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LED灯管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6:56


一种LED灯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灯管。

背景技术

LED灯管指的是管状灯具,其的发光源为LED灯带。在现有的LED灯管中,一般采用独立电源,其中,独立电源连接着单个灯珠串。这种的结构设计,容易使得独立电源的电子元器件应力大,温升高。因此,如何对LED灯管进行合理设置是行业内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灯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LED灯管,包括:壳体、左堵头、右堵头、基板、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所述壳体呈条形状;所述基板上焊接有第一灯珠行和第二灯珠行;所述第一灯珠行的正极与第一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灯珠行的负极与第一电源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灯珠行的正极与第二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灯珠行的负极与第二电源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设置在壳体的左端,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设置在壳体的右端;所述左堵头与壳体的左端连接,所述右堵头与壳体的右端连接,所述左堵头上设置有左侧接电柱组,所述右堵头上设置有右侧接电柱组;所述左侧接电柱组与外部的火线连接,所述右侧接电柱组与外部的零线连接;所述左侧接电柱组与第一电源模块的火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右侧接电柱组与第二电源模块的零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火相输入端与第二电源模块的火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零相输入端与第二电源模块的零相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灯珠行由若干个第一LED灯珠串联并横向焊接在基板上而成,所述第二灯珠行由若干个第二LED灯珠串联并横向焊接在基板而成;其中,n个第一LED灯珠组成第一LED灯珠组,m个第二LED灯珠组成第二LED灯珠组;所述第二LED灯珠组位于两个第一LED灯珠组之间;所述第一LED灯珠组位于两个第二LED灯珠组之间;n为正整数,n≥1,m为正整数,m≥1。

进一步,n等于1,m等于1。

进一步,所述基板为刚性基板,所述刚性基板的左端设有第一焊盘组,所述刚性基板的右端设有第二焊盘组,所述第一焊盘组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焊盘组通过导线与第二电源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板的材质为铝材质或者半玻纤维材质。

进一步,所述基板为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的左端设有第三焊盘组,所述柔性基板的右端设有第四焊盘组;所述第三焊盘组通过搭焊工艺与第一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四焊盘组通过搭焊工艺与第二电源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左侧接电柱组包括:第一接电柱和第二接电柱,所述右侧接电柱组包括:第三接电柱和第四接电柱;所述第一接电柱位于左堵头的端部的上半侧,所述第二接电柱位于左堵头的端部的下半侧;所述第三接电柱位于右堵头的端部的上半侧,所述第四接电柱位于右堵头的端部的下半侧;所述第一接电柱与第三接电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接电柱和第四接电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电柱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源模块的火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接电柱通过导线与第二电源模块的零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接电柱和第三接电柱均为接空状态。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电柱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的火相输入端和第二接电柱连接;所述第三接电柱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电源模块的零相输入端和第四接电柱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电柱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源模块的火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接电柱与第二电源模块的零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接电柱和第四接电柱均为接空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分开设置,第一灯珠行和第二灯珠行也是分开设置。相对于单个电源模块,本申请通过第一电源模块负荷一半的灯珠数量,利用第二电源模块负荷另一半的灯珠数量。通过增加电源模块的数量来降低单个电源模块的负荷,已实现同等的光照亮度要求。由于负荷降低了,从而使得电源模块的功率降低,从而降低了电源模块的中的元器件应力。同时,由于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分开设置,降低了积热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LED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LED灯管中的基板、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左侧接电柱组和右侧接电柱组在第一种形式下的LED灯管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左侧接电柱组和右侧接电柱组在第二种形式下的LED灯管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左侧接电柱组和右侧接电柱组在第三种形式下的LED灯管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系统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系统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参考图1、图2、图3、图4和图5,图1是LED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LED灯管中的基板200、第一电源模块201和第二电源模块20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左侧接电柱组和右侧接电柱组在第一种情况下的LED灯管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左侧接电柱组和右侧接电柱组在第二种情况下的LED灯管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是左侧接电柱组和右侧接电柱组在第三种情况下的LED灯管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主要是应对在相关技术中,容易存在电子元器件应力大,温升高的问题。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相关技术中存在电子元器件应力大,温升高的问题的原因是,为了实现较高的发光功率,往往需要较高功率的电源模块。因此,对于电源模块来讲,其所输出的电流就会较大。使得电源模块中的元器件应力较大,温升较高。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LED灯管,包括:壳体100、左堵头110、右堵头120、基板200、第一电源模块201和第二电源模块202。

