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连接器、车载承重结构以及汽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1:54


连接器、车载承重结构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车载承重结构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连接器具有公端和母端,通过公端和母端相互插接配合,使公端和母端的触点相互连接,形成导电通路。现有车载连接器使用过程中,由于汽车运行会产生振动,使得车载连接器在同步振动时,连接器的公端和母端的触点相互脱离,使得连接器出现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连接器、车载承重结构以及汽车,旨在改善现有的车载连接器容易断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触点模块;

外环形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环设于所述第一触点模块的外周;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触点模块;以及

内环形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并环设于所述第二触点模块的外周;

所述外环形件的内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止挡槽以及沿轴向延伸的导轨槽,所述导轨槽连通所述止挡槽和所述外环形件的外部,所述内环形件的外壁上设有凸出部,和/或,所述外环形件的内壁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内环形件的外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止挡槽以及沿轴向延伸的导轨槽,所述导轨槽连通所述止挡槽和所述内环形件的外部,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导轨槽移入所述止挡槽,以使所述第一触点模块与所述第二触点模块相抵接形成导体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外环形件的外侧,所述凸出部移入所述止挡槽时,所述第一壳体弹性压紧在所述弹性件上;

或者,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内环形件的外侧,所述凸出部移入所述止挡槽时,所述第二壳体弹性压紧在所述弹性件上。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时,所述弹性件包括翘杆和设于所述翘杆上的凸齿,所述翘杆远离所述凸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接,所述翘杆靠近所述凸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凸齿朝向所述第二壳体设置;

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时,所述弹性件包括翘杆和设于所述翘杆上的凸齿,所述翘杆远离所述凸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所述翘杆靠近所述凸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凸齿朝向所述第一壳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凸出部移入所述止挡槽远离所述导轨槽的一端时,所述凸齿嵌入所述凹槽内;

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凸出部移入所述止挡槽远离所述导轨槽的一端时,所述凸齿嵌入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触点模块包括:

第一固定座,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

插针,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插针用于与所述第二触点模块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插孔,所述插针穿设于所述插孔;

所述插针上设有限位凸部,所述插针与所述插孔之间设置有弹性限位件,所述插针与所述第二触点模块相抵接时,所述限位凸部弹性挤压所述弹性限位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触点模块包括:

第二固定座,穿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以及

PCB触点,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插针用于与所述PCB触点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插针的数量为多个,所述PCB触点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插针与所述PCB触点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止挡槽具有靠近所述导轨槽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导轨槽的第二端,所述凸出部自所述止挡槽的第一端移动至第二端时,所述插针分别抵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PCB触点上。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载承重结构,包括:

安装座;以及

如上述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第二壳体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述的车载承重结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凸出部与止挡槽相配合,使止挡槽限制凸出部在外环形件或内环形件的轴向移动,进而实现外环形件和内环形件之间的相互限位,防止连接器出现振动时产生断路的问题;通过第一环形件和第二环形件相互插接设置,能够有效提升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壳体与第一触点模块连接状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壳体与第一触点模块连接状态插针位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A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壳体与第二触点模块连接状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B-B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车载承重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车载承重结构安装锁定状态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车载承重结构解锁打开状态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导电功能,能够用于电器设备,所述电器设备可以是车载设备、基站或者医疗设备等,具体地,所述连接器可以用于汽车充电桩、航空航天大电流连接设备、工业大电流连接设备、车载设备以及基站设备等电器设备,也可以用于电器设备的大电流、防瞬断、高可靠性测试要求场景。为方便描述,以下以所述连接器用于车载设备为例进行阐述。图1至1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对应的附图。

请参阅图1、图2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包括:

第一壳体20,所述第一壳体20上设有第一触点模块;所述第一壳体20可以为金属制成,用于支撑和固定第一触点模块。所述第一触点模块具有导体制成的插针26或针管,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所述第一壳体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可以为所述第一壳体20的轴向的两个端面,所述第一触点模块可以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20上。

