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降噪排水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5:04


一种降噪排水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管道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噪排水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管道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用于通风或者排水的金属或非金属管道,能够方便将空气和水输送至建筑的各个位置,提高建筑内人员的生活的便利性。

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56312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噪音的通风管道,其包括风管本体和两个拉杆,所述拉杆将风管本体悬挂于建筑内壁上,所述拉杆呈“L”字型,在拉杆的内侧水平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挡体,所述挡体与拉杆下端形成矩形槽,所述风管本体的顶端设有悬挂件,所述悬挂件的两端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安装于矩形槽内,且在延伸部的左、右两侧及底端均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将悬挂件托举起来,使其与拉杆和挡体均不接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使用相关技术中的管道进行排水时,水流运动会撞击管道本体的侧壁,从而将产生的噪音传递至建筑内部,影响建筑内人员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水流噪音影响建筑内人员的正常工作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降噪排水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降噪排水管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降噪排水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包括多个隔音块、多个滑动块和多个滑动组件,所述隔音块位于管道本体的周侧,多个所述隔音块沿管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隔音块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隔音块上设置有真空阀,所述真空阀和隔音块连接,所述真空阀和空腔连通;所述滑动块位于隔音块和管道本体之间,所述滑动块和管道本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朝向隔音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滑动块连接,所述隔音块朝向滑动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和隔音块连接,所述第二磁体和第一磁体磁性相斥;所述滑动组件位于滑动块朝向管道本体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安装管道时,先将滑动块放置在管道本体的周侧,滑动组件带动滑动块和管道本体贴合,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磁性相斥,隔音块在第二磁体的作用下分布在滑动块的周侧,隔音块和滑动块之间存在间隙,操作人员使用真空泵和真空阀连接,真空泵将空腔内的空气进行抽离,空腔形成真空环境,水流冲击管道本体内壁产生噪音时,噪音经过管道本体传递至滑动块后,噪音经过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的空腔进行缓冲,噪音传递至隔音块处,真空状态的空腔将噪音减小,从而方便对噪音进行减缓,降低水流产生的噪音影响建筑内人员的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多个滑轮,多个所述滑轮分布在滑动块的内侧,所述滑轮和滑动块转动连接,所述滑轮和管道本体外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滑轮能够减少滑动块和管道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水流撞击管道侧壁产生的噪音直接通过滑动块进行传递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减少滑动块和管道本体之间摩擦力,方便滑动块在管道本体周侧运动,提高安装滑动块和隔音块的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缓冲条,所述第一缓冲条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缓冲条和滑轮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缓冲条设置在滑轮的周侧,所述第一缓冲条和滑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缓冲条能够方便对水流冲击管道本体侧壁产生的噪音进行减缓,降低噪音传递至滑动块时的强度,降低水流产生的噪音影响建筑内人员的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可选的,还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缓冲条,所述第二缓冲条设置在隔音块的周侧,所述第二缓冲条和隔音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噪音经过管道本体侧壁传递后,噪音到达隔音块处,到达空腔处的噪音传递受阻,少量的噪音通过隔音块本体传递至隔音块外侧,第二缓冲条将传递至隔音块外侧的噪音进行减缓,从而进一步降低水流产生的噪音。

可选的,所述隔音块侧壁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缓冲垫设置在第二磁体的周侧,所述缓冲垫和隔音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体和缓冲垫贴合,所述第一磁体和缓冲垫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能够方便将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进行限位,方便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对正,方便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的间隙相同,方便对水流冲击管道本体侧壁产生的噪音进行减缓,提高减缓水流冲击管道本体侧壁产生的噪音的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真空阀设置在隔音块朝向相邻隔音块的一侧,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件与隔音块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件能够方便将隔音块和相邻的隔音块连为一体,同时也能够方便对真空阀进行防护,方便在检修管道时将空腔内的空气进行抽离,提高对水流冲击管道本体侧壁产生的噪音进行隔绝的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连接桩,所述连接桩与隔音块连接,所述隔音块远离连接桩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桩伸入相邻隔音块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道外侧安装隔音块时,连接桩伸入相邻隔音块处的固定孔,减少相邻隔音块之间相互碰撞导致真空阀受损的可能性,提高空腔对水流冲击管道本体侧壁产生的噪音进行减缓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一种降噪排水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对管道本体外壁进行清理,管道本体外部的杂质被清理;

S2、将滑动块放置在管道本体的周侧,推动滑动块运动,滑动块和隔音块在滑动组件的带动下固定在管道本体的周侧;

S3、通过真空泵与真空阀连接,空腔内的空气被抽离,空腔形成真空环境;

