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振动熔接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11:1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熔接装置,其对由树脂材料构成的两个被熔接件彼此进行振动熔接。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一种使用振动熔接装置将树脂材料的工件彼此接合的技术。振动熔接装置在使两个工件抵接后对工件施加振动力。据此,进行加热两个工件的抵接部位来接合的振动熔接。具体而言,在振动熔接装置中,将一个工件保持在载置于下方的夹具的上表面。将另一个工件保持在配置于夹具的上方的振动体。在使振动体下降而使一个工件与另一个工件接触后,利用振动体使另一个工件振动。据此,使一个工件与另一个工件的接触部位熔融并熔接。

当通过上述的振动熔接装置进行振动熔接时,有时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工件会发生制造偏差。因此,当将工件设置在振动熔接装置中时,需要进行与制造偏差相对应的调整。尤其,在利用振动熔接装置熔接大型的工件时,与工件相对应,振动体和夹具也分别为大型的振动体和夹具。因此,振动体及夹具与工件的位置调整作业变得庞大。其结果,振动体及夹具与工件的调整作业变得非常繁杂,增加了用于进行振动熔接的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第3629003号所公开的振动熔接装置具有上夹具和支承台。上夹具与振动体连接。支承台配置在上夹具的下方。支承台通过升降驱动机构沿上下方向移动。将成为一个工件的熔接加工材料配置并固定在支承台的上表面。将成为另一个工件的熔接加工材料悬架在上夹具的下表面。

振动熔接装置具有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紧固件。第一连接件与振动体连接。第二连接件与上夹具连接。紧固件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连接。紧固件具有紧固螺纹杵和固定件。紧固螺钉杵沿横向延伸。固定件被旋合于紧固螺纹杵。第一连接件以能够朝横向移动的方式贯插于紧固螺纹杵。使第一连接件从与上夹具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朝横向移动。调整振动体和上夹具的横向位置,在调整好该上夹具的横向位置后,利用固定件将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紧固螺纹杵上,从而进行定位调整。

发明内容

例如,有时成为工件的熔接加工材料会产生制造偏差,在熔接加工材料的各部位上制造偏差的方向或大小不同。在上述振动熔接装置中,仅能够通过振动熔接装置整体调整振动体与上夹具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即,在振动熔接装置中,无法针对熔接加工材料的各部位来调整振动体和上夹具。

因此,无法根据产生了制造偏差的熔接加工材料高精度地对振动体和上夹具进行位置调整。其结果,在振动熔接两个熔接加工材料时,熔接加工材料彼此的熔接精度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振动熔接装置,其对由树脂材料构成并层叠而成的第一被熔接件和第二被熔接件彼此进行振动熔接,

该振动熔接装置具有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其中,

所述第一夹具保持所述第一被熔接件;

所述第二夹具以与所述第一夹具相向的方式配置,且在与所述第一被熔接件和所述第二被熔接件的层叠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振动;

多个所述位置调整用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连接,保持所述第二被熔接件,并将该第二夹具的振动传递到所述第二被熔接件,

多个所述位置调整用夹具相互独立,且以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夹具连接。

根据本发明,在振动熔接装置中,将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与第二夹具连接。将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以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配置于第二夹具。将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朝向保持第一被熔接件的第一夹具配置。据此,即使在由于第一被熔接件和第二被熔接件的制造偏差而使振动体与第二被熔接件的相对位置产生偏差时,也能够根据第二被熔接件的形状或位置来使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相互独立地移动。

其结果,当对由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被熔接件和第二被熔接件进行振动熔接时,能够利用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高精度地定位第二被熔接件和振动体。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熔接第一被熔接件和第二被熔接件时的熔接精度。

通过参照附图对以下实施方式所进行的说明,上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应易于被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熔接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A是构成图1的振动熔接装置的位置调整用夹具的外观立体图。

图3B是图3A中的可动键附近的放大俯视图。

图4A是表示图2的位置调整用夹具朝水平方向的另一方移动后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图4B是表示图2的位置调整用夹具朝水平方向的一方移动后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5A是代替可动键而安装有基准键的位置调整用夹具的外观立体图。

