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2:33


一种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所需的信号经过调制形成调制信号,并搭载在高频的载波信号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至空中,通过接收天线接收空中的信号,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中,不光包括所需的信号,而且还包括其它频率的谐波、噪声信号。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需要用滤波器滤除不需要的谐波、噪声信号。因此,设计的滤波器必须精确地控制其带宽。且如果发射信道和接收信道同时存在,则还应考虑信道的通带间保持高隔离度。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工作中发现,目前的滤波器同时设置有容性交叉耦合和感性交叉耦合,由于容性交叉耦合的物料与感性交叉耦合的物料不相同,滤波器所需物料的种类多,导致产品复杂度高。另外,目前的滤波器包括多个滤波支路,每个滤波支路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均需要设置抽头,占用滤波器的空间,导致滤波器的体积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滤波器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滤波器,以解决滤波器体积大和滤波器复杂度高的问题。该滤波器包括: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公共腔,设置于壳体上;第一发射滤波支路,与第一公共腔耦合,由沿第一主发射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十一个滤波腔组成,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十一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一发射耦合零点;第一接收滤波支路,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相邻设置,与第一公共腔耦合,由沿第一主接收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八个滤波腔组成,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八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三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一接收耦合零点;第二接收滤波支路,与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相邻设置,由沿第二主接收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八个滤波腔组成,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八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三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二接收耦合零点。

其中,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第一公共腔耦合,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十一个滤波腔划分成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三列;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第一公共腔耦合,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八个滤波腔和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八个滤波腔划分成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三列。第一发射滤波支路规则分布为三列,第一接收滤波支路与第二接收滤波支路规则分布为三列,能够缩小滤波器的体积。

其中,第一公共腔和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第七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第九滤波腔、第八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分别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九滤波腔、第十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分别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第十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分别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和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第七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第六滤波腔和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八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第八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分别与第一公共腔、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和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分别与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分别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和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分别与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第八滤波腔和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分别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和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第八波腔、第五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分别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第四滤波腔和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一发射滤波支路规则分布为三列,第一接收滤波支路与第二接收滤波支路规则分布为三列,同时多个滤波腔相邻设置,能够缩小滤波器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之间、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之间、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之间、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四个第一发射耦合零点;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与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之间、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与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之间、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三个第一接收耦合零点;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之间、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与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之间、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与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三个第二接收耦合零点。交叉耦合零点能够实现零点抑制,便于调试。

其中,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带宽范围:1829-1881MHz;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带宽范围:1734-1786MHz;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带宽范围:1734-1786MHz。多个滤波支路工作在不同带宽范围内,能够满足滤波器的设计参数要求。

其中,滤波腔还包括:第二公共腔,与第一公共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壳体上;第二发射滤波支路,与第二公共腔耦合,由沿第二主发射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十一个滤波腔组成,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十一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二发射耦合零点;第三接收滤波支路,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相邻设置,与第二公共腔耦合,由沿第三主接收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八个滤波腔组成,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八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三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三接收耦合零点;第四接收滤波支路,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相邻设置,由沿第四主接收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八个滤波腔组成,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八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三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四接收耦合零点。设置与第二公共腔耦合的第二发射滤波支路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减少抽头数量缩小滤波器体积。

其中,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之间、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之间、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之间、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四个第二发射耦合零点;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之间、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之间、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三个第三接收耦合零点;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之间、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与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之间、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与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三个第四接收耦合零点。交叉耦合零点能够实现零点抑制,便于调试。

其中,第二公共腔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耦合,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至第十一滤波腔划分成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三列,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五滤波腔和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八个滤波腔划分成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三列;第二公共腔和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相对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向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分线远离,且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的中心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的中心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的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第七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第九滤波腔、第八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分别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分别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第九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分别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相邻设置;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腔、第四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第六滤波腔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第五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第八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相对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向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分线远离,以使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的中心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的中心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的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至第六滤波腔呈三角形设置,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的中心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的中心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的中心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的中心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的中心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的中心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至第八滤波腔呈三角形设置,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的中心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的中心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的中心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的中心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的中心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的中心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分别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第二公共腔、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和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第二滤波腔相邻设置;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第三滤波腔和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相邻设置;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至第十一滤波腔划分成三列,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五滤波腔和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八个滤波腔划分成三列,使多路滤波支路规则排列,能够缩小滤波器的体积;多个滤波腔相邻设置能够缩小滤波器的体积。

其中,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带宽范围:1829-1881MHz;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带宽范围:1734-1786MHz;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带宽范围:1734-1786MHz。多个滤波支路工作在不同带宽范围内,能够满足滤波器的设计参数要求。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通信设备包括天线和与天线连接的射频单元,射频单元包括如上述的滤波器,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滤波。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在滤波器设置四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一发射耦合零点、三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一接收耦合零点和三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二接收耦合零点,实现零点抑制,便于调试指标;滤波器设置的所有交叉耦合零点均为感性交叉耦合零点,减少物料种类,降低产品复杂度,提高滤波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和第一接收滤波支路耦接的第一公共腔,减少滤波器的抽头数量,缩小滤波器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滤波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滤波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滤波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滤波器1包括壳体10、第一公共腔20、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和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

壳体10具有第一方向Ⅰ和第二方向Ⅱ,壳体10的第一方向Ⅰ和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垂直设置。第一公共腔20设置于壳体10上。

