构,以使第一区A1与第二区A2均可以实现显示功能,或者第一区A1内也可以不设置有发光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均不作限制。而当第一区A1处对应设置有挖孔结构W时,挖孔结构W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区A1所覆盖的范围,具体结构可以参照图2所示,其中挖孔结构W以虚线的形式示意出。

衬底10主要起到支撑承载的作用,其他膜层在衬底10上依次层叠设置,这里提到的层叠设置指的是:其他膜层沿衬底10厚度方向依次设置,并且位于衬底10一侧的其他膜层的厚度方向通常与衬底10自身的厚度方向一致,因此为了方便表述,本申请实施例后续提到的衬底10的厚度方向或其他膜层的厚度方向均采用同一方向示意出。

第一导体层20位于衬底10的一侧,第一导体层20内可以包括有多种导体结构,例如第一信号线L1包括位于第一导体层20内的第一部分21。对于第一信号线L1所传递信号的种类,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可选地,第一信号线L1用于传递发光控制信号。

在相关技术中,单根第一信号线L1通常位于第二区A2内且仅会位于单一膜层结构中,并且第一信号线L1在第一区A1位置处需要绕过第一区A1设置。进一步地,由于第一区A1位置的影响,第一信号线L1在位于第一区A1不同侧的走线长度通常存在差异,进而容易引发第一信号线L1在第一区A1不同侧存在有负载(loading)差异,进而容易引发第一区A1不同侧出现显示差异。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不改变多条第一信号线L1在第二导体层30内走线布局的前提下,在第一导体层20内额外增加第一部分21,并使得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中位于第二导体层30内的第二部分31能够电连接至第一部分21,以此在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中实现第二部分31与第一部分21之间的并联连接,从而能够降低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所对应的电阻,进而降低第一信号线L1在第一区A1不同侧的负载差异,降低显示差异,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满足第一信号线L1的走线需要,第一部分21需要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区A1设置。但是对于第二部分31的走线形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第二部分31可以部分环绕第一区A1设置,或者第二部分31中的部分结构也可以不环绕第一区A1设置,只要满足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31能够实现并联连接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还包括多条第二信号线L2,第二信号线L2位于第二区A2内,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L2包括位于第一导体层20内的第三部分22,第三部分22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区A1设置。

第一信号线L1与第二信号线L2用于传递不同类型的信号,对于第一信号线L1与第二信号线L2所传递的信号类型,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可选地,第一信号线L1用于传递发光控制信号,第二信号线L2用于传递数据信号。

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包括位于第一导体层20内的第一部分21,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L2包括位于第一导体层20内的第三部分22,即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同层设置。

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均位于第二区A2内,且环绕第一区A1设置。根据第一区A1尺寸形状的不同,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可以具有多种形式。例如第一区A1呈圆形结构时,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可以包括有弧状结构,或者第一区A1也可以呈四边形结构,此时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可以包括有折线结构。

在相关技术中,第二信号线L2中的第三部分22会位于第一导体层20内,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对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的走线方式进行了调整,使得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能够包括位于第一导体层20内的第一部分21,从而能够在不额外增加其他膜层结构的前提下,降低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所对应电阻,进而降低第一信号线L1在第一区A1不同侧的负载差异,降低显示差异,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可以包括相同材料,或者也可以包括有不同材料。此外,第二信号线L2除了第三部分22外,还可以包括有位于其他膜层中的其他导体结构,其中位于至少部分其他膜层内的导体结构可以与第三部分22电连接设置,第三部分22以及其他与第三部分22电连接设置的导体结构可以共同构成一条第二信号线L2,当然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L2中位于其他膜层内的导体结构也可以与任意第三部分22均绝缘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并且第一信号线L1与之同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对于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之间的具体位置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1位于第三部分22靠近或背离第一区A1的一侧。进一步可选地,第一部分21位于第三部分22背离第一区A1的一侧。

这样可以在不改变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L2中第三部分22相对位置的前提下,实现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之间的同层设置,这样有助于降低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所对应的布局难度。

进一步可选地,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包括相同材料。这样由于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均位于第一导体层20内,因此使得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能够采用相同材料,并在同一制备工序中一同制备成型,以此降低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的制备难度,并有助于提高阵列基板的制备效率。

对于第一导体层20与第二导体层30之间的位置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也不作限制。可选地,第一导体层20位于第二导体层30背离衬底10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三导体层40,第二信号线L2包括位于第三导体层40内的第四部分41,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L2中的第四部分41连接于第三部分22。其中,图3中示出了第一导体层20与第三导体层40的在第一区A1周侧的走线布局.