图5B是表示图5A的位置调整用夹具被安装在振动体上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振动熔接装置10例如在作为树脂成型品(树脂材料)的仪表板(第一被熔接件)W1上振动熔接内饰件(第二被熔接件)W2。仪表板W1用于汽车。内饰件W2例如是用于汽车的空调用的风道等。内饰件W2也是树脂成型品。

振动熔接装置10具有支承台(第一夹具)12、振动体(第二夹具)14和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支承台12通过未图示的升降装置驱动而沿上下方向(箭头A1、A2方向)移动。振动体14配置在支承台12的上方(箭头A1方向)。振动体14通过未图示的振动产生装置的驱动而沿水平方向(箭头B方向)振动。位置调整用夹具16以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振动体14。位置调整用夹具16能够根据被熔接件(内饰件W2)进行位置调整。此外,下面对在振动熔接装置10中,在支承台12上安装有仪表板W1,在振动体14上安装有内饰件W2的情况进行说明。

支承台12是块体。支承台12根据成为被熔接件的仪表板W1的形状而在宽度方向(箭头B方向)上较长。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支承台12的截面形状为大致长方形。通过未图示的升降装置的驱动,支承台12接近或离开振动体14。即,支承台12能够沿上下方向(箭头A1、A2方向)移动。

支承台12的上表面具有保持面18(参照图2)。保持面18保持被熔接的仪表板W1。保持面18例如朝支承台12的宽度方向中央向下方(箭头A2方向)凹进。保持面18的截面形状为大致U字状(参照图2)。保持面18的截面形状是与仪表板W1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即,保持面18的截面形状与仪表板W1的截面形状相对应。

振动体14的截面形状为大致长方形。振动体14的截面形状与支承台12的截面形状相对应。振动体14与未图示的振动产生装置连接。振动体14的外缘部下表面朝向支承台12配置。振动体14的外缘部下表面具有第一接触面20。第一接触面20与支承台12的移动方向(箭头A方向)正交。第一接触面20是平坦状。第一接触面20配置在从振动体14的外表面朝向内侧的规定范围内。

第一接触面20具有多个第一凹部(第一键槽)22和多个第一螺纹孔24。各第一凹部22向与振动体14的宽度方向(箭头B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箭头C1、C2方向、长边方向)延伸。所述宽度方向是振动体14的振动方向。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分别与多个第一凹部22连接。位置调整用夹具16从第一凹部22向下方(箭头A2方向)突出。第一凹部22的数量至少与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数量相同或在其以上。

各第一凹部22从第一接触面20向上方(箭头A1方向)凹进规定深度。各第一凹部22的截面形状为沿水平方向(箭头C1、C2方向)较长的长圆形。各第一凹部22以一定深度沿长度方向延伸。各第一凹部22在第一接触面20上并列配置于安装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部位。

第一螺纹孔24在第一接触面20上配置于比第一凹部22靠外侧的位置。第一螺纹孔24以第一凹部22为中心在宽度方向两侧配置有一对。一对第一螺纹孔24以第一凹部22为中心向宽度方向两侧相互隔开规定距离。各第一螺钉孔24从第一接触面20向上方(箭头A1的方向)延伸。在安装位置调整用夹具16时,一对紧固螺栓26被旋合于一对第一螺纹孔24。

当未图示的振动产生装置进行驱动时,振动体14沿该振动体14的宽度方向(箭头B方向)水平地振动。随着振动体14的振动,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一体地水平振动。

如图1~图3A所示,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截面形状例如从宽度方向观察时为大致T字状。位置调整用夹具16具有安装凸缘28、臂部30和调整机构32。安装凸缘28与振动体14的第一接触面20连接。臂部30向与安装凸缘28正交的方向(铅垂方向)延伸。调整机构32配置于安装凸缘28。调整机构32能够调整振动体14与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相对位置。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例如在振动体14的宽度方向(箭头B方向)上并列配置(参照图1)。各位置调整用夹具16配置在与熔接仪表板W1和内饰件W2的部位相对应的位置。此外,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数量以及在振动体14中的配置根据被振动熔接的被熔接件的形状或者位置来适宜地调整。