外环形件21,设于所述第一壳体20,并环设于所述第一触点模块的外周;所述第一环形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20的第一表面上,并在所述第一壳体20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环状凸出结构。所述第一触点模块设置在所述外环形件21所形成的环状凸出结构内侧,以使所述外环形件21能够起到遮挡所述第一触点模块的效果,防止第一触点模块受损。

第二壳体30,所述第二壳体30上设有第二触点模块;所述第二壳体30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壳体20的第三表面和背向所述第二壳体30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二触点模块可以贯穿所述第二壳体30设置,并在所述第二壳体30的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触点模块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触点模块可以为金属插针26、金属插管或PCB触点35,以使所述第一触点模块与所述第二触点模块相抵接形成导体连接件时,形成导电通路。

内环形件31,设于所述第二壳体30,并环设于所述第二触点模块的外周;所述内环形件31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30的第三表面上,并在所述第二壳体30的第三表面形成环状凸起,所述第二触点模块位于内环形件31所围合形成的凸起结构内侧。所述内环形件31的外径小于等于所述外环形件21的内径,以使所述内环形件31能够插入所述外环形件21内侧。所述内环形件31能够遮挡在第二触点模块的外周,以对第二触点模块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外环形件21的内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止挡槽22以及沿轴向延伸的导轨槽23,所述止挡槽22具有靠近所述导轨槽23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导轨槽23的第二端,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方向为所述外环形件21的周向,所述导轨槽23连通所述止挡槽22和所述外环形件21的外部,所述导轨槽23远离所述止挡槽2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环形件21远离所述第一壳体20的一侧端面。所述内环形件31的外壁上设有凸出部32,所述凸出部32为设置在所述内环形件31的外壁上的凸块,所述凸出部32沿所述导轨槽23移入所述止挡槽22,以使所述第一触点模块与所述第二触点模块相抵接形成导体连接件。所述凸出部32在所述导轨槽23内沿所述外环形件21的轴向移动,直到达到所述止挡槽22的第一端,然后在所述止挡槽22内沿所述外环形件21的周向转动,所述止挡槽22可以对所述凸出部32起到限位作用,以使所述凸出部32不能沿所述外环形件21轴向移动。

所述止挡槽22沿所述外环形件21的周向设置,使得所述凸出部32嵌入所述止挡槽22内时,所述止挡槽22可以阻挡所述凸出部32沿所述外环形件21的轴向移动,进而将所述凸出部32卡接在所述止挡槽22内,此时所述内环形件31和所述外环形件21不能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第一触点模块与第二触点模块相互抵接时,由于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不能相对移动,使得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能够保持稳定的连接状态,进而防止连接器出现振动时出现断路的问题。

由于所述内环形件31和所述外环形件21呈内外套设,所述内环形件31和所述外环形件21能够在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外侧形成隔离结构,起到提升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的防水性能的效果。由于外环形件21和内环形件31相向设置,在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的外部形成大体呈Z字形的路径,当外部液体流入时,能够提升液体流动路径的复杂性,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外环形件21的内壁上设有凸出部32,所述凸出部32为凸设于所述外环形件21的内壁上的凸块,所述内环形件31的外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止挡槽22以及沿轴向延伸的导轨槽23,所述导轨槽23连通所述止挡槽22和所述内环形件31的外部,所述导轨槽23远离所述止挡槽2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内环形件31远离所述第二壳体30的一侧表面。所述凸出部32与所述导轨槽23、所述止挡槽22的配合方式与前一实施例中相同,不再赘述。

所述第一壳体20和所述第二壳体30均起到支撑作用,可以分别采用硬度较高的金属制成所述第一壳体20和所述第二壳体30,以提升所述第一壳体20和所述第二壳体30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3和图8,所述第二壳体30和所述第一壳体20可以为上下设置,所述第一壳体20位于所述第二壳体30的下方,所述第一壳体20可以作为所述第二壳体30的承重结构,所述内环形件31远离所述第二壳体30的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一壳体20表面,所述外环形件21远离所述第一壳体20的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二壳体30的表面。所述外环形件21和所述内环形件31在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之间形成用于支撑第二壳体30的环状支撑结构。通过内外两层环形结构支撑,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位于两层环形支撑结构内侧,使得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不承担第二壳体30及第二壳体30上方物体的重量,进而能够避免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产生变形。由于外环形件21和内环形件31均呈环形结构,能够均衡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之间的受力,进而使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能够平衡受力,不容易由于受力不均而产生错位。外环形件21和内环形件31能够相互限制,防止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出现径向位移,可以进一步提升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保持的恒定位置,能够有效避免两者产生相对变形而导致的断路。

