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扣合单元、扶手机构及推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4-05-31 01:29:11


扣合单元、扶手机构及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推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扣合单元、扶手机构及推车。

背景技术

童车、看护车等推车在设计时,为了乘坐者的安全考虑,通常会在推车的前方设计一用于阻挡住乘坐者以防止其向前滑落的扶手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扶手可以打开或闭合,方便乘坐者使用,然而,传统的扶手机构的拆卸结构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扣合单元、扶手机构及推车,该扣合单元、扶手机构及推车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扶手的拆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扣合单元,包括:

扣合座,具有第一扣合部,且用于与第一对象连接;

扣合组件,与所述扣合座活动连接,且具有第二扣合部;

其中,所述扣合组件具有锁定位和释锁位,所述扣合组件处于所述锁定位时,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扣合,所述扣合组件与所述扣合座之间围合成用于夹设第二对象的容纳空间;所述扣合组件处于释锁位时,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解除扣合,所述第二对象能脱离所述扣合单元。

在上述扣合单元中,第一对象可以是扶手本体,第二对象可以是推车的车架,扣合组件可以简单快速地将扶手本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推车的车架上。具体而言,当需要将扶手本体安装到推车的车架上时,可以将扶手本体连接于扣合座上,并且使扣合组件位于锁定位,此时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扣合,扣合组件与扣合座之间围合成可以夹设推车的车架的容纳空间,从而将扶手本体连接于推车的车架上;当需要从推车的车架上拆卸扶手本体时,可以使扣合组件位于释锁位,此时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解除扣合,推车的车架能脱离扣合单元,从而使得推车的车架与扶手本体分离,如此,借助上述扣合单元,即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和操作实现扶手本体在推车车架上的快速拆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组件与所述扣合座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组件包括扣合手柄和扣合件,所述扣合手柄与所述扣合座枢接于第一枢接轴,所述扣合手柄与所述扣合件枢接于第二枢接轴,所述第一枢接轴和所述第二枢接轴间隔设置,所述扣合件设有所述第二扣合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接轴和所述第二枢接轴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件为U型杆,所述U型杆包括扣合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的分别连接于所述扣合杆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扣合杆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扣合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扣合手柄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轴,所述扣合杆形成所述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具有能与所述扣合杆相扣合的扣合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手柄包括相互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操作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扣合座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轴,所述扣合件与所述转动部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轴,所述第一枢接轴和所述第二枢接轴间隔设置,所述操作部向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手柄具有第一转动位和第二转动位,所述第二扣合部为设于所述扣合件上的扣合杆,所述第一扣合部具有能与所述扣合杆扣合的扣合槽,所述扣合槽设于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背的一面,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对的一侧为第一侧,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背的一侧为第二侧,所述扣合手柄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时,所述扣合杆能被限制于所述第一扣合部的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所述扣合手柄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时,所述扣合杆被解除限制于所述第一扣合部的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壁用于与所述扣合件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处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扣合部设于所述第一边缘,所述扣合组件与所述第二边缘枢接于第一枢接轴。

一种扶手机构,包括扶手本体以及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扣合单元,所述扶手本体为所述第一对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本体与所述扣合座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本体可相对所述扣合座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本体与所述扣合座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本体和所述扣合座中的一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扶手本体和所述扣合座的中的另一者设有能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扶手本体与所述扣合座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起沿着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之间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座具有连接槽,所述扶手本体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连接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槽的孔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扶手本体上设有能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相对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扶手本体与所述扣合座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起沿着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之间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为沿着所述连接槽的孔壁周向设置的弧形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扶手本体,所述第一凸起具有第一移动位和第二移动位,所述第一凸起处于所述第一移动位时,所述第一凸起伸出所述扶手本体的表面且能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处于所述第二移动位时,所述第一凸起缩进扶手本体内部而脱离所述第一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扶手本体之间,所述弹性件恒使所述第一凸起向所述第一移动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扶手本体具有安装腔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凸起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处,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连接或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连接或抵接,所述弹性件恒使所述第一凸起向所述第一移动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本体为U型杆,所述扣合单元有两个,所述U型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扣合单元的所述扣合座连接。