安装凸缘28是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安装凸缘28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在从臂部30的延伸方向观察时,安装凸缘28的截面形状是长方形。安装凸缘28的较长的长边沿与振动体14的振动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箭头C1、C2方向)延伸。安装凸缘28的与长边正交的短边沿振动体14的振动方向(箭头B方向)延伸。安装凸缘28的上表面具有第二接触面34。第二接触面34是平坦状。第二接触面34与振动体14的第一接触面20抵接。

如图2和图3A所示,安装凸缘28具有一对螺栓孔36。一对螺栓孔36配置于成为安装凸缘28的长边方向(箭头C1、C2方向)的水平方向一端的附近。安装凸缘28的水平方向另一端的附近具有第二凹部(第二键槽)38。在第二凹部38安装有调整机构32。螺栓孔36是在安装凸缘28的长边方向(水平方向、箭头C1、C2方向)上较长的长孔状。各螺栓孔36在安装凸缘28的短边方向(宽度方向、箭头B方向)上隔开规定距离而配置。各螺栓孔36沿安装凸缘28的厚度方向(箭头A1、A2方向)贯通。一对螺栓孔36的沿着短边方向(宽度方向)的间距与振动体14中的第一螺纹孔24的宽度方向间距相同。

紧固螺栓26从安装凸缘28的下方分别贯插于螺栓孔36。各紧固螺栓26旋合于振动体14的第一螺纹孔24。据此,位置调整用夹具16经由安装凸缘28被固定于振动体14。位置调整用夹具16被固定在与作为被熔接件之一的内饰件W2的形状或熔接部位对应的位置。

换言之,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数量根据两个被熔接件的形状或熔接部位来确定。根据两个被熔接件的形状或熔接部位,位置调整用夹具16相对于振动体14拆装。

如图2~图4B所示,第二凹部38配置于安装凸缘28的短边方向中央(宽度方向中央)。第二凹部38从第二接触面34向下方(箭头A2方向)凹进规定深度。第二凹部38在安装凸缘28的长边方向(箭头C1、C2方向、较长方向)上较长。第二凹部38的截面为长圆形且具有一定深度。

如图2所示,将第二凹部38的沿着水平方向的长度尺寸设为L2,将振动体14中的第一凹部22的沿着水平方向的长度尺寸设为L1。在该情况下,第二凹部38的长度尺寸L2比第一凹部22的长度尺寸L1长(L2>L1)。如图3B所示,第二凹部38的宽度尺寸D是与该第二凹部38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的尺寸。第二凹部38的宽度尺寸D与第一凹部22的宽度尺寸相同。

如图2所示,第二凹部38的底面具有第二螺纹孔(螺栓孔)40。第二螺纹孔40配置在第二凹部38的底面的长度方向中央。第二螺纹孔40配置于第二凹部38的底面的宽度方向中央。第二螺纹孔40向下方(箭头A2方向)延伸。在第二螺纹孔40中旋合有后述的调整机构32的调整用螺钉(螺栓)50。当位置调整用夹具16被安装于振动体14的第一接触面20时,第二凹部38与第一凹部22在上下方向(箭头A1、A2方向)上配置于一条直线上。

臂部30配置在安装凸缘28的长度方向中央的附近。臂部30与安装凸缘28的下表面正交。臂部30向下方(箭头A2方向)延伸。臂部30的宽度尺寸与安装凸缘28的沿着短边方向(箭头B方向)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

臂部30沿上下方向(箭头A1、A2方向)延伸。臂部30的下端具有推压端42。推压端42能够保持成为被熔接件的内饰件W2的外缘部的附近。在从图2所示的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宽度方向(短边方向)观察时,推压端42是朝向顶端变细的锥状。推压端42的顶端保持内饰件W2。

在利用振动熔接装置10对仪表板W1和内饰件W2进行振动熔接时,臂部30的推压端42从上方插入内饰件W2的凹进部44的内部。推压端42的截面形状与凹进部44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据此,推压端42紧贴在内饰件W2的凹进部44上来保持所述内饰件W2。

如图2~图4B所示,调整机构32具有可动键(键部件)46和调整用螺钉50。可动键46能够沿安装凸缘28的第二凹部38移动。调整用螺钉50将可动键46支承为能够向第二凹部38的长度方向移动。