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设置于壳体10上,与第一公共腔20耦合,由沿第一主发射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十一个滤波腔31组成,且十一个滤波腔31进一步形成四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一发射耦合零点32,如图1所示,能够实现零点抑制,便于调试;由于四个第一发射耦合零点32的物料相同,因此减少物料种类,提高物料的一致性,降低产品复杂度,提高滤波器1的稳定性,节约成本。具体地,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十一个滤波腔31具体为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一滤波腔TXA1至第十一滤波腔TXA11,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一滤波腔TXA1与第一公共腔20耦合。

如图1所示,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十一个滤波腔31划分为沿壳体10的第一方向Ⅰ排列的三列。

具体地,第一公共腔20、第一滤波腔TXA1、第二滤波腔TXA2、第三滤波腔TXA3、第五滤波腔TXA5、第六滤波腔TXA6和第七滤波腔TXA7为一列且沿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依次排列;第四滤波腔TXA4、第九滤波腔TXA9和第八滤波腔TXA8为一列且沿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依次排列;第十滤波腔TXA10和第十一滤波腔TXA11为一列且沿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依次排列。并且,第四滤波腔TXA4分别与第三滤波腔TXA3、第五滤波腔TXA5、第九滤波腔TXA9和第十滤波腔TXA10相邻设置;第十一滤波腔TXA11分别与第九滤波腔TXA9和第十滤波腔TXA10相邻设置;第七滤波腔TXA7分别与第八滤波腔TXA8和第六滤波腔TXA6相邻设置。

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十一个滤波腔31规则分布为三列,能够缩小滤波器1的体积。

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三滤波腔TXA3与第五滤波腔TXA5之间、第六滤波腔TXA6与第八滤波腔TXA8之间、第六滤波腔TXA6与第九滤波腔TXA9之间、第九滤波腔TXA9与第十一滤波腔TXA11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四个第一发射耦合零点32。

具体地,第三滤波腔TXA3与第五滤波腔TXA5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三滤波腔TXA3与第五滤波腔TXA5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一发射耦合零点32,等效于图2所述的电感L1。第六滤波腔TXA6与第八滤波腔TXA8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六滤波腔TXA6与第八滤波腔TXA8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一发射耦合零点32,等效于图2所述的电感L2。第六滤波腔TXA6与第九滤波腔TXA9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六滤波腔TXA6与第九滤波腔TXA9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一发射耦合零点32,等效于图2所述的电感L3。第九滤波腔TXA9与第十一滤波腔TXA11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九滤波腔TXA9与第十一滤波腔TXA11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一发射耦合零点32,等效于图2所述的电感L4。显然,通过在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设置如图2所示的四个感性交叉耦合零点,在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带宽位于1829Mhz-1881Mhz的范围内,可以实现零点抑制,提高了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带外抑制性能;并且于金属耦合筋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小,避免滤波器1产生温度漂移。

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一滤波腔TXA1、第二滤波腔TXA2、第三滤波腔TXA3、第四滤波腔TXA4、第五滤波腔TXA5、第六滤波腔TXA6、第七滤波腔TXA7、第八滤波腔TXA8、第九滤波腔TXA9、第十滤波腔TXA10和第十一滤波腔TXA11的尺寸可以相同。即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十一个滤波腔31可以等距分布设置,便于布局和调试,提高滤波器1的一致性。可选地,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十一个滤波腔31可以等距分布设置,能够采用相同规格的金属耦合筋,以形成四个第一发射耦合零点32,减少物料的种类,便于制造,降低滤波器1的复杂度,节约成本。

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设置于壳体10上,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相邻设置,由沿第一主接收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八个滤波腔41组成,八个滤波腔41进一步形成三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一接收耦合零点42,如图1所示,能够实现零点抑制,便于调试;由于三个第一接收耦合零点42的物料相同,因此减少物料种类,提高物料的一致性,降低产品复杂度,提高滤波器1的稳定性,节约成本。具体地,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八个滤波腔41具体为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一滤波腔RXA1至第八滤波腔RXA8,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一滤波腔RXA1与第一公共腔20耦合。

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设置于壳体10上,与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相邻设置,由沿第二主接收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八个滤波腔51组成,八个滤波腔51进一步形成三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二接收耦合零点52,如图1所示,能够实现零点抑制,便于调试;由于三个第二接收耦合零点52的物料相同,因此减少物料种类,提高物料的一致性,降低产品复杂度,提高滤波器1的稳定性,节约成本。具体地,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八个滤波腔51具体为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一滤波腔RXB1至第八滤波腔RXB8。

具体地,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八个滤波腔41和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八个滤波腔51划分为沿壳体10的第一方向Ⅰ依次排列的三列。

如图1所示,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二滤波腔RXB2和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一滤波腔RXA1、第二滤波腔RXA2、第四滤波腔RXA4、第六滤波腔RXA6、第七滤波腔RXA7为一列且沿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依次排列;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一滤波腔RXB1、第三滤波腔RXB3、第六滤波腔RXB6和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三滤波腔RXA3、第五滤波腔RXA5、第八滤波腔RXA8为一列且沿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依次排列;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四滤波腔RXB4、第五滤波腔RXB5、第七滤波腔RXB7、第八滤波腔RXB8为一列且沿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依次排列。