第三导体层40是与第一导体层20不同的导电膜层,其中,第三导体层40可以位于第一导体层20朝向衬底10的一侧,或者第三导体层40也可以位于第一导体层20背离衬底10的一侧。可选地,第三导体层40位于第一导体层20朝向衬底10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三导体层40可以是距离第一导体层20最近的导体层,或者第三导体层40与第一导体层20之间还可以包括有其他导体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均不作限制。可选地,第三导体层40位于第二导体层30背离衬底10的一侧。

第二信号线L2包括位于第三导体层40内的第四部分41,不同第二信号线L2所对应的第四部分41彼此绝缘设置。其中,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L2中的第四部分41连接于第三部分22。其中两者可以采用并联的方式实现连接,或者两者也可以采用串联的方式实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全部第二信号线L2中的第四部分41可以均与第三部分22电连接设置,或者也可以仅部分第二信号线L2中的第四部分41与第三部分22电连接设置,而其他第二信号线L2中的第四部分41与任意第三部分22均彼此绝缘设置,即部分第二信号线L2中同时包括有第三部分22与第四部分41,部分第二信号线L2中仅包括有第四部分41,而不包括有第三部分2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四部分41设置在第三导体层40中,将第三部分22设置在第一导体层20中,从而使得第四部分41能够与第三部分22位于不同膜层,这样即使第四部分4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与第三部分22在衬底10的正投影产生交叠,也不会导致第四部分41与第三部分22发生接触短路,从而能够满足第二信号线L2以及第一信号线L1中部分结构所对应的布局需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体层20与第三导体层40之间设有第一换线孔H1,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L2中的第四部分41通过第一换线孔H1电连接于第三部分22,第一换线孔H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部分21在衬底10的正投影靠近第一区A1的一侧。

由前述内容可知,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L2中的第四部分41会与第三部分22电连接设置,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导体层20与第三导体层40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线孔H1,第一换线孔H1用于实现第三部分22与第四部分41之间的电连接,示例性地,第一部分21位于第三部分22背离第一区A1的一侧,第一换线孔H1在衬底10的正投影同时与第三部分22以及第四部分4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交叠。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一换线孔H1在衬底10的正投影设置为位于第一部分21在衬底10的正投影靠近第一区A1的一侧,从而能够在第一部分21靠近第一区A1的一侧实现第三部分22以及第四部分41之间的电连接,以此满足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以及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L2所对应的走线布局需要,降低两者发生接触干涉的风险,具有较强实用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距离最近的第一部分21与第三部分22之间间隔形成有间隙空间,第一换线孔H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位于间隙空间在衬底10的正投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部分第四部分41包括环绕第一区A1设置的第一子部411,以及连接第一子部411并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二子部412。部分第四部分41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三子部413,第三子部413连接于第二部分22。

多个第二信号线L2可以对应设置有多个第四部分41,其中部分第二信号线L2所对应的第四部分41同时包括有第一子部411和第二子部412两部分结构,而其他部分第二信号线L2所对应的第四部分41仅包括有第三子部413。

第二子部412与第三子部413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其中,第一方向X可以为第二信号线L2所对应的整体延伸趋势方向。其中,以最终形成的显示面板为矩形结构为例,第一方向X可以对应于该矩形结构的长边方向。进一步地,第二子部412与第三子部413可以在第二方向Y上并排设置。但是不同的是,第二子部412会连接至同层的第一子部411,而第三子部413会连接至不同层的第三部分22。

第一子部411以及第三部分22的至少部分结构均环绕第一区A1设置,其中,第一子部4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三部分22在衬底10的正投影交叠,或者第一子部4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也可以与第三部分22在衬底10的正投影错位分布,即两者所对应的正投影也可以彼此不重叠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子部4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一部分2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交叠设置,或者第一子部4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也可以与第一部分21在衬底10的正投影错位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部分第二信号线L2中的第二子部412会连接至同层的第一子部411,部分第二信号线L2中的第三子部413会连接至不同层的第三部分22,第一子部411与第三部分22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均环绕第一区A1设置。相较于第一子部411与第三部分22位于同一膜层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的这种设计有助于降低第一子部411与第三部分22所组成整体在衬底10的正投影尺寸,即减小第二信号线L2中环绕第一区A1设置的导体结构在衬底10的正投影尺寸。进而在第一导体层20中,第三部分22背离第一区A1一侧能够存在有部分空间用于容纳第一部分21,降以此低第一部分21所对应布线难度,以及降低第一部分21所需的走线长度,进一步减小至少部分发光控制信号线所对应的电阻大小,提高第一区A1不同层对应的负载差异,提高后续形成的显示面板所对应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1包括环绕第一区A1设置的第四子部211,以及连接第四子部211的第五子部212,第五子部212位于第四子部211背离第一区A1的一侧且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