可动键46是块体。可动键46具有在第二凹部38的长度方向(箭头C1、C2方向)上较长的长圆形(长方形)。可动键46的长度尺寸L3比第二凹部38的长度尺寸L2短(L3<L2)。可动键46的长度尺寸L3与第一凹部22的长度尺寸L1相同(L3=L1)。

可动键46的宽度尺寸是与可动键46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可动键46的宽度尺寸与第一凹部22、第二凹部38的宽度尺寸D大致相同,或者比所述宽度尺寸D稍小。可动键46的沿着上下方向(箭头A1、A2方向)的高度尺寸与将第一凹部22的深度和第二凹部38的深度相加而得到的深度尺寸大致相等,或者比所述深度尺寸稍小。

可动键46的上表面具有收容孔(收容凹部)48。收容孔48的截面形状是在可动键46的长度方向(箭头C1、C2方向)上较长的长圆形。收容孔48从可动键46的上表面朝下方(箭头A2方向)凹进规定深度。调整用螺钉50的头部52被收容在收容孔48中。收容孔48的底面中央具有通孔(长孔)54。通孔54朝下方延伸。通孔54贯通可动键46。调整用螺钉50的螺纹部56被贯插于通孔54中。通孔54是与收容孔48对应在长度方向(箭头C1、C2方向)上较长的长孔状。

可动键46的下部被收容在第二凹部38中。可动键46的上部从安装凸缘28的第二接触面34向上方突出规定高度。调整用螺钉50的螺纹部56被贯插于收容孔48和通孔54中。螺纹部56被旋合于第二螺纹孔40。

据此,在可动键46的一部分被收容在第二凹部38内时,可动键46通过调整用螺钉50防止从第二凹部38脱落。当调整用螺钉50的头部52被收容在收容孔48中时,可动键46能够沿第二凹部38向长度方向(箭头C1、C2方向)移动。此外,可动键46向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范围是从调整用螺钉50的头部52与收容孔48的长度方向一端抵接的位置到所述头部52与收容孔48的长度方向另一端抵接的位置。

即,可动键46能够沿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安装凸缘28的长边方向(水平方向、箭头C1、C2方向)移动规定距离。可动键46能够沿长度方向呈直线状移动。另一方面,可动键46不沿安装凸缘28的短边方向(宽度方向、箭头B方向)移动。

当位置调整用夹具16被安装于振动体14的第一接触面20时,可动键46的上部被收容于第一凹部22的内部。第一凹部22的截面形状与可动键46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因此,在可动键46被插入第一凹部22时,可动键46与振动体14被相互定位。其结果,可动键46与振动体14不向长度方向(箭头C1、C2方向)和宽度方向(箭头B方向)相对移动。

接着,对通过振动熔接装置10振动熔接两个被熔接件、即仪表板W1和内饰件W2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在进行振动熔接之前,使支承台12和振动体14在上下方向(箭头A1、A2方向)上隔开规定距离。松缓固定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紧固螺栓26。据此,位置调整用夹具16能够经由可动键46沿着振动体14向水平方向(箭头C1、C2方向)移动。

接着,将仪表板W1和内饰件W2设置在振动熔接装置10上。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以仪表板W1的凸状部为下方将仪表板W1载置在支承台12的保持面18上。此时,仪表板W1的外缘部配置在比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然后,从上方将内饰件W2层叠在仪表板W1的外缘部。

据此,仪表板W1的外缘部与内饰件W2抵接(面接触)。仪表板W1的外缘部与内饰件W2的接触部位是仪表板W1与内饰件W2被熔接的熔接部位。

接着,驱动未图示的升降装置,而使支承台12朝振动体14(箭头A1方向)上升。内饰件W2的凹进部44向各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推压端42接近。推压端42沿着内饰件W2的凹进部44插入。推压端42被完全插入并紧贴于凹进部44的内部。在内饰件W2未产生制造偏差的情况下,内饰件W2为所希望的形状。

