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气体放电灯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4:30


气体放电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体放电灯。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气体放电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电弧管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关键部件。当气体放电灯启动后,电弧管两端电极之间产生电弧,由于电弧的高温作用使管内的发光物质受热蒸发形成蒸汽,阴极发射的电子在向阳极运动过程中,撞击放电物质的原子,使其获得能量产生电离激发,然后由激发态恢复到稳定态;或由电离态变为激发态,再恢复到稳定态无限循环,多余的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便产生了光。现有技术中,气体放电灯启动速度较慢,启动较困难。

为解决气体放电灯启动速度慢,启动较困能的问题,目前的做法是在气体放电灯内设置辅助启动模块。辅助启动模块的金属片通过将一端电极与电弧管管壁的导线连接,缩短两端电极之间的放电距离,以便加速启动电弧管;辅助启动模块的金属片在电弧管启动后,受热可断开该端电极与电弧管管壁的导线之间的电连接,以减少持续短路对端电极的损害。

然而,由于气体放电灯的结构空间的限制,辅助启动模块通常设置在电弧管光源辐射及热辐射的暗角,电弧管发出的光线和热辐射无法直接到达辅助启动模块及其金属片,金属片在协助启动电弧管后,断开该端电极与导线之间的电连接所需的热量全靠气体放电灯内部填充气体的分子运动传导,通过这种方式金属片断开的速度慢,效率低,可靠性差,并且对于气体放电灯内的填充气体的纯度要求较高。另外,气体放电灯在长期使用后,灯内的热传导效率降低,依靠填充气体传导的热量快速衰减,金属片断开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由此,现有技术中,辅助启动模块的金属片在协助启动电弧管之后,金属片断开端电极与电弧管管壁的导线之间的电连接所需时间较长,使得端电极持续短路,造成端电极的电极头衰减,电弧管内部变黑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放电灯,用以在提升电弧管启动速度降低启动难度的基础上,减少对端电极的电极头的损伤,改善电弧管内部变黑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体放电灯,包括:电弧管,包括绝缘透光管体,第一端电极,第二端电极及导线,所述第一端电极及第二端电极位于所述绝缘透光管体的相对两端,所述导线设置在所述绝缘透光管体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端电极及第二端电极之间;辅助启动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电极侧,包括导电片及光感应热辐射器,所述导电片连接在所述第一端电极与所述导线之间,所述导电片采用热敏材料制成,所述光感应热辐射器邻近所述导电片设置,用于将所述电弧管输出的光辐射和/或热辐射照射至所述导电片上,所述导电片受热变形(例如,翘曲,弯曲等)断开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一端电极之间的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气体放电灯,在电弧管的外壁设置导线,通过辅助启动模块的导电片将导线与第一端电极电连接,能够将放电距离由第一端电极与第二端电极之间的距离缩短至导线远离第一端电极的端部与第二端电极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气体放电灯的启动速度,降低启动难度。同时,在气体放电灯启动后,通过光感应热辐射器电弧管输出的光辐射和/或热辐射照射到导电片上,能够避免导电片长时间连通导线和第一端电极所导致的第一端电极的电极头早期衰减以及电弧管内部变黑的问题,从而,提升辅助启动模块的使用可靠性,延长气体放电灯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光感应热辐射器包括反射部及热辐射片。

本申请中,光感应热辐射器包括反射部及热辐射片,能够实现通过热辐射片将电弧管的热辐射照射到导电片上的同时,通过反射部将电弧管所发射的光线反射至导电片上,从而在电弧管启动后,加速导电片断开导线与第一端电极之间的连接,进而进一步减少导电片在辅助启动电弧管后,所需的断开时间,继而进一步提升辅助启动模块的使用可靠性,延长气体放电灯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光感应热辐射器为吸气剂,所述反射部为镀镍铁片,所述热辐射片采用锆铝混合物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光感应热辐射器为具有反射金属的陶瓷组件,所述反射部为镀镍铁片,所述热辐射片为陶瓷片。

