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澳芒隔株轮休栽培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22:47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芒果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澳芒隔株轮休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澳芒是一个世界闻名芒果品种,有“芒果王子”的称号,原产澳大利亚,成熟果实粉红色,蟠桃型,单果重500~1500g,含糖量18%。花期12月下旬至2月上旬,成熟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果大核小无纤维,肉质细腻,甜而不腻,浓郁芳醇,广泛种植于海南、广西、云南、广东等地区。澳芒树势强,树冠大,枝条健壮,枝叶茂盛,叶片大而密,花序长而壮,新生枝条脆,容易机械折断,结果后枝条易下垂弯曲。目前,澳芒无特殊栽培技术措施,同一地区栽培方法与其他品种相同或相似,树形自然圆头形和纺锤形,平地种植株行距4m×5m~5m×5m,丰产期产量500~900kg/667m

晚熟芒果成熟期晚,特别是10月份及以后成熟的,由于采果后温度较低,如采用常规修剪,秋梢生长发育时间短,枝梢营养积累严重不足,不能为花芽分化提供良好的营养,易出现“大小年结果”或“老茎结果”现象。晚熟芒果采用轮换结果技术,可有效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和延缓树体衰老速度。在每年的4~6月,选留占总结果枝数50%~60%的结果枝当年结果,剪除过密枝、病虫枝、弱枝,对其余不理想的结果枝及无花果枝进行短截,将其培养为翌年的结果枝。在采果后的10~11月份,剪除过密枝、弱枝、病虫枝,短截回缩徒长枝和结果枝,增加树冠的透光度,形成良好的通风光照条件,促进花芽分化及防止病虫害发生。

现有“轮换结果”技术主要解决晚熟芒果秋稍生育期短,营养积累严重不足的问题,适用于坐果率高的晚熟芒果品种,而对于早、中熟品种,不存在秋稍营养积累严重不足,难于抽生2次梢的问题,无需采用此技术。采用现有早、中熟芒果品种种植技术对澳芒进行修剪管理,结果3~4年后,由于顶端优势极为明显,抽生的顶端新稍壮实,而侧生新稍弱,次年花序短小,坐果率低,单株果实层次不齐,商品性差。常规管理下,树冠逐年增大,树高逐年增高,农事管理操作极为不便,如进行更新复壮,则次年为培养丰产树形而全年无收。因此,澳芒虽然享有“芒果王子”称号,品质上等,但引入我国后,由于树形高大,种植密度小,加之坐果率低,“大小年”现象明显等原因,栽培澳芒经济效益偏低,在全国生产区均无大面积推广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澳芒隔株轮休栽培方法,采用矮化密植技术,采果后隔株重截至主枝,克服了“大小年”现象,保障整个果园丰产稳产,且保障了果品上等,经济效益显著。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澳芒隔株轮休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大于常规密度一倍以上的密度定植种苗,幼苗新芽萌发壮实后嫁接澳芒接穗,第一年采果后行内隔株重截至主枝,作为第3年结果树,隔株保留1/2株数作为次年结果树进行常规修剪,以后每年均将结果树重截至主枝,常规修剪未结果树,依次隔株轮休,循环结果。

具体的,定植密度为每667m

具体的,定植前对种苗进行截顶,剪除嫩稍,剪口在密节上方。

具体的,当年结果树修剪分4次进行,第1次是花芽分化前,第2次是生理落果后,第3次是采果后,第4次修剪是秋稍一次稍老熟后。

更具体的,第1次修剪疏除过密枝、阴弱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短截徒长枝,增加树冠透光度,促进花芽分化。

更具体的,第2次修剪剪除影响果实发育的花梗与枝条,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及过小的败育果,一穗果保留1~2个发育正常的果。

更具体的,第3次修剪将主枝短截,回缩至30cm~40cm处,疏除衰老的主枝,短截并保留主枝上位置较低的部分徒长枝,用于逐年更新主枝,短截回缩后,树体主枝保留12~16条,高度保持1.0m~1.2m。

更具体的,第4次修剪疏除过密、交叉、重叠、阴弱、倒长及病虫稍,每株保留40~50条分布均匀、发育充实直立或半直立生长新稍。

具体的,当年轮休树修剪分2次进行,6~7月进行第1次修剪,将上一年第4次修剪保留的第一层副主枝在第三蓬密节下方短截;新稍萌发老熟后,第2次修剪疏除过密、交叉、重叠稍,每条副主枝保留2~3条分布均匀、发育充实的中庸新稍作为次年结果枝。

本发明澳芒隔株轮休栽培方法还包括肥水管理和套袋管理。

具体的,结果树施肥以氮、钾肥为主,钾的用量不少于氮,做好四次施肥。

所述的四次施肥包括催花肥、谢花肥、壮果肥和果后肥。

催花肥:10~11月,每株施尿素、硫酸钾、复合肥250g,树冠增大,施肥量相应增加;