第一部分21至少包括有第四子部211和第五子部212两部分结构,其中,第四子部211环绕第一区A1设置并且位于第三部分22背离第一区A1的一侧。根据第一区A1尺寸形状的不同,第四子部211可以包括弧形结构或折线结构等。

第五子部212位于第四子部211背离第一区A1的一侧,即第五子部212位于第四子部211背离第三部分22的一侧,这样即使第五子部212与第三部分22同层设置,第五子部212的走线布局也不会与第三部分22发生干涉接触,以此能够满足第二信号线L2以及第一信号线L1之间的走线布局以及绝缘需要,具有较强实用性。

进一步地,第五子部212沿第二方向Y延伸,对于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大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可选地,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第二方向Y可以为第一信号线L1所对应的整体延伸趋势方向,在阵列基板中,第二信号线L2的整体延伸方向与第一信号线L1的整体延伸方向不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第四部分41中设置有第二子部412和第三子部413,在第一部分21中设置有第五子部212,借助第二子部412、第三子部413以及第五子部212分别满足第二信号线L2以及第一信号线L1所对应的延伸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部分22的结构也可以与第一部分21类似,即第三部分22可以包括有环绕第一区A1设置的部分结构以及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部分结构。或者第三部分22也可以完全环绕第一区A1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子部4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与多个第三部分22在衬底10的正投影交替分布。

由前述内容可知,第一子部411与第三部分22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均环绕第一区A1设置,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将多个第一子部4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与多个第三部分22在衬底10的正投影交替分布,即相邻两个第一子部4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之间会存在有一个第三部分22在衬底10的正投影,相邻两个第三部分22在衬底10的正投影之间会存在有一个第一子部4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

这种设计有助于降低第三部分22与第一子部411所组成整体在衬底10的正投影面积,同时还能使得第三部分22与第一子部411在平行于衬底10所在平面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错位,进而能够降低第三部分22与第一子部411彼此之间发生相互干扰的风险,提高第二信号线L2内数据信号的传递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阵列基板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第一区A1中心与第一边缘E1在第二方向Y上的距离,大于第一区A1中心与第二边缘E2在第二方向Y上的距离。换言之,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区A1并不位于阵列基板的中央位置处。

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的不同,第一区A1可以具有多种位置形式,例如出于布局空间或者美观等层面的考虑,可以将第一区A1设置为在第二方向Y上并不位于阵列基板的中央。而第一信号线L1整体沿第二方向Y延伸,因此在相关技术中,第一信号线L1在第一区A1沿第二方向Y两侧的不同区域处的负载容易产生差异,进而引发显示差异。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中的第一部分21设置在第一导体层20中,从而使得第一部分21能够与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L2中的第三部分22同层设置。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部分21与第一信号线L1中位于其他膜层中的导体结构电连接设置,从而能够在不额外增加其他膜层结构的前提下,实现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内不同导体结构的并联连接,以此降低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的电阻,进而降低第一信号线L1在第一区A1沿第二方向Y不同侧的负载差异,降低显示差异,提高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1包括环绕第一区A1设置的第四子部211,以及连接第四子部211的第五子部212,第五子部212位于第四子部211背离第一区A1的一侧,第二部分31连接于第五子部21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五子部212位于第四子部211背离第一区A1的一侧,即第五子部212位于第四子部211背离第三部分22的一侧,在此基础上,通过将第二部分31连接于第五子部212,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二信号线L2对于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31的连接影响,提高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31的连接可靠性。

对于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31的具体材料组成,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可选地,第一部分21包括金属钛以及金属铝。进一步可选地,第一部分21包括层叠设置的金属钛、金属铝以及金属钛,这样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所对应的电阻值,提高后续形成显示面板所对应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第二部分31包括环绕第一区A1设置的第六子部311,以及连接于第六子部311的第七子部312,第七子部312位于第六子部311背离第一区A1的一侧。其中,第五子部212连接于第六子部311和第七子部312中的至少一者。

