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推理的住院患者急救抢救信息化管理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基于推理的住院患者急救抢救信息化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推理的住院患者急救抢救信息化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急救抢救所面临的往往是急危重症患者,在时间短、任务急、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急救抢救工作必须按照自身的特点和工作规范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确保对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目前,在抢救过程中,部分医护人员仍存在手写记录的工作方式,容易出现记录错误,且没有统一标准表格,容易浪费大量时间。

此外,现有的监护设备与信息系统不能对接,无法实现患者体征数据和治疗数据的自动连机采集和记录。抢救数据纷繁,但数据系统性差,整合水平低,导致数据难以监测和使用,而且容易产生医疗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推理的住院患者急救抢救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推理的住院患者急救抢救信息化管理系统,其包括:

抢救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抢救的患者的抢救信息,所述抢救信息包括患者身份信息以及病情信息;

计时单元,用于对处于抢救中的患者,计算其抢救起止时间及各项处置措施的时间;

生命体征记录单元,用于采集和记录所述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的实测体征数据序列;

推理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的处置措施以及当前的实测体征数据序列,基于当前的处置措施以及抢救信息,采用推理机以及专家知识数据库推断所述处置措施预期的治疗效果,获得预期体征数据序列,并将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与所述实测体征数据序列进行对比,对当前处置措施的效果进行实时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推荐下一步的处置措施;其中,推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抢救信息、当前的实测体征数据序列以及所述处置措施输入至专家知识数据库,以获取与所述处置措施对应的预期体征数据序列;将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与实测体征数据序列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的结果对当前处置措施的效果进行实时评估;其中,若匹配的结果表明实测体征数据序列存在异常,则表明当前处置措施效果不佳;否则说明当前处置措施效果良好;当判断当前处置措施效果不佳时,基于所述实测体征数据以及所述专家知识数据库推荐下一步的处置措施;其中,在将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与实测体征数据序列进行匹配时:获取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的生成频率以及所述实测体征数据序列的采样频率;计算所述采样频率以及生成频率的比值k;对所述实测体征数据序列,将其每k个体征数据取平均后获得平均体征数据序列;对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以及所述平均体征数据序列进行匹配;在对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以及所述平均体征数据序列进行匹配时:获取与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对应的预期拟合方程;获取与所述平均体征数据序列对应的平均拟合方程以及相关系数R;对当前时刻t,计算在t-n到t时刻时,预期体征数据序列与平均体征数据序列的第一距离和s

记录单元,用于根据抢救过程产生的各项数据,生成抢救记录。

优选地,还包括:

给药单元,用于获取抢救药物以及所述抢救药物的推荐药量、配药体积,根据推荐药量、配药体积、推注泵速度以及患者体重进行给药速率的自动换算。

优选地,给药速率

优选地,所述记录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抢救作业使用的处置措施以及抢救药物,自动生成抢救清单和抢救耗材单,并推送给相应的医生端以开立医嘱;

基于抢救作业的过程和体征数据,自动生成抢救记录推送至所述医生端,同时批量带入护理记录单。

优选地,还包括:

提醒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病例补记规则,设置补写记录倒计时,同时提醒医生完成未确认未开具的医嘱。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针对急救抢救时间短、任务急、工作量大情况,借助推理系统能够自动准确、快速采集患者数据,自动评估病情,提供必要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可提供呼吸机、床旁监护仪等数据, 而且结合相关记录形成记录单;保证用药安全, 避免出现用错药情况。不光是简单的抢救过程计算机化,还将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融入,通过建立抢救管理的信息系统和抢救设备用物分类框架,使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在流程管理模式上,从静态的终末式管理转变为动态的全过程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从经验化管理转向规范化管理,满足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需要,实现了抢救过程的规范化,减低医疗差错,保证了抢救记录的真实、客观、完整和准确,同时也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医疗质量 ,改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推理的住院患者急救抢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住院患者急救抢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住院患者急救抢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4是处置措施推荐以及记录的示意图。