S4、依次安装其他的滑动块和隔音块,使用真空泵将其余的空腔内的空气抽离,其余的空腔也形成真空环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和隔音块安装在管道本体的周侧,通过使用真空泵将空腔内的空气进行抽离,方便空腔形成真空环境,由于声音难以在真空下传递,从而方便对水流冲击管道本体侧壁产生的噪音进行减缓,提高建筑内人员的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管道本体周侧设置滑动块,隔音块通过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互斥分布在滑动块的周侧,通过将隔音块的空腔内的空气通过真空阀进行抽离,从而使得空腔形成真空环境,当水流冲击管道本体侧壁产生噪音时,噪音依次经过管道本体、滑动块和隔音块进行传递,噪音在不同介质之间传递强度降低,空腔对剩余的噪音进行阻隔,方便对水流冲击管道本体侧壁产生的噪音进行减缓,降低噪音影响建筑内人员的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2.在滑动块和管道本体之间设置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滑轮和第一缓冲条,滑轮和第一缓冲条能够减少滑动块和管道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噪音通过管道本体侧壁直接向滑动块传递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对噪音进行隔绝的可靠性;

3.隔音块外侧设置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缓冲条,第二缓冲条能够方便将水流冲击管道本体侧壁产生的噪音进行阻隔,减少噪音通过隔音块本体向周侧传递的可能性,降低噪音影响建筑内人员的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降噪排水管道的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降噪排水管道的展示管道本体、隔音块和安装块的立体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管道本体;2、隔音块;21、空腔;22、固定孔;3、滑动块;4、滑动组件;41、滑轮;42、第一缓冲条;5、真空阀;6、第一磁体;7、第二磁体;8、第二缓冲条;9、缓冲垫;10、连接件;101、连接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降噪排水管道。参照图1和图2,降噪排水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多个隔音块2、多个滑动块3和多个滑动组件4,管道本体1为长条状;隔音块2为圆环状,隔音块2的半径大于管道本体1的半径,隔音块2位于管道本体1的周侧,隔音块2和管道本体1同轴设置,多个隔音块2沿管道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隔音块2内部开设有空腔21,空腔21环绕在隔音块2的周侧,隔音块2上还设置有真空阀5,真空阀5为单向阀,真空阀5和隔音块2螺纹连接,真空阀5和空腔21连通;滑动块3也是圆环状,滑动块3位于隔音块2和管道本体1之间,滑动块3和管道本体1同轴设置,滑动块3和管道本体1滑动连接;滑动块3朝向隔音块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体6,第一磁体6为永磁磁铁,第一磁体6位于滑动块3远离管道本体1的一侧,第一磁体6和滑动块3粘接固定;隔音块2朝向滑动块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体7,第二磁体7为永磁磁铁,第二磁体7位于隔音块2朝向连接块的一侧,第二磁体7和隔音块2粘接固定;第二磁体7和第一磁体6磁性相斥;滑动组件4位于滑动块3朝向管道本体1的一侧。

操作人员安装管道时,先将滑动块3放置在管道本体1的周侧,推动滑动块3运动,滑动块3在滑动组件4的带动下沿管道本体1运动,当滑动块3到达管道本体1的端部时,滑动块3停止运动,滑动块3与管道本体1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由于第一磁体6与第二磁体7磁性相斥的影响,隔音块2在第二磁体7的作用下与滑动块3之间存在间隙,之后操作人员使用真空泵和真空阀5连接,开启真空泵将空腔21内的空气进行抽离,空腔21内失去空气形成真空环境。当水流冲击管道本体1内壁产生噪音时,噪音经过管道本体1和滑动组件4传递至滑动块3,之后第一磁体6和第二磁体7之间的空腔21对传递的噪音进行减缓,经过减缓的噪音到达隔音块2时,真空状态的空腔21将噪音进行阻隔,从而方便对噪音进行减缓,减少水流产生的噪音向四周的建筑扩散的可能性,降低水流产生的噪音影响建筑内人员的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参照图2和图3,为了方便滑动块3和隔音块2分布在管道本体1的周侧,滑动组件4包括多个滑轮41和多个第一缓冲垫9,在本实施例中,滑轮41设置有4个,4个滑轮41均为圆柱形,滑轮41的轴线和滑动块3的轴线垂直,4个滑轮41分布在滑动块3朝向管道本体1的一侧,滑轮41和滑动块3转动连接,滑轮41外壁和管道本体1外壁贴合;第一缓冲条42和滑轮41一一对应,第一缓冲条42为柔性材料支撑,第一缓冲条42可以是橡胶制成,也可以是海绵制成,还可以是塑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条42为橡胶制成,第一缓冲条42为圆环状,第一缓冲条42分布在滑轮41的周侧,第一缓冲条42和滑轮41弹性扣合。当安装滑动块3时,滑轮41和第一缓冲条42在管道本体1侧壁上滑动,当滑动块3与管道本体1之间从面接触转变成点接触,从而提高噪音的传递难度,方便将水流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减缓,同时第一缓冲条42其具有吸声的特质,故而可以进一步减缓水流噪音的强度,方便对建筑内提供可靠的防噪效果。