因此,内饰件W2被载置于仪表板W1的规定位置。此时,如图2所示,位置调整用夹具16例如使可动键46位于第二凹部38的长度方向中央。

另一方面,当内饰件W2产生制造偏差而使凹进部44不是所希望的位置或形状时,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推压端42被插入到所述内饰件W2的凹进部44。据此,推压端42根据凹进部44的位置或形状而向振动体14的水平方向(箭头C1、C2方向)移动。

如图4A所示,对内饰件W2中的凹进部44的位置例如从规定位置向水平方向另一方(箭头C2方向)偏移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将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推压端42插入到凹进部44中。据此,位置调整用夹具16经由插入有可动键46的第二凹部38向水平方向另一方(箭头C2方向)移动。即,位置调整用夹具16和可动键46沿水平方向相对移动。

据此,调整用螺钉50在可动键46的收容孔48和通孔54内向水平方向另一方移动。其结果,可动键46被配置在第二凹部38的长度方向一端(箭头C1方向上的端部)。随着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移动,紧固螺栓26朝长孔状的螺栓孔36的长度方向一端移动。

接着,如图4B所示,对内饰件W2中的凹进部44的位置例如从规定位置向水平方向一方(箭头C1方向)偏移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将推压端42插入凹进部44。据此,位置调整用夹具16经由插入有可动键46的第二凹部38向水平方向一方(箭头C1方向)移动。即,位置调整用夹具16和可动键46沿水平方向相对移动。

据此,调整用螺钉50在可动键46的收容孔48和通孔54内向水平方向一方移动。其结果,可动键46被配置在第二凹部38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箭头C2方向上的端部)。随着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移动,紧固螺栓26朝长孔状的螺栓孔36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移动。

即,根据作为树脂成型品的内饰件W2的制造偏差,位置调整用夹具16经由可动键46沿着振动体14的第一接触面20在水平方向(箭头C1、C2方向)上移动。据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位置调整用夹具16定位于内饰件W2的凹进部44。对被定位于内饰件W2的位置调整用夹具16能够施加来自振动体14的振动。

对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分别进行相对于上述的内饰件W2的凹进部44的定位。此时,各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根据内饰件W2的各部位的制造偏差而各不相同。换言之,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能够分别独立地沿着振动体14移动。因此,能够根据内饰件W2的各部位的制造偏差,高精度地将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位置调整到内饰件W2。

在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与内饰件W2的定位完成之后,作业者将各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紧固螺栓26拧紧。各位置调整用夹具16通过紧固螺栓26被紧固于振动体14。据此,各位置调整用夹具16在被定位于内饰件W2的状态下被牢固地固定于振动体14的第一接触面20。

最后,驱动未图示的升降装置,由此利用该升降装置将支承台12向上方推压。在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与支承台12之间使仪表板W1与内饰件W2接触。然后,以规定的载荷沿上下方向对仪表板W1与内饰件W2的接触部位进行加压。

然后,驱动未图示的振动产生装置。随着该振动产生装置的驱动,使振动体14和位置调整用夹具16在宽度方向(箭头B方向)上以规定的振幅和频率振动。据此,振动产生装置的振动力从各位置调整用夹具16的臂部30被施加给内饰件W2。在仪表板W1与内饰件W2的接触部位,随着振动而产生摩擦热,使接触部位熔融。接着,停止振动产生装置的驱动,冷却仪表板W1与内饰件W2的接触部位。据此,熔融的树脂材料在仪表板W1与内饰件W2的接触部位固化,从而振动熔接所述接触部位。

上述位置调整用夹具16不限于具有能够根据内饰件W2相对于振动体14的位置或形状进行调整的调整机构32的情况。例如,也可以代替调整机构32中的可动键46,而将作为所述振动体14与所述内饰件W2的定位基准的基准键60用于位置调整用夹具16a。

基准键60是块体。如图5A和图5B所示,基准键60与可动键46同样是在长度方向(箭头C1、C2方向)上较长的长圆形。基准键60具有基座部62和键部64。基座部62配置在基准键60的下部。基座部62被插入第二凹部38。键部64配置在基座部62的上部。键部64被插入振动体14的第一凹部22。

基座部62为与第二凹部38大致相同的形状。基座部62被完全收容在第二凹部38内。基座部62的中央部具有通孔66。通孔66的截面为圆形。通孔66在上下方向(箭头A1、A2方向)上贯通基座部62。