其中,壳体100为用于容纳基板200、第一电源模块201和第二电源模块202的容纳结构。对于壳体100,其的整体形状为条形状。为了使得基板200可以发出光来,故在基板200上焊接有第一灯珠行和第二灯珠行。

其中,所述第一灯珠行的正极与第一电源模块201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灯珠行的负极与第一电源模块201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灯珠行的正极与第二电源模块202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灯珠行的负极与第二电源模块202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201设置在壳体100的左端,所述第二电源模块202设置在壳体100的右端。

第一电源模块201可以输出对第一灯珠行进行驱动的电流,第二电源模块202可以输出对第二灯珠行进行驱动的电流。

为了避免第一电源模块201和第二电源模块202在工作的时候产生热量积累在同一个区域中,故将第一电源模块201设置在壳体100的左端,将第二电源模块202设置在壳体100的右端。

所述左堵头110与壳体100的左端连接,所述右堵头120与壳体100的右端连接,所述左堵头110上设置有左侧接电柱组,所述右堵头120上设置有右侧接电柱组。

左堵头110指的是设置在壳体100左侧的堵头,其主要的作用是对壳体100的左侧端口进行封堵。右堵头120指的是设置在壳体100右侧的堵头,其主要的作用是对壳体100的右侧端口进行封堵。在左堵头110上设置有左侧接电柱组,在有堵头上设置有右侧接电柱组。需要说明的是,左侧接电柱组由一根或者多根接电柱组成,右侧接电柱组由一根或者多根接电柱组成。

其中,所述左侧接电柱组与外部的火线连接,所述右侧接电柱组与外部的零线连接;所述左侧接电柱组与第一电源模块201的火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右侧接电柱组与第二电源模块202的零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201的火相输入端与第二电源模块202的火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201的零相输入端与第二电源模块202的零相输入端连接。

当本LED灯管工作的时候,市电通过左侧接电柱组和右侧接电柱组传电到第一电源模块201和第二电源模块202。第一电源模块201将市电进行转换以输出足以驱动第一灯珠行的电流,从而使得第一灯珠行发出光。第二电源模块202将市电进行转换以输出足以驱动第二灯珠行的电流,从而使得第二灯珠行发出光。

本发明通过将第一电源模块201和第二电源模块202分开设置,第一灯珠行和第二灯珠行也是分开设置。

相对于单个电源模块,本申请通过第一电源模块201负荷一半的灯珠数量,利用第二电源模块202负荷另一半的灯珠数量。

通过增加电源模块的数量来降低单个电源模块的负荷,已实现同等的光照亮度要求。由于负荷降低了,从而使得电源模块的功率降低,从而降低了电源模块的中的元器件应力。同时,由于第一电源模块201和第二电源模块202分开设置,降低了积热的情况。

对于第一灯珠行,指的是由若干个第一LED灯珠210串联并横向焊接在基板200上而成的结构。对于第二灯珠行,指的是由若干个第二LED灯珠220串联并横向焊接在基板200上而成的结构。

为了避免第一灯珠行和第二灯珠行因为器件的差异而导致第一灯珠行和第二灯珠行产生照度上的差异。故第一LED灯珠210和第二LED灯珠220通过交错排列方式进行设置。当然,第一LED灯珠210和第二LED灯珠220之间排列的数量比例可以通过调整得到。为了便于描述,可以认为n个第一LED灯珠组成第一LED灯珠组,m个第二LED灯珠组成第二LED灯珠组;所述第二LED灯珠组位于两个第一LED灯珠组之间;所述第一LED灯珠组位于两个第二LED灯珠组之间;n为正整数,n≥1,m为正整数,m≥1。一些具体实施例中,n和m均为1。即,在整个基板200上所焊接的LED灯珠中,横向方向依次为:第一LED灯珠210、第二LED灯珠220、第一LED灯珠210、第二LED灯珠220、第一LED灯珠210、…、第二LED灯珠220。如此交错排列。当然,当n和m均为2时,则在整个基板200上所焊接的LED灯珠中,横向方向依次为:第一LED灯珠210、第一LED灯珠210、第二LED灯珠220、第二LED灯珠220、第一LED灯珠210、第一LED灯珠210、第二LED灯珠220、第二LED灯珠220、…、第一LED灯珠210、第一LED灯珠210、第二LED灯珠220、第二LED灯珠220。

