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器皿提举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1:00


器皿提举器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80069111.6、申请日为2014年12月16日、标题为“器皿提举器”的中国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状锁合地(formschlüssig)抓取秤的器皿的提举器,其中,器皿具有底部和向上凸起的环绕的边缘。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抓取干燥秤的一次性器皿的器皿提举器。在干燥秤中,称重物在其含水量方面被检查。在此,称重物首先被称重并且随后进行限定的热处理。

背景技术

在DE 38 32 726 C2中描述了一种用于通过干燥秤来确定含水量的方法。

EP 1 004 859 B1示出了一种干燥秤,其中,盖板在可取出的器皿之上移动,以便闭合称重室。为了取出器皿,盖板又向回移动到干燥秤的壳体中。由此,使器皿的可够到性最优化。

但也存在如下干燥秤,即,尤其是带有上部罩壳的干燥秤,其中,没有可移动的盖板,因此称重室是闭合的并且能经由可翻转的盖板被够到。由此,器皿必须从侧向引入称重室中。在此,公知很重要的是,器皿利用工具来操作,以防止将污物遗留在器皿上。

在DE 202 10 500 U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抓取和输送器皿的器皿提举器。该器皿提举器从上方放置在器皿之上,其中,把手竖直延展,两个相反延展的支腿从把手的下端部凸起。在支腿的端部上分别安设有U形的容纳部,U形的容纳部从上方包围器皿的边缘并且延伸至底部。也就是说,器皿从直径对置的侧起通过支腿径向地且相对彼此挤压的方式被抓持。

在US 2 595 683 A、DE 20 2012 102 499 U1和US2005/0001439 A1中出于完全不同的目的而公开的镊子和夹钳并不适合侧向抓取器皿,因为在轴向夹持时器皿会在镊子或夹钳中倾翻。

由US 1 541 738 A公知了一种钳状的厨房用提举工具,其中,两个把手支腿通过铰链彼此连接。板簧挤压把手端部使其彼此远离,并且因此位于在铰链前面的抓夹部段彼此靠近。下部的部段具有板状的支撑凸出部。利用示出的万用钳应该可以提举不同的盘形件。

FR 784 609 A描述了一种用于盘形件的夹持设备,然而,其中,上部把手和下部把手在背侧彼此过渡。下部把手支腿具有板状的凸出部,其被放到盘形件之下,而上部把手支腿具有钩形的伸出部,该伸出部在把手支腿被压到一起时位于盘形件的内侧上。

此外,由FR 788 517 A公知了一种钳形的盘形件提举器。该盘形件提举器实施为螯形件或钳形件,在下部的把手端部上形成位于盘形件下方的板状的伸出部,并且在上部的把手端部上形成向下敞开的U形的伸出部,该向下敞开的U形的伸出部应该抓取住盘形件的上边缘。

US 2 333 564 A描述了一种盘形件提举器,其下部的把手支腿实施为平的部件。经由枢转轴上部的把手支腿能枢转地铰接在下部的把手支腿上。在把手支腿的端部区域中,在把手支腿之间存在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预应力加载盘形件提举器进入夹持状态。FR 2 406 985 A1示出了完全相似的钳形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用于干燥秤的器皿提举器,其允许了尤其在干燥秤中器皿的更为容易的可操作性,该干燥秤具有用于打开称重室的可翻转的盖板。