一种推车,包括:

车架;

扣合单元,包括扣合座和扣合组件,所述扣合座具有第一扣合部,所述扣合组件具有第二扣合部,所述扣合组件与所述扣合座活动连接;及

扶手本体,与所述扣合座连接;

其中,所述扣合组件具有锁定位和释锁位,所述扣合组件处于所述锁定位时,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扣合,所述扣合组件与所述扣合座之间围合成用于夹设至少部分所述车架的容纳空间;所述扣合组件处于释锁位时,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解除扣合,所述车架能脱离所述扣合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座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车架设有第二限位部,至少部分所述车架夹设于所述容纳空间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锁定以限制所述扣合单元和所述车架的相对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者为第二凸起,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另一者为能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适配的第二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壁用于与所述扣合件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的槽壁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车架设有所述第二限位部,至少部分所述车架夹设于所述容纳空间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锁定以限制所述扣合单元和所述车架的相对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穿设有销钉,并且至少部分所述销钉相对于所述车架凸出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二凸起,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开设有所述第二凹槽,至少部分所述车架夹设于所述容纳空间时,所述第二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以限制所述扣合座和所述车架之间的相对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销钉的两端分别相对于所述车架凸出设置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凸起,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凹槽,至少部分所述车架夹设于所述容纳空间时,两个所述第二凸起能分别卡设于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本体为U型杆,所述U型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扣合单元与所述车架的两侧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包括两个连接杆,所述U型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扣合单元与两个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推车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扶手本体的两端均安装于车架上;

图2为图1所示的推车中的扶手本体的一端与车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推车中的扶手本体的两端均与车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推车中的扶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此时扣合组件处于释锁位

图6为图5所示结构在扣合组件处于锁定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结构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9为图1的B-B剖视图,此时扣合组件处于锁定位;

图10为图9所示的结构在扣合组件切换至释锁位并省略连接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扣合单元;100、扣合座;110、第一扣合部;111、扣合槽;112、第三边缘,113、第四边缘,120、容纳槽;121、第一边缘;122、第二边缘;130、第一凹槽;131、槽壁;140、连接槽;141、侧壁;150、第二凹槽;200、扣合件;210、扣合手柄;211、操作部;212、转动部;220、扣合件;221、第二扣合部/扣合杆;222、第一支杆;223、第二支杆;230、第一枢接轴;240、第二枢接轴;300、容纳空间;20、扶手本体;2011、第一凸起;2012、安装腔;2013、安装孔;2014、弹性件;2015、连接端,30、车架;3010、连接杆;3020、第二凸起;3030、销钉;3040、座椅组件,3050、推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推车,该推车可以是用于病人或老年人助行的看护车,也可以是供婴幼儿乘坐的童车。该推车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较为方便地实现扶手的拆合。

具体地,该推车包括车架30和扶手机构。车架30包括座椅组件3040、推手组件3050和连接杆3010。座椅组件304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座椅支撑杆3041。推手组件3050整体呈U型结构,包括推手本体3051及连接于推手本体3051两端的两个推手支撑杆3052,两个推手支撑杆3052分别与两个座椅支撑杆3041的相对后端连接。连接杆3010大致为弧形杆,两个连接杆3010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推手支撑杆3052连接,两个连接杆3010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座椅支撑杆3041的相对前端连接。如此,每一侧的推手支撑杆3052、座椅支撑杆3041和连接杆3010均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从而保证车架30整体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杆3010也可以是直杆、L型杆等。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010为中空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杆3010也可以为实心杆。