由于止挡槽22和凸出部32用于外环形件21和内环形件31相互限位,而上述结构均沿外环形件21和内环形件31的周向设置,不占用第一壳体20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壳体30的第三表面的空间,进而可以为第一环形件和第二环形件提供更大的容置空间,方便在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上进行触点的扩展,通过增加触点的数量或面积的扩展,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的相互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点模块包括:

第一固定座25,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20;所述第一固定座25为绝缘体,所述第一壳体20上可以设置通孔,将所述第一固定座25安装在通孔内。

插针26,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5,所述插针26用于与所述第二触点模块相抵接。所述插针26为导体,所述插针26安装在第一固定座25上,作为连接第二触点模块的导体介质。

在安装所述插针26时,为了方便安装,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25上设有插孔251,所述插针26穿设于所述插孔251;所述插针26上设有限位凸部261,所述插针26与所述插孔251之间设置有弹性限位件27,所述插针26与所述第二触点模块相抵接时,所述限位凸部261弹性挤压所述弹性限位件27。所述弹性限位件27的弹性变形方向与所述插针26的轴向相一致,以使所述插针26受到所述第二触点模块的抵推时,能够挤压所述弹性限位件27,以使所述插针26在接触所述第二触点模块的瞬间能够进行避让,当所述第二触点模块处于稳定位置时,在所述弹性限位件27的作用下,所述插针26可以弹性抵推在所述第二触点模块上。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插针26和所述弹性限位件27,在所述第一固定座25上可以设置限位槽252,所述限位槽252可以凹设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用于容置所述弹性限位件27。以所述弹性限位件27为弹簧为例,所述弹簧的簧丝环设于所述插针26的外周,弹簧被卡接在所述限位槽252内,以限制弹簧的位置。在制作所述第一固定座25时,可以将所述第一固定座25分为两部分,以方便安装所述弹性限位件27。当所述凸出部32卡接于所述止挡槽22内时,所述第二触点模块挤压所述插针26,所述插针26的限位凸部261挤压弹簧,以使弹簧产生压缩,当所述凸出部32保持在固定位置时,所述弹簧对所述限位凸部261产生弹性力,使所述插针26能够弹性抵接在所述第二触点模块上,实现连接导通。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针26远离所述第二壳体30的一端可以用于连接焊线,其中,焊线与插针26的连接固定位置与第一固定座25背向第二壳体30的一侧表面之间具有间隙,以使插针26在弹性力作用下产生轴向移动时,插针26上的焊线不会抵接在第一固定座25上。

请参阅图7、图9和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点模块包括:

第二固定座34,穿设于所述第二壳体30;所述第二固定座34可以为绝缘体,所述第二壳体30上可以设置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座34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PCB触点35,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34朝向所述第一壳体20的一侧,所述插针26用于与所述PCB触点35相抵接。所述PCB触点35可以连接外部电路,在安装所述PCB触点35时,可以在所述第二固定座34上设置Pin脚,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所述PCB触点35可以形成导体平面,以与所述插针26相抵接。

请参阅图9,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可选地,所述插针26的数量为多个,所述PCB触点35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插针26与所述PCB触点3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止挡槽22具有靠近所述导轨槽23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导轨槽23的第二端,所述凸出部32自所述止挡槽22的第一端移动至第二端时,所述插针26分别抵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PCB触点35上。所述PCB触点35的长度与所述止挡槽22的长度相对应,以使所述凸出部32在所述止挡槽22内时,不论所述凸出部32在所述止挡槽22的第一端还是第二端,所述插针26均能够抵接在所述PCB触点35上。

