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外敷药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46:0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淋巴结核,中医称之为瘰疬,是体现于肌表的毒块组织,是由肝肺两方面的痰毒热毒凝聚所成。西医则指,人体内有专事于清毒杀毒从而保护血管,组织的淋巴系统,遭遇来自体内外无法清除杀灭的毒菌,凝聚和集结于肌表组织形成的毒瘤。淋巴结核多在颈部一侧或双侧长出疙瘩,逐渐长大,不痛不痒,推入滑动,无明显压痛,如身体抵抗力低则逐渐增大,皮肤变紫,最终破溃流水样脓液并排出黄浊样干酪样脓液,中医称之谓“老鼠疮”。反复溃烂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如果淋巴结核长期不愈合会加重病情,在体内形成瘘管,破坏正常的肌肉组织,颈部淋巴结核的发展可以达到头部,炎症会出现反复的刺激患处导致癌症的发生,人体的淋巴腺会扩散并最终会导致死亡。目前,西医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局部手术切除或穿刺抽脓治疗,同时结合西药治疗,但手术治疗比较痛苦,使得患者较长时间忍受疾病痛苦;而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会导致损害肝脏系统的副作用,导致肝功能和机体整体的免疫力下降。

中医认为,瘰疬发病情况多由三焦、肝、胆等经风热气毒蕴结而成,肝肾两经气血亏损,虚火内动所致,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急性多因外感风热、内蕴痰毒而发;慢性多因气郁、虚伤而发,但目前中医效果不太明显。因此,有必要从中医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来解决尚未能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淋巴结核外敷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可在短期内治疗淋巴结核,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原料重量份配比为:夏枯草18~30份、黄精12~18份、地骨皮10~20份、牛蒡子6~18份、猫爪草8~15份、白僵蚕6~15份、半夏5~18、昆布3~9份、半枝莲3~9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中药组合物浸泡、烘干后粉碎,加入蜂蜜、麻油熬制成膏状即可。

优选地,所述浸泡时间为0.5~2h。

优选地,所述烘干温度为40~60℃,烘干时间为0.5~1h。

优选地,所述粉碎的粒径为30~45μm。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与蜂蜜、麻油体积比为1:5~8:50~8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淋巴结核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剂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或口服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诸药配伍,相得益彰,以平肝补脾、通络散结、化痰解毒作为主要的治疗原则,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方中以夏枯草、黄精、地骨皮为君药,起到平肝补脾、通络、散结消肿的效果;牛蒡子、猫爪草为臣药,辅以君药化痰散结、消肿疗疮;白僵蚕和昆布为佐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之效;半夏、半枝莲作为使药,调和诸药,起到活血化瘀散结的效果。本发明的中药方剂科学配伍,加之蜂蜜与麻油调和敷于患处,诸药共奏达到治疗淋巴结核的作用,用药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疗程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原料重量份配比为:夏枯草18~30份、黄精12~18份、地骨皮10~20份、牛蒡子6~18份、猫爪草8~15份、白僵蚕6~15份、半夏5~18、昆布3~9份、半枝莲3~9份。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原料重量份配比为:夏枯草20~28份、黄精13~16份、地骨皮12~18份、牛蒡子8~15份、猫爪草10~14份、白僵蚕8~12份、半夏8~15、昆布5~8份、半枝莲5~8份。更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原料重量份配比为:夏枯草22~25份、黄精14~15份、地骨皮13~15份、牛蒡子10~12份、猫爪草12~13份、白僵蚕9~10份、半夏10~12、昆布6~7份、半枝莲6~7份。

本发明中夏枯草,性味辛、苦,寒;归肝、胆经。其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之效;主要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黄精,性味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效;主要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地骨皮,性味甘、寒,归肺、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咽燥口干、舌红少苔、血热出血、肺热咳嗽等疾病。

牛蒡子,性味辛、苦,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之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痈肿疮毒。

猫抓草,性味甘、辛,性温。归肝、肺经。具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之效。主要用于瘰疬痰核,疔疮肿毒,蛇虫咬伤。

白僵蚕,性味咸,平。入肝、肺,胃经。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之效。主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

半夏,性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效。主要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昆布,性味咸,性寒。归肝,胃、肾经。具有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之效。主要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半枝莲,性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主要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跌扑伤痛,水肿,黄疸,蛇虫咬伤。

本发明诸药配伍,相得益彰,以平肝补脾、通络散结、化痰解毒作为主要的治疗原则,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方中以夏枯草、黄精、地骨皮为君药,起到平肝补脾、通络、散结消肿的效果;牛蒡子、猫爪草为臣药,辅以君药化痰散结、消肿疗疮;白僵蚕和昆布为佐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之效;半夏、半枝莲作为使药,调和诸药,起到活血化瘀散结的效果。本发明的中药方剂科学配伍,加之蜂蜜与麻油调和敷于患处,诸药共奏达到治疗淋巴结核的作用,用药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疗程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中药组合物浸泡、烘干后粉碎,加入蜂蜜、麻油熬制成膏状即可。本发明中添加麻油作为药物载体,同时起到软化和保护皮肤的作用;添加蜂蜜可改善中药组合物状态,其还具有补中、润燥、解毒之效,提升各中药药效。