对于基板200的材质,在一些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基板200为刚性基板。其中,基板200的材质可以为铝材质或者半玻纤维材质。对于刚性基板,第一电源模块201与刚性基板的连接方式采用导线连接。为了实现将第一电源模块201与刚性基板进行导线连接,刚性基板的左端设置有第一焊盘组,在第一电源模块201中引出导线。引出的导线与第一焊盘组进行连接。第二电源模块202与刚性基板的连接方式采用导线连接。为了实现将第二电源模块202与刚性基板进行导线连接,刚性基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二焊盘组,在第二电源模块202中引出导线。引出的导线与第二焊盘组进行连接。

当然,对于基板200来讲,其的材质除了刚性材质外,还可以为柔性材质,基板200为柔性基板。此时,第一电源模块201与柔性基板的连接方式采用搭焊工艺进行连接。为了实现这个连接,柔性基板的左端设置有第三焊盘组。第一电源模块201设置有第一输出焊盘组,第一输出焊盘组与第三焊盘组利用搭焊工艺连接。

同理,第二电源模块202与柔性基板的连接方式采用搭焊工艺进行连接。为了实现这个连接,柔性基板的右端设置有第四焊盘组。第二电源模块202设置有第二输出焊盘组,第二输出焊盘组与第四焊盘组利用搭焊工艺连接。

在刚性基板中,基板材料有FR-4。但是,在柔性基板中,常用的基材材料是聚酰亚胺(PI)膜和PET(聚酯)膜,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聚合物膜,例如PEN(聚邻苯二甲酸乙二酯),PTFE和芳纶等。聚酰亚胺(PI)“热固性树脂”仍然是Flex PCB最常用的材料。它具有出色的拉伸强度,在-200 ℃至300℃的宽工作温度范围内非常稳定,具有耐化学腐蚀性能,出色的电性能,高度耐用和出色的耐热性。与其他热固性树脂不同,即使在热聚合后也可以保持其弹性。然而,PI树脂的缺点是撕裂强度差并且吸湿率高。另一方面,PET(聚酯)树脂的耐热性较差,“使其不适合直接焊接”,但具有良好的电气和机械特性。

左侧接电柱组和右侧接电柱组的作用是将外部的市电传递给第一电源模块201和第二电源模块202。

左侧接电柱组的结构包括:第一接电柱101和第二接电柱102。右侧接电柱组的结构包括:第三接电柱103和第四接电柱104。

其中,所述第一接电柱101位于左堵头110的端部的上半侧,所述第二接电柱102位于左堵头110的端部的下半侧;所述第三接电柱103位于右堵头120的端部的上半侧,所述第四接电柱104位于右堵头120的端部的下半侧。

所述第一接电柱101与第三接电柱10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接电柱102和第四接电柱104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左侧接电柱组和右侧接电柱组与第一电源模块201和第二电源模块202的连接方式包括多种形式。

其中,参考图3,第一种形式为:所述第一接电柱101以导线连接方式与第一电源模块201的火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四接电柱104以导线连接方式与第二电源模块202的零相输入端连接。

而第二接电柱102为接空状态,即第二接电柱102并没有连接任何模块。第三接电柱103为接空状态,即第三接电柱103并没有连接任何模块。

参考图4,第二种形式为:所述第一接电柱101以导线连接方式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201的火相输入端和第二接电柱102连接。

所述第三接电柱103以导线连接方式分别与第二电源模块202的零相输入端和第四接电柱104连接。

参考图5,第三种形式为:所述第一接电柱101以导线连接方式与第一电源模块201的火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接电柱103以导线连接方式与第二电源模块202的零相输入端连接。

第二接电柱102为接空状态,即第二接电柱102并没有连接任何模块。第四接电柱104为接空状态,即第三接电柱103并没有连接任何模块。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10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