进一步地,所述光感应热辐射器与所述导电片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40mm。

本申请通过将光感应热辐射器与导电片之间的距离范围设置在5~40mm之间,有助于保证光感应热辐射器能够将电弧管所输出的光辐射及热辐射照射到导电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放电灯还包括芯柱及框架,所述气体放电灯的正极和负极均自所述芯柱引出,所述框架沿所述电弧管的轴向跨设,所述框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端电极及所述气体放电灯的负极连接,所述光感应热辐射器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端电极与所述气体放电灯的正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放电灯还包括外壳,所述电弧管,所述辅助启动模块,所述框架及所述芯柱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芯柱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外壳远离所述芯柱的一端内壁凸设有固定柱,所述第二端电极可滑动地安装至所述固定柱上。

本申请通过在气体放电灯外壳远离芯柱一端的内部上凸设固定柱,有助于固定电弧管。

进一步地,所述芯柱与所述外壳共轴设置,所述固定柱的轴线与所述气体放电灯的轴线平行,所述电弧管的轴线与所述气体放电灯的轴线平行且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电极通过一夹持件安装至所述固定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透光部及背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背光部沿所述外壳的周向设置并相互连接,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与所述背光部对应的区域覆盖有反射层,所述框架及所述辅助启动模块均位于所述电弧管靠近所述背光部的一侧。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反射层,有助于提高光线利用率,另外,通过将框架及辅助启动模块均设置在电弧管靠近背光部的一侧,能够避免框架及辅助启动模块对光线造成遮挡。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放电灯还包括灯头,所述灯头包括套设的内套筒及外套筒,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可相对转动,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本申请中,灯头包括内套筒及外套筒,能够在将气体放电灯安装到灯座之后,通过使内套筒与外套筒相对转动,以调整气体放电灯的出光方向,使得气体放电灯的出光方向面向欲照射物。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筒远离所述外壳的端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气体放电灯的正极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伸缩距离为所述外套筒的螺距的正整数倍。

本申请通过在内套筒远离所述外壳的端部设置弹性件,使得在气体放电灯安装到灯座之后,内套筒与外套筒由于相互卡死而无法相对旋转以调整气体放电灯的出光时,可以通过继续旋转气体放电灯,以对气体放电灯的出光方向进行调整。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下面的附图和描述中提出。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从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气体放电灯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光感应热辐射器的侧视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柱与夹持件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柱与夹持件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柱与夹持件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头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内套筒与外套筒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头的剖视图。

图标:气体放电灯-100;电弧管-10;辅助启动模块-20;绝缘透光管体-11;第一端电极-12;第二端电极-13;导线-14;导电片-21;光感应热辐射器-22;第一导电支架-23;第二导电支架-24;反射部-221;热辐射片-222;芯柱-31;框架-32;外壳-33;透光部-331;背光部-332;固定柱-333;夹持件-34;连接部-341;夹持部-342;灯头-35;内套筒-351;外套筒-352;导电触点-3511;间隔段-3512;绝缘段-3521;导电段-3522;弹舌-353;卡槽-354;弹性件-355;套筒-3551;弹簧-3552;环形槽-35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放电灯100。该气体放电灯100为高压气体放电灯,例如,高压钠灯,高压汞灯,或诸如石英金卤灯或陶瓷金卤灯等的金卤灯。

本实施例中,气体放电灯100包括电弧管10及辅助启动模块20。

电弧管10包括绝缘透光管体11,第一端电极12,第二端电极13及导线14。第一端电极12及第二端电极13分别位于绝缘透光管体11的相对两端。导线14设置在绝缘透光管体11的外壁上,且位于第一端电极12及第二端电极13之间。

绝缘透光管体11可以采用单晶氧化铝,多晶氧化铝或陶瓷等材料制成,以使得绝缘透光管体11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抗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可见光透射性能。本实施例中,绝缘透光管体11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绝缘透光管体11的内部可以填充的启动气体,以便改善电弧管的启动特性。启动气体可以是诸如氙气,氦气,氖气等惰性气体。本实施例中,启动气体为氙气。