通过将所述PCB触点35与所述插针26相对应设置,并延长所述PCB触点35的长度,当第二壳体30相对第一壳体20产生移动或错位时,只要凸出部32被限位在止挡槽22内,插针26均能够有PCB触点35相互抵接,形成稳定的导电通路。

请参阅图3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20朝向所述第二壳体30的一侧设有弹性件24,所述弹性件24设于所述外环形件21的外侧,所述凸出部32移入所述止挡槽22时,所述第一壳体20弹性压紧在所述弹性件24上;所述弹性件24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0的第一表面,当所述凸出部32被限位于所述止挡槽22内时,所述第二壳体30的第三表面弹性抵接在所述弹性件24上,以使所述弹性件24弹性变形。在所述弹性件24的弹性力作用下,所述凸出部32抵在所述止挡槽2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20的一侧壁面上,进而可以增大所述凸出部32与所述止挡槽22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所述凸出部32不容易沿所述外环形件21的周向移动,进而提高所述第一壳体20与所述第二壳体30连接的稳定性。

当所述第一触点模块为插针26与弹性件24相配合时,所述插针26在弹性件24的弹性力作用下抵接在所述第二触点模块上,使得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形成稳定的连接状态。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24包括翘杆241和设于所述翘杆241上的凸齿242,所述翘杆241远离所述凸齿2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20相连接,所述翘杆241靠近所述凸齿2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2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凸齿242朝向所述第二壳体30设置;所述翘杆2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20相连接,另一端悬置在第一壳体20表面,所述凸齿242用于抵接在所述第二壳体30的第三表面上,以增大所述翘杆241的变形量,进而增大所述弹性件24对所述第二壳体30的弹性力。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30上设有凹槽33,所述凸出部32移入所述止挡槽22远离所述导轨槽23的一端时,所述凸齿242嵌入所述凹槽33内,以使所述凹槽33阻挡所述第一壳体20,所述第一壳体20不能相对所述第二壳体30转动,以限制所述第一壳体20的位移。通过所述弹性件24和所述止挡槽22相配合,可以同时限制所述第一壳体20和所述第二壳体30的相互转动或相互平移,使得所述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能够保持在预设位置。配合所述第一触点模块采用弹性件24与插针26相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的接触更加稳定可靠。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前一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0朝向所述第一壳体20的一侧设有弹性件24,所述弹性件24设于所述内环形件31的外侧,所述凸出部32移入所述止挡槽22时,所述第二壳体30弹性压紧在所述弹性件24上。所述弹性件24所起的作用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可选地,所述弹性件24设于所述第二壳体30上时,所述弹性件24包括翘杆241和设于所述翘杆241上的凸齿242,所述翘杆241远离所述凸齿2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0相连接,所述翘杆241靠近所述凸齿2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凸齿242朝向所述第一壳体20设置。所述第一壳体20上设有凹槽33,所述凸出部32移入所述止挡槽22远离所述导轨槽23的一端时,所述凸齿242嵌入所述凹槽33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载承重结构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1,所述车载承重结构包括安装座10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第二壳体30与所述安装座10相连接。所述安装座10、所述第二壳体30以及所述第一壳体20可以依次由上向下设置。所述安装座10作为承重结构,所述连接器支撑所述安装座10,同时可以用于连接电路。所述第一壳体20可以固定在车体上。

请参阅图12,可以将所述第二壳体30背向所述第一壳体20的一侧端面与安装座10相连接,在需要将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20相连接形成导体连接件时,如图12中顺时针转动安装座10,安装座10带动第二壳体30同步转动,以使凸出部32能够嵌入在止挡槽22内部,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相互安装锁定(如图12中实线所示状态),实现第一触点模块和第二触点模块相互连接,形成导体连接件。

请参阅图13,当需要将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20相互分离时,沿逆时针转动安装座10以使凸出部32从止挡槽22移入导轨槽,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相互解锁打开(如图13中实线所示状态),并沿着导轨槽将凸出部移出,以使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相分离。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汽车的实施例,所述汽车包括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载承重结构。

相关技术
  • 连接器、车载承重结构以及汽车
  • 数据传输系统、车载连接器、外设设备、汽车及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208759