在本发明中,所述浸泡时间为0.5~2h。优选地,浸泡时间为1~1.5h。本发明对中药原料充分浸泡,可有效去除中药原料表面杂质,还可进一步使用过程中各有效成分的溶出。

在本发明中,所述烘干温度为40~60℃,烘干时间为0.5~1h。优选地,所述烘干温度为45~55℃,烘干时间为0.6~0.8h。本发明优化烘干温度和时间,使得中药药用成分保留更加完整,利于之后粉碎流程。

在本发明中,所述粉碎的粒径为30~45μm。优选地,所述粒径为35~40μm。本发明将中药组合物粉碎至微粒,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更好发挥药效。

在本发明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与蜂蜜、麻油体积比为1:5~8:50~80。优选地,所述体积比为1:6~7:60~70。在本发明中,所述中药组合物至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中添加麻油作为药物载体,同时起到软化和保护皮肤的作用;添加蜂蜜可改善中药组合物状态,其还具有补中、润燥、解毒之效,提升各中药药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淋巴结核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剂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或口服液。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治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原料配比为:夏枯草25份、黄精15份、地骨皮18份、牛蒡子10份、猫爪草10份、白僵蚕8份、半夏12、昆布6份、半枝莲8份。

实施例2

一种防治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原料配比为:夏枯草18份、黄精12份、地骨皮10份、牛蒡子6份、猫爪草8份、白僵蚕6份、半夏5份、昆布3份、半枝莲3份。

实施例3

一种防治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原料配比为:夏枯草30份、黄精18份、地骨皮20份、牛蒡子18份、猫爪草18份、白僵蚕15份、半夏18份、昆布9份、半枝莲9份。

实施例4

一种防治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实施例1所述中药组合物浸泡1h,于55℃烘干1h后粉碎至35μm,按中药组合物与蜂蜜、麻油体积比为1:6:65加入蜂蜜、麻油熬制成膏状即可。

实施例5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按实施例2所述原料配比称取各组分,其余步骤不变。

实施例6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按实施例3所述原料配比称取各组分,其余步骤不变。

实施例7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浸泡时间为0.5h,其余步骤不变。

实施例8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浸泡时间为2h,其余步骤不变。

实施例9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烘干温度为40℃,烘干时间为0.8h,其余步骤不变。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0.5h,其余步骤不变。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粉碎至30μm,其余步骤不变。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粉碎至45μm,其余步骤不变。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按中药组合物与蜂蜜、麻油体积比为1:5:50加入蜂蜜、麻油,其余步骤不变。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按中药组合物与蜂蜜、麻油体积比为1:8:80加入蜂蜜、麻油,其余步骤不变。

实施例1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防治淋巴结核中的应用

诊断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的规定,参考“瘰疬的诊断依据”,即初起颈部一侧或两侧有单个或多个核状肿块,推之可移,皮色不变,亦不疼痛;病情发展,核块与皮肤粘连,有轻度疼痛。化脓时皮色转为暗红,肿块变软,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夹有败絮样物。疮口潜行,久不愈合,可形成窦道。可有肺痨病史或肺痨病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血沉降率增快。病理活捡可助诊断。

选择门诊患者160例,所有病例患者均符合“瘰疬的诊断依据”。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人、治疗组-240人、治疗组-340人、对照组40人;四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

治疗组-1:取适量实施例4制得的药膏敷于患处,纱布固定,早晚各敷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组-2:取适量实施例5制得的药膏敷于患处,纱布固定,早晚各敷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组-3:取适量实施例6制得的药膏敷于患处,纱布固定,早晚各敷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按药物说明服用夏枯草膏。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肿块消散或窦道愈合,全身症状消失;

好转:肿块缩小或窦道脓水减少,全身症状改善;

未愈:肿块不消,窦道不愈合,全身症状未改善。

表1四组分别治疗两个疗程后临床疗效

通过对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临床药试验,根据表1能够看出:本发明实施例4~实施例6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治疗淋巴结核,有效率高达85%以上。

典型病例:

李某,32岁,颈部左侧有多个核状肿块,不痛不痒,经诊断为为淋巴结核。敷用本发明实施例4药膏两个疗程后,结核消失,相应病症也随之消失;继续涂敷一个疗程,随访至今未复发。

杨某,44岁,右颈部有一结块,推之可动,经诊断为为淋巴结核。敷用本发明实施例4的药膏两个疗程后,肿块消退。继续使用两个疗程后,再无肿块出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68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