并且,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一滤波腔RXA1分别与第一公共腔20、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二滤波腔RXA2和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二滤波腔RXB2、第三滤波腔RXB3、第六滤波腔RXB6相邻设置;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四滤波腔RXB4分别与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一滤波腔RXB1、第三滤波腔RXB3、第五滤波腔RXB5相邻设置;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二滤波腔RXA2分别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一滤波腔TXA1、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六滤波腔RXB6和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一滤波腔RXA1、第三滤波腔RXA3、第四滤波腔RXA4相邻设置;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七滤波腔RXB7分别与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五滤波腔RXB5、第六滤波腔RXB6、第八滤波腔RXB8和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三滤波腔RXA3相邻设置;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六滤波腔RXA6分别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二滤波腔TXA2和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七滤波腔RXA7、第八波腔RXA8、第五滤波腔RXA5、第四滤波腔RXA4相邻设置;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七滤波腔RXA7分别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三滤波腔TXA3、第四滤波腔TXA4和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八滤波腔RXA8、第六滤波腔RXA6相邻设置。

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八个第一滤波腔41和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八个第二滤波腔51规则分布为三列,能够缩小滤波器1的体积。

如图1所示,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二滤波腔RXA2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一滤波腔TXA1的腔圆相交形成腔圆相交区域,腔圆相交区域具有两个端点,两个端点分别为图1中的交点E和交点F,在腔圆相交区域设置有窗口,以使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二滤波腔RXA2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一滤波腔TXA1形成窗口耦合,窗口的宽度与交点E和交点F的连线EF的长度相等;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六滤波腔RXA6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二滤波腔TXA2的腔圆相交形成腔圆相交区域,腔圆相交区域具有两个端点,在腔圆相交区域设置有窗口,以使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六滤波腔RXA6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二滤波腔TXA2形成窗口耦合;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七滤波腔RXA7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三滤波腔TXA3的腔圆相交形成腔圆相交区域,腔圆相交区域具有两个端点,在腔圆相交区域设置有窗口,以使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七滤波腔RXA7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三滤波腔TXA3形成窗口耦合。通过第二滤波腔RXA2和第一滤波腔TXA1、第六滤波腔RXA6和第二滤波腔TXA2、第七滤波腔RXA7和第三滤波腔TXA3的腔圆分别相交,在腔圆相交区域设置窗口,能够减小第二滤波腔RXA2和第一滤波腔TXA1、第六滤波腔RXA6和第二滤波腔TXA2、第七滤波腔RXA7和第三滤波腔TXA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加强耦合。

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二滤波腔RXA2与第四滤波腔RXA4之间、第四滤波腔RXA4与第六滤波腔RXA6之间、第六滤波腔RXA6与第八滤波腔RXA8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三个第一接收耦合零点42。

具体地,第二滤波腔RXA2与第四滤波腔RXA4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二滤波腔RXA2与第四滤波腔RXA4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一接收耦合零点42,等效于图3的电感L5。第四滤波腔RXA4与第六滤波腔RXA6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四滤波腔RXA4与第六滤波腔RXA6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一接收耦合零点42,等效于图3的电感L6。第六滤波腔RXA6与第八滤波腔RXA8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六滤波腔RXA6与第八滤波腔RXA8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一接收耦合零点42,等效于图3的电感L7。显然,通过在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设置如图3所示的三个感性交叉耦合零点,在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带宽位于1734Mhz-1786Mhz的范围内,可以实现零点抑制,提高了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带外抑制性能;并且由于金属耦合筋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小,避免滤波器1产生温度漂移。

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一滤波腔RXB1与第三滤波腔RXB3之间、第三滤波腔RXB3与第五滤波腔RXB5之间、第五滤波腔RXB5与第七滤波腔RXB7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三个第二接收耦合零点52。

具体地,第一滤波腔RXB1与第三滤波腔RXB3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一滤波腔RXB1与第三滤波腔RXB3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二接收耦合零点52,等效于图4的电感L8。第三滤波腔RXB3与第五滤波腔RXB5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三滤波腔RXB3与第五滤波腔RXB5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二接收耦合零点52,等效于图4的电感L9。第五滤波腔RXB5与第七滤波腔RXB7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五滤波腔RXB5与第七滤波腔RXB7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二接收耦合零点52,等效于图4的电感L10。显然,通过在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设置如图3所示的三个感性交叉耦合零点,在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带宽位于1734Mhz-1786Mhz的范围内,可以实现零点抑制,提高了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带外抑制性能;并且由于金属耦合筋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小,避免滤波器1产生温度漂移。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一滤波腔RXA1、第二滤波腔RXA2、第三滤波腔RXA3、第四滤波腔RXA4、第五滤波腔RXA5、第六滤波腔RXA6、第七滤波腔RXA7、第八滤波腔RXA8的尺寸和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一滤波腔RXB1、第二滤波腔RXB2、第三滤波腔RXB3、第四滤波腔RXB4、第五滤波腔RXB5、第六滤波腔RXB6、第七滤波腔RXB7、第八滤波腔RXB8的尺寸可以相同。即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八个滤波腔41和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八个滤波腔51可以等距分布设置,便于布局和调试,提高滤波器1的一致性。

可选地,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八个滤波腔41和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八个滤波腔51可以等距分布设置,能够采用相同规格的金属耦合筋,以形成三个第一接收耦合零点42和三个第二接收耦合零点52,减少物料的种类,便于制造,降低滤波器1的复杂度,节约成本。

可选地,壳体10进一步设置有第一端口(图未示)、第二端口(图未示)、第三端口(图未示)和第四端口(图未示),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十一滤波腔TXA11与第一端口连接,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八滤波腔RXA8与第二端口连接,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一滤波腔RXB1与第三端口连接,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八滤波腔RXB8与第四端口连接。其中,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均可以为滤波器1的抽头,与外部连接器连接。