绝缘透光管体11的内部还可以设置有发光物质。发光物质可以是钠汞齐,或者诸如碘化钠,碘化钙,碘化镝,碘化铊等的金属卤化物等等。本实施例中,发光物质为钠汞齐。

绝缘透光管体11可以呈直筒状;或者,两端呈直筒状,而中间呈球状或者椭球状,且直筒状结构与球状或椭球状结构内部连通。本实施例中,绝缘透光管体11呈直筒状。

可以理解,一实施例中,绝缘透光管体11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一过渡段,中间段,第二过渡段以及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直径与第二连接段的直径相等,且均大于中间段的直径。沿自第一连接段向中间段的方向,第一过渡段的直径逐渐减小。沿自第二连接段向中间段的方向,第二过渡段的直径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绝缘透光管体11也可以具有其他结构,例如,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的直径均小于中间段的直径,相应地,沿自第一连接段向中间段的方向,第一过渡段的直径逐渐增大,沿自第二连接段向中间段的方向,第二过渡段的直径逐渐增大;或者,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的直径也可以不相等;或者,中间段沿轴线方向的截面可以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一端电极12及第二端电极13分别与各自所在的绝缘透光管体11的端部封接,以在绝缘透光管体11内部形成密闭空间。第一端电极12的电极头及第二端电极13的电极头分别伸入该密闭空间中,且第一端电极12的电极头与第二端电极13的电极头相对设置。第一端电极12及第二端电极13分别与气体放电灯100的正极及负极连接。

一实施例中,第一端电极12可以通过第一焊料环与第一连接段封接。第二端电极13可以通过第二焊料环与第二连接段封接。

可以理解,在第一焊料环与第一端电极12之间以及在第二焊料环与第二端电极13之间可以设置有采用热敏半导体材料或绝缘材料制作的间隔环;或者,在第一焊料环与第一连接段的内壁之间以及在第二焊料环与第二连接段的内壁之间可以设置有采用热敏半导体或绝缘材料制作的间隔环。可以理解,间隔环的设置与固定可以在通过焊料环使得端电极与连接段封接时一并完成。

本实施例中,导线14沿绝缘透光管体11的轴线设置在绝缘透光管体11的外壁上。可以理解,导线14可以是平行于绝缘透光管体11的轴线设置在绝缘透光管体11的外壁上,也可以是沿绝缘透光管体11的轴线螺旋设置在绝缘透光管体11的外壁上,还可以是沿绝缘透光管体11的轴线不规则的弯折设置在绝缘透光管体11的外壁上。导线14可以采用金属导电材料或非金属导电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导线14位于第一端电极12与第二端电极13之间是指导线14在绝缘透光管体11上的投影与第一端电极12在绝缘透光管体11上的投影和/或第二端电极13在绝缘透光管体11上的投影不存在重叠部分。通过将导线14设置在第一端电极12与第二端电极13之间能够缩短第一端电极12与第二端电极13之间的放电间隙,(相较于未设置导线14的情况,放电间隙由第一端电极12与第二端电极之间的距离,缩短至第一端电极12与导线14靠近第一端电极12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和第二端电极13与导线14靠近第二端电极13之间的距离之和),从而降低启动难度,提升启动速度,缩短启动耗时。

可选地,导线14在绝缘透光管体11上的投影与第一端电极12在绝缘透光管体11上的投影和/或第二端电极13在绝缘透光管体11上的投影不存在重叠部分,但相互连接。这样,可以尽量地缩短第一端电极12与导线14靠近第一端电极12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端电极13与导线14靠近第二端电极13之间的距离,进而缩短放电距离;同时,可以避免导线14在绝缘透光管体11上的投影与第一端电极12在绝缘透光管体11上的投影和/或第二端电极13在绝缘透光管体11上的投影存在重叠部分时,对导线14的浪费。