第二部分31至少包括第六子部311和第七子部312两部分结构,第六子部311和第七子部312电连接设置,第七子部312可以用于实现第六子部311以及发光驱动电路之间的电连接,以此满足发光控制信号在第六子部311和第七子部312内的传递。

与第四子部211相似的是,第六子部311也环绕第一区A1设置。但是由于第二导体层30内不存在有第二信号线L2,因此第六子部311的走线布局可以不受到第二信号线L2的限制影响,即第六子部311可以有多种布局方式,例如至少部分第六子部3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与第四子部2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交叠设置,和/或,至少部分第六子部3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可以与第四子部2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外。进一步地,至少部分第六子部3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可以位于全部第四子部2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远离第一区A1的一侧。

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第二部分31所对应的具体走线布局,选择性地将第五子部212连接于第六子部311和第七子部312中的至少一者,以此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走线布局需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第六子部3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与第五子部212在衬底10的正投影交叠设置,这样第五子部212可以通过换线孔的方式直接与第六子部311电连接,以此实现第二部分31与第一部分21之间的并联连接,满足发光控制信号的传递需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体层30设置于第一导体层20靠近衬底10的一侧,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导体层20朝向衬底10一侧的第四导体层50,部分第一信号线L1包括位于第四导体层50内的第五部分51,第二部分31的部分结构环绕第一区A1设置。

第四导体层50位于第一导体层20朝向衬底10的一侧,部分第一信号线L1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位于第四导体层50内。进一步地,位于第四导体层50内的第五部分51与位于第二导体层30内的第二部分31绝缘设置,即至少部分位于第四导体层50内的多条第一信号线L1与部分位于第二导体层30内的多条第一信号线L1彼此之间不会发生信号传递。

在相关技术中,第一信号线L1通常仅分设在第二导体层30与第四导体层50内,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导体层20内的第一部分21,并且位于第二导体层30内的第二部分31可以与第一导体层20内的第一部分21并联设置,以此降低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L1对应的电阻值,进而降低第一区A1不同侧所对应的负载差异,提高最终形成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第五部分51可以与第一部分21并联连接,或者第五部分51也可以与第一部分21绝缘设置。进一步可选地,第五部分51与第一部分21并联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第一信号线L1可以包括有两种走线形式,具体地说,部分第一信号线L1同时包括位于第一导体层20内的第一部分21以及位于第二导体层30内的第二部分31,并且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31并联连接,以此降低该部分第一信号线L1所对应的电阻值。而其他部分第一信号线L1同时包括位于第一导体层20内的第一部分21以及位于第四导体层50内的第五部分51,并且第一部分21与第五部分51并联连接,以此降低该部分第一信号线L1所对应的电阻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第二导体层30内的第二部分31以及位于第四导体层50内的第五部分51均能够与位于第一导体层20内的不同第一部分21并联连接,以此能够降低更多第一信号线L1所对应的电阻值,从而有助于提高最终形成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对于第二导体层30与第四导体层50之间的具体位置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可选地,第四导体层50位于第二导体层30朝向衬底10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部分31包括环绕第一区A1设置的第六子部311,第五部分51包括环绕第一区A1设置的第八子部511,多个第六子部3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与多个第八子部5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交替设置。其中,图5中示出了第三导体层40与第四导体层50对应的走线布局方式。

第六子部311与第八子部511分设在不同膜层且均环绕第一区A1设置,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将多个第六子部3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与多个第八子部5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交替分布,即相邻两个第六子部3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之间会存在有一个第八子部5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相邻两个第八子部5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之间会存在有一个第六子部311在衬底10的正投影。

这种设计有助于降低多个第六子部311与多个第八子部511所组成整体在衬底10的正投影面积,同时还能使得第六子部311与第八子部511在平行于衬底10所在平面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错位,进而能够降低第六子部311与第八子部511彼此之间发生相互干扰的风险,提高第二信号线L2内数据信号的传递可靠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阵列基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有助于提高第一区A1不同侧所对应的显示差异,提高显示均一性,以此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观感。

第三方面,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请参照前述对于显示面板以及阵列基板有益效果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虽然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其他连接方式的替换等,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液体识别方法、特征提取方法、液体识别装置及存储装置
  • 牙科治疗和/或检查装置、牙科接合单元以及牙科治疗和/或检查装置的液体传输系统的冲洗方法
  •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填充方法
  • 农业液体施用系统、方法和装置
  • 农业液体施用系统、方法和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4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