具体地,扶手机构包括扣合单元10和扶手本体20。扶手本体20与扣合单元10可转动连接,且扶手本体20可通过扣合单元10与连接杆3010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扶手本体20为U型杆,U型杆的两端作为连接部2015(参见图5)分别通过两个扣合单元10与两个连接杆3010可拆卸连接。如此,如图1所示,当扶手本体20的两个连接部2015分别通过两个扣合单元10与两个连接杆3010连接时,扶手本体20与座椅组件3040、推手组件3050和连接杆3010之间围合成乘坐空间,且扶手本体20能用于阻挡住乘坐者以防止其向前滑落,以提高推车的乘坐安全性。如图2所示,也可以将扶手本体20的任一连接部2015与对应侧的连接杆3010拆卸分离,扶手本体20的另一连接部2015通过扣合机构相对另一侧的连接杆3010转动,使得扶手本体20转动至车架30的一侧,从而方便乘坐者坐上推车或从推车上移出。如图3所示,当不需要扶手时,也可以将扶手本体20的两个连接部2015分别与两侧的连接杆3010拆卸分离。

以下以其中一个扣合单元10为例,具体描述其结构和连接关系: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扣合单元10包括扣合座100和扣合组件200。扣合组件200与扣合座100活动连接。扣合座100具有第一扣合部110,扣合组件200具有第二扣合部221。扣合组件200具有锁定位和释锁位。如图6所示,扣合组件200处于锁定位时,第一扣合部110与第二扣合部221扣合,扣合组件200与扣合座100之间围合成用于夹设连接杆3010的容纳空间300。如图5所示,扣合组件200处于释锁位时,第一扣合部110和第二扣合部221解除扣合,连接杆3010能脱离扣合单元10。

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扣合座100具有连接槽140,本实施例中,连接槽140为圆柱形槽,且连接槽140的形状、尺寸与扶手本体20的连接部2015相匹配。扶手本体20的连接部2015可插设于连接槽140内且可相对连接槽140的槽壁转动。进一步地,连接槽140的槽壁还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第一凹槽130,第一凹槽130为弧形槽,弧形槽的圆心位于连接槽140的中心轴上。第一凹槽130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槽壁131和第二槽壁132。扶手本体20的连接部2015设有第一凸起2011。连接部2015插设于连接槽140内时,第一凸起2011也插设于弧形槽内并可以在第一槽壁131和第二槽壁132之间移动,从而可以限制扶手本体20相对扣合单元10的转动角度,从而限制扶手本体20相对连接杆3010的转动角度,避免扶手本体20转动过度。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第一凸起2011可移动地设置于扶手本体20,第一凸起2011具有第一移动位和第二移动位,第一凸起2011处于第一移动位时(如图9所示),第一凸起2011伸出扶手本体20的表面且能插设于第一凹槽130,第一凸起2011处于第二移动位时(附图未示出此状态),第一凸起2011缩进扶手本体20内部而脱离第一凹槽130。

具体地,扶手本体20为中空杆,中空杆的中空腔体形成安装腔201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扶手本体20也可以仅在靠近连接部2015的部分设置安装腔2012。连接部2015还设有与安装腔2012连通的安装孔2013,第一凸起2011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孔2013处。弹性件2014设置于安装腔2012内,弹性件2014的一端与第一凸起2011连接或抵接,弹性件2014的另一端与安装腔2012的腔壁连接或抵接。如此,弹性件2014恒使第一凸起2011向第一移动位移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014为弹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2014也可以为弹簧或其他弹性结构。