谢花肥:在谢花后追施微量元素水溶肥1次;

壮果肥:谢花后约30d为果实迅速增长期,也是幼龄结果树春梢抽生期,追施氮、钾水溶肥1~2次;

果后肥:采果后立即施重肥,每株施15kg有机肥和1kg平衡复合肥,在丰收年可于收果前先施速效氮肥,其后1~2个月再施有机肥和平衡肥。

优选的,当年轮休树全年只施肥1次,施肥时间和施肥量与果后肥相同。

具体的,结果树在第二次修剪、疏果后套袋,采用不透光双层牛皮纸袋,一袋一果,采摘前15~20d取袋着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澳芒树势强,树冠大,保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供给,重截回缩后,新稍萌发量大,抽稍能力强,一年可抽梢4~6次,最多可抽7次,新生枝条健壮,枝叶茂盛,叶片大而密,树冠扩大速度快,且秋稍亦能正常老熟,完成花芽分化,花序长而壮,保障次年丰产稳产。如采用早、中熟品种的现有管理技术,树体结果3~4年后,抽生的顶端新稍壮实,而侧生新稍弱,次年花序短小,坐果率低,果实层次不齐,商品性差,“大小年”现象明显,产量低下。本发明采用矮化密植,种植密度大于常规密度一倍以上,采果后隔株重截至主枝,重截后次年树体生长营养枝,秋稍营养积累充足,为花芽分化提供良好的营养,克服了“大小年”现象,保障整个果园丰产稳产。

2)采用隔株轮休,采果后重截至主枝,树高保持1.0m~1.2m,冠幅也较小,为次年结果树提供充足的生长和生殖空间。同时,由于树体较矮,便于修剪、疏果、套袋等农事管理操作,节约了生产成本。

3)采用现有技术,每667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改良品种是提高单产的主要途径,但芒果属于多年生木本植物,采用常规育种手段进行改良,育种周期长,且不易获得成功,采用现代分子育种手段进行改良,育种成本高,且难度较大,成功率也较低。因此,根据品种特性,采用栽培管理手段是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最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技术结合澳芒品种特性,采用矮化密植技术,结合隔株轮休,每667m

1地理环境选择

选择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平地、5°以下的缓坡地或水平台阶地,要求年平均气温21~28℃,冬季无低温冻害和寒害,年平均降雨量400~2000mm。

2种植技术

2.1园地选择

芒果位居世界五大水果之列,适宜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适宜排水良好,pH值为5.5~6.5的砂质壤土、砾质壤土和红壤土。

2.2整地及种植规划

将园地内有碍耕作的杂草、杂物、石块等清除干净,全面深翻0.8m~1.0m,暴晒一个月后耙碎土块并平整土地,确定顺风向(一般为南北向)为种植行方向,按照2m×4m株行距定标,挖长、宽、深分别为0.8m×0.8m×0.8m的种植穴,挖穴时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定植前一个月进行回土,先将表土回至下层20cm,然后将20kg农家肥与2kg过磷酸钙、0.5kg复合肥充分混匀后回至中层,底土回至上层,填充至高于地面10~20cm,30d左右土盘下沉后即可定植。

2.3定植

种苗采用1年生马切苏、鹰嘴芒实生营养袋苗,定植时间为每年的2~3月或雨季7~8月。定植前对种苗进行截顶,剪除嫩稍,剪口在密节上方,苗高保持40cm~50cm,将种植穴表土与中层土壤充分混匀后,除去种苗袋,挖小穴栽植,定植深度以表土覆盖营养袋5~8cm为准。定植后作半径0.8~1.0m的圆形平整树盘,采用滴管技术灌溉,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以后每隔3d补浇一次,浇水量不宜过多,以树盘潮湿为准,幼苗新芽萌发后浇水次数和浇水量视气候情况而定,保持土壤潮湿即可。

2.4肥水管理

2.4.1施肥

A:幼树施肥以氮、磷肥为主,适当配合钾肥,过磷酸钙、农家肥等主要作基肥施用,追肥以氮肥为主。植后抽出1~2次梢时开始追肥,3、5、7、9月各施一次追肥,追肥原则为少量多次,9月追施复合肥,在6~8月结合压青扩穴增施有机肥,肥料为农家肥、有机肥、土杂肥、油饼等。第二年用肥量加倍。

B:结果树施肥以氮、钾肥为主,钾的用量不少于氮,并配合磷、钙、镁肥,做好四次施肥。当年轮休树全年只施肥1次,施肥时间和施肥量与果后肥相同。

催花肥:10~11月,每株施尿素、硫酸钾、复合肥250g,树冠增大,施肥量相应增加;

