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9:06


一种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院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俯卧通气是指患者在俯卧位的状态下机械通气,适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等症状病人。此类病人常进行了气管切开术,喉部置入了气切导管并接有呼吸机管路,若是整体俯卧在病床上,病床会压迫到气切导管和呼吸机管路,由于病床的阻挡进行吸痰等操作也很不方便。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出现了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ZL202020727392.2、ZL201620467291.X、ZL201621136337.6均公开了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使用时,放置在病床前方,支撑装置上有头部垫,病人头部探出病床放在支撑装置上的头部垫上。此时病人颈部对着病床与支撑装置的空隙,气切导管和呼吸机管路不会被遮挡压迫。

上述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解决了俯卧通气的一些问题,上述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的头部垫均是一个整体,病人面部贴在头部垫上。俯卧通气时间常会很长,病人面部长期贴在头部垫上,面部皮肤长期承受头部重量,容易造成压力性损伤。此外,有的病人面部局部创伤也不能面部整体放在头部垫上,创伤处应避开头部垫,上述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避免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的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座、支撑杆和面板;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额支撑件和两个脸支撑件;面板为由面板顶板、面板底板和面板边框组成的空心结构;额支撑件和脸支撑件均穿过面板顶板设置,面板顶板能够引导额支撑件和脸支撑件上下运动,额支撑件的底部为第一楔形部,脸支撑件的底部为第二楔形部;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楔形滑块、第二楔形滑块和滑块驱动机构;第一楔形滑块放置在面板底板上并支撑第一楔形部,第二楔形滑块与脸支撑件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楔形滑块放置在面板底板上并支撑第二楔形部,第二楔形滑块与第一楔形滑块连接;滑块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楔形滑块前后移动,使得额支撑件和脸支撑件具有平齐、额支撑件更高和脸支撑件更高三种状态。

进一步的是:第一楔形部的底面包括水平底面A和倾斜底面A;第二楔形部与第一楔形部形状相同且朝向相反,第二楔形部的底面包括水平底面B和倾斜底面B;第一楔形滑块的顶面包括水平顶面A和倾斜顶面A;第二楔形滑块与第一楔形滑块形状相同且朝向相反,第二楔形滑块的顶面包括水平顶面B和倾斜顶面B;水平底面A抵靠在水平顶面A上且水平底面B抵靠在水平顶面B上时,额支撑件和脸支撑件平齐;水平底面A抵靠在水平顶面A上且倾斜底面B抵靠在倾斜顶面B上时,额支撑件更高;倾斜底面A抵靠在倾斜顶面A上且水平底面B抵靠在水平顶面B上时,脸支撑件更高。

进一步的是:滑块驱动机构包括丝杠、前丝杠座、后丝杠座和摇把,前丝杠座位于第一楔形滑块前方并与面板底板连接,后丝杠座位于第一楔形滑块后方并与面板底板连接,丝杠安装在前丝杠座和后丝杠座上,丝杠与第一楔形滑块螺纹连接,摇把位于底座外并与丝杠连接。

进一步的是:前丝杠座和后丝杠座限定第一楔形滑块前后移动的极限位置,避免第一楔形部离开第一楔形滑块以及避免第二楔形部离开第二楔形滑块。

进一步的是:一种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包括两个导向板,导向板与面板底板连接,两个导向板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楔形滑块的外侧,导向板与第二楔形滑块贴合。

进一步的是:面板顶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额支撑件包括额垫座和柔性额垫,额垫座插入第一导向孔并与第一导向孔配合;脸支撑件包括脸垫座和柔性脸垫,脸垫座插入第二导向孔并与第二导向孔配合。

进一步的是:额垫座上设置有额垫槽,柔性额垫放置在额垫槽内;脸垫座上设置有脸垫槽,柔性脸垫放置在脸垫槽内。

进一步的是:面板上具有位于两个脸支撑件之间的U形槽。

进一步的是:支撑杆的长度可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如图4至图6所示,滑块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楔形滑块前后移动,第二楔形滑块与第一楔形滑块同步移动;第一楔形部抵靠在第一楔形滑块上的位置不同,可实现额支撑件的高度调节,第二楔形部抵靠在第二楔形滑块上的位置不同,可实现脸支撑件的高度调节;从而使得额支撑件和脸支撑件具有平齐、额支撑件更高和脸支撑件更高三种状态。额支撑件和脸支撑件平齐时病人额部和脸部均受支撑,额支撑件更高时病人额部受支撑,脸支撑件更高时病人脸部受支撑。三种状态交替进行,则病人额部和脸部均可在一段时间内不受压迫,得到休息,从而利于避免皮肤压力性损伤。