参照图2,为了方便阻隔沿隔音块2向外界传递的噪音,隔音块2外侧还设置有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缓冲条8,第二缓冲条8也是橡胶材料制成,第二缓冲条8和隔音块2弹性扣合,当噪音向外界传递时,大部分的噪音被真空状态的空腔21所阻隔,少部分噪音会沿着隔音块2继续向周侧扩散,通过在隔音块2外侧设置的第二缓冲条8将剩余的噪音进行吸附,提高对管道本体1内水流产生的噪音的隔绝效果,方便对建筑内人员的正常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了方便隔音块2和滑动块3之间的间距保持均匀,隔音块2靠近第二磁体7的侧壁处设置有缓冲垫9,缓冲垫9为橡胶材料制成,缓冲垫9设置有两个,缓冲垫9相对设置在第二磁体7的周侧,缓冲垫9和隔音块2粘接固定,第一磁体6的侧壁和缓冲垫9贴合,第一磁体6和缓冲垫9滑动连接。缓冲垫9能够方便对第一磁体6和第二磁体7的位置进行限位,方便第一磁体6和第二磁体7对正,进而将隔音块2和滑动块3之间的间距保持恒定,方便隔音块2同步对水流冲击管道本体1侧壁产生的噪音进行减缓,提高减缓水流冲击管道本体1侧壁产生的噪音的可靠性。

参照图1和图2,由于空腔21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进入空气,而且管道本体1在长时间的放置状态下会带动隔音块2和滑动块3振动,隔音块2和滑动块3在振动时会影响真空阀5的密封性,故而在隔音块2周侧与其他的隔音块2连接的连接件10,连接件10设置有6个,连接件10包括连接桩101,连接桩101位于隔音块2朝向相邻隔音块2的一侧,连接桩101为柔性材料制成,连接桩101可以是橡胶材料,连接桩101也可以是塑料材料,连接桩101还可以是海绵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桩101为海绵材料,连接桩101的长度大于真空阀5的长度,连接桩101一端和隔音块2粘接固定,连接桩101另一端为自由端,隔音块2远离连接桩101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22,固定孔22和连接桩101对应设置,连接桩101伸入相邻隔音块2的固定孔22内进行固定。在管道本体1外侧依次安装隔音块2时,通过连接桩101伸入相邻隔音块2处的固定孔22,从而将隔音块2连成整体,降低隔音块2和相邻隔音块2之间相互滑动的可能性,进而减少相邻隔音块2之间相互碰撞导致真空阀5受损的可能性,提高空腔21对水流冲击管道本体1侧壁产生的噪音进行减缓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降噪排水管道的实施原理为:当水流在管道本体1内流动产生噪音时,噪音先通过管道本体1侧壁向滑轮41和第一缓冲条42传递,第一缓冲条42将部分噪音进行减缓,噪音继续经过滑动条并通过第一磁体6和第二磁体7之间的空隙向隔音块2一侧传递,由于经过多种不同的介质,噪音的强度继续降低,噪音到达隔音块2处,由于隔音块2内的空腔21在真空阀5的作用下形成真空环境,故而大部分噪音被空腔21减缓,部分沿隔音块2本体进行传递的噪音被第二缓冲条8进行阻隔,从而使得水流产生的噪音消失。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降噪排水管道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S1、先对管道本体1外壁进行擦拭,管道本体1外部附着的灰尘等杂质被清理,管道本体1外侧变光洁;

S2、将滑动块3和隔音块2均放置在管道本体1的周侧,操作人员手动推动滑动块3运动,滑动块3和隔音块2在滑动组件4的带动下沿管道本体1的长度方向运动,滑动块3到达管道本体1端部时,操作人员停止推动滑动块3,滑动块3和隔音块2分布在管道本体1的侧壁处;

S3、操作人员使用真空泵的抽气端与真空阀5进行连接,开启真空泵,真空泵将空腔21内的空气抽离,从而使得空腔21形成真空环境,拆卸真空泵;

S4、将其他的滑动块3和隔音块2依次放置在管道本体1的周侧,依次滑动剩余的滑动块3和隔音块2,隔音块2分布在管道本体1的周侧,操作人员使用真空泵将其余的空腔21内的空气抽离,其余的空腔21也形成真空环境,降噪排水管道安装完成。

通过在管道本体1周侧设置隔音块2和滑动块3,从而增加水流冲击管道本体1侧壁产生的噪音的传递介质,通过多种介质对噪音进行减缓,同时通过真空状态的空腔21将噪音隔绝在隔音块2处,进而提高管道的降噪效果,降低水流产生的噪音影响建筑内人员的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379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