图5是给药单元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生成的抢救记录的示意图。

图7是生成的医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推理的住院患者急救抢救信息化管理系统,其包括:

抢救信息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待抢救的患者的抢救信息,所述抢救信息包括患者身份信息以及病情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例如可以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段、身高体重等。所述病情信息可以包括患者的患病类型以及症状等。其中,病情信息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来获取,例如,在急救过程中,负责的医生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来陈述患者的病情信息,并被抢救信息获取单元10拾取。

例如,在手术前,医生可通过口语陈述:患者腹部出血,失血严重,陷入昏迷等病情信息。

计时单元20,用于对处于抢救中的患者,计算其抢救起止时间及各项处置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住院患者急救抢救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提供有一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当患者开始进行抢救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启动该操作界面上的相应控件,如抢救开始控件来进行计时。此外,对于抢救过程中的各项处理,如心肺复苏、电除颤、呼吸机等,也可以在其启动时开始计时,在结束后停止计时,从而可以得到抢救起止时间及各项处置措施的时间。

生命体征记录单元30,用于采集和记录所述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的实测体征数据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住院患者急救抢救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与抢救室内的各个检测设备,如心电检测设备、呼吸检测设备等连接,从而可以实时的获取到各个检测设备检测得到的体征数据,如血压、呼吸、血氧、心率等。

推理单元40,用于获取当前的处置措施以及当前的体实测体征数据序列,基于当前的处置措施以及抢救信息,采用推理机以及专家知识数据库推断所述处置措施预期的治疗效果,获得预期体征数据序列,并将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与所述实测体征数据序列进行对比,对当前处置措施的效果进行实时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推荐下一步的处置措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理单元40具体用于:

首先,将所述抢救信息、当前的实测体征数据序列以及所述处置措施输入至专家知识数据库,以获取与所述处置措施对应的预期体征数据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推理机是在一定的控制策略或者推理规则下,根据用户的输入信息及专家知识数据库中的知识执行对输入信息的求解,从而得到对应的答案。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户输入信息为抢救信息、当前的实测体征数据序列以及所述处置措施,推理机基于其预设的推理规则以及专家知识数据库,可以推断得到在正常的情况下,在处置措施下相对应的体征数据的预期变化,例如,用户在心脏停止时,若执行心肺复苏,则心脏应该会在预定的时间内逐渐恢复跳动。用户在呼吸困难急促时,若接入呼吸机,则呼吸应该在预定的时间内逐渐趋于平缓。用户在失血过多时,则执行输血后,血压应该会逐渐升高。可以理解的是,针对不同的患者(如不同年龄、性别、体重的患者)以及不同的病情信息,预期体征数据的变化是不同的,这些都可以通过推理机以及专家知识数据库来得到。

然后,将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与实测体征数据序列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的结果对当前处置措施的效果进行实时评估;其中,若匹配表明实测体征数据序列存在异常,则表明当前处置措施效果不佳;否则说明当前处置措施效果良好。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实测体征数据序列的采样频率是由其对应的传感器的采样频率决定的,而预期体征数据序列的生成频率则是预先定义的,因此二者一般不等,且实测体征数据序列的采样频率往往大于预期体征数据序列的生成频率,因此需要对两个序列进行对齐。

为此,在将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与实测体征数据序列进行匹配时:先获取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的生成频率以及所述实测体征数据序列的采样频率,然后计算所述采样频率以及生成频率的比值k,再对所述实测体征数据序列,将其每k个体征数据取平均后获得平均体征数据序列;此时两个序列的采样频率相等,即可以对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以及所述平均体征数据序列进行匹配。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实测体征数据的每k个体征数据取平均还可以避免由于传感器异常而导致的某些异常数据对最终匹配结果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以及所述平均体征数据序列进行匹配时:

首先,获取与所述预期体征数据序列对应的预期拟合方程。

然后,获取与所述平均体征数据序列对应的平均拟合方程以及相关系数R。

接着,对当前时刻t,计算在t-n到t时刻时,预期体征数据序列与平均体征数据序列的第一距离和s

其中,假设t-n到t时刻正好有n个数据(即预期体征数据序列取n个数据,平均体征数据序列取对应的n个数据),则计算这两个序列的n个数据的距离,再进行求和即可得到第一距离和s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距离和s

再接着,对当前时刻t,计算在t到未来的t+n时刻时,预期拟合方程与平均拟合方程的第二距离和s

同样的,假设t到t+n时刻正好有n个数据(即预期体征数据序列取n个数据,平均体征数据序列取对应的n个数据),则计算这两个序列的n个数据的距离,再进行求和即可得到第二距离和s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距离和s

这里引入第二距离和s

再接着,根据第一距离和s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可以设定匹配的结果为第一距离和s

在本实施例中,若匹配的结果大于设定的阈值,如第一距离和s

其中,特别的,匹配的结果为(s

最后,当判断当前处置措施效果不佳时,基于所述实测体征数据以及所述专家知识数据库推荐下一步的处置措施。

在本实施例中,若当前处置效果不佳,则系统可基于所述实测体征数据以及所述专家知识数据库推荐下一步的处置措施,这里下一步的处置措施可以是更换处置措施,也可以是调整当前处置措施的参数,如加大呼吸机的供养量、加大输血量等。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推理系统推荐的处置措施执行相应的处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执行相应的处置,系统将按照顺序来对医护人员的处置进行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还可根据实际的操作来对推理系统的推理规则进行更新,从而提高其推理的准确性。具体地,可获取医护人员的实际决策和患者最终的抢救效果,调整推理机的参数和关联规则。

记录单元50,用于根据抢救过程产生的各项数据,生成抢救记录。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记录单元50基于抢救作业使用的处置措施以及抢救药物,自动生成抢救清单和抢救耗材单,并直接推送给相应的医生端以开立医嘱;基于抢救作业的过程和体征数据,自动生成抢救记录推送至所述医生端,同时批量带入护理记录单。

优选地,还包括给药单元,用于获取抢救药物以及所述抢救药物的推荐药量、配药体积,根据推荐药量、配药体积、推注泵速度以及患者体重进行给药速率的自动换算。

其中,如图5所示,药嘱由护士选择输入结构化拼接而成。点击加号可进行多种药物的配置,给药方式可选择,速度可输入也可选择全速,体重系统自动带入,勾选校准和推注泵速度后可自动计算泵推的给药速率,点击保存带入抢救记录备注。给药的抢救记录点击修改时,跳转到出入量里面,若患者无记录出入量医嘱,则不带入记录。

例如需将0.9%NS(5%GS)+ Bmg某抢救药物配制成Aml,推注泵速度为C ml/h,患者体重为D kg,给药速率为X,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为:

优选地,还包括提醒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病例补记规则,设置补写记录倒计时,同时提醒医生完成未确认未开具的医嘱。

这里,预设的病例补记规则例如可为“6小时病历补写规定”。具体由不同的医院或者科室设置而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针对急救抢救时间短、任务急、工作量大情况,借助推理系统能够自动准确、快速采集患者数据,自动评估病情,提供必要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可提供呼吸机、床旁监护仪等数据, 而且结合相关记录形成记录单;保证用药安全, 避免出现用错药情况。不光是简单的抢救过程计算机化,还将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融入,通过建立抢救管理的信息系统和抢救设备用物分类框架,使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在流程管理模式上,从静态的终末式管理转变为动态的全过程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从经验化管理转向规范化管理,满足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需要,实现了抢救过程的规范化,减低医疗差错,保证了抢救记录的真实、客观、完整和准确,同时也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医疗质量 ,改善工作环境。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电子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第二”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6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