谢花肥:在谢花后追施微量元素水溶肥1次;

壮果肥:谢花后约30d为果实迅速增长期,也是幼龄结果树春梢抽生期,追施氮、钾水溶肥1~2次;

果后肥:采果后立即施重肥,每株施15kg有机肥和1kg平衡复合肥,在丰收年可于收果前先施速效氮肥,其后1~2个月再施有机肥和平衡肥。

2.4.2水分管理

定植成活后15d左右浇水一次。结果树在萌芽开花前浇透水1~2次,花期视土壤缺水情况浇水,每7~10d浇水一次,谢花后幼果生长期增加浇水量,每5~7d浇水一次,以保证开花、幼果正常生长发育和新梢抽发;雨季期间及时排除果园积水,以利根系生长和减轻病虫危害。

2.5整形修剪

2.5.1幼树

砧木幼苗新芽萌发后,在不同方向选留4条长势相近的健壮分枝以备嫁接,剪除多余分枝。次年2~3月或7~8月分枝生长至1.5~2.0cm时,在分叉以上10~15cm处采用劈接法嫁接澳芒接穗,接穗选择当年生半成熟的健壮直立枝条,每头接穗保留5~7个芽眼,嫁接伤口愈合长牢后,取下或剪开塑料膜。

接穗成活萌发后,每个接穗选留3~4条长势旺盛、位置适中的新稍留作主枝,疏除交叉稍、过密稍和弱稍。当主枝生长至40cm~50cm时摘心截顶,促进其分枝,选留3条长势相近的分枝作副主枝,待副主枝生长至30cm~40cm时再截顶,留第二层副主枝3条作为投产第一年结果母枝。对顶端直立的徒长性强枝宜短截,促进分枝,对交叉或重叠枝应予剪除,对嫁接次年的开花的主枝,应在谢花后剪除花序。

2.5.2结果树

第一年结果后株间枝组已交叉郁避,即采用隔株轮休技术,采果后行内隔株重截至主枝,作为第3年结果树,隔株保留1/2株数作为次年结果树,按常规方法修剪。以后每年将当年结果树进行重截至主枝,常规修剪未结果树,进入隔株轮休,循环结果模式,具体修剪方案如下:

2.5.2.1当年结果树

当年结果树修剪主要分4次进行,第1次是花芽分化前,疏除过密枝、阴弱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短截徒长枝,增加树冠透光度,促进花芽分化。第2次是生理落果后,剪除影响果实发育的花梗与枝条,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及过小的败育果,一穗果保留1~2个发育正常的果。第3次是采果后,采果后及时将主枝短截,回缩至30cm~40cm处,疏除衰老的主枝,短截并保留主枝上位置较低的部分徒长枝,用于逐年更新主枝,短截回缩后,树体主枝保留12~16条,高度保持1.0m~1.2m。经第3次短截回缩,新稍萌发数量较多,一次稍老熟后进行第4次修剪,疏除过密、交叉、重叠、阴弱、倒长及病虫稍,每株保留40~50条分布均匀、发育充实直立或半直立生长新稍。以后进入次年结果树修剪。

2.5.2.2当年轮休树

当年轮休树修剪主要分2次进行,6~7月进行第1次修剪,将上一年第4次修剪保留的第一层副主枝在第三蓬密节下方短截,新稍萌发老熟后,疏除过密、交叉、重叠稍,每条副主枝保留2~3条分布均匀、发育充实的中庸新稍作为次年结果枝。以后进入当年结果树修剪。

2.6果实套袋

结果树在第二次修剪、疏果后套袋,采用不透光双层牛皮纸袋,一袋一果,采摘前15~20d取袋着色。

2.7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2.7.1澳芒

白粉病:抽蕾和稔实期喷洒硫磺、甲基托布津、粉锈宁、石硫合剂等;

流胶病、白蚁:雨季结束后,生石灰配石硫合剂、乐果涂干,涂干高度1m;

橘小实蝇:果实套袋结合诱杀;

横线尾夜蛾:采果修剪后清园,嫩梢萌发期和花序抽蕾期喷洒阿维菌素、毒死蜱、乐果等;

芒果瘿蚊、切叶象甲、扁喙叶蝉、天牛:6~9月夏、秋稍萌发期喷洒阿维菌素、毒死蜱、乐果等3~4次;

蚜虫:旱季嫩梢萌发期喷洒吡虫啉;

蝗虫:3~4月喷洒毒死蜱、乐果;

圆盾蚧:采果修剪后清园,整株及地面喷洒新农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澳芒隔株轮休栽培方法
  • 一种澳芒和凤梨释迦混种的种植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52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