辅助启动模块20设置在绝缘透光管体11的外部。本实施例中,辅助启动模块20设置在电弧管10靠近第一端电极12的一侧。

辅助启动模块20包括导电片21及光感应热辐射器22。

导电片连接在第一端电极12与导线14之间。通过导电片21可以使得第一端电极12与导线14电连接,进而使得放电距离由第一端电极12与导线14靠近第一端电极12的一端的距离与第二端电极13与导线14靠近第二端电极13的一端的距离之和缩短至第二端电极13与导线14靠近第二端电极13的一端的距离,从而进一步降低启动难度,提升启动速度,以及缩短启动耗时。另外,通过导电片21使第一端电极12与导线14电连接,缩短放电距离,可以在将电弧管10内部启动气体填充压力由30KPa提升到75KPa以上,以提高电弧管10的发光效率,使得光效由145lm/w提高到160lm/w,光量子数-PAR(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ctive Radiation)值由1950umol/s(1.95umol/s/w)提高到2100umol/s(2.1umol/s/w)时,避免由于电弧管10内部启动气体压力过高所导致的电弧管10无法启动点亮的问题。

导电片21的一端可以与第一端电极12保持电连接,而导电片21的另一端与导线14可断开地电连接(即,电连接状态可以在接通和断开之间切换);或者,导电片21的一端与第一端电极12可断开地电连接,而导电片21的另一端与导线14保持电连接;或者,导电片21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与导线14及第一端电极12可断开地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导电片21的一端与导线14保持电连接,而导电片21的另一端与第一端电极12可断开地电连接。

可以理解,对于导电片2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导线14及第一端电极12可断开地电连接的情况,辅助启动模块20还可以包括支撑件。支撑件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支撑件的一端可以安装至第一端电极12或绝缘透光管体11上,而支撑件的另一端可以固定连接在导电片21的相对两端之间。

导电片21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与导线14及第一端电极12直接接触,实现电连接;或者,导电片21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通过中间件(导电件)与导线14及第一端电极12实现电连接;或者,导电片21的一端通过中间件(导电件)与第一端电极12实现电连接,而导电片21的另一端与导线14直接接触实现电连接;或者,导电片21的一端与第一端电极12直接接触实现电连接,而导电片21的另一端通过中间件实现与导线14的电连接。

辅助启动模块20还包括第一导电支架23。第一导电支架23的一端安装至绝缘透光管体11上,且与导线14电连接。导电片21的一端安装至第一导电支架23的另一端上,且与第一导电支架23保持电连接。这里,通过设置第一导电支架23,能够便于将导电片21与导线14电连接。可选地,第一导电支架23可以设置在导线14靠近第一端电极12的端部,以减小导电片21的长度,从而避免导电片21及导线14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辅助启动模块20还包括第二导电支架24。第二导电支架24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端电极12上,且与第一端电极12电连接。导电片2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电支架24远离第二端电极12的一端可断开地电连接。即,导电片21的另一端搭接在第二导电支架24上。这里,通过设置第二导电支架24,能够便于将导电片21与第一端电极12电连接。可选地,第二导电支架24靠近第一连接段111设置,以减小导电片21的长度,从而避免导电片21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导电片21可以采用热敏导电材料制成。电弧管10未启动之前,导电片21的另一端搭接在第二导电支架24上,实现与第二导电支架24电连接;电弧管10启动之后,温度逐渐增高,导电片21受热弯折(发生翘曲),断开导线14与第二导电支架24之间的电连接,进而断开导线14与第一端电极12之间的电连接;在电弧管10断电之后,温度逐渐降低,导电片21恢复与第二导电支架24接触,实现电导通。通过采用这样的电连接状态可切换的结构,能够减少导电片21持续使第一端电极12与导线14短接(即,持续短路)所带来的电极损耗,以及电弧管发黑及早期老化等问题。

光感应热辐射器22邻近导电片21设置,用于将电弧管10输出的光辐射和/或热辐射照射至导电片21上。光感应热辐射器22的尺寸可以为3mm*3mm,10mm*7mm,20mm*15mm,10mm*30mm,20mm*20mm,10mm*40mm。当光感应热辐射器22的尺寸为3mm*3mm时,光感应热辐射器22的数量可以是四个;当光感应热辐射器22的尺寸为10mm*7mm时,光感应热辐射器2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当光感应热辐射器22的尺寸为20mm*15mm,10mm*30mm,20mm*20mm或10mm*40mm时,光感应热辐射器2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单个光感应热辐射器22的尺寸确定所需光感应热辐射器22的数量,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当光感应热辐射器22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光感应热辐射器22可以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光感应热辐射器22与导电片21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40mm,例如,可以是5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中的任一者或任两者之间的任一者。通过将光感应热辐射器22与导电片21之间的距离范围设置在5~40mm之间,有助于保证光感应热辐射器22能够将电弧管10所输出的光辐射及热辐射照射到导电片21上。