在这样的干燥秤中,公知的器皿提举器的缺点是,公知的器皿提举器在对其的操作中需要大空间。

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器皿提举器来解决,其中,器皿提举器具有器皿侧的夹钳状的端部和相对置的把手,其中,夹钳状的端部具有:铲子状的支撑凸出部,该支撑凸出部被放到器皿的底部之下;以及能朝向支撑凸出部运动并且能从支撑凸出部运动离开的、定位在支撑凸出部之上的喙状部,该喙状部弯折并且形状锁合地抓取和夹持器皿的边缘,其中,支撑凸出部在与把手相反的方向上形成器皿提举器的向外凸伸最远的部分。在根据本发明的器皿提举器中,作用在器皿上的两个部段相叠地布置并且可相对彼此运动。支撑凸出部支撑底部,以便器皿的底部贴靠在支撑凸出部上。相对地,喙状件作用在器皿的位于其上的边缘部段上并且抓取器皿,因此仅在小的狭窄区域中夹住器皿并且由此能侧向地从称重室中取出。因此,操作员不必用其手伸入称重室中,而是可以从外部取出器皿。把手具有两个可相对运动的把手支腿,即上部支腿和下部支腿。一个把手支腿与支撑凸出部联接而另一把手支腿与喙状件联接,使得支撑凸出部和喙状件借助把手支腿的相对运动而相对彼此运动,以便打开或闭合夹钳状的端部。器皿提举器的操作因此在把手本身上进行。这两个把手支腿在其自由的把手端部上为了形成铰链而可以彼此过渡或在此彼此联接。由此,节省了部件并且器皿提举器可以非常轻且非常简单地实施。上部的把手支腿与支撑凸出部联接,而下部的支腿与位于其上的喙状件联接,从而把手支腿在侧视图中相互交叉。所形成的交叉部位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一个把手支腿具有穿通开口,另一把手支腿延伸穿过该穿通开口。交叉部位应实施得足够大以便能够实现把手支腿的用于打开和闭合夹钳状端部的相对运动。

优选地,把手相对于支撑凸出部略微向上弯曲,但在使用器皿时基本上水平伸展。如在蛋糕提举器中那样,这允许了抓持器皿提举器并且将其推入器皿之下。

由于喙状部能相对支撑凸出部运动,喙状部在器皿提举器打开时向上凸起,以便支撑凸出部首先在器皿之下移动。随后,喙状部从上方作用在边缘上,以便夹持器皿。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规定,把手支腿在自由的把手端部上彼此过渡以形成U形形状。由此,可以说“U”形的中间部段形成了铰链。

把手支腿可以一体式地过渡到支撑凸出部和喙状部中,即,一个把手支腿一体式地过渡到支撑凸出部中而另一个把手支腿过渡到喙状部中。在此,有利的可以是,把手支腿至少以部段形式由塑料构成,从而使得支撑凸出部和喙状部由塑料形成。这允许了对器皿的不受损伤的操作。

把手支腿可以相对彼此弹簧弹性地(federnd)构造,即预设弹簧弹性地预紧的初始姿态,并且把手支腿于是必须以抵抗弹簧力的方式运动,以便打开或者闭合夹钳状的端部。

在把手中可以整合有与把手支腿连接的板簧,其导致弹簧作用。对此替选地,把手支腿可以构造为板簧,其方式是使U形或V形的板簧以其支腿形成两个把手支腿。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撑凸出部和喙状部安设到配属的板簧支腿上,例如通过粘合、喷注、旋拧或其他紧固方式。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规定,器皿提举器并不具有带单独的轴的铰链,而是器皿提举器的用于打开和闭合夹钳状的端部的可运动性仅能通过器皿提举器的弹性形变实现。

支撑凸出部例如朝向自由端部缩窄,在俯视图中看,朝着和/或在其高度上即在其竖直高度上朝向自由端部持续变薄。该变型方案允许了支撑凸出部在器皿底部之下简单地移动。

支撑凸出部在把手侧的端部上过渡到向上伸出的凸肩中。喙状部具有至少一个向下凸起的弯折部,弯折部可以相对凸肩的侧面运动,该侧面配属于器皿边缘并且器皿边缘靠置在该侧面上。因此,在夹钳状的端部打开时喙状部向上伸出直至使得支撑凸出部可以在底部之下移动至使得器皿边缘在凸肩上受到止挡,而喙状部在此不会进行妨碍。然后,喙状部向下运动。由此,器皿的边缘在一个或多个弯折部与凸肩之间侧向夹持。弯折部于是贴靠在器皿边缘的内侧上,器皿边缘的外侧相对凸肩,更准确地说是相对凸肩的侧面受挤压。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从所参引的下面的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得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器皿提举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

