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用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术后固定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4:5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到臂丛神经损伤及婴儿产瘫的术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上肢肌肉中,除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肩胛提肌主要接受来自颈丛的C3、4神经外,其他均由臂丛神经支配。臂丛神经由C5~T1神经组成。由C5与C6在前斜角肌外缘组成上干,C7单独形成中干,C8T1组成下干,位于第一肋骨表面。每干平均长度约1cm。神经干在相当于锁骨中三分之一处分成前、后两股。神经束依照与腋动脉的关系,分为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上干与中干前股组成外侧束,所有后股组成后束,下干前股单独成为内侧束。

臂丛神经损伤绝大多数为闭合损伤,造成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外力主要是作用于臂丛神经的前牵拉力。在临床治疗中,臂丛神经损伤特别是全臂丛神经损伤发的治疗是周围神经损伤领域的难题,由于支配上肢的五条神经根自脊髓上拔下来,造成整个患侧上肢完全瘫痪;即使将神经根再植回到脊髓原损伤处,因近端脊髓神经不能再生,无法恢复神经的功能,只能通过切取附近其他部位的神经作为动力神经进行移位来修复损伤的神经,恢复患肢功能。国际上被誉为“王氏技术”的新的多组神经移位术,能有效解决全臂丛神经损伤主动拾物功能。术后的有效固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石膏绷带捆绑固定舒适度低,石膏厚并不透气且无法调节;其他臂丛神经固定支具牢固性差、佩戴繁琐、无法单手操作多方向调节合适位置;一旦铆钉及关节等位置松动脱落,将对手术效果造成无法弥补的医源性损伤。因此,研制一种用于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的有效固定装置,并为复杂的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效果保驾护航,在国际上赢得更过关注,所以本装置的研究及应用是本技术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单人简便操作、牢固性强、用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术后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成人臂丛神经损伤及婴儿产瘫的术后固定装置,主要包括固定上肢的L型框架,所述L型框架的头端设计有与肢体纵轴可水平及垂直调节于一体的万向锁定装置头部固定支架,所述L型框架的上臂端及前臂端分别固定有两组弧形肢体固定支架;所述两组弧形肢体固定支架中均有一组固定支架设计有可与肢体纵轴方向水平调节的单向锁定装置,所述L型框架及所述五组固定支架均用不锈钢铆钉焊铆固定;所述五组固定支架两端均有铆钉固定牛皮带套环,所述牛皮带套环内均套有两个不锈钢口字扣, 所述上臂带锁定装置的肢体固定支架和前臂两组肢体固定支架的背侧面均有日字扣用铆钉套扎于牛皮带中;所述口字扣均衔接有短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粘带;所述日字扣均衔接有长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粘带,所述日字扣及口字扣所属牛皮带均为一根牛皮带,所述前臂端可水平调节的锁定装置肢体固定支架底端与L型手握杆相锁定,所述五个固定支架内面及L型框架拐角处内面均有柔软透气医用内衬粘贴;本装置可有效固定头颈肩肘手,减少神经损伤术后吻合口撕脱风险,牢固性强,操作简单。

优选的,所述固定上肢的L型框架,可使肘关节固定于屈曲90度位,五枚铆钉呈梅花瓣样固定,美观性强、实用性强。关节处自上臂远端开始有一向外交错弧度,此设计即能减少对患者肘关节外侧皮肤的长期压迫损伤,又能将上臂端支架紧紧贴附于上臂。

优选的,所述L型框架的头端、上臂远端分别设计有可移动的弧形卡槽,能适合不同体型、体重患者的舒适体位下的佩戴。

优选的,所述L型框架的头端、前臂远端设计为弧形,整体支架边缘无锋利面,减少医源性副损伤。

优选的,所述L型框架的头端有与肢体纵轴可水平及垂直调节于一体的万向锁定装置,此装置前后各有一个按钮,一个操作通道内通过按动不同按钮,可进行上下前后方向调节,使头部、颈部有效舒适的固定于术后的需要体位;且单手即刻操作四方向的调节。

优选的,L型框架的头端的万向锁定装置,用四枚铆钉及四对滑轮包裹固定,使单手调节更加轻便及牢固。

优选的,L型框架的头端的头部固定支架,末端为弧形设计,与患者患侧耳上颞部弧度匹配,增加了头端支架固定的牢固性及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L型框架的上臂端及前臂端分别固定有两组弧形肢体固定支架,增加上臂及前臂固定牢固性;所述两组弧形肢体固定支架中均有一组固定支架设计有可与肢体纵轴方向水平调节的单向锁定装置,可使不同臂长的患者调节到合适体位,有效避免了新的卡压。