请一并参阅图2,光感应热辐射器22包括反射部221及热辐射片222。反射部221将电弧管10发出的光辐射和热辐射反射至导电片21。热辐射片222吸收电弧管10发出的光辐射和热辐射,自身温度逐渐升高,从而产生热辐射至导电片21。

反射部221与热辐射片222可以叠设在一起,或者两者之一嵌设在另一者中。反射部221与热辐射片222两者尺寸不同。当反射部221与热辐射片222叠设在一起时,两者中尺寸较小者位于尺寸较大者靠近导电片21的一侧表面。这里的尺寸是指沿平行于图面的尺寸。

本实施例中,在通过热辐射片222将电弧管10的热辐射照射到导电片21上的同时,能够通过反射部221将电弧管10所发射的光线反射至导电片21上,从而在电弧管10启动后,加速导电片21断开导线14与第一端电极12之间的连接,进而进一步减少导电片21在辅助启动电弧管10后,所需的断开时间,继而进一步提升辅助启动模块20的使用可靠性,延长气体放电灯10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两者中尺寸较小者可以位于尺寸较大者的中部。通过将两者中尺寸较小者设置在尺寸较大者的中部,有助于保证光感应热辐射器22所辐射出的热辐射和/或光辐射的均匀性。

光感应热辐射器22可以为吸气剂或具有反射金属的陶瓷组件。

当光感应热辐射器22为吸气剂时,热辐射片222采用锆铝混合物制成。可以理解,当光感应热辐射器22为吸气剂时,热辐射片222也可以采用其他可用作吸气剂的材料制成,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当光感应热辐射器22为具有反射金属的陶瓷组件时,热辐射片222为陶瓷片。无论光感应热辐射器22是吸气剂还是具有反射金属的陶瓷组件,反射部221均可以是镀镍铁片。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反射部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只要其能实现将电弧管10发出的光辐射和热辐射反射至导电片21即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气体放电灯100还包括芯柱31及框架32。

气体放电灯100的正极和负极均自芯柱31引出。第一端电极12靠近芯柱31设置,且与气体放电灯100的正极连接。第二端电极13与气体放电灯100的负极连接。

框架32沿电弧管10的轴向跨设。本实施例中,框架32采用耐高温导电材料制成,且具有一定支撑强度。框架3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二端电极13及气体放电灯100的负极连接。本实施例中,光感应热辐射器22设置在框架32上,且靠近第一端电极12。

气体放电灯100还包括外壳33。外壳33可以呈椭球状或管状等。本实施例中,外壳33呈椭球状。外壳33可以采用硬料玻璃,软料玻璃或石英玻璃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外壳33采用玻璃制成。外壳33内部形成有密闭空间。电弧管10,辅助启动模块20,芯柱31及框架32均设置在外壳33内,芯柱31设置在外壳33的一端。本实施例中,芯柱31与外壳33共轴设置。芯柱31及外壳33的轴线即为气体放电灯100的轴线。

可以理解,外壳33内可以真空或填充有保护气体(例如,氮气,或诸如氦气,氙气等惰性气体)。真空或保护气体能够对位于外壳33内部的各部件进行保护,各部件被氧化。

本实施例中,外壳33包括透光部331及背光部332。透光部331与背光部332沿外壳33的周向设置并相互连接。外壳33的内表面与背光部332对应的区域覆盖有反射层。现有技术中,外置反射罩的反射率通常小于90%,否则,成本较高;并且,外置反射罩通常为开放式结构,反射面暴露于开放环境,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氧化、污损从而导致其反射效率不断下降;而且,由于外置反射罩的开放式结构,导致机械和电气的连接点开放而且数量多,从而影响灯具整体的机械连接可靠性和电气安全可靠性;另外,气体放电灯反射罩体积大,包装、运输、安装成本高。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气体放电灯100,将反射层设置在外壳33内壁表面,能够避免反射层暴露于开放环境中,且外壳33的内部为真空或填充有保护气体,反射层不易被氧化、腐蚀、磨损,从而其反射效率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反射层的反射率可达到99%以上。

