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转动结构与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0:24


转动结构与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动结构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与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屏幕的要求越来越高,既期望有更好的显示视觉体验,又期望显示屏尺寸的增大,以有利于传递更多的视觉讯息,从而可折叠式电子设备得到消费者广泛的青睐。

通常,可折叠式电子设备包括两个折叠主体,两个折叠主体通过机械铰链结构转动连接,可根据两个折叠主体上的显示屏幕设置的位置,以实现两个折叠主体的相向折叠或背向折叠。相关技术中,在控制可折叠式电子设备进行两个折叠主体的打开与闭合时,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机械铰链结构只起到转动连接的功能,难以较好地控制两个折叠主体悬停于任意所需要的角度,导致电子设备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转动结构与电子设备,至少解决现有的机械铰链结构难以控制可折叠电子设备上的两个折叠主体达到所需的悬停角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及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的相对端面接触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或所述第二转动杆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以使得所述接触摩擦力的大小在零与第一预设值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结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块及直线驱动机构;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分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侧;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滑块连接,以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往复移动,并通过所述滑块控制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之间的接触摩擦力。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结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之间,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处于复位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结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之间的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阻尼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接触的第一阻尼面及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接触的第二阻尼面;和/或,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相对端面至少有一个形成为阻尼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结构,所述弹性构件包括弹簧或弹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结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滑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结构,还包括:第二转轴、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同向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均有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之间动力耦合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做同步相向转动或背向转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结构,所述第二转轴包括两根,两根所述第二转轴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其中一根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另一根所述第二转轴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结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与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结构、第二齿轮结构及驱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设有沿其旋转轴线设置的所述第一齿轮结构,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设有沿其旋转轴线设置的所述第二齿轮结构,所述第一齿轮结构与所述第二齿轮结构相啮合,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结构、所述第二齿轮结构当中的任一者相啮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结构,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之间可形成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在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之间转动,所述第一夹角的大小为0°,所述第二夹角的大小为18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结构,所述第二转轴组件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之间呈180°时能够被触发的位置,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驱动机构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驱动机构反馈触发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上形成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及第四开口,所述第一转轴、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转轴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一转动杆贯穿所述第一开口并延伸至所述套筒外,所述第二转动杆贯穿所述第二开口并延伸至所述套筒外,所述第一转动臂贯穿所述第三开口并延伸至所述套筒外,所述第二转动臂贯穿所述第四开口并延伸至所述套筒外。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折叠主体及如上所述的转动结构;所述折叠主体与所述转动结构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转动结构,在转动结构上设置能够相对于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并由驱动组件对两个转动杆之间的接触摩擦力进行控制,则在自动或手动控制电子设备打开或闭合时,可先控制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为零,在电子设备上的折叠主体达到所需的操作角度时,控制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之间的接触摩擦力维持第一预设值,使得电子设备上的折叠主体达到用户所需的悬停角度,同时,也可在手动控制电子设备打开或闭合时,通过控制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之间的接触摩擦力维持第一预设值,使得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操作手感,同样使得电子设备上的折叠主体达到用户所需的悬停角度,从而便于用户对可折叠式电子设备的操作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动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动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转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转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折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转动结构; 2:第一折叠主体; 3:第二折叠主体;

10:第一转轴组件; 11:第二转轴组件; 12:套筒;

101:第一转动杆; 102:第二转动杆; 103:第一转轴;

104:驱动组件; 1041:滑块; 1042:第一电机;

1043:弹性构件; 1044:阻尼件; 111:第一转动臂;

112:第二转动臂; 113:第二转轴; 114:驱动机构;

1141:第二电机; 1142:齿轮组; 121:上壳套;

122:下壳套; 1211:第一开口; 1212:第二开口;

1213:第三开口; 1214:第四开口; 1221:位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8分别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动结构与电子设备。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转动结构,该转动结构1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转轴组件10,第一转轴组件10包括:第一转轴103、第一转动杆101、第二转动杆102及驱动组件104;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分设于第一转轴103的轴线两侧并均有一端与第一转轴103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相对端面接触连接;驱动组件104与第一转动杆101和/或第二转动杆102连接,用于控制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以使得接触摩擦力的大小在零与第一预设值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零。