键部64为与第一凹部22大致相同的形状。键部64被完全收容在第一凹部22内。键部64的中央部具有收容孔68。收容孔68在键部64中向上方(箭头A1方向)开口。收容孔68与通孔66连通。

将基准键60的基座部62收容在位置调整用夹具16a的第二凹部38内。据此,基准键60的键部64从安装凸缘28的第二接触面34向上方突出。将固定用螺栓70贯插于基准键60的收容孔68和通孔66。将固定用螺栓70旋合于位置调整用夹具16a的第二螺纹孔40。由此,基准键60被固定于安装凸缘28(参照图5A)。在将位置调整用夹具16a安装于振动体14的第一接触面20时,基准键60的键部64收容于第一凹部22。

基准键60的基座部62不向第二凹部38的长度方向(箭头C1、C2方向)和宽度方向(箭头B方向)相对移动。即,基准键60与位置调整用夹具16a不相对移动。基准键60的键部64不向第一凹部22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相对移动。即,基准键60与振动体14不相对移动。在利用基准键60进行振动体14与位置调整用夹具16a的定位之后,利用紧固螺栓26将位置调整用夹具16a与振动体14彼此固定。

这样,通过使用基准键60来代替可动键46,能够将位置调整用夹具16a定位在振动体14的规定位置。使位置调整用夹具16a的推压端42与内饰件W2的凹进部44卡合。据此,基准键60成为内饰件W2与振动体14的定位基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熔接装置10具有被安装于振动体14的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各位置调整用夹具16朝向保持仪表板W1的支承座12配置。位置调整用夹具16将振动体14的振动传递到内饰件W2和仪表板W1。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分别独立地以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与振动体14连接。

作为树脂成型品的内饰件W2有时产生制造偏差。伴随着该内饰件W2的制造偏差,内饰件W2与振动体14的相对位置有时会产生偏差。此时,使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根据内饰件W2的形状或位置沿水平方向分别独立地移动。据此,能够利用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容易且可靠地进行振动体14与内饰件W2的位置调整。

其结果,在对由树脂成型品构成的仪表板W1与内饰件W2进行振动熔接时,能够利用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高精度地进行振动体14相对于所述内饰件W2的定位。因此,在振动熔接装置10中,能够提高仪表板W1与内饰件W2的熔接精度,从而可靠地进行熔接。

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能够沿与振动体14的振动方向(宽度方向、箭头B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箭头C1、C2方向)进行位置调整。据此,多个位置调整用夹具16能够在不会因振动而移动的方向(水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仪表板W1与内饰件W2的熔接精度来进行熔接。

振动体14具有第一接触面20,位置调整用夹具16具有第二接触面34。第一接触面20与第二接触面34相互接触。在第一接触面20和第二接触面34上配置有可动键46。第一接触面20具有第一凹部22。第一凹部22的长度尺寸L1与可动键46的沿着长边方向的长度尺寸相同。第二接触面34具有第二凹部38。第二凹部38的长度尺寸L2比第一凹部22的长度尺寸L1长。可动键46被卡合于第一凹部22和第二凹部38。

因此,在进行仪表板W1与内饰件W2的振动熔接之前,能够与内饰件W2的形状或位置相对应地预先定位可动键46。因此,在使位置调整用夹具16与内饰件W2对准时,能够防止所述位置调整用夹具16与内饰件W2之间发生位置偏移。

在位置调整用夹具16中,第二凹部38的底面具有第二螺纹孔40。调整用螺钉50被旋合于第二螺纹孔40。调整用螺钉50将可动键46支承为能够沿着第二凹部38向水平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可动键46的上表面朝向振动体14的第一凹部22配置。可动键46的上表面具有通孔54和收容孔48。通孔54为长孔状,且供调整用螺钉50的螺纹部56贯插。收容孔48与通孔54连通。调整用螺钉50的头部52能够被收容于收容孔48。

因此,可动键46被卡合于振动体14的第一凹部22。调整用螺钉50能够沿着可动键46的收容孔48和通孔54移动。其结果,能够使位置调整用夹具16以能够沿着振动体14的第一接触面20向水平方向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移动。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各种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4736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