图2示出了通过在打开的状态中的根据图1的器皿提举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3示出了通过在闭合的状态中的根据图1的器皿提举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器皿提举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器皿提举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器皿提举器10,其用于将一次性器皿侧向地插入干燥秤的称重室中并且侧向地取出一次性器皿。

器皿提举器10包括多个部段,即器皿侧的夹钳状的端部12以及相对置的把手14。

器皿提举器的整个形状长形地伸展,其中,在侧视图中(参见图1)把手14相对于夹钳状的端部12略微向上弯折。由此,在夹钳状端部已放置到干燥秤的底部或支撑面上时,操作员仍可以用手指达到把手之下。

夹钳状的端部12包括两个可彼此靠拢且彼此远离地运动的部段或部分,即铲子状的支撑凸出部16以及略微侧向错开地位于凸出部之上的、向前伸出一点儿的喙状部18。

因此,支撑凸出部16在与把手14相反的方向上是器皿提举器的凸出最远的部件。

如在图1至图3中可清楚看到的那样,支撑凸出部16朝向其自由端部19缩窄,优选锥状地缩窄。

替选地或附加地,如在图1至图3中同样可清楚看到的那样,支撑凸出部的高度或厚度朝向自由端部19一直变小。

碗状的器皿以其底部28贴靠在支撑凸出部的上侧20上。

支撑凸出部16过渡到向上凸出的凸肩22或由凸肩限界,其中,凸肩22具有朝向支撑凸出部16指向的侧面24,器皿的外边缘30在其被抓握时靠置在该侧面上(参见图3)。

喙状部18在其前部的、也就是靠近支撑凸出部的端部上向下具有多个弯折部26。由于凸肩22具有与器皿提举器30的圆形形状相对应的圆弧段形状,因此在俯视图中看,弯折部26同样位于圆形轨道上。

弯折部26在夹钳状端部闭合(参见图3)时靠置在侧面24上或以最小的缝隙与侧面间隔开,从而使得器皿边缘30夹持在侧面24与对置的弯折部26内侧之间。

弯折部26在周边上彼此分离并且间隔开,从而得到点状的夹持部位。这确保了对非常薄的器皿的稳定保持。

在图3中用虚线绘出了被夹持的器皿。

支撑凸出部16以及喙状部18过渡到把手14中。

把手14具有两个彼此纵向延展的把手支腿,即上部的把手支腿32以及下部的把手支腿34。

把手支腿32、34在自由的把手端部上彼此连接。图1中的线象征性代表这两个作为独立部件制作的把手支腿32、34的接合部位36。在该区域中,把手支腿32、34例如彼此螺接。螺接本身在背侧,因此其在图1中不可见。

把手支腿32、34因此形成U形形状,其中“U”的中间部段形成铰链52,但该铰链以没有轴或附加部件的方式形成。

在此作为例子并且不能理解为限制性的是,上部的把手支腿32一体式地过渡到支撑凸出部16中。同样示例性地并且不能理解为限制性的是,下部的把手支腿一体式地过渡到喙状部18中。因此,为了将上部的把手支腿32与位于喙状部18之下的支撑凸出部16联接,把手支腿32、34如在图1至图3中可看到的那样相互交叉。得到了交叉部位40。

交叉部位40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上部的把手支腿32具有优选长形伸展的穿通开口42,下部把手支腿34延伸穿过该穿通开口。

穿通开口42构造为长形伸展的窗口,也就是说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边缘侧闭合。

对此可替选地,开口42当然也可以实施为侧向打开的凹口,即,没有实施成闭合的窗口。

此外,穿通开口42当然也可以反过来相对应地存在于下部的把手支腿34上。

在把手14中整合有弹簧,在此是板簧50,板簧使得把手支腿32、34彼此压开。但通过使得把手支腿32、34朝向支撑凸出部16和朝向喙状部18相互交叉,板簧50导致在未被操作的初始姿态中夹钳状的端部12闭合(图3)。