本实施例中,电弧管10的轴线与气体放电灯100的轴线平行且间隔设置,且电弧管10的轴线与气体放电灯100的轴线及背光部332的中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气体放电灯100的出光均匀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背光部332的中线是指沿气体放电灯100的轴向延伸,且将背光部332划分为两个面积相等的区域的曲线。电弧管10位于气体放电灯100的轴线靠近背光部332的一侧。由此,能够避免电弧管10的轴线与气体放电灯100的轴线重合时,电弧管10位于反射光线的焦点线上,导致电弧管10易出现黑斑黑点及早衰的问题,从而延长电弧管1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框架32及辅助启动模块20均位于电弧管10靠近背光部332的一侧。通过将框架32及辅助启动模块20均设置在电弧管10靠近背光部332的一侧,能够避免框架32及辅助启动模块20对光线造成遮挡。

外壳33远离芯柱31的一端内壁凸设有固定柱333。固定柱333可以为椭圆形柱,方形柱,菱形柱等。固定柱333的轴线与气体放电灯100的轴线平行。第二端电极13可滑动地安装至固定柱333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端电极13通过一夹持件34安装至固定柱333上。

夹持件34包括连接部341及夹持部342。连接部341用于套设在固定柱333上,实现与固定柱333的连接;夹持部342与连接部341连接,用于夹持第二端电极13,从而将第二端电极13安装到固定柱333上。连接部341与固定柱333共轴设置。固定柱333用于限制连接部341发生偏移和/或旋转。夹持部342用于限制第二端电极13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偏移。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当固定柱333为椭圆形柱时,连接部341围成回型结构;当固定柱333为方形柱时,连接部341围成矩形结构;当固定柱333为菱形柱时,连接部341围成菱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当气体放电灯100启动后,外壳33内的各部件受热膨胀,当气体放电灯100熄灭后,外壳33内的各部件温度降低,存在一定程度的回缩。在膨胀及回缩的过程中,由于第二端电极13通过夹持件34连接至固定柱333上,电弧管10由于夹持件34的限制沿固定柱333轴向运动,由此,可以确保电弧管10与气体放电灯100轴向的平行间距不变。由于固定柱333能够限制连接部341发生偏移和/或旋转,夹持部342能够限制第二端电极13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偏移,进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光感应热辐射器22与电弧管10及导电片21的位置关系,使得光感应热辐射器22能够将电弧管10输出的热辐射和/或光辐射照射到导电片21上,从而提高导电片21的工作可靠性及工作寿命。

可以理解,夹持件34还可以包括连接在连接部341远离夹持部342一侧的U型部343。U型部342可以使夹持件34具有一定弹性,当固定柱333为锥形柱时,在外壳33内的各部件膨胀及回缩的过程中,夹持件34也能够沿固定柱333的轴向滑动,同时,连接部341能够始终与固定柱333保持同轴,从而有助于使得电弧管10与气体放电灯100轴向的平行间距不变。

请一并参阅图1,图6及图7,气体放电灯100还包括灯头35。

灯头35用于与灯座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灯头35为旋转灯头,一方面,便于接头40与灯座的连接,另一方面,保证接头40与灯座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灯头35包括套设的内套筒351及外套筒352。内套筒351与芯柱31及外壳33固定连接。内套筒351与外套筒352可相对转动。在灯头35旋入灯座的过程中,外套筒352与灯座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在灯头35旋入到位后,外套筒352与灯座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外套筒352与内套筒351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可以在将灯头35旋入灯座后,可以通过使内套筒351相对于外套筒352转动来调整气体放电灯100的出光方向。

内套筒351远离芯柱31的端部设置有导电触点3511,内套筒351的侧壁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内套筒351的侧壁与导电触点3511之间通过由绝缘材料形成的间隔段3512间隔。气体放电灯100的正极与导电触点3511连通。