优选的,由于此装置需在手术后长时间持续不简单佩戴,五组固定支架两端均右不锈钢铆钉固定的牛皮带套环,选择此用料是为了保证长时间佩戴的牢固性;牛皮带套环末端均套有两个不锈钢口字扣,口字扣与短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粘带相匹配,可柔软舒适的的将上臂及前臂固定于本装置;

优选的,所述上臂带锁定装置的肢体固定支架和前臂两组肢体固定支架的背侧面均有日字扣用铆钉套扎于牛皮带中;所述日字扣及口字扣所属牛皮带均为一根牛皮带,此设计亦为增加长期固定的牢固性。

优选的,三组所述日字扣均衔接有三组长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粘带。上臂端长号反向毛钩贴粘带,从患者上臂外侧至上臂后侧逆行围绕胸廓一圈,与屈曲的前臂平行,通过相应日字扣,粘贴固定;前臂近端及远端长号反向毛钩贴粘带,分别于前臂下方,绕至背部,两粘贴带交叉继续分别上行至肩部,前胸再次交叉后,两粘贴带分别与本组的日字扣相关联并粘贴固定。经过此三组长号反向毛钩贴粘带,可以将肢体及固定头颈的装置有效固定于躯体胸背部,杜绝了因患者的不自主活动而引发的术中已吻合神经的再次断裂。

优选的,前臂端可水平调节的锁定装置肢体固定支架底端与L型手握杆相锁定,不同体型患者可通过此锁定装置调节致合适的手握位置;且所述L型框架手握杆可减少神经恢复期间因失神经支配而继发的垂腕等关节畸形的几率发生;且经过手握杆,可以利用残存的手功能进一步锻炼,为后期的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优选的,所述五组固定支架等配件均用不锈钢铆钉固定,增加牢固性,减少松动发生率。

优选的,所述五个固定支架内面及框架拐角处内面均有柔软透气医用内衬经过魔术贴粘贴固定,减少长期佩戴引发皮肤坏死的发生率。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美观,质地较轻,操作简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能有效的将患者的头、肩、肘、腕、手固定在特定位置,保证手术效果,不因为头、颈、肩、肘的反向活动而引发的神经吻合口的断裂的发生;

2.构思本装置配件选择时,均以牢固为首,次顾舒适、再者美观的角度出发;打造一为臂丛神经损伤恢复保驾护航的全新利器。

3.本装置设计的三组弧形卡槽、带万向及单向锁定装置的肢体固定支架,可多方向调节,适合不同体型患者找到舒适的体位。

4.本装置设计的万向锁定装置,一个操作通道单元通过按动不同按钮,可进行上下/前后方向调节,使操作者单手即可完成四方向的调节。

5.本装置的五对口字扣与短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粘带相匹配,可柔软舒适的的将头颈、上臂及前臂固定于本固定装置。

6.本装置的三组日字扣与相应长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粘带相匹配,分别经过横形环绕、交叉斜形环绕固定,进一步增加肩关节及肘关节的固定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整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分解图

其中,1.L型支架,2. 可调节弧形肢体固定支架,3.可与肢体纵轴方向水平调节的单向锁定装置,4. 不可调节弧形肢体固定支架,5.头部固定支架,6.万向锁定装置,7.L型手握杆,8.牛皮带套环,9.口字扣,10.日字扣,11.短号反向毛钩贴粘带,12长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粘带,13.不锈钢铆钉,14.医用内衬,15.单向按键控制器,16.万向锁定装置按键控制器,17.弧形卡槽,18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术后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上肢的L型框架1,所述L型框架的头端设计有与肢体纵轴可水平及垂直调节于一体的万向锁定装置6头部固定支架5,所述L型框架的上臂端及前臂端分别固定有两组弧形肢体固定支架2、4;所述两组弧形肢体固定支架中均有一组固定支架2设计有可与肢体纵轴方向水平调节的单向锁定装置3。所述五组固定支架两端均有铆钉13固定牛皮带套环8,所述牛皮带套环末端均套有两个不锈钢口字扣9, 所述上臂带锁定装置的肢体固定支架和前臂两组肢体固定支架的背侧面均有日字扣10用铆钉13套扎于牛皮带中;所述口字扣均衔接有短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粘带11;所述日字扣10均衔接有长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粘带12,所述日字扣及口字扣所属牛皮带均为一根牛皮带8,所述前臂端可水平调节的锁定装置肢体固定支架底端与L型手握杆相锁定7,所述L型框架及所述五组固定支架等配件均用不锈钢铆钉13焊铆固定;五个固定支架内面及L型框架拐角处内面均有柔软透气医用内衬14粘贴。