如此,当扶手本体20的连接部2015经连接槽140的槽口插设于连接槽140内时,第一凸起2011首先在连接槽140的侧壁141(参见图8)的抵推作用下移动至第二移动位,即第一凸起2011缩进安装腔2012内而不是凸出于连接部2015的表面,使得连接部2015能顺利插设进连接槽140内。当连接部2015插设到位时,第一凸起2011正好与第一凹槽130相对,此时失去连接槽140的侧壁141的抵推力的第一凸起2011则在弹性件2014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一移动位,即第一凸起2011伸出安装腔2012而凸出于连接部2015的表面,并插设于第一凹槽130内。如此,即实现可扶手本体20和扣合单元10之间的安装。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扶手本体20的连接部2015设置第一凹槽130等第一限位部,扣合座100上设置第一凸起2011等第二限位部,总之,只要能实现扶手本体20的连接部2015与扣合座100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同时限制其相对转动的角度即可。另外,在不用考虑扶手本体20与扣合单元10之间的方便安装的情况下,例如扶手本体20与扣合座100是直接通过一体铸造成型或射出成型的方式制成的情况下,第一凸起2011也可以直接固定于连接部2015,而无需设置弹性件2014。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0所示,扣合座100还设有容纳槽120,本实施例中,容纳槽120为延伸方向与连接槽140的轴心方向大致平行的半圆柱形槽。容纳槽的槽口所在平面大致垂直于连接槽的槽口所在平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纳槽120为延伸方向与连接槽140的轴心方向也可以不平行而呈夹角设置。或者容纳槽的槽口所在平面和连接槽的槽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也可以大于90度或小于90度。容纳槽120沿其延伸方向贯穿扣合座100的两端设置,容纳槽120的槽口处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121和第二边缘122。本实施例中,第一边缘121和第二边缘122均与连接槽140的轴心方向大致平行。第一边缘121处设有第一扣合部110。本实施例中,第一扣合部110为固定于第一边缘121处的扣合凸台,扣合凸台具有扣合槽111,扣合槽111的槽口方向与容纳槽120的槽口方向相反。第一扣合部110面向容纳槽120的槽口的一侧为第一侧,第一扣合部110背向容纳槽120的槽口的一侧为第二侧,即扣合槽111设于扣合部110的第二侧。第一扣合部1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边缘112和第四边缘113。第三边缘112与第一边缘121为同一边缘,第四边缘113与第一边缘121大致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扣合部110从第三边缘112至第四边缘113的表面为圆弧过渡面,有利于引导第二扣合部221扣合于扣合槽111内。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扣合组件200包括扣合手柄210和扣合件220。扣合手柄210包括相互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操作部211和转动部212。本实施例中,操作部211和转动部212之间呈钝角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部211和转动部212之间也可以呈直角或锐角设置。本实施例中,扣合手柄210为一体成型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扣合手柄210也可以是由相互独立的操作部211和转动部212通过焊接、铆接或熔接等方式连接而成。操作部211和转动部212均大致呈板型结构。转动部212的一侧与操作部211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部212的另一侧通过第一枢接轴230与扣合座100的第二边缘122枢接。操作部211和转动部21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枢接轴240。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扣合件220为具有一定弹性形变能力的U型杆,U型杆包括扣合杆221、第一支杆222和第二支杆223。第一支杆222和第二支杆223分别连接于扣合杆221的两端且分别与扣合杆221呈夹角设置。第一支杆222和第二支杆223远离扣合杆221的两端分别与扣合手柄210枢接于第二枢接轴240。如此,扣合杆221形成第二扣合部221。扣合杆221能与第一扣合部110的扣合槽111扣合,以使得扣合手柄210、扣合件220与容纳槽120的槽壁之间形成能够夹设连接杆3010的容纳空间300。本实施例中,容纳空间300的形状、尺寸与连接杆3010夹设于容纳空间300内的部分的形状、尺寸相适配,如此可以使得扣合单元10与连接杆30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而不易晃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010为圆杆,因此容纳空间300为与圆杆相适配的圆柱形空间。

