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呼吸机主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4:36


呼吸机主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机主机。

背景技术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的装置,常常用来增加病人的肺通气量,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率消耗,节约病人的心脏储备能力。

呼吸机需要有气源,才能给病人通气。气源是由安装在呼吸机内部的风机产生的,然而现有的呼吸机内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影响呼吸机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机主机,其能有效降低现有的呼吸机内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的噪声,及影响呼吸机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机主机,包括:

壳体,具有内腔、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第一隔板,设于所述内腔中以将所述内腔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上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下腔室连通;

第二隔板,设于所述上腔室以将所述上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一安装孔;

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内腔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与所述下腔室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变流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变流管具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三进风口和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三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和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变流管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出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朝向所述第二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机主机还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包括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进风端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端位于所述第三进风口远离所述第三出风口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端位于所述变流管的轴向投影轮廓内。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机主机还包括风机壳,所述风机壳具有容置腔,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容置腔具有位于所述上腔室的第一开口和位于所述下腔室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机主机还包括第一弹性盖、第二弹性盖及设于所述下腔室的收容壳,所述风机壳包括顶壳和与所述顶壳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的底壳,所述底壳容置于所述收容壳中,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一弹性盖夹设于所述顶壳与所述风机组件的顶部之间,所述底壳上还设有供风机组件底部穿设的穿孔,所述第二弹性盖夹设于所述收容壳和所述风机组件的底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为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风机组件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中,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定位孔的内侧壁朝向所述风机组件凸设有若干个用于稳固所述风机组件的凸起,所述顶壳和所述底壳夹设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机主机还包括弹性螺纹管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位于所述收容壳内并将所述收容壳分隔为依次连通的容纳槽、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容纳槽用于收容所述底壳,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三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纳槽和所述第三腔室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弹性螺纹管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组件上的第二出风口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后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机主机还包括控制器和差压传感器,所述变流管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一端的侧壁设有第一采集口,所述变流管位于所述第二腔室一端的侧壁设有第二采集口,所述差压传感器具有第一采集端和第二采集端,所述第一采集端与所述第一采集口连通,所述第二采集端与所述第二采集口连通,所述差压传感器和所述风机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蜗壳、设于所述蜗壳内部的叶轮、以及安装于所述蜗壳以用于驱动所述叶轮的电机,所述蜗壳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蜗壳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凹设有用于供所述电机安装的凹槽,所述电机的外侧壁与所述凹槽的槽壁之间嵌设有导热硅胶件。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风机组件所需的进风流道需前后通过三个腔室而被输入,三个腔室依次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容置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间空气流动通过变流管导通,其中第二腔室内空气流方向设计与第一腔室内空气进入方向垂直,并且第一腔室内空气进口设计有导风管,导风管的出风端所在的端面基本与变流管的中心轴线相平齐,这样可抑制变流管内部变流区风噪传出,且第一开口在变流管的第三出风口所在端面后面,整体180°变向,对进入风机组件内空气进行变流处理,以降低进风流道内空气的风噪;

第三腔室内空气流动的方向与风机组件的第二出风口内空气流动方向相垂直,第四腔室内空气流动的方向大致为“L”型,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共同形成了一组抗性消音腔室,其目的在于对风机组件的内输出的空气进行整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机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机主机的爆炸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机主机的爆炸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机主机除去顶板和控制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框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差压传感器和变流管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机主机的正视图;

图8为图7中A-A处的剖视图;

图9为图7中B-B处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机主机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C-C处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弹性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壳体;11、内腔;111、上腔室;1111、第一腔室;1112、第二腔室;112、下腔室;12、上框壳;121、第一侧板;1211、第一进风口;122、凹腔;13、下框壳;14、第二侧板;141、第一出风口;15、过滤件;20、第一隔板;21、定位孔;22、凸起;30、第二隔板;31、第一安装孔;32、连接孔;40、风机组件;41、第二进风口;42、第二出风口;43、蜗壳;44、叶轮;45、电机;46、导热硅胶件;50、变流管;51、第三进风口;52、第三出风口;53、套管;54、变形腔件;541、环状体;542、支撑棱;60、控制器;61、PCB板;62、显示屏;63、控制键;631、信息按键;632、设置按键;633、返回按键;634、电机启动按键;635、电机转速控制键;70、差压传感器;71、第一采集端;72、第二采集端;80、导风管;81、进风端;82、出风端;90、风机壳;91、容置腔;911、第一开口;912、第二开口;92、顶壳;93、底壳;931、穿孔;100、第一弹性盖;110、底板;120、限位片;200、第二弹性盖;300、收容壳;310、容纳槽;320、第三腔室;330、第四腔室;400、弹性螺纹管;500、第三隔板;510、第二安装孔;600、压力传感器;700、消音棉;800、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图5、图7至图11,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吸机主机,呼吸机主机包括壳体10、第一隔板20、第二隔板30、风机组件40、变流管50以及控制器60。