进一步参阅图5,图5是本身请提供的滤波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滤波器1进一步包括第二公共腔90、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和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

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设置于壳体10上,与第二公共腔90耦合,由沿第二主发射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十一个滤波腔61组成,且十一个滤波腔61进一步形成四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二发射耦合零点62,如图5所示,能够实现零点抑制,便于调试;由于四个第二发射耦合零点62的物料相同,因此减少物料种类,提高物料的一致性,降低产品复杂度,提高滤波器1的稳定性,节约成本。具体地,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十一个滤波腔61具体为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第一滤波腔TXB1至第十一滤波腔TXB11,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第一滤波腔TXB1与第二公共腔90耦合。

如图5所示,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第三滤波腔TXB3至第十一滤波腔TXB11划分为沿壳体10的第一方向Ⅰ排列的三列。

具体地,第二公共腔90、第一滤波腔TXB1和第二滤波腔TXB2为一列且沿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依次排列。第三滤波腔TXB3相对于第二滤波腔TXB2向壳体10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分线远离,且第三滤波腔TXB3的中心与第二滤波腔TXB2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三滤波腔TXB3的中心与第一滤波腔TXB1的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第三滤波腔TXB3、第五滤波腔TXB5、第六滤波腔TXB6和第七滤波腔TXB7为一列且沿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依次排列;第四滤波腔TXB4、第九滤波腔TXB9和第八滤波腔TXB8为一列且沿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依次排列;第十滤波腔TXB10和第十一滤波腔TXB11为一列且沿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依次排列。

并且,第三滤波腔TXB3分别与第二滤波腔TXB2、第四滤波腔TXB4和第五滤波腔TXB5相邻设置;第六滤波腔TXB6分别与第七滤波腔TXB7、第八滤波腔TXB8、第九滤波腔TXB9和第五滤波腔TXB5相邻设置;第十滤波腔TXB10分别与第十一滤波腔TXB11和第四滤波腔TXB4相邻设置。

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十一个滤波腔31规则分布为三列,能够缩小滤波器1的体积。

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二发射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第三滤波腔TXB3与第五滤波腔TXB5之间、第六滤波腔TXB6与第八滤波腔TXB8之间、第六滤波腔TXB6与第九滤波腔TXB9之间、第九滤波腔TXB9与第十一滤波腔TXB11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四个第二发射耦合零点62。

具体地,第三滤波腔TXB3与第五滤波腔TXB5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三滤波腔TXB3与第五滤波腔TXB5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二发射耦合零点62,等效于图6所述的电感L11。第六滤波腔TXB6与第八滤波腔TXB8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六滤波腔TXB6与第八滤波腔TXB8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二发射耦合零点62,等效于图6所述的电感L12。第六滤波腔TXB6与第九滤波腔TXB9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六滤波腔TXB6与第九滤波腔TXB9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二发射耦合零点62,等效于图6所述的电感L13。第九滤波腔TXB9与第十一滤波腔TXB11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九滤波腔TXB9与第十一滤波腔TXB11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二发射耦合零点62,等效于图6所述的电感L14。显然,通过在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设置如图6所示的三个感性交叉耦合零点,在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带宽位于1829Mhz-1881Mhz的范围内,可以实现零点抑制,提高了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带外抑制性能;并且由于金属耦合筋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小,避免滤波器1产生温度漂移。

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第一滤波腔TXB1、第二滤波腔TXB2、第三滤波腔TXB3、第四滤波腔TXB4、第五滤波腔TXB5、第六滤波腔TXB6、第七滤波腔TXB7、第八滤波腔TXB8、第九滤波腔TXB9、第十滤波腔TXB10和第十一滤波腔TXB11的尺寸可以相同。即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十一个滤波腔61可以等距分布设置,便于布局和调试,提高滤波器1的一致性。

可选地,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十一个滤波腔61可以等距分布设置,能够采用相同规格的金属耦合筋,以形成四个第二发射耦合零点62,减少物料的种类,便于制造,降低滤波器1的复杂度,节约成本。

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设置于壳体10上,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相邻设置,由沿第三主接收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八个滤波腔71组成,八个滤波腔71进一步形成三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三接收耦合零点72,如图5所示,能够实现零点抑制,便于调试;由于三个第三接收耦合零点72的物料相同,因此减少物料种类,提高物料的一致性,降低产品复杂度,提高滤波器1的稳定性,节约成本。具体地,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八个滤波腔71具体为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一滤波腔RXC1至第八滤波腔RXC8,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一滤波腔RXC1与第二公共腔90耦合。

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设置于壳体10上,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设相邻设置,由沿第四主接收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八个滤波腔81组成,八个滤波腔81进一步形成三个感性交叉耦合的第四接收耦合零点82,如图5所示,能够实现零点抑制,便于调试;由于三个第四接收耦合零点82的物料相同,因此减少物料种类,提高物料的一致性,降低产品复杂度,提高滤波器1的稳定性,节约成本。具体地,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八个滤波腔81具体为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一滤波腔RXD1至第八滤波腔RXD8。

如图5所示,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一滤波腔RXC1至第五滤波腔RXC5和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八个滤波腔81划分为沿壳体10的第一方向Ⅰ依次排列的三列。