进一步地,扣合手柄210具有第一转动位和第二转动位。扣合手柄210位于第一转动位时,第二枢接轴240与第四边缘113之间的直线距离较长,此时若扣合杆221位于第一扣合部110的第一侧,如图5所示,则扣合杆221无法越过第四边缘113而转动至第一扣合部110的第二侧。此时若扣合杆221位于第一扣合部110的第二侧,如图6所示,则扣合杆221无法越过第四边缘113而转动至第一扣合部110的第一侧,如此则可将扣合杆221限制于第一扣合部110的第二侧,并使扣合杆221扣合于扣合槽111内,从而保证扣合杆221与扣合槽111的扣合紧密性,使得扣合单元10不易从连接杆3010上脱落。扣合手柄210位于第二转动位时(附图未示出此状态),第二枢接轴240与第四边缘113之间的直线距离较短,此时扣合件220绕第二枢接轴240转动时,既可以从第一扣合部110的第一侧越过第四边缘113转动至第一扣合部110的第二侧,也可以从第一扣合部110的第二侧越过第四边缘113转动至第一扣合部110的第一侧,扣合杆221与扣合槽111处于解除扣合的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连接杆3010沿其径向方向穿设有销钉3030,销钉3030的两端分别相对于连接杆3010凸出设置而形成两个第二凸起3020,容纳槽120的槽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150,当连接杆3010夹设于容纳空间300时,两个第二凸起3020能分别卡设于两个第二凹槽150内。如此,可以防止扣合单元10和连接杆3010相对转动,同时也可以防止扣合单元10在连接杆301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即使得连接杆3010夹设于容纳空间300内时,连接杆3010与扣合单元10之间是相对固定的,从而能保证当扶手本体20的一端与一侧连接杆3010解除扣合时,扶手本体20能绕扣合座100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即扶手本体20能绕连接杆3010在预设角度方位内转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凸起3020也不一定为销钉3030的两端所形成,第二凸起3020可以是直接凸出于连接杆3010表面设置的凸起。或者,也可以反过来,在扣合座100上设置第二凸起3020等第一限位部,在连接杆3010上设置第二凹槽150等第二限位部,如此也能实现扣合座100和连接杆3010之间的固定限位作用。

下面具体说明扣合单元10与连接杆3010之间的扣合及解除扣合的过程:

当需要将扶手本体20的一端与一连接杆3010连接时,如图5所示,可以将连接扶手本体20一端的扣合座100卡设于连接杆3010上,使得连接杆3010至少部分经容纳槽120的槽口夹设于容纳槽120内,同时销钉3030两端的第二凸起3020分别卡设于容纳槽120的槽壁上的两个第二凹槽150内。接着,可向图5中所示的F1方向转动扣合组件200,使得扣合杆221越过第四边缘113而与第一扣合部110的扣合槽111扣合。接着可以向F1的反方向转动操作部211,使得扣合手柄210绕第一枢接轴230转动至如图6所示的第一转动位,从而使得扣合杆221被拉紧而限制于扣合槽111内而无法相对第二枢接轴240转动至越过第四边缘113。如此即实现了扶手本体20的一端与连接杆3010之间的固定连接。

当需要将扶手本体20的一端从连接杆3010上拆卸时,则可以对操作部211外力,使得扣合手柄210绕第一枢接轴230沿F1方向转动至第二转动位,此时第二枢接轴240随扣合手柄210向靠近第一扣合部110的方向移动至扣合杆221能越过第四边缘113而脱离扣合槽111,即第一扣合部110和第二扣合部221解除扣合,如图5所示,连接杆3010能经容纳槽120的槽口移出容纳槽120。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扣合单元10也不一定是用于扣合扶手本体20和连接杆3010的,该扣合单元10还可以用于扣合连接的杆状结构,例如可以用于扣合扶手本体20与推手支撑杆3052,或者扣合推手支撑杆3052与扶手支撑杆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上述扣合单元10、扶手机构及推车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在上述扣合单元10中,第一对象可以是扶手本体20,第二对象可以是推车的车架30,扣合组件200可以简单快速地将扶手本体20可拆卸地连接于推车的车架30上。具体而言,当需要将扶手本体20安装到推车的车架30上时,可以将扶手本体20连接于扣合座100上,并且使扣合组件200位于锁定位,此时第一扣合部110与第二扣合部221扣合,扣合组件200与扣合座100之间围合成可以夹设推车的车架30的容纳空间300,从而将扶手本体20连接于推车的车架30上;当需要从推车的车架30上拆卸扶手本体20时,可以使扣合组件200位于释锁位,此时第一扣合部110和第二扣合部221解除扣合,推车的车架30能脱离扣合单元10,从而使得推车的车架30与扶手本体20分离,如此,借助上述扣合单元10,即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和操作实现扶手本体20在推车车架30上的快速拆合。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儿童推车扶手卡装机
  • 一种安装有环绕扣合防护机构的重晶石粉磨设备
  • 扶手箱的开合机构、包括该开合机构的扶手箱和车辆
  • 扶手箱的开合机构、包括该开合机构的扶手箱和车辆
技术分类

0612011662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