所述固定上肢的L型框架1,可使肘关节固定于屈曲90度位,五枚铆钉13呈梅花瓣样固定,上臂及前臂四组肢体固定支架2、4弧形面朝内,头部弧形面朝内;关节处上臂远端向外交错弧度设计将上臂端支架4紧紧贴附于上臂。

所述L型框架1的头端、上臂远端、前臂远端分别设计有可移动的弧形卡槽17,方便使用者做上下前后方向调节,以调节至患者舒适体位。

所述L型框架1的头端、前臂远端设计为弧形,整体支架边缘无锋利面,对操作医师及患者均有减少副损伤作用。

所述L型框架1的头端有与肢体纵轴可水平及垂直调节于一体的万向锁定装置(6),此装置前后各有一个按钮16,一个操作通道内通过按动不同按钮16,可进行上下前后方向调节,使头部、颈部有效舒适的固定于术后的需要体位;单手可操作四方向的调节。

所述L型框架1的头端的万向锁定装置6,用四枚铆钉13及四对滑轮19包裹固定,使单手调节更加轻便及牢固。

所述L型框架1的头端的头部固定支架5,末端为弧形设计,与患者患侧耳上颞部弧度匹配,增加了头端支架5固定的牢固性及舒适性。

所述L型框架1的上臂端及前臂端分别固定有两组弧形肢体固定支架2、4,增加上臂及前臂固定牢固性;所述两组弧形肢体固定支架2、4中均有一组固定支架设计有可与肢体纵轴方向水平调节的单向锁定装置3,可使不同臂长的患者调节到合适体位,有效避免了新的卡压。

所述五组固定支架2、4、5两端均右不锈钢铆钉13固定的牛皮带套环8,选择此用料是为了保证长时间佩戴的牢固性;牛皮带套环末端均套有两个不锈钢口字扣9。

所述上臂带锁定装置的肢体固定支架2和前臂两组肢体固定支架4的背侧面均有日字扣10用铆钉13套扎于牛皮带中;所述日字扣10及口字扣9所属牛皮带均为一根牛皮带,此设计亦为增加长期固定的牢固性。

所述各组口字扣9与相应短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粘带11相匹配,可柔软舒适的的将上臂及前臂固定于本装置。

所述三组日字扣10均衔接有三组长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12粘带端长号反向毛钩贴粘带,从患者上臂外侧至上臂后侧逆行围绕胸廓一圈,与屈曲的前臂平行,通过相应日字扣10,粘贴固定;前臂近端及远端长号反向毛钩贴粘带,分别于前臂下方,绕至背部,两粘贴带交叉继续分别上行至肩部,前胸再次交叉后,两粘贴带分别与本组的日字扣10相关联并粘贴固定。经过此三组长号反向毛钩贴粘带12,可以将肢体及固定头颈的装置有效固定于躯体胸背部,杜绝了因患者的不自主活动而引发的术中已吻合神经的再次断裂。

所述前臂端可水平调节的锁定装置肢体固定支架2底端与L型手握杆7相锁定,不同体型患者可通过此锁定装置调节致合适的手握位置;且所述L型框架手握杆7可减少神经恢复期间因失神经支配而继发的垂腕等关节畸形的几率发生;且经过手握杆,可以利用残存的手功能进一步锻炼,为后期的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所述五组固定支架2、4、5等配件均用不锈钢铆钉13焊铆固定,增加牢固性,减少松动发生率。

所述五个固定支架2、4、5内面及L型框架拐角处内面均有柔软透气医用内衬14经过魔术贴粘贴固定,减少长期佩戴引发皮肤坏死的发生率。

经以上描述,可以验证,适合作为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的有效固定装置。

本文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左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属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1.L型支架,2. 可调节弧形肢体固定支架,3.可与肢体纵轴方向水平调节的单向锁定装置,4. 不可调节弧形肢体固定支架,5.头部固定支架,6.万向锁定装置,7.L型手握杆相锁定,8.牛皮带套环,9.口字扣,10.日字扣,11.短号反向毛钩贴粘带,12长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粘带,13.不锈钢铆钉,14.医用内衬,15.单向按键控制器,16.万向锁定装置按键控制器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分类

061201146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