具体地,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一滤波腔RXD1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一滤波腔RXC1、第二滤波腔RXC2和第四滤波腔RXC4为一列且沿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依次排列;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一滤波腔RXD1、第三滤波腔RXD3、第六滤波腔RXD6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三滤波腔RC3、第五滤波腔RXC5为一列且沿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依次排列;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四滤波腔RXD4、第五滤波腔RXD5、第七滤波腔RXD7、第八滤波腔RXD8为一列且沿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依次排列。

如图5所示,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六滤波腔RXC6和第七滤波腔RXC7相对于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五滤波腔RXC5向壳体10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分线远离,以使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五滤波腔RXC5的中心与第六滤波腔RXC6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六滤波腔RXC6的中心与第七滤波腔RXC7的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四滤波腔RXC4至第六滤波腔RXC6呈三角形设置,第六滤波腔RXC6的中心在壳体10的第一方向Ⅰ上的投影位于第五滤波腔RXC5的中心和第四滤波腔RXC4的中心在壳体10的第一方向Ⅰ上的投影之间,第五滤波腔RXC5的中心在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上的投影位于第四滤波腔RXC4的中心和第六滤波腔RXC6的中心在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上的投影之间;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六滤波腔RXC6至第八滤波腔RXC8呈三角形设置,第六滤波腔RXC6的中心在壳体10的第一方向Ⅰ上的投影位于第七滤波腔RXC7的中心和第八滤波腔RXC8的中心在壳体10的第一方向Ⅰ上的投影之间,第八滤波腔RXC8的中心在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上的投影位于第六滤波腔RXC6的中心和第七滤波腔RXC7的中心在壳体10的第二方向Ⅱ上的投影之间。

并且,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一滤波腔RXC1分别与第二公共腔90、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二滤波腔RXC2和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二滤波腔RXD2、第三滤波腔RXD3、第六滤波腔RXD6相邻设置;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四滤波腔RXD4分别与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一滤波腔RXD1、第三滤波腔RXD3、第五滤波腔RXD5相邻设置;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二滤波腔RXC2分别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第一滤波腔TXB1、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六滤波腔RXD6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一滤波腔RXC1、第三滤波腔RXC3、第四滤波腔RXC4相邻设置;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七滤波腔RXD7分别与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五滤波腔RXD5、第六滤波腔RXD6、第八滤波腔RXD8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三滤波腔RXC3相邻设置;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六滤波腔RXC6分别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第二滤波腔TXB2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七滤波腔RXC7、第八波腔RXC8、第五滤波腔RXC5相邻设置;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七滤波腔RXC7分别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第四滤波腔TXB4和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八滤波腔RXC8、第六滤波腔RXC6相邻设置。

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一滤波腔RXC1至第五滤波腔RXC5和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八个滤波腔81规则分布为三列,能够缩小滤波器1的体积。

如图5所示,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一滤波腔RXC1与第二公共腔90的腔圆相交形成腔圆相交区域,腔圆相交区域具有两个端点,两个端点分别为图2中的交点G和交点H,在腔圆相交区域设置有窗口,以使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一滤波腔RXC1与第二公共腔90形成窗口耦合,窗口的宽度与交点G和交点H的连线GH的长度相等;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四滤波腔RXC4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第一滤波腔TXB1的腔圆相交形成腔圆相交区域,腔圆相交区域具有两个端点,在腔圆相交区域设置有窗口,以使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四滤波腔RXC4与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第一滤波腔TXB1形成窗口耦合。通过第一滤波腔RXC1与第二公共腔90和第四滤波腔RXC4与第一滤波腔TXB1的腔圆分别相交,在腔圆相交区域设置窗口,能够减小第一滤波腔RXC1与第二公共腔90和第四滤波腔RXC4和第一滤波腔TXB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加强耦合。

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三接收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二滤波腔RXC2与第四滤波腔RXC4之间、第四滤波腔RXC4与第六滤波腔RXC6之间、第六滤波腔RXC6与第八滤波腔RXC8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三个第三接收耦合零点72。

具体地,第二滤波腔RXC2与第四滤波腔RXC4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二滤波腔RXC2与第四滤波腔RXC4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三接收耦合零点72,等效于图7的电感L15。第四滤波腔RXC4与第六滤波腔RXC6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四滤波腔RXC4与第六滤波腔RXC6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三接收耦合零点72,等效于图7的电感L16。第六滤波腔RXC6与第八滤波腔RXC8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六滤波腔RXC6与第八滤波腔RXC8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三接收耦合零点72,等效于图7的电感L17。显然,通过在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设置如图7所示的三个感性交叉耦合零点,在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带宽位于1734Mhz-1786Mhz的范围内,可以实现零点抑制,提高了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带外抑制性能;并且由于金属耦合筋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小,避免滤波器1产生温度漂移。

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第四接收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一滤波腔RXD1与第三滤波腔RXD3之间、第三滤波腔RXD3与第五滤波腔RXD5之间、第五滤波腔RXD5与第七滤波腔RXD7之间分别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三个第四接收耦合零点82。

具体地,第一滤波腔RXD1与第三滤波腔RXD3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一滤波腔RXD1与第三滤波腔RXD3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四接收耦合零点82,等效于图8的电感L18。第三滤波腔RXD3与第五滤波腔RXD5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三滤波腔RXD3与第五滤波腔RXD5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四接收耦合零点82,等效于图8的电感L19。第五滤波腔RXD5与第七滤波腔RXD7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五滤波腔RXD5与第七滤波腔RXD7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第四接收耦合零点82,等效于图8的电感L20。显然,通过在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设置如图8所示的三个感性交叉耦合零点,在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带宽位于1734Mhz-1786Mhz的范围内,可以实现零点抑制,提高了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带外抑制性能;并且由于金属耦合筋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小,避免滤波器1产生温度漂移。