2、若是病人额部有创伤,则可采用脸支撑件较高的状态,额部创伤处不受压迫;若是病人脸部有创伤,则可采用额支撑件较高的状态,脸部创伤处不受压迫;因此本发明适用于一些面部有创伤的病人。

3、进一步合理设置滑块驱动机构,则本发明只需转动摇把即可驱动第一楔形滑块和第二楔形滑块移动,实现额支撑件和脸支撑件平齐、额支撑件更高和脸支撑件更高三种状态的切换,操作十分简便。切换时,病人头部不用抬起。

附图说明

图1是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结构图;

图2是面板俯视图;

图3是高度调节机构结构图;

图4额支撑件和脸支撑件平齐状态图;

图5是额支撑件更高状态图;

图6是脸支撑件更高状态图;

图中标记为:底座1、支撑杆2、面板3、面板顶板31、第一导向孔311、第二导向孔312、面板底板32、面板边框33、U形槽34、额支撑件4、额垫座41、额垫槽411、柔性额垫42、第一楔形部43、水平底面A431、倾斜底面A432、脸支撑件5、脸垫座51、脸垫槽511、柔性脸垫52、第二楔形部53、水平底面B531、倾斜底面B532、高度调节机构6、第一楔形滑块61、水平顶面A611、倾斜顶面A612、第二楔形滑块62、水平顶面B621、倾斜顶面B622、滑块驱动机构63、丝杠631、前丝杠座632、后丝杠座633、摇把634、导向板64、连接件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座1、支撑杆2和面板3;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6、额支撑件4和两个脸支撑件5;面板3为由面板顶板31、面板底板32和面板边框33组成的空心结构;额支撑件4和脸支撑件5均穿过面板顶板31设置,面板顶板31能够引导额支撑件4和脸支撑件5上下运动,额支撑件4的底部为第一楔形部43,脸支撑件5的底部为第二楔形部53;高度调节机构6包括第一楔形滑块61、第二楔形滑块62和滑块驱动机构63;第一楔形滑块61放置在面板底板32上并支撑第一楔形部43,第二楔形滑块62与脸支撑件5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楔形滑块62放置在面板底板32上并支撑第二楔形部53,第二楔形滑块62与第一楔形滑块61连接;滑块驱动机构63能够驱动第一楔形滑块61前后移动,使得额支撑件4和脸支撑件5具有平齐、额支撑件4更高和脸支撑件5更高三种状态。

如图4至图6所示,滑块驱动机构63驱动第一楔形滑块61前后移动,第二楔形滑块62与第一楔形滑块61同步移动;第一楔形部43抵靠在第一楔形滑块61上的位置不同,可实现额支撑件4的高度调节,第二楔形部53抵靠在第二楔形滑块62上的位置不同,可实现脸支撑件5的高度调节;从而使得额支撑4件和脸支撑件5具有平齐、额支撑件4更高和脸支撑件5更高三种状态。额支撑件4和脸支撑件5平齐时病人额部和脸部均受支撑,额支撑件4更高时病人额部受支撑,脸支撑件5更高时病人脸部受支撑。三种状态交替进行,则病人额部和脸部均可在一段时间内不受压迫,得到休息,从而利于避免皮肤压力性损伤。

若是病人额部有创伤,则可采用脸支撑件5较高的状态,额部创伤处不受压迫;若是病人脸部有创伤,则可采用额支撑件4较高的状态,脸部创伤处不受压迫;因此本发明适用于一些面部有创伤的病人。