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转动结构1,在转动结构1上设置能够相对于第一转轴103转动的第一转动杆101和第二转动杆102,并由驱动组件104对两个转动杆之间的接触摩擦力进行控制,则在自动或手动控制电子设备打开或闭合时,可先控制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为零,在电子设备上的折叠主体达到所需的操作角度时,控制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接触摩擦力维持第一预设值,使得电子设备上上的折叠主体达到用户所需的悬停角度,同时,也可在手动控制电子设备打开或闭合时,控制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接触摩擦力维持第一预设值,使得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操作手感,同样使得电子设备上的折叠主体达到用户所需的悬停角度,从而便于用户对可折叠式电子设备的操作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将本实施例所示的转动结构1用于具有两个折叠主体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将第一转动杆101与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折叠主体连接,将第二转动杆102与电子设备的另一个折叠主体连接,从而在自动或手动驱动电子设备进行折叠操作时,可控制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相对于转动结构1的回转中心做相向或背向转动。其中,本实施例所示的转动结构1也可用于一个折叠主体,例如,该折叠主体为本领域所公知的柔性屏。在此,可直接将转轴结构安装于柔性屏的背面,以控制柔性屏的打开与闭合。

在此应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转轴103沿着转动结构1的回转中心呈固定设置,可将第一转轴10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固定座安装于转动结构1上。本实施例所示的驱动组件104,既可以理解为能够与第一转动杆101、第二转动杆102当中的一者连接,以实现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接触摩擦力的大小控制的伸缩驱动机构,如本领域所公知的电动推杆或直线电机,也可以理解为,能够同时与第一转动杆101、第二转动杆102相连接,以实现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接触摩擦力的大小控制的夹持机构,在此可不作具体限定。

与此同时,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触摩擦力在达到第一预设值时,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相抵接,且在相抵接时,彼此间具有较大的接触摩擦力,以使得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能够保持相对静止,并能够承受较大的扭力,不会相对于第一转轴103发生转动,即确保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在相抵接时的夹角保持不变。

在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触摩擦力为零时,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不会存在相互作用力,在此状态下,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不能维持用户所需的悬停角度,但便于控制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相对于第一转轴103转动。

由此,第一预设值可以理解为大于零的一个或多个数值,且该第一预设值具体为能够使得电子设备的折叠主体达到用户所需的悬停角度时所需的最小的接触摩擦力值。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具体设置了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一转轴103上的固定位置,驱动组件104的驱动端与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相连接,驱动组件104对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施加朝向第一转动杆101的一侧的驱动力,以控制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接触摩擦力。

可选地,本实施例也可设置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一转轴103上的固定位置,驱动组件104的驱动端与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相连接,驱动组件104对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施加朝向第二转动杆102的一侧的驱动力,以控制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接触摩擦力。

可选地,本实施例所示的驱动组件104的输出端同时连接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可通过驱动组件104对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施加相向的作用力,以控制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接触摩擦力。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示的驱动组件104包括滑块1041及直线驱动机构;滑块1041滑动安装于第一转轴103上,滑块1041与第一转动杆101分设于第二转动杆102的两侧;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滑块1041连接,以驱动滑块1041沿第一转轴103的轴线往复移动,并通过滑块1041控制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接触摩擦力。

具体地,本实施例可在滑块1041上开设与第一转轴103相适配的轴孔,滑块1041通过轴孔套装于第一转轴103上,以便滑块1041能够沿第一转轴103的轴线往复移动。与此同时,本实施例所示的直线驱动机构可以为本领域所公知的电动推杆、直线电机等,在此可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2至图4所示,在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一转轴103上的固定位置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所示的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在驱动滑块1041朝向第一转动杆101移动时,可由滑块1041对第二转动杆102施加朝向第一转动杆101的一侧的驱动力,使得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相抵接;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在驱动滑块1041远离第一转动杆101时,由于滑块1041不再向第二转动杆102施加朝向第一转动杆101的驱动力,从而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彼此间因缺少相互作用力而使得接触摩擦力为零。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直线驱动机构的可调节空间,确保直线驱动机构较好地对滑块1041施加驱动力,避免滑块1041直接与第二转动杆102刚性接触而对第二转动杆102带来损伤,本实施例所示的驱动组件104还设置有弹性构件1043,弹性构件1043设置于滑块104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直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滑块1041在第一转轴103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弹性构件1043在滑块1041位于第一位置时处于压缩状态,且在滑块1041位于第二位置时处于复位状态。

如图4所示,为了控制滑块1041稳定地在第一转轴103上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本实施例所示的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042,第一电机1042可以为本领域所公知的步进电机,第一电机1042的输出轴上设有外螺纹,滑块1041上设有螺纹孔,第一电机1042的输出轴与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由于第一电机1042的轴线与第一转轴103的轴线平行,且滑块1041只能沿着第一转轴103的轴线,从而通过控制第一电机1042的正反转,即可驱动滑块1041在第一转轴103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4所示,在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一转轴103上的固定位置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所示的弹性构件1043设置于滑块1041与第一转动杆101之间,其中,本实施例所示的弹性构件1043包括弹簧或弹片;在弹性构件1043为弹簧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弹簧套装于第一转轴103上;在弹性构件1043为弹片的情况下,可在弹片的两端均设置环套结构,以将弹片套装于第一转轴103上。