本实施例中,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一滤波腔RXC1、第二滤波腔RXC2、第三滤波腔RXC3、第四滤波腔RXC4、第五滤波腔RXC5、第六滤波腔RXC6、第七滤波腔RXC7、第八滤波腔RXC8的尺寸和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一滤波腔RXD1、第二滤波腔RXD2、第三滤波腔RXD3、第四滤波腔RXD4、第五滤波腔RXD5、第六滤波腔RXD6、第七滤波腔RXD7、第八滤波腔RXD8的尺寸可以相同。即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八个滤波腔71和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八个滤波腔81可以等距分布设置,便于布局和调试,提高滤波器1的一致性。

可选地,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八个滤波腔71和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八个滤波腔81可以等距分布设置,能够采用相同规格的金属耦合筋,以形成三个第三接收耦合零点72和三个第四接收耦合零点82,减少物料的种类,便于制造,降低滤波器1的复杂度,节约成本。

可选地,壳体10进一步设置有第五端口(图未示)、第六端口(图未示)、第七端口(图未示)和第八端口(图未示),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第十一滤波腔TXB11与第五端口连接,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八滤波腔RXC8与第六端口连接,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一滤波腔RXD1与第七端口连接,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八滤波腔RXD8与第八端口连接。其中,第五端口、第六端口、第七端口和第八端口均可以为滤波器1的抽头,与外部连接器连接。

本实施例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带宽位于1829Mhz-1881Mhz的范围内。具体地,第一公共腔20与第一滤波腔TXA1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43Mhz-52Mhz;第一滤波腔TXA1与第二滤波腔TXA2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4Mhz-43Mhz;第二滤波腔TXA2与第三滤波腔TXA3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4Mhz-31Mhz;第三滤波腔TXA3与第四滤波腔TXA4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6Mhz-23Mhz;第三滤波腔TXA3与第五滤波腔TXA5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2Mhz-18Mhz;第四滤波腔TXA4与第五滤波腔TXA5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6Mhz-22Mhz;第五滤波腔TXA5与第六滤波腔TXA6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1Mhz-28Mhz;第六滤波腔TXA6与第七滤波腔TXA7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1Mhz-17Mhz;第六滤波腔TXA6与第八滤波腔TXA8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6Mhz-22Mhz;第六滤波腔TXA6与第九滤波腔TXA9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Mhz-8Mhz;第七滤波腔TXA7与第八滤波腔TXA8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8Mhz-14Mhz;第八滤波腔TXA8与第九滤波腔TXA9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1Mhz-28Mhz;第九滤波腔TXA9与第十滤波腔TXA10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2Mhz-29Mhz;第九滤波腔TXA9与第十一滤波腔TXA11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7Mhz-13Mhz;第十滤波腔TXA10与第十一滤波腔TXA11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3Mhz-41Mhz;第十一滤波腔TXA11与第一端口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43Mhz-52Mhz,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第一滤波腔TXA1至第十一滤波腔TXA11的谐振频率依次位于以下范围内:1853Mhz-1855Mhz、1853Mhz-1855Mhz、1853Mhz-1855Mhz、1869Mhz-1871Mhz、1852Mhz-1854Mhz、1852Mhz-1854Mhz、1873Mhz-1875Mhz、1857Mhz-1859Mhz、1852Mhz-1854Mhz、1861Mhz-1863Mhz、1853Mhz-1855Mhz。可见,各个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基本一样,提高了制造、调试的便利性;也即采用相同的规格参数进行制造即可,实际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调试即可达到所需要的参数范围。

如图9所示,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发射滤波支路的仿真结果示意图,经过实验测试,本申请的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带宽位于1829Mhz-1881Mhz的范围内,如图9中的频带曲线111所示。本申请的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位于1885Mhz-1905Mhz的范围的带宽抑制大于50dB,位于1905Mhz-1910Mhz的范围的带宽抑制大于65dB,位于1910Mhz-1920Mhz的范围的带宽抑制大于88dB,因此能够提高滤波器1的带外抑制等性能。其中,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一个感性交叉耦合零点M位于1885Mhz-1905Mhz的范围,抑制均大于65dB,满足滤波器1的参数设计。

其中,耦合零点也称为传输零点。传输零点是滤波器传输函数等于零,即在传输零点对应的频点上电磁能量不能通过网络,因而起到完全隔离作用,对通带外的信号起到抑制作用,能更好的实现多个通带间的高度隔离。