其中,壳体10具有内腔11、连通内腔11的第一进风口1211和连通内腔11的第一出风口141,第一进风口1211处安装有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件15,过滤件15优选为过滤棉;第一隔板20设于内腔11中以将内腔11分隔为上腔室111和下腔室112,上腔室111位于下腔室112上方,第一进风口1211与上腔室111连通,第一出风口141与下腔室112连通;第二隔板30设于上腔室111以将上腔室111分隔为第一腔室1111和第二腔室1112,第二隔板30设有连通第一腔室1111和第二腔室1112的第一安装孔31;风机组件40设于内腔11中,风机组件40包括与第二腔室1112连通的第二进风口41和与下腔室112连通的第二出风口42,风机组件40与控制器60电性连接;变流管50穿设安装于第一安装孔31处,变流管50具有与第一腔室1111连通的第三进风口51和与第二腔室1112连通的第三出风口52,第一腔室1111、第二腔室1112和变流管50连接形成风机组件40的进风流道,可对进入风机组件40内空气进行变流处理,降低进风流道内空气的风噪。

请进一步参阅图4和6,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呼吸机主机还包括差压传感器70,变流管50包括套管53及设于套管53内的变形腔件54,变形腔件54包括环状体541及若干设于环状体541外侧以将所述环状体541固设于套管53中部的支撑棱542,变流管50位于第一腔室1111一端的侧壁设有第一采集口,变流管50位于第二腔室1112一端的侧壁设有第二采集口,环状体541介于第一采集口与第二采集口之间,差压传感器70具有第一采集端71和第二采集端72,第一采集端71与第一采集口连通,第二采集端72与第二采集口连通,空气通过变流管50将会在第三进风口51和第三出风口52处产生压力差,差压传感器70与控制器60连接,可将空气的压力差值传送给控制器60。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呼吸机主机还包括导风管80,导风管80具有进风端81和出风端82,壳体10包括上框壳12、下框壳13、第一侧板121和与第一侧板121成夹角设置连接的第二侧板14,第一侧板121为上框壳12的一侧边,上框壳12、下框壳13和第二侧板14围合形成上述的内腔11,第二隔板30设于上框壳12内部,属于上框壳12一部分,第一进风口1211设于第一侧板121,进风端81与第一进风口1211连通,导风管80可以与上框壳12一体成型,也可以组合设置,变流管50的轴向与第一侧板121平行间隔设置,第三出风口52和第二进风口41均朝向第二侧板14,出风端82位于第三进风口51远离第三出风口52的一侧,且出风端82位于变流管50的轴向投影轮廓内,优选地,导风管80位于出风端82一侧的端面与变流管50的中心轴线相平齐,这样可抑制变流管50内部变流区风噪传出。

呼吸机主机还包括风机壳90,风机壳90具有容置腔91,风机组件40设于容置腔91中,容置腔91具有位于上腔室111的第一开口911和位于下腔室112的第二开口912,第一开口911与第二腔室1112连通,第二进风口41与第一开口911连通,第二出风口42与第二开口912连通,以形成完整的进风流道和出风流道。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呼吸机主机还包括第一弹性盖100、第二弹性盖200和收容壳300,风机壳90包括顶壳92和与顶壳92围合形成容置腔91的底壳93,在上框壳12设有用于容置顶壳92的凹腔122,本实施例中凹腔122为第二隔板30围合形成,第二隔板30上设有连通凹腔122与第二腔室1112的连接孔32,第一开口911与连接孔32相对应,风机组件40的第二进风口41与该连接孔32间隔设置,第一开口911在变流管50的第三出风口52所在端面后面,整体180°变向;底壳93容置于收容壳300中,第二开口912设于底壳93上,第一弹性盖100夹设于顶壳92与风机组件40的顶部之间,底壳93上还设有供风机组件40底部穿设的穿孔931,第二弹性盖200夹设于收容壳300和风机组件40的底部之间,从而将风机组件40的上下两端固定,以实现风机组件40运行时自适应防震以及噪声抑制,图8中箭头方向为内部空气流动方向。