与此同时,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位置为图4所示的P1位置,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位置为图3所示的P2位置,P1位置与P2位置沿着第一转轴103的轴线呈间隔设置。由于弹性构件1043在滑块1041位于P1位置时处于压缩状态,则在第一电机1042正向旋转以驱动滑块1041达到P1位置时,滑块1041可通过弹性构件1043对第二转动杆102施加驱动力,以使得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相抵接;相应地,由于弹性构件1043在滑块1041位于P2位置时处于复位状态,则在第一电机1042反向旋转以驱动滑块1041达到P2位置时,滑块1041不再对弹性构件1043施加驱动力,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彼此间因缺少相互作用力而使得接触摩擦力为零。

由此可见,通过在驱动组件104中设置弹性构件1043,可较好地控制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接触摩擦力。

其中,在本实施例所示的转动结构1应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设备时,可通过电子设备对直线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进行设置,对滑块1041所能达到的P1位置进行调节,以调节弹性构件1043的压缩状态,从而调节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相抵接时的接触摩擦力,以控制在手动打开或闭合电子设备时所需的扭力大小。

如图4所示,为了确保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相抵接时,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摩擦力,以增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悬停效果,本实施例所示的驱动组件104还包括阻尼件1044,阻尼件1044安装在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第一转轴103上,阻尼件1044具有与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接触的第一阻尼面及与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接触的第二阻尼面。

可选地,本实施例可将阻尼件1044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的第一转轴103上。在驱动组件104对第二转动杆102施加朝向第一转动杆101的一侧的驱动力时,可使得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与阻尼件1044上的第一阻尼面抵接,且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与阻尼件1044上的第二阻尼面抵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可将阻尼件1044沿着第一转轴103的轴线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转轴103上,且阻尼件1044布置于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其中,阻尼件1044可具体设计为圆套结构,将阻尼件1044直接套装于第一转轴103上。

可选地,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102一端的相对端面至少有一个形成为阻尼面。

具体地,本实施例可设置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朝向第二转动杆102的端面为阻尼面,且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朝向第一转动杆101的端面为平滑面;本实施例也可设置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朝向第二转动杆102的端面为平滑面,且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朝向第一转动杆101的端面为阻尼面;本实施例还可设置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102一端的相对端面均为阻尼面。

由此,本实施例所示的驱动组件104在没有设置阻尼件1044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电机1042驱动第一转动杆10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102的一端直接抵接;驱动组件104在设置阻尼件1044的情况下,也可在阻尼件1044的配合下,实现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的抵接,从而基于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或者第一转动杆101、第二转动杆102当中的任一者与阻尼件1044之间的阻尼作用,可确保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二转动杆102之间能够承受较大的扭力。

如图2、图3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转动结构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转轴组件11,第二转轴组件11包括:第二转轴113、第一转动臂111、第二转动臂112及驱动机构114;第二转轴113与第一转轴103同向设置;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均有一端与第二转轴113转动连接,且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之间动力耦合连接;驱动机构114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做同步相向转动或背向转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转轴组件11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臂111、第二转动臂112及驱动机构114,并由驱动机构114驱动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做同步相向转动或背向转动,则在将本实施例所示的转动结构1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时,可将第一转动臂111与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折叠主体连接,将第二转动臂112与电子设备的另一个折叠主体连接,从而通过驱动机构114即可驱动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做同步相向转动或背向转动,实现了对电子设备的自动折叠,并在对电子设备进行自动折叠控制的过程中,还可结合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转轴组件10,控制电子设备上的两个折叠主体达到用户所需悬停角度,如此,既增强了电子设备的科技感,又带来了较好的用户体验。