本实施例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带宽位于1829Mhz-1881Mhz的范围内。具体地,第二公共腔90与第一滤波腔TXB1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43Mhz-52Mhz;第一滤波腔TXB1与第二滤波腔TXB2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4Mhz-43Mhz;第二滤波腔TXB2与第三滤波腔TXB3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4Mhz-31Mhz;第三滤波腔TXB3与第四滤波腔TXB4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6Mhz-23Mhz;第三滤波腔TXB3与第五滤波腔TXB5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2Mhz-18Mhz;第四滤波腔TXB4与第五滤波腔TXB5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6Mhz-22Mhz;第五滤波腔TXB5与第六滤波腔TXB6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1Mhz-28Mhz;第六滤波腔TXB6与第七滤波腔TXB7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1Mhz-17Mhz;第六滤波腔TXB6与第八滤波腔TXB8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6Mhz-22Mhz;第六滤波腔TXB6与第九滤波腔TXB9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Mhz-8Mhz;第七滤波腔TXB7与第八滤波腔TXB8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8Mhz-14Mhz;第八滤波腔TXB8与第九滤波腔TXB9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1Mhz-28Mhz;第九滤波腔TXB9与第十滤波腔TXB10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2Mhz-29Mhz;第九滤波腔TXB9与第十一滤波腔TXB11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7Mhz-13Mhz;第十滤波腔TXB10与第十一滤波腔TXB11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3Mhz-41Mhz;第十一滤波腔TXB11与第五端口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43Mhz-52Mhz,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第一滤波腔TXB1至第十一滤波腔TXB11的谐振频率依次位于以下范围内:1853Mhz-1855Mhz、1853Mhz-1855Mhz、1853Mhz-1855Mhz、1869Mhz-1871Mhz、1852Mhz-1854Mhz、1852Mhz-1854Mhz、1873Mhz-1875Mhz、1857Mhz-1859Mhz、1852Mhz-1854Mhz、1861Mhz-1863Mhz、1853Mhz-1855Mhz。可见,各个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基本一样,提高了制造、调试的便利性;也即采用相同的规格参数进行制造即可,实际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调试即可达到所需要的参数范围。

第二发射滤波支路60的仿真结果示意图与第一发射滤波支路30的仿真结果示意图一致,如图9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带宽位于1734Mhz-1786Mhz的范围内。具体地,第一公共腔20与第一滤波腔RXA1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43Mhz-53Mhz;第一滤波腔RXA1与第二滤波腔RXA2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4Mhz-43Mhz;第二滤波腔RXA2与第三滤波腔RXA3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7Mhz-24Mhz;第二滤波腔RXA2与第四滤波腔RXA4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5Mhz-21Mhz;第三滤波腔RXA3与第四滤波腔RXA4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5Mhz-21Mhz;第四滤波腔RXA4与第五滤波腔RXA5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9Mhz-26Mhz;第四滤波腔RXA4与第六滤波腔RXA6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9Mhz-15Mhz;第五滤波腔RXA5与第六滤波腔RXA6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9Mhz-26Mhz;第六滤波腔RXA6与第七滤波腔RXA7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3Mhz-30Mhz;第六滤波腔RXA6与第八滤波腔RXA8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6Mhz-11Mhz;第七滤波腔RXA7与第八滤波腔RXA8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4Mhz-42Mhz;第八滤波腔RXA8与第二端口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43Mhz-53Mhz,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第一滤波腔RXA1至第八滤波腔RXA8的谐振频率依次位于以下范围内:1758Mhz-1760Mhz、1758Mhz-1760Mhz、1776Mhz-1778Mhz、1757Mhz-1759Mhz、1770Mhz-1772Mhz、1757Mhz-1759Mhz、1765Mhz-1767Mhz、1758Mhz-1760Mhz。可见,各个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基本一样,提高了制造、调试的便利性;也即采用相同的规格参数进行制造即可,实际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调试即可达到所需要的参数范围。

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接收滤波支路的仿真结果示意图,经过实验测试,本申请的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带宽位于1734Mhz-1786Mhz的范围内,如图10中的频带曲线112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位于1790Mhz-1795Mhz的范围的带宽抑制大于30dB,位于1795Mhz-1805Mhz的范围的带宽抑制大于45dB,位于1805Mhz-1825Mhz的范围的带宽抑制大于50dB,位于1825Mhz-1880Mhz的范围的带宽抑制大于80dB,因此能够提高滤波器1的带外抑制等性能。其中,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一个感性交叉耦合零点N位于1790Mhz-1795Mhz的范围,抑制均大于50dB,满足滤波器1的参数设计。

其中,耦合零点也称为传输零点。传输零点是滤波器传输函数等于零,即在传输零点对应的频点上电磁能量不能通过网络,因而起到完全隔离作用,对通带外的信号起到抑制作用,能更好的实现多个通带间的高度隔离。

本实施例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带宽位于1734Mhz-1786Mhz的范围内。具体地,第三端口与第一滤波腔RXB1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43Mhz-53Mhz;第一滤波腔RXB1与第二滤波腔RXB2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4Mhz-31Mhz;第一滤波腔RXB1与第三滤波腔RXB3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4Mhz-31Mhz;第二滤波腔RXB2与第三滤波腔RXB3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4Mhz-20Mhz;第三滤波腔RXB3与第四滤波腔RXB4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9Mhz-26Mhz;第三滤波腔RXB3与第五滤波腔RXB5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9Mhz-15Mhz;第四滤波腔RXB4与第五滤波腔RXB5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9Mhz-26Mhz;第五滤波腔RXB5与第六滤波腔RXB6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2Mhz-29Mhz;第五滤波腔RXB5与第七滤波腔RXB7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Mhz-8Mhz;第六滤波腔RXB6与第七滤波腔RXB7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4Mhz-31Mhz;第七滤波腔RXB7与第八滤波腔RXB8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4Mhz-43Mhz;第八滤波腔RXB8与第四端口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43Mhz-53Mhz,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第一滤波腔RXB1至第八滤波腔RXB8的谐振频率依次位于以下范围内:1758Mhz-1760Mhz、1778Mhz-1780Mhz、1756Mhz-1758Mhz、1770Mhz-1772Mhz、1757Mhz-1759Mhz、1764Mhz-1766Mhz、1758Mhz-1760Mhz、1758Mhz-1760Mhz。可见,各个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基本一样,提高了制造、调试的便利性;也即采用相同的规格参数进行制造即可,实际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调试即可达到所需要的参数范围。

