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特种面料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9:36


一种特种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种面料。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 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随着天气的转冷,人们都会穿上厚厚的羽绒服,羽绒服虽然具有优异的保暖效果,但是人们在冬季不慎落入水中时,羽绒服就会吸收大量水份使得羽绒服重量增加形成阻碍,使人们不无法爬出水面,威胁人们生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种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特种面料,包括非弹 性外层、弹性内层以及呈波浪状置于非弹性外层、弹性内层之间的遇水收缩 层,其中,所述遇水收缩层的波峰与波谷处分别与非弹性外层、弹性内层缝 制,所述遇水收缩层靠近内层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薄膜,所述遇水收缩层与非 弹性外层、弹性内层之间分别形成若干个外填充腔与内填充腔,所述外填充 腔的内部填充有填充棉一,所述内填充腔的内部填充有填充棉二,所述填充 棉一密实填充在所述外填充腔内部,以使其对应所述遇水收缩层向内凹陷拉伸,聚四氟乙烯薄膜模孔打开透气。

优选的,所述非弹性外层由亚麻纤维编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弹性内层由涤纶、锦纶、腈纶混纺制成。

优选的,所述遇水收缩层由天然纤维、龙舌兰纤维编制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非弹性外层、弹性内层之间设置遇水收缩层,并在若干个 外填充腔与内填充腔份别填充填充棉一和填充棉二,且遇水收缩层靠近内层 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薄膜,在正常状态下,填充棉一密实填充入外填充腔,使 得填充棉一挤压遇水收缩层发生形变,进而打开聚四氟乙烯薄膜模孔,用于 透气,而在落入水中时,遇水收缩层遇水会发生收缩,致使外填充腔两侧的 遇水收缩层缩短,此时,聚四氟乙烯薄膜模孔关闭,阻止水份进入内填充腔, 并且一方面会挤压外填充腔内部填充棉一,将填充棉一内部水份从外层挤出,避免填充棉一吸水导致面料整体重量增加,而另一方面会挤压内填充腔的填 充棉二,使得填充棉二挤压弹性内层发生形变向内凹陷,进而使得面料整体 周向长度缩短,面料贴近皮肤阻止水份进入,起到保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常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遇水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非弹性外层;2、弹性内层;3、遇水收缩层;4、聚四氟乙烯 薄膜;5、外填充腔;6、内填充腔;7、填充棉一;8、填充棉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特种面料,其特征在于, 包括非弹性外层1、弹性内层2以及呈波浪状置于非弹性外层1与弹性内层2 之间的遇水收缩层3,其中,遇水收缩层3的波峰与波谷处分别与非弹性外层 1、弹性内层2缝制,遇水收缩层3靠近内层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薄膜4,遇水 收缩层3与非弹性外层1、弹性内层2之间分别形成若干个外填充腔5与内填 充腔6,外填充腔5的内部填充有填充棉一7,内填充腔6的内部填充有填充 棉二8,填充棉一7密实填充在外填充腔5内部,以使其对应遇水收缩层3向 内凹陷拉伸,聚四氟乙烯薄膜4模孔打开透气。

本实施例中,非弹性外层1由亚麻纤维编制而成,亚麻纤维具有强度极 高、吸湿、导热、透气性强和不易被拉伸的优点,能够快速填充棉一7内部 湿气快速吸出,而其不易被拉伸的优点,在填充棉一7填充入外填充腔5时, 使得填充棉一7挤压遇水收缩层3发生形变,进而打开聚四氟乙烯薄膜4模 孔,用于透气。

本实施例中,弹性内层2由涤纶、锦纶、腈纶混纺制成,其中,涤纶、 锦纶和腈纶都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填充棉二8受到挤压时,可使得对应的弹 性内层发生形变向内凹陷,进而使得面料整体周向长度缩短,面料贴近皮肤 阻止水份进入,起到保暖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遇水收缩层3由天然纤维、龙舌兰纤维编制而成,其中, 天然纤维和龙舌兰纤维在遇到水时,会发生强烈收缩性,人落水时,遇水收 缩层3遇水会发生收缩,致使外填充腔5两侧的遇水收缩层3缩短,此时, 聚四氟乙烯薄膜4模孔关闭,阻止水份进入内填充腔,并且一方面会挤压外 填充腔5内部填充棉一7,将填充棉一7内部水份从外层挤出,避免填充棉一 7吸水导致面料整体重量增加,而另一方面会挤压内填充腔6的填充棉二8,使得填充棉二8挤压弹性内层发生形变向内凹陷,进而使得面料整体周向长 度缩短,面料贴近皮肤阻止水份进入,起到保暖的效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 中部份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3828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