与此同时,基于对电子设备的自动折叠控制,可减小操作人员对电子设备的手动折叠操作,防止因人员手动操作不当而损伤电子设备的屏幕,从而实现了对电子设备上屏幕的有效防护,提升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其中,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均有一端与第二转轴113转动连接,可理解为,第二转轴113设置有一根,第一转动臂11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臂112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同一根第二转轴113上,也可理解为,第二转轴113设置有两根,两根第二转轴113平行设置于第一转轴103的轴线的两侧,第一转动臂111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其中一根第二转轴113上,第二转动臂112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另一根第二转轴113上。对于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的两种设置形式,均可通过齿轮组1142及其它动力耦合结构,实现第一转动臂11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臂112的一端之间的动力耦合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示的驱动机构114包括第二电机1141与齿轮组1142;齿轮组1142包括第一齿轮结构、第二齿轮结构及驱动齿轮,第一转动臂111的一端设有沿其旋转轴线设置的第一齿轮结构,第二转动臂112的一端设有沿其旋转轴线设置的第二齿轮结构,第一齿轮结构与第二齿轮结构相啮合,第二电机1141的输出端连接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第一齿轮结构、第二齿轮结构当中的任一者相啮合。

可选地,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齿轮结构与第二齿轮结构均可为完整的齿轮结构,其中,第一齿轮结构与第一转动臂111的一端固定连接,并可沿着第一转动臂111所在的第二转轴113转动,第二齿轮结构与第二转动臂112的一端固定连接,并可沿着第二转动臂112所在的第二转轴113转动,同时,基于第二齿轮结构与第一齿轮结构之间的啮合,以实现第一转动臂11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臂112的一端之间的动力耦合连接。

可选地,为了尽可能地减小本实施例所示的齿轮组1142的布置空间,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齿轮结构与第二齿轮结构均可为轮齿沿预设圆心角分布的齿轮结构,其中,所述预设圆心角的大小为大于0°,且小于360°。在此,可具体设置第一齿轮结构沿周向形成于第一转动臂111的一端,第二齿轮结构沿周向形成于第二转动臂112的一端,第二齿轮结构与第一齿轮结构相啮合,以实现第一转动臂11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臂112的一端之间的动力耦合连接。在此,可根据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实际转动的角度,适应性地设置第一齿轮结构与第二齿轮结构上的轮齿所对应分布的圆心角的大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可具体设置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之间可形成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驱动机构114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在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之间切换,第一夹角的大小为0°,第二夹角的大小为180°。由此,在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呈0°夹角时,可使得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呈现为闭合状态,在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呈180°夹角时,可使得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呈现为打开状态。

在此应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夹角表征着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在转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最小角度,第二夹角表征着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在转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最大角度,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在转动过程中还可形成第三角度,第三角度的大小大于0°且小于180°,从而在控制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转动至第三角度时,可相应地使得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停留在闭合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的任意一个中间状态,用户可根据自己的操作需求,通过驱动机构114控制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的打开角度。

其中,为了确保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达到180°的夹角时停止转动,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转轴组件11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1221;位置传感器1221可采用本领域所公知的接近开关,并设置在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之间呈180°时能够被触发的位置,位置传感器1221与驱动机构114通信连接,用于向驱动机构114反馈触发信号。由此,基于位置传感器1221的到位检测功能,在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转动至180°夹角时,可即时向第二电机1141发送开关量信号,以控制第二电机1141停止运转,第二电机1141不再通过齿轮组1142驱动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转动,从而可对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转动的最大角度进行有效地限制,以对电子设备的屏幕形成较好的防护。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转动结构1还包括套筒12,套筒12上形成有第一开口1211、第二开口1212、第三开口1213及第四开口1214,第一转轴组件10与第二转轴组件11安装于套筒12内,第一转动杆101贯穿第一开口1211并延伸至套筒12外,第二转动杆102贯穿第二开口1212并延伸至套筒12外,第一转动臂111贯穿第三开口1213并延伸至套筒12外,第二转动臂112贯穿第四开口1214并延伸至套筒12外。

具体地,为了便于对转动结构1上的第一转轴组件10与第二转轴组件11的安装,本实施例所示的套筒12包括上壳套121与下壳套122,上壳套121与下壳套122可拆卸式地拼装为一体。本实施例所示的上壳套121的侧壁上开设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开口1211、第二开口1212、第三开口1213及第四开口1214,本实施例所示的下壳套122内安装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转轴组件10与第二转轴组件11,且在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转动至180°,第一转动臂111的臂面、第二转动臂112的臂面与下壳套122上对应上壳套121相拼装的拼装面之间均预留有间隙,且第一转动臂111的臂面、第二转动臂112的臂面均平行于下壳套122上的所述拼装面。

与此同时,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转轴组件10与第二转轴组件11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多个。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转动结构1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转轴组件10与两个第二转轴组件11,且第一转轴组件10与第二转轴组件11的位置呈一一对应设置。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下壳套122的拼装面上形成有凹槽,在凹槽内安装上述实施例所示的位置传感器1221,位置传感器1221的检测端伸出凹槽,且在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二转动臂112转动至180°时,位置传感器1221的检测端与第二转动臂112的臂面相贴合,从而可确保位置传感器1221较为灵敏地进行到位检测。