同时,请进一步参阅图12,第一弹性盖100和第二弹性盖200均包括底板110及设于底板110四周的若干限位片120,若干限位片120与底板110围合形成爪状,以防止风机组件40相对第一弹性盖100或第二弹性盖200移动,第一弹性盖100、第二弹性盖200都是采用硅胶材质制作,可隔绝风机组件40运行时电磁低频噪声的传递以及缓冲风机组件40运行时机械撞击噪声产生。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隔板20为弹性板,弹性板开设有定位孔21,风机组件40穿设于定位孔21中,第一隔板20在定位孔21的内侧壁朝向风机组件40凸设有若干个用于稳固风机组件40的凸起22,顶壳92和底壳93夹设于第一隔板20的两侧,风机组件40通过底壳93和第一隔板20进行约束,防止风机组件40在运行时摇晃过于剧烈。

本实施例中,呼吸机主机还包括弹性螺纹管400和第三隔板500,第三隔板500位于收容壳300内并将收容壳300分隔为依次连通的容纳槽310、第三腔室320和第四腔室330,容纳槽310用于收容底壳93,第四腔室330与第一出风口141相连通,第三隔板500上设有连通容纳槽310和第三腔室320的第二安装孔510,第二开口912与第二安装孔510相对应设置,弹性螺纹管400的一端与风机组件40上的第二出风口42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二开口912后安装于第二安装孔510上,弹性螺纹管400采用硅胶材质制作,弹性螺纹管400能隔绝风机组件40运行时电磁低频噪声传递以及缓冲风机组件40运行时机械撞击噪声产生;同时弹性螺纹管400内壁的波浪形状以及其本身的硅胶软材质可抑制空气摩擦产生风噪。

图9内箭头方向为空气流动方向,从图中可得出:第三腔室320内空气流动的方向与风机组件40的第二出风口42内空气流动方向相垂直,第四腔室330内空气流动的方向大致为“L”型,第三腔室320和第四腔室330共同形成了一组抗性消音腔室,其目的在于对风机组件40输出的气流进行整流。

呼吸机主机还包括与控制器60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600,第三腔室320的顶部设有第三采集口,压力传感器600安装于第三采集口处,第四腔室330的壳体10部分穿过第一出风口141并凸露于壳体10外,且其内径为圆形,直径为18mm。

呼吸机主机还包括若干个消音棉700,消音棉700是一种阻性消音材料,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111、第二腔室1112和容置腔91内均部分填充有消音棉700,第一腔室1111、第二腔室1112和容置腔91共同形成了一组抗性消音腔室结构。

风机组件40包括蜗壳43、设于蜗壳43内部的叶轮44、以及安装于蜗壳43以用于驱动叶轮44的电机45,蜗壳43的底部设有第二出风口42,蜗壳43远离第二出风口42的一侧朝向第二出风口42凹设有用于供电机45安装的凹槽,电机45的外侧壁与凹槽的槽壁之间嵌设有导热硅胶件46。导热硅胶件46的导热系数为2.8W/MK,导热硅胶件46用于将电机45产生的热量传导到蜗壳43,蜗壳43采用全新PA基导热材料,导热系数3W/MK,相较于普通PA66材料(导热系数0.25W)导热效果提升10倍。通过上述散热设计能将电机45产生的热量迅速通过流道排出主机,使风机组件40整体工作温度维持在良好状态。

本实施例中,呼吸机主机还包括设于壳体10顶部的顶板800,控制器60包括PCB板61、显示屏62以及若干控制键63,PCB板61通过螺丝固定于壳体10顶部并位于顶板800下方,这些控制键63的分布情况为:在显示屏62下方设置有三个控制键63,从左到右依次为信息按键631、设置按键632和返回按键633,显示屏62的右边是电机启动按键634以及电机转速控制键635,电机转速控制键635位于电机启动按键634的上方,电机启动按键634用以指示电机45通电后的运行状态,电机转速控制键635用于调节气压大小及调节电机45转速,显示屏62、信息按键631、设置按键632、返回按键633、电机启动按键634以及电机转速控制键635均与PCB板61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风机组件40所需的进风流道需前后通过三个腔室而被输入,三个腔室依次为第一腔室1111、第二腔室1112和容置腔91内,第一腔室1111和第二腔室1112间空气流动通过变流管50导通,其中第二腔室1112内空气流方向设计与第一腔室1111内空气进入方向垂直,并且第一腔室1111空气进口设计有导风管80,导风管80的出风端82所在的端面基本与变流管50的中心轴线相平齐,这样可抑制变流管50内部变流区风噪传出,且第一开口911在变流管50的第三出风口52所在端面后面,整体180°变向,对进入风机组件40内空气进行变流处理,以降低进风流道内空气的风噪。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防脱开的呼吸机主机外部电源线
  • 呼吸机主机
技术分类

06120112849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