一实施例中,外套筒352包括靠近外壳33的绝缘段3521及远离外壳33的导电段3522。在灯头35旋入灯座后,绝缘段3521部分外露。由此,可以在将灯头35旋出时将着力点放在外套筒352的绝缘段3521上,以便于将灯头35旋出,避免内套筒351与外套筒352之间的摩擦力小于外套筒352与灯座之间摩擦力,在将灯头35旋出时,内套筒351相对外套筒352空转而无法将灯头35旋出的情况。气体放电灯100的负极经内套筒351与导电段3522连通。

本实施例中,内套筒351的外壁设置有弹舌353。外套筒352侧壁设置有卡槽354。在将灯头35旋入灯座时,弹舌353可以位于卡槽354的外部且与外套筒352的内壁抵接,或者,卡设在卡槽354内。在将灯头35旋出灯座时,弹舌353卡设在卡槽354内,以避免内套筒351与外套筒352之间的摩擦力小于外套筒352与灯座之间的摩擦力,在将灯头35旋出时,内套筒351相对外套筒352空转而无法将灯头35旋出的情况。此种情况下,外套筒352的绝缘段3521可省略。

对于将灯头35旋入灯座时,弹舌353位于卡槽354的外部的这种情况,当灯头35旋入灯座后,外套筒352与灯座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内套筒351与外套筒352之间的摩擦力,此时,可以通过将内套筒351相对于外套筒352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以调整气体放电灯100的出光方向。当将内套筒351相对于外套筒35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弹舌353逐渐滑入卡槽354内,卡槽354限制弹舌353,使得内套筒351无法继续相对于外套筒35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将内套筒351相对外套筒35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调整气体放电灯100的出光方向的可调整范围有限。当将内套筒351相对于外套筒35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弹舌353不会滑入卡槽354中,因此,将内套筒351相对于外套筒35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调整气体放电灯100的出光方向的可调整范围没有限制。

对于将灯头35旋入灯座时,弹舌353卡设在卡槽354内的这种情况,当将内套筒351相对于外套筒35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由于卡槽354限制弹舌353,使得内套筒351无法相对于外套筒35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当将内套筒351相对于外套筒35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弹舌353不会滑入卡槽354中,因此,将内套筒351相对于外套筒35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调整气体放电灯100的出光方向的可调整范围没有限制。

本实施例中,内套筒351远离芯柱31的端部还可以设置与导电触点3511电连接的有弹性件355。由此,使得在气体放电灯100安装到灯座之后,内套筒351与外套筒352由于异常卡死而无法相对旋转以调整气体放电灯100的出光方向时,可以通过继续旋转灯头35,以对气体放电灯100的出光方向进行调整。弹性件355的伸缩距离为外套筒352的螺距的正整数倍。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55的伸缩距离为外套筒352的螺距的1倍。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55包括套筒3551及设置在套筒3551内的弹簧3552。间隔段3512形成有供套筒3551穿设的环形槽3513。套筒3551在弹性件355压缩的过程中,沿环形槽3513伸入内套筒351内部。套筒3551能够限制弹簧3552的伸缩方向,避免弹簧3552错位。

请参阅图8,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355为一弹片。

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在灯头35包括弹性件3552的实施例中,内套筒351的外壁的弹舌353及外套筒352侧壁的卡槽354可省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放电灯,在电弧管的外壁设置导线,通过辅助启动模块的导电片将导线与第一端电极电连接,能够将放电距离由第一端电极与第二端电极之间的距离缩短至导线远离第一端电极的端部与第二端电极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气体放电灯的启动速度,降低启动难度。同时,在气体放电灯启动后,通过光感应热辐射器电弧管输出的光辐射和/或热辐射照射到导电片上,能够避免导电片长时间连通导线和第一端电极所导致的第一端电极的电极头早期衰减以及电弧管内部变黑的问题,从而,提升辅助启动模块的使用稳定性,可靠性,延长气体放电灯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气体放电灯的灯寿命控制方法、气体放电灯驱动器电路、气体放电灯和气体放电灯与灯驱动器电路的组件
  • 低压气体放电灯本体、低压气体放电灯和用于制造低压气体放电灯本体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15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