如图6与图7,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示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折叠主体2、第二折叠主体3及转动结构;转动结构为如上实施例所述的转动结构1,第一折叠主体2与第二折叠主体3通过转动结构1转动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转动杆101与第一折叠主体2或第二折叠主体3当中的一者连接,第二转动杆102与第一折叠主体2或第二折叠主体3当中的另一者连接;第一转动臂111与第一折叠主体2或第二折叠主体3当中的一者连接,第二转动臂112与第一折叠主体2或第二折叠主体3当中的另一者连接。

与此同时,本实施例所示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本领域所公知的折叠手机、折叠电子书、折叠电脑等设备,电子设备上的两个折叠主体的显示面既可呈相向设置,又可呈背向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在图6与图7中具体示意了电子设备上的两个折叠主体的显示面呈相向设置,图6中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呈现为180°的打开状态,而图7中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呈现为闭合状态。

在此应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所示的电子设备可以为一个折叠主体,例如,该折叠主体为本领域所公知的柔性屏。在此,可直接将上述实施例所示的转轴结构安装于柔性屏的背面,以通过转动结构控制柔性屏的打开与闭合。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折叠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810,接收操作者对电子设备的折叠信号输入;

其中,操作者对电子设备执行的折叠信号输入的输入方式,可以是滑动操作、长按(按压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按压)操作,或是按压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及启动对电子设备上两个折叠主体的手动扳动操作,还可以是输入指纹、声音等生物特征信息等其他输入方式,用于触发后续步骤820中对驱动组件的启动控制,本申请实施例对该折叠信号输入的输入方式不作具体限制。

步骤820,响应于折叠信号输入,启动驱动组件,以使得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为零,控制第一折叠主体与第二折叠主体做同步相向转动或背向转动;

其中,基于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折叠信号输入,可即时触发对驱动组件相应的第一电机的启动控制,在第一电机驱动滑块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后,关闭第一电机,可使得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相松开,此时,启动第二电机,可由第二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做同步相向转动或背向转动,以带动电子设备的第一折叠主体与第二折叠主体相应地做同步相向转动或背向转动。

步骤830,接收操作者对电子设备的停止信号输入;

其中,操作者对电子设备执行的停止信号输入的输入方式,可以是滑动操作、长按(按压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按压)操作,或是按压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及停止对电子设备上两个折叠主体的手动扳动操作,还可以是输入指纹、声音等生物特征信息等其他输入方式,用于触发后续步骤840对转动结构的控制,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停止信号输入的输入方式不作具体限制;并且,停止信号输入是在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达到用户所需求的操作角度时,向电子设备输入的操作指令。

步骤840,响应于停止信号输入,控制第一折叠主体与第二折叠主体停止转动,启动驱动组件,以使得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之间的接触摩擦力达到第一预设值。

其中,基于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停止信号输入,可即时触发转动结构上的第二电机,以控制关闭第二电机,使得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停止转动,从而相应地使得电子设备的第一折叠主体与第二折叠主体停止转动,此时,通过启动与驱动组件相应的第一电机,在第一电机驱动滑块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后,关闭第一电机,可使得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相抵接,从而可使得电子设备的第一折叠主体与第二折叠主体达到用户所需的悬停角度,便于用户对可折叠式电子设备的操作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此应指出的是,电子设备在接受到用户的手动扳动操作后,还可即时触发第一电机,在第一电机驱动滑块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后,关闭第一电机,使得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相抵接,并在手动扳动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转动的过程中及停止对电子设备的手动扳动操作时,均控制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相抵接,为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手动折叠控制提供较好的操作手感。

与此同时,本实施例在对电子设备启动手动或自动折叠控制时,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的初始状态既可以是关闭状态,也可以是180°的展开状态,还可以为关闭状态与180°的展开状态之间的处于任一种悬停角度的中间状态,在此可不作具体限定,其中,电子设备在所述中间状态所对应的悬停角度大于0°,且小于180°。

另外,在电子设备处于所述中间状态时,电子设备在接受到用户的手动或自动折叠控制指令后,电子设备既可以由一种悬停角度的中间状态向另一种悬停角度的中间状态切换,也可以由所述中间状态直接切换至180°的展开状态,还可以由所述中间状态直接切换至关闭状态,在此也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确定转动操作构件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量的电子设备
  • 一种转动机构、转动组件、转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276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