滑块驱动机构63的具体设置方式优选如4至图6所示:第一楔形部43的底面包括水平底面A431和倾斜底面A432;第二楔形部53与第一楔形部43形状相同且朝向相反,第二楔形部53的底面包括水平底面B531和倾斜底面B532;第一楔形滑块61的顶面包括水平顶面A611和倾斜顶面A612;第二楔形滑块62与第一楔形滑块61形状相同且朝向相反,第二楔形滑块62的顶面包括水平顶面B621和倾斜顶面B622;水平底面A431抵靠在水平顶面A611上且水平底面B531抵靠在水平顶面B621上时,额支撑件4和脸支撑件5平齐;水平底面A431抵靠在水平顶面A611上且倾斜底面B532抵靠在倾斜顶面B622上时,额支撑件4更高;倾斜底面A432抵靠在倾斜顶面A612上且水平底面B531抵靠在水平顶面B621上时,脸支撑件5更高。可采用连接件65连接第一楔形滑块61和第二楔形滑块62。

滑块驱动机构63的具体设置方式优选如图4所示,滑块驱动机构63包括丝杠631、前丝杠座632、后丝杠座633和摇把634,前丝杠座632位于第一楔形滑块61前方并与面板底板32连接,后丝杠座633位于第一楔形滑块61后方并与面板底板32连接,丝杠631安装在前丝杠座632和后丝杠座633上,丝杠631与第一楔形滑块61螺纹连接,摇把634位于底座1外并与丝杠631连接。

如此则本发明只需转动摇把634即可驱动第一楔形滑块61和第二楔形滑块62移动,实现额支撑件4和脸支撑件5平齐、额支撑件4更高和脸支撑件5更高三种状态的切换,操作十分简便。切换时,病人头部不用抬起。

第一楔形滑块61和第二楔形滑块62的移动范围应当进行限定,以免第一楔形部43离开第一楔形滑块61以及第二楔形部53离开第二楔形滑块62。可合理设置前丝杠座632和后丝杠座633的位置和距离,依靠前丝杠座632和后丝杠座633限定第一楔形滑块61前后移动的极限位置。

第一楔形滑块61和第二楔形滑块62均放置在面板底板32上,面板底板32可限制第一楔形滑块61和第二楔形滑块62随丝杠631旋转。丝杠631可限制第一楔形滑块61和第二楔形滑块62左右摆动。为了进一步限制第一楔形滑块61和第二楔形滑块62左右摆动,如图3所示,一种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包括两个导向板64,导向板64与面板底板32连接,两个导向板64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楔形滑块62的外侧,导向板64与第二楔形滑块62贴合。

额支撑件4和脸支撑件5的具体设置方式优选如下:面板顶板31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311和第二导向孔312;额支撑件4包括额垫座41和柔性额垫42,额垫座41插入第一导向孔311并与第一导向孔311配合;脸支撑件5包括脸垫座51和柔性脸垫52,脸垫座51插入第二导向孔312并与第二导向孔312配合。

柔性额垫42和柔性脸垫52直接与病人面部接触,应当使用一段时间即进行清洗,此外不同病人使用时,也应更换柔性额垫42和柔性脸垫52。为了放便柔性额垫42和柔性脸垫52取下清洗更换,以及避免柔性额垫42和柔性脸垫52移动,额垫座41上设置有额垫槽411,柔性额垫42放置在额垫槽411内;脸垫座51上设置有脸垫槽511,柔性脸垫52放置在脸垫槽511内。

为了提高柔性额垫42和柔性脸垫52防移动的效果,柔性额垫42和柔性脸垫52的底部可以是塑料制成的硬质底板,该硬质底板放入额垫槽411或脸垫槽511并与其适配,即可有很好的防止柔性额垫42和柔性脸垫52移动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利于避开气切导管和呼吸机管路,方便进行吸痰等操作,面板3上具有位于两个脸支撑件5之间的U形槽34。

为了适应可能的病床高度的不同,优选支撑杆2的长度可调。调节支撑杆2的长度即可调节面板3的高度,利于保证额支撑件4和脸支撑件5处于合适的高度。长度可调的杆是现有技术,支撑杆2长度可调的方式为常规方式即可。

相关技术
  • 一种俯卧通气头部支撑装置
  • 一种俯卧通气用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