由此,为了打开夹钳状的端部12,必须压拢把手,从而参照图2和图3,把手支腿32、34相对彼此运动。于是,得到打开的姿态(图2)。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板簧50U形地实施。在这两个把手支腿32、34的U形的连接部段(铰链52)上,板簧50在外侧延展。但是(参见图2和图3),这两个支腿54、56随后在内侧上延展,即在把手支腿32或34的朝向彼此的侧上延展并且靠置在其上。

板簧50侧向通过在把手支腿32、34的内侧上的凸出部58引导和保持,因此不需要自己的紧固机构。

把手支腿32、34以及支撑凸出部16和喙状部18由塑料形成,尤其是在形成两个塑料部件的情况下。

为了安装,将下部把手支腿34的背侧的端部从前面移动穿过穿通开口42。随后,在接合部位36的区域中将把手支腿32、34彼此连接。然而这种连接也可以按形状锁合的方式实施,而不需要螺接或其他紧固机构。例如,可以实施成槽键连接或卡锁连接。

必要时也可能的是,器皿提举器10在没有板簧的情况下也能应付,从而弹簧作用仅通过两个把手支腿32、34在没有附加件的情况下实现。

根据图4的实施方式除了一些细节外对应于根据图1至图3的实施方式,因此在内容上完全可以参考前面的实施方式并且根据图4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单独特征方面可以视为与根据图1至图3的实施方式相同,除了下述差异。

在根据图4的实施方式中,板簧50略微不同地实施。

具体而言,板簧在中间部段的区域中与在U形部两个支腿的区域中相比具有更大的宽度。在U形的区域中,板簧50具有附图标记70。在支腿32、34的区域中,可以看到较窄的部段(支腿56),该较窄的部段再次位于内侧。在此,板簧50也在铰链52的区域中在外侧延展并且还在把手支腿32、34的朝向彼此的内侧上伸展。

不受限于这些实施方式,通常也可能的是,将至少一个把手支腿32、34直接喷注到板簧上并且板簧50的另一支腿插入另一把手支腿34或32中或通常紧固在其上。

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把手支腿32、34一体式地过渡到夹钳状的端部12的配属于把手支腿的部段(支撑凸出部和喙状部)中,也就是说一体式地过渡,而在根据图5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把手14和夹钳状的端部12由不同的部件构成。

把手14通过板簧50形成,从而板簧50也限定了把手支腿32、34并且U形的板簧50的中间部段限定了铰链52。

为了更好的可操作性,但并不能理解为限制性地,在上部和/或下部的把手支腿32、34上可以安设有塑料部件80,塑料部件使得操作变得容易。

在还是与下部的把手支腿34交叉的上部的把手支腿上安设有部件82,例如通过喷注或旋拧、夹持或类似方式,而在下部的把手支腿上安设有喙状部18,同样通过螺接、夹持连接、卡锁连接或类似方式或者通过喷注。

部件82于是包括支撑凸出部16以及具有侧面24的凸肩。

在该实施方式中,仅可理解为示例性地,存在两个弯折部26。此外,该实施方式在其细节上也精确地对应于前面的实施方式。

把手的弯折的端部的下侧90位于平面E中,端部12的下侧92的例如平坦的部段也位于该平面中,从而得到稳定的放置面。由此,器皿提举器10本身在夹持器皿的情况下可靠地位于支架上。

附图标记列表

10 器皿提举器

12 端部

14 把手

16 支撑凸出部

18 喙状部

19 端部

20 上侧

22 凸肩

24 侧面

26 弯折部

28 底部

30 器皿边缘

32 把手支腿

34 把手支腿

36 接合部位

40 交叉部位

42 穿通开口

50 板簧

52 铰链

54 支腿

56 支腿

58 凸出部

70 U形区域

80 塑料部件

82 部件

90 下侧

92 下侧

相关技术
  • 器皿提举器
  • 一种玻璃器皿用的手提式压力蒸气灭菌器
技术分类

0612011289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