如图11所示,图11是本身请提供的第二接收滤波支路的仿真结果示意图,经过实验测试,本申请的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带宽位于1734Mhz-1786Mhz的范围内,如图11中的频带曲线113所示。本申请的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位于1790Mhz-1795Mhz的范围的带宽抑制大于30dB,位于1795Mhz-1805Mhz的范围的带宽抑制大于45dB,位于1805Mhz-1825Mhz的范围的带宽抑制大于50dB,位于1825Mhz-1880Mhz的范围的带宽抑制大于80dB,因此能够提高滤波器1的带外抑制等性能。其中,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一个感性交叉耦合零点O位于1790Mhz-1795Mhz的范围,抑制均大于50dB,满足滤波器1的参数设计。

其中,耦合零点也称为传输零点。传输零点是滤波器传输函数等于零,即在传输零点对应的频点上电磁能量不能通过网络,因而起到完全隔离作用,对通带外的信号起到抑制作用,能更好的实现多个通带间的高度隔离。

本实施例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带宽位于1734Mhz-1786Mhz的范围内。具体地,第二公共腔90与第一滤波腔RXC1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43Mhz-53Mhz;第一滤波腔RXC1与第二滤波腔RXC2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4Mhz-43Mhz;第二滤波腔RXC2与第三滤波腔RXC3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7Mhz-24Mhz;第二滤波腔RXC2与第四滤波腔RXC4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5Mhz-21Mhz;第三滤波腔RXC3与第四滤波腔RXC4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5Mhz-21Mhz;第四滤波腔RXC4与第五滤波腔RXC5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9Mhz-26Mhz;第四滤波腔RXC4与第六滤波腔RXC6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9Mhz-15Mhz;第五滤波腔RXC5与第六滤波腔RXC6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9Mhz-26Mhz;第六滤波腔RXC6与第七滤波腔RXC7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3Mhz-30Mhz;第六滤波腔RXC6与第八滤波腔RXC8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6Mhz-11Mhz;第七滤波腔RXC7与第八滤波腔RXC8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4Mhz-42Mhz;第八滤波腔RXC8与第六端口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43Mhz-53Mhz,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第一滤波腔RXC1至第八滤波腔RXC8的谐振频率依次位于以下范围内:1758Mhz-1760Mhz、1758Mhz-1760Mhz、1776Mhz-1778Mhz、1757Mhz-1759Mhz、1770Mhz-1772Mhz、1757Mhz-1759Mhz、1765Mhz-1767Mhz、1758Mhz-1760Mhz。可见,各个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基本一样,提高了制造、调试的便利性;也即采用相同的规格参数进行制造即可,实际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调试即可达到所需要的参数范围。

第三接收滤波支路70的仿真结果示意图与第一接收滤波支路40的仿真结果示意图一致,如图10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带宽位于1734Mhz-1786Mhz的范围内。具体地,第七端口与第一滤波腔RXD1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43Mhz-53Mhz;第一滤波腔RXD1与第二滤波腔RXD2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4Mhz-31Mhz;第一滤波腔RXD1与第三滤波腔RXD3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4Mhz-31Mhz;第二滤波腔RXD2与第三滤波腔RXD3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4Mhz-20Mhz;第三滤波腔RXD3与第四滤波腔RXD4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9Mhz-26Mhz;第三滤波腔RXD3与第五滤波腔RXD5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9Mhz-15Mhz;第四滤波腔RXD4与第五滤波腔RXD5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19Mhz-26Mhz;第五滤波腔RXD5与第六滤波腔RXD6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2Mhz-29Mhz;第五滤波腔RXD5与第七滤波腔RXD7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Mhz-8Mhz;第六滤波腔RXD6与第七滤波腔RXD7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24Mhz-31Mhz;第七滤波腔RXD7与第八滤波腔RXD8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34Mhz-43Mhz;第八滤波腔RXD8与第八端口之间的耦合带宽范围为43Mhz-53Mhz,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第一滤波腔RXD1至第八滤波腔RXD8的谐振频率依次位于以下范围内:1758Mhz-1760Mhz、1778Mhz-1780Mhz、1756Mhz-1758Mhz、1770Mhz-1772Mhz、1757Mhz-1759Mhz、1764Mhz-1766Mhz、1758Mhz-1760Mhz、1758Mhz-1760Mhz。可见,各个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基本一样,提高了制造、调试的便利性;也即采用相同的规格参数进行制造即可,实际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调试即可达到所需要的参数范围。

第四接收滤波支路80的仿真结果示意图与第二接收滤波支路50的仿真结果示意图一致,如图11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如图12所示,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通信系统120包括天线122和与天线122连接的射频单元121(RadioRemote Unit,RRU),射频单元121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滤波器1,滤波器1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滤波。在其他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21可以和基站天线122一体设计,以形成有源天线(Active Antenna Unit,AAU)。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称为滤波器,也可以称为合路器,即双频合路器。可以理解,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被称为双工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通信设备滤波器及通信设备滤波器端口电磁屏蔽防护装置
  • 滤波器电路、发送滤波器电路、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通信设备以及滤波器电路的定时调整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08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